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品种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是农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农作物的选育、种植和生产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品种区域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是为了评价和筛选适合特定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而进行的试验。
这些试验通常会覆盖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气候条件,以评估作物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找出哪些品种在特定地区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从而为农民提供种植建议,促进农作物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其次,生产试验是在实际农田条件下进行的,旨在验证品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表现。
这些试验通常会覆盖大面积的农田,以真实地模拟农民的种植操作和管理措施。
通过生产试验,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表现,为农民提供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同时,生产试验也可以为农业科研机构提供反馈,指导进一步的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
在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日照等因素,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是土壤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有着不同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
虑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以及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总的来说,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为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与信息化规程水稻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与信息化规程水稻一、前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试验是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推动水稻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开展水稻品种试验技术与信息化规程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本规程旨在规范水稻品种试验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提高水稻品种试验工作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1. 试验区域选择(1)选择水稻适宜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避免水稻适生生长的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2)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试验地点,保障水稻生长的条件。
2. 试验设计(1)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和试验目的,合理设计试验方案,选择合适的试验区域;(2)遵循随机化、重叠试验设计原则,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3)合理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进行对照试验和对照处理,以充分评估水稻品种试验结果。
3. 育种材料准备(1)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育种材料,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和客观性;(2)育种材料的选取应考虑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等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
4. 试验过程管理(1)严格遵循农业生产规程,科学施肥、浇水和管理水稻生长;(2)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稻病害、虫害等问题,保证试验顺利进行;(3)合理设置生长周期观测点,及时记录生长数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统计与分析(1)严格按照规定的数据记录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2)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并结合试验过程、地区环境等因素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三、水稻品种试验信息化规程1. 信息系统建设(1)建立水稻品种试验信息化数据库,包括试验设计、育种材料、生长数据、试验结果等信息;(2)建设试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试验数据录入、查询、分析和报告输出等功能。
2. 数据采集(1)建立试验数据采集标准和流程,规范数据采集工作;(2)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实现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同步。
3. 数据管理与分析(1)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试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管理办法
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管理办法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下简称区试和生试)是育(引)种成果用于生产不可缺少的中间试验,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的主要依据,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试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农业部44号令《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组织领导1、市区试和生产试验,在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由市种子站主持。
2、主持单位的任务:制定试验方案;组织田间考察鉴定;培训试验人员;召开试验总结会议;向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汇报工作,并报总结材料。
3、市区试的对象是需要进行审定的作物,经初步试验或试种已经有明显苗头的新品种(系),各育(引)种单位或个人组织的品种试验,只作为市区试推荐品种的参考。
必要时可统一安排预备试验。
4、市生产试验的对象是在市区试中表现优异的新品种(系)。
第二条参试品种(系)的条件1、参加区试品种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是性状稳定,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种(系),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以上,或虽产量相当,但优质或具有某些特殊优良经济性状。
经过两年以上品种比较试验,或至少一年是正规试验。
对品质及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做了初步鉴定或观察。
转基因品种按农业部有关规定办理。
2、纳入市生产试验品种的条件:经1-2年市区试,表现优异,已初步符合审定条件要求的参试品种(系)。
区试和生产试验可交叉进行。
第三条申请程序1、由育(引)种单位或个人填写《区域试验申请表》(见附件四)和有关材料,由市种子站汇同有关专家共同审查通过后,由市种子站正式通知育(引)种单位纳入区试,审查不符合区试条件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者。
2、申请者接到通知后15日那交纳试验费和试验种子,逾期不交纳试验费和试验种子的,视同撤回申请。
第四条试验与总结1、区试年限为2-3年,对经一年区试表现严重缺点,可提前终止参试;生产试验年限为1年。
2、各作物试验布点,以我市不同的自然气候区试,设5-11个点,试验确定后保持相对稳定。
浅谈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公 开性 和 时效性 。一 般 由政府 部 门所 属 的事业 单 位 承 担 这一 任务 。 无论 哪个 单位 和个 人 , 只要 符合 要求 并且
愿 意 。 的品种 都有 权利 参加 到 区域试 验 中来 。 过进 他 通 行 区域 试验 . 以把 政府 的宏 观性 政策 指 导 、 子 企业 可 种 的需求 、科 研单 位 和农 民 的利 益 以及种 子 市场 的 变化 和 种子 产业 的发展很 好 的结合 起来 。应 该 得 到全 社会
的理解 、 视 、 重 支持 和监督 。
1 . 品 种 区域试 验是 品种 利 用和推 广 的前提 2
面、 正确 地 评价 一个 品种 的适 应 范 围 、 用 价值 , 括 利 包 推广 风险 。
2 农作 物 品种 区域试 验 的类别
21 农作物是鉴定 一个 品种 的主要方 式 ,是 对 一个 品种 进行 客 观 评价 。 以确 定 其 是 否通 过 审 定 、 定 、 认 登 记 备案 的基 本 依据 和前 提 ,是 一 个 品种确 定是 否 推广
以及 确定 如何 进行 区域 布局 的基础 和依 据 。一个 新 品 种 ( 品 系 ) 成 选 育程 序 后 , 要 经过 区域 试 验 的筛 或 完 需 选 ,鉴定 其是 否能 在生 产 中发挥作 用 以及利 用 价值如 何 。只有 经过 大范 围的多个 不 同的方 面 、 次 、 层 区域 的 试验 筛选 、 鉴定 、 测 . 能够 较准确 的评 价一 个 品种 。 检 才 1 农作物 区域 试验 是农 业产 业 的基 础和桥 梁 . 3 农 作 物 品种是 最具 活力 的最基 本 的生产 资料 。一 个优 良品种一定 具有 较 高的科 技含 量 ,因而 必将 成为 农业 产业 化 的基础 和农产 品竞 争 的核心 。掌 握 了好 的 农作 物 品种 ,就有 可能 在农产 品 的市场 竞争 中获 得 主 动权 。 区域试 验 筛选 出 的优 良品种 , 过与 生产 、 通 加工 、 市场 结合 形成 一个 产业 。 产 品的竞 争 , 根到底 体现 农 归 在 品种 的竞争上 .没有经 过科 学 的区域试 验 ,很 难全
1-作物品种试验、品种审定和推广
第一节 品种的区域化鉴定 第二节 品种审定 第三节 品种推广
第1页,共25页。
返回
第一节 品种区域化鉴定
一、品种区域试验 1.组织机构 〔国家、省级、地(市)级〕 2.试验点设置(代表性) 3.参试品种条件
⑴ 正规品试2年以上,比对照增产10%以上,综合性状优良。 ⑵ 一年正规品试,加上一年3个以上不同生态区多点试验,比 对照增产10%以上。 4.试验方法:重复、随机、小区控制试验
第8页,共25页。
经各省、市、区审定通过的品种,其命名由选育单位或个人 提出建议,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然后统一编号、登记、 正式公布,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而向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 报审的品种通过各专业委员会审定后,整理好品种评语,提交 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办公会议审核后,统一编号命名, 登记,由农业部签发审定合格证书。凡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通过的品种名称前面加 “国”的第一个拼音字母“G”和 “审 ” 的第一个拼音字母“S”,即加“GS”以示为国家审定 通过的品种, 如“GS中棉 12 号” 。
5. 通过区试条件:增产指标、抗病性、品质(个别特殊要 求)
第2页,共25页。
二、生产试验
1.选择品种的适宜地区为试验点
2.试验面积1亩以上,大区对比,设对照, 重复1-2次。
第3页,共25页。
三、栽培试验 选推广适宜地区,对品种的适
宜播期、密度、施肥量等因素进 行研究。
第4页,共25页。
四、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的区别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栽培试验
试验目的
试验试验设计
品种的丰产性和适 同 品 试 要 求 , 即
应性
RCBD 三次以上重
复,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玉米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玉米1.引言1.1 概述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玉米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研工作,旨在通过对玉米品种进行试验和评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在农作物品种试验中,玉米是一种关键作物,因其广泛种植和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生产中的多样化需求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品种试验的操作规程,主要针对玉米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对玉米品种的选取、试验设计、实施操作和数据分析,本文旨在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帮助农业从业者和科研人员进行玉米品种试验,提高作物品种的选育效率和质量。
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农作物品种试验的重要性进行述说,旨在向读者介绍该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农作物品种试验的操作步骤,包括玉米品种的选取、试验设计和实施操作的技术要点。
最后,在结论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农作物品种试验的发展做出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玉米的重要性及其操作步骤。
希望本文能够为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能力和质量水平,为农民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农产品。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
下面是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讲解和探讨。
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和背景。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对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简要介绍。
通过阅读引言,读者能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第二部分为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我们将首先阐述农作物品种试验的重要性,包括推动农作物品种进步、提高农作物产量、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的意义。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农作物品种试验的操作步骤,包括试验设计、田间管理、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环节。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文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文一、试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农委会所属农作物品种试验项目,旨在规范试验管理工作,提高试验质量和效益。
二、试验目的1. 探索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增加优良农作物品种的供应,并促进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3. 验证和评估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组织1. 试验项目负责人由农委会指定,负责试验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工作。
2. 试验组由试验项目负责人组织,包括试验工作人员和技术专家。
3. 试验工作人员按照试验安排和要求,进行实验地选定、土壤准备、种子播种、管理和数据记录等工作。
四、试验方案1. 试验项目负责人编制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地选取、试验品种选择、试验设计、施肥方案、防治措施等内容,并报请农委会审批。
2. 试验方案应符合科学性原则,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试验地选择1. 试验地应根据试验品种的适应性要求,选用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地点。
2. 试验地应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六、试验品种选择1. 试验品种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选择具有较高产量、优良品质和抗逆性的品种。
2. 必要时可以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通过试验评估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和表现。
七、试验设计1. 试验设计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块随机设计等合理的设计方法。
2. 试验组数、重复次数和试验单位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八、试验管理1. 种子管理:试验工作人员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对种子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2. 土壤管理:试验工作人员应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充分测定和分析,合理施肥调整,确保土壤的肥力和营养供应。
3. 病虫害防治:试验工作人员应根据试验地的病虫害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试验品种的生长和发育。
4. 数据管理:试验工作人员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DB11_T324_3-2005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第3部分_大豆
3 试验申报
参照 DB11/T 324.1 第 4 章的规定执行。
4 试验操作
4.1 组别设置 根据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可设置春播组和夏播组;根据品种的品质特性可设置高油组、高蛋白组、
鲜食组。 4.2 对照品种
参照 DB11/T 324.1 第 5.2 条的规定执行。 4.3 试验种子
I
DB11/T 324.3—2005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 3 部分:大豆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大豆品种试验操作程序、方法和调查记载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大豆品种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2005-12-27 发布
2006-03-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324.3—2005
前言
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和新品种推广的重要依据,为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保障试验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在多年品种试验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DB11/T 324《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分为六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小麦 第 3 部分:大豆 第 4 部分:西瓜 第 5 部分:玉米 第 6 部分:大白菜 本部分为 DB11/T 324 的第 3 部分。 本部分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连平。
农作物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区域试验中试验点选择、参试品种(系)确定、试验设计、田间管理、项目记载、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办法,确定了对参试品种(系)进行评价和处理的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的设计、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 4404.2 粮食种子豆类GB/T 14488.1 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GB/T 14489.2-1993 油料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GB/T 1731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 19557.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NY/T ××××—200×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大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est由品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对多个品种(系)统一安排的多点小区试验。
注:以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
在本标准中,将区域试验简称区试。
3.2 生产试验 yield potential test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进一步验证区试中表现较优良的品种(系)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过程。
⒋ 试验区、试验组的划分和试验点的选择大豆品种区试由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试验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生态类型、农业区划、耕作制度和大豆播期类型;试验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长短,同一试验组的品种(系)应为相同的播期类型;试验点的选择应尽可能代表所在试验组的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生产水平。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是指在农业科技领域中对农作物品种试验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操作指南。
该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农作物品种试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试验目的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首要目的是评估和比较不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潜力、抗病虫害性等相关指标,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该规程还通过试验对各个品种进行性状表现、综合评价和筛选,为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
二、试验设计1.试验区划根据试验所涉及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和效果比较要求,将试验区划分为不同的处理组合。
每个处理组合的试验小区应尽可能保持均匀和相似的外部条件,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2.随机化设计试验区内各处理组合应采取随机化设计,以消除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可能导致的不确定性因素。
可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试验设计或阶段试验设计等。
3.重复试验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每一个处理组合,应该进行重复试验。
试验的重复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所需数据量进行确定。
三、试验要点1.编制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合适的农作物品种、试验位置和试验时间等要素,并编制详细的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区划、种植措施和数据收集方法等内容。
2.土壤准备在试验开始前,必须对试验区域的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土壤松土、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试验区域的土壤应达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标准。
3.品种选择与种植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方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4.管理与照顾在试验期间,需要对农作物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
这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和灌溉等工作。
确保农作物能够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进行试验。
5.数据收集与分析按照试验方案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收集与农作物生长特性、产量和抗病虫害性等相关的数据。
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试验结果。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4.1.2 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
4.1.3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调查及操作规范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调查及操作规范第一章农作物品种试验调查及操作规范玉米一、普通玉米田间调查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小区≥50%穴数幼苗出土高达2cm~3cm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3.幼苗长势:幼苗3~4叶时,目测幼苗长势的强弱,分强、中、弱三级记载。
4.幼苗叶鞘色:展开 3 叶时,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其他。
5.幼苗叶片色:在植株生长到 3~4 叶时整株目测,分淡绿、绿、深绿等。
6.幼苗茎色:即叶缘色在植株生长到 3~4 叶时目测,分绿色和紫色等。
7.吐丝期:小区≥50%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 3cm~5cm 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8.花丝色:吐丝期新鲜花丝长出约 5 cm 时观测雌穗新鲜花丝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黑紫等。
9.抽雄期:全区50%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cm~5cm的日期,以月-日表示10.散粉期:小区≥50%植株雄穗开始散粉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11.花药色: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 1/3 处新鲜花药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黑紫等。
12.成熟期:小区≥90%果穗苞叶变黄、代表性果穗的子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通常在小区边行选取典型果穗,取果穗2/3~1/2处,用螺丝刀将籽粒挖出,观察籽粒是否有形成黑色层,形成黑色层的日期即为成熟期。
如调查当天未成熟,应将苞叶复原,隔日调查时,不可在上次调查的原处取样。
13.生育日数: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总天数,以天表示,保留整数。
14.活动积温:出苗到成熟期≥10℃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注意初霜为终止日)。
能够正常成熟的品种记录活动积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 cm 表示,保留整数。
16.穗位高:测量株高的同时测量地表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 cm表示,保留整数。
17.成株可见叶片数:玉米抽丝期调查5株可见叶片数,计算平均值,保留整数。
农作物品种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试验点选择、参试品种确定、试验设计、田间管理、项目记载、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原则和技术,确定了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和处理的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省级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设计、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3 玉米GB/T 3543.1~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 17315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NY/T 3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NY/T 4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法NY/T 11 谷物籽粒粗淀粉测定法NY/T 56 谷物籽粒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NY/T 523 甜玉米NY/T 524 糯玉米NY/T ××××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玉米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预备试验 variety pre-registration trial根据试验需要,区域试验主管部门为初步筛选参加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可设置预备试验。
为区域试验选拔品种,确定品种的可能适宜区域,扩大优良品种的使用范围,在全国适宜区域内组织的对参试品种的筛选,小区可不设重复。
3.2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rial在区域试验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在一定生态区域范围内按照统一试验方案组织的多品种、多点次、小面积的品种比较试验。
主要鉴定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虫)性、生育期等,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
小麦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小麦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农作物田间试验目前国内尚无规范性文件,为了规范小麦品种产量比较的试验行为,减少试验误差,获取可靠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得出可靠结论,结合自己多年的田间试验的工作经验特提出本规范,以便于和广大同仁交流。
1.适应范围本规范适合于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比较为目的的品种比较试验。
2.试验地选择(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2.1地形地貌宜选川平地或水平梯田,山坡地要求坡度≤5°,无遮阴、无积水、远离村庄。
2.2土壤肥力试验地选择应在试验所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地块,在前茬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预选。
通过对前茬作物的生长势来判断土壤肥力是否均匀一致,是否适合做试验用地。
备用的试验用地在以后的耕作、施肥等作业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一致,符合当地多数生产者的作业习惯。
3.编制田间试验方案(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依据试验的目的、试验因素、结合试验地实况,编制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当包括:试验的目的、参试品种、对照品种、小区面积、播种密度、小区排列方式、试验设计的种类(如:顺序排列、随机排列、正交设计等)、记载标准等。
3.1.试验设计参数参试品种数(含对照)≤15,行距10-25cm,小区间距30cm,区组间距50cm,每小区的行数≥8,5 m2≤小区面积≤15m2。
小区的长或宽必须是行距的整数陪。
小区计产面积即两侧各收割两行后,测量新小区长宽,在此基础上每边的两端各延长半行距长计算计产面积,使之尽可能接近营养面积,使测产结果更接近大田真实产量。
不应用小区面积代替计产面积。
重复次数≥2.选择的对照品种应当是试验区域内的主栽品种,可以设置副对照。
参试品种要求无包衣。
注:小区面积是指种植作物边行长与边行宽的积。
3.2. 种植图根据试验方案和试验地的地理实况画种植图,种植图应标示清楚各小区和各区组的排列顺序,以及试验地的地理方位,便于田间记载和作业查照。
3.3.试验地的规划割方:指把不规则的试验地通过几何方法割去多余部分,变成矩形田的过程称为割方。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和结构调整的最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品种试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使试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广东省农业厅农作物品种审定与登记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对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光温敏感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
每一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
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栽培技术要点。
每一个品种的生产试验时间为一个生产周期。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省级品种试验由省种子管理机构组织。
省种子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指定相关科研、教学、推广或管理等单位具体主持经省种子管理机构指定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
第五条品种试验由有区域代表性、具备试验条件、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承担。
品种试验承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主要职责:(一)严格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试验,并采取措施改善试验条件,提高试验质量;(二)指定具有农学或相近专业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试验工作,并保持试验人员相对稳定;(三)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按时完成试验总结报告,并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市、县种子管理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省级品种试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试验设置第七条品种试验点应根据农业生态条件、生产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设置。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点根据不同作物设定。
试验点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八条试验田应当选择地势平坦,地力中上、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排灌方便,无畜禽干扰,交通便利的田块。
第九条区域试验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小区长方形,长边与肥力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统一小区面积和种植规格。
同组试验须安排在同一田块进行,具体按附录1执行。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本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工作,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农委会的工作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试验申报和立项1. 试验单位根据农委会相关通知要求,填写《农作物品种试验申报表》,并报送农委会。
2. 农委会对试验申报表进行初步审核,符合要求的试验,按照一定的评审程序进行评审,并决定是否立项。
3. 农委会审核通过的试验项目,进行项目立项,并签订试验合同。
第三章试验组织和实施1. 试验组织方案应当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案、试验区划等内容。
2. 根据试验组织方案,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验设备和材料的准备、试验地点的选择、试验对象的选取等。
3. 各试验单位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的实施,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观测和记录。
第四章试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1. 各试验单位应建立试验数据的档案,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试验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试验报告。
第五章试验评价和鉴定1. 试验完成后,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鉴定。
2. 试验评价和鉴定的结果,应当及时向农委会上报,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六章试验资金管理1. 农委会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对试验资金进行预算和审核,并按照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拨付。
2. 各试验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试验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并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第七章试验结果的应用和推广1. 试验结果应当及时向农委会上报,并按照要求进行报告和汇总。
2. 农委会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试验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农委会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的合理应用和推广。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农委会将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农委会所有。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设计要点
林 农 业 科 学 ,0 0 2 ( )5 20 ,5 5 :1~5 . 3
[ 董淑英 , 潇 , 4] 崔 李谨 , 基 质 类 型对 微 型 薯 生产 的影 响 I】 等. J山 .
影 响 的 试验 研 究[. 国种 业 ,04 (0 :2 J中 ] 2 0 ,1 ) 13—1 4 2. 【 2】 嘉 海 , 广 全 . 醛 渣 混 合 基 质 在 番 茄 无 土 栽 培 中 的应 1 秦 陈 糠 用 f. 国蔬 菜 ,97 ( )3~1 . J中 1 19 ,4 1 5
・
种 子 科技 ・
・0 2 0 ) 2 1 (8 ・
中 图 分 类 号 :S 3 8 3 文 献 标 志 码 :B
・ 适用 技术 ・
文 章编 号 :1 0 —2 9 ( 0 2) 8 0 1 0 0 5 6 0 2 1 0 —0 3 — 3
占 农 作 物 品 种 区域 试 验 设 计 要
可能 利用 的程度 具有 重要 意义 。 1 . 试验 结果 要能 够重 复 。在 相 同的条 件下再 进行 .3 2 试 验 或实践 , 能重 复获得 与试 验相 类似 的结果 。 对 应 这 于在 生产实 践 中推广农 业 科学研 究成 果极 为重 要 。但 是 ,由于 自然环 境在 不 同的地 区或不 同的年份 不尽 相 同, 区域试 验各 点 间及 年 份间结 果往 往是 有差 异 的 , 但 是 在 同一年 的同一试 点上 各处理 问的观察 值应 基本 保 持 一致 。 2 如何 理解试 验 设计 的原 则 试 验设 计应 遵循 重复 原则 、 随机 原则 、 局部 控制 原 则 , 三个原 则 也是我 们 过程控 制 的基本 手段 。 这 21 重复 . 试 验 中 同一 处理 的小 区数 即为重 复次 数 。重复 的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doc
第八条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年,生产试验1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第九条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10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不超过8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3个(不含对照)。
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第十条预备试验全市安排2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不少于5个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不少于3个试点。
第十一条预备试验采用问比法排列,小区面积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设重复,对照依据区域试验的相应组别确定;区域试验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组设统一对照;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排列,一般不设重复,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主要栽培技术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每品种每试点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施肥水平与大田生产相当。
第十二条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市种子管理总站统一安排取样委托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指定单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4.1.2 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
4.1.3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
4.2 试验点4.2.1 试验点的选择:试验点除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一般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科研单位、原(良)种场、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
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
4.2.2 试验点的数量:一个试验组区域试验以6个~15个为宜,生产试验以5个~8个为宜。
5 品种5.1 试验品种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按照同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
5.2 对照品种的选择:一组试验设1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同类型同熟期主栽品种。
根据需要可增设1个辅助对照品种。
5.3 品种数量:区域试验一个试验组以6个~12个(包括对照品种)为宜。
5.4 种子质量:试验品种、对照品种的种子应符合GB4404.1常规稻原种或杂交稻一级种标准,并不得带检疫性病虫。
5.5 试验时间:试验品种一般进行2个正季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正季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生产试验可以与后一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
但经过1个~2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证明综合表现差或存在明显的种性缺陷的试验品种,应中止继续进行区域试验和(或)生产试验。
6 试验田选择试验田应选择有当地水稻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不受荫蔽、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的田块。
试验田前作应经过匀地种植,秧田不作当季试验田,早稻试验田不作当年晚稻试验田。
7 田间设计7.1 试验设计:(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4次重复,小区面积13m2~14m2,同一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一组试验在同一田块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不小于300m2,一组试验一般应在同一田块进行,如需在不同田块进行,每一田块均应设置相同对照品种,试验品种与同一田块对照品种比较。
7.2 区组方位: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7.3 小区(大区)形状与方位:小区(大区)长方形,长+宽= 2+1~3+1,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
7.4 保护行设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4行,种植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7.5 操作道设置:区组间、小区(大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应不大于40cm。
8 栽培管理8.1 一般原则:同一组试验栽培管理措施应一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严格遵循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致。
8.2 试验田准备:无论秧田、本田,均应精耕平整,有机肥必须完全腐熟。
8.3 播种:(TPZJ-A智能种子计数系统)常规稻、杂交稻播种量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并根据各品种的千粒重和发芽率确定。
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播种。
8.4 移栽:适宜秧龄移栽,不采用直播、抛秧等方式。
行株距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确定。
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移栽。
移栽后应及早进行查苗补缺。
8.5 试验过程中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8.6 试验过程中应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
8.7 试验过程中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鼠、鸟、畜、禽等对试验的为害。
8.8 肥、水管理应及时、适当,施肥水平中等偏上。
8.9 应按品种的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区单收、单晒。
9 观察记载包括试验概况、试验结果、品种评价等,参见附录A。
10 抗性鉴定10.1 鉴定机构: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
10.2 鉴定项目:以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为主,不同稻区、不同品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或增、减。
10.3 种子提供: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或其指定的试验点统一提供。
10.4 鉴定时间: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两个正季生产周期鉴定。
10.5 鉴定方法与标准:按照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的鉴定方法与标准执行。
10.6 抗性评价:根据两年的鉴定结果,对每一个试验品种分别作出定性评价,并与对照品种作出比较。
11 品质检测11.1 检测机构: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测试机构。
11.2 检测项目: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等。
11.3 样品提供: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或其指定的试验点统一提供。
11.4 检测时间: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两个正季生产周期检测。
11.5 检测方法与标准:按照GB/T17891优质稻谷执行。
11.6 品质评价:根据两年的检测结果,对每一个试验品种分别作出定性评价,并与对照品种作出比较。
12 汇总总结12.1 数据质量控制12.1.1 各试验点的原始小区产量数据质量控制1)按品种,根据以标准差为单位所表示的可疑值与平均值间的离差,剔除显著异常的小区产量数据。
2)剔除缺失3个以上(含3个)小区产量数据或同一个品种缺失2个小区产量数据的试验点。
3)对缺失1个~2个小区产量数据的试验点进行缺区估算。
4)计算试验点各品种区组间变异系数,剔除平均变异系数显著偏大的试验点。
5)计算试验点品种平均产量水平,剔除产量水平显著偏低的试验点。
6)计算试验点对照品种产量水平并与品种平均产量水平比较,剔除对照品种产量水平显著偏低的试验点。
12.1.2 剔除试验期间发生气象灾害、病虫灾害、动物为害、人为事故并对试验产生明显影响的试验点。
12.1.3 剔除明显异常的其他试验数据。
12.2 内容与方法12.2.1 试验概况:概述试验目的、品种、试验点、田间设计、栽培管理、气候特点、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基本情况。
列表说明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单位等和试验点的地理分布、播种移栽期等信息。
12.2.2 结果分析:1)丰产性:计算分析品种产量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
产量联合方差分析采用混合模型(品种为固定因子,试验点为随机因子),品种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新复极差法(SSR)或最小显著差数法(LSD)。
并列出数据表。
2)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分析法(AMMI模型),并结合品种在各试验点相对于对照品种的产量表现综合分析。
并列出数据表或图。
3)生育期:计算分析品种全生育期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性。
并列出数据表。
4)主要农艺性状:计算分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
并列出数据表。
5)抗性:以本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机构鉴定结果为主要依据。
分析评价品种的抗性表现。
并列出数据表。
6)米质:(托普云农OKT3200A稻麦小区脱粒机)以本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机构鉴定结果为主要依据。
分析评价品种的米质表现。
并列出数据表。
7)分析品种在各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表现。
并列出数据表。
12.2.3 品种综合评价:根据1年~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分析结果,对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等做出综合评价,并说明其主要优缺点。
附录A 水稻品种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标准的附录)A.1 试验概况A.1.1 试验田土壤状况A.1.1.1 土壤质地:(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A.1.1.2 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A.1.2 秧田A.1.2.1 种子处理:(CZ-450FC种子低温低湿储藏柜)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或药剂名称与浓度。
A.1.2.2 育秧方式:(托普云农土壤温度、水份、盐分三参数测定仪)水育、半旱、旱育等及防护措施。
A.1.2.3 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千克/公顷表示。
A.1.2.4 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A.1.2.5 田间管理:(TPCB-II-CX可视化病虫测报灯)除草、病虫防治等日期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A.1.3 本田A.1.3.1 前作:作物名称及种植方式等。
A.1.3.2 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耕整状况。
A.1.3.3 试验设计:设计方法及重复次数。
A.1.3.4 小区(大区)面积:实栽面积,以平方米表示,保留1位小数。
A.1.3.5 行株距:以厘米飰獓桼示。
A.1.3.6 小区行数:实栽行数。
A.1.3.7 小区穴数:实栽穴数。
A.1.3.8 每穴苗数:计划每穴栽苗数。
A.1.3.9 保护行设置:品种及行数。
A.1.3.10 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A.1.3.11 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A.1.3.12 病、虫、鼠、鸟等防治:日期、农药名称与浓度(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A.1.3.13 其它田间管理: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A.1.4 气象条件: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及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A.1.5 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