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步训练(北师大七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师生共用教学案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学习目标:1.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2.知道宋代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预习导学:1.宋代统治阶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开国后实行的国策,______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2.______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佃户为生。
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和,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
3.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农业人口编定为,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
4.______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5.宋代的社会生活气象万千,假如你生活在北宋的都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A.除夕夜“守岁”B.用纸币购物C.在瓦子里购物娱乐D.人们普遍穿棉布衣服三、合作探究交流探究一:描述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探究二: 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例,说明宋代城市的繁荣表现在那些方面?四、知识巩固延伸:1.宋朝时期都市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倡导 B.广大农民的需求C.城镇规模扩大和市民人口增加 D.达官显贵的需求2.以下不是宋朝城市风貌的的是A.宋朝临安等城市的人口超过百万B.宋朝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C.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D.宋朝的城市市民是指官僚等有地位的人3.宋代不可能发生的是A.宋朝有早市和夜市B.在瓦舍中你可以听到武松打虎的故事C.跟商队去朝鲜做生意D.宋朝随处可观看蹴鞠比赛4.阅读下列材料:“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里”(1)右图说明了什么?(2)当时,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什么?5.古诗中的历史节日连线,把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腊八节答案1.皇室官僚地主士人2.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3.坊郭户4.瓦舍5.D探究一:宋代的统治阶级包括皇族、官僚、地主。
201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习题

巩固与检测1、对于宋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所以知识分子受到普遍的社会尊重B 、在宋朝大部分农民还是吃不饱、穿不暖C 、宋朝的手工业者基本上都能按契约领到工钱。
身分也比较自由D 、商人按照规定向政府交税,自身的地位也得以提高2、北宋东京城内“瓦舍”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阶层的壮大B 、农民的需要C 、士大夫的提倡D 、达官贵人的需要3、下列有关宋代社会风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饮茶之风开始盛行B 、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C 、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称之为“瓦舍”D 、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敬4、《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A 、瓦舍B 、早市C 、榷场D 、集贸市场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会子 ②蕃坊 ③瓦舍 ④岁币 ⑤互市A 、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6、此图和下列哪一项有关?A 、科举考试B 、清明踏青C 、瓦舍娱乐D 、蹴鞠游戏7、材料阅读问题:(1)第一则材料描写了宋代民间哪一个传统节日?(2)第二则材料描写了怎样一种情景?(3)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陆游《小舟游进村舍舟步归》。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十一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十一](https://img.taocdn.com/s3/m/9d019662e2bd960591c67738.png)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十一第1题【单选题】宋朝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劳动人民生活贫困B、美观C、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D、便于劳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D、市场上出现会子、关子等纸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当今社会,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四川B、湖南C、广东D、上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影视作品是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史实,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C、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D、在元朝的大都到处可见回族商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宋朝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A、宋朝妇女以小脚为美B、妇女受到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C、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D、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今天的服装可谓五颜六色,可在北宋初年,因为崇尚节俭,普通老百姓只能穿( )A、黑色的衣服B、黑白两色的衣服C、白色的衣服D、白黄两色的衣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今天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古代哪个朝代就都已经有了(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近年来历史影视作品常见于各大主流媒体,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是( )A、唐玄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B、李白使用“交子”支付给“正店”老板酒钱C、两宋时期,“瓦子”里演出时使用《本草纲目》为道具D、明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书记载,四川有很多人家:“多以种茶为业,有如五谷……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历史: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认定目标】了解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城市风貌。
【自主学习】12.乡村生活宋朝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生活?举一举文化生活 的例子。
3.下面横轴里的材料分别体现的是宋朝城市生活的哪两个方面?请你详细说一说宋朝的城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读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王安石和苏东坡。
你是否了解他们都曾在宋朝身居要职,进行过或反对过改革?但是又都被贬官、被流放,却无人被杀?不但是他们,在宋朝很少有知识分子被处死。
这是为什么呢?2.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这话虽然夸张,但也由此可见,宋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准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同学们想一想,宋代为什么能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归纳整理】四人一组,分别代表士、农、工、商,描述一下本人在宋朝的生活,看谁说得生动详细。
士 农 工 商【拓展练习】1.(2010·湖南岳阳)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 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
请你判断这幅作品是( )A .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B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 .张择端的《清明上图》D .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2.(2010·山东东营)4.“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 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 .秦都咸阳B .汉都长安C .隋都长安D .宋都东京3.(2008·咸宁学业)“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这是宋代 人在过哪一节日?A .端午节B .中秋节C .春节D .元宵节4.(2009·汕头中考)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下列表述与南宋时期南 方商业繁荣的史实不相符的是A .京城的主要街道店铺林立B .京城的主要街道买卖昼夜不绝C .纸币与铜钱并行D .广州的人口多达百万5.(2008·南京中考)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 “勾栏”。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六十六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六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宋诗“邸店如云电”中的“邸店”指的是( )A、市B、坊C、旅店D、勾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鸡肋偏》中记载“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引文中的“石炭”指的是( )A、石油B、煤C、生铁D、青铜【答案】:➢第3题【单选题】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宋东京城里的“勾栏”是指( )A、娱乐兼商业的场所B、商贩摆摊的地方C、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D、供演出的圈子【解析】:➢第5题【单选题】根据下列资料,这位少年生活的时代大约是( )①他吃过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③使用的货币成为“交子”④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朝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C、劳动人民生活贫困D、美观【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D、去岭北行省旅行【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①交子②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③瓦舍④街道旁有酒店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关于“瓦舍”(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出现在宋朝时期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士农工商1.宋代社会各阶层状况: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被统治阶级包括中上层工商业者、自耕农、佃农和手工业者。
2.士农工商二、乡村生活1.物质生活:宋代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2.精神生活: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城市风貌1.城市概况(1)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
(2)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坊郭户。
(3)市民之中有官僚、商人、雇工以及下层知识分子等职业和等级之分。
2.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问题1】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什么?探究:①两宋军民抗击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使中原和南方地区获得相对安定的社会持续发展环境。
②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交融,大大丰富了华夏文明。
③农业、手工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④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三项重大发明与应用及海内外商贸兴起。
⑤两宋时期,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史学、宋词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和书法绘画等艺术蓬勃发展。
【问题2】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说:“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你对瓦舍是怎样理解的?探究:第一,从起源上看,瓦舍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第二,从瓦舍的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
1.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
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A.伎(艺)人B.军人C.商人D.士人答案:D2.商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
下列四幅图片中反映商人活动的是()。
答案:B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练习第五十八篇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练习第五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宋朝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A、宋朝妇女以小脚为美B、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C、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D、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不能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这句话的是( )A、西夏模仿汉字,创造西夏文字B、辽统治者推行汉法C、靖康之变,金灭北宋D、金“正隆元宝”钱是圆形方孔形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瓦子”指宋代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B、士大夫的提倡C、达官贵人的需要D、广大农民的需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宋时期,纸币的出现说明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B、北宋注意货币改革C、商业繁荣和商品交换的频繁D、造纸技术的成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宋代“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这句话告诉我们( )A、宋代饮茶风气盛行B、茶馆很多,布置高雅C、宋代手工业发达D、人们生活需要米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京梦华录》记载:瓦肆中的技艺多种多样,有小唱、散乐、舞旋、杂剧、傀儡、影戏表演,有说书、讲史、猜谜及杂技表演,还有相扑、踢球、斗蟋蟀等,真是多姿多彩,应有尽有,令人流连忘返。
此生活景象反映( )A、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达B、唐朝经济繁华,奢靡成风C、宋代城市生活丰富,文化繁荣D、元代社会开放,政治清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宋时开封有个相国寺,每逢庙会热闹非凡,假如你在元宵节那天穿越到这里,你会看到( )①许多达官贵人乘轿子到这里②有皇家乐队在大殿前演奏,供众人观赏③集市上有傀儡戏、舞剑、杂耍等各类表演④有许多卖丝织品、珠宝以及古玩、字画和书籍的生意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历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此诗与科举制有关C、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D、宋代城市瓦子盛行反映了达官贵人的生活情景。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二第1题【单选题】学习宋元时期的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社会变化和民族关系发展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市B、坊C、夜市D、瓦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从材料中看,“瓦”应该是( )A、药房B、娱乐场所C、贸易场所D、旅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东京城内出现了叫做瓦子的场所,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瓦子是( )A、专供演出的圈子B、娱乐场所C、居民居住区D、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宋东京城里的“勾栏”是指( )A、娱乐兼商业的场所B、商贩摆摊的地方C、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D、供演出的圈子【解析】:第6题【单选题】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一个阿拉伯人商人穿越时空,来到我国宋朝,他可能可以经历的是( )①他把货物存放在泉州②他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卖日本扇子和东南亚香料③他看到有人在阅读《农桑辑要》④半夜他在瓦舍里看关于杨家将的表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
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农民的需要C、宋代文化的繁荣D、士大夫的提倡【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京梦华录)记载:瓦(瓦子)中多有药,卖卦……钦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知识点练习七十七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知识点练习七十七第1题【单选题】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 )A、布政使B、市舶司C、按察司D、门下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宋都城东京“瓦子”的出现反映了丰富的( )A、市民阶层B、市民文化生活C、城市生活D、农村生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南宋时期,在南方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川蜀地区种植棉花和茶树B、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C、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开封城内勾栏热闹非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C、一边喝茶一边听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交子B、瓦子C、关子D、会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大都已有,春节最受重视,宋代称春节为( )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D、元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现象在宋代不可能发生的是( )A、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B、工匠身份相对自由C、地主侵犯了农民利益可以比普通人减轻一等处罚D、在瓦舍中可以听到《杨家将》《武松打虎》等故事【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宋代东京城内的“瓦子”是( )A、娱乐兼商业场所B、运动场所C、居民区D、教育场所【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的时期应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朝中期C、两宋时期D、两汉时期【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某日,生活于北宋东京地区的王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是( )A、带朋友去瓦子听唱曲B、在饭店吃玉米、马铃薯C、乘牛车去东京郊外D、到城里去喝冷饮【答案】:【解析】:第1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瓦肆D.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于是在东京城内出现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2.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瓦子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梁山好汉;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因为北宋东京称瓦子为瓦舍、瓦肆,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的是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宋朝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提示信息分析:材料内容出自王安石的诗《元日》,这首诗描述了宋代人们过春节的情景,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元旦,我们今天称之为春节。
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4.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七下西洋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解考查“市”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填空:宋代的统治阶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开国后实行_______的国策,_______得到普遍的尊重。
相当部分官员来自于_______,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
宋代大部分官营、私营的手工业作坊都使用_______工匠,作坊主按照_______支付给工匠一定数量的工钱,工匠身份相对自由。
宋代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_______,多数农民能维持温饱生活。
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_______,依据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
_______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思路解析:就整个填空的内容来说,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全貌。
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尤其是商业的繁荣和发展,使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影响着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答案:皇室官僚地主重文轻武士人科举考试雇佣契约农村坊郭户瓦舍2.在南宋王朝统治区内,产量居于首位的粮食作物是思路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并没有在课本上直接出现,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迁移的能力。
由于南宋王朝属于偏安于南方的朝廷,它主要的统治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属于多水的地带,而且冬季温度较高,像玉米、小麦、粟等是比较适合北方种植的农作物。
答案: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首诗描写的是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结合历史知识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材料中的屠苏是一种药酒,古代风俗,正月初一要喝屠苏酒,所以诗中描写的节日应该是元旦。
答案:AC.宋代手工业作坊都使用工匠,工匠没有人身自由思路解析:本题为逆向思维题,主要考查对宋朝主要社会阶层生活状况的掌握情况。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大部分农民是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拥有少量田产;商人要向政府交纳商税,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宋代手工业作坊都使用工匠,工匠的人身自由相对宽松。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二十四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二十四第1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D、研读八股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连线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赵匡胤——澶渊之盟B、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C、南宋——毕昇——雕版印刷术D、清朝——宋应星——《天工开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出现在宋朝时期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景象描述我国某一朝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下列名词能够反映该朝代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②瓦子③邸店④岁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妇女缠足的陋习始于何时?( )A、五代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道路两傍的瓦顶平房错落有致B、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大多穿着棉布做的衣服C、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从街中穿过D、河中有轻舟荡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代“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这句话告诉我们( )A、宋代饮茶风气盛行B、茶馆很多,布置高雅C、宋代手工业发达D、人们生活需要米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子”,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D、元朝对外贸易繁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堂同步训练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了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
2、通过对有关史料分析,了解了宋代乡村生活和市民风貌。
3、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工商业者的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允许做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唐朝B.宋朝C.隋朝D.明朝
2、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A.马球B.赛马C.蹴鞠D.秋千
3、下列有关农民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自耕农、佃农劳动者的身份有所提高。
B、大部分农民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农,另一部分是拥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和半自耕
农。
C、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佃户为生。
D、佃农与地主之间以租佃契约形式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
4、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原因,下列不正确是()
A、多数农民不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B、雕版印刷的普及C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
D、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5、下面有关宋代民间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A、宋代百姓最重视的节日是元旦、寒食、端午三大节日。
B、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乡村人可以看戏、舞龙船、听书、游乐等。
C、寒食节有称“禁烟节”前后两天家家户户停止烟火,只吃冷食。
D、寒食的最后一天为重阳节,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扫墓祭祖。
6、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你知道城市居民主体是
谁么?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市民中的官僚、商人、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B、宋朝政府将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单独管理,他们是城市主体。
C、居住在城市非农业人户成为城市主体。
D、知识分子和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学校组织同学去杭州的《宋城》参观,到了宋城的娱乐场所瓦舍,以回答7-9题
7、小佳同学能看到哪些娱乐节目()
①傀儡戏②滑稽戏③影戏④杂技⑤说唱和歌舞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小佳能不能听到的英雄人物故事是()
A、杨家将B岳飞C韩世忠D戚继光
9、小佳正好看到有场流行运动项目蹴鞠在进行,下列描写不正确是()
A、两大蹴鞠团体在对抗赛:“圆社”和“齐云社”。
B、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球用布匹缝制而成。
C、分为有球门和无球门两种,现在看的是有球门种。
D、在场围观有百姓,官僚,和皇室成员。
10、有关宋代传递信息的“邸报”与“新闻”不正确是()
A、宋朝派人编辑的邸报夺是印刷品,印数很大,类似今天的报纸。
B、邸报编辑都是政府官吏,发行要通过朝廷要员审定,涉及朝廷机密。
C、编辑邸报官吏私下印刷“小报”,刊登“传闻”,因此致富。
D、宋朝政府屡次下令禁止发行,为了逃避,发行者更名为“新闻”暗中发行。
二、课堂回顾
材料分析
故事A:话说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中年丧妻,膝下无子,却有四个女儿,四个女儿都出了门子。
这天,是老员外的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
酒席宴上,老员外说:“我老了,打算把家产卖了,你们哪个孝顺,愿意招我,我就去跟你们哪一个过。
”四个女婿听了,都争着要老员外去。
老员外说:“你们也别争了,从大女婿开始,以桌上的酒菜为题,说几句话,我听着哪个说的顺耳,我就跟哪个去。
”大女婿摇头晃脑地说:“壶之中有酒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老员外听了很高兴,二女婿不服,打断他的话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三女婿说:“白瓷碗里盛鱼虾,青瓷盘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
”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
请同学们对这四个女婿的身份,按顺序每个人用一个字表示出来。
那么,老员外到底喜欢哪个女婿呢? 说一说老员外为什么喜欢大女婿?
故事B:老员外喜欢大女婿,二女婿不服气,说:“爹,吃完饭,先接你老到俺们城外赵家庄住几天,你老看俺乡村好,你老就住,你老看俺乡村不好,你老就走,咋样?”这里咱们按下不表,单说日月穿梭,光阴如箭,转眼到了年底:老员外和众人要向二女婿告辞,回家过年,二女婿死活不答应,非要大伙在赵家庄过年。
大年初一运天早上,老员外和众人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门外到处在放炮,二女婿正站在门口帖对联,边大声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边向爹拜年。
故事反映了农村哪些风俗习惯?
故事C:老员外听罢,笑着说“这乡下过年果然很热闹。
”二女婿插嘴说:“老员外,你老要住到五月单五,七月初七……还有热闹可看呢!”老员外问二女婿怎么个热闹法。
同学们,谁能替二女婿回答这个问题呢?
故事D:老员外打算在赵家庄长住下去,可其他三个女婿就是不答应,非要老员外跟他们到都城临安住些日子再做决定,老员外拗不过这三个人,只好跟着他们到了临安。
到了临安一看,果然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不同凡响。
要说那临安有什么热闹?
三、课堂延伸
搜集有关古代蹴鞠运动的历史记载和图片资料,或者文学作品中对蹴鞠运动的描写。
然后编辑和整理成一期历史专刊《古代足球——蹴鞠》。
比比看谁找的资料多,谁编写的材料更精彩。
现在就开始吧!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课堂训练
1、B
2、C
3、B
4、A
5、B
6、C
7、D
8、D
9、B 10、B
提示:
1提示:见书P71中间一段小字2提示:见书P73
3提示: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农4提示: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5提示:端午改为冬至,两天改为三天,重阳节改为清明节
6提示:A少下层知识分子,B将居住在城镇的D同A7提示:见书P73
8提示:明朝戚继光9提示:皮革缝制10提示:不涉及朝廷机密
二、课堂回顾
材料题
A答:老员外这四个女婿的身份,按顺序是士农工商。
显然老员外还是喜欢大女婿。
大女婿是士人,宋代的士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更重要是宋朝开国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B答:放爆竹,饮屠苏酒,挂桃换、吃年饭、帖对联、拜年。
C答: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一般人人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花,苜蓿,斗百花;七月七是妇女们的节日,乞巧节。
D答:宋“丁都赛”戏曲、男女伎乐和蹴鞠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声乐嘈杂十数里
三、课堂延伸
1、提示:蹴球,原称踢石球,是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
甲骨文中就有关于踢石球祈雨的记载。
到了汉代,蹴鞠游戏更加普及,其规则传说为黄帝所作,有二十五法,踢石球只是其中一法。
到了清代,古代蹴鞠方法大部分已失传,只有在踢石球、夹包、花毽等游戏中还可以看到蹴鞠二十五法的影子。
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就有关于踢石球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