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呢
劳动量 产量 劳动量

产量
英国 葡萄牙
100 90
1 1
120 80
1 1
第三节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David Ricardo (1772-1823)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
1、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 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该集中力量生产 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 该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 过贸易两国都能获得利益。 2、比较优势的核心内容是“两优取其重,两 劣取其轻”。
酒 1(进口)
2(比分工前多1 单位)
1(进口)
四、绝对优势论的评析
绝对优势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 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 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
绝对优势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解释国 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贸易,即具有绝对优势 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利。
思考: 按照绝对优势论,在以下情况下两国应该怎么进 行分工?能否进行贸易?如果两国进行贸易的话, 能否都从国际贸易里获得利益?
第二章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论 第二节 相对优势论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Adam Smith简介 1723-1790, 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 人之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 1776年出版《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 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论的论证
1、假定: 2*2*1模型(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生产 产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2、分工前:
毛呢
劳动量 产量

劳动量 产量
英国
葡萄牙
100
90
1
1
120
80
1
1
3、分工 英国在两种商品上都比葡萄牙效率低,成本高,但是搞 得程度不同。毛呢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1倍,酒的成本是1.5 倍,所以,英国应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具有相对优势)的 毛呢,葡萄牙应该生产优势较大的酒。
(二)内容
要素禀赋论(H-O定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 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 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应该在自己所拥有的丰裕要素 方面发挥优势。 如一个国家劳动力相对丰裕,应该生产并出口劳 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资本相对丰裕,应该生产并出 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一、相关概念
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相对比例,与拥有的绝对量无关。
生产要素
劳动力L 资本K 土地T
二、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 尔和俄林共同创立的。 (一)假设条件 1、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 两种产品,且同种要素之间,同种产品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2、假定两国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 3、假定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是完全可以代替。 4、假定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规 模不经济。 5、假定两国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6、假定要素在一国范围内事自由流动的,但在两国之 间完全不流动。
分工后,(两国劳动投入量不变)
毛呢 英国
(100+120) ÷100=2.2
酒 (进口)
(90+80) ÷80=2.125
葡萄牙
(进口)
4、交换 按照1:1进行国际交换 交换后,两国可以消费的产品比以前多,两国都 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毛呢 英国 葡萄 牙
1.2单位(比交换前 多0.2单位)
酒 1(进口)
《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是主张自由放任, 自由贸易(批判重商主义)。 《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 的机制,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 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 会最迫切需要的产品种类的数量。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1、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分工和交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社会 财富总量。使参与贸易的各国都获得利益。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 一国应该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绝对成 本低或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成本高或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 3、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 或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之上
具体分析
1、商品价格的价格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2、商品的价格差是由生产生产的成本差决定的。 3、商品的生产成本差事由于要素的价格差造成 4、要素的价格是由于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
结论: 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家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的。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HOS原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 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均等化,萨缪尔森认 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 种必然。 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只要两国产品存在价格差, 贸易就会发生,产品会从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流向 价格相对较高的国家,直到两国产品价格一致为止。 这样会对两国要素价格造成影响。一国拥有低成本 商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要素具有低价格, 但出口会增加产品的产量,从而增加对生产该产品 的要素的需求,导致该要素的价格上升,直到两国 的要素价格拉平为止。
1.125单位(比交换 前多0.125单位)
1(进口)
四、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析
贡献:
1.在理论上是对绝对优势学说的重大发展,比绝对 优势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2. 在实践上为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为世界各 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
1、在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一系列的假定不可能同 时成立,所以该理论缺乏坚实的现实基础,对当代 国际贸易的许多现象不能做出解释。 2、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4
3
2、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本国( )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 C.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产品 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
Leabharlann Baidu
三、绝对优势论的论证
1、假定:2*2*1模型(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生产两 种产品,生产产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2、分工前 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量(表2-1)
毛呢
劳动量 产量

劳动量 产量
英国
葡萄牙
80
120
1
1
120
60
1
1
3、分工 英国在生产毛呢上有绝对优势,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 具有绝对优势,所以两国进行分工,英国专门生产具有绝 对优势的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酒。会使 整个社会财富增加。 分工后,情况如下表(表2-2)(注:两国劳动投入 量不变)
(四)评价
1、从要素禀赋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2、抹杀了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3、要素禀赋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情 况不符。
思考题
1、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本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1/4,生产1单位 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劳动 投入为1,生产1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2。 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 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80+120) ÷80=2.5 (进口)
酒 (进口) (60+120) ÷60=3
4、交换(贸易)
两国按1:1进行交换,英国用1单位的毛呢换 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贸易后两国的社会财富都会 增加,两国通过国际贸易都可以获得利益。
那么交换以后,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1.5(比分工前多 0.5单位)
1.根据下表数据,正确的选 项有( ) A.甲国的小麦生产绝对成本 低于乙国 B.甲国的小麦生产相对成本 低于乙国 C.甲国的布匹生产绝对成本 低于乙国 D.甲国的布匹生产相对成本 低于乙国 E.甲国的布匹生产与小麦生 产的绝对成本都高于乙国
国家/ 成本

小麦 (劳动 数/每 单位) 2
布匹 (劳动 数/每 单位)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