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翻译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翻译学中所得的知识
如前面所述,翻译时,译者掺入了自己的主观解释。将原文客观
性地解释,客观性地将意义表象表现出来,并在这个客观表象的基
础上,将原文客观性地目标语文本化,这在原理上是不可能的。翻
译行为(1)是译者个人在某一场所进行的一次性的翻译,它暴露了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原文本身解释的不确定性,还有将原文
用目标语表现时的言语构成的不确定性都是内在地存在着的。这是
其一。(2)社会性的要因方面,微观标准上,译者个人在翻译职场上获得的习惯作为机制要因与之相关,或多或少的影响了译者翻译
行为的性向。另外,来自出版社或者委托人的翻译指示或者权利的
力学关系,还有政治性的,社会性的,文化性的宏观背景的机制要
因也在背后存在着。(后述的规范和目的是其主要机制要因)总之,纯粹的言语等价的确保因言语构造上的不同从而是不可能的。与此
同时,还蕴含着这样的本质——由于内在存在的围绕译者的赋予意
义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偏向性,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翻译作品各不相同
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翻译作品对照言语研究的时候,我们有必要
注意翻译行为所带有的言语行为性,社会行为性,还有译者个人所
带的解释性向。
在这里,将翻译学的潮流变迁总结如下:翻译学中包含了言语行为性和社会行为性这两面性,翻译理论的分析对象也是从前者移向后
者的。把焦点放在言语行为性上的翻译理论,可以叫做翻译学的言
语学阶段,如“等价”、”翻译变位“、”翻译策略”、“文本类型”等等。掺入了社会行为性的“??理论“”社交分析“”体系理论“”规范论“等理论,则进入了言语学阶段的下一代理论。然而,
翻译学从以文本分析为中心的时代经历了”文化历史形态的转变”,焦
点转向”改写翻译“”性的翻译“”结构建筑翻译理论””翻译可视
性“”翻译权利网络组织“等。这不仅仅是翻译上,还包含了更广
的表现行为这种带有社会实践性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意义和
作用。而且,最近进行着对”人“的研究,将译者本身的生活历史或者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或者就译者个人的习惯对翻译造成怎样的影响进行研究,也存在着这种研究动向。总之,概括这种潮流,我们可以发现翻译从对言语行为的重视转向对社会行为性以及掺入了译者个人所有的解释性向的研究的趋势。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先就前述的池上的例子从翻译学的角度来谈论一下。这个《雪国》的例子,可以归结到“等价“”变位”的问题来考虑。等价这个概念本身就有很多的定义或者赋予特征的分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暂且给它进行一个操作定义——起点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言语的、文化的价值是相等的。对于这种等价,我们可以假定语言标准、句子标准、语法标准、文本标准(主题进行*约束性)、语用标准这五个标准。本文主要提及语法标准的等价。变位是依据起点言语和目标言语构造上的差异而进行的变换。与之相关的“转换操作”是为实现翻译变位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操作。既有言语构造上的有义务性的变位必要的东西,也有为获得更地道的目标言语或者得到一定的文体效果而进行的选择性的操作。
我们借用池上的例子来看一下这一观点。我们假定原文描写的一定的状况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这种状况能用目标文本忠实地再现出来的话,就实现了“等价”的翻译。但是,日语和英语的言语构造不同,必须用语言表达的言语范畴也不同,所以要根据目标言语的言语规范进行义务性的转换操作。(举个例子来看,在日语中,主语往往省略化,但因为英语中主语是义务话的,所以要进行设立主语的操作)。
图一翻译的静态捕捉方法,图内容在括号中
(起点文本目标文本
意义状况
客观的)
这种图示,起点文本表象的意义、状况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
观存在的意义和状况用起点文本和目标文本来表现的表现形式因为
各自言语构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这种现象反映了与言语和意
义表象相关的及其静态的捕捉方法,可以称其为构造分析的手法。
但是实际上,因为这与在时间线条上延伸的翻译过程相关,所
以不是只存在由单纯的言语构造上的不同引起的差异。(1)译者首先解释起点文本,(2)基于此解释再用目标言语将其言语化。
图二翻译的动态的捕捉方法
(起点文本目标文本
(1)来自言语的事态构成(2)去向言语的事态构成
精神的表象
主观的)
在这两个过程中,掺入了主观的解释。也就是说,(1)当译者解释起点文本,表达起点文本所表示的意义时,译者主观性的赋予意义
的作用就开始运作了。并且(2)通过这个过程获得的精神表象以目标文本构成的时候,译者在言语构成上主观性的赋予意义是作用也
开始运作了。简单地说,不管是通过文本解释构成精神表象的过程,还是将精神表象言语话,构成文本的过程中,意思的不确定性都是
内在存在着的。总而言之,在言语这种记号操作中,这种记号表象
的意义,是将记号的记忆唤起的导火线,将认知主体中隐藏的活性
化的关联机制唤起,是作为原文和长期记忆相互作用的所产来捕捉
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说,语言的意义是交际行为的都度构
成??这也完全适用于(2)所述的过程。也就是,将内在的意义赋值,状况描述的表象言语化的时候,将这种表象完全的言语化是不可能的。语言选择,语法选择,问题选择,信息排列等选择,所有的言语化的工作中,主观的,主体的作用都介于其中。将精神的表象言语化之时,内在地存在着不确定性,可以说把被原文束缚的多样的言语化的可能性打开了。
我们用相关实例来看一下这一点。“穿过长长的国境隧道,就到了雪国。”在这句话的事态构成之时,主人公乘坐汽车的情形浮现在赛等斯泰克(翻译了雪国)脑海中,他选择了train做主语,因此创造了一幅与日语原文所述构图稍微不同的另一幅场景。是来自语言的事态构成的阶段生成了分歧呢,还是去向语言的事态构成阶段生成的呢,从文本上无法确定,是混入了其他人主观解释的结果的反映。
那么,我们通过忠实于原文译出的一个结果来验证一下。“I went through the long tunnel across the border into the snow country. ”,首先,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I 这一主语的明确化。在日语原文中,主语没有被明确,因此,穿过长长的国境隧道的,是主人公呢?还是汽车呢,或者说是状况的全体展开了这样的场景,没有明显地说明。但是,读者反而因这种暧昧,将自己投影于这个场景,借用池上的话说就是“不知不觉的,读者就宛如和主人公身在一辆车中,或者说,更进一步,读者会觉得自己和主人公一体化了,并抱有自己和主人公有着一样的经历的想法。但是,I 被明确化了的上述英文翻译中,因为客观地将主人公的存在言语化,通过读者主观的,能动的读,很难达到自我投影的效果。从认知言语类型论来说,如后述所述,日语是主客融合的视点内置移动性认知形态,英语是主客分离,试点外置固定型的认知形态,它们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