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工具),包括量规、学习契约、X例展示、电子学档、概念图、评估表等。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量规(rubric)工具展现出诸多优势。 量规也称为评价表或评分细则。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能够明确描述每个准则的水平。[1]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既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工具。[2]焦建利教授认为,具有一系列评价标准、设置了质量优弱序列的量规可准确描述学生作业或学习表现的优劣程度。量规不同于标准化测试,其评分的标准公开化,较容易实现开放和共享功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心智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自我控制者,使他们具备批判的、联系的认知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成长为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最佳评价者。以强调学习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为特色的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目标比较自由的评价,主X将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并根据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和目标建构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是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定的教学条件支持下,学习者逐步进入某种持久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倾向,这种能力或倾向要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观测。[3] 根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评价模式,可以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定量手段获取教学评估事实材料。运用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内在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表现性评价。影响教学绩效的因素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在定性评价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或者定量评价支撑的定性评价,这两种课堂绩效评价方法都能够有效发挥评价量规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以及鉴定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评价量规的指标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二、量规的特点 1.普适性 量规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主观性的判断,更注重对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适用于信息收集与整理、探究性学习、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科学实验与试验、小组学习活动、课后复习与巩固等各种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2.系统性

过程性评价指标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过程性评价指标 基于远程全员培训模式的实际需求,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北师大版?初级)过程性评价指标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同时遵照项目办指标体系标准,最终数据可映射到项目办评价标准的一级指标。 根据本项目的基本要求,考虑到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全员培训的实际条件,评价指标以简单、可操作、反映实际情况为原则,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以阶段成果、合作学习情况、培训作品展示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项,最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培训平台设有学习综合评价功能,针对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记录、数据,辅导教师对作业、专题研讨、作品展示进行审核并给予定性评价,系统汇总过程性评价结果自动生成参考成绩,最终成绩由辅导教师参考系统评价成绩,结合学员参与培训的总体情况和最终作品展示完成情况,给予综合人工评定。 下面是培训的过程性评价标准:

说明: 1、阶段成果 阶段成果评价项包括5项作业,即作业1、作业3、作业4、作业5、作业6,作业2“媒体素材加工”在本地完成,不计入成绩。 辅导教师在批改学员作业时,须按照作业评价量规或要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评语。作业6的评价比较特殊,不采用量规,其要求是:作业无错误评为优秀,有一处错误评为合格,有两处及以上错误评为不合格。 2、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要求针对“主题研讨”区内的12个主题回复12个帖子,且每个主题只能回复1次。辅导教师注意提醒学员发表主题帖时不要灌水,避免科学性错误。评判标准如下: 优秀:认真完成专题研讨,回复内容紧扣主题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映自己的原创观点,真实且言之有理。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评价表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学校:唐南小学授课教师:韩春苗评价人:______ 评价等 级 评价维度 优秀良好一般 评 分出勤 (10分) (8~10分)(5~7分)(0~4分) 满勤有缺课、迟到、早退缺课达1/3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60 分) 课题概述 (5分) (4~5分)(2~3分)(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 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 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 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8~10分)(5~7分)(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 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 比较陈旧 教学目 标分析 (10分) (8~10分)(5~7分)(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 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 题相关性不大,与学 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学习者特 征分析 (5分) (4~5分)(2~3分)(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 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或 缺少许多 教学过 程设计 (20分) (16~20分)(10~15分)(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便 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 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 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 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 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 标多处不一致,不能 有效实现总目标,形 式单一,任务描述和 对师生、支持的要求 不清楚,缺乏层次性 和差异性

评价量规

数学微故事剧评价量规 讲数学故事评价量规 项目 分值 4 3 2 1 得分 人物主要人物被 命名并被清 楚地描述(运 用词语或动 作)。听众知 道 并且能够描 述人物是什 么样的和他 们的行为表 现如何。主要人物被 命名并被清 楚地描述(运 用词语和/或 动作)。听众 对人物是什 么样的有比 较好的了解。 主要人物被 命名。听众对 主要人物知 之甚少。 听众不知道 谁是主要人 物。 角色转换在整个过程 中很自然地 变换角色。听角色变换非 常好。听众容 易辨别出哪 努力地进行 角色转换,但 不太成功。听 没尝试角色 转换。听众很 难辨别出哪 描述可能的分数 获得的评估小组内教师 故事的主题所表达的观点与所分配的作业相 吻合。 20 观点的表述很正确。10 剧情很有趣,并能正确地表达信息。10 每个表演者的动作都很到位并能帮助传达正 确的信息。 10 道具和装饰的选择能突出个性并能正确的表 达信息。 10 音乐及其他声音效果符合故事的发展并能准 确传达信息。 10 各种对话能体现人物特征,情节的发展能表 达准确的信息。 10 有足够充分的排演,时间把握恰当。10 观众很乐意地听和看这个数学微故事剧。10 总分100

众很容易辨别出是哪个人物在讲话。个人物在讲 话。 众常常很难 辨别出哪个 人物在讲话。 个人物在讲 话。 正确性讲故事的人 复述了故事 的所有要点 和细节。讲故事的人 复述了故事 的所有要点 和1-2个细 节。 讲故事的人 复述了故事 的所有要点。 讲故事的人 忘记了他所 复述故事的 要点。 持续时间用了8-10分 钟用了5或11 分钟 用了12分钟用了少于5 分钟或多于 12分钟 表演/对话讲故事的人 巧妙运用声 音、面部表情 和动作,使人 物更可信,使 故事更易懂。讲故事的人 常常运用声 音、面部表情 和动作,使人 物更可信, 使故事更易 懂。 讲故事的人 努力运用声 音、面部表情 和动作,使人 物更可信, 使故事更易 懂。 讲故事的人 基本没有关 注声音、面部 表情或动作 方面的运用。 速度讲故事的人 在想创造悬 念的地方,会 讲得慢,而有 许多情节的 地方会讲得 快。讲故事的人 通常对速度 调整得好,但 有一两个地 方有些太慢 或太快。 讲故事的人 试图调整速 度,但有多个 地方有些太 慢或太快。 讲故事的人 用一样的速 度讲所有的 事情。不根据 情节来调整 速度。 声音总是讲得宏 亮、清楚,整 个过程中全 部听众都能 轻松地理解。通常讲得宏 亮、清楚,整 个过程中全 部听众都能 较轻松地理 解。 通常讲得清 楚,但有时声 音不够大,听 众难理解。 讲得太轻或 低声咕哝。听 众常常不能 理解。 听众交流讲故事的人 看着全部听 众,向他们讲 述故事。讲故事的人 看着几个听 众,向他们讲 述故事。 讲故事的人 看着1-2 个 听众,向他们 讲述故事。 讲故事的人 不看听众,或 者不试图与 听众交流。 背景用了许多形 象的、描述性 的词告诉听 众故事发生 的时间和地 点。用了一些形 象的、描述性 的词告诉听 众故 事发生的时 间和地点。 听众能知道 故事发生的 时间和地点, 但没有太多 细节(例如 很久很久以 前,一个很 远很远的地 听众难讲出 故事发生的 时间和地点。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研究的热潮。在教学评价改革层面更加注重以过程性或形成性为主、终结性为辅的多元化评价。量规作为面向学习过程的主要评价工具,能够有效地观察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为教学改革特别是评价方式的转变带来活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工具),包括量规、学习契约、范例展示、电子学档、概念图、评估表等。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量规(rubric)工具展现出诸多优势。 量规也称为评价表或评分细则。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能够明确描述每个准则的水平。[1]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既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工具。[2]焦建利教授认为,具有一系列评价标准、设置了质量优弱序列的量规可准确描述学生作业或学习表现的优劣程度。量规不同于标准化测试,其评分的标准公开化,较容易实现开放和共享功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心智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自我控制者,使他们具备批判的、联系的认知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成长为学习过程和结 果的最佳评价者。以强调学习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为特色的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目标比较自由的评价,主张将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和目标建构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 尔斯?加涅是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定的教 学条件支持下,学习者逐步进入某种持久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倾向,这种能力或倾向要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观测。[3] 根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评价模式,可以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定量手段获取教学评估事实材料。运用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内在能 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表现性评价。影响教学绩效的因素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在定性评价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或者定量评价支撑的定性评价,这两种课堂绩效评价方法都能够有效发挥评价量规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以及鉴定作用,为进一步优化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量规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量规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同时,合作学习也是知识深化的有效途径,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更易使学生对知识系统化、深化。但在实际实行中,小组学习却变成了整个开放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点,因为这与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有关系。 群体合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惰性的存在,在群体中学习的效率往往低于个体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每个成员的权责不明,评价不得法。一个笼统的“很好!”或者“不错!”对教学的意义是不大的,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多元化的评价呢?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深思的,因为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要在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个人自评与组内互评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是组内学生共有的一种认识,即认识到对组里某个成员有益的事对全组也有益;对组内某个成员有损的事,对全组也有损。对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果的肯定,要直接影响到他所在的合作小组的总体评价。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责任感,也顾及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整个学习过程作出的评价,既要包括教师对总体学习情况的总结评价,也包括学生自身的个人评价,还包括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样的评价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培养必不可少。 二、教师评价与组内互评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

学生作品评价量规

学生作品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你真棒!(★★★)还不错!(★★) 加油呀!(★) 自评互评师评准时完成作品能按照老师规定规定时间交作品。经教师催缴,能于期限内完成。需经教师一再督促,方能上交作品。 作品表现 造形造型准确,符合心理发展,呈均衡的审 美观。 能表现自己的想法,但须再加强结构比 例的关系。 结构不准确,需要教师多加指导。 技巧使用材料熟练,能符合表达主题,了解 媒材的长处与限制性。 尚能表达主题,创作技巧仍待加强。需教师多加指导,了解媒材的长处与限 制性,並熟练技巧。 手工 有意识的探究手工制作过程中的科学 与艺术结合的规律和方法,制作精美, 具有灵活运用媒材的综合能力,大胆表 现,使表象形象化。 对手工制作过程中科学与艺术结合的 规律和方法探究意识不强,制作整洁, 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媒材的能力,能进 行使表象形象化。 没有探究意识,作品制作粗糙,综合运 用媒材的能力较差,很难使表象形象 化。 创造性不抄袭他人作品,常改变表达方式,常 发现新题材,具独特性。 有主观感情,能发现使用材料的新方 法,並努力改变表现方式。 需教师多加指导,举例或示范,最终有 自己的想法並创作。 完整性作品干净牢固,能完整完成画面或不轻 易掉落各项零件。 能完成画面或作品,但仍有部分需加强 或修补。 作品有残缺、不完整,或结构不易辨识。 学习态度 工具准备课前用具准备齐全,用心收集资料。用具缺漏一二项,但仍有事前准备。用具严重缺漏,缺乏課前准备。 创作过程勇于发表,专心创作;热心助人,愿意 与他人合作。 能听从教师指导,持续努力,较少与同 学互动。 无法持续创作,需教师不断督促,甚少 与同学互动。 课后整理听从教师指导,与同学合作,迅速复原 桌面与教室清洁。 需教师督促,尚能完成清洁工作。需教师不断督促,并从旁协助,才能完 成清洁工作。 合计 教师评语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规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规 对于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量规,可用于教师自查自省,也可用于教师互评。好的 评价量规会对教学及教师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 有 利于调整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 促进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科特点, 实施符合学生发 展水平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评价维度 标准 1 优( 15~20 分) 标准 2 良( 8~14 分) 标准 3 一般( 0~7 分) 教学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 思想 ( 20 分) 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 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优( 15~20 分) 良( 8~14 分) 一般( 0~7 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 与学习课题相关; 学习 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 体现知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目标空洞, 和学习主题相关性不 大,与学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分析 ( 20 分) 符合年段特征;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 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 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能力的培养; 的培养;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优( 28~40 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 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 良( 15~27 分) 一般( 0~14 分) 教学 过程 设计 ( 40 分) 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 种 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 究的 学习方式;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 述具体, 有清晰的目标说明; 各 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 征,有 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 围绕总 体 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 式丰富、多样, 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 智能;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 对师生的 要求 比较具体、可操作性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 一致,不能有效实现总目标,形 式单一,任务描述和对师生、支 持的要求不清楚, 缺乏层次性和 差异性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 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 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 优( 15~20 分) 良( 8~14 分) 一般( 0~7 分) 评价 ( 20 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的观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 未提供教学评价, 方式不当 或采取的评价 0-35 一般 36-72 良 73-100 优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激励评价方案

全方位小组评价,展现每个学生的精彩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绝对对与错,评价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时觉得不够刺激,没有数学课上做出一个大题的成就感。怎样恰当的实施课堂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积极型,展现每个学生的精彩,在语文课堂上有意想不到的新的生成,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是我不断思考和努力的目标。 记得在学校教研活动上,各位老师和颜主任都做了总结,小组评价要注意全程评价,既有每个环节的评价,又要实施整节课的全程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参与的积极性。张校长还强调了小组评价的多方面性,如不能只评价黑板展示的同学而忽略了下面的同学,只评价对错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对错等等。前人之述备矣,然则课改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我在一路荆棘的路上也捡到了许多漂亮的花朵,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哪怕只是一支狗尾巴花。 一节课单是老师的评价,难免不够全面细致,我认为解决得好方法是实施小组内成员互评,组长评价和小组互评。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加以评价,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拿我一节日记读评课为例说明。 既然是日记读评,就要读得有感情,评的要到位。针对不同的文体,我给学生提供了评价鉴赏卡,给学生提共评价鉴赏的标准,他们便有了明确的评价依据。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丢掉卡片这只拐杖,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如日记(记叙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评价:①内容是否真实,贴近生活,作者观察生活

是否仔细②是否有真情,能感动人,能否引起读者共鸣③选材是否新颖能否围绕中心详略得当④语言是否生动有个性等等。 上课的流程是这样的:采用竞读制。第一个环节个人先选出要展示朗读的日记。第二的环节小组内展示朗读个人日记,进行组内交流互评,要求每个成员及时记录组员给自己提出的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中就实施了组内成员的互评,评价比较具有针对性也比较详细,比老师也全面。第三个环节选出组内最优日记在班内展示朗读。两个小组为对手组,其他小组为评价小组,这样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最后老师总结评价,理论指导,知识升华。 小组合作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见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而合理的激励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能够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具体措施如下: 一、运用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组内互评。 为使学生在对同伴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培养他们

设计的实现评价量规

设计的实现-评价量规 评价要素优秀较好一般 小组合作水平(20%)1、成员参与度高,成员都非常积极。 2、民主集中情况很好。通过交流 组员能清楚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 能非常清楚同伴对问题的看法。并 最终达成统一的看法。3、有领军人 物,能快速做出统一决策4、小组 合成果与预期成果非常接近 1、参与度高,但成员积极性一 般。2、民主集中情况好。通过 交流,成员之间基本了解各之 的看法,基本统一了观点3、有 领军人物,看重自己组的表现。 4、小组成果与预期成果基本接 近。 1、参与度一般,个别成员游 离与活动之外。2、民主集中 度一般,通过交流,成员间 部分的形成统一的观点。3、 有领军人物,但不很自信。 4、小组成果与预期成果 有一定距离。 对概念知识的掌握情况(30%)1、能很好的理解并通过活动解决提 出的问题。2、能通过个例概括归纳 出普遍意义上的数学概念。3、能很 好的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4、能 很好的通过对概念知识的反馈练 习。 1、能很好的理解并通过活动解 决提出的问题。2、能理解别人 概括归纳出来的普遍意义上的 数学概念。3、能把自己的理解 表达出来。4、基本能通过对概 念知识的反馈练习。 1、基本能理解并通过活动解 决提出的问题。2、对通过个 例概括归纳出普遍意义上的 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 难。3、能把自己的理解表达 出来。4、对完成概念知识的 反馈练习还有一定困难。 对工具的使用掌 握程度(30%)能熟练使用工具并能制作模型 能通过自己努力使用工具制作 一些简单的模型能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认知(10%) 能通过反思,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 势与不足,比如与小组成员的沟通 交流水平,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与迁 移能力。并能分析造成这些的原因。 能通过反思,大体知道自己的 优势与不足,并能大致分析造 成这些的原因。 大体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 足,对造成不足的原因不是 很清楚,也不太想去弄清楚。 学生自我提升的意愿与途径(10%) 非常强烈,并分析了提升的途径, 制订了详细的计划。 有提升意愿,但紧迫感不强, 没有立即分析提升途径与制订 计划。 提升意愿不强,对原因分析 不足,不关心提升途径与计 划,得过且过。

教学评价量规

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评价的维度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教学设计方案(60分) 课题概述 (5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 排有清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 性介绍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 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优(8~10分)良(5~7分)一般(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 思想 ●尊重学生差异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 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 或比较陈旧 学习目标分 析 (10分) 优(8~10分)良(5~7分)一般(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符合年段特征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 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 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维目标 ●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 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 题相关性不大,与学 段学习总目标不一 致 学习者特征 分析 (5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 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 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 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 或缺少许多 教学过程设 计 (20分) 优(16~20分)良(10~15分)一般(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 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 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 晰的目标说明 ●各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征,有 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 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 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 展开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 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 的多种智能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 生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 作性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 目标多处不一致,不 能有效实现总目标, 形式单一,任务描述 和对师生、支持的要 求不清楚,缺乏层次 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5 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未提供教学评价,或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学习过程性评价量规表

《圆的面积》学习过程性评价量规表 评价指标 与权重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A(10分) B(8分) C(6分) D(4分) 自评 互评 师 评 参与程度(0.4) 积极参与探究《圆的面积》的整个过程,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关心小组探究的进展,积极为小组出谋划策。 主动参与探究《圆的面积》,关心小组工作的进展,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主动参与探究《圆的面积》,只关心自己的探究任务,偶有懈怠的表现。 在《圆的面积》探究的活动中比较被动,不关心小组活动的进展,对自己的任务不尽心。 探究技能(0.3) 能利用图形转化来提出探究的问题,能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进行设计方案与进行研究;能通过网络、书刊等教学资源进行探究,并与他人共同交流与探讨 能利用图形转化来提出探究的问题,并选定探究的内容,设计探究方案。 能理解他人提出的探究问题,能设计探究的大致方案。 对他人提出的探究 问题理解需要帮助,不能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只能执行他人的设计的方 案 合作精神(0.2) 通过与小组成员愉快合作来探究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一般是小组的领导者。 能与小组成员主动合作去探究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极配合小组活动,是小组的核心成员。 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来探究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配合一些活动,偶有离群表现 不主动与小组合作去探究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积极去完成,认为任务是他人布置的,必须要别人的监督和指导。 创新实践(0.1) 善于将自己的设想通过实践解决,特别是在思考怎样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能主动通过动手操作去寻求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成果表现。 对于怎样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能够主动的去动手实践,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对于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不能主动去动手实践,动手实践的工作需要他人的布置和指导。 对于怎样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缺少动手能力,拒绝动手实践 小计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规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规时间: —月―日第_节班级______________ 科目 教学内容: 教师科学指导 评估 内容评估细则 1.手段优化: 恰当用好电 教仪器或直观教具。 2.创设情景: 精心设计问 题情境,导入清晰、过渡白 然、有吸引力,问题设置有 梯度,提问语言简洁。分得评估 值分内容 5施教者: 学生价值趋向 评估细则分得值分 1.情感情绪:

兴趣浓厚,10学得轻松、投入、乐于学习。 2.合作水平: 合作学习气氛活跃,小组讨论热烈,责任性强,参与率达100%,师生、学生关系和谐。10激发学生兴趣 3.示范示例: 做好示范,10 精心设计课例,分层推进, 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4.民主鼓励: 教态xx, 10 有激情,xx感情融洽。重 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开发, 有聆听学生发言的习惯,及 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5.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环 节严密,气氛活跃,小组合 作学习有序有效,实现白动 化。 6.规范训练: 课堂常规训

练频率高,针对性强,全员 参与收效大。10情感价值观 3.意志品质: 学习白信,10敢于质疑,敢于竞争,善于选择恰当方法和途径,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4.尊重他人: 注意力集中,10善于倾听他人意见,赏识他人长处。 培养学生习惯10 乙教师形象: 普通话流畅,10 表达准确、严谨,板书工整、 条理、清楚,教态亲切白然。 8.以学定教: 目标明确, 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学法指 导,使学生会学。10个性价值观 5.全面细致地观察,批评10性地思考,选择性地记录,及时提出白己的见解。 6.学习习惯: 准备充分,10学习用品齐全,摆放有序,有良好的听、记、讨论、举手反馈等习惯。10导学方法策略9.教法科学: 重方法、重10 过程,提倡生生交流、生师

学生学习评价量规表

《身边的行程问题》 六、教学过程 导入: 美国飞人格林以9.87秒夺男子100米金牌,每秒约跑10.13米。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等特点。 1)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完成的。 2)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内容与研究的主体必须具有实践性。 3)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人的认识必须完成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和两个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2.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的环节? 1)动员与培训阶段 2)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 ●成立课题组 ●制定小组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和评审 3)课题实施阶段 ●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 ●采集、处理、分析资料 4)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撰写研究报告 ●进行结题与答辩 ●评定成绩、总结、反思 3.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1)指导选题 2)指导小组的分配 3)指导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开题报告的书写 4)指导帮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指导学生完成成果总结汇报和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6)动员与培训阶段 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24时记时法”、“小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7)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各地?” ●成立课题组:分四个小组 ●制定小组实施方案:分别到达四目的地 ●开题报告和评审:从时间、速度、路程入手 8)课题实施阶段 ●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各组自由提出学习任务的疑问。 ●采集、处理、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搜集资料。四组分别查找去各自 目的地的资料。 ●四组分别计算、讨论、比较 9)完成成果总结汇报和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各组组长汇报查询、计算、讨论结果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规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一)

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评价(5分)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 评价的观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 晰明了 未提供教学评价, 或采取的评价方 式不当 学习环境和支持说明(5分)优(3分)良(2分)一般(0~1分) 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 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 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 需的资源(人力、信息 资源、工具等)的支持, 以及学习环境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资 源(40分) 资源内 容 (30分) 优(24~30分)良(15~23分)一般(0~14分) ●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 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能支持学生的探究(资源要 以多媒体、超链接方式,工具 要便于学生自主操作) ●技术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 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没有无效信息或无关内容, 没有不当的表现手段 ●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综 合多种媒体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特点、任务的特 点,既有预设资源,又有相关 资源(提供网址链接和参考书 目)和泛在资源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 源和出处 ●综合考虑各种教学 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 组合 ●表现形式基本合 理,简洁明了 ●与主题相关 ●表现形式合理,基 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 特征和学科特点 ●无效信息和无关内 容不多 ●技术的优势明显, 预设资源比较丰富,相 关资源提供了网站链 接 ●尊重知识产权,说 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未考虑多种教 学媒体的组合 ●媒体选用形式 不当 ●大量资源与主 题相关性不大或 内容比较少,无 法支持整课的学 习 ●资料没有经过 精心的加工,有 很多无关信息或 无关内容 ●表现形式不 当,不利于学生 探究 ●多处资料没有 出处 技术实 现 (10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导航清晰 ●无错误链接 ●图文清晰 ●导航比较清晰 ●无错误链接 ●图文比较清晰 导航混乱,图形模 糊,错误链较多

初中历史教过程性评价的方法与实施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方法与实施 石景山分院汤敏 一、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1 .评价与测验 要了解什么是过程性评价,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评价,对于评价,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评价是对学生测验考试的新说法,评价就是测验,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我们通过比较,认识测验和评价。 由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评价:在获取学生表现的信息时所使用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它包括纸笔测验、开放性问题、活动任务等。评价重在了解学生个人的表现如何。 测验:是评价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确定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说一说:你认为现在实行的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现行评价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评价方法单一,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不够重视。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几年来的课程改革,虽然在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新的评价制度,在教育评价方面我们还在继续探索和实践。 2 .新课程评价观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新评价观强调的是评价的教育功能,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进行的教育评价改革都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而进行的。 3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说一说:你对过程性评价是怎么理解的? 我们有些老师对过程性评价有认识误区,他们进行过程性评价改革的尝试,就是把期末考试变成月考、单元考试、随堂测验。到底什么是过程性评价呢? 对于过程性评价,一些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依据新课程评价理念,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过程性评价是强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所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 了解了什么是过程性评价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怎样进行过程性评价。 二、怎样进行过程性评价 1 .明确评价目的 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过程性评价?进行过程性评价的目的什么? 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与技能等)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信心(个人特长、学习成果等)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伴互助、师生合作、他人合作) ●发现学生的潜能(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规(转)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规(一) 评价的维度标准1标准2标准3 教学 设计 方案 (60 分) 课题概述 (5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 排有清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 性介绍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 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优(8~10分)良(5~7分)一般(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 思想; 尊重学生差异;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 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 现或比较陈旧 学习目标 分析 (10分) 优(8~10分)良(5~7分)一般(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符合年段特征;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 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 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 主题相关性不大, 与学段学习总目 标不一致 学习者特 征分析 (5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 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 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 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 楚或缺少许多教学过程优(16~20分)良(10~15分)一般(0~10分)

设计 (2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 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 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 晰的目标说明; 各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征,有 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 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 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 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 智能;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 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 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 总目标多处不一 致,不能有效实现 总目标,形式单 一,任务描述和对 师生、支持的要求 不清楚,缺乏层次 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 (5分) 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 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 了 未提供教学评价, 或采取的评价方 式不当学习环境 和支持说 明 (5分) 优(3分)良(2分)一般(0~1分) 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 (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 持,以及学习环境 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 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 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 境 陈述不力,繁琐教学资源内容优(24~30分)良(15~23分)一般(0~14分)

评价量规设计

评价量规设计 模块六主要包括三个活动:理解评价的多样性、评价单元学习和运用多样化方法评价单元学习。 活动一有三个步骤:1、重新认识评价;2、分析评价的功能; 3、研习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活动二有四个步骤:1、回顾你的主题单元学习计划;2、确定主要评价要素;3、设计单元评价方案;4、用时间线展开评价方案。 图7-1 多元性评价图 评价可以分为定量的评价和定性的评价,这两者都有一些支撑的工具。现在鼓励使用“量规”进行评价,它处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之间,能把定性评价转化为结构化的定量的评价(图7-1)。 图7-2 评价方法组谱 表现性的评价分为三大类: 构答反应。如简答句/段、图表/图解、概念图、网络图、流程图、图形/表格、方框图等; 作品。包括短文、研究论文、日志/日记、实验报告、故事/短剧、诗歌、档案袋、艺术展览、项目、笔记本;

行为表现。如口头汇报、舞蹈/运动、演示、体育比赛、有表情朗读、表演、辩论、音乐独奏、小组讨论等。 对于这类评价我们可以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袋/音视频存储媒介(光盘、磁带)等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记录。 评价需要进行时间的安排(图7-3),单元学习前有前测;单元学习中有各种活动,如学生填写学习记录表格和其他诊断性的活动;单元学习后也有不同的活动来进行评价。基于量规的档案袋评价是一种重点要学习的评价方式。有了量规,我们就可以对电子档案袋、概念图自我评价、范例展示和过程反思进行评价(图7-4)。 图7-4 量规的作用 从功能上讲,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分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个方面。它的表现形态一方面是理论,一方面是实践。图2-5描述的即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表现形态。 图7-5 量规案例:针对过程表现的评价 图7-5是一个量规的例子,该量规从五个维度进行考察: 问题。如果学生能够生成课程领域内的问题,就应该打最高分,如果学生不能自已生成问题,由老师给出问题,则应该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激励评价方案1

全方位小组评价,展现每个学生的精彩 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绝对对与错,评价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时觉得不够刺激,没有数学课上做出一个大题的成就感。怎样恰当的实施课堂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积极型,展现每个学生的精彩,在语文课堂上有意想不到的新的生成,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是我不断思考和努力的目标。 记得在学校教研活动上,各位老师和颜主任都做了总结,小组评价要注意全程评价,既有每个环节的评价,又要实施整节课的全程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参与的积极性。张校长还强调了小组评价的多方面性,如不能只评价黑板展示的同学而忽略了下面的同学,只评价对错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对错等等。前人之述备矣,然则课改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我在一路荆棘的路上也捡到了许多漂亮的花朵,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哪怕只是一支狗尾巴花。 一节课单是老师的评价,难免不够全面细致,我认为解决得好方法是实施小组内成员互评,组长评价和小组互评。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加以评价,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拿我一节日记读评课为例说明。 既然是日记读评,就要读得有感情,评的要到位。针对不同的文体,我给学生提供了评价鉴赏卡,给学生提共评价鉴赏的标准,他们便有了明确的评价依据。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丢掉卡片这只拐杖,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如日记(记叙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评价:①内容是否真实,贴近生活,作者观察生活是否仔细②是否有真情,能感动人,能否引起读者共鸣③选材是否新颖能否围绕中心详略得当④语言是否生动有个性等等。 上课的流程是这样的:采用竞读制。第一个环节个人先选出要展示朗读的日记。第二的环节小组内展示朗读个人日记,进行组内交流互评,要求每个成员及时记录组员给自己提出的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中就实施了组内成员的互评,评价比较具有针对性也比较详细,比老师也全面。第三个环节选出组内最优日记在班内展示朗读。两个小组为对手组,其他小组为评价小组,这样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最后老师总结评价,理论指导,知识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