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磁兼容性测试
3G手机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
WC MA 移动通信 系统 电磁 兼容性要 求和测量方法》 D ( 1 分) 第 部
Y / 19 1 0 7 ( G z d 2 0 数 字 蜂 G / 6 6 2 D T 7 2 0 5 ( H cma0 0 2 B T 1 2 7
2 C M 00 D A2 0 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G / 6 6 3 B T 1 2 7
试 验 时应 建 立并 保 持 通信 连 接 。 在 数据 传送 模 式下 . 能判 据 应 遵 照下 列条 件 之一 : 性
一 一
C DMA和软件无线 电等 当今 国际领先技术融 于其中 .在
频 谱 利 用率 和 对 业 务 支 持 具 有 灵 活 性 、频 率 灵活 性 及 成
如果 使 用BE 作 为 判断 条 件 那 么测 试 序 列 中不 R
序号 1
2
表2手机的E 测试项目 Mc
试验项目 静电 放电 抗扰度
辐射骚扰抗扰度
l J
I
适用端口 机箱端口
机箱端 i 3
3
工频磁场抗扰度
机箱端 1 3
2 测试 方 法详 见各 个 行业 标 准 及相 关基 础 标 准 。 )
3性 能 判据
( )性能判据A ( 1 持续 现象)
除 了在 通 信 过 程 中确 认 上 述 性 能 外 . 应 进 行 空 闲模 还
35 dB。
() 4 下行链路校准
将 模 拟 耳粘 贴 在 1 z 准 音 频 信 号源 发 射 端 . 开 信 H 标 k 打 号源 . 声波 管 采 集 声压 通 过 音 频 箱 放 大 后 , 信 号 经 光 纤 该
( 1 分) 第 部 G / 6 6 8 B T 1 2 7 Y / 9 - 0 7 ( G zD S D 数 字 蜂 D T 1 2 1 2 0 ( HT C MA 5 2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电磁干扰。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并保障用户的安全,制定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本文将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一、产品分类与测试标准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电子产品被分为不同的分类,每个分类有相应的测试标准。
这些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射性能测试这一测试标准旨在测量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主要包括电磁能量测量、频谱分析和辐射抑制等指标。
比如,对于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对其发射的无线电频率进行测试,确保其发射功率在规定范围内。
2. 抗扰度测试抗扰度测试主要针对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抵抗能力。
通过模拟不同的干扰源,比如电源脉冲、静电放电等,测试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在测试中,还需要对电子产品的传导抗扰度和辐射抗扰度进行分析。
3. 地址性能测试地址性能测试主要是评估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地址能力,也就是产品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比如电源脉冲、雷电等,测试电子产品的地址性能,以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护用户的安全。
二、测试方法和过程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主要内容是测试方法和过程。
测试方法是指在测试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步骤,而测试过程是指在测试中要执行的具体操作。
1. 测试方法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方法:(1)频谱扫描法:通过对电子产品发射的频率进行扫描,测量其功率谱分布,判断其是否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
(2)传导扫描法:通过在电子产品周围的传导媒介上扫描电磁场,测量电磁场强度,判断是否有过高的干扰。
(3)辐射扫描法:通过在电子产品周围的空间中扫描电磁场,测量电磁场强度,判断是否有过高的辐射。
2. 测试过程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测试设备和测试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校准。
手机emc测试标准
手机emc测试标准手机EMC测试标准。
手机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评估手机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手机产品上市前的必要测试环节。
手机EMC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手机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手机EMC测试标准应当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手机在电磁辐射、抗干扰能力、电磁波传输等方面的测试要求,确保了手机产品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其次,手机EMC测试标准应当包括了各种常见电磁环境下的测试场景,如电磁辐射强度、静电放电、电磁场抗扰度、电磁兼容性等测试项目。
通过这些测试项目的执行,可以全面评估手机产品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为产品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手机EMC测试标准还应当结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手机产品在上市销售时符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这既是对手机产品质量的保障,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避免了因电磁兼容性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在执行手机EMC测试标准时,应当采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测试过程中还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避免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总的来说,手机EMC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在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因此,手机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手机EMC测试标准,加强标准的研究和执行,不断提升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机产品。
电子产品测试标准
电子产品测试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电脑、智能家居设备还是其他智能化产品,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程序来确保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会从电子产品的外观、性能、安全等方面分别介绍相关的测试标准。
一、外观测试标准外观是电子产品吸引用户的第一印象,因此外观测试变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外观测试项目:1. 表面光洁度检测:用光洁度计对产品外壳进行测量,确保产品表面没有明显的划痕、瑕疵或污渍。
2. 颜色一致性检测:使用色差仪测量产品外壳颜色,以确保批次产品颜色的一致性。
3. 外观尺寸测量: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二、性能测试标准性能是衡量一款电子产品好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性能测试的一些常见项目:1. 通信性能测试:针对手机、电脑等需要通信功能的产品,使用专业测试仪器测试其信号接收、传输速度等性能指标。
2. 电池续航测试:针对需要使用电池供电的产品,通过模拟使用场景测量其续航时间、充电速度等指标。
3. 屏幕显示性能测试:使用专业测试仪器测量屏幕的分辨率、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指标,以确保产品显示性能良好。
4. 声音质量测试:通过检测音频输出的音频频率范围、失真率等指标,以评估产品的音效质量。
三、安全测试标准安全是电子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在设计阶段应当考虑到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
以下是安全测试的一些常见项目:1. 电气安全测试:通过对产品内部电路系统进行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等参数的测试,确保产品在使用时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
2. 辐射标准测试:对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以确保辐射值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 防火安全测试:对电子产品进行防火性能测试,以防止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
4. 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对产品在不同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以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电磁兼容技术实验报告
电磁兼容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电磁兼容性(EMC)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干扰(EMI)的测试方法,以及学习如何评估和改进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实验原理: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不对其他设备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电源线、信号线和空间辐射。
通过测量设备在特定条件下的辐射和传导干扰水平,可以评估其电磁兼容性。
实验设备与材料:1. 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一套,包括接收机、天线、测试软件等。
2. 待测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手机等。
3. 屏蔽室或开放场,用于进行辐射干扰测试。
4. 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线。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环境,确保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屏蔽室内或开放场中,连接好所有必要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3. 打开测试设备,设置测试参数,包括频率范围、测试模式等。
4. 进行辐射干扰测试,记录待测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干扰水平。
5. 进行传导干扰测试,使用接收机测量待测设备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产生的干扰。
6. 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待测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个人电脑和手机进行了电磁兼容性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个人电脑在高频段的辐射干扰水平较高,而手机在低频段的传导干扰水平较高。
这可能与设备内部的电路设计和屏蔽措施有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测试来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干扰水平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设计和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考虑其电磁兼容性,以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建议:1. 加强对电子设备内部电路的屏蔽,减少辐射干扰。
2. 优化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布局,降低传导干扰。
3. 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标准,确保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电磁兼容技术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电磁兼容性的认识。
ce认证的测试项目
ce认证的测试项目
摘要:
1.引言
2.CE 认证介绍
3.CE 认证的测试项目
a.电磁兼容性测试
b.无线电设备测试
c.安全测试
d.健康与环保测试
4.结论
正文:
CE 认证是欧洲市场的一种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代表着产品符合欧洲法规的基本安全和性能要求。
在我国,许多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玩具等出口欧洲市场的产品都需要通过CE 认证。
CE 认证的测试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磁兼容性测试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并不对环境产生不能接受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性测试主要评估产品对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的抗扰度,以及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2.无线电设备测试
无线电设备测试主要针对无线通信产品,包括手机、蓝牙设备、Wi-Fi 设
备等。
测试项目包括射频性能、功率谱密度、频率稳定性等,以确保产品在各个频段内的性能符合欧洲法规要求。
3.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主要评估产品在正常使用和故障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测试项目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等,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4.健康与环保测试
健康与环保测试主要关注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测试项目包括有害物质含量、RoHS 指令符合性、包装材料环保要求等。
srrc的执行标准
srrc的执行标准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无线电设备如手机、电视、蓝牙耳机等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中国政府要求所有无线电设备必须通过SRRC认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SRRC认证的产品范围,包括测试标准、测试方法、认证流程等信息。
一、SRRC认证产品范围1、手机手机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其SRRC认证尤为重要。
手机在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如果辐射值过高,可能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不同型号、品牌手机在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其电磁辐射水平,因此每一款手机都需要单独进行SRRC认证。
2、电脑现代电脑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都内置了无线网卡、蓝牙等无线通讯模块。
这些设备在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时,同样会产生电磁辐射。
为了保证用户的健康和安全,电脑设备也需要通过SRRC认证。
3、手表、耳机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物品。
这些设备通常都会使用无线通讯技术,因此也需要在上市前通过SRRC认证。
二、SRRC认证标准与测试方法1、标准SRRC认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
在电磁兼容性方面,主要参考《GB 26256-2010 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等标准进行测试和认证。
2、测试方法SRRC认证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发射功率测试、频率稳定性测试、杂散发射测试等。
其中,发射功率测试主要测试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是否符合标准限值;频率稳定性测试主要测试设备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其工作频率是否稳定;杂散发射测试则主要测试设备在正常工作时,是否产生额外的电磁辐射。
三、SRRC认证流程1、申请申请人需要向中国无线电管理中心提交申请表格和其他相关文件资料,包括产品介绍、技术参数、申请表等。
2、审核与样品送检申请材料经过审核通过后,申请人需要将样品送到指定的测试实验室进行性能和安全性的测试。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项目及方法-易迪拓培训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项目及方法作者:carry0225 深圳赛盛技术有限公司1. 测试标准不同制式的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时,需要选择不同的行业标准,但依据的基础标准相同。
表1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2. 测试项目虽然手机的制式不同,但是电磁兼容测试的项目相同,根据不同的要求来选择需要测试的项目。
表2 手机骚扰测试项目 序号测量项目 适用端口 1 传导杂散骚扰 手机的天线连接器端口 序号 名称 行业标准 基础标准1 GSM 手机 YD 1032-200《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试方法》2 CDMA 手机 GB19484.1-2004《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3 TD-SCDMA手机YD/T1592.1-2007《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4 WCDMA 手机YD/T 1595.1-2007《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5CDMA2000手机 YD/T 1597.1-2007《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辅助设备》 1940-1955GB /T17626.2-G B/T17626.11系列抗扰性标准2 辐射杂散骚扰 手机的机壳端口3 辐射连续骚扰 整机4 传导连续骚扰 AC电源输入端口表3 手机抗扰度测试项目序号 试验项目 适用端口1 静电放电抗扰度 机壳/端口2 辐射骚扰抗扰度 整机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AC电源输入端口4 浪涌(冲击)抗扰度 AC电源输入端口5 RF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DC/AC电源输入端口6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AC电源输入端口3.测试方法3.1测试时手机的连接方式手机通过空间链路与手机基站模拟器建立通信连接,手机充电器与手机相连且保持充电状态,如图1所示,充电器的交流输入端与交流电源或测试设备相连。
手机测试标准
(1) TA---型号核准测试
(2) EMC---电磁兼容测试
(3) Field try---场测(专业试用)
(4) NAL---电信设备进网测试
二: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
EMC全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EMS包括:
(1)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测试标准:EN6100-4-2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测试标准:EN61000-4-3
(3)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EN61000-4-6
(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测试标准:EN61000-4-4
DIP测试:电压瞬时跌落、短时中断是由电网、变电设施的故障或负荷突然出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两次或更多次连续的跌落或中断。电压变化是由连接到电网的负荷连续变化引起的。此项测试模拟电压的突变效应,以便建立一种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经受这种变化时的抗扰性通用准则。
以上对整个手试场地要求、测试步骤以及测试限值可以查询上述所附之国家规范。
传导连续骚扰也可称为传导骚扰或者传导干扰即CE。一般来说此项测试目的在于检测连接到城市公共供电网络的手机对于公共电网的影响。
其中杂散(Spurious Emissions)项目是针对手机而特别提出的。所谓杂散即必要带宽以外频率发射(并且不包括由调制过程产生的必要带宽以外频率的发射)。
杂散骚扰: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频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以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此处传导与辐射的测试目的与RE和CE类似)。因此在EMI中有两条有关手机杂散的测试项。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及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及解决方案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下,能够在不产生过多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及解决方案。
一、电磁兼容性的研究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电磁干扰源的研究和受干扰设备的研究。
1、电磁干扰源的研究电磁干扰源是指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或部件。
常见的电磁干扰源有电力线、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等。
对电磁干扰源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辐射测试。
通过测试电磁辐射的强度、频率、频带等参数,确定电磁干扰源的电磁辐射特性。
(2)电磁兼容性设计。
通过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降低电磁干扰源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3)电磁屏蔽。
通过采用电磁屏蔽材料等措施,减少电磁干扰源的辐射。
2、受干扰设备的研究受干扰设备是指能被电磁干扰源所干扰的设备或部件。
对受干扰设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干扰设计。
通过合理的抗干扰设计,提高受干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电磁屏蔽。
通过采用电磁屏蔽材料等措施,减少受干扰设备的接收电磁干扰。
(3)电磁兼容性测试。
通过测试受干扰设备在电磁干扰下的工作情况,确定其抗干扰能力。
二、电磁兼容性的解决方案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解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电磁干扰源的控制和受干扰设备的保护。
1、电磁干扰源的控制电磁干扰源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干扰源的定位。
通过电磁辐射测试,确定电磁干扰源的位置和强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电磁兼容性设计。
通过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减少电磁干扰源的电磁辐射,降低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3)电磁屏蔽。
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减少电磁干扰源的辐射。
电磁屏蔽材料通常有金属、炭素等,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2、受干扰设备的保护受干扰设备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干扰设计。
通过合理的抗干扰设计,提高受干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电磁屏蔽。
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减少受干扰设备的接收电磁干扰。
手机测试项目
手机测试项目GSM移动电话机遵循的测试标准为YD/T 1215-2002《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替代了YD/T 884-1996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测试内容及方法GSM移动电话机进网测试主要包括的测试项目有:外观和包装测试、业务与功能测试、射频性能测试、电磁兼容性(EMC)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寿命测试、电池和充电器测试。
1、外观和包装的测试主要是检查移动电话机包装盒的外观和移动电话机本身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移动电话机的所有配件是否齐全。
2、业务和功能测试是根据规范所要求的测试项目在实际的GSM网络上进行拨打验证。
检查移动电话机能否到达规范要求的预期结果,以保证移动电话机在实际的GSM网络上能够正常的工作。
3、射频性能测试包括两部分:发射机的性能测试和接收机的性能测试。
发射机要求的技术指标包括: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发射机输出功率,突发脉冲定时和突发脉冲的功率/时间包络。
接收机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参考灵敏度(静态和多径衰落)。
射频指标测试的信道为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的高、中、低端三个信道,信道号分别为1、62、124 (GSM900);513、699、884(GSM1800)。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是指实际测量的频率、相位与理论期望的频率、相位之差。
测试系统如图所示,无线综合测试仪模拟基站设备(TE:Test Equipment),与被测的移动电话机(MS)相连,进行通信并测量RF指标。
MS通过RF电缆线与TE相连,根据通用呼叫建立程序建立起一个电路交换模式的呼叫。
TE对MS发射的一个脉冲进行均匀采样,得到其相位轨迹,其最小采样率不小于294个采样点/脉冲。
TE根据已知的比特模式和调制器的定义,计算出期望的相位轨迹,将两条轨迹相比较计算出相位轨迹误差,通过此相位轨迹误差做出一条线性回归线,该回归线的斜率即为频率误差,每个采样点与回归线的差值就是该点的相位误差,TE计算相位误差的均方根值。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关性能改进
测试 等 。
2
CM D A手机
21 电放 电抗扰 度 试 .静
验
3
Y 1 9 . — 0 7 2 H D S D A数字蜂 窝移 叽 5 21 2 0 ( G z T - C M T - C M 手机 通信 系统 电磁 兼容 性要 求和 测量 方法 第 1 1 6 6 D SDA 动 G 72. 2 部分 : 用户设备及 其辅助设备》 一 BT 7 2. 1系列抗 G ,1 661 y 1 9 . —2o 《 G Zw D A 口 55 1 0 72 H C H 数字蜂 窝移动通 扰性标 准
…
…
…
……Biblioteka ………M
洲啡 删呲 N 。
手机 电磁 兼容 测试 常 见 问题 分 析 及 相 关性 能改进
鲁朝 晖 工业和 信息 化部 通信计 量 中心工程 师 孙 咏梅 工业和 信息 化部 通信计 量 中心 工程 师
摘要 :针 对手机 电磁 兼容测试 中经 常 出现 的问
题, 包括 静 电放 电抗 扰 度 试 验 、 快 速 瞬 变脉 冲 电 群 抗 扰 度 试 验 、 射 骚 扰 及 传 导骚 扰 性 能 测 试 中 辐 经 常发 现 的 问题 进 行 了分 析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改 并 善 手 机 电磁 兼 容性 能 的建 议 。
选取 相应 的测 试项 目。
2 3琴 _皇 妇 0年耳 _一 堡 1 3觋 ! 职竺
V 1’rL ・ It T ‘
泰尔测试 一… … … … … … … … 一
表 1 手 机 电磁 兼容 测 试 标 准
序 号 名称 行业标准 基础标准
要 有 静 电放 电抗扰 度 实 验 ,
me s r me t. h n t p o o e s l t n o h aue ns F e i r p s s ou i s f r t e o
通信电子设备的EMC测试
通信电子设备的EMC测试在现代社会,通信电子设备越来越不可缺少,无论是个人使用的手机、电脑,还是工业领域的控制系统、通讯设备,都需要进行EMC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在不发生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通信电子设备的EMC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EMC测试的基本原理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电磁兼容性,也就是指不同设备之间或同一设备内部不发生电磁干扰,从而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在通信电子设备的EMC测试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性能测试,包括辐射(Radiated),传导(Conducted)和静电放电(ESD)。
其中辐射测试主要是针对设备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传导测试主要是检测设备通过电源或其他连接线传递出去的电磁波;静电放电测试是针对设备在操作中产生的静电放电进行的测试。
二、EMC测试的方法一般情况下,EMC测试分为两种方法,分别是发射测量和抗扰度测量。
发射测量是检测设备发射的电磁场强度,主要是通过天线接收电磁场的数据并分析得出设备的辐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抗扰度测量则是检测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抗干扰能力。
在检测时,用刺激信号产生电磁场,然后观察被测设备是否会出现异常状况或故障。
三、EMC测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EMC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尽量保证测试的精度和准确度。
2.预先测试设备是否符合测试范围和要求,如是否符合规格、是否与测试设备兼容等。
3.进行EMC测试时,应尽量在低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进行EMC测试时,应尽量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如大气电场、电磁辐射等。
5.进行静电放电测试时,应尽量避免人体接触被测设备,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总之,EMC测试是保障通信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它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EMC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事项,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手机电磁兼容检测标准及测试内容
21 MIf lc o Man t nefrn e . E et — g e cIt ee c )—— 电 磁 E r i r
骚 扰 测 试
此 测试 的 目的为 检测 电器产 品所 产生 的 电磁辐
及其辅助设备》
2 0 《 信 08 通 技 术 设 备 的
射 对人 体 、公共 电 网 以及 其它 正常 工作 之 电器 产 品
E MC的检 测 规 范 设 定 了设 备 能 正 常工 作 的 电
磁 环 境 的电磁 骚扰 限值 及必 要 的抗 干扰 能力 E MC 包 含 了电 磁 骚 扰 ( MI E )和 抗 扰 度 f MS E 1两个 部
分。 虽 然手机 的制式不 同 .但 是其 电磁兼 容 的测试 项 目是 相 同 的 .电磁 兼 容 测 试 项 目 E 骚 扰测 量 MI 项 目和 E MS抗扰 度试 验项 目见 表 2、3 。
在 E 测 试 中 .连 续骚 扰 是 指 对 一个 特 定 设 MI 备 的效应不 能分 解 为一 串能清 晰可 辨 的效应 的 电磁 骚 扰 杂散 骚扰 是 除载频 和与 正常 调制 相关 的频 带 以外 离 散 频 率 上 的骚 扰 .可 以分 为传 导 和 辐 射 两
种 杂 散 (p r u mi in )项 目是针 对手 机 而 S ui sE 8 o s o S
2 E MC测试 项 目及 测试 目的
en55024测试标准
en55024测试标准一、概述en55024测试标准是针对无线通信设备辐射和传导发射的测试标准,旨在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该标准是欧洲电信设备电磁兼容性标准之一,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路由器、蓝牙设备等。
二、测试项目en55024测试主要包括辐射骚扰测试和传导骚扰测试。
1.辐射骚扰测试:测试设备在向外发射无线电波时,其辐射是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测试内容包括传导发射测量和辐射电磁场强度测量。
2.传导骚扰测试:测试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传导出来的电磁骚扰是否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测试对象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等。
三、测试方法en55024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谐波电流、场强测试、辐射骚扰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和传导骚扰测试等。
其中,谐波电流测试用于检测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场强测试用于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场强;其他测试方法则根据设备类型和用途进行针对性测试。
四、符合性要求en55024标准要求设备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否则不能在欧洲市场上销售或使用。
对于生产厂家来说,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和使用设备时,也需要关注其是否符合en55024标准。
五、应对措施为了确保设备符合en55024标准,生产厂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选择优质元器件:选用低辐射、低干扰的元器件,从源头上降低设备辐射和干扰。
2.合理布线:将敏感设备和发射设备隔离开,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正确布线和安装滤波器可以有效减少电磁骚扰的产生和传导。
3.优化电路设计:合理设计电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谐波和杂波,从而降低辐射和干扰。
4.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产品最终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en55024测试标准是评估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应该关注该标准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电子产品国标规范文件
电子产品国标规范文件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机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制式的手持式移动电话终端设备(以下简称手机)。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列出如电池安全标准文件、电磁兼容标准文件等相关引用文件名称及编号]三、术语和定义。
1. 手机。
一种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移动通讯设备,具有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功能,通常包含显示屏、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电池、通信模块等组件。
2. 待机时间。
手机在充满电后,不进行任何操作(仅维持必要的网络连接等基本功能),直至电量耗尽所持续的时间。
四、技术要求。
(一)外观与结构。
1. 手机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划痕、毛刺、裂缝等缺陷。
2. 按键或触摸区域应灵敏可靠,标识清晰。
3. 手机的组装应牢固,各部件之间不应有松动现象。
(二)性能要求。
1. 通信功能。
- 手机应支持至少一种主流通信制式(如GSM、CDMA、LTE等),并在相应网络覆盖区域内能够正常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与接收、数据传输等操作。
- 在正常信号强度下([具体信号强度数值]dBm以上),语音通话应清晰可懂,无明显杂音、中断现象。
- 数据传输速率应满足相应通信制式的标准要求,例如LTE网络下,下行速率应不低于[X]Mbps,上行速率应不低于[Y]Mbps。
2. 电池性能。
- 电池容量应标注准确,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的偏差不应超过±[Z]%。
- 手机在正常使用模式(如通话、浏览网页等混合操作)下,续航时间应不低于[具体时长]小时。
- 电池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如过充、过放、短路保护等功能应正常有效。
3. 显示性能。
- 显示屏的分辨率应不低于[具体分辨率数值],显示色彩应准确、均匀,无明显色斑、坏点等现象。
2024年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市场前景分析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市场前景分析概述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测试是一种评估电子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测试方法。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EMC测试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三个方面对EMC测试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EMC测试市场规模与电子设备市场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市场持续扩大。
同时,国家对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EMC测试市场得到了快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全球EMC测试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以年均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电子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国家和地区对电子设备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EMC测试需要与之相应地进行技术标准的升级。
不断更新的技术标准对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EMC测试行业朝着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2.新兴技术的应用: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EMC测试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在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中,EMC测试需要更好地适应高频、高速、高密度等特点,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国际合作与认证互通: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各国之间加强了测试认证的合作。
EMC测试行业也相应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认证标准互通,以提高测试效率和降低成本。
竞争格局EMC测试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知名测试设备供应商、测试机构和独立EMC测试实验室。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者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地区。
在测试设备供应商方面,Keysight Technologies、Anritsu、ROHDE&SCHWARZ等公司是市场的领先者,它们提供了广泛的EMC测试设备和解决方案。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手机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用户的健康和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首先,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需要针对手机在通信、无线网络、蓝牙、GPS等功能下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和其他电子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手机在不同环境下的电磁辐射情况,比如在飞机、医院、地铁等特殊场所的使用情况。
其次,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同时使用多种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这就需要这些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需要对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可以和谐共存,不会相互干扰。
另外,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手机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
比如在高压电场、强磁场、雷电等特殊环境下,手机需要保持正常的通信功能,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导致通信中断或其他问题。
因此,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需要对手机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是保障手机正常使用和用户健康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对手机在通信、无线网络、蓝牙、GPS等功能下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考虑到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以及手机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标准,才能确保手机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rse测试标准
手机rse测试标准手机RSE测试标准。
一、引言。
手机RSE(Radio Standard Evaluation)测试是针对手机无线通信性能进行的一项重要测试。
通过对手机RSE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评估手机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无线通信性能,为手机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从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等方面对手机RSE 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测试内容。
1. 信号接收性能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频率下的信号接收灵敏度进行测试,包括在信号弱化、多径衰落和干扰等情况下的接收性能表现。
2. 信号发送性能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频率下的信号发送功率进行测试,包括在不同功率级别和调制方式下的发送性能表现。
3. 信号覆盖范围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测试,包括室内、室外、城市、郊区等环境下的信号覆盖情况。
4. 信道容量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通信容量进行测试,包括在高负荷、高速移动、多用户同时接入等情况下的通信容量表现。
5. 电磁兼容性测试。
对手机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包括对电磁场、静电场、电磁辐射等干扰源的抗干扰能力测试。
三、测试方法。
1. 信号接收性能测试方法。
采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功率的测试信号,通过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对手机的信号接收性能进行测试。
2. 信号发送性能测试方法。
采用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对手机在不同频率和调制方式下的发送功率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天线和场强计对发送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测试。
3. 信号覆盖范围测试方法。
采用场强计和谱仪对手机在不同环境和地形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测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信号覆盖情况。
4. 信道容量测试方法。
采用多用户仿真测试系统对手机在高负荷、高速移动、多用户同时接入等情况下的通信容量进行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通信容量表现。
5.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采用电磁干扰仿真系统对手机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通过电磁场强度测试、频谱分析等手段得出抗干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手机 电磁兼容 标准 性能判据
一、 概述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通信产品随之应用到各种领域中,手机是无线通 信产品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最贴近人民生活的无线通信产品,在国内可以说是主要的 通信工具。如此数量众多的无线通信产品,必然会造成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手机在此环境 中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影响其它设备,其电磁兼容性尤为重要,因此要对手机进行电磁兼 容性进行测试,来保证手机的电磁兼容性能。
5.1静电放电抗扰测试的问题及对策
5.1.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产生的问题: 1) 手机机通话中断; 2) 静电放电导致手机机部分功能失效,但静电放电过程结束后或者重新启动手机机之后 失效的功能可以恢复。这些现象可能为: - 屏幕显示异常,如屏幕显示呈白色、屏幕出现条纹、显示出现乱码、屏幕显示模糊等 等; - 通话效果出现问题,如出现啸叫声或者声音消失等问题; - 按键功能或者触摸屏功能丧失; - 软件出现误告警,如在并没有出现插拔充电器的情况下频繁提示“充电已连接、充电器 已移除”; 3) 手机自动关机或者重新启动现象。这个问题既可能发生在通话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 待机过程中。 4) 静电放电导致手机损坏: - 由于部分器件损坏,手机的一些功能在重新启动后仍无法恢复,如摄像头功能; - 自动关机后无法再次开机的情况; - 与充电器相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时,充电器也可能出现失效、损坏甚至爆炸等问题。
四、 测试结果的评估
对于骚扰性测试结果应符合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 对于抗扰性测试结果应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的性能判据,对于既有语音功能又有数据传 输功能的手机,对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都要进行结果评估。
五、 电磁兼容测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于手机电磁兼容测试,主要出现问题的项目是: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 扰度、传导骚扰及辐射骚扰。
2025
宽带码分 4 WCDMA手机
多址接入
1940-1955
码分多址
CDMA2000手 接入(第
5
机
三代通信
1920-1935
技术)
备注
2G手机 second generation
3G手机 3rd
Generation
手机还有一些其它制式,如GSM手机还有使用850MHz,1900MHz频段的,我国目前没有 使用。
1.1电磁兼容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电磁兼容呢?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
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的电磁发射导 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或系统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 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1.2目前国内使用的手机制式 目前国内使用的手机有五种制式,分别是GSM手机,CDMA手机,TD-SCDMA手机,WCDMA
手机和CDMA2000手机,详见下表1。 表1 国内手机的制式
序
名称
通信技术 频段(MHz)
号
频段1:890-
915
1 GSM手机 频分双工
频段2:1710-
1785
2 CDMA手机 码分多址 接入
825-840
频段1:1880-
时分-同步 TD-SCDMA
1900
3
码分多址
手机
接入
频段2:2010-
二、 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项目
2.1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不同制式的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时,选择不同的行业标准,依据的基础标准相同,见下 表2。 表2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GSM手机
CDMA手机
TD-SCDMA 手机
WCDMA手机
CDMA2000手 机
行业标准 YD 1032-2000《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电磁兼 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 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GB19484.1-2004《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 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 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YD/T 1592.1-2007《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 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 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 备》 YD/T 1595.1-2007《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 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 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 备》 YD/T 1597.1-2007《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 备》
序号
1 2 3 4பைடு நூலகம்
测量项目
传导杂散骚扰 辐射杂散骚扰 辐射连续骚扰 传导连续骚扰
适用端口
手机的天线连接器端口 手机的机壳端口 辅助设备的机壳端口 AC电源输入端口
表4 抗扰度试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试验项目
静电放电抗扰度 辐射骚扰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浪涌(冲击)抗扰度 RF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电压暂降和短时 中断抗扰度
5.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问题及解决方法
5.2.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相关问题的具体情况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产生的原理:当电感性负载(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断开时,由于开 关触点间隙的绝缘击穿或触点弹跳等原因,在断开处产生的瞬态骚扰。当电感性负载多次 重复开关,则脉冲群又会以相应的时间间隙多次重复出现。这种瞬态骚扰能量较小,一般 不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但由于其频谱分布较宽,所以会对移动电话机的可靠工作产生影 响。 该试验是一种将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耦合到移动电话机的电源端口的试验。 试验脉冲的特点是:瞬变的短上升时间、重复出现和低能量。该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 手机在遭受这类暂态骚扰影响时的性能。一般认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之所以会造成手机的 误动作,是因为脉冲群对线路中半导体结电容充电,当结电容上的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 便会引起手机的误操作。具体表现为在测试过程中移动电话机通信中断、死机、软件告 警、控制及存储功能丧失等。
5.2.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相关问题的分析 电快速瞬变脉冲波形通过充电器直接传导进手机,导致主板电路上有过大的噪声电压。当 单独对火线或零线注入时,尽管是采取的对地的共模方式注入,但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存在 差模干扰,这种差模电压会出现在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当同时对火线和零线注入时,存 在着共模干扰,但对充电器的输出影响并不大。造成手机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5.1.2 手机静电放电问题的具体分析 - 通话中断:造成通话中断的主要原因是静电放电对手机内部的射频电路和或基带电路造 成影响,造成了通信信噪比的下降,信号同步出现问题,从而造成通话中断; - 结构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导致通话中断:静电放电试验中需要使用较大面积的金属材质的 水平耦合板,手机与水平耦合板之间仅放置一个厚度为0.5mm的绝缘垫。当天线或者大面 积的金属部件距离这个水平耦合板距离过近时可能产生相互耦合,可能导致移动电话机实 际能达到的灵敏度大大下降,使进行静电试验时通话更容易中断。严重时即使不施加静电 干扰移动电话机都无法保持通话; - 自动关机或重启:基带电路的复位电路受到静电的干扰导致手机误关机或重启; - 部分器件失效:静电放电过程中高电压和高电流导致器件的热失效或者绝缘击穿。也可 能受到静电放电过程中的强电磁场影响导致器件暂时失效; - 软件故障:静电干扰信号被当作有用信号被处理,导致操作系统误响应。
5.1.3 静电放电问题的改进建议 -. 在设计方案上考虑静电放电问题 - 尽量选择静电敏感度等级高的器件; - 器件与静电源隔离; - 减少回路面积(面积越大,所包含的场流量越大,其感应电流越大),具体的措施可能包 括:走线越短越好;电源与地越接近越好;存在多组电源和地时,以格子方式连接;太长 的信号线或电源线必须与地线交错布置;信号线越靠近地线越好;所有的组件越近越好; 同一特性器件越近越好; - 接地平面设计:尽量在PCB上使用完整的地平面;PCB接地面积越大越好;不要有大的缺 口; - PCB的接地线需要低阻抗且要有良好的隔离; - 电源、地布局在板中间比在四周好; - 在电源和地之间放置高频旁路电容; - 保护静电敏感的元器件。 b. 出现静电问题后的整改建议 整改步骤: 1)尝试直接放电和间接放电、空气放电和接触放电,确认耦合路径 2)从不同方向放电,观察现象有何不同,确定所有的放电点和放电路径 3)从低到高,在不同电压下进行试验,确定手机在哪个电压范围内出现不合格现象 4)多试验几台样机,分析共性,确认失效原因 5)根据耦合路径、不合格现象、放电路径,判断相关的敏感器件 6)针对敏感器件制订解决方案 7)通过试验验证、修正解决方案 整改措施: - 对于机壳缝隙、按键、FPCB的问题可用介质隔离的方式来处理; - 对于摄像头、麦克风、听筒等问题可以通过介质隔离、加强接地等方式来处理; - 具有屏蔽壳的芯片可以通过加强屏蔽效果、屏蔽壳加强接地的方式来处理; - 对于接口电路、关键芯片的引脚,要通过使用保护器件(如TVS管,ESD防护器件)来加 以保护; - 对于软件的故障,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逻辑判断来正确检测和处理告警信息的方式来改 善。
复杂的,具体表现为: 1) 前期设计时未考虑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抑制功能,没有添加相关的滤波元器件, PCB设 计综合布线时也没有注意线缆的隔离,主板接地设计也不符合规范,另外关键元器件的也 没有采取屏蔽保护措施等; 2) 生产厂在元器件供应商的选择上没有选用性能可靠的关键器件,导致测试过程中器件 老化或者器件失效,从而容易受到电快速瞬变脉冲的干扰; 3) 在整机生产组装过程中,加工工艺及组装水平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一致性不 好,个别送检手机存在质量问题; 4) 检测过程中由于其他测试项出现问题导致整改,可能由于整改方案的选择会影响到电 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