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名词解释自测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第六章一、名词解释8.北洋军阀(清华大学1996)北洋军阀是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
袁世凯为了控制北洋军,一开始就注意搜罗党羽。
其中最重要的有“北洋三杰”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等人,构成了后来北洋军阀的基干。
随着北洋军的扩充,袁世凯及其亲信结成死党,逐渐形成一个以袁世凯为头子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集团。
1913年,袁世凯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袁世凯死后,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直、皖、奉三系,后来为国民党新军阀所代替。
12.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
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一)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二)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三)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新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但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列主义的传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裂。
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
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16.少年中国学会(华东师范大学99)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各地出现进步社团,宣传新思想的刊物逐渐增多。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一、列强的对华侵略1.闭关政策2.虎门销烟3.海国图志4.领事裁判权5.租界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镇南关大捷8.片面最惠国待遇9.亚罗号事件10.马神甫事件11.子口税12.黑旗军13.三国干涉还辽14.门户开放政策15.《南京条约》16.《望厦条约》17.《黄埔条约》18.《天津条约》19.《北京条约》20.《中法新约》21.《马关条约》22.《展拓香港界址专条》23.《辛丑条约》24.马尾海战25.三元里抗英26.马戛尔尼来华27.光绪皇帝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1.拜上帝教2.金田起义3.武宣东乡称王4.永安建制5.北伐和西征6.天京事变7.厘金制度8.江北大营9.江南大营10.李秀成11.圣库制度12.朝内官13.守土官14.乡官制度15.《天朝田亩制度》16.《资政新篇》17.扶清灭洋18.东南互保三、晚清政局1.曾国藩2.湘军3.淮军4.辛酉政变5.洋务派6.总理衙门7.海关税务司8.李鸿章9.官督商办10.同文馆11.北洋水师12.《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3.轮船招商局14.福州船政学堂15.预备立宪16.维新派四、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1.上海发昌机器厂2.继昌隆缫丝厂3.贻来牟机器磨坊4.大生纱厂5.源昌碾米厂6.张裕酿酒厂7.商务印书馆8.茂新面粉厂9.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0.启新洋灰公司11.南张北周资本集团12.西学东渐13.文化冲突14.中体西用15.科举制度16.京师同文馆17.《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8.《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格致汇编》20.严复21.张謇五、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1.《民功篇》2.《上清帝第一书》3.《新学伪经考》4.《孔子改制考》5.《天演论》6.公车上书7.《中外纪闻》8.强学会9.《时务报》10.《仁学》11.《应诏统筹全局折》12.保国会13.百日维新14.立宪派15.预备仿行宪政16.官制改革17.预备立宪公会20.政闻社21.资政院22.国会请愿运动23.国会请愿同志会24.宪政公会25.《钦定宪法大纲》26.咨议局27.皇族内阁28.《上李鸿章书》29.兴中会30.华兴会31.科学补习所32.光复会33.华南地区六次武装起义34.黄花岗起义35.萍浏醴起义36.安庆新军起义37.文学社38.徐锡麟起义39.武昌起义40.南京临时政府41.共进会42.临时约法43.国民党44.二次革命45.《校庐抗议》46.戊戌六君子47.三民主义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1.西山会议派2.直奉战争3.直皖战争4.无政府主义5.实用主义6.社会主义的论战7.香港海员大罢工8.洪宪帝制9.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0.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1.问题与主义之争1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3.好人政府主义14.废督裁兵15.省自治和联省自治16.制宪救国17.马日事变18.张勋复辟19.筹安会六君子20.二十一条21.宋教仁案22.护国运动23.护法运动24.府院之争25.白朗起义26.北京政变27.《新青年》28.《每周评论》29.中共一大30.中共二大31.新三民主义32.五卅运动33.中山舰事件34.整理党务案3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36.戴季陶37.古德诺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四行二局一库3.中共六大4.中国民权保障同盟5.四大家族6.遵义会议7.中东路事件8.皇姑屯事件9.济南惨案10.三湾改编11.古田会议1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3.宁汉合流14.法币政策15.蒋桂战争16.蒋冯战争17.中原大战18.八七会议19.东北易帜20.改订新约21.实业救国22.南昌起义23.秋收起义24.广州起义八、抗日战争1.东方会议2.《田中奏折》3.九一八事变4.伪满洲国5.《何梅协定》6.八一宣言7.华北事变8.南京大屠杀9.淞沪会战10.福建事变11.洛川会议12.瓦窑堡会议13.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4.近卫声明1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6.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7.持久消耗战18.豫湘桂战役19.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冀中抗日根据地20.三光政策21.皖南事变22.中共七大23.整风运动24.大生产运动25.三三制原则26.百团大战27.八一三事变28.徐州会战29.武汉会战30.平型关大捷31.《论持久战》32.一二九运动33.西安事变34.七七事变35.忻口、太原会战36.《抗战建国纲领》37.国民参政会38.新四军九、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1.校场口惨案2.下关惨案3.李闻惨案4.七届二中全会5.《中国土地法大纲》6.孟良崮战役7.重庆谈判8.《双十协定》9.政治协商会议10.第二条战线11.辽沈战役12.淮海战役13.平津战役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5.开国大典16.中国民主同盟17.《五四指示》18.北平和谈19.《中国之命运》20中国民主政团同盟21.《解放日报》十、民国时期的科学和思想文化1.中国左翼作家同盟2.富连成社3.现代新儒家4.中央研究院5.实验主义十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没收官僚资本2.全国高校院系调整3.三反五反运动4.过渡时期总路线5.抗美援朝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第一个五年计划8.一化三改9.共同纲领10.四马分肥11.七届三中全会1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3.双百方针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十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论十大关系》2.大跃进运动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4.社会主义教育运动6.七千人大会7.西楼会议8.中共八大9.三个主体、三个补充10.大跃进运动11.一大二公12.农业调整纲要四十条十三、文化大革命1.《二月提纲》2.《五一六通知》3.《十六条》4.红卫兵运动5.三支两军6.珍宝岛事件7.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8.九一三事件9.批林批孔10.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1.四五运动十四、拨乱反正1.洋冒进2.四项基本原则3.两个凡是4.揭批四人帮运动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五、改革开放的进程1.新八字方针2.经济特区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6.三个有利于7.科教兴国。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一、名词解释1.直皖战争: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主要权利,在日本扶持下,极力扩张其武装力量,段祺瑞提出武力统一的口号,想利用直系军队消灭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又达到削弱直系的目的,段祺瑞操纵安抚国会,选徐世超取代冯国璋为总统,直系不甘心皖系的扩张,提出和平统一的口号,在英美支持下与段祺瑞对抗。
1920.4直奉两系合作反对段祺瑞,7.14,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岛,京津.京汉两路开战,奉系张作霖派兵,作为直军后盾,皖军大败,段祺瑞被迫辞职,直奉两系控制北京政权。
2.北洋军阀:以一定军事力量为支柱,以一定地域为依托,在中体西用思想知道下,以封建关系为纽带,以帝国主义为后援,参与各项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不顾公义,只图私利,为行使权利为目的的,个人和集团。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军政集团,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
从1912年袁世凯窃国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异帜,统治中国长发达16年,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加深中国社会殖民地化程度,袁世凯死后,北伐分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3.府院之争:府,总统府,院,国务院,即总统,总理之争。
袁世凯失败后,黎元洪于1916.6任大总统,实权在国务院总理段祺瑞手中,双方明争暗斗,权利争夺。
1917年初,日本为进一步控制中国,支持中国对德宣战,段想借参战之名扩充军队,消灭异己,操纵内阁,提出对德宣战。
美国害怕日本独占中国,支持黎元洪反对参战,其本人担心段实力过于扩张,于己不利,拒绝对德绝交电稿上签字,解除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
实质上反应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
4.中山舰事件:1926年春蒋介石坚持下的孙文分子到处散布谣言,说共产党要暴动,推翻国民党政府,并以此来煽动反共,3.18,黄埔军校驻省办案处通知海军局称,奉蒋介石的命令调派兵舰开复黄埔,听候差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题1. 鸦片战争:这可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超级重要的事件啊!就好比一个国家突然被人强行敲开了大门。
你想想,英国人为了赚钱,拼命往中国卖鸦片,这多可恶啊!这不就引发了鸦片战争嘛,中国从此进入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例子:哎呀,就像你家本来好好的,突然有人闯进来捣乱,能不糟糕嘛!2. 洋务运动:这就像是中国想要努力变强的一次尝试呀!一些有识之士觉得中国得学习西方的技术,于是搞起了洋务运动。
他们开办工厂、建立海军,试图让中国强大起来。
例子:这不就跟你学习新技能想让自己变得更厉害一样嘛!3. 甲午战争:这可是一场让中国人痛心的战争啊!中国和日本打起来了,结果却惨败。
这就好像一场重要的比赛,我们输得很惨。
例子:哎呀,就像你满心期待能赢,结果却输得一塌糊涂,多难受啊!4. 戊戌变法:这是一群勇敢的人想要改变中国的行动呀!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想要通过变法让中国变好,可惜最后失败了。
例子:这就好像你想要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努力了却没成功,多遗憾啊!5. 义和团运动:这可是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的运动呢!他们对外国侵略者非常愤怒,奋起反抗。
例子:就像你被人欺负了,肯定也会生气反抗呀!6. 辛亥革命:哇塞,这可是一场超级大变革啊!孙中山他们推翻了清王朝,想要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
例子:这就好比推翻了一座压在人们身上的大山啊!7. 五四运动:这是年轻人的怒吼啊!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勇敢地站出来抗议。
例子:就像你们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一样,充满激情!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简直是中国的希望诞生了呀!从此有了带领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
例子: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9. 抗日战争:这是一场多么艰苦又伟大的战争啊!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例子:就像你面对一个超级强大的敌人,但你毫不退缩,拼命抵抗。
10. 新中国的成立:哇哦,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有了自己的国家。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将大量的鸦片输入到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
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6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3、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4《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魏源编纂的一部著作。
书中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翻译并介绍了西洋科技船炮图说,总结了鸦片战争的教训,论述了海防战略战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国图志》开阔了当时人民的眼界,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5、《天演论》是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而成。
用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的思想,首次向国人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更重要的是用自然界生物进化和演变规律阐述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出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定律,激发起人们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新观念,向世人敲响了国家危亡的警钟,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政治和社会革命的先导。
6.洪秀全:太平天国革命领袖。
他创立了拜上帝教,于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并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后与杨秀清争权导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近现代史的名词解释题答案
近现代史的名词解释题答案近现代史是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代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里,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件发生了,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解释近现代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含义。
1.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强调民族的利益和权利。
它兴起于近现代,尤其是19世纪的欧洲。
民族主义旨在鼓励和维护一个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团结,追求民族独立和自决权。
民族主义在欧洲带来了多个国家的独立,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
2. 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指一种国家控制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象。
它兴起于15世纪的欧洲,并在近现代达到顶峰。
殖民主义国家通过征服、殖民化和剥削殖民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剥削,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和经济变革。
这一革命的核心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即从手工业向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城市化和劳工问题等新的社会问题。
4.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理论,主张实现社会的公平、平等和正义。
社会主义兴起于19世纪,被视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替代。
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分配的公平。
社会主义在不同地区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产生了多种形式,如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
5. 民主主义:民主主义是指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注重个人自由、平等和民众参与。
民主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普选制度、权力分立、宪政和言论自由。
近现代民主主义的早期典范是美国和法国的革命,但民主主义的实践和发展因地区和国家而异。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现代史上一场规模巨大和影响深远的战争,发生在1914年至1918年之间。
这场战争涉及了许多国家,导致了庞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大全1、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民幂。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
4、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5、辛酉政变:1861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
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
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
是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诉和咸丰委托下的以载垣、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之间引起。
从此,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6、洋务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新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测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中国近代史上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测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经济侵略B.军事侵略C.文化侵略D.政治侵略3.中国近代史上割去台湾全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4.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A.英国丽如银行 B.英国汇丰银行C. 德国德华银行D.美国花旗银行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孙中山C.魏源D.马建忠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著作是()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C.《筹海篇》 D.《夷情备采》8.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 )A.“救亡”的口号B.实行君主共和C. 振兴中华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标志着中国近代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 )A.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B.军事侵略与资本输出C.政治控制与资本输出D.商品倾销与政治控制二、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达到了(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强占中国租界C.强租中国港湾D.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E.“西方文明传播者”12.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国政府B.操纵中国的内政C.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D. 操纵中国的外交际花E.操纵中国的军事13. 外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带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1. 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时代的开始。
2. 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反对和愤怒抗议巴黎和会上将中国的山东问题交给日本的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3. 新文化运动:指的是20世纪初的一场反对封建文化、主张科学和民主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主张推翻旧的文化观念,倡导新思想、新文化、新教育,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观念,为中国的文化改革开辟了道路。
4. 五卅运动:指的是1925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工人和学生运动,又称“五三零事件”。
五卅运动最初因法国工人和学生运动的挫败而引发,要求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工权益、抵制日货和办学改革等。
该运动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特点,是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5. 南京国民政府:又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27年4月18日,是为了应对国共分裂情况下政权的重新组建而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位于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南京。
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斗争的胜利,也标志着国共两党开始掌握政权。
6. 九一八事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沈阳制造了一起用来借口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的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爆发前夜的重要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侵占中国东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伪满洲国,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起点。
7. 南京大屠杀:指的是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期间对南京城内的居民进行的大规模杀戮和暴行。
南京大屠杀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残忍的一部分,其罪行被认定为对人类罪的一种。
8. 重庆谈判:指的是1945年8月28日至10月9日的中日两国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谈,是中国国共两党和日本政府首次正式进行和平谈判。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引言1.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背景2.阐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二、中国近现代史主要阶段及其特点1.晚清时期(1840-1911年)a.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b.洋务运动及其失败c.戊戌变法及其失败d.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的胜利2.民国时期(1912-1949年)a.民主与专制政治的斗争b.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c.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d.第二次国共内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改革开放及其影响c.现代化建设及国家崛起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三、重要事件及人物1.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3.庚子拳乱4.辛亥革命5.五四运动6.抗日战争7.解放战争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改革开放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总结1.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成就2.强调继续研究近现代史的意义正文:中国近现代史涵盖了从鸦片战争至今的这段历史时期。
这段时间内,我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到民主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巨变。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对于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具有重要价值。
晚清时期(1840-1911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在此期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家领土割让、赔款和民族尊严的丧失。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举措均以失败告终。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为民国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我国陷入了民主与专制政治的斗争。
在此期间,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家实现了暂时的团结,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第二次国共内战最终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了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中国近现代史概述二、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与现象1.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起义3.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5.辛亥革命6.新文化运动7.五四运动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抗日战争10.解放战争11.建国后的历史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概念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3.中共一大4.太平天国起义5.火烧圆明园6.租界7.不平等条约8.南京条约9.虎门销烟10.辛丑条约四、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与影响正文:一、中国近现代史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9 世纪初至今的一段历史时期,包括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有解放战争后的社会主义时期。
这段历史反映了中国从落后到崛起,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
二、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与现象1.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在此战争中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2.太平天国起义:1851 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对清朝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3.洋务运动:19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引进西方科技,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4.戊戌变法:1898 年,光绪帝根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建议,进行的一场变法运动,试图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但最终失败。
5.辛亥革命:1911 年,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6.新文化运动:1915 年开始的一场文化革命,提出了“民主、科学、自由”的口号,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7.五四运动:1919 年,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的一场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9.抗日战争:1937 年至1945 年,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中国近代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历史时期。
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变革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1.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的战争,由英国对华贸易赤字和中国限制鸦片贸易而引发。
中国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被列强侵略和控制的时代。
2.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的一系列改革运动,旨在振兴中国,以应对外侮和内乱。
改革的核心是西化思想的引入和行政、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和外国压力,变法失败。
3.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的中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为目标。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4.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的一场抗议和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运动最初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青年的抗议,后来发展成全国范围的示威活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的中华民国政府,由国共两党合作组建。
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战指挥中心,在温州成立初期为各省军事和行政的具体组织。
6. 五卅运动:发生于1925年的工人示威运动,起因于上海大公馆的工人罢工和抗议活动。
这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崛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提升起点。
7. 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的中日战争,历时八年。
这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但坚定的抗战精神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8. 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时期,为对抗日本侵略军而创建和管理的地区。
这些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和政府重建,为中共取得中国内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9. 中共七大:指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次重要会议。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鸦片战争二、太平天国运动三、洋务运动四、戊戌变法五、辛亥革命六、五四运动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抗日战争九、解放战争十、新中国成立正文: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指1840 年至1842 年发生在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英国为了扩大对华贸易,通过强行向中国输出鸦片,使许多中国人沦为鸦片瘾君子,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秩序。
最终,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二、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指1851 年至1864 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
起义由洪秀全等人发起,主张建立“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地权、废除封建制度等改革措施。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曾取得一定胜利,但最终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三、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 世纪末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自强改革措施,旨在借鉴西方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防实力,推动国家现代化。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既定目标。
四、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指1898 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们试图通过推行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挽救国家危机。
然而,戊戌变法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在短短的103 天后失败。
五、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1911 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民主与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六、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指1919 年5 月4 日发生在中国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广大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巴黎和约对中国的不公,呼吁民主与科学,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答案
“闭关政策中国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
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
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
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设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
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
此外,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廷的活动。
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
1840年,英国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虎门销烟在林则徐主持下,自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就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投以石灰,顷刻汤沸,不爨自燃,夕启涵洞,随潮出海”,将所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
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干净。
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无不称快。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良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福建候官人。
鸦片战争前,主张禁烟,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禁烟事宜,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弁,晓喻外国烟贩,限期收缴所有鸦片,并于1939年6月主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分)。
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积极组织人员搜集和翻译西方国家新闻纸,了解西方,派人编写《四洲志》(1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与问答题一.名词解释1.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
行数并不固定。
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 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
十三行是闭关锁国的产物,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取消,乃日趋没落。
2.林则徐:1785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少穆,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3.虎门销烟:广州禁烟斗争时,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的事件。
林则徐到达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整顿海防,惩治鸦片走私,共收缴鸦片两万余箱。
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壮举,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表明中国禁烟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4.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特权。
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如果犯罪或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中国政府无权过问,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裁判,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1943 年,国民政府取消了美、英两国在华领事判权及有关特权。
5.《海国图志》: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代表作,该书初刊于 1842 年,共 50 卷,后扩编至 100卷。
这部书是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
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
魏源明确地提出编撰此书的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日本的文化和学术也有过重大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常考名词解释加真题强化课件(共26张PPT)--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一、中国近现代史高考常考名词解释
4.领事裁判权(☆) 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根据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项特权,且将其变为非法特
权。如迈克在中国违法犯罪,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 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其本国法律裁判。
5.片面最惠国待遇(☆) 指缔约国双方在各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为本,同时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体西用为西学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仍然是中国封建思想体系,没有认识到中西之间根本的制度差距。
3.实业救国(☆☆)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
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在19世纪末提出,以张骞、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救国 提出背景: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甲 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 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
7.清末新政(☆☆☆) 1901—1911年,清政府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
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和民族危亡。改革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新政”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如废除科举,办学堂,教育现代化。培养新军,军事现代化),也为 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如倡导商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培养的新军 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8.预备立宪(☆☆) 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在1906—1911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实际上是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领事裁判权二、片面最惠国待遇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四、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五、好政府主义六、八七会议七、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生产运动九、整风运动十、乡村建设派十一、东南互保十二、虎门销烟十三、租界十四、片面最惠国待遇十五、海国图志十六、湘军十七、厘金制度十八、圣库制度十九、淮军二十、捻军二十一、亚罗号事件二十二、清流派二十三、赫德二十四、总理衙门二十五、马嘉理事件二十六、中俄伊犁条约二十七、黑旗军二十八、公车上书二十九、强学会三十、保国会三十一、戊戌六君子三十二、东南互保三十三、保路运动三十四、皇族内阁三十五、苏报案三十六、黄花岗起义三十七、国粹派三十八、《天义报》三十九、南京惨案四十、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十一、南京国民政府四十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四十三、南昌起义四十四、秋收起义四十五、广州起义四十六、八七会议四十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文:本文为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主要包括了从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和概念。
以下是这些名词的解释:1.领事裁判权: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
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近代西方列强通过缔约强迫中国单方面给予他们在贸易、关税、居留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3.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包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土地改革纲领,而《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些许资本主义性质的纲领。
4.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在中国近代史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的指导思想。
5.好政府主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主张。
主张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6.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现代史 (部分)1919--1935 名词解释+简答
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
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
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
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
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
迁都之争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全国革命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
1926年12月13日,在武汉成立中央临时联席会议,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职权。
此时,曾力主迁都武汉的蒋介石却一反前言,提出迁都南昌,企图凭借军事力量就近控制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
12月底,由粤迁汉的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闿、国民党中常会代主席张静江等一行要员经过南昌时,被蒋截留。
1927年1月3日,蒋操纵召开所谓中央政治会议临时会议,擅自决定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改迁南昌,并把此项决定通知武汉。
在武汉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人民群众的坚持斗争下,蒋的图谋没有得逞。
2月21日,武汉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结束,国民政府在汉正式办公。
3月上旬,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闿和部分在南昌的中央执行委员到达武汉。
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西路军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汉;中路军解放了江西;东路军解放了福建。
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但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1. 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事件。
2. 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和市民激烈反对巴黎和会讨论中国领土问题的事件。
这一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的高潮,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国共合作:指的是1924年至1927年间,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时期。
两党联合推翻北洋政府,推行“国共合作”的政策。
4. 南京国民政府: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共合作的结果。
1927年至1949年,在南京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5.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一种政治思想,包含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三个原则。
6. 重庆谈判: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在重庆进行的政治谈判,旨在解决国共内战后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7. 三反五反:是中共中央在1951年发起的一场打击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倾向的运动。
8. 文化大革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于1966年发动的一场运动,旨在推翻党内的官僚主义者阶级,加强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这场运动导致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受了巨大破坏。
9. 改革开放:指的是中共中央在1978年启动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
10. 四人帮:指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四名主要领导人,即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
他们被视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主要推动者,在1976年被党内其他领导人推翻。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些常用名词的解释,仅供参考。
实际上,中国近现代史及其中的名词解释非常广泛,无法一一详尽列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理衙门
《劝学篇》
丁未政潮
南洋劝业会
戴季陶(戴季陶主义)
左联
林维喜事件
京师同文馆
湘军
百日维新
祺祥政变(辛酉政变)
光复会
严复
镇南关大捷
壬戌学制
土地革命
西南大后方
黄土岭战斗
人民解放军宣言
一五计划
和会拒约
《向导》周刊
迁都之争
劳动互助社织纲要
废两改元
抗战建国纲领
民主政团同盟
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的协定
龚自珍
圆明园
生”
牛李党争
容闳
幼童留美计划
靖难之役
投下(投下军州)
改土归流
《氾胜之书》
卿大夫
约法三章
厂卫
乾嘉学派
《瀛环志略》
《使西纪程》
《筹办夷务始末》
《应诏统筹全局折》
《三朝北盟汇编》
《元和郡县图表》
张格尔
五族共和
百家争鸣
《通典》
五均六筦
葵丘会盟
萨尔浒之战
李提摩太
科学补习所
江南制造总局
民生实业公司
科学补习所
“上打洋人,下打官”
北上宣言
工业内迁
中原突围
照旧交粮纳税
南社
资政院
新建陆军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新华日报》
《中美平等新约》
《中美关系白皮书》
台湾民主国
中国科学社
国家主义派
筹安会(筹安会六君子)
西藏和平解放
沈钧儒
“一国两制”
训政纲领
乡官制度
国会请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