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LLIGENCE 教 育 战 线

115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甘肃省镇原县太平初级中学 陈建军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学校园文化内涵的阐述,扼要论述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并进一步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作用

一、校园文化及其内涵

什么是文化?按《辞海》的注释为“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史悠久,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教育中,比如私塾、书院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等儒家道义,便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以孔子、孟子创始的这种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几千年来的中国历代校园的学风。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具体表现,校园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表现为:

1、行为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规范人的思想和制约人的行为的作用。

2、调适缓解功能

这里的调适缓解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渐调整人的心理、行为,使其适应某种规范的要求。校园文化的调适缓解功能具体体现在心理调适和行为调适方面。

3、扬弃选择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扬弃选择功能,具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因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沉淀的精华、是全体校园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的共识。它一旦在校园中确定,必然会对社会异质文化有较强烈排斥作用。

4、规范约束功能

优秀的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规范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表现为“硬”约束和“软”约束两种形态。’校园文化的“硬”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既定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硬性强制学生的行为。我们目前对学生的“硬”约束过多,而且这些硬约束又大多数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根本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因此,造成了我们目前教育手段的软弱性。

三、校园文化在培育中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教育一种载体,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经过优选集中,形成多元系统,

对学生起到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的群体文化,它是学生与教职工共同参与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氛围,它作为社会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一直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有利于中学生智力的开发,文化素养的提高

知识结构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单一的教学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与社会的需要。校园文化一方面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推动力,另一方面,它还直接成为常规教育和教学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补充。众所周知,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也是因人而异,而中学校园文化生活一方面恰恰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表现、提高、发展自己的领域,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的实践志趣、爱好、知识结构的完善开辟一个广阔天地。

2、有利于中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重要组成部份,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政治我们知道灌输和熏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但二者是不能互相替代的,由于当代中学生往往缺乏对我国革命历史的了解,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又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冲击较大,加上逆反心理较重,作为人格核心的人生观尚未成熟和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灌输和引导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以熏陶为主要手段的校园文化对中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也是意义重大的。

3、有利于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是其核心,著名教育家张柏荃先生也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必须把提高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突出的地位。校园文化能在这方面起到常规教育教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学社团活动首先成为中学生关注和趋向的一个热点,并且随着社团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校园文化变得愈来愈丰富和健康,给中学校园增添了一种气氛和活力,作为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它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不但了解了别人,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当然,校园文化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对学

INTELLIGENCE 教 育 战 线

116

生“通才”的培养,人际交换技能的培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方面它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此我只是取沧海一粟而已。

因此校园文化在我们中小学生生活中起到主旋律的作用,其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同时也和每个在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否得以提高休戚相关。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剑平主编:《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 王邦虎主编:《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陈 素

摘 要:意识形态是社会精神动力形成的核心凝聚力,我国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淡化的态度是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探索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的指导。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总书记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与建设。

什么是意识形态?徐晓风教授在考察和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之后,认为“意识形态指的就是为社会成员所应当拥有并制约和影响其行为方式的诸多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与信念体系的总称。它是促进社会和谐运行的一种积极的、进步的重要因素”。尽管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在内容规定、角度选择与方法存在着分歧,但不能否认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本人愚见:徐教授关于意识形态的这一界定正是从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或者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一角度做出来的。这一界定的意义就在于揭示了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从这里可以推理出:对社会存在起消极作用的因素不但不属于意识形态,而且是被意识形态所否定

的和排斥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立场性。其次,这一界定也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最核心的关系就是对个体意识的制约和影响,对于个体意识中存在的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与内容相对立的成分与因素,社会意识形态会经予否定。个体要把自己融会于社会生活之中,就必须首先承认和接受,至少不能反对这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当然,一个社会要形成有利于自身存且推动它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就必定会在全社会的成员中进行其间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在特定时期还会进行强制的灌输。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在新加坡1988年由当时第一副总理吴作栋提出的共同价值观的概念。经过几年广泛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最终达到共识而制定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在1991年初的国会上辩论修订通过的《白皮书》指出:作为年轻国家,各族人民仍未有共同独特文化,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步骤来发展共同价值观,那就无法肯定国家的认同感会出现。政府于是提出各种族和各宗教信仰的人们都能接受的五个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不战而胜》中曾明确指出,“进入21世纪,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段话表露了美国的傲慢与征服欲,但也说明了意识形态的力量。这些实例说明,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含义的认识有分歧,但对其作用却是有着共识。中国至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以推动共同发展与人类进步为基本理念。增强意识形态的号召力不是为征服他人,而是为了发展。但竞争与挑战依然存在,在发展经济实力的同时,构建起坚强的意识形态的堡垒是必然的选择。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既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要求。一方面,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一个社会未来发展的依靠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代表时说的,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终究是他们的。在每一代人中间,大学生又是其中的代表和主力,是承载着社会未来和希望的主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