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剖析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剖析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电子1303班张寅德绪论科技文明与建筑当代美洲建筑广泛地使用工业化的材料、形式与意象的背后是否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涵义?这些当代的美洲建筑与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40余年考验,至今依然风行的欧洲高科技派建筑有何不同?新一代的北美高科技建筑是否想传达新的当代科技文化讯息,或者是如前代的高科技建筑师们的建筑设计作品——仅止于响应功能与视觉上的考量?高科技派建筑的出现乃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坚持与发扬,是一很容易被辨识出的现代主义分支,强调对建筑构件与生产系统的工业化与系统化的制造。

同时,新型建材的出现又让科技文明在建筑中无限放大。

皮埃尔。

夏卢(Pierre Chareau)在巴黎所设计的“玻璃之屋”(1928—1932)中,将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巧妙地置入由钢结构所支撑的一个外露骨架内,而形成了这栋楼高三层建筑物之地面层的入口,住宅的第二、三层,则由玻璃砖包覆,容许光线穿透进入较低楼层,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首次使用的住宅设计上的装置,如:能源管线、机械排气管开关及工业化规格的楼梯扶手,所有机械系统都外露,如书架般的展示出来。

在卢卡的这个设计方案中,对技术美学的创新显而易见的,该方案并不只是后来的高科技派建筑师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

同时也是使用新型建材的先驱者。

发展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在住的方面要求更加的高质量。

这就促进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

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

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发展状况【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并结合目前建筑材料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2篇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2篇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2篇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帮助人们了解材料的性能、结构和成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篇关于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关于X射线衍射(XRD)技术的研究。

XRD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征和分析领域。

文章首先介绍了X射线原理和衍射现象。

X射线通过物质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衍射现象。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被衍射的X射线的特征衍射峰来确定材料的结构和晶体学参数。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XRD技术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XRD可以用于分析晶体材料的结构和晶体学参数,以及非晶态材料的相变和晶化过程。

此外,XRD还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材料中的成分,例如优化合金中的元素含量。

文章中还提到了XRD在矿物学、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的研究。

SEM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文章首先介绍了SEM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

SEM通过向样品表面扫描电子束,然后收集由样品发射的信号来生成显微图像。

SEM具有高分辨率和大深度和视场,可以观察到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细节。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SEM技术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SEM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形貌和表面粗糙度,例如观察纳米颗粒、纤维和微观结构的形貌。

此外,SEM还可以通过分析样品的光谱信号来确定元素的分布和成分。

文章中还提到了SEM在材料科学、材料工程、半导体行业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之,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XRD和SEM是其中两种常用的测试技术,它们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材料的性能、结构和成分。

通过应用这些测试技术,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材料的特性,推动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X-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原理及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一班 080330110袁野摘要: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优点及其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XRD 布拉格方程物相分析点阵常数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

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

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2dsinθ=nλ式中:λ是X射线的波长;θ是衍射角;d是结晶面间隔;n是整数。

波长λ可用已知的X射线衍射角测定,进而求得面间隔,即结晶内原子或离子的规则排列状态。

将求出的衍射X射线强度和面间隔与已知的表对照,即可确定试样结晶的物质结构,此即定性分析。

从衍射X射线强度的比较,可进行定量分析。

X射线分析的新发展,X射线分析由于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已逐步变成晶体研究和材料测试的常规方法。

例如在如下领域,X射线都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

物相分析: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实质上是晶体微观结构的一种精细复杂的变换,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特征X射线衍射图谱不会因为它种物质混聚在一起而产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

学习通+BOPPPS教学设计实践

学习通+BOPPPS教学设计实践

学习通+BOPPPS教学设计实践作者:周瑞华罗永晋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3年第28期[摘要]“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以课程中一个理论难点布拉格方程的推导和应用为例设计教学,提出学习通+BOPPPS有效教学模式来优化授课方式。

尝试通过改革成绩测评方式、组建创新团队以及加强文献学习法等方式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该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院材料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一种方法。

[关键词]学习通;BOPPPS;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基金项目] 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性项目)“新建设本科产业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以山西工学院碳基新材料产业学院为例”(J2021909);2021年度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青年科学研究项目“镀银粉煤灰柔性传感器3D打印成型技术探索”(202103021223395)[作者简介]周瑞华(1986—),女,山西朔州人,博士,山西工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柔性导电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罗永晋(1988—),男,山西朔州人,硕士,山西工学院教务处教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8-0151-04 [收稿日期] 2022-10-28材料是信息和能源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材料就没有现代科技,对材料的科学分析是获得先进材料的核心环节。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材料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涵盖晶体学基础、X射线的衍射分析及应用、电子衍射分析及应用、表面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等。

学习者需要具备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晶体学等相关知识。

所涉及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阶段,要求学习者掌握设备检测原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ICP-AES分析技术论文-

ICP-AES分析技术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ICP-AES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学校: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姓名:专业:指导老师:零一贰年六月十五日ICP-AES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摘要:原子发射光谱(AES)分析法一直是材料领域中最为常用的元素分析手段。

人们在对发射光谱法光源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利用等离子炬作发射光谱的激发光源,并采用AAS的溶液进样方式,发展起一类具有发射光谱多元素同时分析的特点又具有吸收光谱溶液进样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仪器。

把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至今等离子体光源已经用于不同目的的光谱分析上其中以ICP光源的研究和应用最广泛、最深入,约占全部等离子光源研究和应用文献的80%以上。

虽然自三电极DCP和常压He-MIP出现以来,这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增多,但仍远远不及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光源的普遍,特别是近20年来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ICP光谱仪器,已使ICPAES法成为既简便又具有多功能的测试手段,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近20年来ICP法的发展及其在冶金分析中的应用加以评述。

正文:1、ICP-AES的分析性能特点等离子体(Plasma)在近代物理学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被电离(电离度大于011%)的气体其中电子和阳离子的浓度处于平衡状态,宏观上呈电中性的物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是由高频电流经感应线圈产生高频电磁场,使工作气体形成等离子体,并呈现火焰状放电(等离子体焰炬),达到10000K的高温,是一个具有良好的蒸发-原子化-激发-电离性能的光谱光源。

而且由于这种等离子体焰炬呈环状结构,有利于从等离子体中心通道进样并维持火焰的稳定;较低的载气流速(< 1L/ min)便可穿透ICP,使样品在中心通道停留时间达2~ 3ms,可完全蒸发、原子化;ICP环状结构的中心通道的高温,高于任何火焰或电弧火花的温度,是原子、离子的最佳激发温度,分析物在中心通道内被间接加热,对ICP放电性质影响小;ICP光源又是一种光薄的光源,自吸现象小,且系无电极放电,无电极沾污。

【2019年整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论文

【2019年整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论文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学号______ ________研究生姓名______ ________班级______ ________考试科目______ ________考试日期________ ______课程学时_______ _______开(闭)卷________ ______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煤热解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摘要: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化工生产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制备煤热解催化剂中的应用。

关键词:XRF、XRD、SEM、煤热解催化剂、应用Abstract: the modern analysis determination technique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produc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XRF),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al pyrolysis catalyst.Key words:XRF, XRD, SEM, the coal pyrolysis catalyst, application1、引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化学、物理等多种学科交叉发展、前沿性应用以及合而为一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手段,主要研究物质组成、状态和结构,也是其它学科获取相关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与途径,因此想要获得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就必须能够正确的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化工类学生更是如此。

本次论文主要对煤热解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到的分析测试技术手段进行论述。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四大分析方法的应用论文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四大分析方法的应用论文

四大分析方法及应用摘要:本文论述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XPS,UPS,AES)和热分析(TG,DTA, DSC)等测试原理、制样技术、影响因素、图谱解析以及它们在材料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以一些常见的化合物为基质的各类复合或是掺杂的材料为例,来重点介绍XRD、电镜、热分析等在研究材料物相组成、结构特征、形貌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TiO2,XRD,SEM,XPS,TG,DTA前言由于铝等一些金属和无机物的优良的性质,如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 g/cm3,虽然它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

.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2/3,但密度只有铜的1/3,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铝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能力比铁大3倍,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

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它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和银),在100 ℃~150 ℃时可制成薄于0.01 mm 的铝箔。

铝的表面因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常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精炼装置、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

铝热剂常用来熔炼难熔金属和焊接钢轨等。

铝还用做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

铝粉和石墨、二氧化钛(或其他高熔点金属的氧化物)按一定比率均匀混合后,涂在金属上,经高温煅烧而制成耐高温的金属陶瓷,它在火箭及导弹技术上有重要应用。

所以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

1 X射线衍射分析(XRD)1.1 X射线衍射仪仪器核心部件:光源---高压发生器与X 光管、精度测角仪、光学系统、探测器、控测,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软件、X射线衍射应用软件。

定性相分析(物相鉴定):目的:分析试样属何物质,那种晶体结构,并确定其化学式。

原理:任何结晶物质均具有特定结晶结构(结晶类型,晶胞大小及质点种类,数目分布)和组成元素。

一种物质有自已独特衍射谱与之对应,多相物质的衍射谱为各个物相行对谱的叠加。

测量技术论文六篇

测量技术论文六篇

测量技术论文六篇测量技术论文范文1由于小功率信号计量校准技术特别成熟,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都特别完善,测量不确定度也很小。

相比小功率信号,大功率信号热效应显著、非线性特性显著,模型很难建立。

大功率部件稳定性差,离散性大,直接校准特别困难,因此如何把大功率信号不失真地转化为标准的小功率信号,利用已建立的小功率计量标准开展精确量传就成为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和分析定向耦合器链路的温度特性、电性能特性。

3.1定向耦合器功率-温度特性试验我们利用功率计、定向耦合器、大功率负载、功率放大器、非接触温度测量仪等构建了一套简洁的功率-温度特性试验系统。

给系统加不同的功率,在此功率下稳定一段时间,监测定向耦合器输入端、耦合端、输出端和负载输入端附件的温度。

试验数据见表2。

从试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整个链路施加功率时,定向耦合器整体发热量很小,温升变化(21℃~26℃),温度变化很小;2)系统选用的27000(同轴)500W 定向耦合器,在常温下,链路承受功率小于50W时,链路上各监测点的温度都变化不大,在5min内都达到了温度平衡状态;3)链路功率大于50W时,链路上定向耦合器各监测点的温度变化不大,但负载检测点温度变化较大,需要15min才能达到热平衡;4)链路上热量主要集中在负载部位,负载的材料的热导率很高,导热效果很好,但对邻近的定向耦合器输出端口温度影响很小,因此定向耦合器的小功率和大功率状态下的温度比较稳定。

3.2定向耦合器电性能-温度特性试验依据定向耦合器功率-温度特性试验中,系统加不同功率功率后稳定的温度,我们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定向耦合器、大功率负载、温箱等构建了一套简洁的电特性-温度特性试验系统,进行环境模拟试验,试验的温度箱设置温度根据上面的大功率试验猎取的链路温度来设定,试验温度变化间隔一般小于5℃,以猎取大功率计量校准链路温度变化对电参数特性的影响,测量耦合度和驻波比等性能来评估系统。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

材料结构分析结课论文学院:物理化学学院专业班级:应化1001 姓名:学号: 311013030110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些现代技术对材料的需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功能材料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并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或加速了各种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篇综述简单介绍了功能材料的材料是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一个国家生产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现在称材料、信息和能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又把新材料、信息和生物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材料的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

材料的研究和制造开始从经验的、定性的和宏观的向理论的、定量的和微观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全称。

1975年美国科学院发表的《材料与人类》专著中[1],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义为:探索和应用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和其性质与应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功能材料的概念是美国 Morton J A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

功能材料是指具有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材料,如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在物件中起着“功能”的作用[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现代技术的兴起,强烈刺激了功能材料的发展。

为了满足这些现代技术对材料的需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同时,由于固体物理、固体化学、量子理论、结构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制备功能材料的新技术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功能材料研究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许多新功能材料不仅已经在实验室中研制出来,而且已经批量生产和得到基本性能、特点和分类及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ometer,简写为XRD) 原理:根据布拉格公式:2dsinθ=λ可知,对于一定的晶体,面间距d一定,有两种途径可以使晶体面满足衍射条件,即改变波长λ或改变掠射角θ。

《新材料表征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材料表征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材料表征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王占红;徐凤广;张勇;王雨新;张璟朔;罗森;唐正生【摘要】《新材料表征技术》是我校为材料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

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专业和就业需求,对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改革,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勤于思考、动手实践和勇于创新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材料类专业人才对新材料的表征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New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majored in materials in our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 professional and employment needs of students ,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as deeply reformed ,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skills , exercise the capability of thinking , practicing , comprehensive use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fully ,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alents majored in materials ,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the applied technological talents.【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13【总页数】3页(P205-207)【关键词】材料学科;大学生;新材料表征;实验教学【作者】王占红;徐凤广;张勇;王雨新;张璟朔;罗森;唐正生【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表面技术开发中心,安徽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0新材料表征技术是关于材料的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内部组织结构及材料的其他性能等的表征方法、测试技术及相关理论基础的实验科学,是现代材料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测试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材料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手段。

首先,光谱分析是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中常用的一种。

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信息。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这些方法可以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

其次,电子显微镜分析也是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中的重要手段。

电子显微镜可以对材料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和分析,可以观察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特征。

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成像技术,以及能谱分析技术,可以对材料进行表面成分分析和元素分布分析,为材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此外,质谱分析也是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质谱分析利用物质的分子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可以对材料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子磁共振质谱、质子谱、碳谱等,这些方法可以对有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进行分析。

最后,热分析也是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热分析利用材料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热、放热、质量变化等特性,可以对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动力学性质等进行分析。

常见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对材料的热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综上所述,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在材料研究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等手段,可以全面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等信息,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材料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工业分析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工业分析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工业分析技术毕业论文范文工业分析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产品的材料、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以工业分析技术为主题,探讨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引言工业分析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和性能测试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进步,工业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试,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工业分析技术的方法工业分析技术包括很多不同的方法和测试手段,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工业分析技术。

1.材料分析技术材料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对产品的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对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产品的制造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结构分析技术结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结构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3.性能测试技术性能测试技术主要用于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

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和耐用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性能指标,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提供依据。

三、工业分析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工业分析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

1.质量分析和控制工业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

通过对产品的材料、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试,可以确定产品的质量指标,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故障分析和诊断工业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产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通过对产品的故障现象、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测试,可以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为故障的排除和预防提供依据。

3.成本分析和优化工业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和优化。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的方法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的方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授课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讲授人:张新房二零一零年七月《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学时学分:32课时,周2学时,2学分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使用教材:张锐著.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教学参考书:1. 周玉主编.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2. 来新民主编. 质量检测与控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左演声主编.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4.杨南如主编.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5.常铁军主编.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6. 周玉等.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自学辅导参考网址:1./eduonline/cl/index.asp2./index?3./clfxycs/sshd.asp?pageclass=1094./?action_mygroup_gid_109_op_list_type_digest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辅以动画、录像。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5% (出勤、听课、作业完成、课堂回答问题等)+实验成绩15% + 闭卷考试成绩70%其他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是一门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有机波谱分析等现代研究材料晶体结构、微观组织、化学组成与性能间关系的课程,它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选修课。

这门课程包括晶体学、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能谱分析和有机波谱分析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 420209Z10课程名称: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Modern Testing Technique of Materials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 32/2先修课程: 工程材料基础适用专业: 航空航天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廖晓玲主编.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年;(2.欧阳国恩主编.复合材料试验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是为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方向所设立的一门拓展知识体系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掌握现代测试技术和复合材料专用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 了解材料力学、化学和物理性能等多方面的测试技术。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在复合材料实验方面的动手能力, 为从事复合材料及其相关行业研究与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 掌握材料现代测试的主要方法, 包括材料性能现代测试技术和复合材料专用测试技术两部分。

前者包括常用的热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基本测试方法;后者主要针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等基本力学性能以及吸水、导电、导热等性能的测试。

能力: 从应用的角度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能, 用于解决材料制备的工程问题;用材料结构和理化性能的表征方法进行材料制备及其分析, 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增强开发新材料的能力;在测试与材料学科的交叉知识的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建立复合材料-结构-性能一体的观念, 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 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原理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原理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原理
1. 光谱分析技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现象来分析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分析材料中的官能团,紫外-可见光谱可以分析材料的颜色和光学性质。

2. X 射线衍射技术:通过 X 射线在材料中的衍射现象来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

该技术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类型、晶格常数、晶粒尺寸等信息。

3. 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内部结构。

4. 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用于测定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

5. 热分析技术:如差热分析、热重分析等,用于研究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相变、热分解等。

6. 光谱化学分析:利用光谱技术进行元素分析,例如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

7. 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定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自旋状态来分析材料的结构和化学键信息。

这些测试技术和方法原理在材料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为材料的开发、优化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测试技术

材料测试技术

材料测试技术材料测试技术是指对各种材料进行性能和质量的检测、分析、评价和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材料测试技术在工程材料、生物材料、化工材料、医疗器械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指导材料的选用和设计,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首先,材料测试技术在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电子等领域的材料,如钢铁、混凝土、塑料、玻璃等。

这些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材料测试技术,可以对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学性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测试,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生物材料领域也是材料测试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生物材料是指用于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材料,如医用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药物释放性能等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材料测试技术,可以对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药物释放行为、生物降解性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测试,为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化工材料的测试与研究也是材料测试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化工材料是指用于化工生产、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对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材料测试技术,可以对化工材料的化学性能、热学性能、机械性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测试,为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力学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还涉及到了纳米材料测试、表面分析测试、多尺度测试等前沿领域。

同时,新型测试设备的不断涌现,如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为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5则范文)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5则范文)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5则范文)第一篇: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干扰源的自动辨识姓名:学号: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指导老师:摘要: 复杂系统由于上装设备众多,空间狭小,导致电磁兼容(EMC)问题突出。

电磁兼容现场测试是解决系统性电磁兼容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在国内针对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干扰源的自动辨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研究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的干扰源辨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把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的干扰源的自动辨识作为研究目标。

首先对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借鉴模式识别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干扰源辨识,设计了电磁兼容现场测试干扰源辨识方案。

论文结合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小波消噪、曲线包络和曲线延拓等数据预处理算法,提出了峰值、包络和谐波等特征的提取方法,形成了原始相关系数、峰值相关系数和相似离度等相似度评价指标。

最后构建了辨识系统并建立了辨识系统的数据库,为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电磁兼容现场测试干扰源辨识模式识别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雷达、遥测测控及计算机等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以爆炸性方式增长,电磁波利用的快速扩张,产了不断增长的电磁污染,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

各种电磁能量通过辐射和传导的途径,以电波、电场和电流的形式,影响着敏感电子设备,严重时甚至使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上述情况对电子设备及系统的正常工作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加强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使之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它包括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和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MS)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结构分析结课论文
学院:物理化学学院
专业班级:应化1001 姓名:
学号: 311013030110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些现代技术对材料的需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功能材料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并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或加速了各种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篇综述简单介绍了功能材料的材料是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一个国家生产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现在称材料、信息和能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又把新材料、信息和生物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材料的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

材料的研究和制造开始从经验的、定性的和宏观的向理论的、定量的和微观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全称。

1975年美国科学院发表的《材料与人类》专著中[1],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义为:探索和应用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和其性质与应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功能材料的概念是美国 Morton J A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

功能材料是指具有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材料,如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在物件中起着“功能”的作用[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现代技术的兴起,强烈刺激了功能材料的发展。

为了满足这些现代技术对材料的需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同时,由于固体物理、固体化学、量子理论、结构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制备功能材料的新技术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功能材料研究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许多新功能材料不仅已经在实验室中研制出来,而且已经批量生产和得到基本性能、特点和分类及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ometer,简写为XRD) 原理:根据布拉格公式:2dsinθ=λ可知,对于一定的晶体,面间距d一定,有两种途径可以使晶体面满足衍射条件,即改变波长λ或改变掠射角θ。

X射线照
射到某矿物晶体的相邻网面上,发生衍射现象。

两网面的衍射产生光程差ΔL=2dsinθ,当ΔL等于X射线波长的整数倍nλ(n为1、2、3….,λ为波长)时,即当2dsinθ=nλ时,干涉现象增强,从而反映在矿物的衍射图谱上。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d值。

X射线分析法就是利用布拉格公式并根据x射线分析仪器的一些常数和它所照出的晶体结构衍射图谱数据,求出d,再根据d值来鉴定被测物。

主要功能:收集晶体衍射数据以及进一步确定晶体结构,过程主要包括:挑选样品,上机,确定晶胞参数,设定参数进行数据收集,数据还原,结构解析。

(2)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 ,简写为OM)
基本原理: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

因同一件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与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所以一般规定像离眼睛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处的放大率为仪器的放大率。

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视角甚小,因此视角之比可用其正切之比代替。

显微镜放大原理光路图
显微镜由两个会聚透镜组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物体AB经物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A1B1,A1B1位于目镜的物方焦距的内侧,经目镜后成放大的虚像A2B2于明视距离处。

主要功能: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

(3)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SEM)
工作原理:SEM的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电子束入射角有关,也就是说与样品的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体收集,并在那里被闪烁器转变为光信号,再经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标本的表面结构。

为了使标本表面发射出次级
电子,标本在固定、脱水后,要喷涂上一层重金属微粒,重金属在电子束的轰击下发出次级电子信号。

主要功能:获取被测样品本身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如形貌、组成、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内部电场或磁场等等。

采用不同的信息检测器,使选择检测得以实现。

如对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的采集,可得到有关物质微观形貌的信息;对x射线的采集,可得到物质化学成分的信息。

正因如此,根据不同需求,可制造出功能配置不同的扫描电子显。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工业革命的先导,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高分子材料是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及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适合现代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且不受地域、气候的限制,因而高分子材料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高分子材料已经不再是传统材料的代用品,而是与金属、水泥、木材并列,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扮演着重要作用的四大材料。

与此同时,高分子科学的三大组成部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程也已经日趋成熟。

因此,量大面广的通用高分子材料通过不断地升级改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使用性能明显提高;各类新型的、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