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施工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
摘要:本文从设备老化问题、折旧方案、机械设备内部管理体系及设备管理单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强的意义和操作性。
关键词:施工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械化施工是现代施工企业的必备条件和实力体现,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程项目逐步向高(空间)、深(地下)、大(规模)、快(进度)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施工机械设备的发展,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工程条件的要求。
同时,现代化专业施工设备可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建立现代化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专业配套、梯次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施工队伍,方可按质、按期、高效益地完成工程项目,在竞争中抢占市场。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程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械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占工程造价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如何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充分提高设备资产的运营效益,是施工企业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针对施工企业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进行探讨。
1努力解决设备老化问题
设备老化问题是所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设备老
化问题是设备管理的长期重点工作。
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技术状况变差,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性下降,如耗能增加,故障频繁,修理投入过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进行下列几项技术经济分析后制定解决方案。
1.1修理
修理主要是指全面修理或大修。
从技术上,要分析经过修理后设备是否可以达到原来的技术水平,以及设备修理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时间长短。
从经济上,应考虑修理所花费用与设备今后所能产生的效益相比是否合算,与购置一台新的同型号的设备所需的费用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与购买一台技术性能更高的设备的费用,以及今后收益之间的关系。
修理成本的核算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1.1修复方法的经济合理性
(1)零件修理,应考虑是否经济合理,修复后的零件再次使用时,每工作小时(或里程)的修理成本应低于制造成本,即:零件修复成本与修复后零件的使用时间(或里程)的比率小于新零件的成本与新零件的使用时间(或里程)的比率。
当然,经济上是否合理不仅要从零件本身考虑,还要从全局考虑,如:缩短停修时间,提高机械完好率,完成施工任务的需要等。
(2)整机修理,一般应按修理费是否小于(等于)1/3原机预算价格来确定是否具有修理价值。
整机修理的经济合理性往往与送修的时机有关。
过早送修,虽然可以减少修复项目和更换零件的数
量,适当降低修理费,但未更换的零件难以满足下一个周期的使用,易增加事故频率或使修理范围扩大,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送修过晚,会造成设备动力性能下降,能源消耗增加。
因此,要正确使用和保养机械设备,掌握好送修时间,既不过修也不失修。
1.1.2修理成本的核算
(1)大、中修修理成本的核算。
机械大、中修修理成本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单机成本核算。
实行总成核算修理法时,还要对周期总成的修理成本单独进行核算。
大、中修修理成本核算主要核算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费和配件费。
全面核算修理成本还应包括必要的管理费。
(2)机械小修修理成本一般不进行核算,与机械保养费一起列入修理费中进行综合核算。
1.2机械设备更新
机械设备更新指的是购买与原设备型号相同的新设备。
需分析对比更新后与修理后设备的技术状态,比较更新费用与修理费用,更新后的使用年限,更新后的年修理费用等。
如更新的是技术性能,则除上述的因素外,还要考虑新设备比原有设备的性能优越性,包括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1.3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指采用新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使其性能或可靠性有较大地提高或更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如采用计算机技术,安装新的组件等。
要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对技术改造、修理及设
备更新进行比较,求得经济可行的方案。
改造的费用一般比设备更新要少得多,但比修理费用要多。
经济上的分析主要包括:改造后设备与原设备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比较;改造费用与修理费用的比较等。
技术上的分析主要是指改造后设备与原有设备在技术性能及寿命方面的比较。
以往多采用修理方法来处理设备老化问题,但暴露出经济效益不好和多次修理后设备技术劣化等问题。
目前,修理虽然仍然占相当的比重,但已经不是唯一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更新和改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
2执行合理的折旧方案
设备折旧费是指机械设备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的费用。
通常,各级财务部门要对机械设备(固定资产)按要求提取折旧基金,作为机械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
提取折旧费应正确掌握折旧计算方法。
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普遍实行的是直线折旧法,虽然简单且容易操作,但有时该方法反映出来的成本并不真实,例如某台新购设备,由于工期紧,任务饱满,在前两年的时间内,设备超负荷运转,这时如果仍采取直线折旧法,就人为降低了实际利用成本,虚假盈利。
到了该设备的使用后期,性能严重下降,其技术含量已被提前支取,导致设备保有单位因为该设备技术性能差却仍需要负担折旧费而失去了使用该设备的兴趣,造成设备闲置,资产流失。
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设备运转状况和实际技术性
能,合理地加速计提折旧。
在设备的使用期内,早期提取较多的折旧费,晚期(后期)提取较少的折旧费,从而加速成本的分摊,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设备折旧提尽,有益于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根据货币的使用价值,采用加速折旧可使机械设备管理部门无形中得到一笔无息贷款,增加了企业现金的流入款值。
采用加速折旧可促使机械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机械效率,以防设备长期闲置,出现消极怠工现象。
折旧的提取既要计算简单,又要体现加速折旧的力度。
加速折旧是企业发展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机械设备的更新。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把推进加速折旧作为遏制经济衰退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建立规范的机械设备内部管理体系
在项目法施工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设备管理体制的局限性日益突出,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项目作为一次性的任务,其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时效性强。
因此很多项目经理倾向于从社会上租赁设备,利用社会资源,但因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潜在风险,比如涉及到大型、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
在强调安全生产为首要条件的项目施工中,必须重点考虑安全管理制度。
因此,有必要探索并完善基于项目法施工的设备管理体系。
以往新上项目的设备缺口,大多是采用企业内部调拨的方式解决,这会引发很多问题,例如不利于核算,出现调拨难、扯皮现象;
分散企业的设备管理、维修和使用力量,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有些设备专业性强,调入单位无管理能力,维修保养不到位,容易使机械设备超前淘汰,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施工企业要克服这些弊端,有效的办法是将设备集中统一管理,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构成复杂,价值大,则应将设备分类集中管理,大型、特种设备根据企业建制情况可由一个或几个单位管理,以比市场价格略低为原则来制定内部租赁价格体系。
其他小型的、社会资源广泛的设备完全可以采取分包、队伍自带或外部租赁的形式。
在机械设备保有单位管理方面,首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理顺项目部和租赁单位的完全经济合同关系,租赁单位与内部项目部虽然签订有经济合同,但实际执行起来具有一定困难。
究其原因,有两点:(1)设备管理单位所制定的台班单价脱离市场,价格过高,使项目部望而却步,不得不另想其他方法。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力量不断增强,对内部市场造成冲击,这就需要建立经济考核机制,促使设备管理单位在台班单价的合理性及服务意识上下工夫,以保证考核目标的完成。
(2)部分项目部对企业的设备,采用工程编排的方法或行政干预手段,出现“活干完了,账难算”的现象。
为此,必须规范项目部管理行为,做到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科学方法管理,既要考虑工程的实际造价,又要考虑机械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该支付的费用一定要支付,防止“白用”,变相“吃设备”,而使设备资产经营责任制无法实施。
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设备管理单位单独承担工程施工任务,或是以经济合同形式参
与项目施工是很好的办法。
另外,还可以让自有设备资源与市场相结合,参与社会竞争。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购置具有竞争能力的、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实施对外租赁,既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盘活,也有利于避免机械设备保有单位“等、靠、要”的现象,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4加强设备管理单位建设
随着企业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区域广,施工条件艰苦,工程技术复杂,对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管理工作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整体处于高位运营状态,工程项目无论从技术知识的更新,还是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都在空前发展,如果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势必跟不上企业整体发展的步伐,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结合项目施工特点,掌握设备发展动态,及时配置专业性强,价格高,不易租赁或租赁成本高的尖端设备,提高机械设备施工能力。
(2)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一切为项目工期着想,保障设备完好率。
不能只靠简单思想教育,还要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奖惩机制,以激励设备管理单位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树立为项目服务的思想意识,为设备运转做好技术保障。
(3)做好社会资源共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网络。
依托社会资源,寻求资质齐全,抗风险能力强的合作伙伴,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关键设备,以确保工期并达到双赢的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上精打细算,管理意识紧
跟企业发展步伐,使设备资源得到科学、合理使用,一定能够给施工企业带来丰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邬蓉蓉. 科技创新引领电网主设备管理向精益化转变[j]. 广西电业,2011(8)
[2] 刘法奎. 推行设备参数标定提升设备精准管理[j]. 设备
管理与维修,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