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施工保护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 工程概况............................... - 1 -

二. 地下管线现状调查....................... - 1 -

三、地下施工监测方案....................... - 3 -

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 - 3 -

2、监测频率.............................. - 3 -

1) 监测初始值测定 ....................... - 3 -

2) 施工监测频率 ......................... - 3 -

四、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 - 3 -

五、基坑施工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 - 5 -

1、应急组织机构.......................... - 5 -

2、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 - 5 -

3、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施工流程.. - 6 -

4、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7 -

工程名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东航基地(西区)二期配套工程(北区)项目

工程地点:上海市闵行区虹桥国际机场西航站区

建设单位: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公司

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东航基地(西区)二期配套工程(北区)项目位于虹桥商务区,北侧与远期规划建设的航站楼毗邻,西侧为吉祥航空办公楼,南侧为虹翔三路及南区地块项目,东侧接机场停机坪。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54840.4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12752.2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2088.17平方米;建筑层数:北区地下一层(局部设夹层),主楼地上9—11层,以9号楼为中心呈放射状由东到西布置1、2、3、4号主楼,各单位地下室连主一体,另外存在连接南区的地下通道(二条)及地上连廊(二条),其中地下通道面积420m2,地上连廊558m2,(地上连廊与地下通道归南区标段施工,本标段配合)。±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0m。

二. 地下管线现状调查

1、本工程位于虹桥国际机场西航站区南侧北部,基地东侧紧靠虹桥机场空侧区域,北侧与远期规划建设的航站楼毗邻,西侧为吉祥航空的办公楼,南侧为虹翔三路及本项目南区建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综合管线探查成果报告》,今后本工程的施工主干道虹翔三路下方分布着上话、路灯、上水、燃气、雨水、污水、电力、信号各种管线,包括部分不明管线,而该侧基坑距离道路边不足8m,基坑土方开挖阶段须严格控制基坑变形,避免对上述管线产生沉降影响。

2、本工程南区与北区之间通过虹翔三路分隔,建成后两个区的地下室之间设置有两条地下通道,该通道需通过顶管来进行施工,由于顶管将横穿虹翔三路,其中离开顶管顶部最近的为一根直径300的污水管,距离为1818mm,因此其施

工范围,但作为北区总承包方必须切实做好协调配合,确保周边管线安全。

3、场地西侧为已建成的吉祥航空六层办公楼,施工过程中也是重点保护对象。

4、我司将在围护、降水、土方开挖、支撑施工、管线监测、应急预案等各角度出发采取措施确保周边管线、建筑物等环境因素的安全。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图显示,本工程南侧虹翔三路下埋设上话、照明电缆、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燃气管、照明电缆、电力排管。

虹翔三路一侧管线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统计表

地下管线分布图:

三、地下施工监测方案

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

监测内容:立柱桩顶、围护桩顶及临近建筑物、管线的水平垂直位移;地表沉降;坑底基坑隆起变形;围护体的侧移(测斜);坑内外的水位监测;支撑轴力。

监测报警值:水平、垂直位移连续3天大于3mm/day或累计大于30mm;第一道支撑轴力>1600kN;第二道支撑轴力>800kN;坑外地下水位下降达500mm。

2、监测频率

1)监测初始值测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保留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2)施工监测频率

从基坑开始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3d前:1次/天。底板完成3天后至±

0.00浇筑完成前:拆支撑后3天内:1次/天;其他时间:1次/3天。

四、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

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管线先开挖样洞进行暴露,对管线予以核实后,再进行围护施工。

合理安排搅拌桩施工流程,根据现场监测情况,采取跳打的施工方式,并及时调整打桩的位置和速率;

1、在围护桩及立柱桩施工时,连续施工桩位间距大于5D,并加大泥浆比重,在泥浆中掺入膨润土或直接采用人造泥浆等措施,防止因坍孔而引起孔外土体沉降进而影响周边地下管线。

2、在基坑开挖之前,根据管线图及《地下综合管线探查成果报告》,找到其现场位置,并做好标记,对于显示不能承受额外荷载的管线进行标识,不允许施工车辆在上面通行,若车辆进出大门,需要穿越管线,将管线上方部分土体挖除,并在上方隔空架设钢板,以隔离车辆轮压对其影响。

3、土方开挖遵循时空效应的原则,严格遵循分层、分区、分块、分段,保留护壁。本次基坑支撑体系为斜抛撑+角撑的形式,对于整个基坑变形影响最大的边缘土方开挖将各区分块进行,先安装钢支撑再开挖边缘土方,加快挖土施工进度,坑底混凝土垫层在土方开挖到坑底后随挖随捣,每块垫层不大于200平方,垫层浇至围护边与围护体相连。确保了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土方开挖时,适当加厚垫层厚度,根据监测数据情况,采取配筋垫层。

4、加强施工期间现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被保护对象(管线)的位移情况,做到信息化动态施工。在基坑开挖之前,我司将与管线所属单位共同研究这些管线在具体施工实施中的报警值,并完全接受报警值对施工的制约。

5、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司将与专业监测单位对本工程的管线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专业的数据指导施工,在现场实施信息化施工。现场施工监测的范围为土方开挖深度3倍区域内。监测单位在管线、道路附近设监测点,基坑开挖、支撑拆除阶段加大监测密度,及时反馈。

6、土方开挖阶段在坑内外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根据观测数据,调整降水井的降水流程以及降水井的开启数量,保证场内保护建筑及周边建筑不因基坑降水而发生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