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1 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教案 粤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的能力。
3、学习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2、体验科学探究的欢乐。
二、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比较、描述、分析、交流等探究过程,了解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图。
问题:同学们,在厨房里,你看到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
目的:引出接下来的活动话题。
(二)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
媒体:出示一组图片:煎蛋、燃放烟花、盐溶于水、和面、冰雪融化、铁制品生锈……导入: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时常能见到的物质变化现象。
问题:这些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交流:学生描述这些变化前后及过程的现象,认识物质会发生变化。
引导:这些物质变化后与变化前有什么例外吗?
讨论:各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交流。目的:通过观察、描述、比较、汇报和交流等学习活动,知道物质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外的物质,其发生变化的现象也各有例外。
(三)活动二:冰的融化
媒体:出示蜡块加热前后的对比图片。
问题:蜡块加热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描述蜡块在形态上的变化。
媒体:出示一杯冰块。
问题:在冰的融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
实验: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作记录。
媒体:播放“冰的融化过程”视频。
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和汇报。
归纳: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媒体:出示课本图(锡融化后用来焊接电子元件、铁水被铸成铁锭、卫生球变小的图片)。
讨论:分析例子,了解物质形态的变化。
目的: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些物质变化都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加深对物质形态变化现象的认识。
第二课时
(四)活动三:铁锈还是铁吗?
导入:出示未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
问题:仔细观察未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它们有什么例外?
观察:学生观察比较,并记录例外特征。
交流:各小组汇报观察比较的结果。
问题: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有什么方法证实你的猜想?
设计:学生分小组设计检验铁与铁锈是否同一种物质的实验方法。如用磁铁吸等方法。
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互相交流、讨论,并修改实验方案。
实验:小组实验。按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方法进行实验。
小结: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五)拓展:研究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
导入:出示一根燃烧过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的蜡烛。
问题:蜡烛燃烧后,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除了形态,蜡烛是否还有其他的变化呢?教具:分配给各小组一些燃烧过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的蜡烛和统统的蜡烛。
观察:分组活动。观察燃烧过的蜡烛和没有燃烧过的蜡烛有什么例外,并进行交流。
引导:蜡烛变短了,变少了。少了的蜡烛到哪里去了?
讨论:小组讨论,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交流看法。归纳:蜡烛燃烧后,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物质——二氧化碳等。
(六)活动四:给物质变化分类
媒体:出示课本图,展示各种物质变化的过程。
问题:橡皮泥捏成橡皮泥萝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纸燃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木材加工成家具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陶土烧制成了陶器,发生了什么变化?铁矿石冶炼成钢铁,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每种物质的变化过程。
引导:橡皮泥萝卜能变回橡皮泥吗?纸烧成了灰,还能变回纸吗?
讨论:哪些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怎样判断?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猜想物质变化的逆过程,对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判断。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汇报自己的观点。
归纳:用物质变化后能否变回原来的物质来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是比较科学的。
交流:说一说,铁生锈、冰融化这些生活中多见的物质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哪些是晦气的,哪些是晦气的?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