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
北京地区魏晋北朝墓葬述论
北京地区魏晋北朝墓葬述论胡传耸【摘要】本文按时代顺序,分别叙述了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北朝时期墓葬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前后时代、周边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对各处出土墓葬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对以后北京地区考古工作中魏晋北朝墓葬的辨别和认识提供一些参照.【期刊名称】《文物春秋》【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北京地区;魏晋北朝;墓葬形制;丧葬习俗【作者】胡传耸【作者单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100009【正文语种】中文北京地区地处中原北边,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地,既是中原扼守北方势力的咽喉,又是开拓北疆的据点;一事两面,北京地区同样是北方民族踏足中原必先叩开的一道大门,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京地区在当时的社会中具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对于这些问题,史家多有论述,本文仅就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略加考察,以期窥得当时社会文化生活面貌之一斑。
一、曹魏时期的墓葬北京地区发现的可以确定为曹魏时期的墓葬仅有一处,见齐心先生所著的《北方考古研究(二)》一书[1](下文简称《北方》)。
书内提到:“海淀区玉渊潭乡八里庄东北处发现一座魏墓,墓底距地表约6米,是一座南北向双室砖室墓,其形制与北京顺义大营村魏晋墓M2相似,墓顶呈覆斗形。
墓葬早年被盗,顶部坍塌。
斜坡墓道长3.5米、宽0.8米,接近墓门处为平底,墓道渐宽至1.30米,墓门由砖砌封堵。
墓室前有甬道,长1.35、宽0.8米,前室为长方形,长2.5、宽2米,墓室残高2.5米。
前室与后室有甬道相连,长0.6米。
后室形制同前室,长3.2、宽2.5米。
骨架散乱,难以辨别葬式,随葬品位移。
墓室及甬道均用长方砖铺地。
”该墓出土随葬品中数量最大的是釉陶器,一般为黄釉红胎,包括罐、盘、奁、仓、灶、井、猪圈、臼、果盒、虎子、鸡、灯、双耳杯及舞俑等多类器型,另外还有五铢钱40余枚。
重要的是出土的一件铜弩机上刻有纪年铭文“正始五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魏晋十六国墓葬魏晋十六国时期,一般指曹魏黄初元年篡汉起至北魏攻灭北凉统一北方止(220~439)。
这期间,淮河、秦岭以北的中国北部地区,各政权各民族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息,社会经济调敝,反映在埋葬方面,一般表现为简埋薄葬,与秦汉墓比较,已大为逊色。
曹魏西晋的统治者,迫于经济困难,无力营建宏大陵寝,又为防止死后陵墓被盗掘,往往“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不设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考古探觅较难。
十六国时期,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防止坟墓被盗掘,大多沿用本族流行的“潜埋”而不起坟的葬法,所以他们的坟墓也不易被发现。
但是,帝陵以外的一般魏晋十六国墓葬,并不受此限制。
1915 年,英国斯坦因盗掘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从已发表的资料看,至少有六座墓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墓葬。
本世纪上半叶,日本人鸟居龙藏、驹井和爱等人先后多次在辽阳一带发掘汉魏晋壁画墓。
1944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佛爷庙墓地发掘十多座魏晋墓。
还有,自本世纪初以来,魏晋墓志不断在洛阳出土,其中有晋贾充妻郭槐墓志、武帝贵人左棻墓志、晋中书侍郎荀岳夫妇墓志。
这些墓志为研究这一地区的魏晋墓,特别是西晋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不断被发现,就北部地区来说,河南的洛阳、偃师、郑州、延津、焦作、安阳、南阳,陕西的西安,河北的石家庄,北京市,山东的苍山、诸城,辽宁的辽阳、北票、锦州、义县、旅顺、朝阳、本溪,甘肃的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永昌、武威、崇信,青海的大通,新疆的吐鲁番,都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墓葬。
在这个时期的大中型墓中,往往有纪年墓砖或其他带有纪年的器物随葬,还有记录墓主姓名身份的碑形墓志、印章和壁画题记,这些都为墓葬断代、器物编年以及墓主身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这是先秦两汉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墓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不尽一致。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墓葬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分裂成为了北魏、东魏、西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和南朝陈等七个朝代,而在这些朝代中,墓葬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
墓葬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它与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紧密相关。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墓葬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从华丽到简朴在魏晋南北朝的前期,墓葬的规模通常比较大且富丽堂皇。
如果说上古时期的墓葬文化是以特大型墓葬为主,那么魏晋南北朝的墓葬文化则是以大规模墓葬为主。
这个时期的墓葬经常有用贵重材料装饰的墓室和精美的石雕、陶俑等陪葬品。
这种墓葬的墓主人往往都是社会上的贵族、富豪等,他们的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可以大量使用贵重材料来装饰墓穴,以体现自己的权势地位。
但是,随着儒家思想的逐渐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墓葬文化逐渐从华丽、排场化转向了简朴、朴素化。
对于许多儒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来说,华丽排场的墓葬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人们的品德和行为。
二、从多样到统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的陪葬品种类非常多样化,有的墓葬中用的是陶俑、石雕、画像、青铜器等,而有的墓葬则使用玉器、文玩、书籍等等。
但是,随着政治、文化、思想的变化,墓葬中的陪葬品逐渐趋于统一化和规范化。
这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加深,人们开始强调简朴、素质等价值观念,而且也因为这个时期文化的发达和交流的逐渐加深,人们所接触到的文化也越来越广泛,那么墓葬中的文物就必须趋于一致化才能够确认其真实质量。
三、从尊重神灵到尊重先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文化逐渐从尊重神灵向尊重先祖转变。
这也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这个时期前,人们认为死后的人会变成神灵,在人类世界中扮演至高无上的力量,因此在墓葬中对神灵的尊重十分重视。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流行逐渐推翻了这种思想观念,将人们的重心引向了六世祖谥、商业成功、家族荣誉等价值观念。
古代陶俑的考古学研究
古代陶俑的考古学研究陶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工艺美术品,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来源。
它们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吸引了考古学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通过对古代陶俑的考古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和艺术技术的信息。
一、陶俑的起源和发展古代陶俑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
这些陶俑通常被用于祭祀活动和墓葬中,用以代替或供奉给死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俑在商代和周代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演变,从简单的人形陶俑演化为拥有丰富表情、不同姿态以及丰富细节的艺术品。
二、陶俑的分类和功能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陶俑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别。
例如,人形陶俑主要描绘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如官员、士兵、农民等。
动物形陶俑则描绘了各种动物,如狗、鸡、马等,有些动物形陶俑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陶俑,如战车马陶俑、仪仗陶俑等。
陶俑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多种功能。
首先,它们被广泛用于墓葬中,用作陪葬品,以帮助和保护死者在来世的生活。
其次,陶俑在古代祭祀活动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人们通常把它们摆放在祭坛上,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
另外,陶俑也作为礼品赠送给贵族或外交使团,具有象征献礼和友好的意义。
三、陶俑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家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研究和分析古代陶俑。
首先,他们会对陶俑进行形态学、风格学和技术学的研究,以确定其时代、地区和制作工艺。
其次,他们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如放射性碳测年和元素分析,来确定陶俑的年代和原材料来源。
除了物理化学方法外,考古学家还使用非破坏性的光谱学和影像学技术,如红外光谱分析和数字扫描,来获取更多关于陶俑的信息。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揭示出陶俑的细微细节、彩绘图案以及修复的痕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意图。
四、陶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古代陶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
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作者:王资卓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墓葬中出土的陶俑艺术,因其生动形象,写实活泼,受到人们喜爱。
俑在最初是种殉葬制度的代替,代替活人进行陪葬,这种制度自西周时期开始实行,至到汉代达到了普及鼎盛的状态。
本文就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讨论,以供学习。
关键词:殉葬制度;社会背景;陶俑艺术中图分类号:K89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132-01一、殉俑艺术的起源史前人类尚巫,相信死而不灭,人殉现象在史前时期便多有发生,以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及父系社会时期为主,大多表现以妻妾殉夫幼童殉葬等形式出现。
史前时期已初步形成了规范,有了成熟的殉葬葬式,脱离萌芽时期。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身,先鬼而后礼。
”殷商人崇尚祖先,视祖先为神灵,为了使祖先能够在死后世界富足享乐,人殉制度在商朝前期开始普及到后期杀殉之风到达顶峰造极的地步。
西周初期文化变革提倡“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民本思想,注重现世的生活,对待鬼神敬而远之,尊礼尚施,导致西周时期人殉习俗逐渐衰落,数量不多。
与此同时西周出现俑葬制度,多制作粗糙,俑的造型轮廓较为模糊,仅在大体上似人造型,细部刻画不细腻。
但从表现形式上看,木偶持物做侍者状,显然作为活人的替代进行陪葬。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礼乐崩坏,传统礼乐被摒弃,各诸侯国揭竿而起,人殉习俗出现复苏回潮,且范围较之殷商更为广阔,人殉习俗与俑殉制度并存,如“湖北当阳曹岗5号墓中,两具殉人分别置于墓主的两侧,两具人俑分别置于墓主脚端两侧,俨然已经代替活人起到了殉人的作用。
俑葬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数量较之西周时间明显增加。
其中以南方楚地尤为盛行,俑偶做工精细,造型纹饰绮丽,成为了楚地一种流行的丧葬形式。
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的价值地位得到提高。
精神思想上的觉醒起,反对人殉的社会思潮,都表现出人对自身认识的加强,既表达了对墓主的尊重也使活人避免被杀害,最终使得俑葬制度得以扩大,至到秦汉时期,俑殉已经完全代替了人殉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连绵不断的政权转换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精髓,也为后世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一、艺术和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该时期诗歌、词曲、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均有不俗的发展。
比如,王羲之创立了“八分书法”,并享有非常高的声望;王献之绘制了“洛神赋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曹操、陶渊明、王勃等几位文学巨匠更是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外,一些文学经典和艺术创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中走红,并被后来的人们所传颂。
例如《世说新语》、《左传》、《离骚》等,这些文学经典及其作者不仅在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建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建筑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方建筑风格和建筑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二是皇家园林和私人庭院的建设在此期间愈发繁盛。
例如,灵鹫宫、云龙寺、虎丘、灵岩寺等知名景点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修建的,并至今保存完整,成为了后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艺术的重要资料。
此外,悬空寺、保国寺、佛国寺等也是此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三、青铜器和陶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和陶器手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文化交流的成功和经济的繁荣共同助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而这些青铜器和陶器从艺术价值、工艺技术和历史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山西的晉侯墓出土的《四牛图》就是魏晋时期青铜器制作技术的高峰之作;同一时期出土的红土陶、黑土陶及其他各种精美的陶器,也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四、汉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
较早的汉画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是表现从单一的写实风格转向更注重表达情感、形象及色彩的感性方式。
兵马俑的发现与研究成果
兵马俑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大奇迹,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座宝藏。
其独特的规模和保护完好的状态,吸引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与研究成果。
本文将就兵马俑的发现历程、构造特点以及相关考古成果进行系统介绍。
一、兵马俑的发现历程兵马俑的发现可追溯到1974年,当时农民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农田中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内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纷纷来到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以揭开这个谜一般的古代宫殿的面纱。
经过近五十年的考古工作,兵马俑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整个兵马俑的发现历程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部辉煌篇章,也为世界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二、兵马俑的构造特点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陶土制成。
据考古学家介绍,兵马俑的数量庞大,预计总数在8000余尊以上,覆盖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
兵马俑的尺寸大小不一,有的高达1.8米,有的仅有几十厘米。
其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
据研究表明,每尊兵马俑都是按照秦时的真实武器装备制作而成,反映了当时中国军事制度的细节和规模。
兵马俑被发现时,每尊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战术分工,刀弓手、骑兵、步兵等不同军种状如铺开,彼此之间紧密配合,呈现出秦军当时的队形和战术构成。
这些构造特点使得兵马俑成为了中国军事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兵马俑的研究成果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不仅解开了秦朝军事制度的谜团,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和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通过对兵马俑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秦朝的军事装备、军事组织以及军营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兵马俑的发掘也使得我们对于秦朝的陵墓制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周边陵墓的考察,我们可以推测秦始皇陵的规模和布局。
考古学家猜测,秦始皇陵可能还有其他的陪葬品和文物,但由于保护目的,目前暂未开展更多的挖掘工作。
兵马俑调查报告
兵马俑调查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兵马俑考古调查结果的分析,介绍了兵马俑的历史及相关文化背景。
研究显示,兵马俑是秦始皇为自己建造的巨大坟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代军事文化的艺术代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兵马俑的保护和修复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兵马俑,考古调查,历史,文化,保护正文:一、简介兵马俑是全球闻名的中国陕西省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所发现的,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造型之丰富、工艺之精湛、历史意义之重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代表和一大奇迹。
二、历史在公元前221年,中国的大秦国终于实现了各国之间的并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国家。
为了显示其帝国的威力,秦始皇命人建造了具有强烈异域特色的万里长城,并且还亲自主持了机关道在武库中的制造。
此外,他还下令铸造统一货币,制定统一的文字和度量标准,规定以手推的轮车为基础的路面标准,并且进行权力集中、国内安定的改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后,这位伟大的皇帝被安葬在了陕西的一个巨大的墓穴里。
兵马俑作为重要的陪葬品之一,被安置在墓穴内,共有7,000多个兵马俑,每个兵马俑都有独特的装备与表情,且面积达20,000平方米。
三、文化兵马俑作为秦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现了秦朝的威严和汉朝的儒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偏儒、偏法、偏阴的一般军事文化。
特别是兵马俑的制作方法,使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文化,是研究古代军事、政治和工艺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四、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古迹的保存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为了保护兵马俑的原貌,不得不对其进行了修复与保护工作。
同时,人为干扰也威胁着兵马俑的安全和完整性。
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兵马俑的原貌,加强管理和修缮,使得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所继承。
结论:兵马俑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及文化背景的遗址。
保护和修复是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人的责任,而人们要学习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与文化财富的精华。
中国古代墓葬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墓葬的发展史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
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馀的固定设施,称为“墓”。
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墓葬”。
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国古代墓葬的发展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石器时代墓葬文化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
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
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
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
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
商周时代墓葬文化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
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
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
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
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
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
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
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
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
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
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
考古所见六朝胡人武士俑研究
考古所见六朝胡人武士俑研究作者:崔贻彤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4期摘要:胡人武士俑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中出现的一类特殊随葬品,以胡兵形象为原型并经过艺术创作而成。
考古发现的六朝胡人武士俑或执刀、执盾,或持戟、握剑,有的身披铠甲,根据帽式的差异可细分为六类。
六朝胡人武士俑与以往胡汉战争图中的胡人形象明显不同,是作为正面形象参与拱卫六朝政权的,其形象演变主要可分为吴晋和南朝两个阶段。
胡兵在六朝军事、政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既是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也是南北对峙局面下南朝军事发展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胡人武士俑;六朝;正面形象;民族融合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
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
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
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这是南宋康与之的一首怀古伤今词。
正如词人咏叹的那样,金陵(南京)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六朝政权虽然面临南北对峙的严峻形势,又缺乏北方深厚的军事基础,但仍有与北方抗衡的气魄胆识,借以讽刺南宋小朝廷妥协偏安的怯懦不堪。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胡人武士俑是这一时期墓葬中出现的一类特殊随葬品,以胡兵形象为原型并经过艺术创作而成。
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六朝时期的胡人武士俑发现数量并不多,仅见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广西等地,材质有陶、瓷两类。
从考古出土情况可以看出,胡兵在六朝政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风貌引人深思。
1 考古发现的六朝胡人武士俑考古发现的六朝胡人武士俑或执刀、执盾,或持戟、握剑,有的身披铠甲,根据帽式的差异可细分为如下几类:①尖顶帽,略呈圆锥体状。
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所出青瓷胡俑(M1:69),着深衣长裤,脚穿尖头履。
右腿前迈,左腿稍后,左手自然下垂贴至衣服下摆,右手上举,推测原应握有武器,残高16.2厘米(图1)[1]。
南京江宁鳄儿岗晋墓M1所出胡人执盾俑,“深目尖鼻。
兵马俑的发现与研究价值
传承方式与途径
学术传承
01
通过学术研究、论文发表等方式,将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艺
术价值传承下去。
教育传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
将兵马俑相关知识纳入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途径进行传承。
旅游传承
03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兵马俑,实现文化的传承
和弘扬。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科技保护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兵马俑 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保护和研究。
CHAPTER 06
兵马俑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现状与措施
法律法规保护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 法律法规,为兵马俑的保护提供
了法律保障。
考古遗址保护
对兵马俑坑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 和保护,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原
真性。
博物馆展示保护
在博物馆等场所对兵马俑进行展 示,同时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如 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确保
文化交流
随着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 发展,各地区之间的文化 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具 有鲜明特色的秦朝文化。
秦始皇陵的建设背景
帝王权威
秦始皇作为秦朝的开国皇帝,具 有极高的权威和地位,他的陵墓 建设自然也是国家级的重大工程
。
陵墓规模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之一,其建 设历时多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01
03
兵马俑的发现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成为了中国文 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04
兵马俑的发现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雕塑艺 术、军事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 国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魏晋南北朝考古PPT课件:3.4.1北方地区墓葬
(1)拓跋鲜卑发展历程
►拓跋鲜卑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东麓顶巅的大 鲜卑山(所有的鲜卑山只有最北面的一处冠 以“大”字,即大鲜卑山,《魏书》中“国 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是因山名鲜卑族 名),以狩猎和采集为业,以驯鹿为民族的 图腾,很少与外界联系,是鲜卑族中发展缓 慢的一支,其旧居“墟室”即今内蒙古自治 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 仙洞。
大同北魏墓
►平城附近墓葬数量大, 形制多样, 随葬品 丰富, 且分布规律较明显, 是探讨拓跋鲜 卑墓葬的特点及其变化的最重要的材料。 平城附近的主要墓葬是北魏政权正式建立 之后以平城为都的一个世纪内的。 集中分 布在平城的南郊和东郊。
►平城附近已经发现的北魏墓葬有两百座以 上,近年来又有大量新发现见诸报道。
(三)北方地区墓葬
►1.东部的慕容鲜卑(三燕)墓葬、 ►2.中部的拓跋鲜卑(迁洛前北魏)墓葬、 ►3.河西一带的魏晋十六国墓葬。
背景资料:鲜卑
►一世纪末,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北匈 奴西迁),乌桓入居塞内。鲜卑“转移居 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 号鲜卑,鲜卑由是渐盛”(《后汉书》鲜 卑传)。魏晋以来成为北方主要少数民族。 十六国中鲜卑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 南燕、西秦、南凉、西燕、土谷浑、代 (北魏)。
1.辽宁西部的慕容鲜卑墓葬
东汉末年, 随着乌桓势力的离开, 慕容、 宇 文、 段部鲜卑的势力进入辽西地区, 宇文、 段部鲜卑相继败灭, 慕容鲜卑成为这个地区的 主导力量, 并以朝阳为中心建立了前、 后燕政 权, 北燕政权的建立者虽然出身于汉族, 但已 经鲜卑化, 因此今辽西地区遗留的主要是慕容 鲜卑的遗存。 汉末魏晋大动乱, 主要来自于华 北地区的汉族人士大量进入辽西地区, 与东汉 末年来到这个地区的鲜卑, 以及因为各种原因 来到这里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人民, 在两个多 的世纪中, 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 并向邻近国家和地区传播。
魏晋南北朝考古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考古读书笔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学来探索。
以下是我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和社会转型。
各地出现了许多遗址和文物,它们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人们生活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在考古学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发掘和研究这些遗址和文物来还原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
在魏晋南北朝考古研究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发现。
例如,在洛阳的魏晋陵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陶俑和文物。
这些陶俑形态各异,包括官员、士兵、马车和动物等,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
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和青铜器,这些器物不仅考古学家们提供了关于手工艺技术的重要信息,也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
除了墓葬和文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线索。
在南京的建康城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宫殿、庙宇和城墙等建筑遗迹。
这些遗迹不仅揭示了当时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状况。
此外,墓志铭和碑文也为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墓志铭记录了当时人们的家庭背景、成就和贡献等,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而碑文则记载了当时的政治事件、文化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等。
通过对这些墓志铭和碑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领域也有许多令人称奇的考古发现。
瓷器、壁画和雕塑等艺术品为我们展现了当时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和审美追求。
特别是石窟艺术,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著名的龙门石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有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描绘了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和社会风俗等,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总结而言,魏晋南北朝考古研究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通过发掘和研究墓葬、建筑、文物、碑文和艺术品等,我们可以还原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墓葬整理讲解学习
封门墙两侧有挡土墙
有砖砌棺床,床前有石祭台,床后有阴井。
石门额上雕人字拱。墓室壁面有桃形灯龛和直棂假窗。早期画像砖拼镶砖画,晚期莲花忍冬花纹砖。
陶瓷制品,新出莲花尊和一盒五盏组合器。陶明器比重增加。大墓有动物石雕和石灰石质墓志。
“凸”字形带甬道的券顶单室墓。
中
有棺床,床前阴井通向排水沟。
壁面有桃形灯龛和直棂假窗。墓砖平面有细绳纹,侧面有莲花纹、四出钱纹和网格纹
分期特点
形制
规模
结构
设施
装饰
随葬品
东晋到刘宋
新流行甬道前端做出类似小室的吕字形砖墓
大
“三顺一丁”砌法为主
有砖砌祭台、棺床等设施。排水沟设施完善,有陶制或铜制的漏水板。
壁面装饰前所未有,有砖砌“凸”字形小龛和直棂假窗。石门门券上雕平梁、叉手等仿木结构。有的大墓有竹林七贤和荣启期人物画像砖拼镶砖画,表明受玄学影响。
战乱频繁,民族关系复杂无统一墓制。
大中小
土洞结构。有的前后两方室。
甬道和墓道间两侧各设一小龛。
依仗俑和大批陶俑
北魏迁洛以后的北朝时期
方形单室的砖墓或洞室墓,出现地方大族的墓群
大
东汉在墓前树立神道碑、石人、石兽以及新建高大坟冢、布置家族茔地等做法复苏、发展
墓室和墓道两侧壁面都绘有壁画。墓室壁画分上下两栏,上栏画四神,下栏画车马。墓道壁画上下都画主人出行和归来。
平置带盖墓志。葬具附近出玉璜和各种珠饰,表明墓主原具朝服葬。武装依仗和伎乐女仕俑。
同大型墓
中
葬具附近出玉璜和各种珠饰,表明墓主原具朝服葬。
竖穴砖棺和竖穴洞室墓
小
少量铜钱和日常用具
平面长方形土洞墓
小
竖井墓道,
艺术史4-2第四章 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二)
梁元帝萧绎 职贡图
《職貢圖》原圖共有三十五國使臣像,現在只留存十二國使 臣像。蕭繹將各國的服飾特色都表現出來,而且服飾顏色都 相當鮮豔,只可惜人物表情、動作的描繪欠缺生動,除了長 相之外,每個人幾乎如出一轍。此圖線條以高古游絲描為主, 間用蘭葉描,並分層次加以暈染,富有裝飾性。
陆探微
刘宋画家 擅人物画和佛教绘画 人物画特征:秀骨清像
第四章 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
(公元220-581年)
一、概述
政治局势:封建统一政权瓦解,军阀各据一方 (三国鼎立、西晋短期统一、“八王之乱”、
晋室南迁、南北对峙) 思想文化:儒经、玄学、佛教 艺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艺术的交流融合; 南北风格的交流; 工艺艺术装饰纹样的变化。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绢本,淡设色,现藏英国伦敦 不列颠博物馆,多数人认为是唐代摹本。内容 系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分12段, 每段题有箴文,现存9段。 内容:宣扬儒家道德规范 注重用线来造型,高古游丝描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卷
陆机——平复帖
陆机(26 l~303),字士衡,是西晋时吴郡人。《平复 帖》共9行84字,纸色发暗,用的是秃笔,渴笔之处较多, 字体为章草,但没有强调隶书的燕尾波,字形偏长。是流 传至今的最早真迹。
三国、西晋书法家
素靖(239-303),字幼安, 甘肃敦煌人。素靖是大书 法家张芝的亲戚,曾历任 尚书郎、雁门和酒泉太守, 后拜左卫将军,于晋惠帝 六年在洛阳保卫战中战死。 素靖对章草、八分极为精 通
在书法上的主要贡献:对行书、草书、楷书的革新 代表作:兰亭序、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晋阳出土北齐墓葬中军人武士形象陶俑的服饰及其研究
太原古称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故城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
魏时高欢于此置大丞相府,时称“霸府”,高洋代魏建齐后称为“别都”“下都”。
北齐一朝,晋阳成为国都邺城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与邺城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制,故晋阳一带,冠盖云集,辐辏遍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北齐贵族及高级官吏死后葬于晋阳者不在少数,这些高级墓葬多随葬精美的陶俑,携带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今人研究北齐一朝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资料。
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笔者对北齐军人形象的认知,多来自墓葬出土陶俑及壁画,他们有一种特有的北方气质,这种北方气质超过了匈奴人、契丹人、蒙古人、突厥人,也超过了狂野的哥特人与能征善战的日耳曼人。
战争中的北齐军队表现出一种规范与约束,每次看到北齐墓出土军人武士形象的陶俑和墓葬壁画,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特有的气质,这种特有的军人气质只有近代丹麦、瑞典的重甲骑士与黑袍的条顿骑士有类似的感觉。
因为北齐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而北周屡次进攻都被击败,靠的就是这样一支“铁军”。
北齐的优秀将领,如斛律光、高长恭一个个都死在内部权力斗争中,高纬亲征的时候,朝政已经是乱得一塌糊涂的北齐,依然攻克了晋州,使北周震动,接着又攻破平阳,可惜高纬贻误战机。
和周武帝对决时,北齐军队也毫不示弱,因高纬开溜,群龙无首才败北。
晋阳保卫战,北齐军队拥立高延宗,几乎杀死周武帝,然而太过骄傲,醉酒而败。
晋阳都城丢失后,邺城的十数万军队依然决心死战,可惜高纬真是自作孽,临台大笑,自乱阵脚后又逃走。
北齐军士在两个王爷高孝珩和高锴的指挥下奋战到死,三万多人被俘斩,最后北齐灭亡。
每每读到北齐的历史,最叹息的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却遇上了这样一个皇帝,真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于是乎笔者有了从考古资料的角度,为公众还原这支历史上的“铁军”的军戎服饰的想法,因为考古资料比起枯燥的历史书,更为真实,更接地气。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研究
美术
文化
魏晋南北 朝
史学
墓葬
提供
壁画
研究
进行 壁画
时期
魏晋南北 朝
考古
个案
考古学
美术史
作者
学者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是一部由郑岩所著的书籍,于2002年由文物社。该书是对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壁画墓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研究的重要著作。 本书分为上编“分区与分期”以及下编的“分析与探讨”。 在上编中,作者基于宿白的考古分区分期理论,从墓葬装饰的角度进行了修改,并分为中原地区、 南方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同时,对各地区的墓葬材料进行了整理与描述。对于各区的墓 葬年代分期,基本上延续了过去考古发掘的年代判定。这些基础材料的整理与排比为下编的进一 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在下编中,作者采用了美术史学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具体来说,第五章从魏晋壁画墓的角度,探 讨了凉州与中原的文化关系。第六章对“邺城规制”进行了初论,第七章分析了南北朝墓葬中竹 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含义,第八章则研究了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祆教美术。
目录分析
通过对这些壁画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对生 死、宇宙的认知和追求。这些壁画墓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和启示,展示了中国古代绘 画艺术的卓越成就。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本书的,标志着魏晋南北朝墓葬美术研究在系统化和综合性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作者郑岩教授 在扎实的考古学训练和丰富的田野调查与发掘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与美术史学者交流并学习美术 史方法,使得本书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西晋武士俑赏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俑是我国古代随葬于墓室的明器雕塑。
古人为了驱魔辟邪、震慑鬼怪、镇压墓葬,保护墓主人不受侵犯,便在墓中放置镇墓俑,军士形象的武士俑即为其中一类。
西晋时期的武士俑类型基本为辟邪厌胜的镇墓武士俑,一般每个墓中一个,同镇墓兽成对组合置于墓室入口处。
考古发现有武士俑的晋墓主要集中在西晋时期的司州地区,即今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北部、西部、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东南部以及山东西部的一些区域,是西晋统治时期的核心区域,三门峡即在该区域之内。
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了该地区出土的西晋武士俑,本文择其中四件做赏析,以飨读者。
西晋泥质灰陶武士俑(图1),通高40.5厘米,足距17.5厘米。
该俑作分腿站立状,足下无座。
头戴尖顶兜鍪,兜鍪模印为瓜瓣样,两侧有护耳。
上身着筩袖铠,圆领紧身,下缘及臀部,其上缀鱼鳞甲片,铠甲在肩部向臂部延伸一小段成为“筩袖”可遮护上臂;腰束革带,腹前打结;领口、袖口及下摆有包边,显示出铠甲有内衬。
下身着袴,足登靴,双臂外扩,左手半举前伸,右臂握拳上扬,拳眼中空,呈持物状。
武士俑怒目睁张前视,颧骨隆突,蒜头鼻,呲牙咧嘴,表情威严。
西晋灰陶武士俑(图2),通高34厘米,宽22.3厘米。
该俑头发束成高锥髻样式,上身穿窄袖短衣,下着裤,腰系带,双腿分开站立,足下无座。
左臂半举前伸,握拳肘微弯。
右臂握拳高举上扬,拳眼中空,所执兵器已失。
武士俑双眼圆睁,目视前方,高鼻,双唇紧闭,面部偏瘦,表情严肃但较为呆板。
西晋灰陶武士俑(图3),残高35.5厘米,该俑作分腿站立状,足下无座。
头部偏向侧方,两目圆睁,颧骨凸图1图2图3葛庆贤 种坤(三门峡市博物馆,河南…三门峡…472000)摘 要:武士俑是墓葬中被塑造为军士形象的一类俑的统称。
西晋时期,镇墓武士俑初始萌发并流行。
这一时期的武士俑是西晋墓葬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类俑,武士所着的甲胄是西晋时期典型的戎装,反映了战乱纷争的时代背景下尚武的风俗。
从属吏侍奉到将军守门:南北朝墓葬披甲门卫图的诞生
从属吏侍奉到将军守门:南北朝墓葬披甲门卫图的诞生
白炳权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卷),期】2022()4
【摘要】两汉至十六国墓葬门卫图像中的门卫极少穿着铠具,公元5世纪以降,在平城与建康等地,两汉、河西、辽东门卫图像、镇墓武士俑等形象和“将军”神祇等幽冥信仰相互叠压、渗透,催生出新的披甲门卫图像,并迅速流传。
故此,透过披甲门卫图像的诞生,我们可以窥见魏晋以降图像、俑具、冥界神祇等多重因素的层累与融合。
【总页数】7页(P52-58)
【作者】白炳权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2
【相关文献】
1.赤峰市博物馆馆藏辽代壁画《侍吏图》鉴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以分裂和战乱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与艺术却分外活跃。
向上继承了秦汉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向下开启了隋唐时期兼容并包、广博宏大的多元素文化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制度作为当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极具时代特色,随葬俑群在墓葬中大量出现就是显著特点之一。
在这些随葬俑群中武士俑占有很大比重,武士俑的出现-方面反映了当时丧葬习俗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战乱纷争不断的社会背景下的尚武风俗。
魏晋南北朝时代“胡风国俗,杂相糅乱”,是民族和文化大融合时代,少数民族走上汉化的道路,将汉民族文化制度融合到本民族原有的文化制度中来。
在这个大背景下,墓葬中的武士俑也表现出胡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许多武士俑的装饰带有强烈的异族风格。
同时,由于不同政权的汉化程度并不是一致的,在这些分属于不同政权的墓葬中的武士俑在制作工艺、体态形象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目前学术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士俑的研究关注不多,对这一时期的武士俑展开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通过对出土武士俑材料的梳理,考察武士俑发展演变的脉络,对这一时期武士俑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其次,武士俑在随葬俑群中的流行伴随着当时丧葬习俗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过程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两者之间关系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丧葬习俗的发展变化;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造成了武士俑形态及制
作工艺在地域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也有政治制度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的考察可以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的胡汉文化融合情况提供新的材料。
武士俑是魏晋南北朝墓葬随葬俑群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俑,不仅数量巨大,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武士俑为对象,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从武士俑的造型、制作工艺、铠甲、服饰等方面着手,考察其源流、发展、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武士俑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6.3
【目录】:中文摘要12-14ABSTRACT14-161.绪论16-241.1俑的概念161.2武士俑的概念16-191.3国内外研究现状19-242.武士俑的发现情况及研究视角24-412.1考古发现武士俑的时代和地域24-332.1.1曹魏西晋时期24-262.1.2十六国时期26-272.1.3北魏时期27-282.1.4东魏北齐时期28-312.1.5西魏北周时期31-322.1.6东晋南朝时期32-332.2武士俑分布的地域33-352.2.1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33-342.2.2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342.2.3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豳州、
原州地区342.2.4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等地区34-352.2.5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352.2.6南方地区352.3出土武士俑的类别352.4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士俑的新特点35-382.4.1与秦汉、隋唐时期武士俑的异同36-372.4.2时代特点以及地域特点37-382.5武士俑的研究视角38-412.5.1武士俑的发展演变轨迹392.5.2武士俑的制作方法392.5.3武士俑在随葬俑群中的角色392.5.4武士俑服饰及造型39-402.5.5武士俑的艺术风格40-413.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41-1723.1镇墓类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41-903.1.1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41-533.1.1.1西晋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42-463.1.1.2北魏洛阳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46-513.1.1.3司州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51-533.1.1.3.1西晋时期523.1.1.3.2北魏洛阳时期52-533.1.2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53-573.1.2.1北魏平城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54-563.1.2.2北魏平城时期镇墓武士俑分期56-573.1.3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原州地区57-683.1.3.1长安地区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57-673.1.3.2长安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67-683.1.4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等地区68-793.1.4.1西晋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69-703.1.4.2北魏到北齐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70-783.1.4.3邺城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78-793.1.5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79-873.1.5.1并州地区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79-863.1.5.2并州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86-873.1.6以南京(建康)为中心的南方地区87-903.1.6.1南京地区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87-893.1.6.2南京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89-903.2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0-1433.2.1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
90-973.2.1.1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0-963.2.1.1.1铠甲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0-943.2.1.1.2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4-963.2.1.2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分期96-973.2.2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97-1013.2.2.1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7-1003.2.2.2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003.2.2.3北魏时期步兵武士的图像形象100-1013.2.3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原州地区101-1083.2.3.1长安地区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01-1073.2.3.2长安地区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07-1083.2.4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等地区108-1293.2.4.1邺城地区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08-1273.2.4.1.1铠甲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08-1123.2.4.1.2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12-1263.2.4.1.3内铠甲外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26-1273.2.4.2邺城地区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27-1293.2.5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129-1423.2.5.1晋阳地区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29-1413.2.5.1.1铠甲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29-1373.2.5.1.2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37-1413.2.5.2晋阳地区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41-1423.2.6以长江中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142-1433.3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43-1723.3.1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原州地区144-1553.3.1.1长安地区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44-1543.3.1.2长安地区骑兵俑的分期154-1553.3.2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155-1573.3.2.1北魏平城时期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55-1573.3.2.2北魏平城时期骑兵俑的分期1573.3.3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157-1603.3.3.1北魏洛阳时期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58-1603.3.3.2北魏洛阳时期骑兵俑的分期
1603.3.4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沧州地区160-1643.3.4.1邺城地区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61-1643.3.4.2邺城地区骑兵俑的分期1643.3.5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164-1723.3.5.1晋阳地区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65-1713.3.5.2晋阳地区骑兵俑的分期171-1724.武士俑的发展演变及区域比较172-1904.1镇墓武士俑的演进轨迹172-1764.2步兵武士俑的演进轨迹176-1824.3骑兵俑的演进轨迹182-1874.4北齐时期邺城晋阳两地镇墓武士俑的比较187-1905.余论190-1955.1镇墓武士俑渊源浅析190-1925.2佛教造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士俑造型的影响192-1935.3南朝新画风对东魏北齐时期武士俑的影响1935.4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武士俑造型差异的地域文化因素193-195参考文献195-205附表: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205-23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239-240后记240-242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42-2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