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安全使用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气使用安全事故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氮气安全常识:

氮气N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纯氮除用来做化工原料外,常用来降温和替驱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气管路和容器中的空气。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氮气对人体无害,但空气中氮气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会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直至缺氧窒息。氮气浓度不高时,吸入者最初会感到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的情况,称之为“氮酩酊”,随即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如吸入高浓度氮气,吸入者可迅速昏迷、伴随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二、事故案例:

案例1:华龙网2011年10月27日21时讯(记者庞可、刘艳)今日18时左右,重庆渝北区新牌坊附近一电器厂房内,一名工人在进行氮气转移操作中,因氮气泄漏窒息晕倒,另外两名工友在救援时也窒息晕倒。截至记者发稿时,三名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抢救,其中两人已苏醒,还有一人昏迷仍在抢救当中。

今日19时左右,记者接到氮气泄漏事故报料后,迅速赶到位于渝北新牌坊附近的事发电器厂,此时民警和消防官兵正在现场值守,并拉起警戒线将行人隔离。由于事故发生在厂区内部,并未影响附近路段交通。

该电器厂斜对面一家饭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据称,当时有一液化罐掉在地上,随后冒出白烟。“过了一会儿警车、救护车还有消防车就来了。”

19时30分左右,现场警戒撤离。记者获悉厂内共有3名伤者被送往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市急救中心。

其中一名伤者徐志平(音)在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ICU (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虽然意识比较模糊,但已经脱离昏迷状态。

据其妻子介绍,事发时,工人李波(音)正在进行氮气转移操作,徐志平在不远处等待。突然操作区域传来一声“遭了”,抬头一看,只见工友王洪恩(音)正在将晕倒在地的李波抬出。徐志平准备上前帮忙,突然感到呼吸困难,随后便失去了意识。

记者随后赶到市急救中心,另外两名伤者正在急诊科的ICU(重症监护室)抢救。李波与王洪恩的家属抵达医院,但因抢救还在进行,暂时无法见到伤者。据医生介绍,两人因吸入氮气过多,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截至记者发稿时,伤者王洪恩已苏醒,而吸入氮气最多、伤势最重的李波仍在抢救当中。据伤者徐志平的妻子称,三人均为福人气体有限公司的工人,从事气体填装和驾驶员工作,以前从未发生过类似事故。

案例2:2011年11月4日,成都昭觉加气站发生氮气泄漏事故,导致两人窒息死亡。第二天上午,由成都市安监、公安、能源办和质检等相关部门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就事发原因展开了全面调查。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再次联系调查组,了解调查的具体进展。

“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事故是工人违规操作造成的,事发时他们没按正常程序排放氮气。”调查组主要成员之一、成都市安监局三处主任科员张勇告诉记者,经过前期技术专家的现场勘验及在场目击工人的证词,基本形成了以上初步调查结果。

“工人为了加快排放进度,把不该打开的一个阀门打开了。”张勇说,根据现场勘验,事发时工人正在进行储气罐内的气体置换,即把罐体中的空气排出来,之后注入CNG。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违规操作。

“正常的操作程序,应把储气罐顶部的阀门打开,通过顶部排放。底部的排放阀是严禁打开的。工人打开底部阀门后,氮气就在受限空间的底部排放了。因氮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就把里面的空气往上赶,导致缺氧。死者也是违规作业的工人。”张勇说。

(记者卢佳丽实习生张

●“加气站氮气泄漏2人丧命”后续

妻子在医院陪护伤者李斌

3伤者已脱离危险事发前他准备去度蜜月

昨日下午,记者在成都核工业416医院病房,见到正在输氧的施工方员工李斌和杨波。目前,两人已脱离生命危险。在前晚的事故中,两人因为营救被困的工友,导致头晕和昏迷,被送到成都核工业416医院急诊室抢救。

李斌正在输液,还在为死去工友惋惜:“我虽然尽了力,也没能救回他们,自己捡了一条命,还有两个工友却再也回不来了。”他刚结婚一个月,妻子小王上午知道消息后赶来照顾他。“本来是从汉中来成都度蜜月的,只要他没事就好。”小王说。

来看望的工友陈天斌说,前晚窒息死亡的付从军今年25岁,有一个出生才18天的孩子,另一名死者白钟炯24岁,和女朋友刚订婚,本来准备明年结婚。

陈天斌随后打电话询问,得知在军区总医院抢救的张浩经过高压氧舱治疗,已经脱离危险,目前还需住院观察24小时。

坚持救起工友后他站不住一下子晕倒了

杨波目前已能下床走动,状况比较良好。面对记者,杨波讲述了他和10多名同事一起自发营救工友的过程。先后4次进入深约4米的设备间营救期间,杨波有几次头晕胸闷的不适感。

“当时我们10多个人正在吃饭,听到有人喊‘救人’,就都跑过去。里面的灯光很亮,能看见被困的小付和小白。我排在第二个下去。”他说,当时在鼻子上捂了一块湿毛巾下去后,因里面有飘雾现象,不到一分钟就感觉头晕和胸闷,就赶紧抱住一个工友往外拉。

“突然有昏迷的感觉。上面的工友就往上拉我。可能是拉得太猛,我感觉胳膊很疼,就醒过来了。”上到地面后,捂上湿毛巾,休息后清醒了些。为了救人,他很快第二次下井。

“这次一下去,我就背起工友拼命往上爬。爬到差不多一半时,我没力气了,跟着又晕了过去。”他说,过了不知道多久,眼看着工友们仍在救人,有个高个子顺着临时搭到设备间的木板往下走,一不小心滑了一下,他便冲过去营救。或许是体力不支,这一次他是跟工友一起滑到了深处,头被猛磕了一下。

担心他受伤,上面有工友把他拉上去。他第四次下井时,与其他人合力救起一人,抱到一辆前往医院的车上。

坚持着把工友救起后,他感到站不住了,一下子晕倒。1个多小时后醒来,已在医院。

调查组成员“这是一起低级事故”

昨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成都核工业416医院采访伤者杨波时,由两名安监系统工作人员和两名专家组成的调查组成员,走进病房,就事发当时的情况调查杨波和李斌。

除了向杨波求证事发当时的诸多细节外,一名自称是成都市安监局的工作人员,着重调查了公司是否在工人进入施工点前,就安全事项进行过系统培训。

近半小时的现场调查结束后,记者向该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他表示,调查组将工作人员分成了技术组、综合组、责任组三个小组,分工对成都公交压缩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提供方和施工方展开调查。

“这起事故是一起非常低级的事故。”他说,在受限空间作业,正常情况下最多下去一个人,需另外有人在外等候,随时准备营救,以免窒息死亡。对于事发时的情况,他认为是“工人大意了。”

那么,为何事发时设备间外无人守候?是否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他表示,这是他们正在调查的重点

案例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