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护理论文1

合集下载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手术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浅谈急诊病人心理护理》[摘要] 目的对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并探寻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和策略。

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7月接诊的602例院前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策略。

结果602例院前急诊病人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和悲观绝望三种心理。

结论根据不同类型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在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目前,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病人的护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大多数急诊病人的病情紧急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病人和家属的角色转换较慢,对医院的心理依赖性较强。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地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急诊病人进行护理。

这对加强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和提高救治效果上有着重大意义。

1资料自2009年1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病人一共有602例。

其中男362例,女240例,年龄12-63岁,平均36.5岁。

其中,病因分类:自然灾害致伤23人(3.8%),服药自杀24人(4%),打架斗殴致伤72人(12%)人,醉酒82人(13.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4人(23.9%),车祸伤257人(42.7%)。

2方法由急诊高年资护士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职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患者的典型行为和语言为根据,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类:第一,急躁易怒型。

急躁易怒型的典型表现是高声吵闹难以平静,情绪激动极易激怒且行动具有攻击性。

第二,紧张恐惧型。

紧张恐惧型的急诊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言语慌乱、情绪激动、坐立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抖蜷缩身体和试图躲藏等行为。

乳腺癌的心理护理论文

乳腺癌的心理护理论文

黑龙江省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题目:学科:考号:考生姓名:指导老师:年月日目录1、中文摘要……………………………………………………………2、文献综述……………………………………………………………3、正文……………………………………………………………4、参考文献…………………………………………………………5、个人简历…………………………………………………………乳腺癌的心理护理【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里辅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患肢保护.化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定期复查和化疗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乳腺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

文献综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已成为危及女性生命的主要原因。

[1]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年来的报道显示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且死亡率高达5%[2]。

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确诊为乳腺癌后,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环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和最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

在一些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甚至超过了50%,国内调查也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乳腺癌治疗的复杂性、康复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病人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乳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时,将胸大、小肌,乳房一同切除[4],改变了以往形体的完整性,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丧失信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切口愈合迟[5]。

关于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范文-

关于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范文-

关于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范文关于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范文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一:深究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监管中运用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

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

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

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

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

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

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

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

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论文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论文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

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影响的实施。

第 1 页共 13 页人在患病后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对待患病的病人还是他们的家属。

病人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时通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沮丧、愤怒和绝望等,这些反应都需要得到理解和应对。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他们减轻负担,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在患病期间更好地应对和适应。

本文将讨论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着重介绍如何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如何帮助他们管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况。

第一部分: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以更好地帮助病人。

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很多的情感和心理反应,如害怕、焦虑、不安、愤怒、悲伤、绝望等,这些反应都需要得到关注。

在与病人交流时,应注意他们的语言、神态、行为和情绪,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情况。

2.建立信任的关系建立信任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病人需要知道他们能够信任他们的医生和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亲切的语言、微笑、支持和安慰,病人可以感觉到他们受到关注和理解。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将治疗过程和疾病的信息向病人清晰明了地传达,以及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关系。

3.提供社会支持病人常常需要社会支持,以便顺利度过他们的治疗和康复期间。

例如,家庭成员、朋友、宗教机构和社团组织等。

医疗机构通过提供相关的社会支持渠道可以帮助病人和他们的家庭成员摆脱孤独和孤立的状态,并更好地适应他们的变化。

4.积极地处理疼痛和不适除了对病人实施疾病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医疗机构还应对病人的肉体和心理状况进行积极的照顾。

对于病人的疼痛和不适,应积极地提供止痛和缓解疼痛的措施,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同时,对于其他的不适和症状,也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便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度过康复期。

5.积极引导病人在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医护人员担负着引导病人的责任。

需要引导病人积极地思考和面对他们的疾病,例如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学会放松和舒缓情绪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帮助病人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论文

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论文

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住院病人由于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且由健康人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住院病人由于机体处于异常状态,不得不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进入生疏的病区生活环境,往往难以接受周围陌生的人群和集体化的生活方式。

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医务人员了解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就能针对性做好心理治疗工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问题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31-02在对住院病人的护理中,发现由于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性格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敏感性、耐受性不同,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应或问题,需引起重视和进行恰当的护理。

1 刚入院的病人心理活动的主要特点如下:1.1 不安全感病人患病住院治疗,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或较为复杂,因此可能产生不安全感。

病危的病人还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忧心忡忡。

1.2 孤独感病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与工作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病房,心情抑郁,情绪低沉,产生孤独感与寂寞感。

1.3 牵挂感病人住进医院,还常常牵挂家庭生活的安排、子女的教育与自己的工作等问题。

针对上述病人入院的心理特点,医务人员与家属要安慰与鼓舞病人,激发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对于住院时间久的病人医务人员应注意的心理特点及护理2.1 忧郁多发生在住院时间长,病人表现为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主诉身体不适感加重,且伴有睡眠、食欲障碍。

护理对策:多疏导病人,鼓励病人尽情发泄诉说,待病人心情稍平静后给予疏导,帮助分析病情及预后,提出当前如何配合治疗。

对抑郁严重者应注意了解有无自杀意念,并采取适当措施。

2.2 疑虑多发生在具有固执、敏感、多疑、自我关注等性格的病人,或对医学常识一知半解。

主诉较多,涉及各系统各器官,但主观症状无法从生物学角度解释。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护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然而我们要如何写有关护理心理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摘要】护理心理学属于介于护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掌握护理心理学,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对相关疾病的治疗也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本文论述了掌握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强调在临床上正确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学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主要研究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士的心理问题、护理行为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怎样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1]。

它是介于心理学和护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亦受生物因素、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等制约[2]。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好护理心理学,以更好地面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

俗话说的好:“有什么千万别有病”。

人患病之后,机体处于病变状态,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出现异常,所以就不得不到医院就诊,严重者还需要住院进行治疗,这样就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工作环境,患者的精神情绪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波动,往往也会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改变。

所以,人们在患病以后,出于对所患疾病的忧虑、对需要进行的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对家庭以及工作的牵挂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患者情绪的不良因素,而患者的情绪发生变化以后,对机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产生抑制,导致人体新陈代谢机能下降,抵抗力降低,病情加重或者病程拖延。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增强其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1]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心理护理1.临床表现1.1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1.1.1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

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

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兴趣缺乏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1.1.3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1.2心理症状群1.2.1焦虑[1]焦虑与抑郁伴发出现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

[2]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2.2自卑观念明显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恶性肿瘤病人患病后思想极为紧张,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犹豫、失望等心理反应。

对治疗失去信心,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其病情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根据癌症病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整个治疗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对提高病人的生产质量,延长生命有着积极地作用。

一恐惧悲观的心理护理病人一旦得了癌症后,产生强烈的恐惧、悲观等负面性情绪,甚至到了绝望的境地。

为此,医务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医疗措施,医护人员以热情、关心和支持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和要求,通过与患者沟通,促使患者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状态,和患者一起讨论有关治疗和饮食方面的问题,指导患者记录每天发生的症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

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家属平时搜集正面教材,如抗癌明星,说服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焦虑愤怒的心理护理许多病人到了晚期,特别出现症状后,患者焦虑、愤怒,如疼痛、恶心呕吐等,即惊恐万状,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如放疗、化疗中的副作用,病人认为病情加重,失去信心,应采取医生护士家属多种方式,如访谈、咨询、支持、帮助,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放化疗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自我护理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扭转其情绪,改变态度。

三饮食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可以耐受的食物配方,与营养师配合或指导家属经常变换烹调方式,注意色香味调配,食物温和,清淡食物,以免刺激呕吐,鼓励患者尽量摄取为流食或半流食,如稀饭、麦片粥、或清汤、或中医食疗。

四行为疗法的护理指导患者利用自我催眠,放松、生物反馈,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不安情绪,如家属及病人交谈,使病人对癌症有正确的认识,鼓励病人要情绪乐观,要多听舒缓的优美音乐,适宜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总之,现在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了解相关理论,如沟通理论、压力处理、认知理论、社交及家庭护理,心里因素对人的机体健康影响极大,通过心理,对消除不良因素,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却非常重要。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学校:函授站:专业:护理姓名: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护士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和相应的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状的抑郁症状群。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抑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感觉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

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和环境。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

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和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做,避免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

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目录1.诱发因素………………………………………………………………1.1 生理因素……………………………………………………………….1.2 心理因素………………………………………………………………...1.3 社会因素…………………………………………………………………2.临床表现………………………………………………………………….2.1 核心症状…………………………………………………………………..2.1.1情绪低落……………………………………………………………………2.1.2兴趣缺乏……………………………………………………………………2.1.3乐趣丧失……………………………………………………………………..2.2.心理症状群…………………………………………………………………….2.2.1焦虑………………………………………………………………………2.2.2自卑观念明显………………………………………………………………..2.2.3认知症状………………………………………………………………….2.2.4多疑敏感……………………………………………………………………2.2.5自杀观念和行为…………………………………………………………….2.3 躯体症状群……………………………………………………………………..2.3.1睡眠紊乱……………………………………………………………2.3.2食欲紊乱………………………………………………………………..2.3.3精力下降………………………………………………………………2.3.4昼重夜轻……………………………………………………………..3. 护理………………………………………………………………3.1 一般护理…………………………………………………………….3.1.1睡眠护理……………………………………………………………3.1.2饮食护理…………………………………………………………….3.1.3安全护理……………………………………………………………..3.2心理护理……………………………………………………………….3.2.1倾听…………………………………………………………………..3.2.2倾诉………………………………………………………………………3.2.3家庭干预……………………………………………………………..4.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期,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心理上,身体上经受了一个生物学,社会学及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

【心理健康论文】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健康论文】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健康论文】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了解和掌握癌症患者心理变化以及对癌症的预防、治疗和恢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从癌症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如何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鍵词] 癌症; 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长期以来, 癌症以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患上癌症一定会产生心理反应, 并且心理所涉及面广, 持续时间都交长、复杂且多变, 居各类疾病之首。

虽然癌症的诊断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癌症任然还是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要承受着特别大的心理压力和躯体痛苦。

了解并且掌握着癌症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反应的规律, 对于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并对提高存活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的复杂和多变,主要体现为:恐惧、抑郁、焦虑、绝望这几点,可这几点始终贯穿于其心理反应的全过程。

因此, 研究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对策, 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癌症患者的心理表现特征震惊否认期很多患者一开始听到癌症诊断时,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惊。

有的人感到四肢无力,走不动路,有的出现暂时性痴呆,不知所措,有的会突然放声大哭,或者是极度忧虑。

再然后就极力地否认,怀疑医生的诊断是否错误,甚至到不同的医院去求医,咨询。

这个阶段是病人面对疾病所产生的保护自己的心理反应,虽然可以缓解这个时期的恐惧和焦虑的程度,但极易延误治疗。

愤怒期当患者经过不停得就医而得出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时候,觉得对人生失望的时期,就很自然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绪。

于是一种愤怒、怨恨、嫉妒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产生,故意找茬摔东西,发脾气并常常发泄到家属和亲人的身上,不配合治疗磋商期病人开始步入“讨价还价”阶段,时常心存幻想和期盼,遍访各地的医生,寻求各种偏方,祈祷自己生命的延长。

护理学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护理学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大学毕业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专业: 护理学指导教师:***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联系电话:***********邮箱:***2019年4月 10 日目录开题报告 (2)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3)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4)湖北十堰 (4)1、临床资料 (5)2、方法 (5)3、结果 (7)4、体会 (7)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意义:大多数护理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量大,事情多而总是忽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有些病人因为心理因素而影响病情,影响治疗,尤其是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每一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因素,不及时的疏解,总是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能积极推动医疗工作的进行,促进患者的恢复。

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主攻方向:注重论文的经验性、理论性和调查实践性。

主要涉及烧伤病人特殊的心理护理方法。

主要内容:护理研究的目的,护理研究的资料,护理研究的方法,护理研究的结果,护理研究的讨论。

研究方法:对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加强心理护理,评价护理后的效果及临床的意义。

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郭莉莉,贺敬春,孙艳秋,等。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22(10):298-299.[2]陈虹,柴建秋,柴恺,心理护理在老年性骨折中的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10,1(12):172-173.[3]夏占娥,韩传平,南秀荣,等。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03,5(10):16-18.[4]邹恂。

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5]肖春霞,郑少冰,李碧清,护理干预对一次性分道外剥内扎术患者恐惧疼痛发生的影响。

肿瘤化疗的心理护理论文

肿瘤化疗的心理护理论文

肿瘤化疗的心理护理论文【摘要】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上有严重的负担,很容易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在化疗过程和经过一段经化疗后,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大,静脉穿刺困难,病情反复,病人更容易陷入恐惧、紧张、悲观、焦躁、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中。

这些不良情绪会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促使病情恶化,也让治疗、化疗和护理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从而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阻碍他们身体的康复,加速了死亡,加大了死亡的比率。

在护理实践中本人尝试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良好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癌魔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化疗和护理,既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的恢复,有减少了医患护患矛盾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理护理化疗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治疗恶性肿瘤常用方法之一。

化疗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乃至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但是化疗也会产生很多、很大的负面作用,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引发病人产生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良情绪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化疗、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护理操作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基于此,本人在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技巧的同时,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研究恶性肿瘤化疗者的心理,在护理实践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作为我们护士,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为了做好恶性肿瘤化疗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的实效性,我查阅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料,并通过和病人的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认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科学分析他们在化疗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

具体如下:1.1恐惧绝望心理一般而言,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罹患者对恶性肿瘤的都有恐惧心理,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认为治疗是“死马当活马医”是“无力回天的”,“自己死定了”,悲观绝望,拒绝治疗,不配合护理。

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

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

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心理护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护生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时期正是心理可塑性强的时期,也是护士职业心理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4]。

但是,有讨论表明,目前护理专业高校生心理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人际管理素养和职业力量素养的得分较低[5]。

同时,我院通过对黄冈市辖11个县市的医疗卫生气构进行的护理专业调研问卷中显示医疗机构均强调要提高护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2通过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培育护生的心理素养2.1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育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大量临床工作实践证明,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护士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关系极大[7]。

而护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将来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服务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受到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不良方面的影响和护生自身的缘由(大多是独生子女),导致护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欠缺。

所以,老师应加强对护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事例,比如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医疗差错事故,造成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苦痛,病程迁延甚至危及生命,使护生熟悉到以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另外,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的实训练习中,可以让护生参加实训的组织、管理,培育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老师还应培育护生的抱负信念和责任意识,向护生叙述护理界一些优秀工的先进事迹,用实际事例感染护生、号召护生,使护生对护理事业有坚决的信念,喜爱护理事业,情愿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2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育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现代护理学的理论将人看作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组成的整体。

因此,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必备的素养和力量。

有讨论表明,护生在校时期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力量有助于其将来关怀护理工作的开展[8]。

老师可以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敏捷采纳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引导护生体验、感悟和实施关怀。

有关精神疾病康复的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精神疾病康复的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精神疾病康复的心理护理论文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对促进康复期精神病人走向康复,回归社会极为重要。

同时心理护理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精神疾病康复的心理护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精神疾病康复的心理护理论文篇一《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摘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对促进康复期精神病人走向康复,回归社会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2008年1月-7月期间127例康复期女病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心理护理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康复;精神病;心理护理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病情好转,自知力恢复,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思想也随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抽样调查了2008年1月-7月住院的127例康复期女病人,发现有115例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占调查人数的90.55%。

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其中职员41例,农民29例,单位管理人员15例,学生10例,无业人员8例,单位内退人员12例。

诊断:精神分裂症45例,躁狂症25例,抑郁症23例,反应性精神病72例。

这些病人常表现自我概念混乱,感知、思维等方面并未完全恢复正常状态,甚至有自杀意念。

这些心理状态对巩固疗效可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

所以认真观察和仔细分析康复期病人的一言一行,对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稳定的走向康复、减少复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患者各种心理状态的分析1.1环境改变性焦虑:多发生于恢复了自知力的病人,她们首先会感觉对医院环境不适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病人,更觉得没有亲人、朋友、同事的陪伴,感觉焦虑、孤独和寂寞,医院特殊的设备、结构、治疗、护理及各种检查,使病人失去了自主与控制的权力,也造成了病人的负性心理,而且目前精神病医院条件有限及封闭式管理,病人有时不分病情轻重的住在同一个病房,加重了恢复期病人心理压抑和烦闷。

心理护理论文(5篇)

心理护理论文(5篇)

心理护理论文(5篇)心理护理论文(5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讨论对象的范畴既受心理因素制约,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等制约。

2护理心理与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关系2.1护士的职业特点:护士是一种社会角色,具有特别的技巧和行为。

护士被称作天使的职业,它需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及急躁,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娴熟把握护理三级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沟通力量以及语言表达力量。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力量,敏锐的洞察力。

护士在实施护理过程时要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使病人能从心理方面达到最佳心理水平。

2.2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必要性: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喜爱护理工作,具有喜爱生命的崇高情感,一切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且必需娴熟把握护理专业理论学问和技术操作。

护士不仅要能够减轻病人的苦痛,使病人在承受最小苦痛的同时,取得满足的治疗效果。

2.3提高对护理人员相关学问的需求:护理模式的变化使护理工作的职能得到拓宽和延长。

在这种模式下,护理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时要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把握常规的护理技能,而且要把握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学问,以满意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求。

护士不但要具备快速识别反应的力量,而且要擅长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护理心理学成为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因此,护理人员的心理素养要首先逐步培育和养成。

平常要加强学习心理护理学问,不断积累,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可以调整心情使心理平衡,时刻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去感染病人,达到劝慰病人使病人解除顾虑,主动协作治疗的良好效果。

3护理心理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心与身”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身体疾害可以有心理转变,相反,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影响身心健康,消退不良心理刺激,可以防止心神疾病的恶性循环。

护理心理综述论文范文

护理心理综述论文范文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体认上强调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心理综述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为适应学科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比较枯燥的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应适当引入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好地掌握知识。

因此,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本文介绍了案例式教学法,探讨了该教学方法在护理心理学中的应用、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护理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之中,针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护理心理学既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又涉及护理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为适应护理心理学的这种学科特点,使学生不仅有理性认识,而且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靠口授、板书等单调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比较思维的教学方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势在必行。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护理心理学教师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以哈佛大学案例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护理心理学教学,是适应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案例教学法Caemethodofteaching是基于情景学习、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习者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过程[1]。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毕业生论文题目: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学号 xxx专业护理层次专科指导教师 xxx学生姓名 xxx教学点名称 xxx2015年 5 月 5 日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影响的实施。

人在患病后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因此,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应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家庭成员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病人的心理需要主要表现为:(1)躯体需要主要指病人的生理需要,如对空气、休息、睡眠、饮食与水、排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

(2)感情及精神需要病人需要亲人、朋友的探视与关怀。

即便有病时,也希望继续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事业有成。

要求他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关注自身的病情及预后等。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1.疼痛的心理护理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加重;而采用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减轻甚至疼痛消除。

对病人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病人全身心放松,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止痛的效果。

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转移其注意力,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与情绪,消除不良消极因素的影响,对缓解或消除疼痛十分重要。

对病人正确看待疾病的行为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关心,对病人不适当的疼痛表现不予鼓励和关心,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和行为,有利于纠正不良的疼痛行为表现。

2.焦虑的心理护理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

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异。

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的诱导。

首先应尊重病人,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命名其感到被尊重。

也可采取合理的消遣活动,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如病人焦虑心理较重且不易缓解,可酌情给予安定口服,并及时处理引起焦虑的疾病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心理是由于病人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状态。

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天稳定情绪,并守护在身旁。

采用松驰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催眠、读书、看画报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

4.悲伤的心理护理悲伤是病人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态。

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

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时多梦,梦中易醒等。

严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极度抑郁,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

在护理这类病人的时候,要尽量养活或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支持病人的悲伤反应,积极劝慰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找到支持的力量,如和亲密朋友诉说等;通过和病人的深入交谈,提高病人自身价值;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三.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1、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

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对其他相同疾病患者预后敏感,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避免谈及生死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病人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家属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不敢去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 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为准,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并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因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4 同病相怜感: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生。

5 依赖感:患者家属对病人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对自己缺乏信心,生怕自行的行为会伤害病人。

6 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他们对病人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过激行为如辱骂医护人员也不劝阻,特别是一些绝症患者的家属,任其放纵,并对医护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四、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4.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

对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

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

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

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

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4.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

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

例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

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

慢性病人大都空闲时间多,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组织必要的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

对于因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的病人,更要多安慰、多鼓励;以垂危病人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病危的恐惧。

4.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

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

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

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

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紧张。

(二)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

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

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

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

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

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

4.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