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献综述

生态态危机是全球范围内共同面对的难题,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全球的生态危机已将人类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如果不从根本上反思这一问题, 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中共十八大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 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生态文明是人类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新型文明形态,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境界,将其生态哲学思想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人类摆脱生态问题的困境。现将我所搜集的资料中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解读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做过专门的系统研究, 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 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但体系上的不完整并不掩盖思想上的深邃和洞见。马恩生态哲学思想极富前瞻性地透射到了当代环境哲学研的理论基点, 为人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哲学智慧。在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的层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做了解读。

刘振清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缘起出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和实现形式,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消解控制自然的观念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以生态化为取向的循环消费和循环经济理念,探讨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能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解,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张凤翠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认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两者之间依靠生产关系相互联结,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在这种相互关系中的互相利用导致环境的破坏。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人类要合理控制自身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在

满足自身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上,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倪志安从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入手,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而且其根本特征正在于从实践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文明, 本质上是马克思实践自然观所揭示的人类实践进程中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这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可以从实践自然观的存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中获得合理的阐释和说明。

龚万达则是从马克思的生态内因论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龚万达认为,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声。

廖志丹认为马恩生态哲学思想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两个和解以及从人最终揖别自然界而驾驭自然界两次提升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马恩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语境中关涉生态问题的,马恩生态哲学思想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终极的发展方向。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路径

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生态思想的再挖掘。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再读,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国内学者有很多,研究成果也很丰硕。刘铮、张炜认为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和研究出发,提出应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在自然界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也有学者主要从一本文献深入挖掘,如胡家勇对《资本论》进行研究,从人类“生态文明”诉求、《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其深刻的思想。

第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又在实践中验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的正确性。王雨辰、彭秀兰、方时姣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指出马克思生态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另外,俞可平等学者则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紧密结合是在马克思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和一种新的生态思想。徐民华、刘希刚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生态问题和马

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现状与成果,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目标体系、基本原则与实践形式做了界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命题及基本路径。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刘振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其奠定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他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之启示三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张凤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在此,她主要从实践论角度、本体论角度、以及唯物史观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加以阐述。

倪志安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 强调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在人类实践中的生成发展性, 强调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强调人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可调控性、可协调性, 从而对我国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刘海霞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看, 认为生态文明必须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类矛盾的解决,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包含三大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一是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行动系统, 二是致力于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行动系统, 三是致力于协调人自身关系的行动系统, 只有致力于这三大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的建设, 才能在相对周延的意义上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张涛认为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和生态环境,高度的社会文明不是简单的物质文明建设,更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多方面和全过程的整合。当今,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廖志丹认为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辩证性不仅在于长远的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 更在于辩证地处理好当今时代的具体问题。把马恩生态哲学思想转化为生态文明实践, 对于中国建立一种继承现代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 发挥传统农业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