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的产业布局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新区的产业布局问题研究

一、论文结构

1.1、总体结构设想

本论文将分三部分来写作,第一部分介绍滨海新区的发展对整个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滨海新区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现存的关于产业经济的问题。

第二部分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链、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现存的产业问题将对新区建设,发展,振兴的影响,为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将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和途经,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1.2、主要解决问题

本论文将主要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的理论,来探讨和分析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的设置,发展引导等问题,为实现发挥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区龙头带动作用做一些有益的研究。

主要解决滨海新区现存的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相关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现阶段各经济区域之间竞争的实质,成为各自能否提高吸引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各个经济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3、预期创新点

用产业链和产业集聚理论来分析和探讨滨海新区现存的产业结构问题,挖掘出制约滨海新区自身腾飞和影响其发挥对整个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的原因所在。建立地区产业链条边界理论,指导产业链条在整个区域内的布局。

一、环渤海经济区以及摈海新区存在的产业问题

(一)发展滨海新区的意义

刚刚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强调了发展环渤海经济区的目标,并明确提出摈海新区的定位及及重要作用。发展好环渤海经济区,使其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应该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条件的环渤海地区,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及行政区划分割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紧密、具有新的增长极作用的经济圈,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远未得到释放。多个沿海城市组成的一个城市群或城市带,其开放开发也必然要求有自己的龙头。而天津滨海新区拥有的诸多独特优势应该成为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的龙头。

(二)环渤海经济区和摈海新区存在的产业问题

(1)、环渤海经济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

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2)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A、新区在产业结构面有些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B、经济布局有缺陷。天津经济布局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不合理,如钢铁和化工业布局存在这样的问题;城市空间布局缺乏协调,统筹成本过高,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产业布局极不均衡,城区高层次的产业与郊区极度落后的产业同时并存,产业关联度极低,产业梯度过大,产业链薄弱;天津市区与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极大,市区周围缺少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卫星城市,发达的城区与落后的郊区同时并存。

C、经济辐射能力较低。天津虽然在现代化制造业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科技与资本含量较高、人员素质较高,但这些产业对环渤海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较低,主要表现是,过渡依赖海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环渤海地区 4 省 2 市的内资对这些产业的投资量较小,由此造成了环渤海各成员之间的产业在资本形成环节上处于分割状态;这些产业在发展初期更多地是将加工制造环节放在天津,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采购仍依赖进口或南方,即“两头在外”,对包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地区内部的下游产业带动作用较小,形成了天津现代化制造业孤立发展的局面。目前,加工制造环节本身也被大量转移外包,造成了产业带动力的进一步弱化趋势。

二、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问题研究

(一)企业定位。

从微观上看,每个不同的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都处在整条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在理论上讲,只要企业具有足够的资源,就可以将所有的价值增值过程内部化,直接面对终端顾客。我们可以将某个行为的供应链抽象为如图1所示的若干价值活动。但是现代产业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使企业不可能独占整条产业链。他只能依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占据某个环节,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图一

(二)产业集聚

企业集群是指一群自主又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通过分工协作聚集在一个稳定的地域空间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产业群并非简单的企业扎堆,而是由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组织而成的有序系统,由于主体之间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易关系,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

1、局限于一个地区之内的整条产业链或者产业链条上的某几个环节的大批生产厂商的集聚,就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环渤海经济区域内各大城市都十分重视本地区的整条产业链条的建设,但是重复建设较多。无法真正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整个经济区域的整体效用。

2、整条产业链在一个经济区域内按不同的特色地区,分布生产不同的环节,从而形成了整个经济区域内的产业集聚。以整个产业链条串起了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带。

图二

现在的环渤海经济区域内,缺少这种产业联系。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与其他地区的产业链条形成配套产业的更是鲜有。整个区域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和合作。导致整个区域形不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地区的产业链条边界的理论模型

一个地区可以承担某个长链条产业中几个环节,是受本地区的资源条件,社会网络服务条件等硬性条件限制的,由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外部性成本,和产业分布在不同地区之间所造成的沟通和运输等成本共同决定的。可以有图三所示模型推出。

对图三的说明:

L1是同一地区内分布的产业环节数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外部性成本之间的函数,该函数成U 型曲线。

L2是分布在该地区该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数目与各环节在竞争、协调、管理和社会信息服务等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

O 是该产业在该地区的资源约束线,它决定了该产业链条在本地区的最低成本。即完美状态下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了本地区资源条件形成的最低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L1与L2在O 之上相交于一点,那么该点所指示的产业链条环结数目即是本地区均衡产业边界。

三、滨海新区产业布置的建议

滨海新区想要作为整个环渤海经济区腾飞的龙头,在产业布置上必须克服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