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投资学教程
填空题(10×1')选择题(10×1' )名词解释(5×4')
简答题(5×6' )案例分析(1×15')论述题(1×15')
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
1、一般来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
(P2)
2、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原因(P9)
a.外部原因: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间的关税同盟或类似协定造成“贸易转移”,形成的“投资创造”效应;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国家之间贸易壁垒的消除和交易规则的统一带来了交易成本下降和交易空间扩大,从而区内的企业可以对该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重新布局,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形成“投资转移”效应,在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更为明显地体现在发达国家中,他们拥有大批跨国公司且对投资目标国形式的变化十分敏感,所以充分享受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
②发达国家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吸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人力资源遍较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居住商务环境;市场机制灵活完善在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积极开放;对外资的进出较少,提供非歧视的国民待遇及财政税收信息服务等优惠政策。
b.内部原因:
①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影响,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使投资于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战略的一个必要环节。
②跨国公司寻求竞争优势动机的驱使。
在寻求、重构新的竞争优势中,高昂的研发费用、人才短缺和资源有限,使跨国公司认识到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共同分享资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实现共赢。
并购成为当前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途径,集中发生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之间,引发了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对流。
(投资环境安全性,变现性的盈利性的考虑)
3、国际投资对投资母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产生了双重影响——“替代效应”和“刺激效应”
替代效应:指与本可以在母国本土进行的海外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就业机会的丧失。
刺激效应:国际投资造成的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
(P19)
4、直接投资对进出口及国际收支水平的影响:(P21)
对东道国:短期来看,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长期来看,消极影响。
对投资国:长期来看,出口增加,改善贸易收支,国际收支。
短期来看,消极影响。
1、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巴克莱等人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2、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①美国对外投资在于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②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③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完全有效,则对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
④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存在垄断优势
⑤东道国与跨国企业相比具有人文,地域,制度等优势地位,跨国公司具有净优势。
评价:
积极:①垄断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
②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
③可以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的横向和纵向投资
消极: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更不能解释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境外投资行为;
②没有涉及区位选择问题。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内容:(P38)
①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而他国企业没有货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包括资产性所有权优势,交易性所有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②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③区位优势东道国投资环境和政策方面的相对优势对投资国产生的吸引力。
包括要素禀赋性优势(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及价格等等);制度政策性优势(政治经济制度、贸易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及执行,行政效率级对外资的优惠条件等)
所有权优势=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商品出口(出口贸易)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
简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的“通论”该理论既继承了海默的垄断优势论的观点,也吸收了巴克莱等人的内部化理论的观点,并借鉴了“区位优势”的概念,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
4、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马科维茨将证券投资过程分为三个相互分离的阶段:单个证券分析、证券组合分析和证券组合选择。
(P54)
5、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即从推出新产品,到广泛流行,再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而不是从使用价值角度所说的产品自然属性逐渐消失的过程。
主要包括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P3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继承了垄断优势论中的“特有优势”分析,同时结合了产品兴衰的同期循环过程,分析随着“特有优势”的分散,转移,厂商在产品不同周期对外直接投资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
该理论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
三优势范式(OLI Paradigm):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P39)
1、国际投资环境:①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
②指在一定时间内,东道国(地区)拥有的影响和决定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有机整体。
(P73)
2、冷热比较分析法: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拜廷
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等7个方面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其中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同属“热”因素,而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同属“冷”因素。
“热”因素越大,“冷”因素越小,一国投资环境越好(即热国),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参与成分就越大。
相反,若一国投资环境越差(即冷国),则该国的外国投资成分就越小。
(P81)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
1、按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方向是否一致,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型,垂直型和混合型。
a.横向型投资:也称水平投资,是指母公司将在国内生产的同样产品或相似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扩展到国外子公司进行,使子公司能够独立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和销售过程。
一般用于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
b.垂直投资:也称纵向型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到国外建立与国内的产品生产有关联的子公司,并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实行专业化协作。
c.混合型投资:某一企业到国外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完全不同,生产不同产品的子公司。
(P95)
2、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绿地投资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外合资企业,其形式有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P96)
3、国际合资经营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并按照该投资国或地区的有关法律组织建立起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它由投资人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并按股权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特点:a.由合资方方共同合资,以认股比例为准绳来规定各方的权责利。
b.投资条件较为苛刻,双方需公共投资,而且按统一币值来计算投资比例。
C.合作方共享收益,按资分配,共担风险d.合资企业有较为充分的经营权。
e.生产经营由合资方共同管理。
)
4、投资比例问题,一般规定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不超过50%。
(P104)
5、国际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合营者在一国境内根据东道国有关法律通过谈判签订契约,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所组成的合营企业,双方的权,责,利均在契约中明确规定。
(特点a.由合同规定双方的权,责,利。
b.投资条件易为接受,c.收益分配方式灵活d.财产归属灵活)6、国际独资经营企业:又称独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而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国外投资者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特点:a.独资企业由外国投资者提供全部资本,自主独立经营,独自承担风险。
b.独资企业是由东道国政府经过法律程序批准的,由外方单独在东道国境内取得法人资格,能够完整的行使法人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实体。
c.由于独资企业的利润和风险全部由外国投资者承担,东道国不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所以东道国政府对独资企业的掌握程度较为严格,大都规定独资企业的设定必须有利于本国国名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采用东道国尚未掌握的先进技术;其产品必须全部或大部分出口;禁止在武器制造,污染,矿山开发,工业基地开发等行业设立独资企业等)
第五章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主体
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P114)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公有,私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而无论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2.在一个决策系统制定的连贯政策和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制定的共同战略下从事经营活动。
3.各个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方面的联系,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能够对其他实体的经营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在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等方面的影响时尤为有效。
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度量(P115-116)
1.跨国经营指数(TNI)
这是根据一家企业的国外资产比重,对外销售比重和国外雇员比重这几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跨国经营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用人数/雇员总数)÷3×100%
2.网络分布指数
用以反映公司经营所涉及的东道国数量的指标,是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与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分支机构的国家数之比。
网络分布指数=N/N*×100%
式中,N: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N*: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爱数,即世界上有FDI 输入存量的国爱数目中减去1(排除母国)即可得出N*。
根据《1997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N*=178。
3.外向程度比率(OSR)
OSR=一个行业或厂商的海外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一个行业或厂商在其母国的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
1、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国内外比率(R&DR)
R&DR=一个行业或企业的海外R&D费用开支/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国内或国内外R&D费用开支总额
2、外销比例(FSR)
FSR=行业或厂商产品出口额/行业或厂商产品海内外销售总额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P116-119)(简答题,要展开)
1.战略目标全球化
所谓全球化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公司的一揽子资源,将公司的要素优势与国外的政治,关税,非关税壁垒和生产要素优势等投资环境的差异条件联系起来考虑,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要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使公司的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化。
国内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它们偏重于在本国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跨国公司则是以全球作为活动的舞台,以世界市场作为其角逐的目标。
2.公司内部一体化
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在于实行“公司内部一体化”。
这一原则要求实行高度的管理体制,即以母公司为中心,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统一为一个整体。
所有国内外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经营活动都必须服从总公司的利益,在总公司的统一指挥下,遵循一个共同的战略,合理利用人力的财力资源,实现全球性经营活动。
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分级计划管理,落实公司的全球战略;另一方面,通过互通情报,实行内部交易,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跨国公司可以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应付环境的变化,把投资,生产,出口,采购,资金等互相转移,变动研发基地,从事外汇投机买卖等,实现对子公司的一体化部署。
3.运行机制开放化
国内企业通常把营运过程的所有阶段(研究开发-投资建厂-生产制造-销售产品)放在国内进行,至多也只是把营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即销售产品阶段的部分放在海外进行,其运行机制基本上是内向的,封闭型的。
由于跨国公司以整个世界为自己的活动舞台,所以通常把营运过程的所有阶段都部分或全部地放在海外进行,其运行机制基本上是外向的,开放型的。
4.生产经营跨国化
这是跨国公司经营方式最基本的特征。
在交易领域,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进行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动。
在国内外经济活动关系方面,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关系是紧密的,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子公司受制于母公司,另一方面,母子公司的业务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在交易对象方面,许多涉外经济活动是在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过程中没有其他企业参加。
5.技术内部化
跨国公司大部分凭借技术优势起家,这种优势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
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跨国公司从销售收入中拨出大量资金,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把主要的研究机构设在母公司所在国,使研究成果牢牢掌握在总公司手中,首先在公司内部使用,推迟扩散,以保持自己较长时间的领先地位。
技术内部化可以避开外部市场的阻碍和高成本,发挥技术优势的作用,可保护这种技术优势不受国外厂商的效仿,可以增加总公司控制,计划能力,在企业内部合理安排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跨国并购的分类(P127)
1.按跨国并购产品异同或产业方向分类: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2.按照企业并购中的公司法人变更情况分类:吸收兼并,创立兼并
3.按是否由中介实施并购划分:直接并购,间接并购
4.按跨国并购中的支付方式划分:股票互换,债券互换,现金收购,杠杆收购。
5.按并购是否是在购并双方互愿互利基础上进行:善意收购,恶意收购。
股权参与(P133)
股权参与(股份拥有)是指跨国公司在其子公司(新建企业和购买,参与当地企业的股份)中占有的份额。
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股权参与的类型有四种:
(1)全部拥有,即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权在95%以上
(2)多数占有,即母公司拥有子公司的股权在51%~94%之间
(3)对等占有,即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权的50%
(4)少数占有,即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权在49%以下。
第六章跨国银行——国际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柱
跨国银行(P147)
跨国银行,也称多国银行。
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国际性超级银行。
世界银行在1981年关于跨国银行的报告中,将其定义为在5个以上的国家设立分支行或独资子银行并从事存款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一级资本(或实缴普通股本)与未公开的储备两部分之和,必须在10亿美元以上。
跨国银行的基本特征(P149)简答题
1.跨国银行具有派生性
跨国银行是国内银行对外扩张的产物,因而首先具有商业银行的基本属性和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国银行具有派生性。
跨国银行的发展史表明:跨国银行必须首先在国内成为处于领先地们的重要银行,然后才能以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等优势为基础实现海外扩张。
2.跨国银行具有全球战略目标
具有全球战略目标是跨国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重要特征。
一方面,国际金融自由化趋势和金融创新浪潮既为跨国银行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风险,跨国银行只有以国际金融市场为舞台,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金,广泛开展各种业务,实现其资产规模和利润和最大化目标,并以此在竞争中战胜其他跨国银行;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跨国银行的全球化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网络管理手段,使得总行和各个分行之间可以及时,有效地统一行动,协调一致。
3.跨国银行国际业务经营的超本土性
跨国银行从事国际业务经营,主要通过其海外分支机构直接出现在当地市场或国际市场,而且业务范围往往包括一些在本国国内被限制的项目。
第一,在经营方式上,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是由自己的分支机构直接在国外履行,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是隶属关系;第二,在经营范围上,跨国银行由于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个高效的网络体系,因而在上述业务的基础上,还广泛开展各种欧洲货币市场业务,乃至证券包销,企业兼并,咨询服务,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
4.跨国银行的管理实行集权化
在业务分散化的同时,跨国银行的管理却越发具有集权化的特征,以保障其全球战略目标的有效运行。
跨国银行对其国外分支机构实行完全控股或大部分控股,这为实行集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国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的高层管理者一般较少使用当地人员(在一些银行普通职员的当地化程度也较低),其活动范围和业务内容根据总行的全球战略目标而定,重大决策也由总行控制。
跨国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一、逐渐形成时期(12世纪-20世纪)
国际热线→国际范围中寻利
跨国公司扩张→批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
二、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
a.投资规模,跨国银行在提供国际融资方面的重要性空前提高,投资规模也日益扩大。
欧洲美元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信贷市场,不受任何国家法律的约束,可以自由经营,有较高利润率的吸引。
b.势力格局,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几家大银行和为数极少的一些欧洲银行,占据着统治地位。
进入70年代以后,日益增多的美洲地区中小银行,大量欧洲和日本银行以用一些国际联合银行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来自各个国家的各类商业银行,国际性投资银行,中东国家的银行等更趋活跃。
同时,跨国银行设在欧洲,日本,美国和一些境外金融中心的分行数目逐渐增多,而在非洲设立的分行数则急剧减少。
在各国跨国银行的实力对比上,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日本,联邦德国和瑞士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三、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
1.跨国银行兼并活动频繁。
首先,以国内兼并为主,跨国兼并为辅。
其次,注重效益发挥,优势互补明显。
最后,兼并趋于大型化。
2.跨国银行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与改善。
许多银行采取了削减机构和裁减员工的措施。
此外,银行内部机构的调整还表现在业务部门的改革。
四、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简答)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跨国银行一方面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并购风”,通过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来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加强了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创新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基调将始终是创新。
总的来看,跨国银行的最新发展呈现出重组化,全能化,电子化和本土化四大趋势。
(一)国际银行和重组并购愈演愈烈
第一,进一步追求大规模化。
建立超大型跨国银行,进一步实行“强强联合”是这次并购浪潮的最大特点。
第二,商业银行兼并非银行机构开始增多。
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分业经营的管制失去了效力,各国金融当局不得不放松管制,使得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扩展到非银行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开始经营过去主要由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
(二)跨国银行向全能化发展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创新,传统银行业业务受到了来自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强烈冲击,尤其是融资证券化趋势(即金融脱媒现象)使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受到极大的挤压。
为应对新的挑战,跨国银行纷纷拓展业务范围,向‘金融百货公司“的方向发展,而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的金融自由化风潮为银行全能化消除了壁垒。
目前跨国银行拓展的主要新业务有: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现金管理业务,保险业务,房地产业务,共同基金的经营与管理,金融咨询业务以及信用担保业务。
跨国银行全能化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英国的金融模式和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三)电子化推动跨国银行的创新
所谓“跨国银行电子化”,是指银行业务,工具,结算方式的电子化,它是数字化技术在跨国银行业广泛运用和发展的结果。
计算机及电子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银行系统有了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外围设备,为国际银行业务拓展,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的更新创造了条件。
在批发银行业务方面,银行借助电子技术公司客户有效地提供了现金管理方面的大量服务,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电子技术的运用为银行创造出一些非常重要的付款方式,如ATMS,销售点借记卡,家庭银行,电话票据支付等。
(四)跨国银行加强本土化经营策略
本土化策略主要是指在分析东道国国内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跨国银行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产品创新,以尽快实现人才,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这样既贴合了本地客户的需求,又突出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成为外资银行在当地市场制胜的重要法宝。
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
1.经营战略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并存(表外业务迅速扩张,对证券,信托投资业务的全面开展)
2.通过并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购的特点是强强合并,加强优势互补,形成更大的更完美的竞争优势,走向集中的垄断)
3.金融创新是跨国银行的永恒主题(交易品种的创新,交易过程的创新)
4.中间业务成为金融创新的热点
5.加强了重点市场的开拓
6.美日欧各国银行普通增强了对亚洲等新兴市场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