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收复台湾的历史
![收复台湾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d7a1a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f.png)
收复台湾的历史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台湾曾一度失去,后又重新收复。
本文将回顾收复台湾的历史,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明朝时期的台湾明朝时期,台湾被称为“夷洲”,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岛屿。
当时,明朝政府对台湾并没有实质性的统治,而是将其作为一个边陲地区进行管理。
然而,随着海外贸易的兴起,台湾逐渐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荷兰统治和清朝收复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
他们在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据点,成为了荷兰的殖民地。
然而,清朝政府对于荷兰在台湾的统治并不满意,于是发起了一系列收复台湾的战争。
最终,在1661年,明朝将领郑成功率领明军,成功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后来在台湾建立了“台湾明郑”政权,成为台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三、日本统治与抗日战争19世纪末,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日本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
这一时期,台湾经历了日本的高压统治和文化侵略。
然而,台湾人民并未屈服,他们展开了坚决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败退,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管了台湾,并将其纳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四、现代台湾的发展自1945年以来,台湾逐渐发展成为一块经济繁荣的地区。
台湾人民勤劳智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部分人士对中国的认同逐渐减弱,出现了一些分离主义的声音。
然而,无论分离主义势力如何嚣张,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始终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
中国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
五、收复台湾的意义收复台湾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政治上,收复台湾标志着国家的统一完整,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上,台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军事上,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历史趣谈对郑成功的评价 郑成功驱荷复台的主要原因
![历史趣谈对郑成功的评价 郑成功驱荷复台的主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4587d6ef242336c1eb95e8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对郑成功的评价郑成功驱荷复台的主要原因
导语:对郑成功的评价,郑成功的一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收复了台湾,而且这也是他民族英雄的由来,对于他的评价不仅是在
对郑成功的评价,郑成功的一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收复了台湾,而且这也是他民族英雄的由来,对于他的评价不仅是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对他的评价也是特别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郑成功的主要评价对郑成功的评价。
郑成功的简要介绍
郑成功(1624。
08。
26-1662。
06。
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
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郑成功的评价
郑成功的一生经历了抗清与驱荷复台两个阶段,史学界对他的评价
生活常识分享。
23《郑成功收复台湾》解析
![23《郑成功收复台湾》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6ac9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0.png)
把荆棘丛生 的荒凉地开辟 出来,这可以 说是功在千秋 的伟业;把荷 兰鬼子从台湾 驱逐出境,真 可谓是同一代 人中的大英雄!
对联赞颂了郑成 功的历史功绩.
小组合作,探究文本: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 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 这场战斗的胜利?
原因一:准备充分,满怀信心。 • “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
水分蒸发快等优越的晒盐条件。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 台湾(1624年)
荷兰侵略台湾
162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又派马尔登·宋克率战舰 “热兰遮”号窜达澎湖。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派兵2000 人攻打澎湖。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荷军约1000人大部 龟缩于妈宫澳,一部分固守凤柜尾城,企图顽抗。为全 歼敌军,福建省巡抚大量增兵打败荷兰侵略军,恢复澎 湖。侵略军头目高文律等12人被活捉,其残兵败将仓皇 逃往台湾南部。
总结方法: 你能总结一下写好一个场面的注意事项吗? 总的来说,写一个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
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
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 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 烘托出气氛。
② 派 兵 猛 攻 赤 嵌 城 , 切 断 水 源
③ 采 用 围 困 , 强 攻 台 湾 城 。
盘踞(jù)在台湾城的敌军妄 图长期顽抗,等待救援。郑成功 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敌军 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 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 侵略军粮尽水绝,走投无路,只 好举起白旗投降。1662年初, 敌军头目被迫来到我军大营,签 字投降。在我军将士潮水般的欢 呼声中,荷兰侵略者垂头丧气地 离开侵占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cd10b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5.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
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郑成功为何要收复台湾对外:打破清军的封锁金厦的三面都被包围,可是由于当时清军缺少强大的水军,所以并不能从东面海上对金厦实施合围。
而金厦的东面就是台湾。
所以郑成功认为只要收复台湾,就能打破清朝的贸易封锁和围困,解决自己麾下数万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从而逃出生天。
对内:挽回自己的威望在出兵收复台湾之前,郑成功其实正处于他人生内外交困的“至暗时刻”。
南京之战,郑成功所率领的部队是先盛后衰,最终以大败收场。
十万大军北伐,回来的不足五万,这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为了重新拢聚已经失散的人心士气,郑成功就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让部下和百姓们认识到,自己没有问题,而跟着他也绝对没错。
所以收复台湾就成了郑成功必须要夺取的胜利。
台湾的历史1、首先三国时期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等人前往台湾,并且将当时台湾的生活情况记载下来。
这就是关于台湾最早的文字记载,到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就有很多汉人开始移民到台湾岛上定居。
2、到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管辖,并且派兵驻守台湾一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台湾和内地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
元朝时期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且在台湾设置政府机构。
特别是明朝之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那时候台湾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后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进入海权时代。
3、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占领北台湾,不过后来被荷兰人驱逐,因此整座台湾岛当时都被荷兰人占领。
在荷兰殖民者的压榨下,台湾当地人也想反抗过,但好几次都被压下去了。
郑成功能收复台湾的原因
![郑成功能收复台湾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95aa6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4.png)
郑成功能收复台湾的原因推荐文章大陆为什么不收复台湾热度:关于台湾写景作文1000字热度:台湾自由行证件办理流程攻略热度:台湾品牌女装加盟合同热度:有关台湾问题的现代诗歌热度: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
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是17世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幼名福松,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
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定决心赶走侵略军。
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福尔摩沙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郑成功能收复台湾的原因:郑成功,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今福建南安东),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荷兰侵略者趁机霸占了台湾,台湾人民不堪其扰,英勇反抗,但遭到荷兰侵略者的镇压。
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抗清根据地,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
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直取台湾岛。
台湾人民得知郑军攻入,大喜过望,纷纷提供情报、物资,支援郑军作战,狠狠地打击了荷兰侵略者。
荷兰侵略者遭到惨败,不敢应战。
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郑成功丝毫不为所动,喝退荷兰使者。
郑成功派兵猛攻赤嵌城,并形成长期包围之势。
荷兰侵略者最终只好投降,于1662年初无条件撤出台湾。
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
![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https://img.taocdn.com/s3/m/52282f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9.png)
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具有极高历史地位的历史人物,他的灵活性和出色的军事领导能力,被誉为“抗清复明”的英雄。
郑成功收复了大部分台湾岛并建立了台湾王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篇章。
那么,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人物、地理、经济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阐明郑成功完成这项伟业的原因。
一、历史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明朝末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低谷。
同时,欧洲列强逐渐向亚洲扩张,中国的地位日益下滑。
好不容易建立的太平天国运动被清军打败,大明王朝最后垮台,中国进入了清朝时期。
清朝建立后,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和统治,大量榨取了中国的人力和财力,政府严格管制,社会矛盾不断升级,经济停滞不前。
这些因素有助于恢复台湾。
二、人物因素其次,我们不能忽视郑成功本人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所起的作用。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在福建沿海崛起,成为了明朝的海盗。
虽然郑成功父亲被明朝压制,但郑成功在家庭成长中了解到了海上的情况和海洋文明的发展。
郑成功年轻时开始跟随他的父亲,在海上收割收成丰富,也有着很强的军事功底。
在一次海上军事战斗中,郑成功被清朝抓获。
但在监狱中,他却因其自尊、自强和自信的性格,逃脱并画出了未来的计划,而这些计划启发了他要去收复台湾的想法。
郑成功是一位非常有决断能力和战略眼光的领导人,他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运用到军事演习和领导组织中。
通过对敌人的了解、对海上战争的理解和对台湾地理环境的熟悉,郑成功成功地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的领导能力、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为恢复台湾提供了基础。
三、地理因素台湾地理环境复杂,地形险峻,而郑成功却有深入研究台湾地理环境的能力和经验。
他知道从哪里可以打败清朝的军队,从哪里可以躲起来躲避追击。
同时,郑成功收购岛上的土地和资源,也为他占据了优势。
他利用这些资源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军队的技术水平和装备,以确保自己在台湾的主导地位。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https://img.taocdn.com/s3/m/2d2286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9.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晚期,南明政权极度腐败而被满族建立的清朝所灭,但是其中有一位名将-郑成功,却没有选择屈服于清朝,而是漂洋过海,带领武装进攻台湾,最终收复了这块土地。
郑成功出自一个海盗家族,他的父亲郑芝龙在福建沿海经营着一个海盗团队。
郑成功年少时也因此踏足海盗的道路,但此后他逐渐在海上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舰队,成为了一个维护民族利益的海洋民族英雄。
当时台湾由于中国大陆的统治者以及荷兰人的统治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郑成功于1661年率领舰队攻打荷兰人在台湾的殖民地,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最终收复了这个荷兰人占领的地区,将其运用于建立自己的疆土。
随着台湾的收复,郑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疆土,成为了一个海上国家。
他开始进一步扩大领土,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辟了一个经济特区,吸引大量商人前来发展经济。
此后,他也开始在东南亚沿海扩大他的势力。
郑成功的收复台湾不仅是对于中国的一个胜利,也是对于一个人勇气的展示。
他将中国统一的梦想实现,收复了之前由于荷兰人的占领而混乱的台湾,成为了海上的一位名将。
如今,我们可以在台湾的历史文化中找到郑成功的足迹。
有人说,郑成功是一个全球的人,他所到之处,皆留下过他的故事与传说。
他的形象也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反映出了历史上的台湾情境,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气和智慧的传统品格。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郑成功的事迹中得到一些启示。
最重要的是,勇气和决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郑成功并没有因为面临的困难而放弃他的梦想,而是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了他的计划。
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郑成功的管理能力中汲取经验,比如他在经济上发展清晰的战略和对自己领土的有力管理。
总之,郑成功是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他以自己的节操、智慧、勇气和能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的事迹不仅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也成为了全球人民的精神财富,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我们提供启迪和帮助。
郑和下西洋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评语
![郑和下西洋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aa234d5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4.png)
郑和下西洋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评语
一、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虽然是出于将其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作用。
但是在客观上,却是为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郑成功从外敌手中收复台湾,而是任由其被外敌占据,那将会对以后的中国造成怎样的消极影响!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为台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更进一步密切了,自千余年前吴国大帝孙权派遣将领卫温率军抵台后,台湾居民与大陆居民的联系和交流。
正是有了郑成功及其子孙的努力经营,才使得台湾作为"中国领土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地位,更加牢固。
也因此郑成功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
三、郑成功及其家族,试图依靠台湾作为根据地去“反清复明”,重新恢复大明王朝对整个中国的统治的设想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清朝将台湾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他使得当
时还没能在整个中国建立起有效统治的清朝,可以不必为了将荷兰人逐出中国领土而提前出兵,这样就不会打乱清朝的整个战略设想——郑成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这就是为何康熙帝在统一了台湾后,高度评价郑成功的原因之所在。
有此三点,足以说明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将台湾从外敌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拯救出来。
从此以后,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不容分割、不会分割的一部份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浅析收复台湾问题
![浅析收复台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34687c25c52cc58bd6be5a.png)
浅析收复台湾问题摘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受岛内“台独”、分裂分子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至今收复。
虽然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麻烦和挑战,但是台湾的收复指日可待。
关键词:台湾问题原因经济政治军事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
今天,最后剩下的问题,从港澳回归之后,那就是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关涉着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而且也关涉着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
一、收复台湾的必然性及原因从郑成功收复、刘铭传保卫到蒋家王朝占据,虽然历经沧桑,但是台湾始终没有脱离祖国。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讲,台湾属于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是不容置疑的。
台湾的收复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而言,台湾的收复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1)就政治方面而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联合国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并且,大陆的社会制度优于台湾的社会制度。
中国大陆主权实行的是以共产党执政,多党参与的广泛的民主政治,而台湾是表面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这是一种形式化的民主。
(2)就经济方面而言,台湾经济现状不容乐观,发展速度减缓,发展潜力下降;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
台湾全岛的面积不及大陆的一个省份。
其自然资源也是无法同大陆相比的。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台湾缺乏这一基础,仅仅通过国外资源的来维持生计是不能长治久安的。
这也决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重困难。
再就人力资源而言,大陆远远优与台湾。
在科技与文明的今天,人力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3)就军事方面而言,台湾对世界和平的军事价值也是促使其成为焦点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对中国大陆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我国大陆在南方最前线的一个天然碉堡。
而台湾其自身也是易守难攻,这对大陆安全是相当重要和有利的。
就世界范围而言,它是大西洋及印度和太平洋海上交通的枢纽。
而现代战争,海上战争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台湾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因素。
历史趣谈郑成功是怎样击退荷兰入侵者成功收复台湾岛的
![历史趣谈郑成功是怎样击退荷兰入侵者成功收复台湾岛的](https://img.taocdn.com/s3/m/7b3387c750e2524de5187e4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郑成功是怎样击退荷兰入侵者成功收复台湾岛的导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
台湾人民不断反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
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镇压。
郑成功(1624~1662)是福建南安人,青年时代参加了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
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他组织民间武装和清兵战斗。
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抗清根据地,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
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郑成功要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25000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
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
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城(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城(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叫何廷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了台湾岛。
台湾人民群众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迎接亲人。
躲在城堡里的荷兰侵略军头目气急败坏地派了100多个兵士冲来。
郑成功一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个敌将,敌兵也纷纷夺路而逃。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
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60多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
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活,郑成功号令一下,60多艘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
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
赫克托号渐渐沉没下去,还有3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生活常识分享。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是哪一天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是哪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c2a4a2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e.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是哪一天在明朝亡国之后的1661年4月30日,郑成功率领所属部众两万五千余人和四百多艘战舰向台湾岛进发,意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原本就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土台湾岛。
那么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是哪一天经过了几十天的跋涉,出现在荷兰殖民者眼中的郑成功舰队声势浩大,动辄上百艘的舰船给敌人造成了难以形容的压力,部分殖民据点不战而降,但是荷兰大员揆一占领的热兰遮城一直拒不投降,郑成功下令强攻,但是荷兰殖民者借助坚实的城墙,一直顽固抵抗。
郑成功见形势不足以直接攻下,就命令所属部队分散于台湾岛内,收集粮草储备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荷兰方面增援的舰队也在增援途中被郑成功舰队一一击败,最终断绝了殖民者负隅顽抗的妄想,最终在1662年2月9日向郑成功投降。
所以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是1662年。
随后郑成功将台湾作为反抗清朝的据点,但是跟随他占领台湾岛的将士们多半水土不服,人心惶惶之形式十分严重,最终台湾在郑成功收复后二十余年,由其孙辈郑克爽统领,归顺清朝,郑氏族人迁回内地祖坟,台湾正式成为中国领土,隶属于福建省,这也是我国历来对台湾岛拥有领土权利的最好证明,说明了宝岛台湾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郑成功收复台湾原因是什么根据历史上的记载,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因为贪图富贵抛弃了南明帝投靠了清朝,可是郑成功并不同意他父亲的做法,屡次劝谏无果之后,郑成功独自一人去厦门发展,在厦门招兵买马成立了一个强大的军队。
郑成功一边组织军队一边抗清,也曾被郑芝龙派人劝谏,后来郑成功一纸断绝书断绝了他与父亲的关系,继续抗清。
而郑成功收复台湾也和他的抗清活动有关。
郑成功收复台湾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郑成功在抗清攻打南京的过程中由于清兵诈降导致郑成功中计,不得不退回厦门修养,当郑成功回到厦门时清军以非常快的速度占领了福建、广东等地,意图困死郑成功。
回到厦门后,郑成功招兵困难、粮食短缺,便想到了攻打台湾,在台湾地区发展。
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
![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https://img.taocdn.com/s3/m/a04acc1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4.png)
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复台湾?
1. 郑成功把大明的边境统一了
郑成功继承了明朝的政权,不得不面对着外蒙入侵台湾的问题,在他的治下,台湾的海外界划被统一了,五个以上的城池都被征讨治理。
郑成功大规模派兵台湾,确保当时台湾被统一归顺大明。
2. 郑成功采取了积极的方式
郑成功在改革朝政的时候,推行着“新政”,重视军事训练和政府维护,以及维护央疆施政的正义改革。
他不仅建造了台湾南攻大陆的城堡,
还推行招贤计划,为台湾招取了大量医护人员,牧草及明火,并引进
了新的农业技术,为维护土地的壤清壤除,和大陆统治台湾做准备,
以促进民生水平得到改善。
3. 郑成功强化了台湾的军力
郑成功在台湾安定的问题上也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统治下,把台湾的军事规划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但把军事部队架护到台湾、并
引进了大量的武器,以确保台湾安全,又把士兵分属到不同的城市,
维护台湾的社会秩序。
4. 外蒙无力抵抗
郑成功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台湾的抵抗力量一一解决,他的军队不但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他的军火装备也更为先进,他分队点燃台湾城
市的火攻,以及持续的破坏,使外蒙几乎毫无抵抗能力,台湾迅速全
部收复,成为顺利中国大明帝国的一员。
5. 郑成功果断宣布收复
郑成功了解到一旦外蒙出现问题,台湾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收复,所以他将外蒙军队被击退后,立刻宣布台湾收复,并且派遣官员去台湾,给抗击外蒙的士兵发放奖励,和南攻大陆的计划进行宣传,使台
湾快速回归大明政权之下,从而使大明帝国的疆域完整得以收复。
历史趣谈: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的 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历史趣谈: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的 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https://img.taocdn.com/s3/m/7b53bfda58f5f61fb73666d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的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导语:一、与父决裂,抗清复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以后,残余的文臣武将纷纷拥立朱家阜室后裔为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参与拥立朱聿键在福一、与父决裂,抗清复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以后,残余的文臣武将纷纷拥立朱家阜室后裔为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参与拥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
郑成功很受隆武帝的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
曾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许。
郑成功对隆武帝的礼遇感激不尽,发誓要效忠皇帝。
1646年,清军进攻福建。
掌握兵权的郑芝龙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撤掉了仙霞关(今浙江江山南)守兵,不做战备,清军得以长驱直入,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俘自杀。
随后,清军到达泉州,招降郑芝龙,郑成功劝阻父亲不要降清,“当三思而行”,但郑芝龙却视为“稚子妄谈,不知天时地势”,终于率部投降。
郑成功在劝阻父亲无效之后,毅然与父决裂,率领所部在福建安平誓师起兵,招募兵勇,扩大队伍,仍奉隆武年号组织抗清(后改奉南明另一皇帝永历年号),自称“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
起兵之后,率部转战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在福建同安、泉州等地连败清军,队伍不断壮大。
郑芝龙旧部和明朝的降臣都纷纷归附郑成功,同时受到民众的拥护,力量迅速发展。
郑成功的军事力量对清政府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和消灭南明政权的计划是严重威胁。
清政府在军事进剿屡屡受挫之后,曾对郑成功多次招降,答应赦罪授官,封海澄公,授靖海将军,均遭郑成功拒绝。
为表示自己不受招抚和“复明”的决心,他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官”理事,分所部为陆师七十二镇、水生活常识分享。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5e3bf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b.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的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而他收复台湾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在这段历史中,郑成功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取得了收复台湾的辉煌胜利。
郑成功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很快成为了当时明朝朝廷的重要将领。
然而,明朝末年的政局动荡,内外交困,使得朝廷的实力大大削弱,各种叛乱和外敌入侵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成功选择了离开朝廷,带领自己的部队南下抵抗清军。
在抵达福建之后,郑成功开始了他的反清抗金活动。
他率领自己的舰队在东南沿海频繁作战,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
最终,他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成为了当地的一方霸主。
然而,郑成功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他立志要收复失地,夺回明朝的江山。
于是,郑成功开始了他的收复台湾计划。
台湾当时已经成为了荷兰殖民地,清朝也曾多次试图收复台湾,但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郑成功并没有被这些失败所吓倒,他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智慧和过人的勇气,最终在1661年成功攻占了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更彰显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谋和勇气,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壮举。
而他对台湾的收复,也为后来清朝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在攻占台湾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面对着荷兰殖民者的顽强抵抗和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他始终不曾放弃,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一段历史不仅让我们见识了郑成功的非凡魅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是多么的重要。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
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战争和征战,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学习郑成功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勇敢地面对一切,迎接未来的挑战。
关于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的几点探讨
![关于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的几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954138ead51f01dc281f18f.png)
关于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的几点探讨作者:谷永建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2期摘要: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抗击外族入侵,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但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荷兰侵略者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剖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及最终胜利的关键,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在当时艰难卓绝的大背景下,郑氏集团如何舍取,最终出师台湾,驱逐荷兰。
关键词:郑成功;收复;台湾;探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三国时期大陆与台湾就有了联系。
明末时期,由于清军入关,明廷无暇顾及台湾,正好给了荷兰殖民者以可乘之机。
他们假借贸易往来需要驻点为由登上台湾,进而以威逼利诱等手段,强行霸占台湾岛大片地区,不断夸张其统治范围,对台湾各族人民进行严酷的经济剥削和统治,迫使他们为自己服务。
加之朝廷无法出兵,更加助长了荷兰殖民者的嚣张气焰。
综合各方观点及史书记述,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一、军事力量(一)强大的海师收复台湾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郑氏集团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1625年就已经建立起足矣与荷兰人对抗的以福建海商为主的武装商人集团,加之后来归顺明廷,其力量大增,逐渐控制了海上霸权,使荷兰人也不得不妥协。
郑成功成为继其父郑芝龙后掌握郑氏集团的实权人物。
由于充分认识到海上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他派人专门负责训练海军,这些士兵作战勇敢,具有不怕死的精神,而这些成为后来进军台湾的重要力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25000大军,200多艘战舰横渡台湾海峡,可见其强大的海上军事,在当时也是很难想象的。
(二)个人的卓越才能郑成功生于日本,7岁(1630年)才在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郑芝龙身边,并开始接受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成为影响其一生的思想,并被其运用到治军之中。
长居海边,对大海有清楚的认识,不断积累航海知识,使其能够在后来进军台湾时避过海浪,顺利到达。
在鹿耳门从分利用海潮,绕过荷兰人的炮火,顺利进入内海。
教案研究论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教学探究
![教案研究论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68214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6.png)
本文研究的课题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教学探究,试图探索这一历史事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文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方法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通过试题和成果评价,进一步评估了教学效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通过这一事件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近代史的进程和各种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本次教学的目标旨在: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掌握事件的经过以及成因和影响。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归纳能力,让他们懂得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本次教学内容包括: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郑成功的生平和事迹。
3. 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成因。
4. 台湾收复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节将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1.引入课程。
老师将这节课要讲的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有去过台湾,以此介绍台湾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解场景还原。
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来介绍台湾的收复过程,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各种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 课外阅读。
通过推荐相关书籍和电影,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文献和研究结果。
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细节或不同的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事件。
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阅读和观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交流和分析。
郑成功收复台湾-论文
![郑成功收复台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66f20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0��.�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复台�诗是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时写下的�第一次读它还是在多年前念中学的时候完全被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其父郑芝龙乃明末官员,其母田川氏则是日本人�明崇祯十一年(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崇祯十七年(年),郑成功为求深造进入南京国子监就读,拜入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钱谦益为了勉励郑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别字�他是明弘光朝的监生�南明唐王隆武帝赐他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后来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而他又称郑延平�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腐败的明王朝大厦将倾勇猛的大清军队所向披靡�清兵打到福建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却无意全力抗击清军,甚至在清军南下福建的时候,命令仙霞关守将施福(施琅族叔)将军队撤回福州�此举导致清军攻入闽北时几乎没有遭受抵抗�在抗清问题上�郑成功与父亲郑芝龙一直存在分歧,这是回避不了的现实�郑成功对郑芝龙的不战而降表示反对�他哭谏父亲举兵抗清,父亲不听�老谋深算的郑芝龙看到南明的没落腐朽和大清的崛起反过来劝郑成功放弃抗清�此时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是郑芝龙�当时他的同乡洪承畴(明降将)承诺给予郑芝龙三省王爵的诱惑,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军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兵将出走金门�郑芝龙本以为投降清军之后不但能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将领博洛背约,不但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当时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郑成功收复台湾�杨国栋散文荟萃��却不幸碰上此次劫难�田川氏在战乱中被清兵强奸,遂自缢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了抗击清军的决心�他于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愿意抗清的郑芝龙的旧部,更在南澳(今属广东)募集了数千兵力�隆武二年十二月(年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他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兵作战�山地作战非清军优势,也非郑军优势�但郑成功敢于高举抗清大旗不畏强暴的举动却让人赞叹!在诸多次大小不一的战斗攻防中,郑成功的军队有败有胜�后来他悟到大海作战是他的强项,便把自己部队的根据地设在海上的金门和厦门�隆武四年(年)春天,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率领部众与郑军联合,郑成功大喜�他鼓足抗清信心,蓄积实力后再次出击,首先率领军队攻克同安县�不久,郑军围攻泉州�清军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等转而攻击同安,郑军不敌,弃守同安�大清援军在抵达泉州后,郑成功分析出敌强我弱的战情态势,为保存实力又主动放弃泉州,悄然领军潜回海上,以图将来�就在次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后永历帝册封他为延平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是时,闽南地区呈现混乱的局面,除了大明的官方部队和清军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宛如土皇帝�郑成功对此很看不惯,他决定招降或剿灭这些土匪武装�公元年月,郑成功挥兵南下,除了打击闽南清军外,沿着厦漳线一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一个多月下来,从敌人手上攻取漳浦,云霄等地,亦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接着,郑军攻诏安不克,乃决定转入粤东,经分水关至潮州一带征讨不合作的零星势力;至隔年五月之间,又第次收服了潮阳以及周边许多山寨�这样一来,郑军既扩大了地盘,又解决了部队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永历四年(����年),时郑成功族叔郑彩,郑联的军队占领厦门�郑成功退回闽南之后,为了拓展实力乃借口郑联在厦门横征暴敛,使民不聊生,采取施琅的献策,用计图取厦门�永历四年中秋节,郑成功趁著郑彩离开厦门的时机,前往厦门拜访郑联,郑联大意并未设防,惨遭刺杀身亡�不久,郑彩得知郑联的死讯,更加不敢与郑成功作对,回到厦门便将兵权都交了出来�郑成功自此接收了郑彩,郑联大部分的部队,并且实际取得厦门,金门作为根据地�没过多久,郑军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市)等地战斗,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加上定西侯张名振等人前来投靠郑成功,使郑军的声势急速高涨�永历六年(����年)一月,海澄守将赫文兴向郑成功投降�二月,郑成功率领军队攻打长泰�清军派兵往援,两军于江东桥展开大战�郑成功仗着对闽南地形较为熟悉,在江东桥附近安排了许多伏兵,大败清将领陈锦,歼灭多数清军,取得江东桥战役的胜利�不久,郑成功又率军攻下长泰�之后,郑成功集结大军进攻漳州府城,将之层层包围�四月,清朝为解漳州之围,于是募集百艘船舰进犯厦门,攻郑成功所必救�郑成功遂派陈辉,周瑞等率领百余艘战舰迎击,于崇武大败清军,取得崇武战役的胜利�郑军在海上大捷,因而对漳州城的施压没有稍减�然而漳州守军亦相当顽强,使得围城的势态持续超过半年�二经过多年征伐,郑成功认识到:有百姓的支持,才是战争胜利之本�他决定给闽南百姓钱粮安抚,彻底减免百姓各种税赋�赢得百姓一片欢呼!清廷派闽,浙督抚陈锦带散文荟萃泉州文学�����年第�期����������������/�0��.�兵数万,驻扎同安,又调潮州和汀州诸军,企图三面夹攻,消灭郑成功在龙溪,海澄的主力�郑成功早已侦察到敌军的动向,派五虎将之首甘辉埋伏江东一带,自己从厦门引渡精兵,埋伏于高屿附近的龙池岩�此时清军包围了离同安县城六十里的白礁城�白礁村民众奋起自御,坚守城池�但敌我力量悬殊,而清军又炮火猛烈�正当白礁民众面临一场血洗劫难之时,郑成功的骑兵宛如神兵自天而降,从腹背杀出�满清王朝的部队溃不成军,丢盔弃甲,被打得落花流水��闽海纪要�记载了当时的情景:"陈锦获当年同安之捷,颇轻敌,全军皆殁,奔回泉州�成功乘胜攻长泰,拔之,属邑俱下�"据说,当年白礁慈济宫的敲钟人将钟声敲打得特别嘹亮高亢昂扬,猛烈的钟声为郑军助威,郑军也在这洪亮的钟声中勇往直前赴汤蹈火勇猛杀敌��清军失败后并未罢手�清廷又派清将固金山砺会同闽浙总督刘清泰,"统马步军数万,集十县民夫二万抬攻城器具,围攻海澄城","大小铳炮数百门,日夜连击无瞬息间断"�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海澄城墙坍塌多处�白礁村数百人连夜乘小舟赴海澄参战�郑成功亲自坐镇指挥,令部下将火药埋伏河沟边,待清兵过河,下令发地炮,把清军炸死,烧死�白礁人跟着将军甘辉乘胜追杀,大败清军��海上见闻录�记载:海澄为囤积粮食和生产兵器的陆上主要据点�所属地方,每家各出民夫一名�白礁村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出动,把白礁城的石头全部拆下来,一船一船运往对岸的海澄,短短时间里,就使海澄"城高二丈余,旧有五都土城,连而为一,皆灰石砌成,并筑短墙,安大小铳炮三千余号,周围以港水,巨浸茫茫,外通舟揖,内积米谷军器,据潮州之咽喉,与金厦二门相为表里,以为长守之计"�白礁民众为了支援郑成功修筑海澄城,加强抗清和收复台湾的陆上主要据点,做出了重大的牺牲�清军将领固山额真(都统)金砺率领了万人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郑成功见敌来势凶猛便且战且退�返回海上的金门根据地以保存实力�清军以为郑军大败而逃�便想乘势追击�金砺率清大军进犯海澄,与郑成功在海上展开激烈战斗�在清军的猛烈炮火轰击之下,郑成功部队遭受部分损失,一些部将战死�郑成功见军队士气低落,便亲临阵前喊话,也险遭炮击�但郑成功毫不动摇�他知道�死打硬拼肯定失败�他在想着新招�当他侦知清军火药钱粮不继时,便主动诱敌决战,趁清军大举渡河之际,以火攻大破金砺,取得海澄战役的胜利,海澄得保安全�清军两度大败后,于永历七年八月派遣使者与郑成功议和�郑成功见军队征战连年已然兵疲马困,也想借此机会筹措粮饷,稍事休养,于是便答应与清廷谈判�清廷拟封郑成功为海澄公,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地方安顿兵将;这样的条件不为郑成功所接受�清廷将郑成功视为心腹之患�清军定远大将军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面对来势凶猛的清军�郑成功决定放弃已占领的漳,泉两府属邑,并拆毁城墙让清军无所屯扎,收缩部队以巩固金,厦防线�这一回郑成功不是被动防御,他发现东南沿海有空虚之处�便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广东,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头尾�北上郑军连战皆捷,攻入舟山;南下郑军虽一度攻取揭阳,却遭到清援军击溃,死伤惨重�隔年四月,济度调集各路水师进攻厦门,于围头海域遭郑军痛击,清军大败而归�郑军取得泉州战役的胜利�永历十年(年)十二月,郑成功部队又在闽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郑成功军事上的成熟标志是:他明白根散文荟萃��据地在军事作战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因而他始终坚持以厦门,金门等沿海岛屿为其家巢�但仅有根据地还不够,郑成功明了主动防御与被动防御的区别在于,不时地抓住战机主动出击,既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又可缴获大量粮饷资备,甚至补充兵员�郑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权,一方面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山五商),开辟货源以和外国人贸易来累积资金;另一方面以此募兵(包含日本,白人,黑人等外籍佣兵)及进口盔甲,铳炮,刀剑等武器来筹备军力,军备;又以内陆的商业据点为基,发展情报组织洪门�永历十二年(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郑张的联合标志着郑军的强大�他们加紧训练,练水上作战科目,尤其练水陆兵军协同作战课程�一来为了北伐攻打清兵之需二来为的是有朝一日收复台湾�次年,郑成功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他们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继而包围南京�由于寡不敌众,郑军包围南京失败,便改变战法,突然挥师南下,在福建海门港(今福建龙海东)歼灭清军将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再次取得厦门战役的胜利,声威大振�三不久,郑成功趁热打铁,再度率领士气高昂的数万军队北伐,他们打到了金陵城下�他的�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是这样写的:"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断,不信中原不姓朱�"然而,攻打南京毕竟是个假象�郑成功这回的军事谋略是"声北击南"�谁都看出来,郑成功在声势浩大地攻打南京,没料想郑成功突然掉转枪口,挥师南下,率大军向沿海挺进,杀向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南宋和元朝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正式在澎湖,台湾设置官吏,进行管理�公元����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台湾民众不断起义反抗�公元����年春天,正当郑成功准备赶走荷兰殖民者的时候,恰好有一个爱国人士,名叫何斌,从台湾来到厦门,向郑成功申诉了台湾人民渴望解放的心情,并献上了进军台湾的地图�于是更加坚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这是永历十五年(����年)的春夏之交,台湾海峡的海面依然平静,只是海底下涌动着巨浪暗涛�郑成功在攻台之前,就在沿海一线有所部署,一是建造和收集船舰;二是训练水手兵勇;三是大量筹备粮草�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像旋风似的进入金门�郑成功吹响了驱逐荷夷,进军台湾的战斗号角后,军队从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与此同时,沿海一线百姓兵勇也飞舟跨海支援前线,军民形成合力向台湾驻敌压去�荷兰侵略军在台湾拥有两大防御要塞,一是位于大员的热兰遮城(今台湾台南市安平古堡);二是位于台江内陆赤崁地方的普罗民遮城�四月初一(����年月日),郑军经由鹿耳门海道进入台江内海并于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今台南赤崁楼)�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赫克托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四天后(����年�月�日)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这样,郑军基本控制了台湾�说起与荷兰人打仗,郑成功早有先例�抗清期间,郑成功为了筹备粮饷而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当时荷兰人常劫夺郑氏和海外华人至东南亚商船,郑成功多次派出水军打击荷兰舰队,并于����年到����年期间两次警告荷兰人,除非荷兰人停止劫夺华人的商散文荟萃泉州文学�����年第�期����������������/�0��.�船,郑氏将不会与荷兰贸易�另外,郑成功让华商领取郑府令牌和"国姓爷"旗号,以帮助保护华人在海外经商时的安全�当时确有很多海外华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经商�就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于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郑成功的大军在一个海水涨潮的夜晚,于鹿耳门的禾寮港登陆,进攻赤嵌楼�敌军守将描难丁战败投降�于是郑成功留下部将杨朝栋守赤嵌楼,自己亲率大军乘胜进攻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台南建筑的"王城")�郑成功写了一封信给荷兰殖民头目台湾总督揆一,要他投降�信中有这样几句话:"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明确地指出中国人民收复台湾失地乃合情合理�然而侵略成性的揆一,不肯投降,仍然组织兵士企图据险顽抗�郑成功命令大军把赤嵌城严密包围起来,发炮向城里进攻�赤嵌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也来欢迎和援助郑成功�但是荷兰在台最高长官揆一仍然拒绝投降�郑成功怒不可遏,他下死命令调集炮火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双方损失都很惨重�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为长期包围的战略�没过多久,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台湾海峡,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这时节,郑成功的军力仍分散台湾各地实行任务,驻守于大员以及普罗民遮城市镇的军力预估不到三千,遂使荷兰军重新燃起反扑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于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风雨;其中荷兰军舰搁浅,船上人员皆遭郑军俘虏�此一变故,使郑军获得物资装备�等到荷兰军舰于八月回到大员海域时,郑军虽未能调回多数兵力,却已然完成作战的准备�八月中旬,荷,郑两军于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善抓战机,是郑成功作战的一大特点�这年十二月,郑成功抓住一位德籍荷兰士官叛逃的时机,在其提供情报之后,果断地组织军队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八日(年月日),荷兰在台最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人终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年月日)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侵占台湾年的荷兰侵略者投降了�台湾宝岛终于收归中华版图,郑军将士和闽台百姓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载歌载舞!郑成功主政台湾期间,下令屯垦台湾的范围,包括东北宜兰,西南屏东,以及云林,彰化等地域�郑成功倡导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宁,使得民众安居乐业�由于常年征战积劳成疾,郑成功的身体每况愈下,加上他听到父亲和兄弟被清政府杀死于流放地宁古塔,不久便仙逝于台湾�郑成功的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又因他乃一代儒将,喜好诗歌文章,故有�延平王集�行世�康熙皇帝曾说�"朱成功明室遗臣,非吾乱臣贼子!"这一定位使清王朝对郑成功不再诋毁�康熙还为郑成功写下楹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赠与泉州三邑南安郑氏祖坟�自此逐渐将郑散文荟萃��一座有一幅发黄的老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力:近处是茂密的榕树,远处是巍峨的山峦,一条古道隐约地穿行在一片杨柳之间,一行长长的古牌坊蜿蜒而去,直接远处的古城墙,有两座古塔傲立城中,让人极易辨认出那是泉州古城�照片是����年一个叫艾克的德国考古学家拍摄的,那年早春,正是桃红梨白时节,他与厦门大学教授张星烺沿着泉州东门外那条古驿道一路走到凤山下,满山遍野的桃花点燃了教授们的激情,而那一行看不到尽头的古牌坊更是让他们啧啧称奇�于是,艾克教授按动快门定格了眼前的美景,这成了上世纪初泉州东门外唯一的一张全景式的珍贵照片�只是,这张黑白照片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关于那些姹紫嫣红的景色只能凭想象了,但那消失已成功宣传为"忠义典范"�年,清政府派遣钦差大臣沈葆桢来台办理海防事务,沈葆桢在该年底与其他官员联名上奏,以郑成功"感时仗节,移孝作忠",值得为民表率,请光绪皇帝准为其建祠祭祀,有助于"正风俗,正人心"�朝廷准其奏,正式在台为郑成功立祠,并由清廷礼部追谥为"忠节"�年代,中国在遭受日本侵略的背景下,有关郑成功的刊物大面积流行,具有日本血统的郑成功在这些刊物当中也成为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人物�年,蒋中正败逃台湾后亦亲题"振兴中华"匾额,悬挂于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在台湾,有许多学校,街道,乡镇的命名皆来自对郑成功的纪念�包括"台湾省立成功中学"(今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原台湾省立工学院改为国立成功大学,台湾南投县国姓乡,台中县成功岭,延平路,开山路,台南市东宁路等�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课本中,称赞郑成功"驱逐了外国侵略者在台湾的势力��受到我国人民的崇敬"�郑成功击败在台荷兰人,成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许多历史课本写道:"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团结当地的汉族人民与高山族人民,共同发展生产事业�"这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也是他被世人永久怀念的理由所在!散文荟萃泉州文学�����年第�期的守望�郑剑文古牌坊��。
浅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浅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e5779a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2.png)
浅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浅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摘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
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也有助于对其他历史事件的理解。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原因(一)郑成功攻打南京失败,需转移根据地郑成功收复台湾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
郑军元气大伤,郑成功感于满清政权对明帝国故土的统治逐渐稳固,而郑军困守思明(厦门)孤岛粮草匮乏,难以提供数万大军给养,开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据地以为整补。
1660年3月(永历十四年春,清顺治十七年),前荷兰通事何斌(客家人),因与荷兰人发生债务纠纷而逃到思明,向郑成功鼓吹攻取台湾。
他说:“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
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
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有焉。
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
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攻退守,真足与中国抗衡也。
”同时献上台湾地图,讲解原住民形势,以及水路变化。
何斌强调台湾的粮食与军用物资充足,贸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峡天险,每一项都是郑军迫切的需求,使郑成功非常心动。
但当时郑军正准备抵御清将达素的进攻,因此攻台之议被暂时搁置。
同年6月(五月),达素领兵数万进攻厦门,郑成功引诱对方在海上决战,并加以击退,重振军威。
1661年2月(永历十五年正月,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传令大修船只,听令出征,并召集将领讨论攻台事宜。
然而将领们对此计划并不认同,虽不敢直言反对,但多面有难色。
只有曾经到过台湾的将领吴豪发言道:“风水不可,水土多病”,又说“港浅大船难进”。
前提督黄廷也附和吴豪的看法,但二人的意见被郑成功驳斥。
大将马信试图打圆场,提议先派一支部队前往探望,如果可取则大军立即跟进,若荷兰人防御坚固,则再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摘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
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也有助于对其他历史事件的理解。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原因
(一)郑成功攻打南京失败,需转移根据地
郑成功收复台湾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
郑军元气大伤,郑成功感于满清政权对明帝国故土的统治逐渐稳固,而郑军困守思明(厦门)孤岛粮草匮乏,难以提供数万大军给养,开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据地以为整补。
1660年3月(永历十四年春,清顺治十七年),前荷兰通事何斌(客家人),因与荷兰人发生债务纠纷而逃到思明,向郑成功鼓吹攻取台湾。
他说:“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
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
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有焉。
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
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攻退守,真足与中国抗衡也。
”同时献上台湾地图,讲解原住民形势,以及水路变化。
何斌强调台湾的粮食与军用物资充足,贸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峡天险,每一项都是郑军迫切的需求,使郑成功非常心动。
但当时郑军正准备抵御清将达素的进攻,因此攻台之议被暂时搁置。
同年6月(五月),达素领兵数万进攻厦门,郑成功引诱对方在海上决战,并加以击退,重振军威。
1661年2月(永历十五年正月,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传令大修船只,听令出征,并召集将领讨论攻台事宜。
然而将领们对此计划并不认同,虽不敢直言反对,但多面有难色。
只有曾经到过台湾的将领吴豪发言道:“风水不可,水土多病”,又说“港浅大船难进”。
前提督黄廷也附和吴豪的看法,但二人的意见被郑成功驳斥。
大将马信试图打圆场,提议先派一支部队前往探望,如果可取则大军立即跟进,若荷兰人防御坚固,则再讨论。
陈永华也同意马信的意见。
此时协理中军戎政(军事行政官)杨朝栋揣摩郑成功的想法,发言表示支持攻台,郑成功闻言大喜,决议出兵。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高的领土。
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
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镇压。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
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劝郑成功收复台湾。
他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
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敌人赶走。
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
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二)少年志向,大势所趋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
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镇压。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
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二,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原因
(一)郑成功强大的海师
收复台湾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郑氏集团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1625年就已经建立起足以与荷兰人对抗的以福建海商为主的武装商人集团,加之后来归顺明廷,其力量大增,逐渐控制了海上霸权,使荷兰人也不得不妥协。
郑成功成为继其父郑芝龙后掌握郑氏集团的实权人物。
由于充分认识到海上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他派人专门负责训练海军,这些士兵作战勇敢,具有不怕死的精神,而这些成为后来进军台湾的重要力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25000大军,200多艘战舰横渡台湾海峡,可见其强大的海上军事,在当时也是很难想象的。
(二)荷方存在内部矛盾,应敌准备不足
1660年(永历十四年,清顺治十七年),当郑成功攻打南京失利,何斌又逃往厦门之后,大员地区便盛传国姓爷即将前来攻打的风声。
1月时,大员商馆发现当地华商陆续将财产转移到大陆,同时前来贸易的华船急剧减少,于是召集华商打听消息,最后判断国姓爷将在3月底出兵。
大员长官揆一紧急备战,要求各地加强侦察与武装,不准华人在普罗民遮城贩卖粮食,所有华人头家仕绅软禁在热兰遮城中以免通敌。
田间未及收割的稻谷一律焚毁,共焚毁8000袋之多,并造成华人伤亡。
同时在3月10日向巴达维亚城的总督报告,请求援军。
1660年7月16日,巴达维亚总督派遣外号“固执约翰”的司令官范德兰(Jan van der Laan)率领12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载运1453人前往台湾。
总督并指示范德兰,若国姓爷未如情报显示的来袭,则为了弥补财务损失,舰队必须攻打澳门。
9月20日,范德兰舰队中的11艘抵达大员。
范德兰并不认为郑成功会前来攻打台湾,抵台不久便坚持要去攻打澳门,与大员方面官员爆发数次激烈争执。
为此,大员评议会在1660年10月22日决议派遣使者前往厦门会见郑成功,一探虚实。
11月下旬,使者带着覆信回到大员,郑成功在信中表示善意并否认即将攻台。
但评议会根据种种迹象,判断郑成功攻台的危机并未解除。
范德兰对此大为不满,
次年(1661年)2月27日率领两艘船只,以及所有随行军官返回巴达维亚,若干船只被分头派往各地,只留下4艘船和不到600名没有军官率领的士兵。
这时大员地区的总兵力为1500人。
(三) 幸运的郑成功
公元1661年五月一日,海战一开始,“赫克托”号就勇猛地冲向六十条郑军战舰,连连击沉了郑军战舰。
郑军数量占绝对优势,却毫无办法。
就在此时,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赫克托”号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随后沉没。
在后世的中国史书中,常常把“赫克托”号的沉没说成是郑军的战果,然而真相是,“赫克托”号是因水手开炮中火花不慎落到了火药舱里,引发了大爆炸。
幸运女神第一次眷顾了国姓爷,一个意外的事件,导致了战场形势的逆转,虽然郑军最后实际上一条荷兰船也没打沉,但毕竟控制住了制海权。
而荷方援军方面,巴达维亚来的援兵突然遇上了巨大的风浪,无法进入鹿耳门航道,只得驶往澎湖避风。
前往福建联系清军的荷兰舰队司令卡乌,早已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在求援船队刚刚驶出台湾没多久,他就独自抛下舰队,逃回了巴达维亚。
郑成功因此摆脱了腹背受敌的危险,热兰遮城里的荷兰人也彻底丧失了信心,向郑军投诚的人日益增多。
小结
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
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塽持续统治台湾21年,并在陈永华的规划之下,引进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海外华埠。
因此有学者形容此役“决定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
参考文献
[1] 戚永晔.风雨两岸郑成功[J].文化交流,2012(3).
[2] 王湛.荷兰殖民者联清攻郑占据台湾的企图与失败[M].福建史志,2012(2).
[3] 陈锦昌,2004,《郑成功的台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