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共性
个性与共性-作文800字

个性与共性-作文800字标题:个性与共性的交响曲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拥有不同的面孔、性格和经历。
这就是我们的“个性”。
同时,我们也是社会的一部分,需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则和准则,这就是我们的“共性”。
个性与共性如同一首交响曲中的不同音符,和谐共存,相互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首先,让我们谈谈个性。
个性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独特品质,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标志。
它包括我们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正是这些独特的个性特征,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多样性和趣味性。
比如,有些人热爱运动,他们享受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快感;有些人喜欢阅读,他们在书中寻找知识和乐趣。
这些不同的个性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姿。
然而,仅仅有个性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共性来维系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共性是指人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如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等。
共性为我们的社会设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保证了我们的社会能够正常运转。
例如,我们都应该遵守法律,尊重他人,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个性与共性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个性,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单调乏味;没有共性,我们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只有当个性与共性达到平衡,我们的生活才能和谐美好。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追求自我,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个性,欣赏他们的独特之处。
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共性,做到自律、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总的来说,个性与共性就像是我们生活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我们需要个性来展示我们的独特魅力,也需要共性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
只有当我们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平衡点,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个性与共性的演讲稿

个性与共性的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个性与共性”。
个性与共性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探索的重要主题。
个性是指每个人独特的特点和品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
而共性则是指人们在一起生活和互动中所共有的特征和共同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个性。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拥有独特的才能、兴趣和激情。
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
有些人可能天性温和善良,有些人则可能充满活力和冒险精神。
无论个人的个性如何,它都代表着我们的独特魅力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我们的个性塑造了我们的人生道路,决定了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然而,个性并不是与共性相对立的概念。
共性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共有的特征和共同点。
这些共性使我们能够在集体中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
无论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还是语言习惯,这些共性都使我们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共性使我们能够建立互信和沟通,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中,个性与共性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要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个性。
这样做有助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和误解。
通过了解和尊重他人的个性,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
个性和共性也在我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些信念和原则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然而,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包容的社会。
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人们团结在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并为彼此提供支持和鼓励。
在现代社会中,个性与共性的平衡也在不断受到挑战。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想正在日益盛行,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利益。
这种趋势有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平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强调共同利益和集体目标的重要性。
总之,个性与共性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个性是每个人的独特特点和品质,共性是人们在一起生活和互动中所共有的特征和共同点。
个性与共性社 会的多元与统 一高考作文

个性与共性社会的多元与统一高考作文《个性与共性:社会的多元与统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世界里,每个人都像是一颗独特的星星,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我们有着各自的个性,就像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同时,我们又在某些方面有着共性,如同汇聚成江河的无数水滴。
我想起了那次难忘的旅行经历,它让我对个性与共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是一次去云南的旅行,我独自一人踏上了这片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土地。
在丽江古城,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
有穿着传统纳西族服饰的老人,他们脸上的皱纹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有打扮时尚的年轻人,背着大大的背包,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欲望;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但都怀着对这座古城的喜爱。
我走进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店里的装修充满了艺术气息。
店主是一位留着长发的年轻人,他的手臂上满是纹身。
他跟我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开始熟练地为我冲泡咖啡。
在等待咖啡的过程中,我和他聊了起来。
他告诉我,他曾经在大城市里打拼,但始终觉得那里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他来到了丽江,开了这家咖啡店,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
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我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强烈的个性,那种不随波逐流,勇敢追求自我的精神。
走出咖啡店,我沿着石板路漫步。
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小店,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特色小吃的。
在一个摊位前,我看到了一位正在专心制作木雕的师傅。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刻刀在木头上轻轻飞舞,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图案就渐渐显现出来。
我好奇地问他:“师傅,您做这个多久了?”他抬起头,微笑着说:“好多年咯,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我可不能丢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传统技艺的自豪和坚守。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共性的传承,那种对家族文化、对传统的尊重和延续。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广场。
那里正在举行一场纳西族的传统舞蹈表演。
舞者们穿着鲜艳的服装,随着音乐欢快地舞动。
周围的观众们有的跟着节奏鼓掌,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学术研究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探讨

标题:学术研究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学术研究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分析这两种问题对学术研究的潜在影响,并阐述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平衡。
我们将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的研究领域,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讨论这些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一、引言学术研究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共性是指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相似性,而个性则是指每个研究领域独特的特征和问题。
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们对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跨学科性和有效性具有深远影响。
二、共性与个性的定义与影响1.共性: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相似性体现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共性有助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促进跨学科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基础。
2.个性:每个研究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问题,这是个性存在的根本原因。
个性反映了特定领域的特点和限制,有助于研究者深入挖掘特定领域的知识,但也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
3.影响:共性与个性问题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创新性;其次,它们影响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最后,它们影响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学术研究中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平衡1.尊重差异:在学术研究中,应尊重不同研究领域的差异,理解并接受其独特的性质和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挖掘特定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能。
2.跨学科合作:跨学科合作是实现共性与个性平衡的有效途径。
通过跨学科合作,研究者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问题。
3.创新性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应鼓励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4.有效的知识传播和交流:有效的知识传播和交流是实现共性与个性平衡的关键。
个性与共性

个性与共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如何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不体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
如哲学与具体科学、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普遍联系与具体联系、运动与具体事物的运动、辩证矛盾与具体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等等,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世界某一领域或环节的具体知识,研究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规律。
人们在调节自身的关系中,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这些具体科学知识讲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揭示的都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以各种具体知识为基础,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还有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即共同性质。
当人们把这些认识系统化、理论化就形成了哲学。
可见,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反过来会给具体科学的发展、研究以指导。
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首先,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紧密相连的。
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不会抽象出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个性和共性的演讲稿

个性和共性的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个性和共性。
个性和共性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它们既有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演讲的过程中,我将从个性和共性的定义、特点、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个性和共性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个性和共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每个人在思想、性格、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特点,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采。
而共性则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和规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共同的特性。
个性和共性既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又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点。
其次,个性和共性在我们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个性是每个人的独特标志,是我们与他人区分开来的重要特征,它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共性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和规律,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个性和共性的平衡发展,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平衡个性和共性呢?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个性的优势,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做到在个性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卓越,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其次,我们要注重共性的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习惯,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而言之,个性和共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既有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个性和共性的平衡发展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个性的优势,注重共性的培养,做到在个性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卓越,与他人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个性与共性的发言稿

个性与共性的发言稿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个性与共性的见解。
在我看来,个性与共性是人与人之间交集的地方,也是我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和共同生活的重要部分。
首先,我来谈谈个性。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特标识。
个性主要包括了我们的性格、品格、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等。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个性决定了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
个性使我们成为了独特的个体,给予了我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和能力。
正是因为个性的存在,我们在社会中才能呈现出多彩多样的风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
然而,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存在共性。
共性是指在某些方面,我们的个性表现出了相似的倾向和特征。
比如,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在追求幸福和快乐时,大多数人都会追求健康和友谊。
这些共性使得我们在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上,具有相似的共鸣和连接。
共性使我们在某些方面能够彼此理解和支持,也促进了我们在社会中的共同行为和共同进步。
在我看来,个性与共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对立又存在着共鸣。
个性使我们个体独立而有特色,同时共性又使得我们在某些方面具有了共同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独立而共通的特点,我们在社会中才能形成了互补和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了我们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网络。
要想在社会中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他人的个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着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我们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其次,我们要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平衡。
个性的发展是社会的需要,而共性又是社会的基础。
我们既要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又要关注共性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他人共同发展。
最后,我们要努力促进个性与共性的融合。
优秀学生的共性与个性

优秀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优秀学生是每个学校中都存在的一部分学生群体。
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他们表现出色,不仅在学业方面获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在课外活动和社交方面也表现出色。
但是,这些成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特质和素质帮助了他们取得这样的成功呢?本文将探讨优秀学生的共性与个性。
优秀学生的共性1. 自律和坚持不懈优秀学生拥有自律的品质。
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去实现它们。
他们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和学习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行事。
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也能够坚持并不断努力。
在学习上,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来增加效率。
在生活中,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充分运动和休息,保证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稳定。
2. 积极主动和独立优秀学生在学校中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他们富于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勇于尝试新的事物。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清晰的认识,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他们也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学业和生活中的各项任务。
3. 热爱学习和求知欲强优秀学生对知识和学习充满热情,并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善于思考,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乐于探究各种知识和问题。
他们不仅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也在兴趣爱好中深入探究,最终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优秀学生的个性1. 独特的思维方式优秀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不拘泥于常规思路。
他们会重新审视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他们能够把问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考虑,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同时,他们也会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扩展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范围。
2. 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优秀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他们能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责任,并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他们善于倾听他人的声音,并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给予他人鼓励和激励。
他们在社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参与社区和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3. 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秀学生也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什么?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事物再怎么特殊,都是包含共性的.二、共性离不开个性,完全相同的事物是没有的.另外共性与个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定场合是共性,在另一场合就是个性.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增强辩证思维,准确把握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方法。
如何在工作中把握好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辩证法?我们邀请了部分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谈认识、谈措施。
梳理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纪检监察干部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针对案件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做到既“医其受病之处”,又“塞其起弊之原”,推动标本兼治。
方向:针对查办案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温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普遍做法。
在查办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之后,市纪委常委会、监委委务会针对案件的特点,综合研判整个行业、领域是不是存在共性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
如泰顺县原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秀松和原副县长李教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当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从事搭股经商、高息借贷等营利性活动等问题。
我们对症下药,以点带面,着力解决带有普遍性或苗头性问题,积极推动泰顺县开展领导干部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整治。
2019年该县对所有县管领导干部“两违”情况、所有公职人员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情况进行全覆盖核查,共立案查处11起13人,一批干部主动停止借贷行为,6名干部上交违规违纪所获收益228万元,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反响好、问题有整改”的良好效果。
李凯:2019年,荆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查处了多起损害企业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例如,沙市区公安分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马超利用职权和影响力,与妻子入股某食品有限公司,为他人以强迫交易手段整合垄断荆州城区面条、米粉市场提供帮助,充当“保护伞”;江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某公司购买运动会服装后,拖欠企业服装款,吃拿卡要。
个性与共性议论文800字5篇

个性与共性议论文800字5篇个性与共性议论文800字(篇1)我想,我不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但至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因为如果在我身上只存在共性,那我可以是你,是她,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周迅的声音,而我喜欢。
低沉,略带沙哑,不圆润的声音好像行驶在满是小石子的老路上,而且总是隐约地感觉有男性地磁性嗓音在言语中跳跃。
《大明宫词》中,周迅稚嫩的面孔搭上一把天然,纯真的好嗓音,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但是不用原声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声音实在不适合角色,如若不是这样,哪个演员想抛弃自己的声音。
但正是因为这无奈之举,才让我将戏里戏外的周迅分得真真切切。
每当听到沙哑的声音,就会提醒我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她。
很多人认为一副秀色可餐的甜美外表就应该配上清清甜甜的声音,可当周迅的皎好面容配上她富有个性的声音,让我感觉到她稳重,沉着的踏实感。
个性在升华。
近期的一些电影中,周迅大多采用原因本色出演,印象最深的是《画皮》中她所饰演的狐妖。
一个娇媚的角色,以降调的声线来诠释,洗去了甜腻与令人厌恶的污浊感,没有了类似于《西游记》中极具挑逗性的语气,却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一种沉着的诱惑,一种如白狐明亮双眼一般纯粹的爱。
以及像在《看海》《外面》这些歌曲中,声音所表现出的洒脱和着或浓或淡的忧伤与心酸,这一切的表现力不是说有好歌喉就能轻易赋予于作品上的。
周迅对于这个说不上坏但也绝对挨不上好的个性应用得恰如其分,成为了一个相当有个性的人。
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也是让我觉得相当有个性的一个人。
为了弄明白死猫在深夜能不能治好痦子,竟然大半夜和朋友跑到墓地。
也能和朋友独立造好一艘竹筏,跑到一个孤岛玩海岛游戏,在不知情的大人为他们举办葬礼的时候,赫然现身。
实在是太有个性了!因为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甚至想象的事。
也许男生会“切”一声,“我还有更强悍的时候!”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思想与世界,就像遥远的非洲土著舞,因为陌生而充满个性。
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作文

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作文
聊聊个性这玩意儿,嗨,不就是咱们身上那股子独特的味道嘛。
你瞅瞅,就像天上那些亮晶晶的星星,每颗都有它独特的光芒,咱
们的个性也是,各有各的闪光点。
就拿那些牛气冲天的艺术家、大
科学家们来说,哪个不是靠个性走出一条新路,让世界都为之一震?
但话说回来,共性这东西也挺重要。
它就像是大地的根基,稳
稳地托着咱们这些有个性的小星星。
没有共性,咱们咋交流、咋合
作呢?共性就是咱们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咱们能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扛事儿的基础。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大潮里,共性就像
一座桥,连着不同文化、不同地方的人,让大家能携手共进。
个性与共性,你说它们是对立的还是相辅相成的呢?。
在共性中把握个性,在个性中把握共性作文

在共性中把握个性,在个性中把握共性作文咱这生活啊,就像一个大杂烩,每个人都差不多,但又各有各的不同。
这差不多的地方呢,就是共性;那不同的地方,就是个性。
今儿个我就跟您唠唠我经历的这么一件事儿,让您瞅瞅共性和个性是咋在这平凡日子里蹦跶的。
有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
那场面,可热闹啦!来的人不少,大家一开始都有点儿拘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相互熟悉嘛。
可慢慢地,共性就显现出来啦。
咋说呢?那就是对寿星的祝福,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嘴里说着吉祥话,什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事事顺心”。
这祝福啊,虽然用词不太一样,但那心意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寿星能在新的一岁里开开心心,顺顺利利。
这就是共性,在这种欢乐的场合,大家的善意和祝福是相通的。
然后呢,个性就开始冒头啦。
有人送了寿星一本书,说是希望他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人送了一双运动鞋,说是鼓励他多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还有人亲手做了一个蛋糕,那蛋糕的形状和装饰都特别独特,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
再看看大家在聚会上的表现。
有的人特别能说,不停地讲笑话,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有的人则比较安静,坐在一旁微笑着倾听,偶尔插上一两句话,但每一句都很在点儿上;还有的人呢,直接站起来唱歌跳舞,把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就说我自己吧,我不太擅长在众人面前表现,就默默地帮着寿星招呼客人,给大家拿吃的喝的。
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个性,我更愿意在背后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让大家能更舒服、更开心。
这聚会里啊,吃的东西也能体现出共性和个性。
蛋糕是共性,大家都一起分享,甜甜蜜蜜的。
但有的人喜欢吃巧克力口味的,有的人喜欢吃水果口味的,这就是个性。
还有那些小吃,有的人专挑辣的吃,吃得满脸通红还直呼过瘾;有的人则对清淡的食物情有独钟,说是这样更能品尝出食物原本的味道。
在聊天的话题上,共性和个性也很明显。
大家都会聊聊寿星的过去一年,回忆那些有趣的事儿,这是共性。
但有的人会说起自己最近的旅行经历,有的人会谈论工作中的烦恼,还有的人会分享自己新学到的烹饪技巧。
高中政治必修四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四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高中政治学科中必须处理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共性指的是一
群人之间普遍共有的社会技能、经验、价值观和认知,而个性则表现
为个人对于特定情境、行动以及在集体中的一致性。
政治学中,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首先是
价值观的关系,这是一种普遍的共性,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和实现
这种共性,这些价值观被视为一个普遍的共同利益。
其次是行为关系,特定的经验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以很容易地被观察到;同时,不同个体在某一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受其自身
特定经验的影响。
最后是技能关系,技能差异可能源于环境、经验和
个体特点等因素。
共性的存在是政治的基本需求,它们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个共性可以保证社会具备将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从
而保证不同的文化、社会群体形成统一的社会性格。
同时,个性也很
重要,因为它是每一个人行为的关键因素,可以分析人们在特定情景
下的选择,也可以帮助塑造一个有创造力和创新性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必须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和谐相处,使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和稳定。
只有当共性和个性都放大和尊重时,社会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潜力,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什么?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事物再怎么特殊,都是包含共性的.二、共性离不开个性,完全相同的事物是没有的.另外共性与个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定场合是共性,在另一场合就是个性.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区别:区别在于问题的把握不同侧面,共性是一类事物与另一类的区别,而个性是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区别。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
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一、共性与个性关系: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
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
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1)特点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1)共性与个性问题是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诸问题的钥匙。
共性与个性的原理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诸问题的一切方面,是把握矛盾诸问题的一条主线。
(2)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是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根本原理。
只有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才能依据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个性与共性

个性与共性的理解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创新能力得到解放,新生事物不断发生、层出不穷,考验人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
经济参与的主体多且竞争激烈,导致的快鱼吃慢鱼的现象,这些现象让人们不得不为提高认识的效率而努力。
如何高效快速认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成为取得竞争优势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或许矛盾论是可以快速认知新生的事物以达到领先一步的重要路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的是一个认知的态度。
一是唯物论让我们确定了认知的方向。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以唯心论和不可知论来做事,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而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是认为世界是唯物的,是可以被认知的。
从而坚定人们对事物认知的信心。
二是认清事物本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世界不存在绝对真理的。
事物的多样性的存在是客观现实,任何事物都有个性的。
不要妄想找出解决一切问题的圣杯来,这是一种惰性的表现。
三是良好的态度还反映在决心上。
要通过大量的艰苦的实践才能认知事物的本质,而不要以为简单的、形式上的跑马观花,就可以认知事物的。
观察仔细的在不同的层次如宏观、中观、微观各种层次和视野去观察。
其次是角度和工具。
对立统一的规律强调两个角度都不可少,即矛盾的两个方面,量变质变规律强调两个不同的层次变化规律即一个量变的层次,一个质变的层次,还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看问题。
微观的角度或个体的角度是从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从发,也可说是研究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宏观的角度和群体的,是从整体的角度观察问题或事物,得出的结论是关于整体性的规律,有时是与个体完全不一样的规律。
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强调的是两个重要的过程。
认知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也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种表现。
(一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有专业工具这个问题,上升到思维科学高度来说,哲学最好的工具是数学和艺术。
)其二是认知方式和认知的效率问题。
如何快速正确的认知客观事物,这就是要讨论的关健问题。
认识论就是方法论,要找出相关的方法就是人们的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因此对事物的认知途径也是哲学层面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写个性与共性的作文800字

写个性与共性的作文800字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既有个性的闪耀,也有共性的存在。
就像我们小朋友喜欢的那些超级英雄,每个超级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比如蜘蛛侠很灵活,能在高楼大厦之间自由地穿梭;钢铁侠特别聪明,能发明很多厉害的装备。
他们的个性让我们为之着迷,我们会模仿他们的动作,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厉害。
而在我们的班级里,同学们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呢。
有的同学很幽默,总是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有的同学很爱画画,画出来的画超级漂亮;还有的同学特别擅长跑步,每次运动会都是我们班的骄傲。
这些个性让我们的班级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活力。
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共性呀。
我们都喜欢玩耍,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在学校里,我们都要遵守纪律,都要好好学习,这些就是我们的共性。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班一起参加了一个活动。
在活动中,大家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有的出主意,有的负责执行,有的则在旁边加油鼓劲。
但同时,我们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把活动办好。
最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觉得个性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共性就像那片广阔的夜空,包容着每一颗星星。
它们相互结合,才构成了这个美丽而又奇妙的世界。
我们不能只追求个性而忽略了共性,因为共性让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也不能只强调共性而压抑了个性,因为个性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独一无二。
作为孩子,我希望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能和大家一起拥有那些美好的共性。
我要在共性的基础上,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精彩。
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地看待个性与共性,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个性与共性的名词解释是

个性与共性的名词解释是个性与共性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对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和事物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
个性强调的是独特、独立的特征,而共性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在生活和社会中,个性与共性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世界。
个性代表着人类独特的特点和特质。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审美观念等,这种独特性根植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和价值观等方面。
个性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些人可能非常开朗活泼,有些人则内敛沉稳。
这就像每朵花都有不同的颜色和香气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然而,个性并不意味着孤立的存在。
共性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基础。
共性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普遍规律。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类都有着共同的需求、情感和目标。
例如,每个人都需要食物、水和空气来维持生命,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愿望。
这种共性贯穿于人类的本性之中,使得我们能够相互理解、合作和交流。
个性和共性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个性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然而,共性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互信和互助的关系。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个性与共性的平衡都非常重要。
在塑造个人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方面,个性与共性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个性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经验和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共性又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体系。
通过共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我们建立起对于共同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
然而,个性与共性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个性的发展需要在共性的框架下进行,共性的存在也需要个性的丰富和创造。
个性与共性的平衡和调和将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持。
在结尾处总结一下:个性与共性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对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和事物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
工作规划实施中的共性与个性

工作规划实施中的共性与个性第一节:共性与个性的概念共性和个性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
共性指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特点、共同点或共同规律,而个性则指的是各个事物或个体之间的差异、独特性。
在工作规划实施中,既存在着共性的要求和规范,也有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
第二节:工作规划的共性特点工作规划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行动方案。
不同工作领域和职业中的规划都会有一些共性特点。
比如,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有序推进等。
这些共性特点对于工作规划的实施非常重要,它们使得不同人在同一个领域或岗位中能够按照相似的模式进行规划。
第三节:工作规划的个性化需求尽管工作规划有一些共性特点,但每个人在实施规划时也会有个性化的需求。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经验、能力等都不同,因此在实施工作规划时需要考虑到个人的特点和条件。
比如,一个销售人员可能注重建立客户关系,而一个技术人员可能更注重技术创新。
第四节:共性与个性的平衡共性和个性在工作规划实施中是相辅相成的。
共性规范和指导原则为工作规划提供了方向和基础,可以避免个人任性或片面性的行动。
而个性化的需求则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特长,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更具创造力。
因此,在实施工作规划时,需要平衡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既要遵循共性规范,又要兼顾个性需求。
第五节:共性规划的重要性共性规划在组织和团队中尤为重要。
它可以统一团队成员的思路和行动,提高团队协作效率,避免冲突和误解。
共性规划还可以为组织提供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文化,使组织更加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共性规划在团队和组织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第六节:个性化规划的意义个性化规划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需求而进行的。
它可以激发个人的潜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个性化规划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
因此,个性化规划在个体发展和组织创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节:如何在实施中平衡共性与个性在实施工作规划时,要注意如何平衡共性与个性。
共性与个性

共性与个性篇一:个性与共性个性与共性的理解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创新能力得到解放,新生事物不断发生、层出不穷,考验人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
经济参与的主体多且竞争激烈,导致的快鱼吃慢鱼的现象,这些现象让人们不得不为提高认识的效率而努力。
如何高效快速认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成为取得竞争优势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或许矛盾论是可以快速认知新生的事物以达到领先一步的重要路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的是一个认知的态度。
一是唯物论让我们确定了认知的方向。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以唯心论和不可知论来做事,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而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是认为世界是唯物的,是可以被认知的。
从而坚定人们对事物认知的信心。
二是认清事物本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世界不存在绝对真理的。
事物的多样性的存在是客观现实,任何事物都有个性的。
不要妄想找出解决一切问题的圣杯来,这是一种惰性的表现。
三是良好的态度还反映在决心上。
要通过大量的艰苦的实践才能认知事物的本质,而不要以为简单的、形式上的跑马观花,就可以认知事物的。
观察仔细的在不同的层次如宏观、中观、微观各种层次和视野去观察。
其次是角度和工具。
对立统一的规律强调两个角度都不可少,即矛盾的两个方面,量变质变规律强调两个不同的层次变化规律即一个量变的层次,一个质变的层次,还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看问题。
微观的角度或个体的角度是从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从发,也可说是研究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宏观的角度和群体的,是从整体的角度观察问题或事物,得出的结论是关于整体性的规律,有时是与个体完全不一样的规律。
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强调的是两个重要的过程。
认知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也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种表现。
(一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有专业工具这个问题,上升到思维科学高度来说,哲学最好的工具是数学和艺术。
)其二是认知方式和认知的效率问题。
如何快速正确的认知客观事物,这就是要讨论的关健问题。
举例说明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举例说明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02新闻王姝雅一、概念所谓矛盾的共性,指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2.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意思是矛盾的性质、地位及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二、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1.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决定了它是无条件的、相对的。
以“狗”为例,这个概念有普遍性,它是从黑狗、黄狗、白狗等中抽象出来的,不存在条件性和相对性。
(对无条件性的理解有误,参见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评分标准──编者注)而就一只黑狗而言,它就有个性了。
它是狗,具备“狗”的所有特征,但在拥有“狗”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拥有自己的个性──黑色皮毛。
这是它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狗的明显特征。
这一个性特征只限于“狗”范围之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例如和一只白猫相比,它就变成共性了。
所以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但是作为存在于世界的每一样事物,都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
作为一个独立的事物,具有所属事物种类的共同特征,同时,有具有区别于同类其他事物的个性特征。
还是拿刚才那只狗来讲。
它不可能说只具有共性或只具有个性。
作为一只狗,它拥有同类共有的一切特征:四条腿、有尾巴、肉食等,没有这些特征,它就不是“狗”,无法与其他动物,例如猫、狐区分开来。
与此同时,它还有自己的个性:德国狼狗、黑色。
正是这样,它才不被称作牧羊犬。
没有这些个性特征,它只能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无法存在于现实空间。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或者只有个性没有共性。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
3.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而存在;另一方面,个性又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所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而存在”就是说,所有的共性都从众多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是所有个性的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候,我写下此文,作为一个老作者兼编委的回顾和展望。
并以此祝愿《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佳作,以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这家全国知名的优秀刊物青春不老,迈向21世纪,更上一个新台阶。
感谢,还有祈盼
ù朱宝信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卫校副教授)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人非常惊异、兴奋和狂喜的时刻,当得知我与友人合作的文稿《现代辩证法:矛盾论和系统论的统一》拟在《学术研究》1993年第6期上刊出时,对我就是这样的时刻。
《学术研究》,这一享誉全国的南国理论论坛,对当时的哲学初学者的我来说,真的是仰之弥高、望之弥远,就像一个丑陋的小伙子面对一位玉洁冰清、光彩照人的美女一样,自惭形秽又不忍离去,黯然神伤又流连忘返。
然而,《学术研究》品位高精却不高傲,她向我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接纳了我那还显得稚拙的作品。
欣喜若狂之后,我克服了自卑和怯弱,走在深远漫长的哲学学术研究之路上,我也多少有点自信和勇气了。
于是,似乎没有想到,我脑海中关于辩证法现代化的一些零乱想法,竟陆续在《学术研究》上表露出来了。
传统辩证法是矛盾论,它讲的是对立统一规律,本世纪4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它讲的是普遍联系规律,若将矛盾论与系统论相结合,辩证法不就呈现为现代形态了吗?以这一最初的动机为契机,我又在《学术研究》发表了《辩证法的困境和出路》(1995年第3期),深感辩证法研究中面临着经典作家认识的不统一、传统哲学体系的肢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否定、系统论的冲击和实践辩证法的挑战等困境。
出路何在呢?我猜想应从实践辩证法的研究开辟道路,于是我又在《学术研究》发表了《论辩证法的三种形态》(1996年第8期)。
通过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传统教科书的唯物辩证法和哲学改革中提出的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的比较,我得出了以下自以为很有趣味的结论:唯心辩证法把一切都意识化,它是思维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把一切都物质化,它是物质的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把一切都实践化,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辩证法。
人的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它应拥有思维的辩证法并要掌握物质的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统摄了后二者,它才是现代形态的辩证法。
《学术研究》以她的热情和真挚而让我的上述想法问之于世,并进一步激发了我辩证法研究的诸多联想,每想到此,我真的是感谢不尽呢。
辩证法的发现显示了人类智慧,就像它面临着现代化一样,对辩证法的研究还将继续下去。
由此我想到,《学术研究》作为国内辩证法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地,要是能组织一批对此有兴趣的学者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那该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涌现;要是能在刊物上设下专栏、展开争鸣,那定会有助于更多更好的成果涌现。
如果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新纪元,那么社会主义辩证法恰是现代形态的辩证法;如果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我国社会主义辩证法就会具有我国特色的特殊性。
似乎用不着怀疑,我国特色的辩证法的这种特殊性一定蕴含着丰富、复杂、深奥的内容,对它的研究,着实是很诱人的。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完成辩证法的现代化,这就是我对尊敬的《学术研究》的殷切的祈盼。
祝《学术研究》青春永驻、芬芳永驻!
个性与共性
ù李文初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文科学术刊物,《学术研究》走过了它40年的艰苦而辉煌的路程。
从50年代《学术研究》创刊时起,我便
18/学术研究1998年第二期
是它忠实的读者。
那时我正在北京读大学,在有数的几家文科学术刊物中,每次读到新的《学术研究》,都感到一股清新的南风扑面而来,湿润而带点咸味,那感受是颇为独特的。
80年代《学术研究》复刊后,我渐渐成了它的作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得改革开放气候之先,经济特区的建设,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崛起,岭南文化的勃兴等等,将《学术研究》推到时代大潮的前沿,使之成为反映新的时代精神的著名文化载体,十分引人注目。
进入90年代后,我又以读者、作者的身份兼任《学术研究》的编委。
21世纪给中国实现现代化,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带来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回顾既往,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满怀信心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是中国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也是刊物面临的热门话题。
正当这一宏伟的历史性时刻,《学术研究》走完了它40年的里程,它必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创辉煌,与全国人民一样,满怀希望地跨进21世纪!
《学术研究》之所以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它在同类刊物中历史较长,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家具有鲜明个性的刊物,而这种个性又是不偏离时代大潮,有着强烈时代精神的,这就是刊物的所谓共性。
一个刊物,只有个性而无共性,它必然是视野偏狭,几近于迂执的;而唯有共性毫无个性的刊物,恐怕也只能是面目苍白、平庸无奇,很难得到读者认可的。
刊物的理想境界应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或者说寓共性于个性。
《学术研究》始终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它的这一特色表现得愈来愈明显。
身处改革开放大潮的南国,《学术研究》以它敏锐的触角、深沉的洞察力和勇于探索的气魄,发表了无数反映特区建设和珠江三角洲新经验的好文章,引起了国内外普遍的瞩目和关注。
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势态,不仅是属于广东的,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学术研究》一方面组织人力深入到改革开放大潮的第一线,研究、撰写各类总结新经验的文章,另一方面又适当借助新闻的快捷手段,如“座谈”、“笔谈”和“学者访谈”等形式,及时报道学术前沿的某些重大问题的研究现状,给读者传递丰富、新鲜的学术信息。
这种新闻性与学术性的巧妙结合,也是由《学术研究》个性与共性趋向统一这一特色决定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作者、编委,我衷心祝愿《学术研究》越办越好,并满怀信心地跨入充满希望的21世纪!
我与《学术研究》结缘
ù李玉梅
(香港教育学院高级讲师)
我认识《学术研究》两位主编先生于1996年的夏天,我应中山大学历史系张荣芳教授之邀参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会议。
首日在开幕礼大会发言前,有一位笑容可掬的先生主动走来向我打招呼,并自我介绍称刘斯翰。
又及在旁的林有能先生。
我素来喜欢参加学术会议,惜记性甚差,在礼貌的应对时,还以为是在其他会议上认识的旧朋友,但一时还不十分记起。
会后,幸好有机会与刘先生攀谈,才知道我把在广州朱子思想学术研讨会上的稿子《论诠释学的理论重估朱熹的道德史观》烦请中山大学哲学系袁伟时教授代为发表,小文竟蒙《学术研究》编辑部赏识、刊登于1995年第六期内。
文章刊登了,还影印了作为圣诞问候寄予学术界的朋友。
广东省社科联的李鸿生先生收得小文后,还笑我说《学术研究》原是与社科联属一家人,我有文章在《学术研究》发表他早就知道云云。
至此我才对广东省的学术文教界架构略有了解。
并明白到刘先生为何跟我一见如故,我却茫然无知——此乃主编用心审稿,作者但求发表之故也。
1996年秋,我从江西回港,路经广州,又得与上述诸位先生有聚谈机会。
我研究的课题是史家陈寅恪先生,拙作《陈寅恪之史学》今年(1997)春在香港三联出版,周一良教授的序文说我在书中借“诗无达诂”一语对陈先生的诗并无讨论。
我认为“诗无达
19
学术研究1998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