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有关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合集下载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颅 内压力过低 ,脑 室塌 陷。 22颅 内感染的可能 :本组 病例 置 管 引流 时 . 间最短 3天 ,最长 l ,平 均 8天 。由于 4天 微 创引流使颅 内组织 与外 界相 通 ,潜 在感 染
的危 险性 不 可忽 视 ,若 感 染 迅 速 易 造 成 死 亡 ,故预防感 染尤 为重要 。
322引 流管 的 护理 : .. 引流伤 口敷料每 4小时
更换 1 ,如 有 液体渗 出及 时更换 , 次
每 日更换 引流 袋 1 ,并按无菌操 作进行, 次 冲洗 时要 先抽 后 冲 ,预 防逆行感 染 。 323保 持 引流 通 畅:观察 引出液 颜色 、 出 .. 排 量 、性质 ,定 时挤 压管 道 ,对轻微 阻塞也能 畅通 ,血 肿如 果 引流不 畅者 ,细菌容 易滋生 和 繁 殖 。因此 半 固态 部分 的血肿可用 生理盐 水 轻 柔冲 洗 ,使 其溶解 后经 引流管排 出, 如
院颅 内出血 的治疗 翻 开 了新 的 篇章 ,以往 脑 出血多采 用保 守 治疗 和 开颅 血 肿清 除术 , 死 亡率 高 ,近几 年 ,我 院 开 展 颅 内血肿 微 创 清 除术应 用钻 孔 穿刺 引 流术 代 替开颅手 术 , 并将 引流 管保 留在 血 肿腔 中 ,然后 应用 血液
2 —0 。入 院 时 已 昏迷 1 26 ml 8例 ,昏睡 4例 , 神志清 醒 1 。 例
2问题分析
查 搬动 时必 须 头部 与躯 体 保 持 一 条 直 线 并
暂 时夹紧 引流 管,防止颅 内压 波 动 过大 。
31 .. 2按医嘱正确使用 降压药 及 脱水 剂 , 颅 使
内压平稳下 降。 31 单纯 血肿 引流 时应 采 用低 位 引流 的方 .- 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 舒展 容 (9 4 ) 女 , 江, 16一 , 浙 大专 , 管护 师, 主 感
染科 科 长 , 究 方 向 : 院 感 染 管 理 研 医
或血 肿 压迫 邻 近组 织导 致脑 水 肿 , 内压 增 高 , 内 颅 颅 压增 高 又与 止血 困难密 切相 关 , 者 互 为 因果 , 两 出现
解 儿 童心 理 学 以及 儿童 生 长发 育 的过 程 。 在工 作 中 不仅要 做 好对 疾 病 本 身 的观 察 及 护 理 , 要 加 强 对 还 患 儿 及家 属 的知 识宣 教 , 观察 患 儿 的心 理 变化 , 并 以 便 及 时地 发 现 问题 、 决 问 题 。 解 5 2 由于患 儿对 疼 痛耐 受 力差 以及不 合 作 , 后 清 . 术 理 有 时难 以坚持 , 致 疗 效 不 及 成 人 。本 组 病 例 总 导 有 效率 为 8 % , 于成 人 内窥 镜 手 术 的平 均 有 效 率 1 低 9 %。 因此 , 3 在护 理 过 程 中 加 强 对 患 儿 滴 鼻 药 物 使 用 方法 的 介绍 , 以及 对 患 儿 家 属 进 行 疾 病 知 识 的介 绍 至关 重 要 。 给患 儿 家 属 讲 明术 后 清 理 是 手 术 成 功 的关 键 所 在 , 时 强 调 定 期 复 查 , 积 极 治 疗 原 发 同 并 病。
并 发 症 , 中有 3例 术后 出现 中鼻 甲与 中鼻道 粘 连 , 其 有 2例 下鼻 甲与鼻 中隔粘 连 , 于术 后清 理 时解 除 , 均 有 3例 鼻息 肉于术 后 半年 复发 。 S 体 会 5 1 由于 儿 童 生 理 、 理 的特 点 , 此 要 求 护 士 不 . 心 因
参考文献
1 陆以佳 , 徐翠霞 , 主编 , 现代护理 学[ ] 成都 : M . 四川科学技 术 出版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 )7 . 5 : 5
( 收稿 日期 : 0 2 9—1 0 ) 0 2— 5
颅脑损伤病人 , 因昏迷或 肢体瘫 痪卧 床 , 肢体 血 流 致 缓慢 , 血黏稠度 和凝 固性增 高。常可诱发下 肢深静脉血 栓 形成 , 以腓 肠静脉及左髂 静脉为多 见。足部 、 踝周 、 下肢 的 肿胀 , 皮肤 黄白或发 绀 , 肤温 度增高 等是诊 断本 症 的重 皮 要体征 J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早期 被动活动及按 摩肢体 , 注意水 电解质 的补充 , 防止 脱水 过度及适 当抬 高下 肢 , 以 防肢体静脉 的坏 死。病情 许可 在床上 被动 屈伸下 肢做趾 屈和背屈运动 , 、 内 外翻运动 , 足踝 的环转 运动。同时按摩 下肢腿部 比目鱼肌和腓 肠肌 , 以促进血 液循 环。避免膝下 垫枕和过度屈髋 , 以免影 响小腿深静脉 回流。同时保持 大 便通畅 , 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 落及加重心脏 负荷或加重 心衰 。 总之 , 颅脑损伤 病人 的护理 工作 是艰 巨复杂 的 , 正确 及时的观察和护理 , 既有助 于病情 的诊 断和治疗 , 同时 又 有 助 于 病 人 早 日康 复 。 参考 文献 1 蔡 莉 萍 , 军 , 英 , .微 创 颅 内血肿 粉 碎 引流 术 的 围 王 向 等 手术期 护理 【 】 J .第四军 医大学学报 ,0 42 ( 8 :5 20 ,5 1 ) 6. 2 陈素英。 何巧媚 , 周伙荷 , .颅 内血肿微创清除 后 的 等 观 察及护理 I ] 航 空航 天医药,0 5 1 ( ) 10 . J 20 ,6 2 :2 . 3 徐 晓斌 .脑血管病的护理 体会 [ ] J .河北 医学,0 6 2 20 ,9
5 下 肢 静脉 血 栓 形 成
压疮是 因为颅脑 损伤 的病 人常 因 昏迷 和瘫痪 有较 长 的卧床时问 , 骨突 出部位 受到 较长 时问的压 迫 , 使 受压 的 局 部 因缺 血 缺 氧 而 发 生 组 织 水 肿 、 性 及 坏 死 , 而 形 成 变 从 压疮 。其预防措施主要 是保持床铺平 软及干燥 , 定期翻 身 减压 , 强调体位及翻身 的重要 性。骨突 出部 位及易受压部 位进行按摩或用气圈或用海绵垫保 护。一旦发生 压疮 , 不 能卧于患处 , 局部 应架 空, 受压局 部能悬 空 。患者 可 给 使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发生在术后 24 h一48 h内 ,术后应严密观察 避免颅内压增高的 迷患 者给予鼻饲温 开水 ,保证每 日尿 量在 1 000 mL以上 ,并且
因素 ,一旦发现颅 内出血征象 ,及 时报告 医生立 即做好再次手 尿 的 pH值在 6.5~7.0。发现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带有血性尿
术的准备 。具体预防措施为 :① 绝对 卧床休息避免搬动 ,翻身动 液及时 留取标本送检 ,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 。一旦发生尿路
3 术 后 并 发 症 护 理 3.1 术后 颅 内压 升高 术后 严密监 测血压 和颅 内压 ,以 维持脑灌 注压 >70 mm Hg。具体预防措施为 :① 抬高 床头 。抬高 床头 30。 ,可 以增加颈静脉 回流从 而降低颅 内压。②止痛和镇 静 。躁动患者 如需 行气 管插 管或其他 侵入 性操 作时 ,应给予静
正确操作方法 ,在采集标本前 ,患者应先用清水漱 口 ,这样可 以 患者得到合理正规的治疗 ,从 而控 制肺结核病的流行。
清除掉 口腔内大部分 杂菌,然后告诉 患者深吸气尽力将肺部深
参 考文献
处 的痰液 咳出 ,并将 咳出的痰液放 于清 洁密封 的容器 内,及 时 送到实验室 ,直接涂片检查 。其次 ,在挑取痰标本 时 ,一定要选 取那些干酪样和脓 性部分 ,这些部分含菌量 多。再次 ,涂片的大
续受压 。 3.11 关节 痉挛 、肌 肉萎缩 、足下垂 每 日进行 四肢关 节
3.5.1 颅 内感染 颅 内感 染多 因手术 操作者无 菌技术 操 被动活动及肌 肉按摩 ,置肢体于功能位 ,防止 足下垂 。
作 不严或手术后伤 口护理 、更 换引流袋 过程 中受到 污染 ,留置
4 心 理 护 理
量 ,减轻脑水肿 ;32~36℃温水或 20%~50%的酒精擦 浴 ;用冰袋 部 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水肿 、变性及坏死 ,从而形成压疮 。可

微创术术前,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微创术术前,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保守或手术
血压是否适合手术
血压高是术中再出血的主要原因 基础血压或稍高 不超过180/100㎜Hg 速尿,硝苷(5毫克),利喜定
术前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 凝血功能
备皮
药品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同意书
患者姓名___性别__年龄__岁,患脑出 血,部位-,目前情况-,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前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亲属(或单位领导) 详细谈及有关手术的各种问题,如手术的必要 性,危险性,以及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行脑微创手术者,均有可能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手术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性,包括生命危险. 2;颅内血肿难以完全清除,清除过程中再出血 无法控制,需再行微创术或直接开颅手术.
死腔感:用力不能抽出陈旧血,说明穿刺针 不在血肿腔内或仅在血肿边缘应立即复查CT 重新定位穿刺.
术前2小时用20%甘露醇250毫升,术中仅抽出<10 毫升陈旧血.(OM上5CM,前后各8.5CM)
血肿固态部分的处理
将穿刺针推到血肿中心再次用”震荡手法”, 在固态部分内形成空洞,经针形血肿粉碎器推 入3-5毫升液化剂.推入时给予一定的力量以使 推入的液化剂能充分接触血肿腔的各面而发 挥溶解作用.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神经内科医师开展该项技术所承受的压力和风 险要比神经外科医师更大 (再出血),术前一定要 签手术协议 , 术后有手术记录 . 必要时要得到神 经外科的支持. 建立神经内科自己的手术室或治疗室 手术最好在治疗室或科内手术室进行,不要在 病房内床边操作 , 这样既能减少病人的感染机 会 , 又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 手术室中配有紫外线 消毒;供氧,血压心电等监护设备.
器械和药品的准备. 神经内科常用的穿刺针的长度为45-65mm.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讲解课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讲解课件
(二)相对禁忌证 严重糖尿病患者 病变对侧基底节区曾发生过脑卒中者 脑血管淀粉样变者 散在多发血肿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三、手术时机 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后12-24小时,不足2小时者易发生再出血。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四、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血生化,胸透心电图,血糖肾功,颅脑CT,备皮,签署手术同意书。 控制血压在150/90mmly左右。 确保呼吸道畅通,及时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烦躁患者需给予镇静治疗。 器械准备:电动钻,穿刺针具一套。 药品准备。
血肿半固态部分的处理:用5ml注射器抽吸3~5ml生理盐水,用适当力度快速推注、缓慢回吸,重复2~3次,正负压力交替在血肿清内形成压力震荡,可使血肿中央部分破碎形成一个空洞。用25~50u/ml肝素生理盐水液或单纯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时必须严格遵循“等量置换”或出多于入的原则。 液态部分和半固态部分的抽吸,控制在血肿量的30%左右(较大血肿不超过15ml),血肿余下部分可通过“等量置换”冲洗液及引流液方法排出。 血肿紧密固态部分的处理:用3~5ml血肿液化剂注入管内,液化剂注射后在加注1.5ml生理盐水将保留在馆内的液化剂全部注入血肿内,关闭引流管。 4)连接管接无菌引流袋,闭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二、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 出血时间(发病时间)≤2小时。 2. 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大剂量抗凝治疗。 3. 全身严重疾病,难以治愈者。 4. 脑疝发生单侧瞳孔散大≥6小时,双侧瞳孔散大≥2小时。 5. 家属不同意手术拒绝签字者。 6. 局部头皮严重感染者。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2)冲洗、液化周期 微创术后,根据复查CT的情况,进入重复液化周期。一般第一个24小时内,运用上述方法作3~4个周期处理。第二个24小时酌情使用2~3个周期,这样血肿将会在3天内基本被清除掉。3~5天内根据病情拔管,原则上保留针时间不超过6天。 冲洗方法:忌用暴力,抽吸负压应维持在0.5~1ml负压之内,冲洗时以一定力度推注冲洗液,同时观察注入后,自引流管流出液体的质和量的情况。

颅内血肿穿刺术(修改稿)

颅内血肿穿刺术(修改稿)

2.根据血肿位置,选择适 当的穿刺点沿穿刺方向 进行穿刺(穿刺时电钻 一定要正转及顺时针旋 转),钻透硬脑膜。 3.将钻头与电钻分离,用 无菌剪刀剪开钻盖与三 通针体连接封条最窄部 分,拔出钻盖,三通针 体不动。
4.将钝头针芯插入三通针 体内,并与三通针体 一起平缓地推入至血 肿边缘。
5.将引流管一头与三通针 体侧引流口连接,一 头与注射器连接,拔 出钝头针芯,将密封 环放置在三通针体上 端平面内,将无孔盖 帽与三通针体拧紧。
(1)头表摆放标志物
(2)确定血肿穿刺层面
(3)确定血肿头表穿刺点(G)
(4)确认血肿穿刺平面、头表穿刺点
• A)确定血肿穿刺的深度 • B)按定位原理穿刺血肿 • 分以下四步进行: a. 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b将选取好的穿刺针在头表穿刺点G钻透头皮 直达颅骨外板。c调整穿刺针尾上下方向,使穿刺针 体始终保持在头表水平标记线平面上,即是让穿刺 针体保持在血肿最大穿刺平面上。d在上述基础上 再调整穿刺针前后方向,让针尖直指穿刺靶点H, 此时把持好电钻和穿刺针穿刺方向,钻透颅骨内板 和硬脑膜,穿刺血肿。
(二) CT片定位法
• • • • • (1).确定CT扫描基线 (2).确定血肿穿刺平面 (3)确定头表穿刺层面线 (4)在CT中血肿穿刺平面切层 图上确定头表穿刺点(G)
①首先根据CT片提示的病灶侧眼(瞳孔)、耳(孔)
位置,确定扫描层面面种类,在患侧头皮上将基底
层面线标记出来
②常规横断扫描采用的基底层面线有以下几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杨 杰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
一、微创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高血压性脑出血
(1)脑叶出血≥30ml; (2)基底节区出血≥30ml; (3)丘脑出血≥10ml; (4)小脑出血≥10ml; (5)脑室内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 (6)颅内血肿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容量,但出现严 重神经功能障碍者。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王绘龙;郭红英;李国华;牛淑琴;张璐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2(16)15
【摘要】@@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患者,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患者康复的必要条件.选择我科2010年收治的80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发现其并发症以颅内压升高、颅内再出血、术后感染、胃肠道出血、脑水肿、中枢性高热及癫痫多见,现将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2025-2026)
【作者】王绘龙;郭红英;李国华;牛淑琴;张璐
【作者单位】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
治,046000;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急性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高龄外伤性颅内血肿30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前交通动脉瘤并颅内血肿63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5.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瘘 鉴别 。
2 黄 志 强. 科手 术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9 外 M] 北 人 l8 .
1 O21 .
2 2 手 术 时机 的选 择 .
对 于 术 中 发 现 或 2 内发 现 的应 及 4h
3 李 庆 文 , 志 金 , 永 泉 . 尿 管 阴 道 瘘 手 术 时机 与 方 法 的 王 胡 输 探 讨 E] 蚌 埠 医 学 院 学 报 ,0 0 2 ( ) l9l O J. 2 0 ,5 3 :7 一8 .
1 临 床 资 料
者 用 药 4 8 h应 测 血 清 硫 氰 酸 盐 浓 度 , 果 超 过 1 ~ 1 如 O 2 mmo/ l
L 应 考 虑 停 药 , 药 应 逐 渐 减 量 。如 果 血 压 仍 然 剧 高 不 降 , , 停 则 用 硝 酸 甘 油 静 脉 滴 注 降 压 ( 葡 萄 糖 5 0ml 硝 酸 甘 油 5 5 0 加 O
1 47 2 .
2 1 膀胱 阴 道 瘘 的 原 因 膀胱 阴道 瘘 是 由 产 时 损 伤 或 产 时 压 . 迫 过 久 及 盆 腔 手 术 操 作 不 慎 损 伤 引 起 [ 。诊 断 : 滞 产 史 或 手 有 术 史 后 出现 阴道 漏 尿 , 膀 胱 内 注 入 美 蓝 , 从 阴道 内有 美 蓝 溢 出 , 并 且 经 阴道 内可 以观 察 到 漏 孔 或 扪 及 到 瘘 孔 , 与 输 尿 管 阴 道 可
( 稿 日期 :0 70 — 6 收 20 —51 )
时 行 手 术 修 补 , 置 导 尿 1 。 但 根 据 临 床 观 察 , 数 为 延 期 留 0d 多 发 现 , 为盆 腔手 术术 前 滞 产 时 均 行 留 置 导 尿 , 期 时 发 现 膀 因 延 胱 损 伤 的手 术 治 疗 方 法 和 时 机 尚 存 在 争 议 。黄 志 强 建 议 于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 关键词】 微创术 ;潜在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e rs K yWod 】Miia i ai re ; oet lo l a osF rsebeNus g nm ln s e ugr P t i mpi t n; oeeal v v s y nac ci rn i
颅 内血 肿微创清 除术是利用专 利器 械( 一1 YL 型一次性使 用
者的愈后 。我 科在2 0 年9 ~2 0 年 9 06 月 0 8 月对3 例脑 出血微创清 8 除术 的患 者对其潜在 并发症 ,早 期实施预见 性护理 ,取 得明显 效果 ,现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出,易发生肺 部感染 ,预测 呼吸频率 ,形 态的变化 。q hJ强 2 ̄ I ]
四肢强直性抽搐2 ,发生脑疝 1 ,G s 例 例 c评分8 分以下6 , 例
8 2 1例 ,l ~1分 1例 。 ~l分 4 2 5 8
13 手 术 方 法 .

先予 患者头部备 皮 ,根据 C T定位 ,选择相 应长度 的YL一1 型颅 内血 肿穿刺 针 ,无菌操作 下在定位 处经头颅钻 孔 ,见有 陈
种 持续 时间较长的 中枢性 低热 ,可伴 意识不清 、呼吸不规则 、 瞳孔大小多变 、体温3 ℃左右 ,多予 物理 降温 ,必要时人工 冬 8 眠。吸收热常由于红细胞 溶解吸收引起 ,多见于术后3 0 ~1 日出
现 ,3 ℃左 右 ,无需特殊 处理 。脱水 热都伴有水 负平衡病 史, 8
2 脑 部并发症的预见性监护
微创 术仅需局麻 ,不需 输血 ,大大 减少了抗菌 素及降颅压
2 2 微创 术后 的监护 . 颅 内血 肿微创术后进 行低位 引流 ,引流管 自然放置在床 头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 1 再 发 性 脑 出血 .
力降 低 , 易 发 生 误 吸 。( ) 吸 机 性 相关 肺 炎 ( A 。 更 3 呼 V P)
V P是 患 者 接 受 机 械 通 气 4 所 并 发 的肺 实 质性 感染 。 A 8h后
机械通气患者 口咽部 与下呼吸 道的屏 障直接受到损 害 , 口咽
管 或气 管 切 开 、 胃管 留置 等 因 素 , 胃反 射 抑 制 延 迟 , 肠 张 致 胃
术后 4 8例患者存活 , 自动 出院 3例 , 死亡 7例 , 术后并发 症情况 : 发性 脑 出血 3例 ( . 2 , 消化 道 出血 l 再 5 0 %) 上 O例
(7 2 % ) 高 热 8例 (3 7 % ) 肺 部 感 染 l 1.4 , 1.9 , 4例 (4 1 % ) 2 .3 , 对存活的 4 8例 患 者 进 行 为 期 2— 6个 月 随 访 , A 按 DL 分 级 , I : 全恢 复 日常生 活 l 级 完 2例 , Ⅱ级 部 分 恢 复 生 活 自理 l 3 例, Ⅲ级 需 要 人 帮 助 , 拐 可 行 走 1 扶 7例 , 级 需 卧 床 、 意 识 Ⅳ 但 清楚 4例 , 物 状 态 2例 。 植 2 并 发 症 原 因分 析
率 , 低 病 死 、 残 率 的关 键 。 降 病
关键词 高 血 压 ; 出 血 ; 创手 术 ; 发 症 ; 脑 微 并 护理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是 神 经 科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病 急 , 化 起 变 快 , 死 、 残 率 高 。 我 院 20 病 病 0 5年 1月 一 0 7年 4月 , 用 微 20 采 创清除颅 内血肿术 治疗高血压 脑出血患者 5 8例 , 效 满 意 , 疗 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 床 资 料 . 20 05年 1月 ~ 0 7年 4月 共 收 治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患 者 5 20 8 例 , 中 男 4 例 , l 。年 龄 4 7 其 l 女 7例 5— 9岁 , 均 6 平 2岁 。人 院 时 昏迷 者 1 O例 , 昏睡 者 l 7例 , 睡 者 2 嗜 1例 , 志 清 楚 者 1 神 O 例 。均 为 C 或 MR 确 诊 : 底 节 3 T I 基 8例 , 脑 3例 , 叶 4 丘 脑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2 0 。3 6) 4 24 4 0 8 2 ( :5 -5 .
颅 内血肿 微 创 清 除术 的 并发 症 及 其 防治
何 松 照
【 摘要】 目的 总结 治颅 内血肿微创清 除术疗 高血压性脑 出血 的并发症及其 防治对 策。方法 对 20 0 2年 3月到 20 0 8年 1 2月我科收治脑出血行颅 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的病历进 行统计 , 了解 手术本身 所致并发症的种类 , 因, 病 总结防治措施 结果 手术并 发症有头皮血 肿、 内少 量积气 , 颅 再出血 、 内 颅
量地饮酒 , 由于肝 功能障碍导致维 生素 D代谢 障碍 , 慢性 低
营养 状 态 , 骨量 低 下 J影 响 骨 骼 的生 长 发 育 , 快 骨 量 的 丢 , 加
失 。因此 , 养成 良好 的生活 习惯 , 不吸烟 、 不酗酒 , 可能保 尽 存体 内的钙质。 参考文献
[ ] 吕靖 , 1 马彩玲 . 骨质疏松 症的治疗 新进 展. 医学 综述 ,07,3 20 1
骨 量 的 获得 非 常 重 要 。注 意 改 善膳 食 结 构 、 补充 牛奶 。
[ ] 王万 胜 , 5 黄聚恩 , 王海景 , 骨质疏松 症相关 因素分 析. 等. 青岛
医药 卫 生 ,0 9 4 ( ) 343 8 20 ,1 5 :5 - . 5
[ ] 王翠娟 , 6 樊继援 . 原发性 骨质 疏松 症 的研 究 进展. 临床荟 萃,
之 以恒 , 要 半 途 而废 , 动 过 程 中 注意 安 全 , 止摔 伤 。 不 运 防
[ ] 励丽 , 2 褚建平. 阿仑膦 酸钠联合钙尔奇 D治疗糖尿病伴 骨质疏
松 症 . 用 医 学 杂 志 ,0 0,6 2 303 1 实 2 1 2 ( ):0 -0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分析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分析

颅 内 出血 是 指 脑 中 的 血 管 破 裂 引起 出血 , 此 由 血 管 获 得 血 液 的脑 细胞 受 到 因 破 坏 的 同时 , 于 出血 压 迫 周 围 的神 经 组 由
00 ) 治 疗 组 再 出 血 病 人 的 总 有 效 率 .5 ; 7 % ,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3. % ( < 5 明 33 P O 0 ) 结 论 : 内科 保 守 方 法 治 疗 高 血 .5 。 与 压 性 脑 出血 相 比 , 内血 肿微 创 清 除 术 并 颅 未 明显 增 加 颅 内再 出血 率 ; 反 , 并 发 相 对 颅 内再 出血 病 例 的 有 效 率 有 明 显 增 加 。
关键词
出血
织而引起 障碍 。通 常颅 内出血会 和体 温 过高合并 出现 , 症 状 会增 加 脑 部 耗 氧 此 量, 进而造成脑 部氧气供应不足 。 颅 内血肿微 创清 除术 并 发颅 内再 出
血 , 一种 十分严 重 的并发 症 , 床 医师 是 临
观察指标 : 主要 观察 头 颅 C T所计算 的血肿 量的变化 , 治疗组 术中还可根据 以 下情 况来 观察 : 吸引流血肿量明显超过 抽 C T计算 的血 肿 量 ; 引流 管持 续 流 出新鲜
颅 内血肿 微 创清 除术 并 发 颅 内再 出血 的病例 分 析
出血 , 用 含有 血 管 收缩 剂 的 冲 洗 液 冲 采
裴大旭 南成海 李 静 丽
亡 ; 例术后 中等 量硬膜 外 出血 而行第 2 1
洗, 其浓度 可酌情 逐渐 提高 , 必要 时用 含 高浓度血管收缩 剂 的 冲洗 液或 止血 药 闭 管数 分钟后再 开放 , 血处 理后 。 立 即 止 应 复查 头颅 C , T 以便进一步处 理 , 情需要 病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其护理措施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其护理措施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9 6例 , 6 男 0例 , 3 女 6例 ; 年龄 3 8~
7 9岁 , 均 5 。 临床 和 影 像 学 诊 断 均 为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 平 5岁 人 院 时有 不 同程 度 意 识 障 碍 8 0例 ; 同程 度 偏 瘫 7 不 2例 ; 失 语4 4例 , 痛 、 心 、 吐 5 头 恶 呕 2例 。 头 颅 C T检 查 示 出 血 部
() 2 穿孔 : 术后如进 食 出现呛 咳 、 烈胸 痛 , 剧 应考 虑食 管穿 孔或食 管一支气 管瘘 , 立 即报告 医生 。( ) 吸系统 感 应 3呼
染: 由于食 管反 流 , 易 误 吸 , 生 吸 人 性 肺 炎 , 有 胃 、 容 发 对 食 管 反 流 的 患 者要 注 意 观察 进 食 情 况 , 导 正 确进 食 方 法 , 指 避
社 . 0 2. 1 . 2 0 1 5
2 5 健康 教育 ( ) . 1 金属 支架置 入是 近年来 治疗 食 管癌
微 创颅 内血 肿 清除 术 及 其 护理 措 施
马 春 荣
微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 是 采 用 配 套 专 科 器 械 立 体 定 向清
般 首 次 抽 吸 5 % 。 之 后 , 入 针 形 血 肿 粉 碎 器 , 生 理 盐 0 插 用 水 反 复 冲 洗 残 余 的 液 态 血 肿 和 半 固 态 血 肿 , 遇 有 新 鲜 出 如
穿 刺 针 , 电钻 带 动 下 钻 透 头 皮 、 骨 和 硬 脑 膜 后 , 掉 电 在 颅 去
2 护 理措 施 及 分 析讨 论
2 1 心理护理 . 患者 神志 清醒或 由昏迷转为清醒后 , 因 多
偏瘫 、 失语或经济困难 而常处 于急躁 、 恐惧 、 忧虑 、 观等心 悲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测性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测性护理
1 临床 资料

感 染热 ・ 出现在术后 3— d 般 5 ,体温逐 渐升 高,随之 呼
吸 、心率 增 快 ,血 白细胞 总 数 或 中性 粒 细 胞 增 多 ,而且 还 应认
真排练呼吸道 、泌尿系等感染灶 ,一旦确诊 ,即遵医嘱于易透 注血 一 脑屏 障的有效 、联 合抗 菌治疗 药物 ,要求应 用剂量准 确、按时输入 ,使其达到最理想 的抑菌及杀菌效果。 2 2 3 做好气道护理 ,必要 时配合 医师行气管 切开或气管插 ..
管 预测 呼 吸 频 率 、形 态 的变 化 ,一旦 有 中枢 性 呼 吸衰 竭 先 兆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 …般资料 .
5 例患者 中男 ,2 ,女 2 1 8例 3例 ,年龄 4 8~
7 7岁 ,平 均 6 O岁 ,其 中 6 O岁 以上 1 。 C 3例 T示 :丘 脑 出血 8 例 ,全部 破 入 脑 室 ;壳 核 出 血 l 9例 ,9例 破 入 脑 室 ;原 发 性
( ) 血 肿 与 侧 脑 室 相 对 独 立 存 在 ,脑 室 内无 积 血 。 ( ) 血 肿 1 2 与侧脑 室 相 对 独 立存 在 ,脑 室 内 有 积 血 。 ( ) 侧 脑 室 被 血 肿 3 压 迫 闭 合而 未 能 显 示 ,前一 种 情 况 进 行 低位 引流 ,即将 引流 管

2 5 机体 内环境及血糖的监护 .
机体 内环境功能 的紊乱 ,直
接影 响患者 的康 复 以及 痊 愈 ,故应 严 密 监测 血 钾 、钠、氯 、 钙 、血糖及动脉血气 的变化 ,及 时预测处理 ,为血肿吸收创造
有 利 条 件 。 参考 文 献
1 韩仲岩 .实用 脑 血管 病学 [ M] . 海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 社 , 上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针 托 压 迫头 皮 时问 不 可过 长 。
1 一般资料 . 1
2 0 年 ~ 00 08 2 1 午共 诊治 2 3 手 术 患 者 ,治愈 8 7例 8
21 肺 部 感 染 : .2 . 昏迷 患 者 因 舌 肌 松 弛 使 舌 后 坠 , 头 肌 麻 痹 使 喉 吞 咽 反 射迟 钝 或 消失 , 咽部 分 泌 物 、 鼻 唾液 、 呕吐 物 等 积 聚在 喉 头 发 生 呼 吸道 阻 塞 而 引起 。 理 措 施 : 换 体 位 ,h 身拍 背 1 , 护 更 2翻 次 清 醒 患 者鼓 励 患 者 及 时咳 嗽 、 咳痰 , 昏迷 患 者 及 时 吸痰 , 必要 时 气 管
关键 词 : 内血 肿微 创 清 除 术 ; 颅 高血 压 脑 出血 ; 并发 症 ; 理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435 R 7.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6 1 (0 10— 0 1 0 10 — 4 121 ) 0 2— 2 8
21 感染 .
高 血 压脑 出血 是 我 常 见 的 多 ,病 . 死 致残 率 高 , 发 致 严重 影 响居 民的身 体 健康 , 而颅 内 血肿 微 创 清除 术 治疗 高血 压 脑 出血 在 我 尉9 年 代 开 始在 临床 应 用 , 0 与传 统 的开 颅 手 术 相 比 , 有 明显 具
工 作 单位 :170 富平 陕 西省 富平 县 医院 7 10 收 稿 日期 :0 10 — 1 2 1— 5 2
≯ ,
3 . 其他 .5 2
密 闭 式 吸痰 管 吸 痰深 度 确 切 、 径 适 宜 、 咬 适 中 , 管 硬
切 开或 插 管 l l I 。
例 , 转 15 , 愈 3 例 , 匕 4 ; 中男 性 12 , 发 病 的 好 4例 未 6 夕亡 例 其 3例 占 4 . %, 性 1 1 , 85 女 3 4例 占发 病 的5 . % ; 生 泌 尿 系感 染 1例 , 化 15 发 6 3 消 道 出血 3 , 内感染 1 , 部感 染 l例 . 疮2 , 例 颅 例 肺 O 压 例 低颅 压 l 。 例 1 手术 方法 . 2 用 C L导定 位 , T【 1 头部 放 置标 志 物 , 选择 好 穿 刺 点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6 11 1 R 5州
55 0 ) 3 0 0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2 0 — 3 9 0 17— 5 32 1 ) 4 08 —2
清醒2 例。 2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中最多见、 最危险, 却又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 “
疗 仪 照射 。
22 药物 治疗 .
【] 曹岚, 5 唐春炫, 罗庚求 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
的效果 观察 . 护理 学杂 志 .05 2(1:9 4 . 20 .oI)3- 0 【】 司- 4 5欣元 , 液致静脉 炎 的防治和 护理进 展 . 输 解放 军护理 杂志 ,09 20 , 2(A :8 4 . 8a)4 - 9
我科 f o o 2 l l 2 年l月至2 1年t 对t 例颅内血肿病人施行微创清除术 , 01 2 l f 0 O
3 讨 论
要。 本文现就本科室2o 年7 至2 1 月发生的因输液致静脉炎的2例 o6 f 00 l 年7 0
患者 做一分 析 , 特报告 如 下。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男性 l例 , 性 l例, 龄9 5 , 0 女 O 年 ~8岁 输液 时间在5 l , 中发生 静 ~l天 其 脉 炎2 1例 , 级 0 发生静 脉炎 3 l例 籀 级 O 过治 疗后 , 无明显 后遗 症 , 均 效果 良 好。
3 8 8
《 求医问药 半月刊 S e M e i l n s T e d ie 0 2年第 l 卷 第 4 ek dc A dA k h Me in 2 1 a c 0 期
输液性静脉炎 的 防治
龚润心
(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街的l 资料逊f 临昧 川
肯除 术患 术 f 及 术后 f 疗 要 仃 : 制 刨 偏 离 m 肿 中 , } 『 发 穿 l i f 5例 、
穿刺针钳尼折断 2例 、 冉… m 、 6例 煽确 1例 、 膜外m肿 I 、 内税气 8例 、 颅伤 I感 染 6例 、 例 颅 钻 1 颅内感 染 4例 、 脯 液漏 5
Ana y i f i r o r tv nd p s o r tv l s s o nt a pe a i e a o t pe a i e c m p ia i n n m i i a l n a i e s r e y o lc to s i n m ly i v sv u g r o n r c a a e a o a f i t a r ni lh m t m
实 川


药 杂 忠
l ・ 26
f J1 l f(l C l e c n n Pr c i( Ot  ̄ F8 o 、 1 a dii c a t - M c
2 1 t l 0 4 第 5酱第 1 1 5期
微 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 的 术 中 及 术 后 并 发 症 分 析
羊文娟 , 李军荣 , 余艳华
( 京 科火学 附 江宁 院 神经 内科 , 江苏 1京 , 1 0 阜 i 2 1 ) 10
摘 要 :目 的 探 时 刨 颅 内 向 州 除求 术 ・ 及 术 后 j发 症 的 原 及 预 防 措 隐 方 法 崎 } 1 f : 分 析 结 果 2 (例 微 创 峨 内 01 对 2 0例 微 创 颅 内 i l 消 除 术忠 0 fl [, il ,
例 4 I , 分隔 流了 畅 4 、 I 侧 低颅j 例 、 J 1 、 2 脑干 水 例 拔除穿 刺针时钳尾断裂 1 I 倒 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件 , 人院 1 6 时 内均行 颅内血 肿微创 穿刺粉碎 清除术 在 — 小 头、 胸部发 热 出汗 , 肢体无 汗反而发 凉 , 可伴 有头痛 、 内压 增高 、 颅 瞳 1 1 一般 资料 我院神经 内科 于 2 1 年 6 . 00 月一 2 1 年 3 收治 孔 缩小等 , O1 月 高热使 机体新 陈代 谢 快 , 重 脑缺 氧 , 而加 重脑 水 肿 , 加 从 ① 脑 高血 压脑 出血 病人 4 例全 部经 C O T检查 确 诊 , 1 有 4例 出现严 重并 进而威胁 人生命 。主要 原因 : 丘脑下 部 的体 温调 节 中枢受 损 ;
咽反射 减弱或 消失 , 吸道分 泌物不能 自主排 出, 呕吐 物易 误吸 , 影响 温 等 。② 必要时按 医嘱使 用药 物 , 在使 用 药物 降温 时 , 切 观察 病 密 呼 吸道通畅 。② 昏迷病 人 下颌 松 弛 , 根 后 坠 , 成 呼 吸道 梗 阻 。 情 变化 。 舌 造 . 呕吐 、 血 ③人工 气道建 立后 , 使局 部防 御 功能 下 降 。④ 长期 卧 床 , 体 免疫 2 5 术后 脑 水肿 脑水 肿 主要 表现 为意识 障碍 或头 痛 、 机
1 4 +糜蛋 白酶 5 Ou U+地塞 米松 5 雾 化 吸 人 , 天 2 , 利于 血 肿 , mg 每 次 以 可使 用尿激 酶 1 0 U 溶于生 理盐水 5 l 经引流管注 入 , *1 4 m 中, 吸谈 液的稀释 与排除 。对 使 用机 器辅 助 呼 吸或 气 管切 开 的病 人加 闭管 4 h后开放 , 格 无菌 操 作 , 关期 间 密切 观察 局 部及 病 人 反 严 闭 强呼 吸道湿化 , 日更换 湿化 器 的湿 化液 并 随 时添 加 , 每 保持 湿 化器 映 , 严防 引流管脱 落 , 造成严 重不 良后果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临床应用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临床应用
(1) 严格无菌。局部剃发,常规碘酒、酒精消毒, 2%利多 颅 卡因局麻CT血肿中心定位,穿刺针长度合适。 内 血 选择一种定位方法,进针的方向需要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和颅内 肿 主要结构的立体概念,亦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微 创 (2)专用电钻,穿刺针送入血肿中心,退出钻芯,内径3mm 清 不锈钢穿刺针牢牢固定在颅骨上,顶端用塑料盖帽封闭,侧孔 除 技 接引流管抽吸血肿。 术 (3)血肿部分或大部分呈液体状态,轻轻抽吸可抽出液体血 临 床 肿; 应 血肿为完全或大部分为固态或半固态,应用振荡手法注入生理 用 盐水在血肿腔内融出一小空洞,再应用针型血肿粉碎器粉碎部 分血肿后注入液化剂液化引流。 (4)液化剂的应用 尿激酶/透明质酸酶/肝素。
依据CT所表现的出血来源及形成血肿部位可分为以下 两型:
①外侧型: 血肿主要波及外囊、壳核外侧部、屏状核 及脑岛白质,严重时波及壳核内侧及内囊。 ②内侧型:出血主要位于内囊、壳核、苍白球、尾状核 头部,血肿可累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等, 部分破 入脑室。
颅 内 血 肿 微 创 清 除 技 术 临 床 应 用
定位方法:
颅 内 血 肿 微 创 清 除 技 术 临 床 应 用
1.标出枕顶部中线(矢状线),横窦,乙状窦的 颅表位置,延长CT扫描基线至矢状中线处,在颅表 标出血肿最大层层面线,经血肿中心作一平行于矢 状平面的线与血肿最大层层面线的交点即为穿刺 点. 2. 穿刺点要求在横窦下2厘米,枕窦旁边2厘米 区域,穿刺时要掌握力度注意穿刺针滑向枕大孔. 3.小脑穿刺注意事项.半球进针需与两平面的 交面进针或需一定的角度(小脑蚓部)).
颅 内 血 肿 微 创 清 除 技 术 临 床 应 用
基底节区 30毫升以上出血,单纯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开颅手术创伤大,并且未见预后得以明显改善,后遗症 重,致死致残率高。应用特制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 刺针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可以迅速清除大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三 穿刺道出血
患者,男,42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 活动不灵3小时入院。查体:BP210/140mmHg, 浅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 2.5mm,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张力高,腱反 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CT右侧基底节区出 血(外侧型)破入脑室。入院后即行微创穿刺 术。穿刺点偏下,方向不佳(且穿刺道出血), 血肿清除慢,十天后血肿清除,但病人程去大 脑强直状态,一月后家属放弃近一步治疗,自
• 2、临床表现:术中患者出现局限或全身 癫痫发作,有的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 3、处理:暂停手术,用速效抗惊厥药及 早控制发作,如安定,必要时用硫喷妥钠。
三、颅内积气
• 1、原因:抽吸过多,颅内压迅速下降,操作过程中进 入气体;长时间低位引流。
• 2、临床表现:少量积气可无症状。较大量积气可有轻 度或中度颅内压增高表现,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 及神经症状体征恢复缓慢。CT显示血肿腔、脑室内、脑 沟脑池、硬膜下均可见气体聚积。
• 3、处理:及时复查CT,对症治疗,症状即可好转
五、穿刺孔脑脊液漏
• 由于穿刺针位于脑室内或与脑室相通的血肿腔内,每日引 流出较多量的脑脊液,当脑脊液循环尚未恢复通畅时或颅 内压仍较高时拔针,易引起脑脊液漏,导致伤口不愈合。
• 1、临床表现:拔针后第2~3天,仍见敷料浸湿,伤口水 肿、不愈合,有脑脊液渗出。
谢谢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有关的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2000年,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被卫生部 科教司批准为“十年百项”技术推广项目 之一。2001年底这项技术又被国家科委选 定为“十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的规 范化治疗”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迄今为 止,该项技术在全国已完成近十万例。在 应用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与微创术有关的 并发症,少数病人由于并发症死亡,故应 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常见并发症的表现 与处理总结如下:
一、再出血
• 再出血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最主要的原因, 有时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根据2000年 全国首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临床应用研 讨会提供的论文汇编的资料,选择有再出血 报道的24篇,共9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中再出血68例,发生率2.9%~13.9%, 平均7.3%,因再出血直接造成死亡的21例, 占2.2%。
• 2、临床表现:
• ⑴术中抽吸、引流的血肿量超过经CT计算出的 血肿量(指新鲜血量),引流管持续有新鲜的、 不凝固的血液流出、流出速度不随时间推移而减 缓。
• ⑵病人手术中发生躁动、血压突然升高。
• ⑶病人头痛或神经症状加重。
• ⑷术中术侧瞳孔散大。
• 3、防治:
• ⑴针对病因作好相应的预防性处理,术前严格把关 (如术前检查、准备,手术指征)。应在术前尽力做 好诊断与鉴别诊断,周密设计手术方案、仔细手术定 位和按规范进行各项操作,尽量避免再出血发生。
• 3、处理:一般积气不需处理。严重积气引起中线结构 移位或高颅压表现,可根据CT复查结果,调整头位由穿 刺针排出。
四、低颅压
• 1、与微创术有关的低颅压的原因有:①抽吸过多; ②引流过度;③过量应用脱水剂。
• 2、临床表现:头痛、躁动不安,神经症状不好转, 有时与高颅压难以鉴别。过低颅压可并发脑梗塞, 过度低位引流可诱发硬膜下出血(桥静脉波裂)。
• 1、临床表现:穿刺口有分泌物,局部肿胀发红。 • 2、处理:及时拔针,若需继续引流可另行穿刺、
楔形切除坏死感染皮肤重新缝合。全身应用抗生素。
七、颅内感染
• 由于术中或术后反复冲洗抽吸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规范引起。
• 1、临床表现:为体温下降以后再度发热,体温逐渐增高或 呈弛张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腰穿CSF压力增高、外观浑浊,蛋白、细胞数增高,糖、氯 化物降低,CSF培养有或者无细菌生长。
• ⑷中等量新鲜出血多为穿刺针损伤细小血管或原出血动脉 再出血,可采用浓度逐渐升高的肾上腺素溶液(肾上腺素 0.5~1.0ml+生理盐水5ml),经针形粉碎器注入血肿腔、 开放引流,无效则采用局部注入立止血l~2支,闭管1~2 分钟观察效果,若仍无效则改用开颅手术。
• ⑸大量出血或经上述方法难以止血者,多为较大动脉瘤或 动静脉畸形所致。应当机立断作好开颅决定。在进行开颅 术前准备同时、继续引流、使用止血液冲洗和补充血容量。
• 2、预防:是防止脑脊液漏最简便的方法,做法是在穿刺 时头皮穿刺点与颅骨钻孔点错开0.5~1cm,这样在拔针后, 头皮软组织可覆盖穿刺孔,起到压迫作用。
• 3、处理:①对术前有明显的脑室积血、脑积水,而未缓 解时应延期拔针;②引流液主要是脑脊液的,常规缝合。
六、术后穿刺部位感染
• 由于钻颅时用力小、钻颅时间长或限位器贴近皮肤, 钻颅引起的高温可致头皮烧伤和坏死,随时间延长 局部皮肤液化,可在穿刺口腔形成感染灶;穿刺针 托压迫头皮过紧、时间过长,可至头皮坏死和头皮 感染。
• ⑹新生儿自发性脑出血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必要时加用 新鲜血浆、进行凝血因子成分输血。
• ⑺对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应及时给予凝血因子成分输血, 同时持续引流,做好开颅手术的准备。
二、癫痫发作
• 癫痫发作在微创术中很少是在亚急性或 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微创时,穿刺针过深, 损伤皮质时易引发。
动出院。
24
病例四 穿刺方式选择不当
患者,女,49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左侧肢 体活动不灵5小时代诉入院。入院查体: BP190/100mmHg。浅昏迷,GCS计分6分。 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2.5mm,对光反应 存在,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巴氏症阳性。 CT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入院后行右侧额 角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意识无明显好转, 第8天再行丘脑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术后意 识逐渐好转,生命体征稳定 ,住院52天好转 出院,左侧肢体肌力2级。
• 1、原因: • ⑴术前准备不充分,血压过高或波动范围过大,病人躁
动不安。 • ⑵超早期手术。 • ⑶定位不准,穿刺针位于血肿边缘或直接损伤血管。 • ⑷抽吸时负压过大,抽吸量过多使颅内压迅速下降。 • ⑸病人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有酗酒史、肝功能异常影响
凝血功能;或病前较长时间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 • ⑹出血为较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引起。 • ⑺术中或术后冲洗时,用力过大损伤血肿周围血管。
• ⑵术前做好处理再出血的充分准备工作(本前谈话应 涉及再出血可能,有发生再出血的思想准备、技术和 药物准备)
• ⑶小量新鲜出血时,多为穿刺针损伤血肿周围的微小 血管,大多能自行停止,对少数不能停止的可用生理 盐水150ml+肾上腺素1mg的冲洗液,边冲洗边观察。 若新鲜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可不再做更多的操作 处理,开放引流。局部或全身使用止血剂后严密观察 病情变化,等待术后复查CT后再行进一步处理。
16
病例二 定位不准确
患者,男,41岁。因意识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 灵2小时入院。查体BP210/120mmHg,中度昏迷, 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双眼球向右侧凝视, 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 CT示右侧外囊出血(CT片),术后第天复查 (CT片),穿刺针偏下,清除不佳,第6天基本 清除拔针(CT片),半月后仍程浅昏迷状。
• 2、处理: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拔引流管,选择是否再穿刺; 腰穿测压、CSF送检(物理性状、生化、常规、细菌培养), 根据CSF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大剂量、高效、易透过 血脑屏障的抗菌素全身或局部应用,用药持续时间为体温降 至正常、血象及脑脊液细胞计数正常一周以上;对症支持治 疗。
病例一再出血
• 患者,男,39岁。因突发昏迷2小时于2002年 10月31日8时收入院。查体:BP165/95mmHg。 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应正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症未引出,克 氏征、布氏征阳性。CT示双侧脑室、三脑室、 四脑室出血。入院后即行右额角穿刺引流术 (见CT),病情渐好转,术后第七天再突发深 昏迷,GCS计分3分,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CT示脑室再次出血,且明显加重。因经济困难, 放弃治疗,3天后自动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