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和特征
论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论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论文摘要但是由于案件情况的纷繁复杂,案件的事实和情节的千变万化,如果所有案件都千篇一律地按照此项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就可能会导致在诉讼中的不公正,有碍诉讼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有悖诉讼的价值。
所以在举证责任的分配时,就产生了举证责任倒置的例外——举证责任倒置。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提出主张的一方不负举证责任,而应当由反对的一方就某种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负举证责任,如果其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它是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分配举证责任的前提标准,是对该举证责任分配的局部修正、补充和变通。
举证责任倒置在此类诉讼中双方力量的强弱对比悬殊,为实现实体法律公平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刑事诉讼举证责任是指控辩双方在向法院提出自己诉讼主张的同时,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使法官确信其举出的证据事实,能够证明其诉讼主张的确实性。
如果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没有履行举证责任,就要接受败诉的法律后果。
在刑事诉讼中,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承担,即对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提出这一事实主张的控诉方来承担,这是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但是由于案件情况的纷繁复杂,案件的事实和情节的千变万化,如果所有案件都千篇一律地按照此项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就可能会导致在诉讼中的不公正,有碍诉讼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有悖诉讼的价值。
所以在举证责任分配时,就产生了举证责任倒置的例外——举证责任倒置。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含义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提出主张的一方不负举证责任,而应当由反对的一方就某种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负举证责任,如果其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它是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分配举证责任的前提标准,是对该举证责任分配的局部修正、补充和变通(注1)。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说就免除了当事人一方的全部举证责任,主张侵权事实存在的一方仍然对构成侵权行为的部分要件承担举证责任,如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行为违法、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和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负举证责任。
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情形(3篇)

第1篇一、引言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的责任。
在传统诉讼中,举证责任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情况下,证明责任可能会发生转移,即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情形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规定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探讨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情形,包括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
二、法律规定情形1. 侵权诉讼中的举证倒置(1)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被告应当就其行为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2)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原告只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被告则需就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3)医疗损害责任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医疗损害责任诉讼中,原告只需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被告则需就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2. 合同纠纷中的举证倒置(1)表见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在表见代理纠纷中,原告只需证明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被告则需就其无代理权承担举证责任。
(2)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的合同纠纷中,原告只需证明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被告则需就其不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承担举证责任。
3. 劳动争议中的举证倒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支付赔偿金。
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在我国,举证责任原则上是“谁主张,谁举证”。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实现公平、公正,法律规定了举证倒置制度。
本文将围绕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展开论述,包括其含义、适用范围、法律依据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二、举证倒置的含义举证倒置,是指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民事、行政诉讼中,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例外。
在举证倒置的情况下,原告只需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而被告则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不成立。
三、举证倒置的适用范围1. 侵权诉讼(1)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在高度危险作业中,如核设施、高空作业、地下作业等,由于作业本身的特殊性,难以确定致害原因,因此,由作业方承担举证责任。
(2)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原告只需证明损害事实存在,而被告则必须证明其排放污染物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原告只需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而被告则必须证明其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
2. 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1)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仲裁委员会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对无法提供证据的一方,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已有证据和事实情况作出裁决。
(2)劳动争议诉讼:在劳动争议诉讼中,原告只需证明劳动关系存在,而被告则必须证明其主张。
3. 民事诉讼中的其他情形(1)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原告只需证明侵权行为存在,而被告则必须证明其行为不构成侵权。
(2)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原告只需证明合同存在,而被告则必须证明其主张。
四、举证倒置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举证倒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责任。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实现公平正义,法律规定在某些诉讼中实行举证倒置,即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本文将对举证倒置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举证倒置的概述1. 举证倒置的概念举证倒置,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诉讼中,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诉讼制度。
它是对“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一种补充和例外。
2. 举证倒置的适用范围举证倒置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案件;(2)因被告行为导致原告遭受损害,原告难以证明具体损害事实的案件;(3)因被告行为导致原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原告难以证明被告行为的案件;(4)法律规定实行举证倒置的其他案件。
三、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1. 《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请求,应当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诉讼请求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有义务提供证据。
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诉讼请求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有义务提供证据。
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诉讼请求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下列案件,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有义务提供证据:(一)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二)因被告行为导致原告遭受损害,原告难以证明具体损害事实的案件;(三)因被告行为导致原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原告难以证明被告行为的案件;(四)法律规定实行举证倒置的其他案件。
浅谈我国民事证据规则中的举证责任倒置(一)

浅谈我国民事证据规则中的举证责任倒置(一)举证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否则该当事人可能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举证责任的法律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已确立,即“谁主张,谁举证”,现代的举证责任制度就是从罗马法发展而来。
〔1〕举证责任分配是民事证据规则的核心部分,而举证责任倒置是举证责任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举证责任倒置在民事证据规则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解释(一)举证责任倒置的产生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特殊事故损害赔偿任呈上升趋势,新型危险事项日益增多,这些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在诉讼中经常遇到举证的困难。
因为有些危险事故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并且技术性强,且在发生过程中致害人常常处于持有或垄断案件主要证据的地位。
〔2〕在此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侵权法的过错责任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审理案件,就不能为受害当事人的权利提供充分的救济,这就在侵权法和证据法上都提出了一个如何对这些危险责任以及事故责任中的受害人进行有效的救济和全面的保护问题,举证责任倒置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若没有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在某些特殊的民事案件中,如环境污染问题、产品责任问题、医疗事故等侵权纠纷案件中,就可能会造成极不公正、极不合理的结果。
尤其应当看到,实行举证责任倒置,通过将因果关系或过错的举证负担置于致害一方承担,不仅能有效的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能有效的促使举证责任被倒置的当事人一方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损害事故的发生。
从诉讼的角度看,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为法官查清案件事实真相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公正的裁判提供了法定的制度保障。
因此,在证据法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作用逐渐扩大,适用范围越来越宽泛。
而举证责任倒置的运用不仅关系到诉讼中权利实现的问题,更关系到实体权利的实现,不论在证据法上还是实体法中均有重要的意义。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负担的举证责任,转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该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事由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主张事实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关于倒置举证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倒置举证的概念及适用范围1. 概念倒置举证,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民事案件中,将举证责任从原告转移到被告,要求被告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成立的制度。
2. 适用范围倒置举证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侵权责任纠纷:在环境污染、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饲养动物损害等侵权责任纠纷中,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2)合同纠纷:在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的合同纠纷中,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3)劳动争议: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4)知识产权侵权: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5)其他法律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适用倒置举证。
二、倒置举证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主张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饲养动物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主张撤销的,应当由主张撤销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有关劳动关系的证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
”三、倒置举证的程序规定1. 当事人申请在适用倒置举证的情况下,原告应当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适用倒置举证。
2. 法院审查法院在收到原告的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倒置举证的适用条件。
3. 举证责任转移法院经审查,确认符合倒置举证的适用条件,应当裁定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
特殊侵权⾏为归责适⽤过错推定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实⾏举证责任倒置。
对于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店铺⼩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家浏览,谢谢。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就是把按照举证责任分担的⼀般原则本属于⼀⽅当事⼈应负的举证责任,因某种原因⽽转移给另⼀⽅当事⼈承担。
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就是反在⼀般侵权责任中某些应由受害⼈承担的举证责任,移转给加害⼈承担。
举证责任倒置,加害⼈举证证明的范围是:
适⽤⽆过错责任原则,过错不是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亦免除受害⼈证明加害⼈过错的责任。
加害⼈如认为损害的原因是因受害⼈的故意或者受害⼈⾃⾝原因或第三⼈的原因造成的,应由加害⼈负举证责任。
加害⼈证明属实的,免除加害⼈的侵权责任;不能证明或证明不⾜的,即应承担侵权责任。
实⾏推定过错原则,证明加害⼈⽆过错的事实。
适⽤推定过错原则,是由已知的违法⾏为和损害事实,以及⼆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事实中,推定加害⼈对损害的发⽣有过错,对此免除受害⼈的举证责任。
这⼀举证责任,转由加害⼈承提,其主张⾃⼰⽆过错,须举证证明。
证明属实的,确认其⽆过错,不构成侵权民事责任;不能证明和证明不⾜的,确认其有过错,构成侵权责任。
除上述两项事实的证明由加害⼈负举证责任即实⾏举证责任倒置以外,其余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事实,均仍由受害⼈承担举证责任,加害⼈并不承担举证责任。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定一、引言举证责任倒置,又称举证责任转移,是指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由被告而非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诉讼制度。
在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
本文将从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法律规定、适用范围、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由被告而非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诉讼制度。
在一般情况下,原告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即原告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
但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被告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不存在,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三、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一)民事诉讼法中的举证责任倒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四)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五)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六)因医疗过错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行政诉讼法中的举证责任倒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下列行政案件,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一)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二)因医疗过错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三)因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四)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举证责任倒置是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证明能力,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
本文将对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法律为了保护特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三、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这是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二)因产品责任提起的诉讼;(三)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四)因人身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五)因医疗事故提起的诉讼;(六)因交通事故提起的诉讼;(七)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提起的诉讼;(八)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九)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十)因知识产权侵权提起的诉讼;(十一)因法律规定的其他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
”该条规定了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下列案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一)合同纠纷;(二)劳动争议;(三)房地产纠纷;(四)知识产权纠纷;(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
”该条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的情形。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一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被告举证责任倒置:(一)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害的;(二)因环境污染、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三)因医疗行为造成损害的;(四)因缺陷产品造成损害的;(五)因共同危险行为造成损害的;(六)因医疗事故造成损害的;(七)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八)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造成损害的;(九)因其他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
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解

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此规定明确规定了医疗侵权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 就是医疗机构对在医疗活动中不存在过错以及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有以下两个特征:其一, 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为法定举证责任倒置, 必须适用, 法官没有自由裁量权。
其二, 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为部分反驳主张举证责任倒置, 即过错和因果关系反驳主张举证责任倒置。
人民法院要想在审判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 首先应该分清两者在诉讼中所承担的举证责任, 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第一, 患者的举证责任。
《若干规定》规定了在医疗侵权纠纷中, 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在医疗侵权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 首先, 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 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 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 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 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 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据等证据证明。
否则, 如果患者在此医疗机构就诊而起诉其他医疗机构显然是不能成立的主张。
其次, 患者要对受损害的结果提供证据, 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损害数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这些都是要由原告即患者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
再次, 在医疗诉讼中, 如果医疗机构提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后, 而此时就要求患者提供反驳的证据, 否则, 患者就可能面临败诉的危险。
论举证责任倒置

浅论举证责任的倒置摘要:谁主张谁举证与举证责任倒置是相对应的概念。
两者构成了完整的举证责任的分配体系。
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意味着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主体在诉讼中对全部事由担负完全的举证责任,而是原告方也应对发动诉讼的特定事由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
关键词: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一、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的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确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作为“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例外,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6日制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502条通过对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解释确立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第4条、第7条则作为例外规定了举证责任的倒置的内容,这些都是针对一般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所设立的例外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规定》) 1刘家兴.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4条第1款所列的侵权案件,例如:第1项,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之所以规定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就是因为原告处于一种不利的举证地位,因为产品制造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专利权人远离证据,不便和很难进入对方的企业,取得直接的证据,即使进入了该企业也很难收集到处于对方控制之下的使用其专利方法生产的证据。
这对于专利权人来说举证证明对方的产品制造方法与自己专利方法相同与否,举证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相反,而制造同样产品的被告方,究竟使用何种方法生产产品自己当然是最清楚的,是非常容易提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生产该项产品不是用专利方法而是用其他方法的。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意思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意思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意思?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提出主张的⼀⽅当事⼈(⼀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由他⽅当事⼈(⼀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1、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提出主张的⼀⽅当事⼈(⼀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由他⽅当事⼈(⼀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当事⼈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的⼀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2、因医疗⾏为所引起的医疗纠纷,适⽤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但因医疗⾏为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民事纠纷不适⽤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最⾼⼈民法院所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规定的司法解释第四条第(⼋)项规定“因医疗⾏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在此解释出台之后,很多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均认为只要是患者到医院就医时与医疗机构所发⽣的纠纷,患者不需要承担任何证明责任,即所有的证明责任均由医疗机构承担。
此种是理解是⽚⾯地、错误地。
⼆、医疗纠纷中不适⽤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患者到医院去就医,除与医疗机构发⽣医疗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例如:1、病⼈指责病历真伪的问题。
2、病⼈在医院摔倒、财物被盗。
3、病⼈指责医院未尽注意义务(护理不周、未给穿⾐盖被、送饭、保管等)。
4、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处分权等等普通民事侵权的法律关系。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您介绍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意思”的法律知识。
通过上⽂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上述医患之间发⽣的纠纷不是因医疗诊疗技术⾏为所引发,因此,不适⽤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仍应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所以,医患双⽅之间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所引发的⾮医疗⾏为所导致的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纠纷,不适⽤举证责任倒置。
关于证据倒置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证据倒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由于特殊情况,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而非原告。
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从证据倒置的概念、法律规定、适用范围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证据倒置的概念证据倒置,又称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被告而非原告承担证明责任,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成立。
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减轻原告举证负担,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证据倒置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六条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四、证据倒置的适用范围1.特殊侵权责任案件在特殊侵权责任案件中,如环境污染、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等,被告往往具有更强的证明能力,因此可以适用证据倒置。
2.合同纠纷案件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合同中存在免责条款,被告需要证明免责条款的成立,可以适用证据倒置。
3.不当得利纠纷案件在不正当得利纠纷案件中,原告只需证明被告存在不当得利行为,被告则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可以适用证据倒置。
4.无过错责任案件在无过错责任案件中,如高度危险作业、饲养动物侵权等,被告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可以适用证据倒置。
五、证据倒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1.环境污染案件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原告只需证明被告存在排放污染物行为,被告则需要证明自己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可以适用证据倒置。
举证人倒置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证人证言是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证人不愿作证、故意隐瞒事实或证言矛盾等问题,影响案件的审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法律对证人证言的举证责任进行了规定,其中一项重要原则即为“举证人倒置”。
本文将对举证人倒置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举证人倒置的概念举证人倒置,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特定事实,而对方当事人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不存在该事实的举证原则。
简而言之,就是举证责任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转移。
二、举证人倒置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这一规定明确了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由主张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公诉机关承担。
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有责任提出证据证明。
”这一规定明确了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由公诉机关承担举证责任。
3. 举证人倒置的适用情形(1)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
在这种情况下,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特定事实,而对方当事人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不存在该事实。
(2)证人不愿作证、故意隐瞒事实或证言矛盾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特定事实,而对方当事人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不存在该事实。
(3)涉及特殊行业、领域的案件。
在这种情况下,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特定事实,而对方当事人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不存在该事实。
4. 举证人倒置的例外情况(1)当事人自愿承担举证责任。
普法系列|民法典时代“举证责任倒置”不再只有八种情形

普法系列|民法典时代“举证责任倒置”不再只有八种情形关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一般情况下“谁主张,谁举证”是原则。
但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原则规定的例外,即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基于法律规定,将原则上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通俗的讲举证责任倒置就是将举证责任倒过来,一般情况下不承担举证责任的主体,法律规定让其承担举证责任。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法释〔2001〕33号)(已失效)第四条,明确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八种情形。
但该司法解释随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订)的出台,已经全文失效。
同时,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均未明确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这样一来,目前法律再无举证责任倒置的明确规定。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举证责任倒置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认为,之所以新的《证据规定》取消罗列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是因为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已经不局限于原《证据规定》的八种情形,逐条罗列已然需要考虑篇幅、立法技术和立法成本。
但取消举证责任倒置的情的罗列,这就给法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法律人自行识别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准确识别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比较简易的方法是结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看看要件事实中有无法律推定的情况,如果有,则构成举证责任倒置。
在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过错推定、因果关系推定,例如,建筑物等致人损害采用过错推定,环境污染、共同危险行为采用因果关系推定,而医疗侵权行为则既推定过错,又推定因果关系。
在要件事实中,损害的证明较为容易,因而一般无需推定,但在个别情况下(如人格损害)可能也会采用推定损害的办法,精神损害的抚慰金即其适例。
通常而言,需要法律推定的要件事实一般是受害人难以证明的事实,经过推定,可以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负担,使受害人比较容易获得赔偿救济。
举证责任倒置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常识判断:举证责任倒置重要知识点总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的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
一、理论范畴及构成因素(一)基本规范上的前置性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为前提条件,面是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在近现代依法律要件分类说为通说,法律要件分类说被称为配置举证责任归属的基本规范。
正是在此意义上,法律要件分类说又成为“规范说”。
只有依法律要件分类说不能恰当地落实举证责任的负担时,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和必要。
所以,举证责任倒置在理论逻辑上乃是以举证责任分配具有一般性原则为前提的,如果缺少这个一般性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则无从谈起。
(二)倒置对象上的局部性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现象的案件,绝对不意味着所有的案件事实都“倒置”由相对方当事人承担,而仅仅意味着某此特殊案件中的部分要件事实倒置给相对方当事人承担。
一般只有在侵权领域才有所谓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
在普通侵权案件中,原告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要得到法院的判决满足,必须同时主张并证明这样四个要件事实:1.被告实施了侵权行为;2.原告受到损害;3.侵权行为的原因事实与结果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被告在主观上有过错,原告对此四个要件事实均负举证责任。
(三)待证事实上的相反性举证责任之所以称“倒置”,原因在于这种对特定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承担不仅在主体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举证责任所指向的客体上,也即证明对象上,也发生了性质的变化。
所“倒置”的举证责任客体和“正置”情形下的举证责任的客体,在事实的自身性质上恰好呈正反对立关系。
什么举证责任倒置

什么举证责任倒置举证,就是拿出、出⽰证据,或者说拿出证据来证明某种事情、情况,是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什么举证责任倒置?下⾯,店铺⼩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家学习参考。
什么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中,由被告负责举证,证明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有过错或者第三⼈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1)虽然实⾏举证责任倒置,但原告仍要负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对于缺乏医学专门知识和病历记录的患难者来说⽆疑是免去了寻找证据的痛苦经历,但并不是作为⼀⽅当事⼈的患者就要以⾼枕⽆忧了,对于提请诉讼的患者当事⼈仍要有强烈的证据意识和风险意识。
诉讼本来就是双⽅当事⼈就同⼀侵权⾏为向⼈民法院提请诉讼,并就此请求共同举证、质证,以证明其事实存在的过程。
具体来说,患者应该积极收集和保留就诊事实、损害后果以及损害程度⽅⾯的证据,如保留好有关挂号证、收据、主动从医疗机构复制记录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辅肋检查结果和医嘱等客观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术同意书、⼿术及⿇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理资料等。
(2)医疗机构并不是负全部举证责任,⽽只是对“医疗⾏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在医疗纠纷中,其⼀如果医疗机构主观存在过错,只要证明医疗⾏为和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可,其⼆如果医疗机构的医疗⾏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那么医疗机构只要证明主观上⽆过错即可。
医疗⾏为是⾼风险⾏为,其抢救⾏为与危害⾏为往往合为⼀体,有些⾏为是现代医学所⽆法预见和⽆法控制的。
医⽣在给患者实施治疗时⽆任何过错,结果却导致患者死亡,这是不能预见的,可能由患者的体质⽽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死亡原因跟医疗⾏为有因果关系,但是现代医学⽆法预见,医疗机构和医务⼈员可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