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体外循环 ppt课件

体外循环  ppt课件

19
四、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 肺
体外循环术后出现的肺功能损伤,呼吸功能不全(灌注
肺)
原因:a. 左心引流效果差→肺瘀血→肺水肿 b. 过度稀释、低蛋白→肺间质水肿 c. 凝血因子水平降低→肺出血 d. 血栓、气栓、硅栓→肺栓塞 e. 低温→肺泡活性物质减少 创伤 气管分泌物增多 肺不张 咳痰无力
ppt课件 20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心肺灌注(Cardiopulmonary perfusion)
ppt课件 3
现代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
1、心脏、大血管直视手术 2、器官移植
3、其他系统疾病的呼吸循环支持
ppt课件 14
(四)器官灌注
1、灌注“量”: 常温下,成人灌注流量2.4~2.6 L/m2/min,
儿童为2.6~3.0 L/m2/min;
28℃时,成人灌注流量不低于1.8 L/m2/min即可 2、灌注“压力”:一般成人需维持血压在60~80mmHg, 儿童应维持在50~70mmHg
ppt课件
心内直视手术时,冠脉血流暂时阻断,出现心 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术中主要是降低心肌氧耗(心脏停搏), 减轻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ppt课件
12
(二)抗凝和拮抗
常用抗凝方法:
肝素(heparin):体内3mg/kg管道预充液3mg/100ml
目标:ACT(activited clotting time)延长5~6倍,
7
变温器(heat exchanger)
通过循环水箱和热交换器在
体外循环过程中精确调控患者的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体外循环技术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目•体外循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录定义原理定义与原理发展历程体外循环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心外科手术、心肺复苏等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

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广泛应用于心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为各类手术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准备病情评估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共同讨论手术方案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术前讨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使用适当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实施气管插管等操作。

麻醉诱导体外循环建立心肌保护手术操作通过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将患者的心脏和肺脏与手术区域隔离。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心肌保护液等物质,确保心脏在手术期间的正常功能。

根据病情和手术方案,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

术后处理030201心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0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肝移植手术01肝移植手术02肝肿瘤切除术肺动脉狭窄矫正术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术中并发症及防治出血01血栓形成02气体栓塞03器官功能衰竭体外循环可能会对其他器官的功能产生影响,如肾功能衰竭。

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感染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神经系统并发症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意识障碍或肢体运动障碍。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与应对措施患者不耐受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年老、体弱或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和应对措施。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体外循环培训课件

体外循环培训课件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股 静脉、颈内静脉等。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避免反 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脱 落、打折或堵塞。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血肿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抗凝药物使用指南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 抗凝药物,如肝素等。
术后根据病情继续使用抗凝药物,预 防血栓形成。
对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 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 训练和指导。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 量训练。
定期检查患者康复情况, 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 训练计划。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体外循环基本原理与设备
01
包括血泵、氧合器、储血器、微栓过滤器等组成部分和工作原
理。
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 确保抗凝效果。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及时调 整药物用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熟练掌握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如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 。
结合患者病情及手术需要调整监测方 案。
正确连接监测设备,确保数据准确可 靠。
密切观察监测数据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肾保护
维持合适的灌注压和尿量,避免肾缺血或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
其他常见并发症处理建议
神经系统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手术部位。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电解质紊乱纠正
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低钾、高钠等电解质紊乱情况。
05
体外循环后患者管理与康复 指导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历史
体外循环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成 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外循环的基本组成
血泵
用于将血液从体内引出并推动其在体外 循环系统中流动。
氧合器
一种特殊设计的膜肺,能够将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排出并补充氧气。
滤器
用于过滤掉血液中的杂质和微小颗粒。
管道和连接器
体外循环启动
介绍体外循环启动前准备工作,如麻醉、消毒、插管连接等。
体外循环过程
描述了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求,如血液引流、气体交换、血液回输等。
体外循环技术出血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
介绍了栓塞并发症的成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
感染
其他并发症
描述了感染并发症的成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
列举了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肾功能不 全、肺损伤等及相应的处理方案。
03
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
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01
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手术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02
在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技术可以提供无血、无二氧化碳的环境,使医生能够 清晰地看到手术视野,同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
学习和掌握体外循环技术的术后处理技能,包 括血液回收、滤过与输血等。
体外循环技术的模拟训练
模拟设备训练
通过模拟设备进行训练,包括模拟体外循环设备、模拟手术室等,练习操作技能 。
模拟手术训练
通过模拟手术进行训练,包括模拟手术流程、模拟术中处理等,培养手术综合能 力。
体外循环技术的实战演练
动物实验
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实战演练,包括手术流程、术中处理、术 后处理等,提高技术水平。

体外循环技术课件知识分享

体外循环技术课件知识分享
全血粘度在HCT20%以下将不再下降(xiàjiàng),而携 氧能力却会急剧下降(xiàjiàng),故使血液稀释时应维持 HCT≥18%
第二十七页,共50页。
根据手术病种:
一般:0.23----0.25
紫绀:0.25----0.3
DHCA: 0.2
CABG: 0.25----0.3
根据患者年龄(niánlíng) 根据转流温度 根据手术时间
第三十二页,共50页。
体外循环的外科(wàikē)操作
动静脉插管 心肌(xīnjī)保护液 灌注插管 引流装置
第三十三页,共50页。
第三十四页,共50页。Leabharlann 体外循环基本(jīběn)步骤
前平行、降温 阻断(zǔ duàn)主动脉、心脏 停跳 全转流、进行心内手术操作 心内手术 操作完成、复温、主动脉开放 心脏复跳、后 平行 停机、拔管、中和
第四十七页,共50页。
晶体(jīngtǐ)停跳液配方
成分(mmol) 电解质
缓冲物质 非渗透物质
其他 PH 渗透压
改良 St. Thomas Na+154,K+20,Ca2+2.6
Mg2+16,CL-160 - —
普鲁卡因 1 7.8 306
第四十八页,共50页。
HTK 液 Na+15,K+10 Mg2+4,CL-50 组氨酸 180 盐酸组氨酸 18 甘露醇 30 色氨酸 2 酮戊二酸 1
第三十七页,共50页。
温度(wēndù)管理
通过降温降低代谢,减少氧耗,减少血液破坏,提供无血术野鼻咽温度间接反应大脑温度,变 化(biànhuà)迅速;直肠温度反应腹腔脏器温度,变化(biànhuà)缓慢

体外循环简介ppt课件

体外循环简介ppt课件
泵的永久部分 流量可以读出 电源意外时有备用电源或手动装置
完整版ppt课件
7
完整版ppt课件
8
滚 压 泵 结 构 示 意 图
完整版ppt课件
9
完整版ppt课件
10
完整版ppt课件
11
流量调节
泵流量决定于每分钟泵头的转速(RPM) 和每转泵的排空容积(SV)
容积的多少由泵管的大小和泵头挤压长短 而决定
完整版ppt课件
67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氧合器的使用
1.膜式氧合器:
先开机后开气;先停气后停机。根据温度和血PaO2 调节氧浓度; 根据PaCO2调节通气量。停循环或低 流量时, 停止通气/减低通气量。停机后不可在动 脉路抽血。
2.鼓泡式氧合器: 氧浓度100%,根据血气PaCO2、PaO2调节氧流量。
膜式氧合器的安全使用时限是6-8小时 无孔型膜肺更适用于长时间灌注 一旦发现膜肺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应及时更
换 串联鼓泡式氧合器或并联膜式氧合器
完整版ppt课件
35
完整版ppt课件
36
理想的体外循环管道
良好的透明度、弹性及可弯曲性、不易扭 结和压扁
良好的韧性、散裂率低 (内表面颗粒脱落少)
热力消毒耐受性好 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完整版ppt课件
37
体外循环的基本管道
动脉泵管 静脉引流管 心外吸引管 心内吸引管
完整版ppt课件
38
动脉插管
部位:升主动脉、股动脉及腋动脉等 升主动脉插管是最常用的 口径过细,灌注阻力增高,组织灌注不足 口径过粗,在升主动脉内占有位置过多,
完整版ppt课件
59
预充液管理及血液稀释——预充液
预充液的种类: 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 复方氯化钠; 勃脉力; 代血浆类; 全血;血浆;红细胞悬液;白蛋白等。

体外循环(PPT)

体外循环(PPT)
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手术治疗的原则及指征 ❖ 掌握缩窄性心包炎的定义,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手术治
疗原则 ❖ 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手术指征,手术治疗
的方法 ❖ 了解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手术指征,手术治疗的方法
Company Logo
overview
The impac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n the human population is enormous. In our countr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ffects over 80 million people and accounts for over 40%of all deaths. Approximately 100 billion yuan will be spent on the care of these patients every year.
Company Logo
History of Heart Surgery
❖ Many years ago, doctors thought that heart surgery was a dream. Surgeons during World War II had learned how to operate on the heart, but they could not carry out what they had learned because it was hard to operate on a beating, moving heart. Also, the heart could not be stopped for more than a few minutes without causing brain damage.

体外循环PPT

体外循环PPT

引起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氧的摄取减少,血 的危险性增大。
➢ 3.不含胶体易导致心肌水肿。 液粘滞度升高。
摘自:《体外循环中心肌保护措施的评价》,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年第22卷第5期
04
PART
体外循环监测及液体管理
体外循环监测
动脉压、CVP
动脉压过低:低SVR、主 动脉插管位置异常等
动脉压高:动脉插管位置 异常、SVR高或麻醉偏
舒芬等,吸入麻醉药可增
加右向左分流,诱导减慢
➢ 合并CHF型,吸入麻醉诱
导不是最佳选择
➢ 插管要求ACT>300s ➢ 转机要求ACT>480s。 ➢ 转机前需追加适当计量的
镇静、镇痛、肌松药 ➢ 上下腔静脉阻断后,停呼
吸,主动脉阻断后从冠状 动脉入口灌注心肌停跳液
摘自:《瓣膜病合并冠心病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3月第19卷第9期
停跳液灌注方式
逆灌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冠状静脉系统不会因冠脉系统的广泛病变或粥 样硬化所受累,且冠状静脉窦系统几乎引流心脏 供血的各部分,冠状静脉通过毛细血管和心肌冠 状间隙和心肌细胞相通, 因此依赖冠状静脉窦系统的逆行灌注对梗阻远 端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可靠和有效。
两者区别
CPB和ECMO的区别
CPB
ECMO
使用场所
手术室
手术室、ICU、病房、急诊室、院外急救等
目的
静脉血储血槽 管路连接 ACT 低体温 形式 运输 使用时间
心脏手术时暂时 替代心肺功能 有 复杂 >600s 常用 静脉-动脉 不便 一般<8h
短期或长期支持心肺功能或接受器官移植
无 简单 150~200s 少用 静脉-动脉或静脉-静脉 方便 可达一周

体外循环PPT演示课件

体外循环PPT演示课件
61
出院指导
饮食:合理调配饮食、加强营养 休息与活动: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
运动、外伤等 自我检测尿量、自觉症状 定时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病情变化 服药指导:强心、利尿、抗凝等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加强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32
主动脉插管
根据手术要求、体重选择,由手术医生在术中插入主动脉,另 一侧与体外循环机上主动脉连接管相连
33
静脉插管
根据手术要求、体重选择,由手术医生在术中插入上下腔静脉或右 心房,另一侧与体外循环机静脉动脉连接管相连
34
主动脉根部灌注针
用于将含有高钾的心肌停跳液灌注到心脏中,使心脏停止活动 35

41
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正常:80~120秒 体外循环中:>480秒 体外循环结束:鱼精
蛋白中和使ACT时间 接近生理值
42
鱼精蛋白
为从鲑鱼新鲜成熟精子 中提取的一种低分子量 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4。3
体外循环实施
44
体外循环实施
1.开胸、暴露心脏、游离血管 2.全身肝素化,ACT>480秒 3.主动脉插管并与体外循环机动脉端连
—这就是体外循环的最初的构想
11
艰难的开始
1934年 Gibbon成了麻省总医院的住院医师,向他的 导师Churchill提出研制人工心肺机的正式请求;
Churchill 认为:这位才华横溢、前程似锦的弟子 “走火入魔、不务正业”,非常反感,深感惋惜;
但是Gibbon的坚定决心,最终征得了导师的同意; Churchill给了一个动物实验室,又配了一个年轻漂
4
外科大师--坚决的反对
1896年Theoder Billroth: 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

体外循环教材教学课件

体外循环教材教学课件

提供良好手术视野
通过体外循环,可以使心脏停跳,为 手术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便于 精细操作。
保障器官移植顺利进行
维持受体血液循环
01
在器官移植手术中,体外循环可以维持受体的血液循环,保证
移植器官的血流灌注。

减轻受体心脏负担
02
通过体外循环辅助,可以减轻受体心脏的负担,降低手术风险。
促进移植器官功能恢复
05 体外循环教材编写思路及 特点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注重实用性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围绕体外循环过 程中的常见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编写。
结合临床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员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外循环技术。
强调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具 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指南。
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先进性
及时跟踪和反映体外循环领域的 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性能评价
阐述氧合器性能评价的主要指标 ,如氧合效率、血液破坏程度等 ,以及评价方法和技术。
管道与连接件
材料与选择
管道与连接件是体外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应具有生物相容性、耐 腐蚀性、抗疲劳性等特点,常用的材料有医用硅胶、聚氨酯等。
安装与使用
介绍管道与连接件的安装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更换周期等内容,确保系统的 密封性和安全性。
02 体外循环设备与技术
人工心肺机
组成与工作原理
人工心肺机是体外循环的核心设备,由血泵、氧合器、热交换器、管道系统等 组成,模拟人体心肺功能,实现血液的氧合与循环。
操作与维护
介绍人工心肺机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日常维护与保养等内容,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行与患者安全。
氧合器
类型与特点
氧合器是体外循环中实现血液氧 合的关键部件,根据原理可分为 膜式氧合器和鼓泡式氧合器,各 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体外循环PPT

体外循环PPT

(四)体外膜肺氧合与体外生命支持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与体外生命支 持(extracorpreal life support,ECLS),是指针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病人,通过 特殊体外循环设备,较长时间辅助或替代心肺功能的技术。目的是为心、肺疾病治疗与功 能恢复争取时间
体外循环
(一)体外循环的概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利用特 殊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的生 命支持技术
(二)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
➢ 血泵(blood pump) 为驱使体外氧合血单向流动,回输体内动脉,代替心脏排血功能的主 要部件 ➢ 氧合器(oxygenator) 能氧合静脉血,排出二氧化碳,替代人体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件 ➢ 变温器 利用循环水温与导热薄金属隔离板,降低或升高血液温度的装置 ➢ 滤器 由20~40μm微孔的高分子材料滤网组成的装置,放置于动脉供血管路,用于有效滤除 血液成分或气体等形成的微栓 ➢ 附属装置 包括各种血管插管、连接管道、贮血器以及检测系统等
心肌保护
(一)概念
为了既能获得无血手术野的条件,又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采用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称为心肌保护(myocardial protection)
(二)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
➢ 使用高钾化学诱导方法,使心脏迅速停搏,避免电机械活动,减少能量消耗 ➢ 降低心脏温度,减缓心肌代谢率,保存能量储备。常用4℃心脏停搏液灌注,成人予冰屑、儿 童予冰水心包腔局部降温 ➢ 提供氧和能量底物,维持心脏缺血期间和恢复灌注后所需的能量物质 ➢ 心脏停搏液还必须是偏碱性(pH 7.6~8.0)、高渗(320~380mOsm/L)和细胞膜剂(利 多卡因或普鲁卡因),以保护缺血心肌适宜的代谢环境、完整的细胞结构和细胞膜质子泵功能

体外循环技术ppt课件

体外循环技术ppt课件

一、将血液引出体外
B:肝素的使用与监测
过少的使用肝素会造成血栓的发生,过多的使用肝素又会造成术后 出血和止血困难,但肝素本身的个体差异很大,如何和正确使用和监 测呢?ACT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依据:
I. 肝素化前ACT的参考范围是90-130s II. 静脉给予肝素化:标准肝素3-4mg/kg III. 静脉给药后5分钟抽取动脉血检测 IV. ACT值不低于480秒 V. 建立体外循环后每20-30分钟复测 VI. 术后鱼精蛋白中和后再次测定ACT
C:肝素化管道的使用 将管道内膜进行肝素化可以模拟血管内皮的特性,从而达到抑制凝血和 减轻体外循环副作用,以美敦力公司肝素化管道为例,其优点有: I. 与管道内表面共价结合的肝素与内皮产生的肝素硫酸盐一样可以产生
天然抗凝作用。 II. 由于硫酸盐III.聚环氧乙烷有非常强的亲水性,它可以形成一层稳定的水层来供细胞
体外循环模型
什么是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是利用特殊的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①引出体外,②进
行气体交换、③调节温度和④过滤后,⑤输回体内动脉的生命支持技
术。体外循环的目的是暂时取代心肺功能,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
供应和气体交换,为心内直视手术提供无血或少血的手术视野。(外
科学第六版)
插管
储血罐
一、将血液引出体外(肝素化是前提
大血管手术,需要停循环或者低流量灌注等 复杂手术
较少采用
三、调节温度 B、温度检测的方法
正常人的温度自内而外 存在一个温度阶梯,核心温度 (36.9-37.9)通常比表层温 度高2-3度,监测时不同方式 有不同的标准:
I. 常用的鼻咽温和耳道温度 接近脑温、
II. 食管温度接近心脏温度、

体外循环的建立护理课件

体外循环的建立护理课件
体外循环的建立护理课件
$number {01}

• 体外循环的并发症及处理 • 体外循环的未来发展
01
体外循环的概述
体外循环的定义
1 2
3
体外循环的定义
体外循环是指利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内的心脏和肺脏与人工心 肺机连接,通过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脏和肺脏的功能,维持人 体内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一种技术。
详细描述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针对性处理,如药物治疗、呼吸 机辅助、透析等,以维护患者的生命 体征稳定和器官功能正常。
05
体外循环的未来发展
新型体外循环设备的研发
01
研发更高效、安全的体外循环设备,提高手术 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02
探索新型材料和技术,优化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提高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01
探索体外循环在复杂心 脏病、肺病等特殊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拓展其
临床应用范围。
02
研究体外循环在器官移 植、血液透析等辅助治 疗领域的应用,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03
关注体外循环在急救和 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 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好的 生命支持和治疗手段。
THANKS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体外循环建立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引发全 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衰竭。
详细描述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手术操作污染、术后护理不当、免疫力 低下等。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伤口清洁护理、提高免 疫力等措施,以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体外循环建立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其他 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 呼吸功能不全等。
体外循环的原理
氧合作用中输送氧气并排出

《体外循环临床应用》课件

《体外循环临床应用》课件
《体外循环临床应用 》ppt课件
目录
•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 •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 • 体外循环的并发症及处理 • 体外循环的未来发展
01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
体外循环技术的定义
总结词
体外循环技术的定义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在人体外建立循环系统,以支持心肺功能,进行心血管 手术的技术。
详细描述
体外循环技术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机械装置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机进 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再输回患者体内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心血管手术,以在手术过 程中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体外循环,给予高压氧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循环超负荷
总结词
紧急并发症
详细描述
循环超负荷是由于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容量过多或心脏功能受损引起 的心力衰竭症状。
处理方法
降低血流速度和血容量,给予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 复苏。
04
体外循环的未来发展
体外循环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技术改进
开发小型化、可移动的体 外循环设备,便于在微创 手术中应用。
手术室集成
优化设备布局和操作流程 ,实现体外循环设备与手 术室的集成。
人工智能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体外循环相 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临床
决策提供支持。
智能监测与预警
通过人工智能实时监测体外循环过 程中的生理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并预警。
03
体外循环的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与血容量不足
总结词
严重并发症
详细描述
出血和血容量不足是体外循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体外循环PPT课件

体外循环PPT课件

❖ 术后第10-15天:步行〉300米。
以上活动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23
我 该 出 院了
❖ :医生会提前告诉您这个喜讯,您准 备好押金条就可以了。
❖ :医生会为您准备报销凭证。结帐后 出院处将一并给您。

:医生会为您开出院带药,护士会告
知您怎样服用。
24
25
课后思考题:
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您的病情及每日的出入量给与 相应的处理。
15
术后我能吃些什么?
❖ 拔除气管插管后6小时即可进食 米汤、水。
❖ 术后1-2天:米粥、面片、菜粥。 ❖ 术后2-3天:面条、酸奶、馄饨、
水果。 ❖ 术后3-5天:恢复术前饮食。 ❖ 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
白、高纤维为好。
16
术后口渴怎么办?
❖ 心脏术后过多的水会加重心
入院宣教流程
作息制度:病房不能大声喧哗;如需离开病
房,需请假。卫生情况:告之不能乱丢垃圾。
其它:输液架不得乱挂东西。氧气阀门不得
乱开,床头柜尽量少放东西。盖被不得垫底,
病房戒烟等。
8
9
10
11
低盐、脂、糖、高 蛋白、高纤维素
定时服药
生活自理 参与社会活动 胸带穿三个月
拆线后隔日洗浴 保持个人清洁 保证睡眠质量
26
脏的负担,术后根据您的病
情医生可能会限制您的饮水
量。都会有口渴的感觉。千
万记住:将一大杯水一饮而
尽是错误的。要学会分次少
量的饮水。心功能状态逐渐
恢复,口渴的感觉也就没有
了。
17
术后咳痰很重要
❖ 有利于肺复张,防止 肺部并发症,促进伤 口积液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原理与心肌保护
1
心内手术VS心脏停跳?
• 维持心肺功能 • 保证手术安全
2
3
4
基本概念• ຫໍສະໝຸດ 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利用特殊人工 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
输回体内动脉的生命支持技术。
5
6
体外循环目前应用
26
• ▲血液稀释对全血粘度的影响 HCT:25-30%时 ,血液粘度降至最低点 CPB中,降低全血粘度可因增加血液流速和减少微循环前阻力而改善微
循环 ▲血液稀释对血液携氧能力影响
HCT在30%时,血液携氧能力最强;HCT在20%时与45%时携氧能力相 近,但全血粘度仅为45%的一半左右。
全血粘度在HCT20%以下将不再下降,而携氧能力却会急剧下降,故使 血液稀释时应维持HCT≥18%
• 心肌保护的核心
• 维持心肌能量代谢平衡
45
心肌保护主要方法
• 晶体冷停跳 • 氧合血冷停跳 • 温血持续灌注 • 温诱导---冷停跳---温复苏 • 顺灌+逆灌+桥灌
与转速、压力非线性相关 开放、限压 较轻 不易 不会 压力升高有限不会崩管 适合 良好 可能
与转速线性正相关 闭合、限量 较重 可以 可以 崩管 不适合 较差 不会
18
氧合器
• “人工肺”----代替肺进行气体交换 • 主要为鼓泡氧合器、膜式氧合器
19
• 鼓泡氧合器通过静脉 血和氧气混合成血气 泡进行气体交换
27
• 根据手术病种: 一般:0.23----0.25 紫绀:0.25----0.3 DHCA: 0.2 CABG: 0.25----0.3
• 根据患者年龄 • 根据转流温度 • 根据手术时间
28
• 晶胶比例和胶体渗透压: ★ 转流初期总体晶体/胶体比例应为0.4~0.65:1,后期应逐
渐降低。 ★ 转流初期相对COP应不小于转流前的60%,后期应提高。 ★ 紫绀型患者血浆量少,畸形矫正后极易发生肺水肿。虽然
• 硫酸鱼精蛋白具有强碱性基团,在体内可与强酸性的肝素中和,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肝素失去抗凝能力
31
• 首次体内肝素剂量为300-400IU/kg,静注肝素5-10分钟后抽血标本测ACT,大于 480秒方可转机,不足时按全量的1/3-1/2追加肝素
• 停机拔管后,以1mg鱼精蛋白:100U肝素中和,注意防治“鱼精蛋白反应”(低血压、 肺动脉压升高、超敏反应)
脑部温度 腹腔脏器温度
38
鼻咽温度 浅低温 28-35℃ 中低温 21-28 ℃ 深低温 <20 ℃
推荐流量 2.4-3.0 L/(㎡·min) 2.0-2.4 L/(㎡·min) <2.0 L/(㎡·min)
39
血气管理
• 酸碱平衡 • 氧合参数 • 电解质变化 • 血液稀释度(HCT) • 渗透压(Osm)
• 心血管外科 • 泌尿外科(腔静脉瘤栓) • 神经外科(脑干部血管瘤) • 肿瘤科(局部高温化疗) • 低温复苏 • 肝移植
7
体外循环基本装置
8
人工心肺机(artificial heart-lung machine)
• 血泵 • 氧合器 • 变温器 • 滤器
9
血泵
• 驱动体外血流,替代心脏 排血功能,故也称“人工心”
Hct较高,但血液胶渗压较低,晶体不宜过多,COP应稍高。
29
肝素----可拮抗(鱼精蛋白)的抗凝剂使体外循环成为可能
• 1922年 Howell 发现肝素 • 1955年 Hawskley 总结鱼精蛋白拮抗经验 • 1966年 Hottersley 发现AC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30
• 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 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具有强酸性,并高度带负电荷
• 这一过程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之平稳过渡
36
动态监测
• 泵压 • 气泡 • 平面 • 静脉血氧饱和度 • 血压 • 温度 • 血气
37
温度管理
通过降温降低代谢,减少氧耗,减少血液破坏,提供无血术野鼻咽温度间接反应大脑温度,变化迅速; 直肠温度反应腹腔脏器温度,变化缓慢
• 咽温 • 肛温、膀胱温
32
体外循环的外科操作
• 动静脉插管 • 心肌保护液
灌注插管 • 引流装置
33
34
体外循环基本步骤
前平行、降温 阻断主动脉、心脏停跳全转流、进行心内手 术操作心内手术操作完成、复温、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 平行停机、拔管、中和
35
• 前平行 指心肺转流开始到冠脉循环阻断前这一段时间,此时心脏继续作功, 由患者心肺和人工心肺机共同维持循环,是实现患者呼吸循环完全 由人工心 肺机支持的过渡阶段。
• 对血液破坏大
20
膜式氧合器通过中空纤维膜(外走气内走血)进 行气体交换,氧合效果好,血液破坏小
21
变温装置
变温水箱
22
滤器
23
体外循环管理
24
体外循环的准备
• 病情评估 • 制定计划 • 预充与抗凝
25
预充与血液稀释
• 库血预充 • 预充液:晶体预充液、胶体预充液、血液成分 • 合理的胶晶比、转流中HCT
10
• 滚压泵 • 离心泵 • 重力皮囊滚压泵 • 涡流泵
11
• 滚压泵原理
泵头挤压管道 产生单向血流
12
15
• 离心泵工作原理: • 驱动马达高速旋转,磁性连接带动泵内轮片结构高速 旋转,产生离心力驱动单向血流。
16
滚压泵与离心泵性能比较
项目 离心泵
滚压泵
流量 类型 血液破坏 微栓产生 意外排空 远端阻塞 长期灌注 机动性好 血流倒流
• COP(mmHg)
40
酸碱指标 • PH • AB SB • BE • PaCO2
41
氧合参数 • PO2 (PaO2 PvO2) • SO2 (SaO2 SvO2) • PaO2/FiO2(氧合指数<200) • AaDO2
42
停机条件

心电图基本正常
☆ 心脏充盈适度,中心静脉压5~15cmH2O ☆ 心肌收缩有力,平均动脉压60~80mmHg
☆ 鼻咽温37~38℃,肛温35~36℃,末梢温暖
☆ 血色素8g/dl左右,红细胞压积在24%以上
☆ 心脏复跳以后并行相当于阻断循环时间的1/4
☆ 血气、电解质检查无明显异常
☆ 外科畸形矫正满意
43
心肌保护
44
• 良好的心肌保护
• 可以减轻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可以降低术后低心排综合症的发生 • 可以使心脏外科手术更加平稳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