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内燃机的换气 过程
第一节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损失
第三节 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第四节 内燃机的增压
第五节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
重点: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与换气损失,内 燃机充量系数的概念,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措 施,分析增压对内燃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难点: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特性,涡轮增压器与发 动机的匹配。
降低排气损失的主要方法: 合理确定排气提前角, 以有效地减少排气过程中的损失。多气门增加流通截 面积。
二、进气损失
与排气过程不同的是,进气损失不仅体观在 进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进气 过程中所吸人新鲜充量的多少上,因为前者对于 内燃机的热效率乃至功率影响不大,而后者对内 燃机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一、排气过程
当发动机转速提高后,需要增大排气提前角。 原因:超临界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与转速无 关,当n增大后,发动机转过相同曲轴转角所需要 的时间减小。此时若不增大排气提前角,则发动 机超临界排气阶段的时间减小,导致气缸压力下 降慢,增加了下一阶段的排气功消耗。 超临界排气占得排气时间比例不大,但是由于废 气流速高,排出的废气量可达到60%以上,一般 可持续到下止点后10-30º (CA)
常用术语: BDC(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 TDC(上止点):Top Dead Centr IVC(进气阀关闭):Intake Valve Closes IVO(进气阀开): Intake Valve Opens: EVC(排气阀关闭):Exhaust Valve Close EVO(排气阀开):Exhaust Valve Opens
二、进气过程
三、气门叠开和燃烧扫气过程
进排气上止点前后,由于进气门的提前开启与 排气门的延迟关闭使内燃机从进气门开启到排气 门关闭的这段曲轴转角内,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 启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气门叠开。在气门叠开 期间,进气管、气缸、排气管三者直接相通,此 时气体流动方向就取决于三者的压力差。 气门叠开角等于排气迟闭角与进气提前角之和。
第三节 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一、四冲程内燃机的充量系数
二、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具体措施 •降低流动阻力 •可变配气系统 •进气谐振
•降低排气阻力
•减少进气过程中对充量的加热
充量系数的表达式
msh s Vs
mr r ma
ma m1 mr r ) aVa c msh msh sVs (1 r )Va pa sVs Ta
残余废气系数 r m r
Vr r s VSc (VC V 'S ) a Vr r
VC r r Va a Vc r a r
三、气门叠开和燃烧扫气过程
2)对于自然吸气柴油机,其进气管内压力始终接近 大气压力,因此可以允许采用较大的气门叠开角, 增强扫气效果,以达到提高内燃机在常用转速范围 内充量质量的目的。统计显示,一般非增压柴油机 的气门叠开角在20º (CA)范围内。 -50º 但是过大的气门叠开角,会出现部分气体倒流的现 象,即排气管内废气倒流至进气管。
第一节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从排气门开启直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约占 410-480度曲轴转角。 换气过程分为:排气(自由排气、强制排气)、 进气和气门叠开三个阶段。
上止点
下止点
一、排气过程
1.排气提前角 内燃机的排气门都在膨胀行程到达下止点前 的某一曲轴转角位臵提前开启,这一角度称为排 气提前角。30-80º (CA)
这两种发动机,转速高的可采用大的气门叠开角, 以提高充量系数。
三、气门叠开和燃烧扫气过程
3)对于 机械增压柴油机 ,由于进、排气压差大, 且过多的扫气会加重压气机的负担而使机械效率 降低,故其叠开角一般取较小值;
三、气门叠开和燃烧扫气过程
4)对于涡轮增压柴油机,由于进、排气压差小,叠 开角可取较大的值。一方面,有利于扫除缸内的残余 废气,增加气缸充量,达到扫气目的;另一方面,又 可以降低燃烧室内气缸盖、排气门、活塞顶、缸套的 温度。尽管带走的热量不多,但对于这些受热严重且 冷却困难的关键零件,其效果却是显著的。 但是,过大的叠开角可能会排气门与活塞发生相撞, 活塞上的避气门坑相应地要加深,从而直接影响燃烧 空气体运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压缩比的大小。而且,过 多的扫气空气也会加重涡轮增压器的负担。 气门叠开角一般80º -140º (CA)
一般来说:汽油机的小、增压柴油机最大。 为什么排气要提前?
一、排气过程
排气提前的必要性分析: 1)由于受配气机构及其运动规律的限制,气门开 启有一个过程,其流通截面只能逐渐增加到最大; 在排气门开启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排气流通截面积 很小,废气排出的流量小。 2)如果排气门刚好在膨胀行程的下止点才开始打 开,气门升程小,排气不畅,气缸压力下降迟缓, 活塞在向下止点运动强制排气时,将大大增加排气 过程的活塞推出功。
超临界排气 C 排气门开 p = 1.9 p’ 在气阀最小截面处, 气体流速等 于该地声速。当排气温度为 700-1000K时,声速可达 500-700m/s。其流量与压差 (p-p’)无关, 只决定于排气 门有效开启面积和缸内气体 状态,与转速无关。当 p = 1.9 p’ 后,直到排气门闭,排气 进入亚临界状态,此时废气 流量取决于压差 (p - p’)和 流通面积。
二、进气损失
由于进气道、进气 门等处存在流动阻力损 失,进气压力线位于大 气压力线或增压压力线 (增压机)之下,两者之 差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 可分别用y表示。将它与 排气过程中的损失相比, 其值明显相对较小。
二、进气损失
合理调整配气定时,加大进气门的流通截面、 正确设计进气管及进气道的流动路径以及降低活 塞平均速度等,都会使进气损失减少。从而提高 发动机的充量系数,改善发动机的性能。
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排气提前角:影响自由排气损失和泵气损失, 但 对φ c影响不大;存在最佳排气提前角: ( p自排 +p排泵)min。 ������ 转速增加, 排气提前应适当增大(提前) 2) 排气晚关(迟闭)角过小,惯性利用不够;过大, 废气倒流。 3) 进气提前(早开)角过小,进气不够;过大,废 气倒流进气管(回火)。 4) 进气迟闭(晚关)角过小,惯性利用不够;过大, 新气推回进气管。对进气充量φ c影响大
分子分母同除Vc+Vs
VC V S VC VS
'
Vr VC
Vs Vc VC
1 c (a r ) ( 1) S
根据气态方程ρ=p/(RT)
1 c ( a r ) ( 1) S
pa pr 1 Ts c ( ) ( 1) ps Ta Tr
一、排气过程
3.按排气流动的性质,排气过程又可分为超临界 排气和亚临界排气两个阶段。 超临界排气阶段:在排气过程的初期,由于 缸内压力较高,排气管内气体压力与气缸压力之 比往往小于临界值[2/(κ+1)] κ/(κ-1) ,排气流 过排气门时的流动呈超临界状态,这段排气时期 称为超临界排气阶段。 亚临界流动阶段:随着排气的进行,缸内气 体压力不断下降,排气管压力与气缸压力之比增 加,当比值大于临界值[2/(κ+1)] κ/(κ-1)后,气 体流动呈现亚临界状态
排气门关闭时缸内残余废气的质量( pr、Tr、ρr )
mr Vr r
Vr-排气门关闭时缸内容积; ρr -排气门关闭时缸内残余废气密度。
充入气缸的新鲜充量:
cVs s (Vc V s ) a Vr r
'
ρs -大气状态下气体密度
(VC V ' S ) a Vr r c Vs s
一、排气过程
一、排气过程
2.按燃气对活塞做功的性质,排气过程可分为 自由排气和强制排气两个阶段。
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排气下止点这 段曲轴转角内,缸内气体压力高于排气管内的排气 背压,缸内气体一边对活塞做功,一边可以自动地 排出缸外,成为自由排气阶段。
有的教材对自由排气阶段的定义:从排气门打 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一个时期。 强制排气阶段:从下止点到上止点的排气过程 成为强制排气过程。
在非增压内燃机中,理论循环的换气过程是排 气行程线与进气行程线重合,换气功为零;而在实 际循环中,从排气门开启直到进气门关闭,发动机 消耗在换气上的功(其值为负)如阴影面积所示它代 表了有效功在换气过程中的损失。
一、排气损失
定义:从排气门提前开启,直到吸气行程开始、 气缸内压力达到或接近进气管压力之前,在此阶段 所损失的功称为排气损失。 构成:它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膨胀损失和推出 损失,在图4—2b和图4—2d上分别以面积w和x来 表示,前者是有效膨胀功的减少,后者是把排气 推出所消耗的功。
三、气门叠开和燃烧扫气过程
内燃机的型式不同,气门叠开角的大小也有所差异。 1)对于点燃式内燃机而言,由于它是采用节气门来
调节内燃机的功率,进气管内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 特别是在小开度时更是如此。叠开角过大时高温废气 有可能倒流进入进气管乃至燃料供应系统中,引起进 气管回火。 同时,由于新鲜充量中含有燃料,利用新鲜充量进行 扫气将导致燃料的损失以及未燃碳氢排放物的增加, 因此,这类内燃机的气门叠开角一般都是比较小的。
三、泵气功和泵气损失
泵气功:指气缸内气体对活塞在强制排气行程和 吸气行程所有的功。 泵气损失:指与理论循环相比,发动机的活塞在 泵气过程中所造成的功的损失。
三、泵气功和泵气损失
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它的泵气功的大小可用图中 面积Y+X,为负功。泵气损失在数值上等于泵气功。 对于增压发动机,由于进气压力高于排气背压,因 此它的泵气功大于零,泵气损失仍可以用X+Y来表 示。
一、排气损失
随着排气提前角 的增大,膨胀损失增 加,而推出损失功减 小,因此,最有利的 排气提前角,应当是 使两者损大之和为最 小。
一、排气损失
发动机的转速对排气 损失影响也较大。一般而 言,转速增高时,发动机 膨胀损失的减小幅度远远 小于推出损失的增加幅度, 而两者之和在总体上呈现 增加的趋势。
结论:
• 随转速升高,最佳相位角应增大

• •
四个相位角中,进气迟闭角对充量系数影
响最大,排气提前角对换气损失影响最大 最佳相位角,增压机与非增压机不同 气门叠开角:汽油机<柴油机<增压机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损失
换气损失是实际循环所不可避免的损失,换气 损失定义为理论循环换气功与实际循环换气功之差 。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而言,换气损失是不同 的。
1 c 1 pS Ta 1 r
TS pa
充入气缸的新鲜充量 = 缸内气体的总质量-缸内残余废 气质量 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的总质量 (pa、Ta、 ρa )
m (V V )
' a c s
a
其中Vc-燃烧室容积;V’s-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工 作容积; ρa-进气终了缸内气体密度。
一、排气过程
4.排气迟闭角
排气门在上止点后关闭的角度叫排气迟闭角。 上止点后10-70º (CA) ①利用排气管内废气流动惯性从气缸内抽吸部分 废气,实现过后排气; ②避免排气流动截面积过早减小而造成的排气阻 力增加,使活塞强制排气所消耗的推出功增大, 残余废气量增加。
二、进气过程
1.进气过程:从进气门开启到关闭,内燃机吸入 新鲜充量的整个的全过程称为进气过程。 2.进气提前角:为了增加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 进气门进气门在吸气上止点前要提前开启,提前 开启的角度称为进气提前,进气提前角为10º ~ 40º(CA)。 3.进气门迟闭角: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进气门并 未马上关闭,而是推迟到下止点后某一曲轴转角 才关闭,这个滞后的角度称为进气门迟闭角。进 气迟闭角一般为20º ~60º (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