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1
《战略管理文献回顾综述3200字》
战略管理文献回顾综述目录战略管理文献回顾综述 (1)一、在管理方面所实施战略的相关概述 (1)三、分析企业战略可使用工具的相关概述 (2)(一)进行企业内部分析时,可使用的工具 (2)(二)企业外部分析 (3)参考文献: (5)一、在管理方面所实施战略的相关概述何为“战略”,能够在战争时,发挥指导和筹划作用的策略。
“战略”思想起初适用于战场,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推广。
在这些学者中,最就代表性的当属美国经济专家切斯特·巴纳德,他也是首个提出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专家,尤其是其所撰写的《管理者的功能》,更是将企业描述为一种由物质、生物、个人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组成的综合系统。
为了分析企业组织制定的决策是否合理,其围绕战略思想为核心,展开企业中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影响的分析和研究。
管理公司的“战略”思想,是需要结合其动态发展这一特点的,而对于企业而言,其在制定和落实战略目标时,一方面要从外部环境入手、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内部的各个要素。
结合其动态发展的特点,需要管理者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综合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策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策略管理。
策略管理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阶段,一个是策略分析,一个是策略选择,一个是策略执行。
这三个阶段是依次发展的过程,首先进行策略分析,其次是策略选择,最后是策略执行,其中策略选择与执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要想将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利用发挥好,就必须保证所制定的目标符合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
二、关于企业战略各种类型的相关介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战略”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不只是作为一个军事术语,例如全局性的计策、统帅方案或左右胜败对策等。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战略”管理,此外学者们各抒己见,并将其运用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上,希望以此创造出战略管理的最大价值。
为了完整的诠释出企业战略,钱德勒特意撰写出了《战略与结构》一书,书中指出企业战略作为一种战略性调整,适用于企业在确定自身发展目标之后。
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商界关注的热点。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其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并通过资源配置和行动计划等手段实施这一方向的过程。
企业战略的正确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和竞争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竞争策略和市场定位是企业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竞争策略有很多种,如低成本策略、差异化策略和集中战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目标和竞争对手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而市场定位则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定位的依据,包括产品定位、目标市场定位和差异化定位等。
如果企业能正确制定竞争策略和市场定位,就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二、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做好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的管理。
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员分配、财务分配和物质分配等,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确保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需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以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风险管理与控制企业战略管理需要重视风险管理与控制。
风险是随着企业发展而出现的,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对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如做好市场调研、增强财务控制、加强技术创新和完善内部管理等。
以上是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简要综述。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措施,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应对市场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最大化: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够激励企业提高经营效率, 增加利润。然而,利润最大化忽略了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可能导致企业追求 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
(2)价值最大化: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能够考虑企业的时间价值、 风险等因素,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是,价值最大化的计算方法较为复 杂,需要借助专业的价值评估工具,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结论
本次演示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从重要性、制 定方式、优缺点及实践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目前来看,财务管理目标的 制定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需要结合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以满足企业的 可持续发展需求。
引言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财务活动的奋斗目标,是企业管理者 进行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还直接影响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 演示将重点分析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实现方式,阐述其重要性、制定方式、优缺 点及实践应用场景。
近年来,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财务战略管理的具体实施方式、影响因素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 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尚不 充分,而且缺乏对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3、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目前,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文献研究法可以系统地梳理和评价现有文献,但也存在对文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 难以把控;案例研究法可以深入探讨个案的财务战略管理经验,但可能受限于个 案的特殊性和无法推广;实证研究法则通过实地调查或数据收集来进行定量或定 性分析,但其缺点在于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难度较大。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作者:杨柳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21期【摘要】在企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如何从战略上管理企业已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企业文化、动态环境下柔性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企业2009-2010年度的战略管理创新的七种形式,研究了创新型管理如何对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行为——战略决策进行改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柔性财务战略;战略管理创新一、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企业文化和战略管理之间有着不可剥离的联系,企业文化可以促进战略管理的发展,提高战略管理能力。
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战略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企业资源应得到合理运用,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的战略规划。
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科学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实施、提高,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决策结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的内涵完全展现出来,因此,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动力,是企业实现未来目标发展的关键,也是维持企业战略优势的重要条件,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竟争力水平[1]。
二、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应采取柔性的财务战略管理柔性是战略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Evans(1991)在分析组织中的战略柔性问题研究中,将战略柔性定义为帮助组织重新定位条件变化的能力,柔性是规划战略、结构和方案不可或缺的特性。
汪应洛[2]等(1998)根据市场竞争环境的高度不稳定性提出了柔性战略概念,并对柔性战略(Flexible Strategy)和战略柔性(Strategic Flexibility)做了区分:战略柔性一般指组织通过能力的提高使原有战略得以有效调整,反映的是战略的计划性和灵活适应性。
柔性战略是指组织为更有效地实现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应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
本文认为,柔性财务战略强调财务战略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与能力的超强应变性,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是风险导向的,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和配套风险战略的全局性以及企业的主动适应性。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管理成本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深入研究该领域。
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也有助于推动成本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研究战略成本管理的背景意义重大,对于深入理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战略成本管理展开综合性研究,旨在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理论框架、方法与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旨在总结整理目前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提炼出其中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为学术界和业界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促进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做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战略成本管理作为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可以拓展管理学领域的理论体系,丰富成本管理理论的内涵,提高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践上,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研究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文献综述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文献综述摘要:当前不管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对动态战略管理的研究不多,由于该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且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因此我国的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该战略理论研究,并将其与实现结合,指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企业需要根据所处行业环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定位,根据实施时机与条件的不同,采用适当的竞争战略,同时结合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特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制定出适应电子商务的竞争战略。
关键词:企业;战略;文献一、战略与战略管理理论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管理业务的方法[1]。
在现代管理学中,战略的概念分为两种:广义与狭义。
狭义的战略是指对企业制定战略;广义的战略即涵盖了战略制定,又包含了实施战略意图并在战略原则的指导下实现战略目标,也就是战略管理,一般来讲涉及到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过程。
二、战略管理理论的综述(1)早期战略管理思想在这一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战略理论,然而战略思想的雏形基本形成。
来自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将早期有关战略管理思想归纳成三类观点:观点1:上世纪初期,法约尔(Fayol)将企业的管理工作概括为六个内容: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以及管理活动。
他认为企业经营涉及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五大管理职能。
观点2: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他将组织理论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区分开来。
他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与人有关,因此组织结构极为重要。
他认为,管理应着重于提高组织的效率,且应着重于改善组织的效能,即使企业的组织结构适应环境。
这种“匹配”组织结构和环境的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观点3: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安德鲁斯定义了战略。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企业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对成本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对生产成本、经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还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成本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等内容。
1.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模型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成本聚焦战略和成本领悟战略。
其中成本领先战略注重在同行业中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成本聚焦战略则强调在某一细分市场中通过成本控制来取得竞争优势,成本领悟战略则着眼于通过精益生产等手段实现成本优势。
2. 成本管理工具的研究成本管理工具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支撑,包括标准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因果成本法等。
研究表明,这些成本管理工具的灵活使用在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3. 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采用战略成本管理的企业在成本控制、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等方面更加灵活,从而获得了更好的经营绩效。
战略成本管理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反应能力,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战略成本管理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成本信息系统,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精益管理理念的引入精益管理理念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精简流程、减少浪费的管理理念,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J酒店管理集团发展困境探析【第一章】酒店管理集团战略规划研究绪论【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三章】J酒店管理集团战略环境分析【第四章】酒店发展SWOT矩阵分析【第五章】J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定位与选择【第六章】酒店管理集团战略管理实施与保障【结论/参考文献】酒店管理集团公司战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2.1 企业战略管理2.1.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理论。
其中小阿尔福莱德D?钱德勒全面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联。
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采用了SWOT 分析法,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经营活动和不确定的环境结合起来(薛冬青。
2011)。
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则将战略区分为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两大类。
20 世纪80 年代又提出了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如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和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
到20世纪90 年代出现了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21 世纪初则出现了以企业网络和整体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产业)集群理论。
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地成熟起来,也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管理学家们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确保目标的成功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的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进行实施,以及在实施的同时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杨刚。
2000)。
它是整合性的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分为七个步骤:确定企业使命,确定企业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战略的实施和战略控制与反馈。
企业战略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企业战略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理论和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备受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其中,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价值链理论等被广泛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中。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中,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二、主要理论和方法1. 波特的五力模型波特的五力模型是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主要包括对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压力、供应商谈判力和顾客谈判力等五个方面的分析。
通过对这五个力量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2.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帮助企业确定发展战略和应对措施。
SWOT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化解威胁,提高竞争力。
3.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分析企业内部活动的理论框架。
通过将企业的价值链划分为主要和支持活动两部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优化价值链各环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 创新战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层从外国企业家身上接触到了非常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
从此,中国的战略管理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李婧(2007)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战略整合要素模型,结合协同理论。
结论是共生性并购后公司想要通过战略整合实现战略协同作用。
在战略整合过程中,他们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用,不断提高核心发展力。
刘乐铮(2012)将通过使用价值链模型分析跨国公司整合的价值链。
通过价值链结构这个工具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公司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
他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为何中国公司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部分。
结论是要克服这一低级困境,公司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公司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
林毅夫、陈斌开(2017)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科学的重大筹划和谋略,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和谋求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何燕(2017)以YS公司并购SJ公司为例子,从三个方面对合并和收购的整合进行了有效地分析。
结论是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制度整合、资源整合和文化融合,从能最终保障战略实施的成功。
项保华(2017)认为战略就是抓关键、迎机会、避陷阱,必须认清形势,不同情境有不同的做法。
集团战略的重点在于:开放心态、积极探索、扎根市场、专注创新、淡定取舍、与时俱进。
范志刚、吴晓波(2018)指出联合战略具体又可分为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战略。
横向联合战略就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改变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弥补资源不足的一种主动性选择,纵向联合战略包括企业进人到产品销售或深加工领域的前向一体化战略和企业进人到原材料供应领域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而中小企业可采用依附型战略,与产品销售领域中的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定向地给大企业提供产品,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献综述,包括了方法、概念、与绩效关联性、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揭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研究认为,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战略成本管理将继续发展,趋向于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工具和决策支持。
本文最后对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的启示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建议,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研究文献综述, 方法, 概念, 绩效关联性, 不同行业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 启示, 建议, 研究背景, 意义1. 引言1.1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的意义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成本、提高绩效、增强竞争力。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的意义在于系统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探讨其与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探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促进对该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战略成本管理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对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促进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背景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在当今全球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实现持续增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挑战,研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研究的动向,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策略。
本文旨在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总结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关键概念和绩效关联性,探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引言战略成本管理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理论和实践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管理成本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成本管理来实现战略目标。
本文将就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合理分析和管理成本来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管理方法。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
1.资源基础理论Barney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资源基础理论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而成本管理正是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运用这些资源的重要手段。
这一理论强调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引导企业在战略成本管理上进行定位和选择。
2.价值链理论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也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价值的创造来自于内部各个环节的活动,而成本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活动进行分析和管理来实现价值创造的。
通过对价值链的管理和优化,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战略目标。
3.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学者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认为,战略成本管理不仅着眼于成本本身,更要考虑成本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下,成本被视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在制定战略时考虑成本因素,同时在成本管理时也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也伴随着企业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
以下将结合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涵盖企业的全局性、战略性成本问题的方法,旨在管理企业资源,优化企业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梳理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应用实例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基于成本及质量的管理方法,侧重于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效率和品质三方面的因素。
战略成本管理旨在实现企业成本的最小化,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挥企业的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产品开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战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2)供应链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可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供应成本、提高供应效率等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营销策略:通过梳理客户需求,定制专属策略,实现最优营销效果,从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实例:GE公司采用战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实现了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的良好表现。
在GE公司的全球业务中,通过减少成本并提高质量,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了更大的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集分析、规划、控制为一体的方法,其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细化定位: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精细化评估,包括企业运营流程、经营指标、成本结构、人员分布等多个层面。
2)成本削减: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协调产品和营销策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因此,在实施管理方案时,需要全面考虑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寻找有效的成本削减措施。
3)流程优化:流程的优化是提高战略成本管理效果的关键环节。
企业需要对其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带动产值: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最优质、成本最低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企业在实施管理方案的同时,应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和实施,以拓展市场,带动产值。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注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成本管理挑战。
本文将综述有关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和落实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它旨在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降低成本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公司需要将成本管理纳入其战略规划中,以保持竞争优势。
2. 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原则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原则包括:将成本管理纳入战略规划的全过程;注重成本控制和核算;逐步完善成本信息系统;强调成本与价值的关系;注重成本管理与效益评价相结合;实施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加强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衔接。
这些原则为企业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基本指导。
3.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研究;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研究。
这些研究为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战略成本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成本管理与价值链的整合,深化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衔接,推动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加强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研究。
要重视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战略成本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成本管理文献综述精品文档
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战略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 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有了较成熟的研究。从 1988 年 Kenneth Simmonds 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到 1993 年 Shank 将 Kenneth Simmonds 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与
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从而使战略成本管理成为一 种独立的理论,再到2019 年,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的 Tony Grundy 倡导的成本战略管理模式,2019年,罗宾·库 珀(Robin Cooper)将作业成本理论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1993 年,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出版《战略成本管理》一书,将 Kenneth Simmonds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与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 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者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 理性运用.从而使战略成本管理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
美国会计学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珀(Cooper)和斯拉莫得(Slagmolder) 对战略成本管理曾作如下简明的界定:战略成本管理指企业运用一系列 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地位的目的。
供应链成本管理(国外)
Lalonde 等人以作业成本法和所有者权全面成本法(Total cost ownership)来建立供应链整体作业的相关成本。
Handfield 和Nichols (2019)认为供应链成本的定义包含 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及相关的物资和信息管理,二是供应 链伙伴之间的关系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的文献述评
企业战略管理的文献述评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明确企业的目标、定位和方向,制定有效的战略并且实施。
为此,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下面我们将从文献的角度对其进行述评。
第一步,概述文献情况企业战略管理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就建立了各种方法论,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目前有许多重要的文献被广泛引用。
第二步,回顾经典文献美国管理学家Michael E. Port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被公认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必须从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供应商和买家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他还提出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利润与其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效率密切相关。
第三步,评述新兴文献除了经典文献,近年来也涌现了不少新兴文献。
比如,以德鲁克为代表的“资源视角”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资源和能力,而非竞争环境。
同时,基于博弈理论的“博弈视角”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强调企业间的互动与利益博弈。
再比如,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数据视角”认为,利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可以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基础。
第四步,总结研究启示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了数十年。
各种理论或研究方法都是为探究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或经验,大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因此,总结这些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的优秀资源和经验,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业务,提高运营效益。
综上,企业战略管理的文献,始终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理论探讨,同时也受到人们专业背景、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文献研究中更应该做到思想开放,推崇多元化方法,看待这个问题,不断探讨、开疆拓土。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1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献综述概览了现代社会国内外关于战略管理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重点提到了核心能力理论、产品—市场理论、相关多元化理论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核心能力产品—市场多元化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主导,为求得生存发展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策划和谋略,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形成了众多流派。
当代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将其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成了十个流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
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一、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
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
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
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多元化、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蒸蒸日上,各行各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一直趋于稳步发展状态,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进入产业链各层,全产业链在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销售模式,一时间中国O2O市场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O2O行业也呈现出一片良好发展前景。
如今,电商模式发展已经成熟稳定,互联网O2O 模式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并占领市场最高份额。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文献一、理论基础(一)战略管理理论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率先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详细分析了企业发展中公司组织、市场环境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组织架构来适应发展战略,并根据战略实施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完善。
可见,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该理论的特点是:由发展战略来具体指导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各项活动,其关键是企业要对内外部所处环境有全面而清晰的分析认识,审视相关条件,确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使各项因素之间能够达到动态下的平衡。
企业战略,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依次为公司级、业务级和职能级,每个上一层级均为下一层级指导思路方向,而每个下一层级又为上一层级提供具体的支持,相互之间影响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其中,公司层战略,是企业内最高层次的整体性战略,是解决公司开展何种业务、业务方向、业务地位等问题的战略指导,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业务层级战略的制定依据。
业务层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战略,是解决企业在公司层战略下如何开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问题的指导,具体要明确竞争优势、业务类型、产品或服务类型、竞争领域、盈利模式等内容。
职能层战略,是支持企业内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底层战略,是具体实施战略的基石,是解决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如何开展业务、相互配合、互为作用这一问题的指导,通常包括有人力资源、财务、技术研发、经营销售等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献综述概览了现代社会国内外关于战略管理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重点提到了核心能力理论、产品—市场理论、相关多元化理论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核心能力产品—市场多元化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主导,为求得生存发展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策划和谋略,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形成了众多流派。
当代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将其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成了十个流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
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一、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
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
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
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
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
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
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
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还有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
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
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要包括:①资源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
②钻石模型理论。
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的综合分析理论。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
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
③平衡计分卡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
④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
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从企业社会关系维度考虑企业战略的理论主要有博弈论、超强竞争理论、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有机战略论、企业家战略理论等。
另外,核心能力理论也在此阶段诞生。
二、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
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
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企业多元化、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理论、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人本导向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受到高度的重视。
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汉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孙东生、王凤霞(2003)从组织的主观愿望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邹昭晞(2006)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
三、对上述理论及资料的综合评述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
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
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
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
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
从科学实践的观点看,战略制定需要科学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而战略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又是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最终理由。
以一个片面的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战略制定,是注定要失败的;完善战略管理理论是制定有效战略的一个基本条件。
从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看,都是基于对企业内外部因素及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
从企业内部情况看,其基本结构包括资源维度、人维度、组织结构维度、精神维度、活动维度等五个维度。
目前从这五个维度出发形成战略的理论都已基本具备。
从企业外部环境看,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历史文化、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国际关系、产业竞争状况、历史机遇和其它不确定性因素等。
这些因素在国家、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从战略管理的实质看,战略管理就是使企业内部要素(维度)、企业环境因素和企业社会关系呈现出协调性、一致性和整合性的过程。
如何从整体上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可能是战略管理研究一个重大任务。
此外,在理论研究中,仅做静态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社会关系,都是随时间地推移而变化发展的,若能发现这种变化的发展规律,对理解战略和战略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目前国内在企业战略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不能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的理论,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的未来趋势,应当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充分考虑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
在重视战略理论对实践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核心能力理论、产品—市场理论、相关多元化理论是论文借以立论的重要理论依据。
核心能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具有有重要意义。
一是该理论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
二是指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
三是指出了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
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产品—市场理论产品—市场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或服务范围内充分利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来求得发展。
该理论属于战略活动领域分析范畴,主要是对企业各种活动成功的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重点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一是需求的分析。
二是供给分析,即企业面对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地位的评价。
另外,利用“矩阵”的分析工具对企业总体活动的经济性和金融价值也可以进行评价。
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分析,可采用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成绩矩阵内的战略活动研究。
目的是使战略活动的行业处境得到改善,使之从矩阵中的目前位置转移到另一个被认为有利的位置上,或是改变行业,使之占据尚未开发的领域。
二是安索夫增长战略。
有四个方面要素:活动领域。
包括产品、市场、技术等。
增长矢量。
主要指企业的发展方向。
竞争优势。
指企业拥有选择竞争有利地位的机会。
协同作用。
指企业新的活动领域可能对原有活动领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