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求弱化约束,分化甄别,强化育人功能,这反映在班级建设中,有待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优秀的班级文化正是推动这种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动力,对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通常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作风和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班级精神的具体化,班级文化一般由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观念文化、班级人际文化和班级活动文化等组成。我想结合我过去三年担任班主任的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回报。
首先,从环境入手,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班级的环境布置是班级的外在文化,能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班级的文化氛围。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如教室后墙张贴的校训,上面是班级的荣誉,它告诉我们,“光荣属于过去,成绩激励向前”下面是每月更换一次的黑板报,记载着我们学生获得的一项项殊荣。黑板的左边是一幅《世界地图》,前面黑板的上方是班级的口号,“One class,One dream.”学生们希望我们的班级和奥运一样给我们带来辉煌,黑板的右边是《中国地图》,教室两边的墙壁上是我们学生自己亲手书写的名人名言,这样的教室布置,再配以窗明几静的卫生环境,不仅优雅,而且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其次,从学生入手,建设班级观念文化
班级观念文化,是在班级成员(教师和学生)相互的学习生活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
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我特别把“奋发,进取”作为全班同学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班级的灵魂。这种进取性,不能靠说教,而主要是通过参与竞争,在实践中培养和形成起来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取,在学校,最能调动一个班集体同学的情感的,最好的就是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在07年下半年,国庆的摸底考试结果不是很好,学生好像都丧失了进取的心情,接下来的文艺周,学生好像很期待,我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参与,还记得当时和他们说的一句话,“文科生要在文艺周中崭露头角,希望你们积极参与。”整整的一个月,
学生几乎全部投入其中,结果,他们获得了三项第一,有付出就有收获,这是他们参与活动中最大的体会,文艺周之后,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增强,文艺周,与其说是艺术节,还不如说是学生心理的、精神的、文化的狂欢节。一名学生,假如没有心理上的勇于进取,精神上的奋发向上,没有班集体这样一种进取性的文化氛围,就很难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班级面对的挑战,除了外在的,往往还来自自身。在学习成绩上出现了两极分化很难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提高班级的学科成绩,除了教师付出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自身积极性。当部分以合理的顺序排列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除了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之外,还实施了另外一种措施,那就是让学习好的学生挑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为同桌,组成互帮互助小组,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而提升整个班级的成绩水平。在这一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一种团结向上、友爱互助的新型合作的同学关系开始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三,从主体入手,建设班级人际文化
人际关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对个性发展,行为表现,心理健康都发生巨大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会造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它能使每一个正常人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并使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反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冷漠,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压抑、苦闷,并最终导致人的心理、行为异常,对生活,对人生,对学习都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
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处于班级文化关系的主要位置,是贯穿于整个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它的建立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教育最终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只有体验到平等、自由、理解、宽容、尊重、信任,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建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自我的发展,把宽容和理解作为作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学生在对事物的判断过程中,无形中会加上自己个人的主观判断,这样可能会导致误解的出现。能否做到宽容和理解,是衡量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尽可能地多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朋友,但又不放纵学生,努力让学生接受我。上一届文科班是一个后进生较多的班级。为了改变班级的形象,我经常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不断地缩小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每周末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学生在QQ上交流。了解学生的
想法和需求,尽自己的努力为学生解决困难。对学生的这种情感态度,会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自信心。
最后,从活动入手,建设班级活动文化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级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坚持学生主持和设计活动的全过程,一改以前教师主讲的说教式活动形式,让学生良好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形成班级凝聚力。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
很庆幸的是,当时文科班有一批才艺很好的学生,即使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把班会课落下,几乎每节班会课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紧张的时候可以得到有效的放松。
2、开展课外团队活动
在合适的时候选择适当的团队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文科班的第一次大考后,由于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精神状态低迷,没有太多的学习热情,当时我想,与其这样下去,不如带他们出去放松放松,经过班委讨论,一致通过我的提议,决定在周六下午去南湖边开展班队活动,一次班队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劳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班队活动过程中,学生知道团队合作的主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在去年的高三基础知识测试过后,我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将来的目标很茫然。于是向班委提议,有必要开展一次班队活动,提议去复旦大学,在全美,每年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家长都会带孩子到理想中的大学去了解情况,当时我的一个提议没想到学生都一致通过了。复旦之行,让我们学生增强了求知的欲望。
反思: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体会到,班级发展的方向,关键在于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看你倡导的是什么,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航标,班主任是班级文化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只有这样,才会在全班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从而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它反过来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得全班同学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的影响下,为
实现班级目标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