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精编版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知识点笔记上海是中国的一座重要城市,下面是关于上海地理的一些知识点的笔记:1. 位置和边界,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北与江苏省相连,东北与浙江省相邻。
2. 地形地貌,上海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较低,最高点为海拔103.4米的东方绿舟。
3. 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春秋温和。
夏季多雨,秋季较为干燥。
4. 河流,上海境内有苏州河和黄浦江两条重要的水系。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流经市区,曾是上海的主要航道。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江,分为外白渡桥以上的上海段和外白渡桥以下的江苏段。
5. 岛屿,上海拥有一些岛屿,其中最著名的是崇明岛,是中国最大的淡水岛,也是上海的最大行政区。
6. 城市规划,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规划发展较为先进。
浦东新区是上海的新兴经济中心,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国际化的金融区。
7. 交通,上海交通便利,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车和轨道交通。
此外,上海还拥有两个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
8. 经济,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繁荣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业。
许多国际公司在上海设有总部或分支机构,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9. 文化和旅游,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上海博物馆等都是上海的著名景点。
10. 教育,上海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许多优质的中小学。
这些是关于上海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天气网上海

中国天气网上海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直辖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和秋季宜人舒适。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上海的天气情况。
一、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和秋季宜人舒适。
夏季气温通常在30摄氏度左右,有时会超过35摄氏度,同时伴有高湿度和降雨。
冬季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左右,有时会下降到零下5摄氏度左右。
二、春季天气:春季是上海气温回升的季节,一般从3月份开始。
3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白天和夜晚温差较大。
此时期间常有细雨,适宜携带雨具外出。
4月份的气温逐渐上升至15摄氏度左右,阳光较多,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
三、夏季天气:夏季是上海最炎热潮湿的季节,一般从6月份开始。
6月份的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高温多雨,日照较短。
7月和8月是最热的时候,气温达到30摄氏度甚至更高,潮湿感较强,午后时段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四、秋季天气:秋季是上海气温逐渐降低、凉爽宜人的季节,从9月份开始。
9月份的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天气晴朗,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10月份的气温进一步下降至15摄氏度左右,夜晚较凉,需要注意保暖。
此时期间上海的景色美丽多样,是观赏红叶的好时节。
五、冬季天气:冬季是上海最寒冷的季节,一般从12月份开始。
12月份的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左右,偶尔会下降至0摄氏度以下。
此时期间上海降水较少,多为阴雨天气,需要注意天气变化添衣保暖。
六、降雨情况:上海全年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夏季多为阵雨或雷阵雨,降水量较大;秋季为连绵阴雨,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总的来说,上海的气候温和多变,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宜人宜游。
游客来上海旅游需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行程,注意防晒、防暑、添衣保暖等措施,以确保旅行的舒适和安全。
不过,在来之前可以关注天气预报,以便更好地应对变化。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

上海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下面是店铺精心收集的上海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上海的气候特点: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6℃左右。
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但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是上海气候的特征。
冬、夏长,春、秋短,冬天约有126天,夏天约有110天,春、秋两季相加约130天。
上海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7、8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约28℃;1月份最低,月平均约4℃。
年降水量约1100毫米。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都可旅游,其中春、夏两季是最佳旅游季节。
上海的地理环境:区域变化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仅为636平方公里。
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
2006年末,上海总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65平方公里,长江口水域面积1107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76平方公里。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全市土地调查总面积为8359.12平方公里(1253.87万亩)。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全市耕地1897.59平方公里(284.64万亩);园地179.89平方公里(26.98万亩);林地506.05平方公里(75.91万亩);草地16.41平方公里(2.46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557.94平方公里(383.6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02.17平方公里(60.3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49.17平方公里(412.38万亩);其他土地49.90平方公里(7.49万亩) 。
上海地理知识点总结

上海地理知识点总结上海是中国东部的一个直辖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下面是一些上海地理知识点的总结:1. 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长江入海口处,东临东海,濒临杭州湾,西北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北与江苏省苏州市相邻,东南与温州市相邻。
2. 地形地貌:上海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米以下,中部和南部河流纵横交错。
上海由于距离大海较近,海拔较低,容易受到海洋影响,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潮湿。
3. 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多雨,春秋季温暖宜人。
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季相对较干燥。
4. 行政区划:上海市下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
5. 人口: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为2419万人。
由于上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6. 经济发展: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中心,也是全球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拥有中国最大的港口,航空枢纽和铁路交通枢纽。
上海自贸区、陆家嘴金融区和临港地区成为经济特区和开放区域,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
7. 文化名城:上海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上海拥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点,如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豫园、城隍庙等。
上海也是中国电影和戏剧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许多电影院和剧院。
8. 教育:上海拥有众多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大学。
上海市的教育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高中,如复旦中学、上海中学等。
9. 交通: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网络。
上海有两个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为全球各地提供方便的航空交通。
10. 城市规划:上海在城市规划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高一上海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海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上海地理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临东海,毗邻江苏、浙江两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
2. 上海的地貌特征上海的地貌特征主要包括三块地形单元:沿海浅近海区、沿海平原和长江口三角洲。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上海的地貌也在不断改变。
3. 上海的气候条件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常年的降水分布均匀,雨量集中在梅雨季节。
4. 上海的江河湖泊上海主要有长江、黄浦江和松江,其中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黄浦江贯穿上海市区,成为其重要的水系。
5. 上海的城市规划上海的城市规划融合了现代化的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独具一格的城市景观。
浦东新区的开发使得上海东部成为了现代化的商业金融中心。
6. 上海的交通网络上海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拥有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此外,浦东国际机场是亚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7. 上海的经济特点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强大的外贸、金融、航运和高科技产业等。
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快速发展,使上海成为了国际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
8. 上海的旅游资源上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不同风格的建筑、园林、文化遗址等。
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豫园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9. 上海的环境保护上海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
市区的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10. 上海的文化特色上海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既有本土传统文化,也有各种外来文化的融合。
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上海都有着丰富的表现。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对上海地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都市。
让我们珍惜身边的环境,为上海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上海 气象

上海气象上海气象是上海市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中心。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下面我们将从气候特征、气象灾害、天气预报等方面来介绍上海的气象情况。
首先,上海的气候特征主要由季风气候影响。
夏季受到东南亚季风的影响,天气炎热潮湿,多雨多云,气温较高。
冬季受到西伯利亚高压和西风的影响,天气相对干燥,寒冷且稳定。
春季和秋季是温暖而宜人的季节,气温适中,适合户外活动。
同时,由于上海位于海滨地区,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上海的气候较为温和。
然而,上海也会遭受到一些气象灾害的影响。
台风是上海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每年的夏季和秋季,东海上会形成一些台风,其中部分会登陆上海沿海地区。
台风带来的风力较大,降雨量较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此外,上海还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现象,如暴雨、大风、高温等,给市民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给市民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上海气象部门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技术。
其中,雷达是一项重要的气象观测工具。
上海地区的气象雷达分布密集,可以实时监测降水区域和降水强度。
气象部门还利用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和气象雷达等观测设备,来提供更加精确的天气数据。
除此之外,上海还设置了多个气象预报站点,每日发布天气预报,方便市民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对于上海市民来说,了解天气预报对生活十分重要。
在即将到来的周末,如果天气预报显示有持续的雨,人们可以提前准备雨具,并调整出行计划,以免受到雨水的困扰。
如果天气预报显示高温天气,人们可以做好防晒和保湿工作,避免中暑和脱水。
同时,天气预报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运动等活动的指导,确保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上海气象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同时也会遭受到一些气象灾害的威胁。
为了为市民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上海气象部门利用多种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气象监测和预测。
市民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舒适。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 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 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上海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上海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特大城市,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上海的科技和科学水平也非常高。
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一些和上海相关的科学知识点。
一、上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濒临东海。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上海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即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对于上海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上海的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发达城市,上海一直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在六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上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案例研究。
例如,上海市政府在过去几年里推行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
他们加强了对工业排放的控制,促进了绿色交通的发展,提倡垃圾分类等等。
这些努力都为改善上海的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上海的科技创新上海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
在六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将会学到一些关于科技的知识,而上海的科技发展也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
上海有许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对全球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四、上海的文化遗产保护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六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也将会学到一些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而上海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案例。
上海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例如,豫园、上海博物馆等。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保护,设立相关的文化机构等等。
这些努力都为保护上海的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上海的科学知识点。
上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知识都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上海气象报告

上海气象报告上海是中国的大都市,也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气象情况对于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气象对于城市的交通、生活、农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及时了解上海的气象情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的气候特点。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温凉,夏季炎热,春秋温和。
夏季的气温往往在30度以上,高温多雨,湿度大。
而冬季则比较寒冷,偶尔会有些许降雪。
春秋两季气温适宜,是上海最宜居的时候。
由于上海地处海滨,受到海洋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多雨的天气比较常见。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的气象变化。
由于上海地处东亚季风带,气象变化比较频繁。
夏季时,上海经常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这时候风雨较大,需要注意防范。
而冬季时,上海往往会受到寒潮的影响,气温骤降,需要注意保暖。
春秋两季气象变化比较平稳,但也会有些许阵雨出现。
因此,了解上海的气象变化对于安排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的气象预警。
由于气象变化比较频繁,上海市气象局会根据气象情况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
比如台风预警、暴雨预警、寒潮预警等。
这些预警信息对于市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大家及时做好防范措施,保障自己的安全。
因此,大家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准备。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的气象服务。
上海市气象局提供了多种气象服务,比如气象查询、气象预警、气象咨询等。
市民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获取气象信息,及时了解气象情况。
此外,上海的一些气象科研机构也会发布一些气象科普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气象知识。
这些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市民更好地应对气象变化,保障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上海的气象情况对于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上海的气象特点、气象变化、气象预警和气象服务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上海的气象情况,做好防范准备,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上海新高考分类汇编地理

上海新高考分类汇编地理上海新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靠江苏,北界长江。
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2. 地形地貌上海地势相对平坦,地形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沉积而成。
地貌特点是平原,地势较低,以河流、湖泊和盐碱地为特色。
3. 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温适宜。
4. 水资源上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黄浦江、杭州湾等水系贯穿全市。
此外,上海还依靠海水淡化厂和水库等手段,解决城市用水问题。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众多。
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和近郊地区,城市化程度高。
2. 城市规划上海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城市布局合理,交通便利。
近年来,上海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品质。
3. 经济发展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
上海拥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产业,经济实力雄厚。
4. 文化特色上海是中国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上海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风貌,如外滩的国际化氛围、豫园的古典园林等。
三、环境地理1. 空气质量上海近年来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但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等因素,空气污染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 生态保护上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湿地、河流、森林等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例如,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一个保护动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3. 垃圾处理上海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提倡环保生活方式。
市区内设有垃圾处理中心,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1. 交通建设上海交通发达,拥有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近年来,上海还加强了对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车出行的支持和管理。
2. 城市建设上海城市建设规模宏大,建有许多高楼大厦、公园广场、文化设施等。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 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上海六年级地理知识点

上海六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地理知识点上海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
下面将介绍上海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人文景观等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
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到31°53',东经121°29'到122°18'。
东西宽约12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气候上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6摄氏度。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到35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约为0摄氏度。
上海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累计1200毫米。
三、地形上海地势相对平坦,整体地形较低,平均海拔约为4米。
上海的土地主要分为两大类型:河流湿地和海滨湖滩地。
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流,横贯市区。
另外还有苏州河和松江,这些河流在上海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人文景观1. 外滩: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黄浦江畔,是一个著名的滨江步行道。
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包括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在内的上海天际线。
2. 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的地标性建筑,高约468米,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
游客可以乘坐观光电梯上到观景台,俯瞰整个上海市区的美景。
3.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附近,是中国一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和文物,展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4.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知名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外国语学院之一。
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5. 金茂大厦:位于浦东新区,是上海的超高层建筑之一,高约421米。
金茂大厦是商务办公和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也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6. 世纪公园:位于浦东新区,是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湖泊、花坛、草坪等众多景点,是市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各种活动的理想场所。
上海六年级地理 知识点

上海六年级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南临杭州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上海地处亚洲大陆东岸,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上海还有苏州河和黄浦江两条重要的水系。
二、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降水量适中。
由于受海洋的调节,上海的气候偏湿润,多雨。
三、地形地貌上海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较低,平均海拔约为4-6米。
整体上为平原地貌,沿海地带则为沙滩、滩涂和滨海湿地。
此外,城市中还有一些小山丘和湖泊。
四、水资源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最后一段航道的起点。
黄浦江、杭州湾等也是上海重要的水系。
上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很大,因此需要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五、自然灾害由于上海地处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常受台风的影响。
夏季时,台风可能给上海带来强降雨和大风,对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外,上海还存在地震和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区域发展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十分活跃。
近年来,上海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先进技术,促进了上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上海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资源、自然灾害以及区域发展等方面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上海这座城市,也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一、地理位置和面积1.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
北纬30°40′-31°53′,东经120°52′-122°12′。
2.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势1.上海地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仅4米。
2.境内以长江入海口及海滨为界,分布有长江口湾、杭州湾、嘉定平原等地貌形态。
三、气候1.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相对较冷,夏季炎热。
2.年平均气温为15.7℃,年降水量约1125毫米。
四、水系1.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长江口湾、杭州湾等水域。
2.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航道,纵贯市区,将黄浦江分为浦西和浦东两岸。
五、土地利用1.上海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耕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六、自然资源1.上海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经济鱼类较多,如鲈鱼、鲳鱼等。
2.城市内还存在一些自然湿地和湖泊,如滴水湖、黄浦江沿岸湿地等。
七、人文地理1.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拥有发达的港口和交通网络。
2.上海市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外滩、豫园、上海博物馆等,反映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八、城市规划1.上海市有着丰富的城市规划文化,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城市更新和城市扩张。
2.上海浦东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高层大楼,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金中心等。
九、环境保护1.上海市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
2.上海市还注重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休闲和绿色空间。
总结: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包括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地势、气候、水系、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了解上海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上海天气气候特征及预报简介

2021/8/21
18时20分 23时05分
2021/8/21
20时57分 01时48分
低云沿长江口增强的的机制
1月23日20时温度分布
地面风向、 ➢2021/8/21 Cape值、LCL、CCL、LFC、Tg等
海陆风效应引起的强对流
奥足赛上海赛区开赛日
2021/8/21
TC远距离暴雨:08.08.25
850hpa
24日08时
500hpa
24日20时
25日08时
700hpa
2021/8/21
上海中心气象台日常业务常用资料
实况资料的监测分析 数值预报产品:ECMWF、JPAN、NCEP-GFS、德
b:相对湿度;
c:气海温差;
d:海面温度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1、T213在华东区域降水预报的释用 (PP方法)
流程
制作华东地区120个站、上海40个站72小时
内每6小时的降水预报
预报
2021/8/21
实况
2、基于T213数值模式“配料〞法的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
制作华东区域48小时内 每12小时的对流天气展望
雾的几种主要地面形势场:
地面高压附近的辐射雾 入海高压后部的平流雾 低压槽前的平流雾 低压槽内的混合雾 鞍形场内的混合雾
2021/8/21
14日08时
•降水过程完毕后的辐射雾
14日20时
2006年12月14日夜-15日中午
15日08时
2021/8/21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上海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作为一个大都市,上海的乡土地理知识包括了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土地利用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东临东海,上海的港口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之一、上海地处于北纬30°40′−31°53′,东经120°52′−122°12′之间。
二、自然资源1.土壤:上海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土、壤土和水稻土。
黄土含有较高的肥力,适宜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上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和太湖是主要的水源。
中山湖、奉贤湖等湖泊也为上海提供了一定的水源。
3.矿产资源:上海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石灰石、煤炭和天然气等。
三、气候特点上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冷。
主要特点包括:1.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常常在30°C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
2.冬季寒冷,气温低于10°C,偶尔会出现冬季寒潮天气。
3.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多晴朗天气。
四、土地利用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土地资源紧张,土地利用主要包括了建设用地、农田、林地和水域等。
具体而言,上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下:1.建设用地: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建设用地占据了大部分土地,其中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
2.农田:上海地区拥有较少的农田,农业发展相对有限。
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等。
3.林地:上海拥有一定的林地面积,主要是城市公园、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4.水域:上海地区内有长江和各种湖泊、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要道。
五、城市化进程上海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城市之一,自1978年以来,在国家经济开放的推动下,上海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1.城市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上海。
2.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铁路、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提升了城市的通达能力。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 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 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
地理六年级知识点上海

地理六年级知识点上海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
在地理学中,上海有许多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口,东临东海,北接江苏省,西隔长江与浙江省相望。
上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沿海开放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
二、地形地貌上海的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城市南部是江河湿地和河流,北部则主要是沿海滩涂和沙地。
地勢低洼使得上海容易遭受台风和洪水的威胁。
三、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多雨。
夏季台风频繁,气温和湿度较高,冬季则偶有寒潮侵袭,温度较低。
春秋季节相对宜人,是旅游的好时机。
四、自然资源上海的自然资源相对有限。
有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而沿海地区则富含海洋资源,如鱼类和海产品。
此外,上海还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五、人文景观上海有着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
著名的外滩和陆家嘴金融区是上海的地标,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发展。
豫园和城隍庙则展示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建筑风格。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植物园等文化设施。
六、人口和城市规模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上海吸引了许多人口涌入,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迅速,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如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
七、工商业发展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许多国内外的大公司和银行都在上海设有总部或分支机构。
上海的工商业发展也为城市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知识点。
它的地理位置靠近长江口,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上海的气候特点使人们需要注意台风和洪水的威胁。
此外,上海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发达的工商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上海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城市化进程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上海气候

上海气候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区的长江口,受冷暖空气交替作用的影响,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5.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气温年较差23.1℃;≥10℃积温5 100℃,无霜期平均为238天;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 147.1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份达1 440.2mm,最少年份仅678.1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三个雨期:春雨、梅雨和秋雨。
该地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 013—2 234小时。
大气相对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7月份最高为87.6%,12月份最低为76%。
该区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水灾、寒潮、暴雨和冰雹等。
上海市土壤状况上海的土壤大多由潮间带土壤发展而来,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构成了上海土壤发育的母质。
经过自然演替及农业耕作过程,形成了滨海盐土类、水稻土类、潮土类和黄棕壤土类四种基本的土壤类型。
其中以滨海盐土类、水稻土类、潮土类为主要土壤类型,因此上海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非地带性土壤,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PAN style=FONT-FAMIL 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无明显的地带空间分布规律,而地带性土壤山地黄棕壤只在平原浅丘区出现。
<></FONT></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 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1b181b size=2>滨海盐土类,在成土过程中深受海水长期浸渍影响而形成盐渍层,广泛分布于崇明、浦东、南汇、奉贤、金山等区县的滨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
质条件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年蒸发量㎜;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
根据上海地矿徐剑斌等人在浦东、浦西5个100M深测温孔共12次实地地温测试记录进行统计研究,上海地区地下100M以浅层温度相对稳定,土壤平均温度约17℃左右,有利于热泵空调换热器工作。
上海地区地温场示意图如图2所示。
1)0~10M,温度在~17.6℃,温度受气候影响,温度变化大,为变温带。
由于气温对浅层地温的影响。
测试地区变温层在0~10M,左右,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大。
2)10~20M,温度在~17.6℃,温度基本不受气候影响,称之恒温带。
3)20~100M,温度在~20.55℃,随深度增加而温度增加。
收集统计以往的地层温度资料分析,地下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