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作文素材
闽南拜拜的作文
闽南拜拜的作文**闽南拜拜的习俗与意义**In the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known as "Bai Bai" prevails, deeply rooted in the local traditions and beliefs. This ancient ritual is not just a form of worship, but a symbol of respect and gratitude towards the gods and ancestors. 闽南地区盛行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拜拜。
这一古老的仪式不仅是一种崇拜形式,更是对神祇和祖先的尊敬与感激的象征。
The origins of Bai Bai trace back to ancient times, when the people of Fujian prayed to the gods for a bountiful harvest, good health, and safety from disasters. Over the centuries, these prayers have evolved into a series of elaborate rituals and offerings.拜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闽南人民向神祇祈求丰收、健康和平安。
几百年来,这些祈祷逐渐演变成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和供奉。
During the Bai Bai ceremony, families gather at home or in temples, offering incense, flowers, fruits, and other items as tokens of their devotion. The atmosphere is one of piety and reverence, with the participants praying silently or chanting invocations.在拜拜仪式中,家庭成员聚集在家中或寺庙里,献上香、花、水果等物品,作为他们虔诚的表示。
关于闽南的拜拜的作文
关于闽南的拜拜的作文在闽南地区,“拜拜”可是一项深入人心、极具特色的传统活动。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拜拜,这里面的门道和讲究,那可多了去了。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家里的长辈去参加一场盛大的拜拜仪式。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一家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准备着各种供品,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只见桌子上摆满了一盘盘丰盛的食物,有肥美的鸡鸭,油亮的烧肉,还有刚刚出锅的炸五香,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水灵灵的葡萄,摆得满满当当,就像是一场水果的盛宴。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忍不住问奶奶:“奶奶,为啥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呀?”奶奶笑着说:“傻孩子,这是对神明的敬意,准备得越丰盛,就越能显示我们的诚心。
”准备好供品后,我们一家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寺庙。
一路上,我发现好多人也都和我们一样,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供品,脸上洋溢着虔诚的神情。
到了寺庙,那场面更是壮观。
人山人海,香烟袅袅,每个人都在认真地祈祷着。
我们找到了一个位置,把供品小心翼翼地摆放好。
爸爸点上了香,递给我们每人三根。
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双手握着香,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地念叨着自己的愿望。
这时,我偷偷睁开眼睛,看了看周围的人。
有的人表情严肃,嘴里念念有词;有的人则泪流满面,似乎在向神明倾诉着心中的委屈。
我心里想,这神明真的能听到大家的心声吗?拜完之后,就是烧金纸了。
那金纸在火中燃烧,化作一片片金色的灰烬,仿佛带着我们的愿望升上了天空。
我看着那熊熊的火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
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妈妈,我们拜拜了,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宝贝,拜拜不是为了一定让愿望实现,而是让我们有一个寄托,有一份希望,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闽南的拜拜,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心灵的寄托。
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感恩生活的赐予。
闽南祭拜风俗之我见
闽南祭拜风俗之我见⽂/傅珊珊我的⽼家在东南沿海⼀个⼩镇上。
⼩镇所在地是以泉州、漳州、厦门为代表形成的闽南地区,这⾥拥有独特的祭祀风俗。
⽼家祭祀的项⽬仅从⽼家来看,这⾥的祭祀就品⽬繁多。
⼀般的,每逢农历初⼀、⼗五,家家户户祭拜家中或者附近守护⼀⽅的神明,感谢神明对⼀⽅安宁的守护初⼆、⼗六,祭拜家中⼟地公,感谢⼟地公对家⾥门户⾟勤的守护。
到了除⼣、清明,中秋等“⼤节⽇”,主妇们则忙碌地准备好丰富的祭品,放进藤编筐⾥,牵着孩⼦们的⼿到祖厝⾥祭拜祖先。
祭拜完祖先后,还需要回来祭拜卧室⾥的床头婆婆。
正⽉⾥,⼜要去各个庙⾥给每位神仙上柱清⾹,给神仙们“拜个年”......除了这些“⽇常”的项⽬,还不时地可以看见某个乡、某座庙举⾏某位神明的祭典,或者迎接对岸同胞到祖祠进⾹拜祖先。
仪式上⼈们⼿持⾹⽕,⾝披红的黄的马甲背⼼,敲锣打⿎,出⾏排队犹如长龙,场⾯很是热闹。
有的⼈很不理解,认为闽南地区的⼈,太迷信了。
⽹上有个诙谐的⽐喻:让闽南⼈早上五点到机场接某位⼤牌明星⼏乎是不可能的,但让他半夜不睡觉拜天公或者迎某位神佛,那⼤家绝对是前赴后继的。
个⼈体会祭祀的意义曾仕强教授曾说:“迷信这两个字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有迷信?就是那些⼈他不懂,就把它叫做迷信。
姜⼦⽛他的学问叫做阴阳学,因为他本来就有阴有阳,你看很多⼤学问家,现在在阴间凄凄惨惨,可是我们不知道。
因此我的第⼀句话请各位把迷信这两个字去掉,因为它是不存在的,不要迷信,但是不要把看不懂的东西叫迷信。
”⼩时候我真的很不明⽩,为什么⼈们烧⾹的时候,神情庄重,⼝中念念有词,仿佛⾯前真的有⼀位神仙或者祖先在同他交流⼀般。
学校的课本上⽩纸⿊字地宣传着“要科学,反迷信”?⼤⼈们烧⾹,算不算是迷信呢?我⼩⼩的脑壳⾥装着⼤⼤的疑惑。
后来听了曾教授的解释就明⽩了,原来⼈们拜的并不是那泥胎⽊牌,⽽是拜⾃⼰的祖先,仁孝传承的美德,以此启发⾃⼰,⿎励⾃⼰。
好⽐拜关公,⼈们拜的不是关⽼爷那座神像,⽽是拜他的⾚胆忠⼼、⼀⾝义⽓,以期能启发⾃⼰内⼼的能量。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作文素材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感谢您的阅读!一、崇拜祖先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
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
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
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
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
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
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
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
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
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
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
传统文化闽南拜天公作文
传统文化闽南拜天公作文在闽南地区,拜天公可是一项极为隆重且充满神秘色彩的传统习俗。
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闽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深深期许和对天地神明的敬畏。
每年正月初九,那可是个大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为拜天公而忙碌起来。
我记得有一年,我正好在闽南的亲戚家过年,亲身经历了这场盛大的仪式,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一大早,天还没亮呢,亲戚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大人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那认真劲儿,仿佛要把每一粒灰尘都赶走。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看着他们忙前忙后,心里还纳闷:不就是个仪式嘛,至于这么早就开始准备?等到我完全清醒过来,才发现准备工作可多了去了。
首先是摆桌子,那桌子一定要大,而且要摆在正厅最显眼的位置。
桌子上铺上了一层红红的新桌布,看着就喜庆。
然后就是摆放各种各样的供品,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盘盘水果整齐地排列着,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紫莹莹的葡萄,还有那带着尖刺的菠萝,每一个水果都像是精心挑选出来的,饱满又新鲜。
水果的旁边是一碟碟糕点,什么花生糕、芝麻糕、绿豆糕,应有尽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我的口水忍不住直咽。
但这还不算什么,重头戏还在后头呢!一只烤得金黄酥脆的全鸡摆在了桌子的正中央,那鸡昂首挺胸,仿佛在向神明展示着自己的肥美。
鸡的嘴里还衔着一朵红花,看起来特别神气。
在鸡的旁边,是一条大大的鱼,鱼身上的鳞片在灯光下闪闪发光,眼睛还瞪得圆圆的,好像随时都要跳起来一样。
除了这些,还有各种用面粉做的“寿桃”,一个个粉嘟嘟的,可爱极了。
还有用糯米做成的“红龟粿”,上面印着精美的花纹,寓意着长寿和吉祥。
大人们在摆放供品的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词,我虽然听不太懂,但也能感觉到他们的虔诚。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地伸出手想要摸摸那些好看的糕点,却总是被大人打手,说不能乱动,这是对神明的不敬。
等到供品都摆放好了,就开始点香烛了。
那香烛可粗了,点起来冒出的烟把整个屋子都弄得烟雾缭绕的。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3000字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一、崇拜祖先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
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
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
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
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
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
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
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
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
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
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
闽南普度风俗作文
闽南普度风俗作文
潮湿的空气里空气中弥漫浓郁的香火味,那是纵然金纸熊熊燃烧出声的焦香,也像是时间的味道,面带历史远得的岁月的、疲惫不堪的的沧桑。
我站在人群中,瞅着那高高地缓缓抬起地的普度台,心里翻涌出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尊敬崇拜。
每年的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职能机构度化台,祭祀先祖孤魂野鬼。
那是一个不不闹哄哄的、怪异的景象,彷如雷鸣世界都在这一天变地影像,变地十分越来越大让人很绝不可以再理解。
红色的纸钱在空中飞舞,竟像一个个飞速快速跳跃过来的精灵,它们带了人们的哀思和虔诚地的祈祷,飘向未知的彼岸。
香烛的火焰,飘曳若不是什么,仿似在倾吐心声心声着几个没法言语的思念。
我记住一点小时候,总会诧异地站在普度台边,紧地的紧紧的盯着大人们用虔诚地的姿态,将祭品一一摆满到台上。
那时的我,却不是解说那个仪式如果这样什么什么,但觉得上它们很百变,很隐秘的。
现在,我已长成大人后,却仍然会被度化节的氛围所让。
也许是是那浓得化不开的宗教色彩,说不定是那份对逝者的怀念,又也许你是那份对未知的恐惧。
我闭上双眼,深深地地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那股十分奇怪的香气,让我仿佛又又回到自己了童年。
那个时候,一切都很简单而不是他是,也没过多的忧愁,也就没过多的烦恼。
普渡节,是一个盛载着太多情感的节日,它既让人能感觉道敬意之情,又让人感觉到安慰。
它盼咐着我们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要明白了好好的珍惜眼前的一切。
夜晚的风轻轻的的吹来,拂动着我额前的发丝,也吹走了几个很茫然的思绪。
我骤然微不可察慢慢的抬起头,望向那耸起的普度台,那上面,像是支撑起着千百年来的祈愿祝福,也抵抗起着我们仰慕。
闽南地区游神作文
闽南地区游神作文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游神”的日子。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神龛前摆上三牲、美酒、鲜果等祭品,焚香祭祀,祈求神明保佑。
传说七月初六这一天是妈祖的生日,要举行游神活动。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派代表前往妈祖庙烧香拜祭。
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每年的游神活动。
家乡的游神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举行,那天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
那天,各村镇都要挑选出精壮的小伙子来抬神像、香车到各个庙宇去游神。
他们还会抬着神像游遍周边乡村,巡游到哪,就在哪建庙供奉。
那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抬神像的人,以示尊重。
各家各户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摆在神龛前,摆成一条长长的街来迎接他们。
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想沾沾神的喜气,沾沾神明的保佑。
队伍走到哪就在哪建庙供奉。
他们会在神像前举行隆重的献祭仪式和游神活动。
献祭仪式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敬香;第二步是放鞭炮;第三步是焚香祭拜;第四步是敬茶;第五步是上菜;第六步是给神像敬茶;第七步是回庙吃晚饭。
—— 1 —1 —。
闽南风俗拜天公作文
闽南风俗拜天公作文篇1在闽南地区,人们将天公看作为至高无上的神,是人们的信仰。
我自懂事以来便要在每年正月初八的晚上为天公庆生,虔诚跪拜。
每年天公生辰到来之际,家家户户总会忙得不亦乐乎。
超市买来的各种零食、鸡鸭鹅等全部被整齐的摆在桌上,当作天公的贡品。
小孩子们一想到拜完天公后所有的零食便可收入囊中,心中更是欢喜了几分,对正月初八到来的期待也更加浓郁了几分。
天公生辰如期而至。
零点刚到,一瞬间,整个村子只听见鞭炮噼里啪啦作响。
绚烂的烟花一飞冲天,耳边嗡嗡作响,唯见天空中那多彩的花儿。
奶奶赶紧招呼大人们烧香拜天公。
我如今年纪还小,自然是碰不得这些事。
便在一旁观望着。
奶奶嘴里念念有词,拿着金纸对着天公拜了又拜。
其余的大人们皆在心中默念自己的愿望,企盼天公能显灵实现。
鞭炮声不绝于耳。
大人们将一堆东西烧起来,庭院里顿时燃起熊熊烈火。
一家人按辈分轮流上前跪拜天公,我是最小的,理应最后一个拜。
奶奶招呼我说:到你啦!快过来拜天公!我轻声应允了一声,匆匆走过去,跪在毯子上,对着天公虔诚地拜了几拜,而后许愿到:天公啊,我的`愿望自始至终不过这几个罢了。
每年皆是这个愿望,希望你能实现。
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我希望我能学业有成,不辜负大人们的期望,我希望我能和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永远在一起!我心中反复默念几遍,又重重的拜了几下天公,才起身。
拜完大人们便准备到庭院里放鞭炮放烟花。
烟花带着我们的心愿直冲云霄,我想天公一定可以听到我们虔诚的祷告,我啊,是多么的热爱这一家人。
篇2在闽南这片充满独特文化与历史气息的土地上,每年的农历新年,一个特别而富有深意的传统风俗——拜天公,都会如期举行。
这是一种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祖先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拜天公,又称为“祭天公”或“拜天公祖”,是闽南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
天公,即玉皇大帝,被视为宇宙间的最高神祇,主宰着世间万物。
因此,人们在春节期间祭拜天公,一方面是对其的尊敬和敬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事业顺利,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闽南的初九习俗作文
闽南的初九习俗作文
正月初九拜天公,是闽南人最重视的节日,其重要性不亚于过年。
拜天公的习俗流传于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厦门,以及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闽南人聚集地。
他们视正月初九为最高神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供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龟粿和发粿。
红龟粿为红色龟状糕点,打着龟甲印,象征着长寿,发粿则象征着家庭蒸蒸日上发大财。
初八的夜里,家家户户做好拜拜的准备:厅堂摆放祭品,点燃红烛灯,家人沐浴净身,以此表达对天公的敬意。
零点一到,各家纷纷燃放鞭炮,虔诚地向天公磕头作揖,祈求天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全家大小平安、长寿。
祭拜的时间从初九零点持续到初九上午,可以说,没有什么能阻挡闽南人拜天公的热情和决心。
正月初九另一个习俗就是午餐吃自在粥。
自在粥其实就是咸稀饭,和普通咸稀饭不一样的是,粥里材料越丰富越好。
我们这里盛产海蛎,海蛎做的咸稀饭味道特别鲜美,所以一般都以海蛎作为最主要的材料。
除了海蛎,三层肉、各种蔬菜,甚至年糕,都可以作为材料加进粥里。
我想,自在粥的意义应该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和感恩吧。
吃了自在粥,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会有好运气,好收成,家人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不论是拜天公,还是吃自在粥,都是闽南人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
习俗。
尊重习俗,获取一份心安。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也是人们内心深处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
心存敬畏,也能让人学会感恩和谦卑。
这便是正月初九习俗的意义吧。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作文素材
在富有活力的民俗文化"民南"中,又称"南福建省",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鬼神崇拜传统,会使你的头发站到尽头!当地人绝对相信,死者的灵
还徘徊在另一个层面,他们对这些超自然生物的崇拜和尊重非常严肃。
这就像精神世界中永无止境的聚会,民南人希望确保自己留在鬼神和
神的好面子上,以祈福和保护。
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年代流传下来,与日常活动一样是当地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这就像一个活泼的舞蹈
在这个世界和下一个世界之间,在那里,每个人都被邀请加入其中的乐趣——只要确保为精神带来礼物!
在明南,人们通过诸如鬼节,庙会,祖师崇拜等传统仪式和仪式,表
现出对鬼神和神的尊敬。
鬼节发生在月历的第七个月,当时人们设置
了花哨的祭品,并举行仪式来纪念死者的灵灵。
在庙会中,每个人都
聚集在一起崇拜神灵,享受传统表演,并参加各种趣味活动。
祖师崇
拜也是一件大事,因为家人会拜访祖坟,以清理祖坟,祭祀祖宗。
这
些习俗不仅表明当地人对超自然的尊敬程度,而且将每个人聚集在一起,传承文化传统。
明南地区鬼神崇拜的习俗反映了当地民众根深蒂固的文化遗产和精神
信仰。
与这种做法相关的传统仪式和仪式是免疫力表明对超自然者的
尊敬、加强其文化特性和促进社会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必须认识到,
在明南的鬼魂和神灵崇拜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努力,而且是一种重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在现代社会中加以保护和促进。
政府机构必须
考虑旨在保护和促进地方文化这一方面的政策和倡议。
家乡的风俗闽南拜天公作文
家乡的风俗闽南拜天公作文家乡的风俗——闽南拜天公Customs of My Hometown - Worshiping the Heavenly God in Southern Fujian在闽南,每年正月初九,家乡的人们都会迎来一个特别的节日——拜天公。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In Southern Fujian,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every year, people in my hometown celebrate a special festival - worshiping the Heavenly God. On this day, every household is bustling with activity and filled with a strong festive atmosphere.天公,在闽南人的信仰中,是至高无上的神祇,掌管着世间的福祸吉凶。
因此,拜天公成为了闽南地区最为隆重的民间信仰活动之一。
The Heavenly God, in the beliefs of people in Southern Fujian, is the supreme deity who oversees the good and bad fortune of the world. Therefore, worshiping the Heavenly Go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olemn folk belief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
人们会提前准备好丰富的供品,包括鸡鸭鱼肉、水果、糕点等,寓意着祈求天公赐予新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In the early morning, when the first ray of sunshine floods the land, every household begins to bustle with activity. People will prepare a rich array ofofferings in advance, including chickens, ducks, fish, meat, fruits, and pastries, symbolizing prayers for a bountiful and happy new year bestowed by the Heavenly God.除了供品,人们还会精心布置祭拜场所。
家乡的风俗闽南游神600作文
家乡的风俗闽南游神600作文英文版:The Custom of Youshen in Southern FujianIn the Southern Fujian region, there is an ancient and mysterious custom known as "Youshen". Every lunar January, villagers organize grand Youshen activities to pray for peace, prosperity, and a bountiful harvest in the new year.The preparation for Youshen begins early in the year. Villagers form groups and work together to prepare the necessary items for the ceremony, such as deity statues, incense and candles, and offer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refully select children to play various godly roles, adding a strong mysterious atmosphere to the event.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the Youshen activities officially begin. On this day, villagers carry deity statues, hold incense and candles, and march through every street and alley of the village, accompanied by the sound of drums and gongs. At each location, a simple sacrifice ceremony is performed to pray for the gods' blessings on the villagers' safety and abundance.The most eye-catching part of the Youshen procession is the children playing the roles of gods. Dressed in colorful costumes and adorned with makeup, they brilliantly portray various godly figures. Spectators stop to watch and applaud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s.In addition to watching the Youshen performance, villagers als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exchange feelings and strengthen friendships. They gather together to share food and chat about daily life. This atmosphere evokes a strong sense of rural charm and humanity.The custom of Youshen in Southern Fujian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villagers'reverence and prayers to the gods but also embodies their spirit of unity and harmony. This custom has become a unique cultural symbol of the Southern Fujian region, attracting increasing numbers of tourists to come and experience it.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ustom of Youshen in Southern Fujian is also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evolving. While maintaining traditional elements, many modern elements, such as lighting and music, are incorporated, making the Youshen activities more colorful and engaging.The custom of Youshen in Southern Fujian i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carrie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local people. We should cherish and inherit th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llowing mor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Southern Fujian region.中文版:在闽南地区,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风俗——游神。
家乡的风俗闽南拜天公作文
家乡的风俗闽南拜天公作文在我的家乡闽南,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拜天公。
每年的正月初九,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来庆祝天公的生日。
嘿呀,说起拜天公,那可真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在这一天,我们家里会变得非常热闹。
一大早,大人们就会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各样的祭品。
有香喷喷的鸡鸭鱼肉,有五颜六色的水果,还有漂亮的鲜花和蜡烛。
我和小伙伴们也会帮忙,把这些祭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看着桌子上满满的食物,我们的口水都快流出来啦,哈哈!不过,这些可都是给天公吃的,我们只能等拜完天公后才能享受这些美食呢。
到了晚上,祭拜仪式正式开始。
大人们会点上蜡烛,烧香拜天公。
他们会祈求天公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我和小伙伴们也会跟着大人一起拜拜,虽然我们不太明白这些仪式的意义,但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哎呀,最让我们期待的时刻终于到了!拜完天公后,大人们会把祭品分给我们吃。
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些美食,嘿嘿,这可是我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之一呢!
除了吃美食,拜天公还有一个特别的活动,那就是放烟花。
在这一天,我们会放很多很多的烟花,把天空照得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我们会在
烟花下面跑来跑去,嘻嘻哈哈地玩耍,真是太开心啦!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风俗,尤其是拜天公这个风俗。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情,也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节日。
闽南祭祀文化传承的意义作文
闽南祭祀文化传承的意义作文
每年清明节,我们家都会去外婆家祭拜祖先。
外婆家在福建,那边的祭祀习俗很好!
一大清早,外公就面带激动地去买祭品,有香烛、纸钱,还有好多好吃的。
我一眼就见到一串串红彤彤的香肠,像一个个小红灯笼一样,还有美味的猪脚、香喷喷的卤肉,真让人垂涎欲滴!
到了外婆家,就挺热闹的。
香烟袅袅,外婆和亲戚们各架上祭品,燃尽香烛,结束后祭拜祖先。
我跟在他们后面一起磕头,双手合十,闭起眼睛许愿。
外婆说,这些全是祖先爱吃的,我们要敬拜他们,感谢他们上天保佑我们一家快乐安康。
外婆肯定会讲很多关于祖先的故事。
他们有过拼着老命地开垦农田,建造房屋,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都要非常感谢他们。
我静静地听外婆的故事,心里透着敬重和感动,也越来越珍惜现在的生活。
外婆还说,祭拜祖先,又是一种传承。
我们通过祭拜,传承了我们的文化,也记住了对祖先的尊敬和爱戴。
我觉得,传承很重要,那像护卫着一颗贵重之物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祭拜先祖完,我和小伙伴们玩起了抓泥鳅的游戏。
我们在大水田里欢快地疾奔,泥土沾满了我们的衣服,脸上也都是泥巴。
虽然很脏,却透着我们大家的快乐。
傍晚,我们围坐在桌旁,大口大口吃香喷喷的饭菜,默默地听大人们讲童话故事,心里透着幸福。
这一清明节,我不仅感受到了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学会了成长和传承。
也许,我会像外婆一样,把中华文化的美好传承下去!
我悄悄地寻思,下次祭祀祖先的时候,我一定要帮外婆多做一些事,让她更开心!。
闽南拜天公风俗作文
闽南拜天公风俗作文在闽南地区,拜天公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传统风俗。
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闽南人心中深深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亲身经历了这场盛大而又庄重的拜天公仪式。
从准备工作开始,家里就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
大人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忙碌起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说是不能让天公看到一丝杂乱。
妈妈和奶奶更是翻出了压箱底的漂亮盘子和碗,准备用来盛放供品。
到了拜天公的前一天,家里简直像一个热闹的集市。
爸爸一大早就出门去采购,回来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有新鲜的水果、肥美的鸡鸭、香甜的糕点,还有一捆捆的金纸。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那金纸闪闪发光,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据说这是要敬献给天公的财宝。
妈妈和奶奶则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
她们要准备一道道丰盛的菜肴,每一道菜都有着特别的寓意。
比如那盘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还有那碗甜糯的八宝饭,寓意着生活甜蜜美满。
我忍不住偷吃了一口八宝饭,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嘴里散开,妈妈看到了,笑着轻轻拍了一下我的手说:“小馋猫,这是给天公的,可不能偷吃太多!”终于,到了拜天公的那天晚上。
全家人早早地就洗完澡,穿上了崭新的衣服。
我也穿上了妈妈特意给我买的红色新衣,感觉自己喜气洋洋的。
等到了夜里十一点多,拜天公仪式正式开始。
爸爸把一张大桌子搬到了院子里,然后妈妈和奶奶把准备好的供品一样样端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桌子上。
那场面真是壮观,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在供品的正中间,摆放着一个大大的香炉,爸爸点燃了一炷香,嘴里念念有词:“天公啊,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我站在一旁,学着爸爸的样子,双手合十,心里也默默地祈祷着。
接着,爸爸开始烧金纸。
那金纸在火中燃烧,化作一片片金色的灰烬,仿佛带着我们的心愿飞向了天空。
这时,周围的邻居们也都在各自的院子里进行着拜天公的仪式,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夜空都被照得亮堂堂的。
我看着那燃烧的金纸,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闽南正月初九拜天公的作文
闽南正月初九拜天公的作文在闽南地区,正月初九拜天公那可是一项极其隆重且热闹非凡的传统习俗。
每到这一天,整个闽南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神秘而又欢乐的氛围之中。
初九的清晨,往往天还未亮,家里的长辈们就已经悄悄起身,开始为这一场盛大的祭祀做准备。
我呢,也总是会被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揉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从被窝里探出脑袋。
厨房里,阿嬷正忙得不可开交。
炉灶上的大锅里咕噜咕噜地煮着热水,阿嬷熟练地将一只只肥美的鸡鸭放入锅中焯水。
那热气腾腾的场景,让整个厨房都充满了温暖和烟火气。
阿嬷一边忙活,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大概是在祈求天公保佑一家老小平安顺遂。
客厅里,阿公也没闲着。
他把那张平日里不怎么用的大桌子小心翼翼地搬了出来,仔仔细细地擦拭干净。
这桌子可承载着我们对天公满满的敬意呢!接着,阿公又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叠崭新的红盘子,那盘子在灯光下闪烁着喜庆的光芒。
等我完全清醒,洗漱完毕来到客厅时,发现家里已经大变样啦!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供品,有水果、糖果、饼干,还有那刚刚煮好的鸡鸭,被阿嬷精心地摆成了好看的样子。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一盘盘金晃晃的“金纸”了,听阿公说,这是要烧给天公,让天公在天上也能“有钱花”。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吉时一到,开始拜天公啦。
我满心期待地在一旁转悠,时不时瞅瞅墙上的时钟。
终于,吉时到了!阿公点燃了一挂长长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瞬间响彻整个院子。
在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拜天公正式开始。
阿公阿嬷带着全家人,整齐地站在桌子前,双手合十,虔诚地向着天空祈祷。
我也有样学样,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地说着自己的小愿望:“天公啊天公,保佑我今年学习进步,每次考试都能拿高分,还有还有,让我能多吃点好吃的,不长胖……”拜完天公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烧金纸。
阿公把金纸搬到院子里的一个大铁桶里,点燃了火。
那火苗一下子蹿了起来,映红了我们的脸庞。
我站在一旁,看着金纸一点点化成灰烬,心里想着天公应该收到我们的心意了吧。
关于闽南拜拜的作文
关于闽南拜拜的作文
“哎呀,奶奶,明天又要去拜拜啦!”我嚷嚷着。
奶奶笑着说:“是呀,宝贝,闽南拜拜可是我们的传统呢。
”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奶奶来到了寺庙。
一走进寺庙的大门,那股熟悉的香味就扑鼻而来,让人心生宁静。
寺庙里已经有好多人了,大家都一脸虔诚。
奶奶拉着我,先去拿了香,然后带着我在各个佛像前拜了起来。
奶奶嘴里念念有词,我虽然不太懂,但也跟着有模有样地拜着。
“奶奶,我们为什么要拜拜呀?”我好奇地问。
奶奶摸摸我的头说:“这是我们对神明的敬意呀,祈求神明保佑我们平安健康,一切顺利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们拜完后,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
我看着周围的人们,有的在添香油钱,有的在和旁边的人小声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平和的神情。
这时,旁边的一位老爷爷笑着对我和奶奶说:“闽南拜拜可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呀,这是我们的信仰呢。
”我想了想,说:“那神明真的会听到我们的祈求吗?”老爷爷哈哈笑起来:“心诚则灵呀,孩子。
”
我突然觉得,闽南拜拜不只是一种形式,它更像是一种纽带,把大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
它让我们有了共同的信仰和寄托,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这不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一样吗?想到这里,我好像有点明白闽南拜拜的意义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奶奶说:“奶奶,以后我也要经常和你一起来拜拜。
”奶奶笑着说好。
我知道,闽南拜拜会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神明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闽南游神习俗作文
闽南游神习俗作文在闽南地区,游神可是一项极具特色且热闹非凡的习俗。
那场面,真叫一个震撼,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韵味和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游神那天,整个街道仿佛都被点燃了热情。
天还没亮透,我就被窗外传来的嘈杂声给弄醒了。
伸个大大的懒腰,我麻溜地从床上爬起来,胡乱套上衣服,就迫不及待地冲向了大街。
刚出门,一股热闹的气息就迎面扑来。
街道两旁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朝着一个方向张望着,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期待。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人群中挤到了前面。
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正缓缓走来,打头的是几个穿着鲜艳服饰的鼓手,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鼓槌,用力地敲打着大鼓。
那鼓声,犹如雷鸣一般,震得我的心都跟着一起跳动起来。
紧接着,是一群举着彩旗的年轻人。
彩旗在风中飘扬,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他们步伐整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向大家展示着他们的青春活力。
再往后,就是一尊尊神像了。
这些神像被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每一尊神像都由几个壮汉抬着,他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神像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个人,保佑着大家的平安和幸福。
在神像后面,还有一群穿着古装的演员,他们有的在表演戏曲,有的在跳舞,精彩的表演引得围观的群众阵阵喝彩。
我站在人群中,眼睛都看直了,不停地鼓掌叫好。
这时候,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虔诚。
她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奶奶,您在说什么呀?”老奶奶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孩子,我在祈求神明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呀。
”看着老奶奶那认真的模样,我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感动。
游神的队伍继续前进着,所到之处,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跟着队伍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子的广场上。
广场上早已搭起了一个大大的舞台,游神的队伍在这里停了下来。
演员们开始了更加精彩的表演,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福建泉州中元节的习俗_作文950字_民俗作文_
福建泉州中元节的习俗在闽南一带,中元节被称为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据说是请的人越多越好。
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奠和表达哀思。
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
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设瞧,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
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
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
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
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视为封建迷信陋俗,这与普渡信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奢侈攀比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
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席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倾家荡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感谢您的阅读!一、崇拜祖先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
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
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
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
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
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
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
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
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
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
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
举祭时需张挂祖图和陈列祖杖,还要跳一种传递祖杖的舞蹈。
畲族的祭祖活动是他们的盛大节日。
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一些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远祖,后来还进一步演化成民间崇拜的俗神,如萧太傅、郭圣王等。
萧太傅即西汉宣帝时的朝廷大臣萧望之,是萧姓族人敬祀的祖先神,传人泉州后遂转为当地保护神之一,民间崇奉为“阿爷公”。
现供奉于南安县诗山凤山寺的广泽尊王,原是郭姓族人崇祀的祖先神郭忠福,后来也转为南安县的地方保护神。
崇拜祖先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伦理孝道的热衷,在社会生活中加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如对贫困族亲的赞助,婚丧喜庆的帮办,家庭纠纷的调解,生产劳动的互助等等,也加深了“三胞”对祖籍故土的血缘亲谊,对于这些积极作用,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但是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也引发过宗族纠纷、民间械斗等弊端,这种消极面,则是应当加以批判和制止的。
二、崇奉俗神泉州俗神众多,主要为地方性的民间神,也有全国性的民间神,其中以来源于历史人物的神明居多,他们生前或为封建王朝官员,忠勇节义,爱国爱民,功绩显著,从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祀;或为有一技之长的平民百姓,诚信仁孝,多有善举,堪为表率,也受到人们的怀念和奉祀。
当这些历史人物由人成神后,据说又能显灵护国佑民,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求必应,能随时为民排忧解难,消灾纳福,这就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仰者,而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神权来支持政权,也十分重视“赐命驭神”,这就使得俗神崇拜代代相传,并形成了相应的信仰民俗。
泉州人崇拜的关帝,乃是因借助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而家喻户晓的三国历史人物关羽,是一尊全国性俗神。
泉州崇拜关帝的庙宇很多,其中香火最盛的是泉州城内涂门街的通淮庙。
明末泉州名学者李光缙在《重修关帝庙记》中写道:“今天下祠汉寿亭侯者,遍郡国而是。
其在吾泉建宫,毋虑百数,独我儒林里中庙(指通淮庙)貌为胜。
询之故老,不知创所由始。
相沿至今,上自监司守令居是邦者,迨郡荐绅学士,红女婴孺,无不人人奔走,祷靡不应,应靡不神。
”故信男善女们来庙焚香求签者络绎不绝,求卜内容包括婚姻生育、建房置业、患病求医、出洋谋生、平安运气等。
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还有求“公签”,即公推一地方绅士代卜当年地方的大事。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花桥公,俗名吴本(979--1036年),北宋泉州同安白礁(今属漳州市所辖)人,生前为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去世后被闽南人尊奉为医神,在泉州各县都有吴真人宫庙,不少地方还把吴真人奉为境主。
过去,人们除了平时前往吴真人庙祈求康复、消灾、赐福外,如遇上疫情发生,还抬出吴真人像巡境驱疫,仪式十分隆重。
如今泉州的一些吴真人庙宇,已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如花桥(传说曾是吴真人在泉州治病救人时的驻足之处)慈济宫,一百多年来成为泉州民间公益事业的活动地点,其赠药、义诊等善举,至今蝉联不断,这正是吴真人生前济世救难精神的体现和弘扬。
天后妈祖,原名林默,又称林默娘,北宋人,960年出生于泉州(时称清源军)莆田县湄州屿,987年去世,其时莆田县已属于979年新置的兴化军。
因妈祖生前时常扶危济险,救人于水厄海难,故被后人敬奉为海神。
泉州各县都建有天后宫庙,以沿海地区为多,其中最早的是始建于l196年的泉州天后宫(在今市区南门)。
宋代泉州于晋江真武庙祭海和南安九日山延福寺祈风的仪式,到元代已被在大后宫(时称顺济宫)行香祈祷妈祖所代替。
人们如遇水旱、病疫、盗贼等,也前往妈祖宫庙祈祷。
由于妈祖和吴真人与泉州均有地缘之亲,且被认为能显灵庇护泉州人,故泉州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妈祖、吴真人的神话传说,民谚中也有“三月十五(吴真人生日)风吹头巾,三月甘二(妈祖生日)雨浇花粉”之说。
泉州崇拜的地方性俗神甚多,除保生大帝、天后妈祖外,还有惠安的青山王(张悃)、永春的乐山王(即九日山的通远王,原为乐山隐士),安溪的清水祖师(陈普足)、晋江的对山夫人(苏六娘),等等。
泉州曾是朱熹过化之区,又有“世界宗教博览馆”之称,故其俗神崇拜的融合性特征甚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儒、道、释的渗透,从而使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泉州与台湾还有十分密切的神缘关系。
据日据时台湾总督府文教局社会课所存的1929年《社寺台帐》所列神庙,排在前十位的神明中,即有四尊与泉州有关:王爷(泉郡富美宫为王爷总庙)、天上圣母(即天后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
另据新编《晋江县志》统计,在台湾、澎湖现有的8685座寺庙中,约有2000座与晋江有渊源关系。
神缘在今天已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中国心的重要精神纽带之一。
这从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诸神抵的广大信徒,纷纷前来泉州谒祖,即可说明这一点。
三、祭敬亡魂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
到了奴隶社会,鬼魂迷信相当流行,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有鬼魂感恩报答和怀怨复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
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
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
道光《金门志》卷15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
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
”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
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
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利用普渡活动来为封建政权统治服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官员的沟通民意,对稳定封建秩序,对封建官员的自律,和对老百姓心理的自我净化等,还是起了一定约束作用的。
普渡成为侨乡泉州的一种陋俗,还是道光以后出现的”。
泉州普渡后来被视为陋俗,当与普渡这种信仰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竞尚奢侈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而这己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
宋代泉州的普渡祭祀活动,是认真遵守朝廷“洁斋行事,毋得出谒、宴饮、贾贩及诸烦扰”的规定。
但在明代,情况已有所变化,人们于中元节祭亡魂之后,随即举行会饮。
至清代,普渡奢靡渐成风俗。
乾隆《晋江县志》曰:“普渡,拈香、搭幛棚,连宵达旦,弹吹歌唱,醵钱华费,付之一空。
”光绪末年,泉州名士吴增著《泉俗激刺篇》,也称当时普渡“小乡钱用数百万,大乡钱用千万强”。
前面已提及的石狮“龟湖大普”,其普渡之日,数十台戏同时于一村演出,家家户户以“五斗米篮”盛菜肴祭敬,以晒谷物的大蔑盖为桌,席地大宴宾客,大家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或无客为耻,故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席,以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为了大做普渡而倾家荡产。
在清代,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他们控制了铺、境的祀神祭鬼活动的指挥权,往往为了私人的恩怨,蓄意挑起铺、境间的械斗。
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示威,还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游行,也往往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
清代泉州有名的“东西佛”械斗,延伸三百多年,为祸之烈是历史上所没有的。
新中国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力收敛,但80年代以来,民间又于中元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私下敬拜无祀鬼魂。
因此了解普渡习俗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移风易俗,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闽南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东西在不断被创新,不断被时代所掩盖,但是不变的是闽南人的精神,这是他们的文化瑰宝,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