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_传说
千手观音的传说故事_传说

千手观音的传说故事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也是各种各样。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千手观音的传说故事相传白雀庵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坐北朝南,庙内供奉“千手千眼”菩萨,为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
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
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
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很多人把灵运宝千手观音菩萨吊坠,随身佩戴,保佑佩戴者,增加好运,庵院香火旺盛,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15天左右。
1988年9月,河北省佛教协会将其定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道场”。
三皇姑的传说早在隋朝时期,就变得人人皆知,《搜神记》二十卷,视观音为神。
略记曰:“妙庄王有三女,长妙音,次妙缘,三妙善,妙善即观音大士。
王令赘婿不从,逐之御花园,居之白雀寺,苦以搬运,极所不堪,旁役鬼力代之。
王怒,命焚白雀寺,寺僧俱毁于焰,大士无恙如初。
命暂之,刀三折;命缢以白练,忽黑风遮天,一白虎背之去。
至尸多林,青衣童侍立,遂历地府,过奈河桥,救诸苦难。
还魂再至尸多林,遇一耆硕,指香山修行。
后,庄王病急,剜目断臂救之,尔时道成。
空中现千手眼,故曰: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千手观音的来历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古代兴林国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
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银(也有一说为大公主叫妙音,二公主妙缘),三公主叫妙善。
观世音出家的故事

观世音出家的故事2016年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九)观世音出家的日子观音菩萨成道的故事,佛教上有不同的记载,民间有不同的传说。
从唐代开始,中国民间已有大悲观音菩萨为妙庄王幼女妙英之传说。
《观音得道宝卷》中说:往昔过去劫,有个妙庄严王,王后名叫宝应。
夫妇俩生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公主,大公主名叫妙颜,二公主叫妙香,三公主叫妙英。
妙英公主年龄最小,但最善良、最聪明,因此也最讨人喜欢。
她五岁能诵经,知道尊重佛法、孝顺父母。
她彬彬有礼,谦让、温和,善解人意。
人们夸奖她疼爱她尤其是父王,更把她视为掌上是明珠。
大公主、二公主先后出嫁了,妙庄严王决心要为三公主寻找一个最理想的郎君。
可是做父亲的没有去问问女儿的意愿,没有去了解女儿的心思,只是用自己的眼光,物色了一位乘龙快婿。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妙英,要马上为她办婚事。
谁知平时最听话的三公主,这时默默地摇摇头,表示不同意。
父王以为女孩子家害羞,便笑着对她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为你找的是一个聪明英俊的小伙子,你们是十分相配的一对,你一定会满意的。
"不料妙英公主坚决地说:"父王,谢谢您为我操心,但我不想嫁人。
"妙庄严王还是耐心地劝说:"结婚是终身大事,不可任性地一口回绝。
你要听父王的话。
"可是妙英公主一点不肯让步,神色凝重地说:"父王,孩儿别的都听您的,但结婚之事万难从命。
我决心皈依佛门,今生今世不想嫁人!"妙庄严王既失望,又生气,吹胡子瞪眼睛地说:"好吧,那你就去当尼姑吧!"一气之下,就把三公主逐出了宫门。
可怜妙英孤苦伶仃,浪迹天涯,来到一座荒山,结庐拜佛,面壁苦修,终成菩萨。
这尊菩萨由于自己曾受尽人生的苦难,所以最能体察世间的各种烦恼。
人们在遇到困难或灾变时,只要念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及时赶去拯救。
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
观音菩萨的的传说故事

观音菩萨的的传说故事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
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
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世音菩萨的得名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一、由宿世悲愿得名。
《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二、以修四自利得名。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三、由证果利他得名。
《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边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话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唐玄类法师《大唐西域记》卷三曰:“(阿缚卢积低温伐罗),唐言观自在。
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言,即阿缚卢枳低,译‘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
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
”后世学者通过比照经义或考证原典,一般认为旧译不谬;尤其从佛法角度而论,二译相辅相成,体现了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一、从侧重有别论:观世音,是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若一心称念菩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赴感,使之高苦得乐,此从“悲”立名。
观自在,是说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反闻自性,不被外界声境所转,故尔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从“智”立名。
观世音菩萨救苦难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救苦难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被视为救苦救难的神祇。
据传,观世音菩萨曾经救助过许多人,以下是其中几个故事:
1. 一天,观世音菩萨听到了一位妇女的哭声,她的孩子不慎落入了井里。
菩萨用她的神力将井水变浅,让孩子爬出了井口。
妇女感激地向菩萨磕头道谢。
2. 有一位名叫陈延寿的人因为儿子犯了罪被判死刑,他在观世音菩萨的庙宇中祈求赦免儿子的罪。
菩萨听到了他的祈求,用她的神力使得儿子得以免除死刑,陈延寿十分感激。
3. 有一次,一位普通人在海边遇到了观世音菩萨。
他告诉菩萨,他的儿子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他非常担心儿子的安危。
菩萨告诉他不要担心,她的神力会保护他的儿子。
几个小时后,儿子奇迹般地生还了,他非常感激菩萨的帮助。
这些故事展示了观世音菩萨为救苦救难而付出的努力和她的神力。
佛教徒常常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庇佑,希望她能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力量和支持。
- 1 -。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化身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化身的故事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民间信仰中最受尊敬和喜爱的菩萨之一。
他的三十三化身故事,传颂千古,感人至深。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世音如来、观世音自在、观世音菩萨等,是佛教中极富慈悲与智慧的菩萨。
据《法华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中,已修行成佛,号为“正法明如来”。
然而,他为了救度众生,放弃了如来果位,以菩萨身份重返世间。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分别是:白衣观世音、绿衣观世音、卧莲观世音、持瓶观世音、洒水观世音、鱼篮观世音、施药观世音、观音老祖、十一面观世音、如意轮观世音、骑狮子观世音、骑犼观世音、持伞观世音、持剑观世音、破恶趣观世音、普慈观世音、日光菩萨观世音、月光菩萨观世音、威德观世音、马头观世音、观音菩萨、狮子吼观世音、持经观世音、圆通观世音、游戏观世音、紫竹林观世音、解脱观世音、平等观世音、千手千眼观世音、合掌观音、滴水观音、龙头观音和送子观世音。
这些化身都在不同领域发挥着观世音菩萨的智慧与慈悲。
他们或救苦救难,或教化众生,或护持佛法,或降妖伏魔。
他们的故事,深入人心,使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更加坚定。
观世音菩萨的信念与修行,是广大信徒学习的楷模。
他曾在《普门品》中发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这充分体现了观世音菩萨“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信仰。
他坚信,只要众生心中有佛,就能成佛。
因此,他孜孜不倦地劝化众生,教导他们修行佛法,最终成就佛果。
在我国,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深入人心。
无论城市乡村,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观世音菩萨充满敬仰。
观世音菩萨不仅是佛教徒心中的救世主,也是广大民众精神上的寄托。
他们相信,观世音菩萨会保佑他们平安吉祥,度过一切困境。
总之,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故事,传递着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他们教化众生,护持佛法,使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更加坚定。
观音菩萨的传说故事

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关于她的传说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传说:
相传,观音菩萨原本是西天如来佛祖座前的一尊菩萨,她看到人间有太多的苦难和痛苦,于是决定下凡来到人间,帮助人们解决困难。
有一天,观音菩萨来到了一个小村庄,看到村庄里的人们正在遭受一场严重的旱灾,田地里的庄稼都枯萎了,人们的生活十分困苦。
观音菩萨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决定帮助他们。
观音菩萨用法力变出了一场大雨,雨水滋润了田地里的庄稼,也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人们非常感激观音菩萨的帮助,纷纷前来朝拜和感谢。
从此以后,观音菩萨的名声传遍了整个世界,人们都知道了她的慈悲和善良。
观音菩萨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救星和保护神,受到了广泛的信仰和崇拜。
这个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是如何流传的

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是如何流传的观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菩萨”、“大悲菩萨”,是中国佛教中最受欢迎的菩萨之一。
她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象征,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的救星。
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已经在中国传承了几个世纪,其中一些故事还在今天被广泛地传颂着。
本文将讨论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如何流传。
1. 起源与传说观音菩萨的创造者和背后的传说跟着佛教入华而来。
公元1世纪,第一批佛经和佛教经书被传入中国。
随着佛法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佛教产生了兴趣。
佛教中的诸多神话和故事也随之传入中国,观音菩萨就是其中之一。
观音菩萨可以追溯到印度,据说早期的观音菩萨是男性形象。
但是,到了中国,菩萨的形象逐渐变成了女性,这在佛教中是比较罕见的。
这个转变据说要归功于北魏时期一张画卷,画卷中画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女性菩萨,被认为是观音菩萨。
于是,观音菩萨的形象定格在了女性,成为了中国佛教中最受欢迎的菩萨之一。
2. 故事的传承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最初通过口头传承、艺术和书写而传扬。
中国古代的故事大师们喜欢运用各种技巧把故事书写成书,以流传更广。
比如,《普门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法华经》、《大孔雀明王经》等佛经都写过关于观音菩萨的故事。
观音菩萨的形象也开始在石窟、寺庙、雕刻和绘画之中流传。
当佛教和美术技艺逐渐融合时,成千上万的佛像和壁画中也塑造了无数的观音菩萨形象。
从六朝时期之后,观音菩萨的形象开始在世俗艺术中广泛地出现,比如在写实的人物画中、在寺庙前的石雕中以及在鼓乐和书法等绘画艺术中。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也在不断地扩散和发展。
许多国家流传的观音菩萨故事都是从中国传来的,例如越南、韩国和日本。
正是由于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观音菩萨的故事才得以流传至今。
3. 延续和现代传承在现代,观音菩萨的故事和神话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
许多现代电影、电视节目和书籍中都借鉴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和故事,为观众和读者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启示。
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一位慈悲、智慧、力量兼备的菩萨。
据传说,观世音菩萨能够寻声救苦,听到任何有苦的声音,都会立即前往解救。
有一次,一位老人在山上摔倒受伤,他发出了呼救的声音。
观世音菩萨听到了呼救声,便立即飞来救助。
菩萨用手指朝地一点,水便从地下涌出,老人立即喝下,伤势也逐渐恢复了。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因为贪玩,走到了深山里,迷路了。
他发出了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听到了他的呼声,便立即前往。
菩萨用手指朝一处方向,年轻人就沿着那个方向走,终于走出了山林。
还有一次,一位妇女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她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观世音菩萨也在附近听到了她的声音。
菩萨以极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将强盗制服,并保护了妇女的安全。
观世音菩萨的寻声救苦之举,让人感受到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关注他人的苦难,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 1 -。
关于菩萨的神话故事

关于菩萨的神话故事菩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贯穿了千年的历史,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启迪,更展现了人们对菩萨的崇敬和信仰。
故事一:观音菩萨的渡海借宝很久以前,有一个海妖居住在东海中的一座小岛上,他心怀恶意,时常干扰过往船只,抢夺财宝。
有一次,国王的女儿公主出海游玩,结果遭遇了海妖的劫持。
公主的父亲非常焦急,岛上的居民也都为公主的安危担忧。
就在危急时刻,观音菩萨从千里之外闻讯而来。
她化身成一个老渔夫,驾着小舢板,快速驶向海妖的巢穴。
菩萨通过她的智慧和法力,消除了海妖的诅咒,成功释放了被困的公主。
为了杜绝海妖的威胁,菩萨还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收服了一个海怪,让它帮助守卫东海。
故事二:文殊菩萨的智慧传说文殊菩萨是智慧和文艺之神,他拥有无比的智慧和无所不能的法力。
有一次,一位富商非常虔诚地信奉文殊菩萨,但却遭遇了连年的乌云密布,无法见到太阳。
富商非常苦恼,终日祈求文殊菩萨的庇护。
观音菩萨看在眼里,感受到了富商的虔诚,决定帮助他。
菩萨化作一位智者的形象,前来考核这位富商的智慧。
文殊菩萨问道:“太阳为什么会变成乌云,不再照耀大地?”富商思索了片刻,答道:“或许太阳已经疲乏不堪,需要一段时间休息。
”菩萨微笑点头,示意他闭上眼睛。
突然,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富商身上。
富商惊讶地发现,他所经历的乌云仅仅是他闭上眼睛时所产生的错觉,太阳从未停止照耀。
故事三:大势至菩萨的慈悲大势至菩萨是托塔天王二弟子。
据传,有一次,大势至菩萨正在四处救助众生时,发现一棵树下有一只小鸟被捕食者围困住,无法自救。
菩萨立刻施展神通,将那只小鸟变成了一颗晶莹的宝石。
随后,菩萨袖手离去。
不久之后,一个贪婪的商人路过这里,无意中发现了那颗宝石。
商人非常高兴地将宝石带回了家,准备以高价出售。
可是当他拿起宝石的瞬间,突然感到眼前一黑,整个人变得瞎了。
原来,菩萨早已在宝石里蕴含了神力,以惩罚那个贪婪的商人。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明白了不贪图物质财富的重要性,以及菩萨的智慧和慈悲。
关于观音菩萨的民间故事

关于观音菩萨的民间故事
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被视为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以下是一些关于观音菩萨的民间故事:
观世音菩萨与鱼篮: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妙善的女子,为了拯救被困在火海中的鱼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跳入水中救鱼。
后来她化身为观世音菩萨,手中持着鱼篮,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善良、仁爱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
观世音菩萨与千手观音:千手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化身,拥有众多手臂,代表着大慈大悲和无量神通。
据传这位菩萨曾因发愿要拯救无数受苦众生而遍示全身千手之相。
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对善良和慈悲的信仰和追求。
观世音菩萨与净瓶水:净瓶水是观世音菩萨手中的法器之一,具有神奇的力量。
相传只要有人遇到困难或疾病时向净瓶中求取一点清水饮用,就能得到菩萨的保佑。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赖和敬仰之情。
观世音菩萨与南海龙王:南海龙王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仙,掌管着东海的水域。
据说南海龙王曾经因为误触天条而被贬到人间,但他仍然心系百姓疾苦。
于是他请求观音菩萨帮助解决百姓的问题。
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对善良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义的关注。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理解和想象,也传递
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观世音菩萨故事

观世音菩萨故事观世音菩萨,又称观音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之一,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被信众们尊奉为救苦救难的神明。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佛教智慧。
在中国,观世音菩萨更是深受人们的崇敬和信仰。
在中国的寺庙中,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众多的壁画和雕塑中,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慈悲化身。
相传,观世音菩萨曾经是一个名叫妙音的小龙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妙音在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下,获得了人身,成为了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据说,观世音菩萨曾经在人间度化无数众生,她用慈悲的心态和智慧的力量,帮助众生摆脱痛苦,获得快乐和幸福。
在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的千手千眼。
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拥有千只手臂和千只眼睛,每只手臂上都握着一件法器,每只眼睛都注视着众生的善恶。
这一形象象征着观世音菩萨的无尽慈悲和智慧,她用千只手臂护佑着众生,用千只眼睛观察着众生的种种疾苦,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和救赎。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中还有一个传奇的爱情故事,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与普贤菩萨的感人爱情。
传说中,普贤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知己好友,两人情投意合,相互扶持。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佛教中的经典之一,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爱情寓意。
除此之外,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中还有许多关于她度化众生的传奇故事,比如她化身为渔家女,拯救了遇险的船员;她化身为白蛇,与法海僧人斗法;她化身为少女,救助了孤苦无依的儿童……这些故事无一不展现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她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众生,让人们感受到了大慈大悲的佛菩萨之心。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佛教经典,更是一部关于慈悲与智慧的人间故事。
她用自己的慈悲之心,感化了无数的众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慈爱之神。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与希望。
愿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光,永远照耀着人间,给予众生无尽的慈悲与智慧。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观音信仰源自于佛教,而观世音的形象则在中国民间经受了长期的演变。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是中国化的佛教信仰的重要的菩萨之一。
民间对她的崇拜极盛,老百姓称她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观世音菩萨之世字免去,改称观音菩萨。
元代以前,由印度等地传入的观世音菩萨像皆为男性,元代初年,大画家赵孟的夫人管道升最早用“水墨”的方法画了一幅女性的观音像,因为她慈悲若女子;并撰写了《观音成道记》一书。
书内说,观音是天竺国妙庄王的第三女,名叫妙善,生而素食,长而事佛,矢志不嫁。
父王就让妙善去做十件难做的事情,例如用竹箩挑水满一水池,一晚要织成一百疋布等,不能完成便要嫁人。
妙善完成不了,就诚心向天祷告,感动得天上诸神齐下凡间,帮助妙善去完成任务,结果十件难事都依限完成。
后来妙善为太白星君度之成道,成道后妙善又度父母姊一家人皆得成正果。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明显能看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对佛教的改造和影响。
道教称观世音菩萨为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
因为在宋代道教成为统治者支持的宗教,宣和元年,皇帝下诏,把佛祖改称为大觉金仙,罗汉改为尊者,观世音改称为观音大士,并入了道教。
观世音菩萨曾立誓度尽天下众生,众生得度,然后自己最后一个得道,所以数千百年以来,仍称观世音菩萨而不称佛。
观音菩萨的故事和传说

观音菩萨的故事和传说
《观音菩萨的传奇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那神秘而遥远的地方,有一位观音菩萨。
你知道吗,观音菩萨可是深受人们敬仰和爱戴的神明呐!
据说啊,有一次一个村庄遭遇了可怕的旱灾,河水干涸,土地干裂,那景象,哎呀,真的是惨不忍睹!村民们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大家都绝望的时候,观音菩萨出现了!她就像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来了希望。
她轻轻挥动手中的柳枝,哇,奇迹发生了,天空中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那雨水滋润了土地,让万物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这不就像是在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突然得到了清凉的泉水吗?
还有一次,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了湍急的河流中,眼看就要被河水冲走了。
孩子的父母急得大哭,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这时候,观音菩萨犹如从天而降的天使,她伸出手,轻轻一捞,就把小孩稳稳地接住了。
难道这不是像母亲在危险时刻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一样吗?
观音菩萨的慈悲和神通广大,让人们对她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人们修建庙宇,供奉她,向她诉说自己的心愿和烦恼。
她总是那么耐心地倾听着,给予人们安慰和力量。
哎呀,观音菩萨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她的存在就是一种神奇,一种温暖,不是吗?难道你不想更多地了解她的故事吗?。
关于观音的神话故事_神话故事

关于观音的神话故事神话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的源泉。
神话作为文学、宗教和初民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蕴和蕴涵。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观音的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观音的神话故事篇一:送子观音的故事朱明成家三年有余,妻腹久不见动静,老母焦燥难耐,令其请送子观音一座回来供奉。
朱明去寺中请回财神一樽,老母大惊。
朱明云:“财神与送子观音关系不错,吾托其求请定然灵验。
”老母不解:“汝何从得知?”朱明曰:“观音虽逍遥,然开支定然不菲:大雄宝殿折旧费每年若干,置办佛学典籍每年花费若干,动辄普降甘霖每年花费若干,交通工具每年花费若干――莲花台应比飞机花费还大,员工工资每年花费若干――金吒和红孩儿都不是油的灯,薪水定然不俗...以此观之,财政赤字定然不小,不打点财神,难道还要财神去打点她吗?吾此等小事,恐无须财神亲劳大驾,观音有知,定会主动询问,不闻乎:打点在刀口,事半而功倍。
”老母遥头作困惑状。
朱明慰之曰:“天道人事一也。
”年底,明妻遂产一子,重九斤。
关于观音的神话故事篇二:铜钹山的观音到过江西上饶铜钹山的人都知道,延绵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铜钹山,除了自然生态好、野生动物多、风景绮丽迷人外,还有一道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铜钹山的庙宇。
要说这庙宇有何出奇,奇就奇在遍布铜钹山乡野的二十多座庙宇,供奉的不是观音菩萨,而是马氏夫人。
马氏夫人是何人?为何在铜钹山的老百姓心中有这么高的位置?说来话长,咱还得从河南洛阳陈家说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洛阳陈敬翁员外家祥云缭绕,十分喜庆热闹。
众人一看,原来是陈员外夫人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相貌端庄、骨骼清奇的女儿。
看到女儿这般清秀好看,如凤似鸾,陈员外喜出望外,便给她取名为“凤”,预示着女儿将来成就一番大业。
转眼陈凤到了十一岁。
那天,她独自在洛阳城郊游玩,突然,天上闪过一道耀眼的金光,还未等陈凤弄清是怎么回事,一朵祥云落在了陈凤的头顶。
观音菩萨的生平事迹和传说有哪些

观音菩萨的生平事迹和传说有哪些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中极受信仰的菩萨之一,其形象以慈悲为主,被视为救苦救难的神明。
据传,观音菩萨为弥勒佛的转世,其生平与传说涵盖了诸多故事传说,其中包括至高无上的觉悟、众生的慈悲与救度等,下面将对其生平事迹及传说进行介绍。
观音菩萨早年生活在印度,原名阿婆摩诃女神。
她出家修行后,成为了正觉菩萨的徒弟,开始了漫长而又严苛的修行生涯。
据传,为了向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表示敬意,正觉菩萨将她的名字改为“观音”。
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很多。
其中一件事是,当她在净妙山为人民弘扬佛法时,听到有人对她进行了中伤。
她宽容大度,依旧心怀慈悲回报,于是化身一位老太婆,到处为人民祈福,度化众生。
人们不知道这位老太婆就是观音菩萨,对她表达了敬意和愿望,虔诚地向她求神问佛。
另一件事是,因为她的慈悲心和无私行动,观音菩萨被誉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这个名号的来源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观音菩萨曾经在一次试图救助众生的行动中,无法用双手一一救助所有的人,便在自己的身体上长出了千只手,千只眼,以便更好地救助众生,这就成就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其次,观音菩萨的另一个重要的传说,是她的化身在中国。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中国一带出现了一个神秘女神崇拜现象,这个女神的形象和传说与当时流传于印度的观音菩萨极其相似,这个女神的名字就叫做妙音菩萨,也是观音菩萨的中国化身之一。
同时,在中国观音菩萨也被视为普渡万物的救世菩萨,被大量的国内外佛教徒崇拜、信仰,成为了汇聚慈悲、智慧和祝福的象征。
总之,观音菩萨的生平事迹和传说,是佛教文化中一道闪耀的风景线,贯穿于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卷上。
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它与中国古代的先哲思想深入交流,交融成独特的东西方文化,传统信仰和道德信仰之间交叉互动,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人文艺术精品和智慧之光。
在今天,人们仍然对观音菩萨心存感激和信仰,时常在心中默诵佛号,祈求该菩萨能降福普渡众生,祝福天下安宁。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doc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早在 2500 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篇一德王观音:唐朝年间,淮西叛乱.朝庭派兵进剿,多次溃败。
当地百姓身陷战乱,民不聊生。
当时任朝廷小吏的裴度,到观音庙去烧香求签,观音菩萨即现出"梵王"之身,用灵签指点裴度平息叛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裴度得胜回朝后,宪宗皇帝封爵位为晋国公,勋位为上柱国。
裴度为感激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恩德,在淮西建了一座德王观音庙,保佑一方苍生。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篇二古时候,有个妙庄国,国王叫妙庄王。
他有三个女儿,大公主爱打扮,天天浓妆艳抹,穿红戴绿;二公主一天到晚轻歌曼舞,吃喝玩乐;三公主却穿布衣,吃素食,在房里读诗文。
妙庄王年老了,他想,这王位传给谁呢大公主、二公主整天花天酒地,不知进取,三公主贤淑方正,人又生的聪明,比较合适。
故妙庄王拿定主义,要给三公主招个上门女婿,尽早成家立业。
一天,妙庄王对三公主道:"儿呀,宰相的大公子才学过人,可配于你,我想叫老太师去做媒,如何"三公主听了眼中含泪,只是摇头。
过了数日,妙庄王又说:"儿呀,当今的新科状元才学出众,这桩婚事你愿意吗"三公主听了又摇摇头。
不几天,妙庄王又来了:"儿呀,这回你一定满意了,为父给你找的这个驸马郎是当朝首富,他家有一座金山,一座银山......"不待妙庄王说完,三公主把头摇得波浪鼓似的:"父王,女儿不愿。
女儿甘愿侍奉父王一世,终生不嫁"。
妙庄王听三公主说终身不嫁,立即气得脸发青,跳起来喝道:"大胆畜生,你敢违抗父王的旨意!老实告诉你,今日这桩婚事,不管你愿还是不愿,一定得办!今日定亲,明日行聘,后天就成婚!"第二天一早,新驸马家吹吹打打来送聘礼,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源源不断地用车子运进宫来。
关于观世音的神话故事

关于观世音的神话故事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命运的富有意义的意象。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观世音的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观世音的神话故事篇一:慈航大士转世早在2520xx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观世音菩萨原本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叫慈航大士。
有一天,慈航大士在天界莲花池边同众佛谈经并观看人间。
他们看到人间有许多苦难众生,同时也见到有许多愚钝之人贪图酒色、欺压百姓、仗势欺人。
慈航大士十分感叹!并说道:人间这样下去,如何能脱离苦海。
这时,一条黑鱼偷走了慈航大士的经书,被慈航大士训斥,被贬到人间。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国家,名叫妙庄国,妙庄王为人忠厚,也十分爱戴百姓,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
妙庄王夫人名叫郄宝英,是南和县郄庄村人,妙庄王同郄娘娘十分恩爱。
郄娘娘为妙庄王生下两女,名叫妙音、妙缘。
妙庄王期盼着皇后娘娘能为他生个龙子。
可是,郄娘娘怀胎18个月,也未能生娩。
妙庄王和老太后都十分着急!慈航大士来到佛祖面前请示下凡到人间度化众生。
佛祖告知慈航:你到人间后要经历数劫后方可修成正果。
并问慈航:你到人间后将转化为什么肉身?慈航大士回答道:人间女子苦难众多,愿转化女身,佛祖应允。
老太后找来御医给郄娘娘诊脉,想知道郄娘娘什么时候能生产,老太后急着抱龙孙心情十分焦虑!郄娘娘诊脉结束后,让侍女换来尹妈。
尹妈是郄娘娘从娘家带来侍候她的侍妈,妙音、妙缘都是由尹妈带大,郄娘娘对尹妈也十分。
郄娘娘让尹妈准备炉案到后花园上香,祈求上天能送给她一位龙子来继承妙庄江山。
尹妈把香案排好,郄娘娘正准备上香之时。
突然天空出现美妙的音乐声和五彩缤纷的祥云。
大家正在向天空瞭望时,郄娘娘突然感到肚子疼痛,尹妈换来侍女赶紧把娘娘送回宫中并告示侍女说:娘娘可能是快生产了。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传说已成正果的佛和菩萨本无生无死,亦无性别,可根据不同需要变现各种化身。
《悲华经》所云,观音菩萨出世以来便发誓要免除众生苦恼,救护“无依无舍”的“忧愁孤穷”。
故观世音菩萨则可显现各种化身去说法救度众生。
如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去救度;如有众生应以罗汉身得度,他就现罗汉身去说法,如下传说亦可佐证之。
(一)、送子观音从前,在福建与江西的界山上有座小道观,道观里住着一个道士。
这个道士炼了一粒不死丹,吃了以后可以长生不老。
但是还缺一百颗小儿心做药引。
于是,他盗来了一百个男孩,统统关在暗房里,准备剖膛取心做药引。
时夜,观音菩萨在泉州造好洛阳桥回普陀山,路过那座道观,忽然听见众多小儿的哭喊声,不觉心头一沉,展慧眼一看,见道观里烛光惨淡,踊桌上放着一粒丹丸,一个道士正磨刀霍霍,百来个小儿哭成一团。
观音心里顿悟,于是将丹丸弹出屋外,道士慌忙去捡,不料,不死丹一触即滚,突然一阵清风,将不死丹吹得无影无踪。
道士悔悔恼恼,回到暗室一看,一百个小孩也不见了。
当时,这里的州官已年过四十,膝下尚无子女,老百姓皆骂他“贪赃枉法,断子绝孙”,无疑是个贪官。
观音正想治治他,便悄悄地将一百个小儿安放在州府衙门。
一日,,忽见衙役匆匆来报,说大堂上有一百个小儿,不知从何处来的。
夫妻俩一看,果然有一百个小儿挨个儿恬然入睡。
于是二个想出一条诡计:张榜告示,凡有扶儿者,可到衙门来认领,每个小儿交十两雪花银。
次日清晨,衙役匆匆来报说:“老爷,布告给人改了!”州官问道:“谁改的?怎么改的?”衙役回答说:“改成这么四句:‘救来百个小儿,养在州府衙门,传言失儿父母,赶快前去认领。
’却不知是谁改和。
”州官发火道:“蠢货,你不会将布告揭回来的呀!”衙役嗫嚅道:“揭了,就是揭不下来!”这时,又有一个衙役来报:“老爷不好了,有个青年女子,领着许许多多男女,将一百个小儿全都认领走了!”州官猛地跳下床来,跺脚喝道:“快将她抓起来!”衙役哭丧着脸说:“那女子说了,老爷若要抓她,可上南海普陀!”州官夫妇一听,大吃一惊,心里想道:这个青年女子,莫非是观音菩萨变的?夫妻俩越想越怕,一个躺着,一个立着,身子像筛糠一样抖了起来,一直抖个不停,直到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
早在2500 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篇一
德王观音:唐朝年间,淮西叛乱.朝庭派兵进剿,多次溃败。
当地百姓身陷战乱,民不聊生。
当时任朝廷小吏的裴度,到观音庙去烧香求签,观音菩萨即现出“梵王”之身,用灵签指点裴度平息叛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裴度得胜回朝后,宪宗皇帝封爵位为晋国公,勋位为上柱国。
裴度为感激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恩德,在淮西建了一座德王观音庙,保佑一方苍生。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篇二
古时候,有个妙庄国,国王叫妙庄王。
他有三个女儿,大公主爱打扮,天天浓妆艳抹,穿红戴绿;二公主一天到晚轻歌曼舞,吃喝玩乐;三公主却穿布衣,吃素食,在房里读诗文。
妙庄王年老了,他想,这王位传给谁呢大公主、二公主整天花天酒地,不知进取,三公主贤淑方正,人又生的聪明,比较合适。
故妙庄王拿定主义,要给三公主招个上门女婿,尽早成家立业。
一天,妙庄王对三公主道:“儿呀,宰相的大公子才学过人,可配于你,我想叫老太师去做媒,如何”三公主听了眼中含泪,只是摇头。
过了数日,妙庄王又说:“儿呀,当今的新科状元才学出众,这桩婚事你愿意吗”三公主听了又摇摇头。
不几天,妙庄王又来了:“儿呀,这回你一定满意了,为父给你找的这个驸马郎是当朝首富,他家有一座金山,一座银山……”不待妙庄王说完,三公主把头摇得波浪鼓似的:“父王,女儿不愿。
女儿甘愿侍奉父王一世,终生不嫁”。
妙庄王听三公主说终身不嫁,立即气得脸发青,跳起来喝道:
“大胆畜生,你敢违抗父王的旨意!老实告诉你,今日这桩婚事,不管你愿还是不愿,一定得办!今日定亲,明日行聘,后天就成婚!”
第二天一早,新驸马家吹吹打打来送聘礼,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源源不断地用车子运进宫来。
妙庄王看了乐得什么似的,忙吩咐身边宫娥,请出三公主来看看,跟这样富贵人家结亲,有多体面,多荣耀!宫娥奉命去了,不一会儿就慌慌张张地跑来:“启禀陛下,不好了!三公主失踪了!”妙庄王闻报也慌了神,顿足道:“来人呀,快给我去找三公主!”刹,王宫里乱了营,宫女、太监奔来窜去到处搜寻。
妙庄王又派人外出各处寻找,历经半年,才在舟山桃花岛的白雀寺里找到了。
三公主已出家当了尼姑,法名妙善。
妙庄王派大臣去劝说三公主,要她回心转意,还俗回宫。
谁知三公主心坚如铁,毫不动摇。
妙庄王劝说不成,便用重金买通白雀寺的当家师姑,要师姑虐待三公主,逼她还俗。
那师姑得了银子,黑了良心,千方百计折磨三公主。
每日天不亮就叫她起床干活,直到夜里三星出齐,方准她回房做功课,稍有怠慢就鞭抽棍打,不给饭吃。
可怜三公主自幼生长在王宫内,哪吃过这般苦,只见身体一天天消瘦下来,面容一天天憔悴。
但她还是咬紧牙关,在苦难中煎熬过日子。
这一年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桃花岛上遍地白雪覆盖,无法打到柴草。
可是三公主知道,不背柴草回去,师姑肯定不会放过她,她冒着寒风在雪地上爬呀爬,寻找柴草。
渐渐地,手脚冻麻木了,没有一丝力气,一头栽倒在山沟里.....
朦胧间,她的耳边响起“哗哗”的水声,山下有人撑着船过来了。
不一会,船靠了岸,一个白须白发的老翁走上山来。
那老翁走到三公主身边,掏出一颗明晃晃的珠子,放在她唇间。
“咕噜”一声,珠子吞进嘴了顺着喉咙滑下肚去。
说也奇怪,珠子一落肚,三公主顿时神清气爽,浑身舒畅。
三公主一骨碌爬了起来,在老翁的指点下,登上小船,顺着潮流来到桃花岛东边的一个山头。
三公主就在那座荒山上结茅为蓬,与鸟兽做伴,念经修行。
这样过了几年,三公主的行踪终于又被妙庄王得知。
这一次他御驾亲征,带领人马开赴东海大洋,将三公主安身的小岛团团围住.妙庄王带着人登岸搜山.谁知山上蛇虫百脚一齐出洞,见人就咬。
搜山的人连滚带爬逃了回来。
妙庄王气得七窍
生烟,命人用硫磺、硝石点火烧山。
火仗风势,山上成了一片火海。
猛见火海里升起一团红光,三公主身穿白袍,脚踏莲台,隐现在红光里,徐徐飘向岛对面的一个礁洞。
妙庄王枉费心计,只好收兵回宫。
妙庄王回宫没几日,忽然奇痒难熬,浑身长出一颗颗无头脓疮。
防遍名医,用尽良药,全然无效。
妙庄王躺在床上等着死神降临。
忽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叫唤:“妙庄王,要想活命,快去南海普陀求你女儿!”妙庄王听清了,赶快命人准备车船去求三公主。
妙庄王来到礁洞前哀声呼叫:“女儿呀,快来救救父王吧!女儿呀,快来救救父王吧!” 突然,洞里透出一道亮光,只见三公主端坐莲台,向妙庄王合十稽首道:“父王不必心焦,只须将女儿手臂拿去作药引,父病即可痊愈。
”说着,“咔嚓”一声,折断手臂,抛在妙庄王面前。
妙庄王接过女儿手臂,又愧又悔又担心,只怕女儿失去手臂落下残疾。
正犹豫间,忽见洞中金光耀眼,三公主两胁之下突然长出无数条手臂。
妙庄王看得呆了,欣喜道:“我女修成正果,得道成佛了!” 原来此时,三公主已位登三宝,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她修行得道的荒山就是洛迦山,后来现身的礁洞就是普陀山梵音洞。
因她断臂后抽出手臂无数,故又称作千手观音。
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篇三
水月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
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
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
其形像有多种。
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
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
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
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
水月观音的图像在敦煌千佛洞中曾被发现。
法国罗浮宫美术馆收藏有其中最古老的一种,相传是唐代中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