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摘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的必然需求,是增强文化馆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和发达地区文化馆相比,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从加大人才培训,加强数字资源采集,完善设施建设,增强网络技术运用,打造数字服务品牌活动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为群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参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途径。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应适应时代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新媒体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数字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一、充分认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时代为文化馆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阵地,数字化服务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服务便

捷等特点,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是文化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拓宽文化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1.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和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人数相当可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已经覆盖到中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超过99%的乡镇,使用手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数字终端的人越来越多。数字网络技术庞大的受众面使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必须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阵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数字化服务成为文化馆公共服务中又一主要模式,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2.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其现代性,“现代”二字很重要一点就是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现代化。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便捷的数字文化资源,加工、生产出更易于传播和享用数字文化产品,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辅导、在线远程服务等等,让数字技术覆盖到文化馆服务职能的各个领

域,综合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数字化服务依托网络技术能突破时间、场地、受众的局限,让资源无数次使用,提供更广泛、更多彩的文化服务,更加体现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均等化。

3.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增强文化馆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文化馆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广大群众文化权益的前沿阵地。传统的的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限制了供给的多样化和受众面的拓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化馆的发展及服务能力的提升。数字化服务不仅是单纯的数字文化服务,更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馆职能上的全面应用,有利于服务质量、数量、效率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加强馆际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利用、降低服务成本,使文化馆在服务创新、推进发展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和着力点。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对本地区文化馆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县级文化馆对数字化建设重视不够,起步较晚,数字化服务能力较低,在资金投入、设施完善、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亟待改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对数字化服务认识不够

数字化服务认识不到位,导致数字化建设滞后,服务主动性不强。虽然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发展非常快速,但仍有文化馆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文化馆主要

还是承担文化活动组织、培?辅导等阵地服务的功能,利用数字网络技术提供更加便捷、迅速、互动的服务可有可无,数字化服务乏善可陈,更谈不上主动性。

2.数字资源匮乏的问题――设施不完备、技术掌握不够

数字资源的采集、转换、存储、加工是数字化服务的“原材料”。我们往往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乏数字文化资源,使得数字文化服务难以开展。一些基层文化馆由于受到设施设备和新技术应用的限制,无法实现实时或远程数字网络服务;有的没有大容量的数据服务器,也没有有效利用云盘存储等新技术,无法及时对传统媒介的文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数字资源匮乏成为数字化服务的瓶颈之一。因此“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资源或服务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是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1]。

3.数字化服务手段单一的问题――数字化平台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

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一是终端设备缺乏和网络带宽不够,目前大多数文化馆只建有以计算机为终端设备的电子阅览室,如电子大屏、智能电视、多媒体试听设备几乎没有,加之缺少足够的网络带宽作为支撑,导致数字化平台建设滞后,入馆群众无法进行数字体验;二是没有有效利用新媒体

技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微博、微信、APP等信息传播和社交软件已为人们常用的交互平台,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缺乏,基层文化馆还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网络渠道进行开发利用和栏目创新,进而把文化产品、信息等以最好、最快、最省的方式供给、传播。

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主要举措

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包含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技术应用,而且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

1.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升技术运用能力

人才队伍是促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无论是数字资源建设,还是数字平台建设,都需要对数字网络技术的掌握。如音乐干部应掌握音频编辑技术,辅导培训干部应能制作PPT,官网、微信平台、APP栏目建设也需要掌握网络后台编辑的能力。对于基层文化馆而言应首先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文化馆从业人员对数字化的认知水平与技术运用能力;一是树立数字化服务意识,开阔视野,了解新态势,对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功能有总体把握;二是增强专业干部对数字设备的使用和编辑“软件”的运用,提升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能力;三是提升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拓宽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同时,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作为数字化建设人才的有效补充,发挥社会人才资源的作用,以满足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