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缘故、特点;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明白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明白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缘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缘故。
2、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四、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关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差不多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怎么说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程序设计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发,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和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缘故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关心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七、教学过程(一)、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欲望(5分钟)1、多媒体课件展现水毛茛和果蝇的图片,设疑: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什么缘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状?这种变异能遗传吗?果蝇的白眼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吗?2、导出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案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教学目标】1.说明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阐明基因突变的意义。
3.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4.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及特点。
(2)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的特点(3)基因重组2、教学难点(1)细胞癌变的原因(2)基因重组的类型【新课导入】“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其实生物变异不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重组也会造成生物变异。
那么基因重组造成的生物变异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基因重组。
【新课讲解】基因突变的实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教材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从实例入手,从现象开始,追溯根源。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积累,大胆联想、推理、讨论甚至辩论,让学生猜测基因突变的类型和结果。
材料1:1910年,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由于发烧和肌肉疼痛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镰刀状的。
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这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图5-1,也可以用幻灯的形式展示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图片。
然后提问:(1)从图片中我们看到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能?提示:圆饼形状,运输氧气功能。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完成有没有影响?提示:有,运氧气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讲述: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材料2: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教案
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及图片:一普通玉米种子在水、肥、光特别充足的条件下结出籽粒大而饱满的玉米穗。
二将普通蔬菜种子搭载于航天卫星,经过太空特殊环境变化处理,返回地面后,经农业专家多年培育而成太空蔬菜。
中国目前已培育出的太空蔬菜:太空苦瓜、太空黄瓜、太空青椒、太空西红柿、太空茄子、太空南瓜、太空大豆等等。
思考1:籽粒饱满的种子与普通种子相比,太空椒与普通青椒相比,形状有明显的差异,太空椒肥大,这是为什么?把子粒饱满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种子是不是粒大饱满?思考2:把太空椒种下去,长出的是什么?这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思考3:如有的女性通过美容手术,单眼皮变成双眼皮,或将眉毛纹成弯弯的柳叶眉,这样的双眼皮和柳叶眉能不能遗传呢?讨论小结:讲述:可见生物的变异有两种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
它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出示教学目标并进行解读通过“导学案”来展示,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
同时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对各目标给出具体的记忆层次,并指出重难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原因及特点。
☆2、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时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3、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来源、意义,会辨别不同情况下的基因重组。
(二)出示“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导学语:请同学们利用教材,结合“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完成“自学指导”上的相关内容。
课前,根据目标设计一课时“导学案”,内容如下:一、基础知识导学1、基因突变的实例仔细阅读课本P80-81“基因突变的实例”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思考(1)完成P81思考与讨论内容。
(2)造成该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3)找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分析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对生物的影响。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自主预习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的改变。
根本原因:。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该变化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
3、基因突变的时间:。
4、人工诱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如等;化学因素:等;生物因素:5、②③特点:①⑤。
6、意义:基因突变的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等。
二、基因重组1.概念:指生物在进行生殖过程中,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种类:课内探究【引入】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概念。
2、变异的类型。
探究一、基因突变1、阅读课本80-81页“基因突变的实例”小节,完成课本81页“思考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除了碱基替换引起的性状改变的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吗?(3)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什么?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后代吗?【思考】(1)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典例】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环境影响2、阅读课本81-82页“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小节,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哪些?(2)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思考】基因突变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典例】果树的叶芽若在早期发生突变后,可以长成变异枝条,但长势一般较弱,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具有()A.随机性B.低频性C.不定向性D.有害性探究二、基因重组1、阅读课本83页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重组的概念是什么?(2)基因重组的类型有哪两种?发生的时期是什么?2、完成课本83页“思考与讨论”,并思考为什么有性生殖相同亲本的后代会产生差异呢?3、阅读课本83页,回答:基因重组的意义是什么?【思考】(1)对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什么?(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菌转化为S菌是基因重组吗?为什么?【典例】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闻名世界,从遗传角度看,和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B.环境影响C.基因突变D.人工诱变。
高一下生物《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秀教案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2)理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3)能够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学习重点(1)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
学习难点(1)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2、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知识准备教材助读一、生物的变异变异的类型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
前者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没有引起体内的变化;后者是由于生殖细胞内的的改变引起的,来源有三种:、基因重组、。
二、基因突变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改变,就叫基因突变。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的结构发生了突变。
3、特点:⑴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⑵随机发生。
⑶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
⑷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的。
⑸基因突变是的。
一个基因可突变成一个以上的。
4、分类:可分为和诱发突变。
5、基因突变的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
6、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⑴人工诱变的的概念:指利用因素或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突变。
⑵人工诱变的方法。
物理方法:用、、紫外线、激光等处理生物;化学方法:用、等处理生物。
⑶人工诱变的优缺点。
优点:提高变异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大幅度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
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材料。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例-精选作文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例一、教材内容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常态下的教学教材,实现学生对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的掌握,从而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基因重组内容涉及减数分裂过程,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同时本节内容可为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四章已学习了有关遗传的知识,DNA结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自由组合等,以及必修一中学到的癌变知识等,都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为学习本节课打好了基础。
况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与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三、教学目标知?R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等。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发散思维、比较综合能力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学习中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原因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2、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难点在于能让学生体会出这两者意义上的区别: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才有可能使生物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包括:从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切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自学质疑→分组进行交流释疑→反馈评价→总结归纳。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展示镰刀形贫血、白化病、多指等遗传病的资料,结合俗语“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进入新课。
2.自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1)镰刀形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析基因突变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类型?(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4)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5)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6)什么是基因重组?(7)概述基因重组的类型?(8)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是否相同?哪种产生新基因?(9)基因重组有什么意义?3.制定分组计划。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具
多媒课件、智慧平板、导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调试智慧平板
一、导入新课:
运用新冠病毒“双突变”实时新闻,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针对自身的学情,各抒己见
从问题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热情
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个人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律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攻克本节课重难点
科学畅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关注人类健康的问题
引起学生对基因重组的兴趣
举例辨析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和不定项性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六、科学畅想:学了“基因突变”,我想到了……
展示生物小故事,引入下一节课《基因重组》
配合老师调试
通过了解病毒“双突变”初步了解基因突变
观看微课,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史
学生思考讨论
动手制作,最终认识到,基因控制形状;结构决定功能
针对老师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1.展示学习目标和本节课问题聚焦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有哪些?
4.基因突变有哪些重要意义?
二、微课: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科学发现史(微课)
让学生阅读教材,从分子水平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
利用材料制作模型阐述病因
(完整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课方案王慧英河北平山古月中学一、教课目的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色和原由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3、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经过基因突变原由的学习,建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2.经过对基因突变原由及特色的逻辑论证过程,不只能够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用辨证唯心主义的看法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思想教育。
3.经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能力目标:1.经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剖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经过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增补、激发灵感,提升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和反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本质的能力。
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 1.基因突变的看法及特色2.基因突变的原由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三、教课与学法方法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合增补有关的资料, 创建形象生动的教课气氛,让学生从实例剖析下手, 教师适合举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指引,依据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看法;指引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议论英词句子中发生个别字母改变可能致使句子意义的变化状况和一本书的文字信息在从头拷贝一份时易发生的错误,进行理解指引联想和类比,理解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改变的关系;以设问、议论的形式指引学生经过问题研究和自主合作学习思虑基因突变和重组的意义;用填表的形式指引学生进行知识的对照和总结。
最后有效小练进行稳固和加深理解,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控一次性到位。
四、学情剖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其实不陌生。
经过前方对基因构造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环境有关。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学中重要的看法,是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此中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要点知识。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一、课程目标及内容本课程通过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节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基因遗传变异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1.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2. 基因重组对基因组变异的贡献;3. 如何观察基因变异现象;4. 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采用PBL(问题式研究)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积极性,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2. 操作和观察基因变异现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基因重组调控机制;2. 基因工程的应用。
四、教学时间分配本课程总共需要3节课,每节课50分钟。
时间分配如下:1. 知识讲授(40分钟);2. 多媒体展示案例(10分钟);3. 小组讨论(40分钟);4. 实验操作(20分钟);5. 实验结果讲解(20分钟)。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介绍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2. 讲解基因重组对基因组变异的贡献;3. 多媒体展示基因变异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基因变异现象;4.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第二节课1. 讲解基因重组的调控机制;2. 展示基因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3.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基因工程实验操作;4. 收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节课1. 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进行讲解;2. 教师介绍其他基因重组应用案例;3. 学生小组展示基因重组应用案例;4. 总结课程。
六、教学效果评估本课程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业评分法和实验操作评估法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 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这是确定本节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考虑到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本节还将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列为教学目标,以便为第7 章的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教学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内容导入: 1910 年,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由于发烧和肌肉疼痛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一、基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病──镰刀型细因突变胞贫血症。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的实例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镰刀状的。
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这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用幻灯的形式展示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图片。
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通过展现科学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即从性状到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探寻基因突变的本质。
学生阅读并讨论下列问题:出示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1. 人们是怎样理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1928 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病的 ?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从现象上理解遗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949 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将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放在一定的溶液中电泳,发现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明显不同,鲍林推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
经过分析,鲍林认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
1956 年,英格拉姆等人用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细胞的血红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电泳对二者进行分析,发现有一个肽段的位置不同。
这段有区别的肽段的氨基酸顺序参见教科书图2。
问题探讨2. 鲍林为什么认为镰传病。
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 ?理解血红蛋白是一种大分子物质。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基因突变的原因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六、教学步骤问:通过美容手术,纹成弯弯的柳叶眉,这种柳叶眉能遗传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再举一例问:太空椒的性状能遗传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生物的变异观察P80一、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的。
问:大家回顾一下,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分子结构如何?学生回答。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
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图讲解。
强调基因结构不管按以上的哪一种情况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
1.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
那么,基因突变是如何产生的呢?2.基因突变的原因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
显示:正常型红细胞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的性状比较图。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
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问: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和正常人的为什么不一样?问: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为什么被缬氨酸取代?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会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变成。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教案.doc
1非同源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四分体交叉互换
3转基因
基因重组的意义。
观察理解基因突变
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阅读教材,进行自我总结
突破重点难点
课堂
反馈
课后练习
小结
本节内容是可遗传变异的两种形式,相对简单,以理解文字的逻辑感念为主。
板书
设计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贫血症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普遍性不定向性频率低
三基因重组
布置
作业
阳光课堂
教学
反思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于进一步探究基因与遗传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基因重组的概念及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教师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方法理解本节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理解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引入新课
人的基因是否一成不变吗?
讨论解决
引入新课
教学
活动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贫血症
概念:DNA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
的变化。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普遍性不定向性频率低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教案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4、基因突变的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
5、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有重要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二、基因重组
三、
1、概念
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的过程。
总课题
第5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总课时
第课时
课题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基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分析:
本模块的第1章至第4章,从分子水平阐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基因的结构和作用等基本问题,第5章则从生物变异入手,从基因和染色体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延续和拓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变异能否遗传?
是否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介绍变异的类型和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
一、基因突变
和学生一起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1、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1K■r 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 市实验学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
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
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的呈现上,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
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
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
【学生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性状不仅由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影响。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这些变异的特点和对生物个体和进化的意义。
学生经过近一学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了一定通过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本节可完全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
学生对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有着浓厚兴趣,本节课可以通过对生活实际中问题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类型3.能够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精品《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能力方面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方面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首先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问题探讨及基因突变的实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言:前面我们对遗传问题进行了学习,知道了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以及遗传的二个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生物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答: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性状表现除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答:与外界条件有关)性状由亲代传递到子代时,会不会一成不变呢?当然不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这又为什么呢?(答:这是因为生物体不仅具有遗传还具有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类型。
3. 让学生了解基因重组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4.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类型。
3. 基因重组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类型;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图像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基因突变的教学:a. 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明确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
b. 介绍基因突变的特点,如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等。
c. 讲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如为新基因的产生提供途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等。
d. 分析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e. 介绍基因突变的类型,如碱基替换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3. 基因重组的教学:a. 讲解基因重组的概念,明确基因重组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新组合。
b. 介绍基因重组的类型,如自由组合型、交叉互换型等。
c. 讲解基因重组的意义,如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促进生物的进化等。
d. 分析基因重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概念、特点、类型及意义的理解程度。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一生物教案设计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突变》高一生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子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如何产生的?(2)引出本节课主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1)概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类型: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重复突变等。
(3)实例分析:以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为例,讲解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4)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内基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2)类型: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3)实例分析:以果蝇杂交实验为例,讲解基因重组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4)意义:基因重组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4.分子机制(1)基因突变: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错配、插入或缺失等导致基因序列改变。
(2)基因重组: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酶作用等导致基因重新排列和组合。
5.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课堂小结(2)强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2)查阅资料,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互动,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子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需加强讲解和引导。
3.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这是确定本节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考虑到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本节还将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列为教学目标,以便为第7章的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导入:1910年,一位美国
黑人青年由于发烧和肌肉疼痛
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
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
一种特殊的贫血病──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
我们知道,正常
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而镰
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
却是弯曲镰刀状的。
这样的红
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
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这
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
用幻灯的形式展示正常
红细胞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
细胞图片。
出示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
学生阅读并讨论下列问
题:
1.人们是怎样理解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
的?
2.鲍林为什么认为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
3.根据英格拉姆等人的
实验,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肽
链中的哪一个氨基酸发生了什
么样的突变?查阅密码子表,
分别写出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
基酸的密码子。
通过展现科学发现的过
程,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
即从性状到遗传物质的认识过
程,探寻基因突变的本质。
从现象上理解遗传病。
理解血红蛋白是一种大
分子物质。
理解蛋白质分子不同,组
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也不
同,而氨基酸的种类是由密码
子来决定的。
密码子的排列是由DNA分
子决定的。
密码子发生改变是
因为DNA分子发生了改变。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四、基因重组
五、基因突变和基因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
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病。
1949年,美国化学家鲍林
将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放在一
定的溶液中电泳,发现正常人
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
明显不同,鲍林推测镰刀型细
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
的缺陷造成的。
经过分析,鲍
林认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
种分子病。
1956年,英格拉姆等人用
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
细胞的血红蛋白在相同条件下
切成肽段,通过电泳对二者进
行分析,发现有一个肽段的位
置不同。
这段有区别的肽段的
氨基酸顺序参见教科书图。
问题探讨
幻灯展示“问题探讨”
中的事例,并提出问题。
原句:THE CAT SAT ON THE
MAT
错句:1.THE KAT SAT ON
THE MAT
2.THE HAT SAT ON THE MAT
3.THE CAT ON THE MAT
问题:1.请比较3个句子
与原句在字母上的变化差异,
以及意义上的差别。
2.如果将原句想像成DNA
分子,将错句想像成基因突变
而形成的DNA分子,请思考基
因突变有哪些类型?
3.请结合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的实例,尝试总结基因突
变的概念。
根据以上实例,教师和学
生一起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教师总结:基因突变如果
发生在配子中,将会遗传给后
4.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
DNA分子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
相应的DNA分子的碱基片段发
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想一想,一个碱基发生
变化,生物的性状就一定会发
生变化吗?
学生将英文句子翻译为
中文。
学生对比、思考和总结
学生思考、讨论,并举例
说明:
物理因素,在强日光下暴
晒容易得皮肤癌;在医院放射
室工作的医生容易得癌症,等
等。
化学因素,咸菜等腌制食
品必须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含量过多可能会致
癌,等等。
学生自学并总结
学生思考回答:(非等位
基因)
(因为非等位基因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
体要重新组合)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的后期)
(分离)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计算回答
培养发散思维,为学习基
因突变的特点做准备。
以想像和类比的形式引
导学生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并对其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
学生理解基因发生突变的原
因。
内容较简单,便于学生自
学。
生物学中有很多名词可
以通过“顾名思义”的方式进
行理解学习,以问题的形式诱
思导学,有助于避免学生死记
硬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
思考。
重组的意义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
变,一般是不能够遗传的。
癌
细胞就是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的结果,那么,生活中有哪些
因素容易引发癌症,引起基因
突变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
关基因突变原因的内容。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并进
行总结。
指导学生回顾孟德尔自
由组合定律。
为帮助学生理解
和记忆,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
生思考:
1.“基因重组”是指基
因的重新组合,哪些基因可以
进行重新组合呢?
2.非等位基因为什么要
重新组合呢?
3.非同源染色体在什么
时期重新组合?
4.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后期,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基
因重组的定义:是指在减数分
裂的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引言:基因突变是广泛存
在的,在前面,我们所列举的
基因突变的实例都是有害的,
那么广泛存在的基因突变是不
是都不利于生物生存呢?基因
突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请思
考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
基因吗?
2.这些新的基因产生的
新性状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
义(有利还是有害)?
3.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些
个体生存下来?
4.基因突变对生物的进
学生填表、总结
通过对比,给学生以系统
和相对完整的知识,并学习用
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
化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与基因突变相比,基因重组又有何意义呢?
指导学生阅读“基因重组”中的“思考与讨论”,并回答问题。
从以上计算可知,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环境变化的基因组合。
所以说,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教师列表总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本质、发生时间及原因、条件和意义等。
表格见“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