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三迁锣鼓”的艺术形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河津“三迁锣鼓”的历史源流
“三迁锣鼓”位于山西省河津市的西南角,运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黄河回流的三角地带的三迁村。这里风光绚丽、环境优美,黄河承载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和五千年的人类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之经典。
(一)来源
三迁锣鼓是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进程中而形成的民间艺术文化。最初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后又借鉴融合了民间的“乱刮风”、“风搅雪”、“狮子滚绣球”等曲牌之精华,并吸收军乐、花鼓、兄弟锣鼓的优点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迁锣鼓”是由河津市三迁村的村民创作编排出来的,所以以村子的名字命名,“三迁”的来历,顾名思义,就是曾经迁移了三次。据传,村中的先祖们曾经住在黄河畔葫芦滩远亭里二甲,后来到了雍正年间,黄河泛滥,冲毁了村庄,村民被迫迁移到新集,乾隆年间,黄河又暴涨,水逼人退,先辈们无可奈何又只能向东迁移,最终选择现在的地址定居下来,所以称之为三迁村。
河津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在乾隆年间的时候,三迁村出来一位有才之人许寄候,在朝廷里任命朝议大夫,喜欢各种娱乐活动,在过年回乡帮村里闹社火表演时,非常的积极,指点出各类方案与策划,把宫廷里面的花鼓歌舞鼓点教授给村中的老百姓们,与本村的锣鼓合二为一,编创出了本村的新曲牌——“花锣鼓”,三迁人一直将它们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每次到了过节的时候,村民就会用敲锣打鼓来助兴,有时也参加一些祭祀活动。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三迁村的人们把花锣鼓演绎到了高跷之上,所以也叫“拐子锣鼓”,这让花锣鼓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以敲锣打鼓这样的民间喜庆舞蹈节目,来表现农历正月十五、过年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也正因为它有较高的人文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深受着人民群众的热爱,所以成为了河津市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节目。
(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新的政策不断深入人心,城乡面貌、物质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普遍变得富有起来了,对文化娱乐活动的期待与追求的人更多了。所以应广大老百姓的要求,每到迎新春、闹社火、庆丰收、结婚喜事、丧事悼念,都会请热闹欢快、精彩动人的锣鼓进行表演助兴,并且逐年增多。
1970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指挥风格,使锣鼓艺术得到了创新与发展。1995年春节,自幼酷爱锣鼓艺术表演的并且拥有指挥才能的刘炳存,自筹数万余元资金,购买乐器、衣服、道具,组织起村中锣鼓爱好者在原来的乐谱上排练出了一个新的曲目——“迎春锣鼓”。他时常
到其他村借鉴其精华,吸纳各家锣鼓之精髓,自己琢磨创作曲谱,构思表演程序,探讨古乐配置。他将交响乐、合唱团、军乐队、秧歌、板鼓、狮子舞的技术动作变成融化于指挥中,给人新颖奇特的感觉。元宵节时,锣鼓队在自家门前汇报表演,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之后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馆、村委会支持下正式成立了“迎春锣鼓队”,并代表河津市前往各个地区表演。应邀在社会各种场合表演,名声远扬。群众使用一年可达到百余次。自2010年以来,河津各种锣鼓队竞争激烈,三迁锣鼓队为了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推陈出新,他们既要保留传统曲目又要创作出新的花样,让表演的形式更加丰富精彩。他们在有架子鼓、苏锣、苏?、斗锣、马锣、小钗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鼓、手鼓、中鼓、旦锣。这样多种乐器敲打起来更具有震撼力,更富有表现力。其代表曲牌有:《喜迎新春》、《黄河魂》、《莺歌燕舞》、《百花争艳》、《秦王点兵》、《黄河腰鼓》、《战鼓催春》等。在2016年,“三迁锣鼓”已经成功的申报成为了市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河津“三迁锣鼓”的艺术形态特征
(一)形态特征
自古以来,敲锣打鼓是民俗文化中一定会有的活动,为了满足人们更多的审美要求,三迁锣鼓增加了一些具有一定的规律以及节奏的跳动,通过人的身体有规律的动作组合来表现音乐节奏,使动作显得更加连贯,更重要的是能体现不同地方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
1.动作
“三迁锣鼓”源于土生土长的农民之手,所以动作都较为简单,主要动作为敲击、走步、跳步。
在打鼓时,因为打鼓的乐器比较复杂有:鼓、锣、擦等乐器,都是需要双手击打来产生声音,但是单一的打击表演也会使观众们产生视觉疲劳,所以传承人在表演时给手中加了一些有趣的动作,满足人们愈加丰富对的锣鼓 文化的期待。例如:“单槌绕花”、“双槌绕花”、“转槌”、“盘槌”、“抛槌”等。鼓声有时或张或弛,或紧或慢地跟着鼓点的节奏敲响。手部动作会模仿刮大风时风的样子,例如:拍击苏钹时在胸前拍击两次,第三次的时候向上向外打开。
表演者表现腿部动作也更为丰富。每迈步时都会左侧先出,据传承人说是源于最初敲锣打鼓的只有男人,相传男左女右,所以起脚时是从左侧开始,节奏欢快时并配合“并步”、“抬腿”、“后踢步”或“端腿”等一些小技巧,指挥者还会加入一些舞蹈技巧“元宝跳”、“平转”等。变换队形时,如果节奏较为平缓时,则采用走步、十字步变换队形,十字步就是借鉴了秧歌中的简单步伐,当节奏较为强
烈时,脚下步伐小步而急促。动作以后可能会有“大跨步”迈出,并衔接“后吸腿”与“踢腿”以及“换脚”等一系列单一动作出现。变换队形还会出现边跑边跳的动作或“双腿蹦跳”等一系列难度动作,极为生动的表现了这些民间艺人欢快、充满活力、活泼欢腾的生动形象。
2.动律
舞蹈动律是形成不同舞蹈风格的重要因素,它是贯穿整个节目运动的规律,“三迁锣鼓”的主要动律则是腿部的屈伸,在各个角色扮演中,所有民间艺人不论是在队形的变换,还是在表演的过程中,都会保持膝盖放松,用双膝的屈伸或者双膝交替屈伸来配合鼓点的节奏,双脚大大的张开,以大“八”字站立,使脚下重心更加稳定。也表现出了三迁村村民稳重、踏实的朴实作风。
3.队形
“三迁锣鼓”的表演过程中,根据鼓点的节奏而进行队形的变换,使观众欣赏起来更具有趣味性,变换的队形多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弧形、双龙出水等多种队形。也有两人互相配合,一进一退,一上一下的队形变换,进一步强化三迁锣鼓的表演画面以及调度,这些图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是属于对称图形,正因为中国的传统讲究对称协调之美 、以合为美、以双为首,也表现了当地的劳动人民对家庭圆满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风格特点
秉承不抛弃的原则,不改变传统的情况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了秧歌和戏曲的成分,配合起刘炳存老艺人幽默风趣、潇洒自如的指挥风格,使整个团队的表现力大大的提高了,形成了每个曲牌独具一格的独特风貌。
1.豪宕气派
演奏“秦王点兵”这一曲牌时,所有演员全神贯注,身穿一身红色服装,雄姿英发。采用鼓槌击打鼓心,滚鼓边、磕鼓环、磨鼓钉敲击鼓槌等一系列的动作,脚下大八字站立,脚下中心左右来回切换,整齐统一的勾脚切换重心动作配合手上敲击鼓边激越、紧凑的节奏,演绎出李世民统领三军,乘胜追击,直攻敌窝,大获全胜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见图1所示)
图1 表演情景图
2.热情奔放
在演奏“喜迎新春”时,则又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一身白色服饰,腰间红色腰带,在领口、衣襟、脚腕随处可见的中国结,象征新春时的激情澎湃。采用连续快速敲击鼓心的动作,并配合脚下屈伸并连续向上跳跃,向下打开双腿向下蹲,连续切换,直到最后所有人双手向上45度伸直,所有人大喊一声“嗨”来结束以表达内心的欢快与兴奋。(见图2所示)
图2 表演情景图
3.古朴大方
在表演过程中,这些舞者都是当地的村民们,并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但是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