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合集下载

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品德形成的三阶段:顺从、认同、 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品德形成的三阶段:顺从、认同、 内化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 它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表现,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 它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表现,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 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掌握、 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 发展、 发展、道德信念的产生 掌握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是个 掌握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 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 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道德认知逐渐形成的主要 标志;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深化了的道德知识,是道德认 标志;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深化了的道德知识, 知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 知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 2.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 . 3.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连 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 续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5.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样性 .
第二节 国外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一)杜威的道德发展阶段观 杜威在《伦理学》中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杜威在《伦理学》中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行为受有道德结果的生物和社会性冲动 .第一阶段: 的激发; 的激发; 2.第二阶段:个体几乎不加批评地接受其所在团体的 .第二阶段: 标准; 标准; 3.第三阶段:行为受个体对一个目的对已是否为善进 .第三阶段: 行思维和判断的指导, 行思维和判断的指导,不再不加思考地接受其所在 团体的标准。 团体的标准。

论语十二章道理

论语十二章道理

论语十二章道理对于《论语》这部经典文献,其中的十二章可以说是道德伦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些章节凝聚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智慧和认识,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本文将以简明的语言,充分阐述《论语》第十二章所涉及的道德道理。

首先,在第十二章中,孔子提到了“君子有三戒”这样一句名言。

这句话源自于对礼仪和修身的思考。

在古代社会中,君主是社会上层阶级的代表,君子则是指那些道德修养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孔子在这句话中,要求君子在生活中要谨慎言行,特别是避免言辞的冒犯和行动的不当。

这种道德准则,对于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遵循这些道德准则,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其次,第十二章中还提到了“修己治人”这一重要观念。

这句话强调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个体从最基本的修身做起,通过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以达到治理他人的目的。

这个道德原则告诉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只有自己加强修养,才能对他人产生正面影响,才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另外,我们在第十二章中还可以发现孔子谈到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

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大多数贵族子弟而言是一种期望和规劝。

孔子认为,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一个人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只有通过积极学习和不断进取,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的变革,实现个人的价值。

此外,在第十二章中还提到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一重要教导。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持的态度。

孔子强调人们要关注他人,与人为善,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这样的观点告诉我们,在社会中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和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只有通过这种相互尊重和理解,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最后,第十二章中还强调了“君子不器”这一观念。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并不局限于知识和能力的表现,而更注重于内在的品质和道德准则。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了君子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我从中深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秉持的原则和态度。

下面是我的体会和心得。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变”,强调君子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不同的调整和应对。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人们处于不同的环境和角色中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种变通能力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之一,因为只有适应不同的情境,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

《论语》中提到了“君子不器”这个词,意思是真正的君子不应该被规矩和礼仪所束缚。

这里的不器并不代表随意妄为,而是指超越形式的内在品质。

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做事情时不应该被封建的习俗和约束所局限,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和真善美的追求。

只有真正内心宽广、心怀善意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

在《论语》十二章中,还有一条我特别留意的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这让我想起了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

在家中,作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他人。

而在外面,对待朋友和同事则应该稳重谨慎,言行可信。

这些准则不仅在家庭中有效,也适用于社交场合和工作环境。

一个真正的君子,无论在哪里都应该保持高尚的品行,用优良的行为影响他人。

此外,《论语》还提到了君子的修身和求学的重要性。

孔子强调“巧言令色,鲜矣仁”,认为真正的仁者不会善于巧言令色,而是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

这就告诉我们,外表的虚饰和做作不如内心真诚和善良来得重要。

而求学则是一个君子追求完美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更好的人。

通过阅读《论语》十二章,我深深感受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其中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在古代适用,也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我来说,身为一个普通人,我应该以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他人;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要能够理智的应对和变通;同时,也要注重个人修养和求学,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论语12章全文

论语12章全文

论语12章全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的言行,包括孔子的弟子在与孔子的交流中得到的教益,传统上分为20篇,每篇又分为多个章节。

今天我们重点关注其中的第12章,探讨其中包含的哲理和智慧。

第12章包括了9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孔子或其弟子的对话和言论。

在第12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政治、品德、人格、学习等方面的教导。

下面我们将逐章分析并探讨其中的重要观点。

第一节中,孔子说:“宽而温柔,能默而语。

”这句话强调了宽容、柔和的品质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在处理事物时不要急躁,而是要以宽容的态度去应对。

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并且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准确、简练,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第二节中,孔子说:“君子节而不流。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懂得节制自己的行为,不随波逐流。

一个人若不能自律,随波逐流,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更不会获得成功。

第三节中,孔子说:“君子择人而处,执其善者而去其恶者。

”这句话强调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朋友会影响他的人生轨迹,应当选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为伴侣,与那些有不良行为的人保持距离。

第四节中,孔子说:“君子修己以敬。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首先要修齐自己的品德修养,正直敬重别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第五节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应当做事坦诚、果敢、坦率,不要虚伪做作,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支持。

第六节中,孔子说:“述而不作。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言行一致,要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第七节中,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在言语与行动中要表现出忠诚和诚实,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正义感。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信赖。

第八节中,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要有为人处事的胸怀与气度,要有责任感和勇气,做到见义勇为,不会在关键时刻退缩。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 1.这两个小孩的果实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皮亚杰认为,随着道德认知能力 的发展,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 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的过程。
他律
(年幼者)
自律
(年长者)
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海因茨美丽善良的妻子不幸得了绝症。只有该 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要可以救她,但该药 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这对海因茨来说是个天 文数字。海因茨亲自到药剂师处恳求:“您就发发 慈悲吧,按成本价卖给我,好吗?我的妻子眼看就 没救了!”药剂师瞪大眼睛:“你说什么?按原价 卖给你?那我还做药干什么?”海因茨继续求他说: “要么我把手头上的钱全给你,就请你先把药给我, 剩余的钱我随后还,您看行吗?”药剂师一口回绝 了。海因茨无奈之下只好在深夜里偷走了那种药。
在攻击性行为的习得过程中,榜样起着重 要的作用
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
电视
电影或游戏
措施
三、自杀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
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 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自杀是诸种因素复杂形势的交互 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
学校
家长
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
自杀前的警示性信号

行为上:突然逃学旷课、整天关在屋子 里… 身体上:失眠、躁动… 语言上:“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 “你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一)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焦虑 移情 责任和内疚 疲乏和厌烦 困惑和不确定感

(二)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 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 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 人的态度和情感能力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5.—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像的C.行为的D.伦理的7.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0A. 0—5岁B. 6-8岁C. 8〜10岁D. 10—12岁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2的态度和行为()oA.与他人基木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0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遵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15.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o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6.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志C.道德动机D.道德知识17.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A. ''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论语十二章讲人必须注重品德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讲人必须注重品德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讲人必须注重品德的句子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像我和小伙伴约好了一起做小组作业,要是我没好好帮忙,或者对他说了谎,那可不行。

这就是告诉我们每天都得反省自己品德方面有没有问题。

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好比那些创业者,不追求住大房子吃山珍海味,而是积极做事,谨慎说话,向有品德的人学习,这才是真的有上进心。

3.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你想啊,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那懂得再多礼仪、音乐又有啥用呢?就像一个空有漂亮外表却内心恶毒的人,徒有其表罢了。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说明品德修养的知识多重要啊!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很久的人,突然看到了曙光,要是知道了品德修养的真谛,就算生命即将结束也值得啊。

我有个邻居爷爷,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他说他就像在追寻这个“道”,每做一件好事就感觉离它更近一点。

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看看那些只知道贪图小便宜的人,再看看那些为了正义挺身而出的人,差距多大啊。

我同学小明,有次在考试的时候,有人想用小零食换他的答案,他果断拒绝了,这就是君子所为。

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好比一个肩负拯救世界使命的超级英雄,要把推行仁德当作自己的任务,那得多有毅力啊。

那些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人,为了后代的美好环境努力奋斗,就是这种感觉。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是你不喜欢别人对你撒谎,那你就别对别人撒谎。

我弟弟总是抢我的玩具,我就跟他说,你要是不喜欢我抢你的东西,你也别抢我的,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你是守门员就守好门,别去操心前锋怎么射门。

在工作中也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品德的体现。

我叔叔在单位里,从来不插手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大家都很尊重他。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01讲品德的概述、品德发展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目录第一节品德的概述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并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品德具有稳定性特征。

个体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以及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不断内化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的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区别在于,道德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不一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二、品德的结构(一)我国传统的因素构成观点壹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到的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贰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叁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到的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肆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该理论以辩证为主主义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为处理复杂品德心理结构问题的方法论,阐述了品德心理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①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②品德的心里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③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范文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范文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范文《论语》十二章读后感范文1学海无涯,人在一生中要学会做很多东西。

学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一个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样,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读了是孔子的《论语十二章》,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讲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教我们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教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从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知识、技能之后,时常去复习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学习了新的东西之后,我就要时常地去复习、熟悉它,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没有学习这句话之前,我从来不重视认真复习,每次上课看到同桌记笔记,我也跟着记,下课后同桌认真复习,把上课的笔记反反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着他一样学,但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今,学习了孔子的语句,我真正理解了学习,要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

自从真正理解这句话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理解了学习,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而且要用心把知识记忆理解好,这样才能越来越好,当然也不能模仿别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性格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论语》中告诉我们的永远是简单而质朴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德行美好的人,必须要每天都几次反省自己本身的问题:替别人办的事有没有办?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办好?跟朋友交友:有没有诚实、平等、友好、关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时,有没有去鼓励和帮助朋友?在朋友获得成功时,有没有真心的替朋友开心?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还有学会了什么。

《(论语)十二章》对初中生为学进德的益处

《(论语)十二章》对初中生为学进德的益处

《(论语)十二章》对初中生为学进德的益处作者:卢榕倩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7期《〈论语〉十二章》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甄选了《为政》《雍也》《述而》《子罕》《子张》篇中的语录,共计十二章。

这些语录看似无逻辑联系,但却与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与品德息息相关。

可以这么说,学习《〈论语〉十二章》对当今初中生“为学进德”大有裨益。

一、有利于建立正确交友观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然而这个阶段的初中生,身心发展和抽象逻辑能力均不成熟,他们的人生观正在建立中,还不懂得如何正确交友,如何与朋友发展深厚的友谊。

怎样才能为学进德,以友辅仁?《〈论语〉十二章》中为青少年带来了思想启迪与智慧灵光。

在孔子的时代,盛行游学之风。

他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切磋学问,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志同道合曰朋”)可见,孔子认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学问、砥砺德行乃人生一大乐事。

初中生在交友时应当谨慎,结交对自己学业有帮助的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曾子指出了与朋友交往应当讲求诚信。

“信”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道德修养的体现。

在今天,“信”依然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初中学生在结交朋友时,应当以“诚信”作为择友的标准,与朋友相处时应当以诚相待。

二、有利于树立终身学习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章可视为孔子晚年的一篇自传,虽只有短短三十八个字,但内容却记叙了孔子的一生:十五岁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遇到问题不至于陷入迷惑,五十岁能明白上天的旨意,六十岁能听进别人的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礼法。

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可以说他就是终身学习的楷模,他在十五岁坚定理想立志做学问,他一生都在追寻知识,我们还可从本文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出孔子对学习的热爱。

心理学 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心理学 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3.家庭教育不当及不良环境的影响
1.
父母溺爱、迁就、姑息常常是养成孩子任性、优 越感、自我中心、自私、专横、懒惰、依赖成性 的原因。 父母对子女管教过严,要求过高,缺乏正确的方 法与措施。 家庭成员要求不一致,在管教方式上走两个极端。
2.
3. 4. 5.
敷衍应付,忽视不恰当教养的后果。
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环境的突然变化,会 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引起性格上的变异。
(一)提供道德意志的榜样,激发学生意志锻炼 的愿望 (二)组织道德行动实践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 直接经验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道德意志的锻炼 (四)、针对学生意志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 育措施
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为就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 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 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
(一)客观原因
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3. 家庭教育不当及不良环境的影响
(二)主观原因
2.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1. 2. 3.
4.
5.
片面地理解学校的基本任务。 教师对品德不良学生缺乏情感,不了解学生 的过去与现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过高或过低,教育方 法不当。 在遇到“反复”时失去信心。 教师和学校对学生不负责任。
3.
4.
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概念,并使其与各种 情绪体验联结起来,以激发他们的情感。 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学 生情感上的共鸣。 激发和保持学生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 不健康的情感。 教师不仅要爱憎分明,具有高尚的情操, 而且要善于表露真情。Βιβλιοθήκη 三、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克服困 难、实现预定的道德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

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20.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

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



学校与集体
家庭 同伴 自身的智力水平
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这是值得 更深探究的问题,其中也有与暴力文化相关联的 部分。现代影视作品在不断追求血腥场面极端真 实、极其刺激的同时,也使暴力虚拟化了,使人 们产生了再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 如今孩子们喜欢玩的电子游戏更夸大了这一点。 现在的电子游戏一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 之类,在游戏中可以尽情使用暴力,因为在虚拟 的世界里没有真实的受害者。
会死,别人会骂他没良心。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
服从团体规范,要尊重法律权威,有了法制观念。不该偷,人人都违
法的话,社会就变得混乱。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摆脱外在因素,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尊重法制,但认为规则是可以修正的。应
该偷,因为生命的价值高于药剂师对财产的所有权。
二、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认知发 展阶段论
两难故事法

根据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得到如下阶段:
1、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 一种药能治好,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这种 药造价昂贵,要200元,而药剂师索价要2000元。妇 女的丈夫海因茨尽全力只借到1000元。无奈,只好恳 请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赊欠。但药剂师拒 绝了,并说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走投无 路,只好在夜间偷走了药。海因茨应不应该偷药?法 官该不该判海因茨的罪?为什么?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皮亚杰(Piaget)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 0-5岁儿童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既不是道德 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阶段(道德实在论) 5-8岁,以行为结果来判断对错,尊重权威。 3、自律阶段(道德主观主义) 9-11岁,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开始考虑行为的 动机。

教育学第12章德育功能和规律

教育学第12章德育功能和规律
顽强的努力,它是一种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行为反应。(标志、关键)
综上所述,知、情、意、行是形成思想品德的 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既存在区别,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相互联系,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情和意在知到行的转化中起调 节作用。所以,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几个 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发 展变化过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过
程 1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于客观矛盾所引起的思 想品德矛盾运动的结果。(进步:正确思想战胜错误) 2 、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外界的教育
影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影响要真正发挥作用
,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还需要经过一
第十二章
德育功能和规律
教学目的: 理解德育、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掌握德育过程的 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功能和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过程这一规律,还与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性和渐进性相联系。
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告诉我们,学生德育常常
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曲折前进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
的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思想品德上出现反复甚 至是较大的反复,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反复绝非简单的反 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重现已往某些特点,其中包含着新 的进展因素,是前进中的反复。因此,在德育中,教育者 必须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反复、坚持不 懈地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善于引导他们在反复中前进。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论语》中出现的“信、君子、义、仁、礼、恕”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验、欣赏“仁、义、礼、信、恕”等观点的内涵美及人物精神品质之美;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的优秀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三、核心素养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一些简短文言文,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对文言文学习的步骤与方法也有一定了解,《<论语>十二章》是学生本学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其中有不少章节已是熟读成诵,但《论语》十二章语录体的文言形式较为特别,需要掌握的文言字词较之前有所增加,十二章内容也需要学生进一步归纳整理方能理解掌握。

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积累,对文言诵读指导也要点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实际学习场景进行关联,适度拓展。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本课是中华经典文化,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从“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树立人生标杆,还要注意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七年级论语12章知识点

七年级论语12章知识点

七年级论语12章知识点《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

其中《论语》第十二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它涵盖了关于孝道、人品、修养等哲学思想,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论语》第十二章知识点。

《论语》第十二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孝道篇- 人品篇- 修养篇- 评价篇一、孝道篇孝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孝道的思想和实践,而第十二章则集中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下面是七年级需要掌握的其中几个知识点:1.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2.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在我们小时候,他们照顾我们,辛苦养育我们,因此,我们要懂得感恩。

3. 如果孝顺父母只是为了获得父母的红包或者表扬,那么这种行为就是虚伪的,不是真正的孝顺。

二、人品篇人品是指一个人的品质、个性、品德等,人品好的人往往很受人欢迎,也更容易赢得成功。

在《论语》第十二章中,孔子也谈到了关于人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七年级需要了解的知识点:1. 人品不仅是一个人的内心品质,还包括了他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等。

2. 人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人品,就不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支持。

3. 一个有责任心、诚信和正直的人,能够成为社会上的领袖,也能取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三、修养篇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和修身之道,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内在修养的人才能实现的一种状态。

在《论语》第十二章中,孔子也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七年级需要了解的知识点:1. 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2. 在修养过程中,要注重内心的培养和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不足点,不断改进和进步。

3. 在修养过程中,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一个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然后才能做到更大的事,影响更多的人。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1.《学而》-学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推崇了德行的培养和修养。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强调了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努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2.《为政》-君子的品德:"君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政:曰仁、曰不由、曰多闻、曰知、曰行",强调了君子的品德与为政的重要关系,建议要具备这五种能力。

-以德治国:"政得其道,民易使也",主张以德治国,通过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引导来维持社会秩序。

3.《八佾》-乐的作用:乐的目的是培养和陶冶人的品德,提倡以乐为教材,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教育人民。

-机变节奏的重要性:提倡乐舞的节奏要机变多样,认为节奏是形成乐舞艺术魅力的关键。

4.《里仁》-里仁:"里仁者,省则自体,亲则民化,亲尊者,民有所亲;官尊者,国有所庙",重视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认为家庭是培养道德人的基石。

-亲尊者与官尊者:亲尊者即对家人亲近尊敬;官尊者即对官员尊重,认为国家要有建立和维持的庙宇。

5.《公冶长》-宗法制度:主张通过宗法制度来更好地管理家族和家庭,并认为家族的德行和品质是很重要的。

-人君的道德榜样:人君应该成为家族成员的道德榜样,以规范家族的风尚和家庭的行为。

6.《子罕第十三》-孟武伯问孝:被问到孝道的本质,孔子回答说孝顺可以通过养生、明理、审时和事效四种方式来体现。

-孝的重要性:"孝于亲也,而后尽于事国",强调了孝顺亲人是成为好公民的重要前提。

7.《雍也》-儒学的核心:强调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自己先做到这些,才能够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

-学问的目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提倡要持之以恒地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8.《述而》-听从人的借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认为君子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儿童因积木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而感到苦恼
一个儿童正站在自行车道上
实验结果表明,受过训练的儿童比起没有受过这 种训练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2、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创设良好行为的情境,让学生坚持有意练习 (2)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
(3)合理、慎重地使用惩罚
进行、彼此相助、互相平衡的场所。
不反对成人在恰当的情况下对儿童运用权威力量,
但成人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角色应是一个协助者
而不是主人。 成人所施加的约束,如果是符合儿童心智中十分 深刻的倾向的话,就会产生较大的效果。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 种 水 平 发 展 阶 段 心 理 特 征
3.实施道德教育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是真诚; 第二是接受和信任; 第三是移情性理解——倾听、理解和尊重 4.教师应是道德教育过程的“促进者”
5.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1.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道德状态受个人的情感支配,而非理性
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 不能改变的。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 可以改变的。 道德判断系一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 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 性与普遍性。
6 普遍伦理取向
科尔伯格的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第一,教师对儿童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应
情感反应强烈的内容会保持道德标准的性质;
给人们带来较弱的情感反应的内容被看作是一些 常规性的准则。
2.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是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
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
1、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与促进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移情作为一种替代分享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心
符合儿童的年龄。 第二,教师在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难问题, 以帮助学生发展道德推理。 第三,教师应注意文化和性别对道德推理的影响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男性 道德标准 移情上 心理取向 道德推理 女性
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 关心和同情 理性 竞争取向 个体的利益 易移情、理解他人 合作取向 个体所负的责任 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能按道德规范来行动,抵制外界的诱惑。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幼儿—错误—惩罚—遵守规则 自我惩罚、内疚—接受—内部规则—良心
幼儿—软弱—成人榜样—自居—理想自我
情绪冲突的动力作用、重视情绪的发展。
道德情感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 第二阶段:外界的权威内化后,真正的良心出现
2、自杀 自杀理论: 死的本能;自杀的遗传本源;自杀的病源 说;自杀的社会模仿说;生活环境压力; 相互作用说。
在行为上:突然逃学旷课、或不与人来往,逐一 还书、还钱,将宠物送给别人等反常行为; 在身体征兆上:失眠、躁动不安、情绪低落、无 食欲、生理功能紊乱、自律神经失调等;
语言上: “你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或者讨 论死的话题如 “用什么样的方式死最好呢”
理过程,对侵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也具有显 著的抑制作用。 3、个体移情能力是可以加以训练的。
第三节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一、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 主要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
儿童大部分道德行为是通过观察习得和改变的
迅速地掌握大量的整合行为模式
学习和改变。
3.赏罚控制实验 第一组:攻击一奖赏组 第二组:攻击一惩罚组 第三组:控制组 结论:替代惩罚降低了对攻击行为的模范
二、道德行为的培养与矫正
(一)道德行为的培养
1、角色扮演法 :按他人角色要求行事,以增进
个人对不同角色的理解,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一个儿童在隔壁房间里从椅子上跌下来在哭
(4)采用提高学生自尊、合作学习、道德行为反思、 价值观辨析等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发展
第四节 常见道德问题及其矫正
1、作弊行为矫正
作弊更多的依赖于学生知觉到的考试情境,而不
是学生个人一般的诚实观念。
作弊行为高相关的两个因素:
学生成功的压力 特定的考试情境中被抓住的概率的估计
避免直接尝试错误或失败而带来的损失或伤害
(一)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后果而发生的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 1、注意过程:对象特征的有选择的观察 2、保持过程: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中
3、生成过程:转化为相应的行为
4、动机过程:未表现的行为迅速转化为行动
(二)亲历学习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岁~5岁)
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2.权威阶段(6岁~8岁)
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 3.可逆性阶段(8岁~10岁)
Jean Piaget 1896-1980
规则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可以改变;自律。 4.公正阶段(11岁~12岁) 主持公正、平等,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道德两难问题 权利和规则
吉利根的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 别差异,为我们针对不同 性别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提 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Carol Gilligan,1936一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一、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关注个体内在的道德情感的作用 认为儿童通过自居作用、自我惩罚、内疚等,将 父母和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良心或超我,帮助儿童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与培养 道德情感的形成于培养
道德行为的形成于培养 常见道德问题及其矫正
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与培养
品德心理
道德认知
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 意义的认识——前提基础
道德情感
道德为
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 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 衡量道德品质的客观标志
第一组:积极的言语强化;
第二组:成人榜样
第三组:成人做榜样+积极的言语强化 儿童的道德定向不像皮亚杰所说的有明确的年龄 差异,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差异—不同的社会学习 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的影响造成的
2.抗拒诱惑实验
实验: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
诱惑,而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
谢谢!
通过反应结果获得的学习称为亲历学习。
反应结果之所以能够引起学习,取决于人们对反 应结果的功能性价值的认识。 (三)观察学习的效应 第一,习得效应。
第二,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
第三,反应促进效应。 第四,刺激指向效应。 第五,情绪唤醒功能。
(四)社会学习经典实验
1.模仿学习实验
儿童的本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被转化和取代,让
位于内在道德标准和情感的自我调节机制。
促进这种转化的因素,是对父母的积极的爱和依
恋感 ——积极情感作用。
二、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承认人性是建设性的 理性的、积极的、向上的人性 2.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强调移情的作用,理解和接受
一 前习俗道德 1 避罚服从取向 (9岁以下) 2 相对功利取向 二 习俗道德期 3 寻求认可取向 (10~20岁)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 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 行为的好坏。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 认为是对的。
4 遵守法规取向
三 后习俗道德 期 (20以上) 5 社会法制取向
前道德阶段(4—5岁)
他律道德阶段(4、5—8、9岁) 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 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 展,又有利于协作活动的开展 从认知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促进儿童自律道德的 发展,是符合心理学研究成果的道德教育方法
在学校里创造一个使个人的实验与反省得以共同
3、性行为
中学生对待性行为的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
19.01%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持中立
及赞成态度的学生分别占69.77 %和11.22%;
报告有过约会、接吻及性行为经历的依次占58.56 %、45.63%和13.88 %。 男女学生对未婚先孕态度的差异无显著性,而其 中45.3%的初中生和63.9%的高中生认为,只要 双方愿意就可以。 青少年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染病的危险会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