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试验示范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合集下载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4.1.2 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

4.1.3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

托普云农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简称区域试验、区试、审定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基础。

一、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遵循规则区试田间管理遵循治虫不治病的原则,要求不能拌种、不能喷生产调节剂。

田间管理一般要求高于大田,那是指施肥,但实际上由于有治虫不治病、不允许拌种等限制,而且实际操作上施肥、浇水跟大田管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整体管理水平不会高于大田,但基本能发挥出品种的产量水平。

区域试验从原理上说是唯一性试验,就是只有品种不同,其他管理条件都要相同。

但由于田间管理操作难免都能做到完全一致,比如地力本身可能就存在差异,浇水、施肥、甚至播种顺序、品种间互相影响等都可能影响品种的表现。

所以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的方式安排布置试验。

区试按照作物生态区划分组,比如当前国家小麦试验分长江上游冬麦组、长江中下游冬麦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春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9组。

河北省冬小麦试验分冀中南水地组、冀中南水地优质组、黑龙港流域节水组、冀中北水地组、冀中北旱地组。

国家玉米试验分京津唐早熟玉米组、东北早熟春玉米组、东华北春玉米组、黄淮海夏玉米组、西南春玉米组、西北春玉米组、东南玉米组、极早熟玉米组。

所以国家审定品种并不是在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查看品种的审定公告,最后都有适宜推广区域。

区试评价(统计分析)一般采用比对照品种的方式,近几年也采用比同组全部参数品种平均值的方式辅助评价。

品种比较评价项目除了区试记载的各种表现如产量、株高、抗病、抗倒、抗寒、抗旱,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容重等等信息,还要有多种专业鉴定或分析:抗旱、抗寒、抗病、品质、特征特性描述等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3.26•【文号】草品审秘〔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草品审秘〔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现就做好2024年国家级草品种审定申报工作和2025年国家级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2021)》内的,经科学选育程序获得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一致,与已审定的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完成品种比较试验,申请草品种审定还需完成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其某一个或多个性状(产量、观赏性、品质或抗逆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可作为生产资料在生态修复及草业生产中应用的各类草品种,包括育成品种、地方品种、野生驯化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

申报地方品种和野生驯化品种者,需经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申报国外引进品种者,须提供外国登记证书(或公布的品种名录)和品种权人授权在中国申请草品种审定的证明文件。

转基因品种须获得商品化生产许可,并附许可复印件。

二、材料要求(一)草品种审定申报材料申报审定的草品种需填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审定申请书(试行)》(见附件1),填写时可参考《国家草品种审定申报材料填写说明》(见附件2),并附以下材料。

1.品种报告申报“育成品种”的需提交选育报告。

申报“地方品种”的需要提交整理研究报告(由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申报“野生驯化品种”的需提交栽培驯化报告(由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一、项目目标XXXX年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重点做好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7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和蚕种试验审定工作,同时开展食用菌、桑树、小宗粮豆、瓜菜、糖料、小油料、麻类等33种作物的品种区试、审(认、鉴)定工作。

努力提高品种区试、审定水平,确保审(认、鉴)定品种质量,明确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确定品种区域布局、促进优良品种推广等提供技术支撑。

二、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方向(一)项目内容在31个省(区、市)安排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7种主要作物以及食用菌等34种其他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参试品种进行全生育期的田间管理、观察记载、收获考种等,对各作物参试品种进行相应的抗逆性鉴定(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等)、品质分析,对棉花参试品种进行Bt基因的毒蛋白检测,对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作物参试品种进行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成分检测;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资料汇总印刷;试验落实、检查、监督、管理;对承担试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召开品种区试总结年会和品种审定(鉴定、认定)会等,组织品种审定(鉴定、认定)并整理、印刷和下发品种审定公告、通报(认定、鉴定)等。

(二)资金使用方向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试验补助和抗性鉴定、品质分析、DNA 指纹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等支出,以及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田间品种考察、试验质量监督检查、区试技术培训、试验结果分析汇总、召开相关会议等开支。

三、项目申报范围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涉及面广、承试单位多、每个承试单位补助经费少的实际情况,项目申报单位适度集中,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由原项目承担单位继续按原渠道申报。

具体如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承担部分玉米和部分小麦区试;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承担部分玉米和谷子区试;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承担西甜瓜、向日葵、高粱等作物区试;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承担马铃薯、部分玉米和胡麻区试;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承担部分玉米区试;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承担部分玉米和糖料区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承担大豆区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部分稻区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品质分析中心承担部分玉米、部分大豆、部分小麦、部分杂粮和食用菌区试;安徽省种子管理站承担部分玉米、部分蔬菜和麻类作物区试;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承担花生、部分蔬菜和芝麻区试;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承担部分小麦区试;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承担部分小麦区试;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承担部分稻、部分棉花、部分油菜和茶树品种区试;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承担部分稻、部分棉花和部分蔬菜区试;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承担部分棉花区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承担部分玉米、部分稻和甘薯区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承担小宗粮豆区试;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中心承担油菜区试;中国水稻研究所承担部分稻区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国家区试组织管理、品种审定(鉴定、认定)会议等工作。

2024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方案

2024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方案

2024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4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方案第一节:背景介绍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增加,草品种区域试验成为了农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024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请书 (试行)

2024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请书 (试行)

附件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请书(试行)草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日期:年月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印制承诺书本人(单位)郑重承诺关于品种,申报—年度国家级草品种区试参试提交的所有材料、数据及相关附件真实有效,且未隐瞒任何影响品种区试参试结果的信息。

如有不实,本人(单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申报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请书申报品种名称及拉丁名:是否为转基因品种:口是□否品种用途:口牧草口草坪草口观赏草口能源草口生态修复草品种类别:口育成品种口引进品种口野生驯化品种口地方品种繁殖方式:口有性繁殖口无性繁殖口其它种子千粒重:一(g) 净度:—(%) 种子发芽率:—(%) 现有原种等繁殖材料数量—kg品种用途及优势概述:选育(驯化、整理、引种)目标:亲本或品种来源:选育(驯化、整理、引种)过程:品种特性特征:品种比较试验情况:*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描述: *需鉴定的抗性指标及其对照品种:适宜种植范围:栽培技术要点:建议对照品种:备注:*选填项;此表可另加附页。

牧草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表(试验地点:草坪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试验地点:注:品种用途为草坪草或与草坪草兼用填写。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我国天然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为有效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多个草原保护建设工程。

优良草品种是保证草原建设效果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依靠优良草品种,改良天然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可以拓宽食物生产系统的范围,延长农业产业链,藏粮于地,藏粮于草,增加奶肉蛋供应,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维护国家的食物安全。

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整个国家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草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做大做强中国草业的基础性工程。

草业要发展,草种要先行。

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草原保护与建设事业,不断加大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力度。

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上下一心,力求把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阶段,其中大力推进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意义尤为重大。

草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选育与审定推广之间的重要程序,是品种审定的基础和主要依据,是育(引)种成果应用于生产前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优良草品种从试验地到大面积生产推广的必由之路。

2008年,在农业部财务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该项目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牵头实施。

目标是根据《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国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在全国9个草种栽培区的40个亚区,逐步构建国家草品种区域测试网络和优良品种评价体系,实现对草品种的科学、客观和公正评价,为草品种审定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以保证品种质量,增加优良品种数量,促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促进国内草种产业的发展,满足我国草原生态建设、草地畜牧业和城市绿化美化事业发展对草业良种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草业在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中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建设仪器清单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的科学依据,它包含有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多个过程,建立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可通过统一规范的试验管理,有效降低试验失败率及误差,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从而有效解决优良品种供应不足问题,进而完善农作物新品种创新体系,切实为增产增收作出贡献,推动良种事业的发展。

草品种区域试验

草品种区域试验

序号 主管部门(单位)
项目单位
15 甘肃省农牧厅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16 青海省农牧厅
青海省草原总站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 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
18 中国农业大学 19 新疆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 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工程学院
金额
项目任务
在宁甘河西走廊亚区,晋陕宁甘高原丘陵沟壑亚区、陇中青东丘
26 农业部
27 农业部 28 农业部 29 农业部
项目单位
全国畜牧总站
全国畜牧总站
全国畜牧总站
全国畜牧总站(农业部全国草 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 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合计
金额
项目任务
17
2008年品种审定申报材料审核、整理;年度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 会会议和品种审定会议召开,审定证书及公告编制印刷
10
陵沟壑亚区,完成苜蓿、小冠花、胡枝子、土麦பைடு நூலகம்、野青茅和御 谷等16个草品种76个小区的测定试验,开展本区域8个优良品种
24个小区的评价试验与展示
在青藏高原栽培区藏北青南亚区、环湖甘南亚区、柴达木盆地亚 10 区苜蓿等6个草品种24个小区的测定试验,开展本区域25个优良
品种75个小区的评价试验与展示
在西南栽培区云贵高原亚区,完成高梁-苏丹草杂交种、野青茅 8 等5个草品种20个小区的测定试验,开展本区域20个优良品种60
个小区的评价试验与展示
在云贵高原亚区、滇南低山丘陵亚区,完成高梁-苏丹草杂交种 10 和野青茅等5个草品种20个小区的测定试验,开展本区域27个优
良品种81个小区的评价试验与展示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一、项目目标XXXX年,通过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草品种试验项目,加强试验点建设,完善草品种区域评价测试网络和优良草品种示范与推广体系,保证草品种区域试验的科学、客观、公正和有效开展,为品种审定登记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提高良种覆盖率,促进草种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品种优势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效益,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方向(一)项目内容1.新品种测定试验新品种测定试验(即小区试验,下同)是鉴定新草品种使用价值和适应区域的多年多点试验,是对新品种材料做出客观评价的有效手段,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是品种选育和推广之间的必要试验程序。

内容包括2008~2010年已安排项目任务后续试验及XXXX年申报新品种测定试验。

2.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评价与展示的品种应选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表现比较突出且适宜当地种植的优势草种。

每个试验点的评价展示品种数量应在15个以上。

品种评价与展示要在同等地力和栽培条件下,充分展示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特征,进一步总结和细化品种与栽培要点说明,便于草原技术人员、广大农牧民和草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品种田间观察比较,择优选种。

在北京和甘肃两省(市)继续开展对苜蓿系列品种的评价,在江西和四川两省继续对一年生黑麦草系列品种的评价。

3.抗性鉴定对参试品种的耐盐碱、抗寒和抗旱等抗性进行鉴定。

4.标准品种筛选、扩繁开展苜蓿标准品种筛选及种子扩繁,完成苜蓿秋眠生态区划的区域试验,开发苜蓿品种区划GIS系统。

(二)申报条件1.区域代表性强。

试验点所在地应具有所处生态类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基础条件好。

具有能够完成区域试验任务的固定试验场所和必要的实验设备。

3.技术力量强。

具有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能够代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试验的技术水平。

(三)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方向每个试验点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附件: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公平地开展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根据农业部《草品种审定管理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的管理。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是指为确定草品种适宜栽培区域而进行的多年多点联合试验,以及根据需要进行的特异性鉴定、抗性鉴定、品质分析以及其他相关试验。

第三条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是全国草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申请者遵循自愿、有偿原则参加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第二章试验管理第五条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一安排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有关省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草品种区域试验的协调与管理。

承试单位负责完成具体试验任务。

第六条承试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领导重视,有承担草品种区域试验的积极性。

(二)有中等技术职称以上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且相对稳定。

(三)有较完备的试验仪器设备、必要的农机具和一定面积的试验地。

试验地权属明确,具有区域代表性。

试验地肥力中等且较均匀,前茬一致,并具备排灌条件。

(四)具备提供试验地气象资料的能力,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年均温、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极端最高最低温度、无霜期、年积温(≥0℃)和年有效积温(≥10℃)等。

(五)能够保障试验安全,防止试验材料丢失或损坏。

第七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对各承试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方法及标准另行制定。

考核达标的承试单位可命名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地名)”。

对考核达标的承试单位每五年进行一次复查评审。

考核不达标的承试单位应依据考核意见进行整改。

第八条委员会办公室对参试品种材料采用盲样管理,即参试品种材料不标明品种名称,随机编号后下达。

第九条试验要求(一)严格执行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不得增减试验品种和更改试验设计。

(二)及时、规范填写试验记录,做好数据和资料整理工作,按时上报试验结果。

(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严格管理,确保不发生人为因素造成试验失误。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新技术运用科技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新技术运用科技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新技术运用科技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新技术运用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运用新技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一、农业技术试验示范试验示范是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使新技术得以在实际中得到展示和检验,寻求最佳的实施方法,让农民亲身体验收益。

试验示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科学有效的试验规模。

2.明确试验主题和研究目标。

3.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施肥、灌溉等技术。

4.建立科学的试验组设计,避免试验数据的误差和不全面。

5.考虑成本、效益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保技术推广的实际可行性。

6.及时对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研究和发表,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的技术方案。

二、农业技术推广1.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向广大农民普及优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耕作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并宣传农业技术的新成果及其效益,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2.建立农技服务中心或技术推广站,真正为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技术的一站式服务,定期进行开展技术培训、咨询和技术推广活动,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

3.建立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涉及种植、畜牧、水产等各种经营形式,以切实检验和宣传前沿技术成果,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的技术方案,推动农业的全面发展。

4.加强前导服务,发掘新的市场供求机会,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市场运作方法,打开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新技术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理念也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新技术不断运用,所带来的收益将远超传统作为的生产效益。

1.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地、采集信息和制定决策,准确掌握植物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实现精准农业和高效管理。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特别 关 注 T p oi c
☆中国牧业通讯
下 设 办 公 室 , 公 室 设 在 内蒙 古 草 原 工 作 站 牧草 种 子科 。 办
加 强 监 督 , 障 区 域 试 验 项 目顺 利 完 成 年 度 任 务 。 保 为 扎 实 推 进 内蒙 古 自治 区 草 品 种 区 试 工 作 , 实 提 高 区 切 域 试 验 的 技 术 含 量 , 证 试 验 过 程 和结 果 的 准 确 性 和科 保 学性 。2l 年 8 , 00 月 自治 区 组 织 专 人 , 赴 承 担 试 验 的 四 奔 个 试 验 点 进 行 督 察 。 同时 , 化 区 域 试 验 管 理 制 度 , 到 强 做
《 品 种 区 域 试 验 技 术 方 案 》 为 国家 草 品种 区 果 进 行 汇总 分 析 , 写完 成 了 试验 报 告 。 草 , 撰
2 4
特 别 关 注 T p oi c
☆ 中 国牧 业 通 讯
( ) 力 解 决 存 在 的 问题 。一 是 要 加 强 技 二 着
术 方 案 的 落 实 。各 草种 的技 术 方 案 是 全 国畜 牧
2 1 年 , 家 草 品种 区 域 试 验 整 体 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 正 00 国
2 个 省 ( 、 ) 后启 动 了 3 个试 验 站 ( ) 初 常 , 作 进展 顺 利 , 得 了 阶段 性成 果 。一 是 各 4 区 市 先 9 点 , 工 取
步 建 立 了我 国主 要 生 态 区 域 草 品种 区域 试 验 网 承 试 单 位 完 成 了 3 个 品 种 、0 份 试 验 材 料 、 8 10 络 , 建 了 国 家 草 品 种 区域 试 验 平 台 。二 是 累 2 5 个 试 验 小 区 的 测定 试 验 , 中新 增 品 种 1 搭 62 其 4 计 实 施 了 3 个 品种 、0 份 试 验 材 料 、72 试 个 , 增 试 验 材 料 3 份 , 增 试 验 小 区 14 个 , 9 13 27个 新 8 新 18 验小 区 的区 域适 应 性 测定 试 验 , 已完 成 7 参试 并 按 计 划 完 成 了本 年 度 优 良草 品种 的展 示 与评 个 品种 的试 验任 务 , 中 1 品种 已经 通 过 了国家 价 工 作 。二是 全 国畜 牧 总 站 组 织 部 分 承 试 单位 其 个 审 定 。三 是 开 展 了 3 0 0 多个 优 良品 种 的展 示 评 的 技术 骨 干 , 总结 良种 良法 配 套 技 术 , 写 出 版 编 价 工 作 , 范 了牧 草 高 产 栽 培 配 套技 术 , 升 了 示 提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 (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 (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为做好2016年农业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农业部特印发2016年农业部部门预算项目指南。

具体内容如下:一、项目目标通过继续组织实施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对拟申请审定的新草品种区域适应性、丰产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抗逆性等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试,对已审定的主要牧草品种生产性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为草品种审定登记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增加优良品种数量,提高优良品种比例,为落实国家重大草原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项目内容(一)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

依托全国29个省区的53个试验站(点),对2012~2014年已参试和2015年新增参试品种区域适应性、丰产性等农艺性状进行多点联合测试。

(二)新品种“三性”测试。

继续开展并完成紫花苜蓿等6类牧草品种“三性”田间测试技术验证完善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体系、指纹图库构建工作;新增启动鸭茅、羊草等牧草品种“三性”测试指南的编制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体系、指纹图库构建工作。

(三)参试品种抗性鉴定。

对以耐盐碱为选育目标的苜蓿、碱茅等参试品种进行耐盐性专业鉴定。

(四)已审定苜蓿和多花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测试。

对部分已审定苜蓿和多花黑麦草品种农艺、抗性性状进行综合测试,编制综合测评表,指导生产者科学选择优良品种。

(五)对照品种种子(种茎)扩繁。

对项目实施急需的对照品种种子(种茎)进行扩繁,确保试验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施区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市)。

四、资金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三性”测试、抗性鉴定等工作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土地租赁、田间雇工、专家技术指导、试验设施维护、专用材料购置、检验检测、信息统计分析、网络信息系统运行、差旅、会议等的支出。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2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2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农业部2012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序号
主管单位
项目单位
金额
项目任务
1
天津市畜牧兽医局
天津市饲草饲料工作站
9
大港试验点继续小黑麦、紫花苜蓿、谷稗品种及2012年新增苇状羊茅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
2
河北省农业厅
河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河北省草原监理监测站)
该项目已列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项目单位。各项目单位要设置“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明细账(财务核算实行统一管理而不单独建账核算的单位,应建立辅助备查账),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及有关财务制度执行,专款专用,合理列支相关费用,项目实施中如有变更事项,应按照申报程序及时履行调整报批手续。主管部门要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并于2012年12月31日前将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分别按项目内容和经济分类进行分析)报送我部财务司和全国畜牧总站。
8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江苏省畜牧总站
12
南京试验点继续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等品种及2012年新增苏丹草、假俭草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
9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草业监理总站(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9
合肥试验点继续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谷稗品种品种测定试验
10
福建省农业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5
辽宁省畜牧兽医局
辽宁省草原工作站
4
沈阳试验点开展饲用小黑麦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
6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吉林省草原管理总站
9
双辽、延吉、白城等试验点继续秣食豆、野豌豆等品种及2012年新增碱茅、扁蓿豆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1]28号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1]28号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1〕2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财政部关于批复农业部2011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财预[2011]168号),经我部审核,现将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下达你单位(详见附件),主要用于草品种区试、抗性鉴定等支出。

请列入2011年度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30106“技术推广与培训”,专款专用。

该项目已列入财政部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经费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设置“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明细账,按照项目内容、经济分类及相关财务制度规定,进行专账核算,合理列支相关费用。

项目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并请于2011年12月31日前将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分别按项目内容和经济分类进行分析)报送我部财务司和全国畜牧总站。

附件: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分配表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附件:2011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资金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主管部门(单位)项目单位金额项目任务1天津市畜牧兽医局天津市饲草饲料工作站9大港试验站继续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小黑麦、紫花苜蓿品种及2011年新增小黑麦、谷稗、羊草、偃麦草、结缕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紫花苜蓿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2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牧草工作站9太原试验站继续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菊苣、胡枝子等品种及2011年新增偃麦草、小黑麦、苏丹草、苜蓿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紫花苜蓿、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16海拉尔、多伦、鄂尔多斯等试验站继续多变小冠花、达乌里胡枝子、紫花苜蓿、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老芒麦、扁穗雀麦、鹅观草品种及2011年新增苜蓿、羊茅、苏丹草、无芒雀麦、羊草、偃麦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紫花苜蓿、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冰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4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草原管理总站9双辽、延吉等试验站继续达乌里胡枝子、紫花苜蓿、燕麦、鸭茅品种及2011年新增秣食豆、野豌豆、花苜蓿、苏丹草、披碱草、麦宾草无芒雀麦、谷稗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紫花苜蓿、羊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5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草原饲料中心实验站12宝清、五大连池、杜尔伯特等试验站继续紫花苜蓿、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燕麦、鹅观草品种及2011年新增秣食豆、野豌豆、苜蓿、无芒雀麦、谷稗、羊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紫花苜蓿、羊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6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畜牧总站10南京试验站继续高羊茅、杂交狗牙根、小黑麦、多花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马蹄金、沿阶草、金花菜品种及2011年新增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假俭草、狗牙根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7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9滁州试验站继续扁穗雀麦、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菊苣、金花菜等品种及2011年新增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谷稗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苏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8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9福州北峰区试验站继续圆叶决明、印度豇豆品种及2011年新增罗顿豆、硬皮豆、象草、假俭草、狗牙根、铺地锦竹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决明属、狼尾草属等牧草新品种的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9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15南昌试验站继续扁穗雀麦、多花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圆叶决明、紫花苜蓿品种及2011年新增硬皮豆、多花黑麦草、鸭茅、象草、杂交大刍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系列品种评价展示工作10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省畜牧总站10济南试验站继续小黑麦、草地早熟禾品种及2011年新增苜蓿、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小黑麦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苏丹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1河南省畜牧局河南省饲草饲料站11郑州试验站继续开展小黑麦、草地早熟禾、紫花苜蓿、大刍草品种及2011年新增白三叶、白刺花、苇状羊茅、小黑麦、杂交大刍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紫花苜蓿、小黑麦、黑麦草、白三叶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2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草业处11武汉试验站继续扁穗雀麦、杂交狗牙根、小黑麦、草地早熟禾、大刍草等品种及2011年新增红三叶、白刺花、多花黑麦草、假俭草、狗牙根、结缕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白三叶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3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邵阳市南方草业科学研究所10邵阳试验站继续多变小冠花、扁穗雀麦、鸭茅、杂交黑麦草、圆叶决明、大刍草、鸭茅等品种及2011年新增硬皮豆、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苏丹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鸭茅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重点收集展示多花黑麦草品种14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湘西自治州畜牧水产局10吉首试验站继续鸭茅、大刍草等品种及2011年新增苇状羊茅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鸭茅、红三叶、皇竹草、矮象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5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14广州、湛江试验站继续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杂交狗牙根、多花黑麦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圆叶决明、大刍草品种及2011年新增罗顿豆、柱花草、多花黑麦草、象草、假俭草、狗牙根、铺地锦竹草、结缕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柱花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6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草地监理中心8南宁试验站2011年开展罗顿豆、象草、硬皮豆、柱花草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和20个热带牧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7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饲草饲料站10重庆试验站继续鸭茅、马蹄金品种及2011年新增红三叶、鸭茅、鹅观草、谷稗、杂交大刍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鸭茅、红三叶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18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21洪雅、西昌、红原等试验站继续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高羊茅、鸭茅、老芒麦、多花黑麦草、杂交黑麦草、紫花苜蓿、马蹄金、菊苣、燕麦、鹅观草等品种及2011年新增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羊茅、早熟禾、披碱草、鹅观草、老芒麦、异燕麦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系列品种评价展示工作19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14花溪、独山试验站继续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野青茅、鸭茅、多花黑麦草、杂交黑麦草、紫花苜蓿、沿阶草、小黑麦、狗牙根品种及2011年新增百脉根、红三叶、白三叶、白刺花、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苏丹草、异燕麦、灰萝卜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鸭茅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20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12寻甸、耿马试验站继续鸭茅、多花黑麦草、杂交黑麦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圆叶决明、紫花苜蓿、马蹄金、菊苣、金花菜品种及2011年新增罗顿豆、百脉根、白刺花、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象草、杂交大刍草、灰萝卜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多花黑麦草、臂形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21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草原工作站9延安试验站继续多变小冠花、达乌里胡枝子、紫花苜蓿品种及2011年新增苜蓿、白刺花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紫花苜蓿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22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23兰州、高台、甘南等试验站继续多变小冠花、达乌里胡枝子、紫花苜蓿、老芒麦、鹅观草、燕麦品种及2011年新增苜蓿、羊茅、披碱草、麦宾草、鹅观草、老芒麦、异燕麦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苜蓿系列品种评价展示工作23青海省农牧厅青海省草原总站14德令哈、海晏等试验站继续紫花苜蓿、老芒麦、燕麦、鹅观草品种及2011年新增羊茅、早熟禾、披碱草、麦宾草、鹅观草、异燕麦、老芒麦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老芒麦、无芒雀麦、披碱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10呼图壁、伊犁等试验站继续紫花苜蓿、鸭茅品种及2011年新增鹅观草、偃麦草品种的新品种测定试验;继续开展紫花苜蓿、苏丹草、红豆草等优良品种评价与展示试验25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10建立5个性状标准对照品种的隔离繁殖体系,总计繁殖种质15份;筛选5个生物抗性苜蓿标准品种;完成不同秋眠等级苜蓿的多点试验,根据生态阈值结合GIS信息系统(气温,降雨量、PH等),确定种植点的秋眠性选择,建立完善的秋眠生态区划系统。

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指南

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指南

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指南一、项目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二、项目实施内容该项目依据河南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作物优势生态区域划分,进行以提高粮食产量、优化品质、增加效益等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与试验、示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农作物高产、高效优良品种的引进与生产示范。

(二)粮食增产增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三)重大技术、新成果的引进与示范。

三、立项条件(一)项目区有较好的基础生产条件,群众科学种田意识强。

(二)具有自然区域优势,适宜进行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三)项目单位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较完善的技术推广网络。

(四)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技术有较好的市场开发推广前景。

四、补助内容和补助对象补助内容包括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筛选试验费用,建立百亩高产攻关田、千亩示范田的品比试验、栽培技术示范费用及技术培训和资料印刷等费用。

补助对象为承担项目的各类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服务单位、农业事业场等。

五、项目效益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农作物生产提供种、肥、药等综合集成配套技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增产10%,每亩节支30元以上,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六、立项程序和申报要求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按照《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程序申报。

具体申报要求:(一)各省辖市农业局及扩权县要按照全省统一区域布局的要求,针对示范推广的不同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地组织申报。

(二)省辖市所辖县及农业区(所辖农业乡镇在5个以上,下同)数量在8个以上的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2个;所辖县及农业区数量在7个以下(含扩权县)的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1个;每个项目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的额度为10—20万元。

(三)各申报单位必须填制《河南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并经省辖市评估论证,由省辖市财政局、农业局两家联合行文上报。

七、组织管理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由省辖市及扩权县农业部门负责项目考察论证,审定项目实施方案,监督项目实施,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实施。

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是指草地生态系统种植草种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规范,主要用于评估草种的适应性、生长性状、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一、试验设计草品种区域试验的设计是实现有效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前提。

试验的设计要具备可重复性、可比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常见的试验设计包括随机化设计、分组设计、阶梯设计和分块设计等。

二、试验区域选择与划分试验区域的选择和划分是试验的重要步骤。

试验区域应满足草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并且要保证试验的相对独立性。

试验区域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均匀划分、随机划分和分层划分等。

三、土壤准备土壤的准备和改良对草种生长非常重要。

试验前,必须对试验土壤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土壤的理化特性和肥力水平。

根据土壤的特性和草种的需求,可以调整土壤pH值、重金属和盐分含量等。

四、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方案的制定是草地生态系统种植草种实验的重要任务。

试验方案应当定义试验目的、试验指标和试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

试验方案的质量决定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草种试验的实施草种试验的实施包括草种的选取、材料的选取和采集、田间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

草种的选取要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合的品种和数量。

材料的采集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确保草种原料的纯度和量。

田间管理要注意每个阶段的管理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六、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评价草种试验结果的重要方式。

数据处理要针对每个试验周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

数据分析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以评估草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详细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要详细描述草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深入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

建议要根据试验结果为相关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意见。

在试验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是保障草地生态系统基础研究的有效手段。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4.1.2 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

4.1.3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为做好2016年农业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农业部特印发2016年农业部部门预算项目指南。

具体内容如下:
一、项目目标
通过继续组织实施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对拟申请审定的新草品种区域适应性、丰产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抗逆性等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试,对已审定的主要牧草品种生产性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为草品种审定登记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增加优良品种数量,提高优良品种比例,为落实国家重大草原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项目内容
(一)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

依托全国29个省区的53个试验站(点),对2012~2014年已参试和2015年新增参试品种区域适应性、丰产性等农艺性状进行多点联合测试。

(二)新品种“三性”测试。

继续开展并完成紫花苜蓿等6类牧草品种“三性”田间测试技术验证完善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体系、指纹图库构建工作;新增启动鸭茅、羊草等牧草品种“三性”测试指南的编制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体系、指纹图库构建工作。

(三)参试品种抗性鉴定。

对以耐盐碱为选育目标的苜蓿、碱茅等参试品种进行耐盐性专业鉴定。

(四)已审定苜蓿和多花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测试。

对部分已审定苜蓿和多花黑麦草品种农艺、抗性性状进行综合测试,编制综合测评表,指导生产者科学选择优良品种。

(五)对照品种种子(种茎)扩繁。

对项目实施急需的对照品种种子(种茎)进行扩繁,确保试验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施区域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市)。

四、资金使用方向
主要用于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三性”测试、抗性鉴定等工作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土地租赁、田间雇工、专家技术指导、试验设施维护、专用材料购置、检验检测、信息统计分析、网络信息系统运行、差旅、会议等的支出。

各项目申报单位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等方面支出,其中会议费预算不得超过2014年预算,严禁列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其他交通费等。

五、申报条件和数量
项目申报范围包括2014年承担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任务的单位,以及相关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一)新品种区域试验,由2014年承担该项任务的项目单位按原渠道申报。

各省根据预计承担的试验任务量和不超过1万元/品种的补助标准申请资金。

(二)新品种“三性”测试,由相关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申报。

开展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披碱草、苏丹草(含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柱花草、结缕草等牧草品种“三性”测试指南编制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体系、指纹图库构建工作,每类牧草品种补助金额不超过25万元;开展鸭茅、羊草等新增牧草品种“三性”测试指南编制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体系、指纹图库构建工作,每类牧草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三)参试品种抗性鉴定,由2014年承担任务的原项目单位按原渠道申报。

补助金额以实际安排的鉴定任务量为测算依据,补助标准不超过1万元/品种。

(四)已审定苜蓿和多花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测试工作,由北京林业大学申报。

补助金额以实际测试品种数量为测算依据,补助标准不超过0.8万元/品种。

(五)苜蓿、结缕草等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种子(种茎)扩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江苏省畜牧总站申报。

补助金额以扩繁品种数量为主要测算依据,补助标准不超过1万元/品种。

六、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单位需根据本项目指南要求登陆农业财政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并经省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从系统中导出并打印申报书,以财(计财)字号文件报农业部畜牧业司1份和全国畜牧总站2份,部属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直接报农业部畜牧业司1份和全国畜牧总站2份。

七、项目单位确定方式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为任务类项目,根据试验任务量、任务技术需求等,选择具备相关基础条件和工作经验的单位。

八、有关要求
请符合要求的申报单位结合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实际,按照“五、申报
条件和数量”中的补助标准和2015年预计任务量,提出本单位2015年的具体工作任务,合理测算经费需求,认真填写项目申报材料及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

鉴定品种区域适应性的试验。

是品种审定和推,“的主要依据。

在各类茶区中选择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茶类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点,按统?试验设计同时进行。

试验分国家和省两级。

国家区试由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参试品种必须是省级审(认)定的品种。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双对照种.以“福鼎大白茶”为统一对照品种以区试点当地主栽的国家级无性系品种为第二对照。

鉴定品种区域适应性的试验。

是品种审定和推,“的主要依据。

在各类茶区中选择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茶类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点,按统?试验设计同时进行。

试验分国家和省两级。

国家区试由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参试品种必须是省级审(认)定的品种。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双对照种.以“福鼎大白茶”为统一对照品种以区试点当地主栽的国家级无性系品种为第二对照。

按《国家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鉴定供试品种的物候期(2年)、产量(3年)、品质(2年)和抗性(遇灾害随时鉴定),连续6~7年。

结束后由区试组织单位提出试验总报告,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确定适宜推广(或引种)范围,表现优良者向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审定。

第一、二轮全国区试分别于1988~1993年和1997~2002年进行,分别有37和30个品种参加。

省级茶树品种区试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方法与国家区试相同。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工作,提高区试质量,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强化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推广体系建设,加大主推品种的展示和宣传,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试验站功能:
1、新品种试验。

开展新品种引进,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引种试验等试验任务,为新品种审定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资料。

2、主推品种筛选。

征集近年内我省审定通过或国家审定通过在我省各地有适宜推广区域的各类农作物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最适合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

3、主推品种展示。

开展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的组装、展示,同时抓好各作物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二、技术要求:
1、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方案要求执行。

2、主推品种筛选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种植的主要作物,确定进行筛选的作物和品种。

作物一般不少于3种,参加主推品种筛选试验的品种必须是通过审定的品种,品种数量一般不少于30个(包括对照品种),每个品种面积为100-300平方米。

3、主推品种展示,各综合试验站要确定2-3种主要作物建立主推品种展示田,每种作物展示品种1-2个,每品种展示面积10-50亩。

4、综合试验站的试验田、展示田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便于品种观摩考察,要制作固定的标志牌,全生育期放置。

每个品种都要有明显的标识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