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与“无语泪先流”,语法例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纸贵”与“无语泪先流”,语法-

摘要:“共鸣”是文学鉴赏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可以衡量文学艺术价值,共鸣的程度越强烈,文学艺术的价值越高。很多人认为,读者越多,共鸣就越多,于是就会跟风,但是在商业化的影响下,读者的数量不等于共鸣的程度,也代替不了作品的价值。其实弄明白引起共鸣的条件,何谓真正的共鸣,就会排除盲目,成为一个有真正审美趣味的鉴赏者。

关键词:共鸣;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共鸣”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1]因此,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共鸣现象的出现必须是作品引起了读者的认同感,但是这种认同感除了主观条件—作品与读者的情感交流达到同气相求,还有客观条件,作品的本身审美价值和艺术性得到读者的认同。

一、“洛阳纸贵”中的共鸣

“洛阳纸贵”讲的是西晋的文学家左思写了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赞不绝口,竞相传抄,不久就使抄《三都赋》的纸昂贵了几倍。然而左思《三都赋》的成功却是历经坎坷,为使文章笔笔有凭有据,他决定游历三国旧都,在经过十个寒来暑往的走访之后,收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之后,他闭门谢客,开始埋头苦写。他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最终创作出雄浑精深的作品——《三都赋》,因此他的作品读来求实性很强,而且内容丰富,详尽地描述了蜀魏吴三国的山川城邑,花草鸟兽,民风歌舞,

重要人物。另外,赋中辞藻壮丽,他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锤炼,再三推敲,因此他的赋辞藻繁华富丽,恣意铺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可一个名不经传的人想让作品得到认可是很难的,当时一位著名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想超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自小受轻视的左思不甘心心血被埋没,最后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张华在询问左思创作的经历以及创作动机之后,他再一次体味文章,文章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深深感动了张华。张华把文章推荐给了为人正直的皇甫谧,很快《三都赋》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他的文笔、辞藻称赞不已。从中可以看出《三都赋》之所以会造成洛阳纸贵,是鉴赏者对文章中气势磅礴的句子、繁华富丽的辞藻、丰富多彩的内容的认可,是对作品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产生了共鸣。

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所引起的认同感就是文学中共鸣之一,这种共鸣是就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修辞等外部条件来说的,因此可以说是由客观条件所引起的共鸣。文学艺术中,以作品的外部条件赢得共鸣的有很多,如雕塑、绘画,常常以其形式结构的美、艺术手法的绝让人鉴赏者流连忘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更为直接的主观条件引起的“共鸣”现象,即鉴赏者自身的思想、情感、经历与作品所描写的特定内容、特定思想感情有相同或类似之处。这样才比较容易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情况,这就是“无语泪先流”中的共鸣。

二、“无语泪先流”中的共鸣

“无语泪先流”出自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风物无恙,人事般般沧桑变化,所以无需语言的赘述,只需情感的契合,便可达到共鸣。这是鉴赏主体的情感与

鉴赏对象之间达成的某种感应和认同,这种共鸣发生在读者和作品之间,它较客观条件引起的共鸣更为重要,因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再高,也只有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达到一致,才有可能在读者那里产生效果,否则就毫无意义。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动荡,世态炎凉,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悲叹,这些原本郁积在心中的沉痛感受,最终在琵琶女的演奏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固然和琵琶女的跌宕起伏的演奏和凄惨悲凉的身世有关,但关键还在于自己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他在序中说:“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可见导致对琵琶演奏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础在于自己的情感经历与琵琶女的遭遇达成了一致的感应和认同。其实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不是琵琶也断肠,只因情感是一样。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早已经注意到共鸣现象的存在,柏拉图在他的《文艺对话录·伊安篇》中谈到艺术家和听众之间的强烈的情感交流,即“迷狂说”,就是现在所说的主观条件引起的共鸣。这种共鸣是建立在人们思想感情和心理特征有某种共同性的基础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经历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天然的倾向。”[2]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作品鉴赏主体的思想感情与鉴赏对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发生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民族,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无直接关系,也会产生共鸣。如中国人看着外国片《泰坦尼克号》也能潸然落泪;古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能代代咏唱,这都是人类所向往的动人爱情、所赞美的伟大母爱

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三、两种“共鸣”的共处与意义

虽然前者是客观条件引起的共鸣,后者是主观条件引起的共鸣,但共鸣对鉴赏者的要求却是同样的,就是要有能够感受文学作品艺术美的条件,包括最起码的文化基础、思想水平、一定的艺术修养,正如鲁迅所说:“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具有普通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3]马克思也曾说到:“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的确如此,鉴赏音乐需要有音乐感的耳朵,也就是感受音乐的理解力,假如一个不懂音律的人去听一场盛大庄严的经典音乐会,无论音乐多么精彩激烈,多么叩人心扉,那么对于他来说,这不是精神的陶冶,而是再好不过的催眠曲。这就是为什么左思不把自己的作品拿给邻家目不识丁的老人和小孩看,而只拿给一些当时出名的文学评论家看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即使邻人明白他的情感,知道他的经历,但未必能真正领受他作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因为他们缺少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艺术修养,而那些评论家不同,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艺术理解力,于是他们能被左思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所深深打动。“无语泪先流”中的“共鸣”也是如此,假如这江州司马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也听不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区别。

事实上,任何共鸣都离不开情感的因素。美感的心理要素分为: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而情感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广泛的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是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感情色彩;它又是激活其他心理因素的诱因,能推动它们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4]就像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