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
牙周病学课件-牙周病学绪论
![牙周病学课件-牙周病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7217b808a1284ac9504320.png)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 吴亚菲
牙周病学的概念 Definition of periodontology
• Periodontology:
• 是指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 的学科
• Periodontics:
• 临床牙周病学:主要是指研究牙周病的 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的临床学科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 骨质组成。
•
or 牙
齿附着装置(attachment apparatus of
the tooth)。
一、牙龈 Gingiva
• 游离龈(free gingiva)、边缘龈(free marginal gingiva)
• 龈沟(gingival sulcus,or gingival crevice) •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 junction) • 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 • 龈谷(gingival col)
• 狭义的牙周病:破怀性牙周病 (destructive periodontal diseases) 指造 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
• 一、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 • 二、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位置
• 牙科疾病的治疗与牙周组织关系密切
• 龋病的治疗 • 牙髓、根尖周疾病的治疗 • 牙列缺损的修复 • 牙颌畸形的治疗
牙龈上皮
• 口腔龈上皮(oral epithelium) • 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 •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 •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
牙周病—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学课件)优选全文
![牙周病—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学课件)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b256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7.png)
龈沟—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底部位于釉牙骨质界。 正常深0.5-3mm,平均为1.8mm。 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
2.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
临床特征: 紧密附着于牙槽骨表面的骨膜上,血管较少。 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特殊结构: 点彩—附着龈表面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6)龈牙结合部 (dento-gingival junction ) ①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 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 ②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抗原物质侵袭的重要屏障 ; ③龈牙单位=结合上皮+牙龈纤维; ④宿主与微生物“交战”部位, 牙周病的始发部位。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
2.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1)口腔上皮的更新时间 牙龈上皮10~12天;腭、舌和颊部为5~6天;结合上皮为1~6天 。
易始发于此。 龈乳头的形态取决于邻牙表面的外形以及相邻牙之间禊状隙的位置和外形。
正常牙龈的组织学
1.牙龈上皮的结构与代谢特征
(1)口腔上皮:是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 及附着龈的表面的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沟内上皮:又称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 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 的非角化复层状上皮。 (3)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上。
三、牙骨质
(一)牙骨质的结构
● 覆盖于牙根表面,硬度与骨相似。 ● 无细胞牙骨质—牙颈部到近根尖1/3处。 ● 有细胞牙骨质—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和根尖部。
三、牙骨质
(二)釉牙骨质界
(二)釉牙骨质界
牙骨质与釉质交界处。 三种形式: ①牙骨质覆盖釉质——约60% ~65%; ②两者端端相接——约30%; ③两者不相连接——5% ~ 10%。
牙周病学绪论和解剖生理双语第版同济口腔医学课件
![牙周病学绪论和解剖生理双语第版同济口腔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a2cd21284ac850ad0242e3.png)
“好诗应该是这样的, 它是茁壮成长的树木, 根深深地扎在土地里; 它是有源的水,可以追 溯到源头。
赵文博诗集《大地流泉》
牙周组织的健康,是口腔 其他学科治疗成功的基础
所谓牙周病,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 牙齿支持(周围)组织的一类疾病。这些组 织叫做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将 牙齿稳固地固定在牙槽窝内, 使牙齿得以实施其咀嚼功能。
Chapter One INTRUDUCTION
• Anton van Leeuwenhoek(1683 荷兰 人),developed the microscope and used it to discover microorganisms, cellular structure, blood cells, sperm(精 子), and various other microscopic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tubular structure of dentin. 。
美国第一个以专门从事牙周病治疗和研究的牙医 1,首先提出牙周病发展的4个阶段; 2,首先提出牙周治疗的4个步骤;
1947年美国牙医学会才将牙周病学指定 为牙医学中的一个专科
现代-牙周医学的提出
Chapter One INTRUDUCTION
19世纪,不同牙医发明的 早期洁治工具
Chapter One INTRUDUCTION
牙周病学重点
![牙周病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e01c004028915f814dc298.png)
绪论◆牙周病: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广义),包括牙龈病、牙周炎。
牙周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也习惯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
◆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
◆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周膜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构成的主纤维。
一端埋入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
◆牙周膜X 线表现:围绕牙根的窄黑线。
◆牙周膜中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最多)、Malassez 上皮剩余细胞、防御细胞、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牙周膜中有大量基质,基质作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化。
在牙承受咀嚼力的时候,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釉牙骨质界: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三种形式:1.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端端相连接3.二者不相连接◆牙骨质新生依赖于:牙周膜内的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
◆牙固连:若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其间的牙周膜消失,称为牙固连。
◆牙槽骨是全身代谢和改造最活跃的骨组织。
◆牙槽骨的改建影响因素:1.全身:激素2.局部:细菌代谢产物、炎性因子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CPI: 1.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2.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和游离龈合称为角化龈。
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成为点彩。
为正常牙龈特征,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3. 龈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牙龈1. 口腔龈上皮:游离龈顶端到外表面及附着龈表面2. 沟内上皮: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有半透膜作用)3.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牙龈上皮1. 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吉林大学教案《牙周病学》第 2 章—牙周组织解剖
![吉林大学教案《牙周病学》第 2 章—牙周组织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62f12b7e8762caaedc33d477.png)
3、 牙槽嵴顶 ( alveolar bone crest) 牙槽窝冠方的游离端称为牙槽嵴,牙槽嵴
顶是指牙槽突最冠方近牙颈部处,牙槽嵴顶至 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平均是 1.08mm,正常X线 片上此距离小于 2mm。
基质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细 胞运动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牙承受咀爵力时 ,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合力作用。
第三节 牙骨质
1、牙骨质的结构
牙骨质(cementum)覆盖于牙根表面, 硬度与骨相似。是牙体组织,又是牙周组织。
牙颈部最薄,向根尖方向逐渐增厚。45% -50%为无机盐,50%-55%有机物和水。主要 是钙、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有机物主 要是胶原和蛋白多糖。
牙骨质中有两种来源的胶原纤维,一种为 外源性的Sharpey纤维;另一种为内源性纤维, 是成牙骨质细胞自身产生的胶原纤维,纤维方 向与牙根表面平行。成牙骨质细胞还产生一些 非胶原的基质成分,如蛋白多糖、糖蛋白、磷 酸蛋白和牙骨质附着蛋白(CAP),CAP是牙 骨质的特有蛋白。
牙骨质有两种结构形式,无细胞牙骨质和 有细胞牙骨质,无细胞牙骨质形成于牙根发育 中,紧贴于牙本质表面,牙颈部到近根尖1/3 处分布,不含牙骨质细胞,大部分是Sharpey 纤维,对牙起主要支持作用。有细胞牙骨质形 成于牙萌出,位于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根尖 部可以全部为有细胞牙骨质,但牙颈部常是无 细胞牙骨质。
2、釉牙骨质界
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
釉牙骨质界有3种形式: 1、 60%~65% 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2、30% 二者端端相接 3、5%~10%不连接,牙本质直接暴露。
牙周病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牙周病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0895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掌握:牙周病学的定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了解: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第二节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了解: 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第三节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了解: 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第一节牙龈掌握: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牙龈上皮的结构特征;结合上皮的结构、附着方式、位置的变化;龈牙结合部的和龈牙单位的概念;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熟悉: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了解:牙龈的结缔组织。
重点: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和组织学.难点: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第二节牙周膜掌握:牙周膜的概念.熟悉: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
了解: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第三节牙骨质掌握:釉牙骨质界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第四节牙槽骨掌握:牙槽骨等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熟悉: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
了解: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
第五节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熟悉: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第六节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熟悉: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第七节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意义。
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第一节牙周病的分类掌握:99年牙周炎的分类熟悉:89年和99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了解:99年牙龈炎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第二节牙周病的流行情况了解:牙周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指数的设计。
第三节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熟悉:危险因素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第四节牙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熟悉:牙周流行病学指数的发展及其评价。
了解:影响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因素。
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第一节概述熟悉:牙周生态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了解: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第二节牙菌斑生物膜掌握: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龈上菌斑生物膜和龈下(附着性和非附着性)菌斑生物膜的分布、主要特性.熟悉:牙菌斑生物膜致病的三个学说。
牙周病学:第一章 绪论
![牙周病学: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2f402e0f121dd36a22d8235.png)
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 病理变化;
periodontics是指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的临床学科。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s): 特指只发 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 牙槽骨 )的各种疾病。
第七节 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
龈乳头不足以充满楔状隙时,就会在两牙的邻间形成“黑色三角”。
呈弧形线的龈缘,其最根方的点称为牙龈顶点。 上颌中切牙与尖牙的牙龈顶点连线为牙龈平面。
牙龈平面P、牙龈顶点Z及牙龈点彩S
牙周表型(牙龈表型),描述受基因和环境因 素影响的牙龈、牙槽骨及牙体组织的特征。
牙周生物型(牙龈生物型)指牙周软组织及其 牙槽骨组织的特征。
➢沟内上皮 Sulcular Epithelium
沟内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 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沟内上皮有上皮钉突, 但缺乏颗粒层和角化层,且常有许多细胞呈水样变性。 沟内上皮暴露于口腔或龈沟内的菌丛完全清除时, 仍具有角化的潜能。 沟内上皮具有半透膜的作用。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A.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为生物学宽度 B.龈沟深度约为1~2mm C.结合上皮宽度约0.97mm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织,约1.07mm 生物学宽度=C+D,约为2mm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意义
➢骨的沉积与牙的主动萌出相伴随,当牙主动萌 出或人工牵引使牙继续萌出时,牙槽嵴顶随之 增高;当将牙压入牙槽窝时,牙槽嵴顶亦随之 发生吸收;其结果是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与牙槽 嵴的关系不变。
第四节 牙槽骨 Section 4 Alveolar Process
牙周病学教案
![牙周病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3d3974a8956bec0975e3fe.png)
牙周医学;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
课型
理论课第8次
对象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牙周医学的相关概念
2.掌握牙周病常规治疗计划(总体目标和治疗程序)
3.熟悉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周病学》教案
主讲教师:包广洁
口腔医学教研室
教学课题
绪论;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课型
理论课第1次
对象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牙周病的概念(定义)及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2.了解牙周病及学科发展史
教学重点
1.牙周病的概念
2.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教学难点
牙周应用解剖
教学方法
讲授理论(多媒体)、提问
内容提要
思考题
1.常见牙龈病的类型
2.临床如何鉴别急性多发性龈脓肿与牙周脓肿?
教学课题
牙周炎
课型
理论课第6次
对象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及治疗原则。
2.掌握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局限型、广泛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3.熟悉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内容提要
及
时间分配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90′
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20′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2、根分叉病变25′
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分度
治疗原则
3、牙周脓肿25′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4、牙龈退缩10′
5、牙根敏感及根面龋10′
小结内容
根分叉病变
牙周脓肿
思考题
1.牙周炎有哪些常见的临床伴发病?
牙周病概述—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
![牙周病概述—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https://img.taocdn.com/s3/m/8030e7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a.png)
牙龈:覆盖在牙槽骨表面和牙颈部的口腔黏 膜上皮及其下下发方给的你结的缔结组缔织组。织。
牙龈构成 游离龈 附着龈 龈乳头
8
牙龈的表面解剖
牙龈的解剖学标志
健康牙龈
点彩 11
龈谷与牙形态的关系 为龈谷
生物学宽度
A.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为生物学宽度 B.龈沟深度约为1~2mm C.结合上皮宽度约0.97mm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织,约1.07mm 生物学宽度=C+D,约为2mm
骨开窗和骨开裂
五、前牙区的美学特点
牙龈平面P、牙龈顶点Z及牙龈点彩S
三、牙骨质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 a.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b.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 c.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四、牙槽骨
下颌骨及牙槽突唇舌向剖面观
固有牙槽骨 松质骨 皮质骨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具有高度可塑性,随牙齿生理性活动不断改建 随年龄增长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密度逐渐减低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新生(正畸治疗的基础)
28.9
龈炎检出率 57.7
牙石检出率 59.0
牙周健康率 —
35~44岁 61.0 77.3 97.3 14.5
65~74岁 75.2 68.0 88.7 14.1
(2005年全国流调资料)
第一节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组织 一、牙龈 二、牙周膜 三、牙骨质 四、牙槽骨
6
一、牙龈
健康牙龈
7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 组织)的疾病。
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 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的牙周炎两大类。
2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 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 要口腔疾病。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832fea4fbe1e650e52ea9938.png)
牙周病学第一章绪论Periodontology: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病理Periodontics:牙周病诊治、治疗、预防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流血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健康的牙周组织是口腔内各种治疗的基石(双向作用)牙周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牙周医学)牙周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密切关系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附着、支持、封闭、抵抗第一节牙龈解剖、组织解剖定义:起源、部位、结构、作用游离龈(边缘龈):龈沟侧缘、顶缘龈乳头中央部分:龈谷附着龈:角化、宽度膜龈联合牙槽粘膜封闭抵抗:上皮角化、固有层结缔组织致密、上皮钉突组织上皮口腔上皮沟内上皮(龈沟上皮)部位、角化、层次、基底膜、通透性、细胞结合上皮结合上皮与牙的萌出:主动萌出(牙骨质、牙槽骨沉积)被动萌出(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生物学宽度龈牙结合部龈牙单位结缔组织⒈胶原纤维作用:①紧束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②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使其承受咀嚼的压力③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龈牙纤维牙骨膜纤维位置、起止、行程、作用环形纤维越隔纤维⒉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⒊基质蛋白蛋白多糖透明质酸:主干多糖硫酸软骨素(糖胺多糖):以蛋白质为核心形成多糖亚单位,存在大量阴离子,能结合大量水糖蛋白:纤维粘连蛋白、骨粘连蛋白作用第二节牙周膜(牙周韧带)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第一节牙周病分类疾病的分类(classification)是建立在人类对该病的认识的基础上,它又转而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准确而统一的分类法,还有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按病理学分类分类原则按病因分类按临床表现分类第二节牙周病的流行情况描述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目的分析实验(一)牙龈炎国内外调查显示总的规律是牙龈炎(gingiviti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在70%~90%左右。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96cb08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f.png)
•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 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它由游 离龈 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图2—l
• 牙龈上皮分为三个区:牙龈上皮;龈沟上皮和 结合上皮;图2—3
•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gival junction:
• A 定义:是指牙龈组织籍结合上皮与牙面 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该处的 结合上皮既无角化层;也无上皮钉突
traumatism的字面含义是指由于不正常的合 接触关系或咀嚼系统的异常功能;造成咀嚼 系统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 • 性变化
• 1 牙石 • 2 牙面着色 • 3 食物嵌塞 • 4 牙合 创伤 • 5 解剖因素 • 6 不良习惯 • 7 医源性因素
牙石
• 一概念 • 牙石dental calculus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
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逐 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 • 牙石根据其沉积的部位;以龈缘为界 可分为龈上牙石和 龈下牙石 • 1 龈上牙石 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和龈沟处的牙石称龈 上牙石;又称冠部牙石或唾石;表明钙化成分来源于唾液 • 2 龈下牙石 沉积于龈缘之下;附着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 根面 需用探针才能查到者为龈下牙石;又称为血石;表明钙 化成分来源于龈沟液 • 牙石的临床特征见表4—5:
织对局部因素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从而使原来不 能引起病变的局部因素;变成可以致病的因素 全身 系统性疾病能对牙周炎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增 加起着推动的作用
• 临床表现:首先是牙龈红肿 出血;这是病人主观上 能够感觉到和观察到的 其次是牙周袋形成;这需要 医生检查才能发现;但是病人也可以发现牙龈退缩; 牙龈流血 溢脓 牙龈边缘与牙齿分离;甚至牙齿松 动 伸长 移位;并且感到牙龈疼痛和口臭 牙齿松动 是牙周炎已趋严重的标志 患牙周炎时也可引起牙 龈退缩 患有牙周病的人应及早找口腔科医生进行 诊治
绪论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详解
![绪论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fe6c00c960590c69fc37679.png)
JUNQIANG JIANG
古代即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 强调晨起及饭后漱口 ❖ 唐代:盐水漱口,叩齿、按摩等 ❖ 印度:嚼柳枝后清洁牙齿 ❖ 三国:金制牙签
JUNQIANG JIANG
JUNQIANG JIANG
治疗
❖ 《黄帝内经》:针刺治牙疾
❖ 唐代,中世纪阿拉伯:器械 刮除牙石
“人类口腔作为感染灶”
骨炎 脓毒血症 坏疽 坏疽性口炎 结核
骨髓炎 脑膜炎 咽痛
霉菌感染 梅毒
败血症 肺炎 窦炎
白喉 鹅口疮
WD Miller, Dental Cosmos 33: 689-713,1891
JUNQIANG JIANG
X线的发现和应用
JUNQIANG JIANG
二十世纪
❖ 前三十年的发展中心在欧洲 ❖ 维也纳学派:Glickman 和 Orban 等在尸检
牙周病学绪论
口腔内科 蒋俊强
JUNQIANG JIANG 2015年3月
JUNQIANG JIANG
牙槽骨的吸收破坏
JUNQIANG JIANG
定义 definition
❖ 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 的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s)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学科
JUNQIANG JIANG
❖ 游离龈:free gingiva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
❖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附着龈宽度的临床意义
❖ 龈乳头:gingiva papilla 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 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gingival c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UNQIANG JIANG
JUNQIANG JIANG
临床特征
结构和代谢特征
JUNQIANG JIANG
口腔龈上皮: 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沟内上皮: 无角化,有钉突,有半透膜作用
结合上皮: 无角化,无钉突 上皮性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
JUNQIANG JIANG
麻醉剂的应用:
Horace Wells --N2O用于麻醉
William Morton--乙醚用于麻醉
JUNQIANG JIANG
Louis 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 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JUNQIANG JIANG
Robert Koch
提出“微生物” 致病理 论
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
JUNQIANG JIANG
十九世纪
Lenard Koecker
提出牙石是引起牙周病发病和 失牙的原因 提倡晨起和饭后刷牙
牙源性病灶感染的倡导者
JUNQIANG JIANG
Levi Spear Parmly:
口腔卫生之父
牙线的发明者
JUNQIANG JIANG
十九世纪中期
强调晨起及饭后漱口 唐代:盐水漱口,叩齿、按摩等 印度:嚼柳枝后清洁牙齿 三国:金制牙签
JUNQIANG JIANG
JUNQIANG JIANG
治疗
《黄帝内经》:针刺治牙疾 唐代,中世纪阿拉伯:器械 刮除牙石 十八世纪:牙科之父 Fauchard出版了“外科牙医 学”,奠定了牙科作为一门 临床学科的基础
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 的三种形式 牙骨质的吸收和修复 ?如何促进牙骨质的新生?
牙槽骨(alveolar bone)
固有牙槽骨在x线片上呈围绕 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称为硬 骨板(lamina dura) 牙槽骨因炎症或创伤开始吸收 时,硬骨板消失或模糊、中断
JUNQIANG JIANG
二战后
美国和瑞典等国,无论在临床,还是病理学、 微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方面都占据领先地 位 牙周病的动物模型、牙周病发病机制、病理、 咬合创伤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Glickman,Waerhaug,Lindhe等是代表人物
JUNQIANG JIANG
目前
如果修复体边缘侵犯,则引起牙 龈炎症和牙周破坏
冠延长术后,要求龈缘距牙槽嵴 顶距离为3-4mm左右 能保证修复后有1-2mm深的龈沟
冠边缘位于龈沟中段
JUNQIANG JIANG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
定义:牙龈组织籍结合上皮与压面连接, 良好的封闭软硬组织交界处。 结合上皮与牙龈纤维被视为一个功能单 位,称为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 机体防御系统与外部致病因子相互抗争 的场所,也是牙周病的始发部位
1例首诊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通 常需要4~8次。 以一名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每天诊治10例牙周 病患者,1年(250个工作日)仅能治疗2500人 次,约800例患者 《当前国内牙周病学教学现况的分析及 建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7期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The normal periodontium)
JUNQIANG JIANG
牙周支持组织或牙附着装臵
Attachment apparatus of the tooth
JUNQIANG JIANG
第一节 牙龈(gingiva)
临床特征 结构和代谢特征
JUNQIANG JIANG
游离龈:free gingiva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附着龈宽度的临床意义 龈乳头:gingiva papilla 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 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gingival col)
JUNQIANG JIANG
JUNQIANG JIANG
发病与口腔不洁有关
王焘《外台秘要》:对牙石、菌斑等有准确 描述 中世纪阿拉伯医书详述牙石危害及去除方法 荷兰的Leeuwenhock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并绘制 了牙垢中的微生物 中医:肾虚齿豁
JUNQIANG JIANG
古代即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前牙牙龈美学
牙周表型
1989年,Seibert和Lindhe基于临床观察,首 次提出了牙周生物型(periodontal biotype ),又称为牙龈生物型(gingival biotype) 。 分为薄龈生物型和厚龈生物型和中间型。 2010年Kan[3]将牙龈厚度≤1mm定义为薄型 ,≥1mm定义为厚
结合上皮的位臵
随着年龄或病理改变,结合上皮 可位于牙釉质、釉牙骨质界或牙 骨质
JUNQIANG JIANG
生物学宽度
Biological width,BW 龈沟到牙槽嵴顶之间的 恒定距离 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 顶以上的结缔组织 约2mm左右,有个体差 异
JUNQIANG JIANG
生物学宽度的意义
JUNQIANG JIANG
2005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病患病率在 成人中大约86%。
健康的牙周组织是口腔内各种治疗的基础。
牙周医学
第一节 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 The historical backgroud of periodontology
JUNQIANG JIANG
牙周病学发展简史
牙龈生物型
gingival biotype牙龈颊舌向的厚度,分为厚 、薄两类。 Claffey和Shanley曾对牙周生物型进行量化分 型:牙龈厚度>2 mm为厚牙周生物型(以下简 称:厚型);牙龈厚度≤1.5 mm为薄牙周生 物型(以下简称:薄型)
对于牙龈厚度及牙龈生物型的测量在口腔多 个专业领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牙龈.牙槽骨 及牙之间的关系对牙周疾病的进展,治疗设计 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膜龈手术,牙 周手术,种植美容修复手术等方面提供了更 简便直观的路径,为临床医生做进一步治疗 设计或术前入路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
牙周病学绪论
口腔内科 蒋俊强
JUNQIANG JIANG
2015年3月
JUNQIANG JIANG
牙槽骨的吸收破坏
JUNQIANG JIANG
定义 definition
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 的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s)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学科 --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periodontics)
在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病和 全身疾病的关系、牙种植学 方面有深入研究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 一,是失牙的最主要原因 是口腔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
JUNQIANG JIANG
任重而道远
2004年全国牙周专科医师756人,每周3天临 床以上的不足40%。仅有50%的医师能够运 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技术进行规范化的牙 周治疗。 全国35~44岁和65~7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 者仅占14.5%和14.1%。
和开拓者
首次发现炭疽杆菌,结核
杆菌,霍乱弧菌等
制定了科赫法则
Edward Jenner, Joseph Lister
JUNQIANG JIANG
W学说 非特异菌斑学说的基础
JUNQIANG JIANG
“人类口腔作为感染灶”
骨炎 脓毒血症 坏疽 坏疽性口炎 结核 骨髓炎 脑膜炎 咽痛 霉菌感染 梅毒 败血症 肺炎 窦炎 白喉 鹅口疮
John W. Riggs 美国牙周病及其治疗的领军人物 牙周病或者牙槽脓漏被称为“Riggs’病” 首位牙周专科医师 于1844年首次采用N2O在麻醉下施行了拔牙 术(但失败) 牙周病保守治疗的倡导者,反对手术 口腔保健预防的奠基人
JUNQIANG JIANG
十九世纪中晚期(三大发现)
BRAIN STORM
JUNQIANG JIANG
古代——对牙周病有一定认识,缺乏系统性 近代——Pierre Fauchard《外科牙医学》奠定了现 代牙周病学的基础 现代——牙周病学得到飞速发展 当代——牙周医学的发展
古老而常见
我国---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遗骨中有不同程度 的牙槽骨破坏 古埃及的木乃伊中,牙周病是最常见的疾病 之一 古希腊的Hippocrates和我国的《黄帝内经》 上有关于牙周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
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2mm均为正常
JUNQIANG JIANG
骨开窗(fenestration)和骨开裂 (dehiscence)
多见于前牙唇侧和上颌磨牙的颊侧 受力时,受压侧牙槽骨吸收,受牵 引侧有骨新生
JUNQIANG JIANG
牙槽骨的分类
1985 Branemark 一类骨:大部分由皮质骨组成 二类骨:中央是高密度的松质骨,皮质骨厚 三类骨:松质骨较多,皮质骨较少 四类骨:大部分为低密度松质骨,皮质骨很薄
JUNQIANG JIANG
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一生中不断进行更新
更新时间与部位、上皮的厚 度等有关: 结合上皮约一周左右;牙龈 上皮约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