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徐见阳陈娜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中选10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50。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口腔根管法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0%,要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8.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数据P【关键词】口腔根管;急性牙髓炎;牙髓根尖周病Clinical effect of oral root canal therapy on acute pulpitis with pulp periapical diseaseXu Jian Yang Chen NaDazhou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Dazhou 635000,Sichuan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al root canal therapy on acute pulpitis with periapical disease.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100 patients with acute pulpitis and periapical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as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root canal therapy. Contrastive analysis;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0%, which was lower than 98.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severe and moderate pai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accord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Com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oral root canal therapy for acute pulpitis complicated with pulp periapical disease is effective and can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can be popularized.Key words: Oral root canal; Acute pulpitis; Pulpal periapical disease【中圖分类号】 R197.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019-01急性牙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
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抽取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2月内接诊的77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组,就对照组纳入的39例采取常规治疗与观察组纳入的38例采取根管封药治疗所取得效果展开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结果呈更高显示(97.37%>79.49%),P<0.05。
相比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观测,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呈更低(2.63%<17.95%),P<0.05。
结论:针对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死髓牙;急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药;疗效前言死髓牙是指牙髓失去活力的牙,因人牙髓里面包含丰富血管及神经,牙齿营养消失,经治疗牙齿可变脆但仍可保留多年。
临床治疗常采取根管治疗,患者常并发急性根尖周炎,从而引发牙齿局部肿胀、剧烈疼痛等症状,最终会导致治疗失败[1]。
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在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正文如下:1研究材料及应用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抽取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77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2月,对其分组,对照组(39例)男:女=19:20例,年龄范围在23~58岁,平均(40.5±1.22)岁;观察组(38例)男:女=21:17例,年龄范围在24~55岁,平均(39.5±1.19)岁。
纳入指标:实验纳入的所有病例均确诊为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诊断;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为自愿参与。
排除病例: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处于妊娠、哺乳期;依从性不高者。
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病例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消炎等措施。
观察组病例予以根管封药治疗,常规消毒开髓后,将牙髓抽出,实行根扩;随后在患牙根管内填充牙胶尖,采用X线片观察并计算牙齿工作长度,适当调整根扩长度;校对完成后使用3%双氧水对根管进行冲洗消毒,并选用封闭樟脑酚实施抗感染治疗。
死髓牙根管预备后并发急性炎症的临床研究

出血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 了解患者术 中情 况 , 有无意 外损 伤 ; 观察静 脉输液是否通
作 者简介 : 妙青 , , 1岁, 骆 女 3 大专学历 , 毕业于 中 山大学护理 学
院, 师。 护 ( 稿 日期 :0 7 0 — 9 收 20-92 )
死髓 牙根 管预 备后 并发 急性 炎症 的临床研 究
死 髓 牙 最 有 效 、 彻 底 的 治 疗 方 法 是 根 管 治 疗 , 善 பைடு நூலகம் 根 最 完
2 6例 死 髓 牙 根 管 预 备 后 发 生 不 同 程 度 的 急 性 炎 症 7 7 8 例, 术前 根 尖 轻 度 疼 痛 不适 急 性 发 作 有 1 , 1. %; 轻 5例 占 92 3 有 度疼痛不适 无急性发作 1 2例 , 1.8 ; 占 5 % 术前 有 瘘 型急 性 发 3
门诊治 疗的 2 6例 死髓牙根 管治疗病 例 ,其 中男 10例 , 7 3 女 16例 ; 小年龄 1 , 大 6 4 最 0岁 最 9岁 ; 上颌 前牙 13例 , 6 下颌前 牙5 9例 , 上颌前磨牙 2 1例, 下颌磨牙 2 3例。 1 牙髓坏死 的判 断标 准 . 2 1 根管治疗方法 - 3 穿髓孔探诊无反应 ,冷 热诊
4 护 理
畅; 全身皮肤有无破损 。 注意体 位 , 术后去枕平 卧 6 h可予半坐卧位 , 术后第 1 天
可下 床 活 动 。 保持 尿管 通畅 和会 阴清 洁 , 管后 可鼓励 患 者多饮 水 , 拔 2h 4  ̄ h内 自行 排 尿 。
术后 6h可进食 流质 ,次 日可进半流质饮 食 , 改普 3d后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 术是 近年 来开展 的 食, 以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生素为主。
死髓牙根管预备封药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的原因和治疗

死髓牙根管预备封药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的原因和治疗目的:探讨死髓牙在根管预备封药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的原因和治疗。
方法:对186例死髓牙根管预备封药后的继发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90%患牙分次根管预备后无继发感染。
结论:原因可能与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牙位有关。
标签:牙髓坏死;根管预备;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方法和最佳选择。
根管预备是决定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整个根管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死髓牙在根管预备封药消炎后,常常会引发局部疼痛及根尖区肿胀,使临床症状加重而导致治疗中断或失败。
现就186例根管治疗期间引发急性根尖周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08年2月门诊患者186例,其中,男107例,女79例;年龄18~62岁;均为前牙和双尖牙,其中,双尖牙108颗,前牙78颗;牙髓坏死118例,慢性根尖周炎68例;68例X线片示根尖区有0.2~0.8 cm大小不等的密度减低区。
患者因后牙有咬合疼,或咀嚼时偶有不适感而就诊。
临床检查:均有牙体组织龋坏,探诊无反应,牙髓无活力,叩痛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无瘘道,牙齿无明显松动。
1.2 发病情况将患牙常规消毒开髓、拔髓、根扩,在根管内插入一根根管扩大针,拍X线片测量计算牙齿工作长度,根据测得的工作长度做进一步根扩,以3%双氧水冲洗根管,暂封樟脑酚。
术后第2天患者即因患牙剧烈疼痛复诊,检查患牙叩痛明显,松动度Ⅰ~Ⅱ度,有时伴有根尖部肿胀。
2 结果患者复诊后,即按急性根尖周炎治疗原则处理,去除暂封药物,用樟脑酚加碘仿开放引流,服用抗生素,2~3 d疼痛症状消失后重新暂封樟脑酚,1周后复诊检查无叩痛,以碘仿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充。
3 讨论急性根尖周炎是指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临床主要症状是咬合痛,继而发生钝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根尖部肿胀,叩痛剧烈,甚至松动。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7. 牙髓塑化治疗
8. 根管外科
第四十页,共83页。
五、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适应证:
牙髓病:
不能保存活髓的各型牙髓病
牙髓钙化
牙内吸收
牙髓坏死
各型根尖周病:急性症状缓解后
外伤牙:
牙根发育已完成,患牙冠折露髓;或患
2. 治疗原则和治疗计划
3. 根管治疗 4. 现代根管治疗
5. 干髓术
6. 根尖诱导成形术 7. 牙髓塑化治疗
8. 根管外科
第四页,共83页。
一、患者管理及疼痛控制
连接:口腔检查及患者控制与疼痛控制(doc)
(一)个人保护屏障 1.手套-乳胶手套、外科手套、乙烯基手套、厚橡皮手套
2.口罩-要求、使用场合 3.保护性眼镜-医生及病人 4.工作服-推荐长袖
• Bleaching 牙漂白
Apexification or apexogenesis根尖发育成形术或根尖诱导
第十六页,共83页。
治疗计划的确定
• 控制急性疼痛
• 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 • 选择治疗方案
• 牙髓 • 牙周 • 修复 • 确定操作者 • 治疗次数及疗程 (Single-visit or multi-visit)
牙本质的形成,利于消除炎症和减轻疼痛
③ 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第二十三页,共83页。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① 多用于间接盖髓。 ② 丁香油具有麻醉和安抚镇痛的作用
③ 固化前为酸性,可抑制细菌生长
第二十四页,共83页。
MTA:
第二十五页,共83页。
第二十六页,共83页。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病人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老年牙髓坏死合并根尖周炎时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牙髓坏死合并根尖周炎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多次根管治疗方法,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实验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11.781,P<0.01)。
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方式简单,能彻底根除患者牙髓病变,对患者根管刺激较小,术后不易复发,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牙髓坏死;根尖周炎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增加,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出现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牙周疾病。
但是很多老年人对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并不了解,出现牙部疾病时通常选择忍受,或者使用土方法治疗,导致病情加重[1]。
老年牙髓坏死一般是不可逆的,同时常伴有根尖周炎一同出现,所以待患者症状减轻后,应进行根管治疗防止患者病变范围变大,控制患者病情。
本文以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6例老年牙髓坏死合并根尖周炎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口腔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牙髓坏死合并根尖周炎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0例,年龄63~77岁,平均(69.2±3.4)岁。
对照组男患者19例、女患者19例,年龄64~79岁,平均(70.1±3.6)岁。
纳入标准:(1)患者自愿参与实验研究,并签署实验知情书。
(2)双尖牙或单根管前牙病变。
排除标准:(1)急性牙周病变。
死髓牙根管预备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症的临床分析

营养 治 疗 ,应 及 早 ( 后 2 h内 )首 选 安 全 有 效 、经 济 方 术 4
便 的 肠 内营 养 ,能 耐 受 膳 食 纤 维 者 应 尽 量 选 用 纤 维 素 型 制 剂 ;但 当 患 者 小肠 吸 收 能 力 大 部 分 丧 失 或 因 营 养 与 代 谢 失
调 而 急 需 补 充 营 养 时 ,宜 采 用 肠 外 营 养 。
维普资讯
浙 江 预 防 医 学 20 02年 第 l 第 7期 4卷
Zei gPe e Jl hjn r M d u a y
!
!
:
・
7 ・ 3
深 入 。 近 年 来 的 研 究 发 现 ,腹 部 手 术 后 ,若 术 前 小 肠 功 能
死 髓 牙 根 管 预备 后 并 发 急 性 根 尖 周 炎 症 的临 床 分 析
汪 国华 金 光 盛
中 圈 分 类 号 : R 8 .4 l 7 1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9 1 (0 2 737 -2 0 70 3 20 )0-0 30 4
死 髓 牙 进 行 根 管 预 备 后 是 直 接 封 药 ,还 是 开 放 引 流 几 天 后 再 行 封 药 ,临 床 上 颇 有 争 议 。 死 髓 牙 进 行 根 管 预 备 , 术 后 的 主要 问 题 是 出 现 急 性 根 尖 周 炎 症 ,主 要 表 现 是 患 牙 疼 痛 和 牙 槽 粘 膜 肿 胀 。本 文 对 26只 死 髓 牙 患 牙 随 机 分 两 9 组 进 行 治 疗 ,观 察 各 组 出 现 急 性 根 尖 周 炎 症 的 情 况 ,现 报
道如下 。
为 急 性 蜂 窝 织 炎 。后 两 种 情 况 均 为 急 性 发 作 。 2 分 组情况 将 19 98年 6月 至 20 0 1年 9月 在 我 院 口 腔 科
探究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

探究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时采用口腔根管治疗方法的效果如何。
方法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病患共计112人,分组后一组是参照组有56人,本组病患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本组病患采用的是口腔根管治疗方法。
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口腔状态改善时间、炎症消退情况以及病患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而参照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病患之间的数据差异很明显且P<0.05;治疗结束后统计病患的口腔恢复时间和炎症消退时间,实验组病患的实验结果依次为(11.48±3.02)d、(10.22±2.39)d,而参照组病患数据依次是(16.14±4.53)d、(17.48±4.65)d;通过问卷形式考察两组病患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实验组病患的满意度为98.21%,而参照组病患的满意度仅为78.57%,两组之间的差异很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口腔根管治疗的方法对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不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显著减少治疗时间,帮助病患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治疗。
【关键词】: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效果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逐渐变得多样化,尤其在饮食上变化很明显,这也导致口腔疾病的激增,其中急性牙髓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会引发牙髓组织的炎症,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同时引起牙髓根尖周病,剧烈的疼痛感和治疗难度的增加使得临床治疗也延长了周期,因此寻找一种方法更快更好的治疗疾病有利于病患的身心健康[1,2]。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病患共计112人,分组后一组是参照组有56人,而另一组是实验组有56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措施,积累相关临床实践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研究9例患者通过根管治疗术,1~4 d后牙痛症状消失,牙周肿胀症状消失且触动无痛感。
接着采用根管封药对患牙进行治疗,7 d后进行复查,9例患者均无疼痛肿胀状况,也未产生并发症,患处无疼痛肿胀。
然后采用碘仿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充进一步治疗。
对9例患者半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未出现肿胀和疼痛症状,证实全部治愈。
结论:对于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只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均能得彻底治愈。
【关键词】死髓牙;急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药
中图分类号 r7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7-0121-01
死髓牙是指牙髓失去活力的牙,也就是说牙神经已经死了的牙。
人的牙髓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用于营养牙齿,死髓牙就是牙齿失去了牙髓对牙齿的营养,经治疗后牙齿可变脆,但仍可保留很多年。
在死髓牙的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并发急性根尖周炎,引起患者牙齿局部肿胀而伴剧烈疼痛,导致死髓牙治疗的失败[1]。
本文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过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46岁,平均29.8岁;死髓牙为前牙和双尖牙,其中前牙2例,双尖牙7例;患者均因后牙咬合疼痛,或咀嚼时偶有不适感,临床检查证实患者的死髓牙组织均有龋坏,对其牙髓深处进行探诊未见明显疼痛反应,牙髓无活力,叩击患牙有3例患者有轻微病痛感;9例患者的牙齿没有明显松动和瘘道。
1.2 方法
对本组9例患者采用根管封药治疗,患牙做常规消毒开髓,接着将牙髓抽出,进行根扩;然后将患牙根管内填置适宜牙胶尖,同时利用x线拍摄片观察来测量计算牙齿工作的长度,适当调整根扩长度,校对结束后根管要采用3%双氧水进行冲洗消毒,并采用封闭樟脑酚进行抗感染治疗;本组9例患者根管治疗后3~24 h后均出现急性根尖周炎,主要症状为患牙剧烈疼痛,有高胀感,上下咬合有触疼感,患牙松动度为ⅰ~ⅱ度,死髓牙呈暗灰色且伴有根尖部肿胀症状。
开放患牙髓腔,使龋洞呈扩开状,将牙髓顶揭掉,取出牙髓内所封药物,利用根管将根尖周渗出物引流清除;将患牙髓腔、根管用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冲洗消毒并用棉签吸干,在根管内放置消毒棉球。
接着,医者将患牙周脓肿部剖开后,取4%可卡因或乙烷喷雾对牙周患部进行冷冻麻醉,注意要保持切口方向与患部血管和神经一致,并尽量保持切口在脓肿低位以方便进行引流清除。
使刀口深度达牙槽骨面,口外切口深度达皮下,再将组织分离,从而患
部内脓血尽量排净;然后,令患者每日口服替硝唑片和甲硝唑片进行消炎止痛。
叮嘱患者近期多食用流质食物,多休息,有利于快速康复。
2 结果
本组研究9例患者通过治疗,1~4 d后牙齿剧疼症状消失,牙周脓肿消失,复诊检查叩痛消失,接着二次根管封药治疗7 d后,无并发症,采用碘仿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充治疗,对患者跟访观察半年,9例患者牙齿的疼痛肿胀症状均未出现,表明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得到彻底根治。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口腔科牙齿疾病的治疗措施也有了显著提高。
死髓牙临床偶见,对死髓牙的治疗通常采用根管封药,而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前有龋病和牙髓炎病史,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由根管刺激、牙周感染或治疗时机不当等因素,导致死髓牙在预备封药后继发急性根尖周炎[2]。
急性根尖周炎主要表现为牙周局部脓肿、牙齿咬合剧痛,牙齿有高胀感,持续性疼痛;临床检查可见患牙根尖部肿胀,叩击疼痛更剧烈,患牙不同程度松动,这些症状是因根尖周组织化脓性炎症所致。
死髓牙治疗过程伴随急性根尖周炎会使患者剧痛难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应及时去医院口腔科进行有效治疗,早日恢复牙齿健康。
死髓牙预备封药后产生急性根尖周炎在临床上常会出现,其产生因素:首先是死髓牙根管治疗时机不当;由于患者自主症状表述不
清,根管治疗前没有进行必要治疗预防消毒、消炎处理而实施根管封药治疗导致急性根尖周炎发生[3]。
其次是根管治疗措施不当,根管治疗的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措施不到位,患牙工作长度不准,操作器械穿出根尖孔导致治疗后感染等因素也是急性根尖周炎的诱因。
还有就是根管消毒不当,消毒液刺激根尖周组织而产生化学性根尖周炎。
这些患病因素直接导致死髓牙根管治疗失败,且给患者造成痛苦,应引起广大口腔医生和患者高度重视[4]。
本组9例患者,通过笔者针对性的二次根管封药治疗措施,6个月后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均得到根治,未产生并发症,临床效果很好,患者非常满意。
综上所述,对于死髓牙根管治疗过程中继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牙的客观情况,严格执行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步骤进行治疗,且做好术前检查和病情询问,进一步做好患牙的抗感染处理,在无炎症的情况下实施根管治疗才会获最终治疗成功。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临床体会,还需广大同行不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俊红,刘新.根管治疗约诊间痛原因的探讨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447-1449.
[2]吕服志,宋丽颖.死髓牙根管预备封药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的原因和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48-150.
[3]汪国华,金光盛.死髓牙根管预备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症的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7(14):73-74.
[4]易锋.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和多次
法急性反应比较和愈后评价[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24):4729-4730.
(收稿日期:2012-11-05)(编辑: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