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韩愈《山石》赏析

韩愈《山石》赏析

韩愈《山石》赏析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人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声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靸。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这是诗人在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从徐州到洛阳,途中留宿洛阳北面的惠林寺,而作的一首记游山寺的诗。

通过对“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仕途坎坷的愤懑与不平。

第一层(1一8句)写入寺至就寝之前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首句描述了到寺之前的行程是险峻的山石、狭窄的山路。

只有在黄昏时才出现的“蝙蝠飞”点明了到寺的时间。

“升堂”是急于让寺僧安排食宿,“坐阶”表明主人公是来游览的且游兴很浓。

新雨后的“芭蕉叶大栀子肥”也确实惹人观赏,这里的“大”和“肥”准确地突出了客观事物的特征,增强了形象性,使人情不自禁地要喜爱它。

热情的僧人还夸耀寺里的“古佛壁画好”,并拿来火把,引客人观看。

这时,饭菜已摆好,床已铺好,主人公才感觉自己一天行路的疲劳和饥饿。

这惠林寺不但景色美,而且人也热情。

第二层(9一10句)写主人公夜宿并陶醉于寺中的清幽。

静卧细听百虫各献特技而合奏的夜鸣曲,主人公自然优虑俱消,心境格外清净。

不觉“夜深”而百虫之声始“绝”,下弦月已爬出山岭,照进窗扉,应该快天明了。

这说明主人公彻夜未眠,真正被陶醉了。

第三层(11一16句)写离寺早行,一路的诗情画意。

主人公“天明”出发,眼前一片“烟霏”世界,不管是山的高处还是低处,全被浓雾包裹着。

烟霏既尽,朝阳升空,“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景顿时映人眼帘。

穿行于松栎树丛中,清风拂袖,泉水淙淙,清浅的涧水十分可爱,赤脚涉山涧,让清清的涧水自足背上流淌,山风吹拂着衣裳。

韩愈《山石》赏析

韩愈《山石》赏析

韩愈《山石》赏析韩愈《山石》赏析《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愿为世俗羁绊的心情。

一起来赏析《山石》。

山石作者: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山石》赏析题目“山石”不是本要专门抒发的内容,而是取首句的头两个字而已。

这是一首记游诗,按时间地点依次写来,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芭蕉叶大栀子肥”,写黄昏到寺所见景色。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杂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次句写古寺的荒凉陈旧,到黄昏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纷攘攘。

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突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

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景物: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爽快。

第二部分从“僧言古壁佛画好”至“清月出岭光入扉”,写入寺后一夜的情景。

这里一部分先写僧人的热情招待,先是主动地向客人介绍古壁佛画,兴致勃勃地擎着蜡烛引着客人前去观看。

“稀”字既道出壁画的珍贵,也生动地显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接着写僧人的殷勤铺床置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一见僧人生活的简朴,二见诗人对僧家招待的满意之情。

后两句写夜深入睡,“百虫绝”从反面衬托出深山古庙虫鸣之盛,直到夜深之后才鸣声渐息。

“清月出岭光入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诗句的意境,使人有无限静寂之感。

第三部分从“天明独去无道路”至“水声激激风吹衣”,写晨去的路上所见所感。

雨后的深山,晨雾缭绕,曲径萦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难行。

一个“穷”字,写出诗人奔出雾区的喜悦。

韩愈《山石》赏析

韩愈《山石》赏析

韩愈《山石》赏析《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诗名《山石》,事实这是取自首句的第一个词,所以这首《山石》应该是一首无题诗。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擅写散文。

我们看这首诗,基本就是一首散文诗。

我们来看原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字词典故“荦luo4”:本义是杂色的牛,引申为明确,分明。

“荦确”:怪石嶙峋貌。

(亦作“荦硞que4”,亦作“荦埆que4”,亦作“荦嶨xue2”)“行径”:通行的小路。

“寺”:【据说韩愈来的这个寺庙是洛阳北邙山上的“惠林寺”。

这惠林寺是唐朝“李恺”在自己的一处别墅里设立的。

】李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来洛阳担任河南府少尹,两年後调任外地,到天寅十四载(755)又来洛阳担任东京留守。

据说他是一个特别喜欢购置田产的人,人称“地痴”。

赏析韩愈说,我走在上山的途中,两侧山石嶙峋。

能够通行的小路显得特别微小。

直到黄昏才到达惠林寺,此时蝙蝠已经出来纷飞了。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字词典故“升堂”:登上厅堂。

一般我们去山中寺庙,前面台阶比较多的,就会拾级而上,前面慢慢露出殿堂,就好像厅堂升了起来。

“栀zhi1子肥”:栀子花很肥。

赏析韩愈说,拾阶而上,抬头看着寺庙的厅堂升起。

总算走到最后一级台阶前,转身坐下来歇歇脚。

环顾四周,这是一个庄园中的寺庙,刚刚下过的雨水很充足,滋润了眼前的一切。

芭蕉叶如此巨大,栀子花也显得那么肥美。

关于“栀子肥”,栀子花是白的。

唐朝的审美喜欢肥美人,这又白又肥的栀子花可能有此隐喻。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赏析韩愈说,进入寺庙以后,庙中的僧人说这里有一些古壁上的佛画特别好,于是就拿火炬来照着看,果然所见画像很稀罕。

韩愈《山石》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韩愈《山石》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山石唐·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释(1)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2)荦确(luòquè洛却):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行径:行下次的路径。

微:狭窄。

(3)蝙蝠:哺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

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4)升堂:进入寺中厅堂。

阶:厅堂前的台阶。

新雨:刚下过的雨。

(5)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

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6)佛画:画的佛画像。

(7)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

一作“稀少”解。

所见稀:即少见的好画。

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8)置:供。

羹(gēng耕):菜汤。

这里是泛指菜蔬。

(9)疏粝(lì历):糙米饭。

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

饱我饥:给我充饥。

(10)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11)清月:清朗的月光。

出岭:指清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

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

扉(fei非):门。

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12)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步行的意思。

(13)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

霏:氛雾。

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14)山红涧碧:即山花红艳、涧水清碧。

纷:繁盛。

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

(15)枥(lì历):同“栎”,落叶乔木。

《山石》原文及翻译

《山石》原文及翻译

《山石》原文及翻译导读:一、《山石》原文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鞿一作: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二、《山石》原文翻译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三、《山石》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唐诗山石的赏析

唐诗山石的赏析

唐诗山石的赏析导读:山石作者: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解1、荦确:险峻不平。

2、枥:同“栎”,落叶乔木。

3、局束:拘束。

4、更:再。

译文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象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赏析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只是用诗的'开头二字作题罢了。

诗人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见,所闻,所思。

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

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是全文主旨。

全诗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

【关于唐诗山石的赏析】1.唐诗山行2.唐诗山中送别3.杜牧诗山行赏析4.古诗山行5.关于古诗山行的参考诗意6.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山中7.关于春天的唐诗赏析8.杜牧的诗山行赏析上文是关于唐诗山石的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韩愈《山石》原文、注释及解析

韩愈《山石》原文、注释及解析

韩愈《山石》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山石[唐] 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②,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③。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④。

铺床拂席置羹饭⑤,粗粝亦足饱我饥⑥。

夜深静卧百虫绝⑦,清月出岭光入扉⑧。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⑨。

山红涧碧纷烂漫⑩,时见松枥皆十围(11)。

当流赤足踏涧石(12),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13)?嗟哉吾党二三子(14),安得至老不更归!(15)〔注释〕①本篇选自韩愈《韩昌黎集》。

②荦(luo落)确,大石不平的样子。

行径微,路面狭窄。

③支子,即栀子,常绿灌木,指它的果实。

④稀,稀有。

所见稀,很少看到的好画。

⑤置羹(geng庚)饭,摆饭菜。

羹,本指肉菜汤,这里泛指菜。

⑥粗粝(li力),指简单的饭食。

粝,糙米。

⑦百虫绝,各种虫子都没有了叫声。

⑧扉(fei非),门。

⑨出入高下,时高时下。

穷,尽,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烟霏,山中云气。

⑩纷,盛大。

烂漫,光彩夺目的样子。

(11)枥(li力),同“栎”,落叶乔木。

围,两臂合抱为一围。

(12)当流,水流之中。

(13)局束,拘束,不自由。

为人鞿(ji 鸡),被人控制。

鞿,牲口嚼子,这里作动词用,控制的意思。

(14)嗟哉,感叹声。

吾党二三子,与我志同道合的几个朋友。

(15)不更归,“更不归”的倒文。

〔解析〕这首七言古诗,据清方世举注,以为作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七月,当时诗人因与徐州节度使张建封意见不合,离开其幕府而闲居洛阳,曾与韩门弟子李景兴、侯喜等同游洛北惠林寺,诗为纪游而作。

诗取开篇二字为题,与《诗经》体例相似,并非专咏山石。

实际上,诗人融汇了散文艺术技法于诗中。

它以时间为序,逐层铺写。

即目叙事,状物如在目前;寓情于景,抒情淡而有味;是古代纪游诗中的佳作。

全诗十联二十句,共分五个自然段。

开篇一、二联是第一段,写入山到寺的新鲜感受,为末联的抒发感慨埋伏笔作铺垫。

第三、四联为第二段,写山僧热情招待,连夜参观壁画,点明因人情之美而带出浓厚游兴,以引出下面昼、夜见闻的主体段。

韩愈诗歌赏析

韩愈诗歌赏析

韩愈诗歌赏析韩愈诗歌赏析韩愈《山石》诗歌赏析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倾向于轻浮靡丽的时期,尤其是齐、梁、陈三朝一百年间,诗文都只讲文字之美,而内容空虚,思想庸俗。

诗则盛行宫体,文则堆砌骈语。

经过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盛唐的王维、孟郊、李白、杜甫,诗的风气总算纠正过来了,但文体却还以骈语为主。

开元、天宝以后,张说、贾至、李华、独孤及、元结等人,曾有志于改变文风,写作醇朴通畅的新散文,但只是个人的努力,而没有成为风气。

到韩愈出来,猛力攻击近体文的陈言滥调,主张写散文要学习“三代两汉之书”,要学习孟子、荀子、司马迁、扬雄的文章。

除了他自己的实践以外,他的学生李翱,皇甫湜等人也跟着写作新散文。

他们的口号虽是复古,其成就却是在继承先秦、两汉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扫荡了六朝以来浮靡骈俪的文风。

因此,在文学史上,韩愈的地位,首先是一位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但是,在诗的领域中,韩愈也是一位唐诗的大家。

他的作诗,也实践了他对散文的理论:文字要排除陈言滥调,排除隐晦诘曲。

思想内容要“言之有物”。

就是要求先有情感,然后作诗,不要无病呻吟。

这也就是刘勰所谓要“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见《文心雕龙情采》)。

他把诗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统一起来,散文里用的词藻,也可以用在诗里。

又把散文的语法结构和诗的语法结构统一起来,诗的句法並不需要改变散文的句法。

这样,他的三百八十首诗就呈现了一种新的面目:因为不避免散文词语,他的诗里出现了许多人以为生涩、怪僻的词语;因为引进了散文的句法、篇法,他的诗就象是一篇押韵的散文。

韩愈《山石》简析

韩愈《山石》简析

韩愈《山石》简析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①,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②。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③。

山红涧碧纷烂漫④,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⑤?嗟哉吾党二三子⑥,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解】
①荦(luò)确:大石矗立,险峻不平。

行径微:行走的路径狭窄。

②疏粝:简单的饭菜。

疏,通“蔬”。

粝,指糙米。

③穷烟霏:到处都是烟云。

④山红涧碧:指山中的红花,涧底的碧水。

枥:同“栎”,落叶
乔木。

⑤:被人笼络、控制。

⑥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诗人和朋友到洛水钓鱼,夜宿惠林寺而作。

诗吸取散文笔法,按行程的顺序,记述了诗人从黄昏到寺、夜深宿寺及天明离寺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对古寺深山的幽深瑰奇的景色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热爱。

全诗节奏舒缓,语言清新自然,洋溢作者真挚的情感。

韩愈的《山石》的诗意

韩愈的《山石》的诗意

韩愈的《山石》的诗意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解】:1、荦确:险峻不平。

2、枥:同“栎”,落叶乔木。

3、局束:拘束。

4、更:再。

【韵译】: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象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赏析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倾向于轻浮靡丽的时期,尤其是齐、梁、陈三朝一百年间,诗文都只讲文字之美,而内容空虚,思想庸俗。

诗则盛行宫体,文则堆砌骈语。

经过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盛唐的王维、孟郊、李白、杜甫,诗的风气总算纠正过来了,但文体却还以骈语为主。

开元、天宝以后,张说、贾至、李华、独孤及、元结等人,曾有志于改变文风,写作醇朴通畅的新散文,但只是个人的努力,而没有成为风气。

到韩愈出来,猛力攻击近体文的陈言滥调,主张写散文要学习“三代两汉之书”,要学习孟子、荀子、司马迁、扬雄的文章。

除了他自己的实践以外,他的学生李翱,皇甫湜等人也跟着写作新散文。

他们的口号虽是复古,其成就却是在继承先秦、两汉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扫荡了六朝以来浮靡骈俪的文风。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原文、赏析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原文、赏析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出自唐代韩愈的《山石》
原文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鞿一作:靰)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古诗《山石》的赏析

关于古诗《山石》的赏析

古诗《山石》的赏析关于古诗《山石》的赏析《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古诗《山石》的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诗文解释】山石险峻,行走的道路狭窄,黄昏时分到了寺院看见蝙蝠飞旋。

进入堂屋坐在台阶上,雨已经下够停止了,雨后的芭蕉叶子更大,栀子花开得更盛更美。

僧人说古壁上的佛画画得很好,用火把照着看果然稀奇。

铺好了床,扫净了卧席,准备好羹饭。

简单的饭菜也足够充饱我的肚子。

夜深了卧在床上听不到一点儿虫声,清冷的月光从山岭中升起来月光照进门里。

天亮独自离去辨不清道路,转来转去,时高时低,终于出了一片烟雾。

山红涧绿,缤纷灿烂,时时见到松树、栎树树杆都有十围大小。

遇到流水赤脚踩着涧里的石头,水声激越,风吹动了我的衣服。

人生能够像这个样子就可以自得其乐了,何必拘束自己被别人控制。

哎,我们这些同道的朋友,怎么到了老年还不归来呢?【词语解释】荦确:险峻不平貌。

微:狭窄。

寺:指惠林寺,在今河南洛阳。

栀子:夏开白花,香味浓烈。

稀:依稀,隐约。

置:供应。

疏粝:粗米饭。

百虫绝:指百虫鸣声止息。

扉:门窗。

无道路:指辨认不清道路。

烟霏:泛指烟云雾霭。

纷烂漫:色彩繁艳。

枥:落叶乔木。

围:合抱曰围,或以三、五寸为一围。

激激:水流湍急声。

局束:受拘束。

鞿:马缰绳,此指限制。

吾党二三子:指与诗人志趣相投的几个人。

不更:更不,再不。

【诗文赏析】本诗采用游记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描写了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游踪写得详尽,颇像游记,却又诗意盎然,不似流水帐的呆板,表现出了山野的自然美,这也是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

《师说》同步素材——山石欣赏

《师说》同步素材——山石欣赏
渡口,在碧溪岨等待着自己心爱的青年归来,可使“这个人也许 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在这三角恋爱的种种纠葛中,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父子之亲、 睦邻之意,生动地表现了边城人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沈从 文通过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这 部作品人物形象生动细腻,山光月色描写的诗意盎然。着名评论家李建吾称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亚 洲周刊》在评选 20 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时,将《边城》评为百强第二名,真 是很有见地。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快速默读课文; 2、讨论并概括文章三部分的大意 (一)写翠翠爱情的萌动和对爷爷深深的依恋。 (驿动的心) (二)写翠翠甜甜的梦境和爷爷为对傩送情歌的期待。 (未了情缘)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翠翠的形象 翠翠是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在他身上,对祖父深沉的依恋与对 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与内心的炽热多情,异乎寻常地融合在于 一体。 2、分析爷爷的形象 小说中的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是一个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 至亲的老人。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在生活上、感情上对她无比关怀,尽 力体谅。
深了卧在床上听不到一点儿虫声,清冷的月光从山岭中升起来月光照进门 里。天亮独自离去辨不清道路,转来转去,时高时低,终于出了一片烟雾。 山红涧绿,缤纷灿烂,时时见到松树、栎树树杆都有十围大小。遇到流水赤 脚踩着涧里的石头,水声激越,风吹动了我的衣服。人生能够像这个样子就 可以自得其乐了,何必拘束自己被别人控制。哎,我们这些同道的朋友,怎 幺到了老年还不归来呢? 【词语解释】荦确:险峻不平貌。 微:狭窄。 寺:指惠林寺,在今河南洛阳。 栀子:夏开白花,香味浓烈。 稀:依稀,隐约。 置:供应。 疏粝:粗米饭。 百虫绝:指百虫鸣声止息。 扉:门窗。 无道路:指辨认不清道路。 烟霏:泛指烟云雾霭。 纷烂漫:色彩繁艳。 枥:落叶乔木。 围:合抱曰围,或以三、五寸为一围。 激激:水流湍急声。 局束:受拘束。 鞿:马缰绳,此指限制。 吾党二三子:指与诗人志趣相投的几个人。

《山石》韩愈

《山石》韩愈

描写山石的词语有什么6描写山石的词语有:巍峨壮丽、山明水秀、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巍然屹立上述词语的表述:1.巍峨壮丽【wēiézhuànglì】:形容建筑物或山高大雄壮而美丽。

2.山明水秀【shānmíngshuǐxiù】:形容风景优美。

3.山势雄伟【shānshìxióngwě】:山很壮观又高大。

4.气势磅礴【qìshìpángbó】:形容气势极其宏壮壮丽。

5.巍然屹立【wēirányì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

描绘山不好词:山坳、山包、山城、山川、山村、山地、山颠、山顶、山峰、山旮旯、山冈、山岗子、山高水低、山根山沟、山谷、山河、山洪、山鸡、山涧、山脚、山结、山口、山岚、山梁、山林、山岭、山陵、山明水秀山路、山路、山峦、山脉、山门、山南海北、山坡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势、山头、山凹、山坞、山峡山水、山险、山崖、山腰、山野、山岳、山嘴、山子高山群山奇山荒山山坡山林千山一碧万山丛中千姿百态山石解闷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高树茂谷下分谷青山绿水青海青山峰上加峰性灵明丽寸草不生矗立云霄云雾织成奇峰矗立巍然屹立山势壮丽群山簇立千山万岭描绘山四个字成语:峰峦壮丽峰峦叠嶂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连绵起伏千峰万仞危峰兀立奇峰杂乱,怪石嶙峋,,重峦叠嶂,孤峰凸起,山包海容、山崩川竭、山崩地坼、山崩地裂、山崩地塌山崩地陷、山崩海啸、山崩水竭、山崩钟应、山长水阔山长水远、山川米聚、山肤水豢、山复整妆、山高皇帝远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公倒载、山光水色山寒水冷、山河表里、山河易改,本性难移、山呼海啸、山鸡舞镜山积波委、山节藻棁、山砠水厓、山枯石死、山亏一篑山林隐逸、山溜穿石、山眉水眼、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鸣谷应、山木自寇、山南海北、山栖谷饮、山栖谷隐山清水秀、山穷水断、山穷水尽、山穷水绝、山容海纳山锐则不低、山上并无老虎,猴子表示大王、山水相连、山童石烂、山颓木坏山行海宿、山肴海错、山肴野蔌、山肴野湋、山摇地动山遥路远、山遥水远、山阴乘兴、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夜雪山吟泽唱、山雨欲来风满楼、山珍海错、山珍海味、山止川行山峙渊渟、山中并无好汉,猢狲表示霸王、山中宰相、山重水复、山陬海噬山陬海澨挨山塞海、巴山度岭、巴山蜀水、巴山夜雨、巴山越岭拔山超海、拔山盖世、母母举鼎、拔山扛鼎、跋山涉川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宝山空回、背山起楼、被山带河冰山难靠、冰山易倒、残山剩水、尺山寸水、崇山峻岭愁山闷海、出山泉水、春山如笑、丛山峻岭、刀山火海刀山剑树、倒山倾海、道山学海、登山临水、登山涉水登山小鲁、登山越岭、登山陟岭、东山复起、东山高卧东山再起、东山之志、堆山积海、恩山义海、翻山越岭逢山开道、逢山开路、高山景行、高山峻岭、高山流水高山仰之、高山仰止、隔山卖老牛、关山迢递、关山阻隔观山玩水、冠山戴粒、河山带砺、河山之德、怀山襄陵回山倒海、回山转海、火山汤海、箕山挂瓢、箕山之操箕山之风、箕山之节、箕山之志、江山好改,本性难移、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江山如故、江山如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荆山之玉、开山鼻祖、开山老祖、开山始祖、开山祖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跨山压海、昆山片玉、昆山之玉、乐山爱水乐山乐水、离山调虎、砺山带河、连山排海、庐山面目庐山真面、庐山真面目、满山遍野、漫山遍野、漫山塞野盟山誓海、弥山亘野、名山大川、名山胜川、名山胜水名山事业、模山范水、南山可移、南山铁案、爬山涉水排山倒海、排山压卵、千山万壑、千山万水、堑山堙谷敲山振虎、敲山震虎、青山不老、青山绿水、青山一发穷山恶水、穷山僻壤、丘山之功、人山人海、肉山脯林肉山酒海、如山压卵、三山五岳、深山长谷、深山老林深山密林、深山穷谷、深山穷林、深山野墺、深山幽谷升山采珠、剩山残水、尸山血海、誓山盟海、寿山福海四山五岳、他山攻错、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太山北斗泰山北斗、泰山不想土壤、泰山鸿毛、泰山梁木、泰山盘石泰山磐石、泰山其颓、泰山压顶、泰山压卵、梯山航海梯山架壑、梯山栈谷、铜山金穴、铜山铁壁、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童山濯濯、投山窜海、为山止篑、文山会海、巫山洛浦巫山云雨、西山日薄、仙山楼阁、仙山琼阁、显山露水挟山超海、一山不藏二虎、依山傍水、移山拔海、移山倒海移山回海、移山竭海、移山跨海、移山填海、移山造海阴山背后、银山铁壁、游山玩景、游山玩水、逾山越海远山芙蓉、栈山航海、这山望着那山高、枕山臂江、枕山负海枕山襟海、枕山栖谷、指山卖磨、指山说磨、重山复岭重山复水、重山峻岭、劚山觅玉、铸山煮海、阻山带河钻山塞海、醉山颓倒、坐山观虎斗描绘山的句子山存有豪迈的风采,山也存有朴素的品格人在山顶,你可以真的山再巍峨,人也能够把它打败,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现,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丽山虽无言,然非无声丰满天地,高璩四季,良苦用心千古,启迪万物山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念它厚,年长时念它薄山最朴素的品质就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就是它身上所有存有的总和大地何其辽阔,而山其实更壮丽不得志青山,凝重千载,那峻拔的峭壁有如壮士的傲骨,那老衲的山谷有如仁者的老身那山,丰满得像是个巨人,头顶矗立。

游山玩水自得其乐韩愈《山石》及赏析

游山玩水自得其乐韩愈《山石》及赏析

【导语】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称韩吏部。

谥号“⽂”,⼜称韩⽂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语⾔,破骈为散,扩⼤⽂⾔⽂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起⼋代之衰”,明⼈推他为唐宋⼋⼤家之⾸,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集》⾥。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者,是尊儒反佛的⾥程碑式⼈物。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韩愈《⼭⽯》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唐代:韩愈⼭⽯荦确⾏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芭蕉叶⼤栀⼦肥。

僧⾔古壁佛画好,以⽕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绝,清⽉出岭光⼊扉。

天明独去⽆道路,出⼊⾼下穷烟霏。

⼭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围。

当流⾚⾜踏涧⽯,⽔声激激风吹⾐。

⼈⽣如此⾃可乐,岂必局束为⼈鞿?嗟哉吾党⼆三⼦,安得⾄⽼不更归。

译⽂⼭⽯峥嵘险峭,⼭路狭窄像⽺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阶,刚下透⾬⼀场,经⾬芭蕉枝粗叶⼤,⼭栀更肥壮。

僧⼈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准备⽶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停⽌吵嚷,明⽉爬上了⼭头,清辉泻⼊门窗。

天明我独⾃离去,⽆法辨清路向,出⼊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花鲜红涧⽔碧绿,光泽⼜艳繁,时见松栎粗⼤⼗围,郁郁⼜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淌,⽔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裳。

⼈⽣在世能如此,也应⾃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还不再返回故乡?注释(1)⼭⽯:这是取诗的⾸句开头三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法,它与诗的内容⽆关。

(2)荦确(luòquè洛却):指⼭⽯险峻不平的样⼦。

《山石》韩愈唐诗全诗赏析

《山石》韩愈唐诗全诗赏析

《山石》韩愈唐诗全诗赏析《山石》是唐代家韩愈的诗作,被选入《三百首》。

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惠林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愿为世俗羁绊的心情。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山石》韩愈唐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原文】山石⑴山石荦确行径微⑵,黄昏到寺蝙蝠飞⑶。

升堂坐阶新雨足⑷,芭蕉叶大栀子肥⑸。

僧言古壁佛画好⑹,以火来照所见稀⑺。

铺床拂席置羹饭⑻,疏粝亦足饱我饥⑼。

夜深静卧百虫绝⑽,清月出岭光入扉⑾。

天明独去无道路⑿,出入高下穷烟霏⒀。

山红涧碧纷烂漫⒁,时见松枥皆十围⒂。

当流赤足踏涧石⒃,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⒄,岂必局束为人靰⒅?嗟哉吾党二三子⒆,安得至老不更归⒇。

【注释】⑴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二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⑵荦确(luòquè):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行径:行下次的路径。

微:狭窄。

⑶蝙蝠:哺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

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⑷升堂:进入寺中厅堂。

阶:厅堂前的台阶。

新雨:刚下过的雨。

⑸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

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⑹佛画:画的佛画像。

⑺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

一作“稀少”解。

所见稀:即少见的好画。

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⑻置:供。

羹(gēng):菜汤。

这里是泛指菜蔬。

⑼疏粝(lì):糙米饭。

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

饱我饥:给我充饥。

⑽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⑾清月:清朗的月光。

出岭:指清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

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

扉(fēi):门。

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山石》

《山石》

《山石》作者: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解】:1、荦确:险峻不平。

2、枥:同“栎”,落叶乔木。

3、局束:拘束。

4、更:再。

【韵译】: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象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评析】: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只是用诗的开头二字作题罢了。

诗人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见,所闻,所思。

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

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 ”是全文主旨。

全诗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

韩愈《山石》全诗翻译和赏析

韩愈《山石》全诗翻译和赏析

韩愈《山石》全诗翻译和赏析韩愈《山石》全诗翻译和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山石》全诗翻译和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诗人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属河北),籍贯河阳(今河南孟县)。

三岁丧父,由嫂氏抚养成人。

贞元进士,先后赴宣武节度、徐泗濠节度幕中任职,入朝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贬山阳令。

宪宗朝还京官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知制诰,随裴度征淮西平叛有功,迁刑部侍郎,以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

穆宗朝调任吏部侍郎。

病逝长安。

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注释】荦确:山石不平的样子。

支子:即栀子,夏天开花,色白而香。

疏粝:简便的饭食。

粝指糙米。

百虫绝:各种虫声均息。

枥:同“栎”,一种落叶乔木。

羁:马缰绳。

此作动词,指被人控制。

【简析】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只是用诗的开头二字作题罢了。

诗人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见,所闻,所思。

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

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是全文主旨。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的意思_全诗赏析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的意思_全诗赏析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赏析诗以开头“山石”二字为题,却并不是歌咏山石,而是一篇叙写游踪的诗。

这诗汲取了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在韩愈以前,记游诗一般都是截取某一侧面,选取某一重点,因景抒情。

汲取游记散文的特点,详记游踪,而又诗意盎然,《山石》是有独创性的。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述游踪,很容易弄成流水账。

诗人手段高明,他象电影摄影师选好外景,人物在前面活动,摄影机在后面推、拉、摇、跟,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在读者眼前出现。

每一画面,都有人有景有情,构成独特的意境。

全诗主要记游山寺,一开头,只用“山石荦确行径微”一句,概括了到寺之前的行程,而险峻的山石,狭窄的山路,都随着诗中主人公的攀登而移步换形。

这一句没有写人,但第二句“黄昏到寺蝙蝠飞”中的“到寺”二字,就补写了人,那就是来游的诗人。

而且,说第一句没写人,那只是说没有明写;实际上,那山石的荦确和行径的细微,都是主人公从那里经过时看到的和感到的,正是通过这些主观感受的反映,表现他在经过了一段艰苦的翻山越岭,黄昏之时,才到了山寺。

“黄昏”,是很难变成可见可感的清晰画面的。

他巧妙地选取了一个“蝙蝠飞”的镜头,让那只有在黄昏之时才会出现的蝙蝠在寺院里盘旋,就立刻把诗中主人公和山寺,统统笼罩于幽暗的暮色之中。

“黄昏到寺”,当然先得找寺僧安排食宿,所以就出现了主人公“升堂”的镜头。

主人公是来游览的,游兴很浓,“升堂”之后,立刻退出来坐在堂前的台阶上,欣赏那院子里的花木,“芭蕉叶大栀子肥”的画面,也就跟着展开。

《山石》韩愈

《山石》韩愈

《山石》韩愈《山石》韩愈韩愈的《山石》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

山石⑴山石荦确行径微⑵,黄昏到寺蝙蝠飞⑶。

升堂坐阶新雨足⑷,芭蕉叶大栀子肥⑸。

僧言古壁佛画好⑹,以火来照所见稀⑺。

铺床拂席置羹饭⑻,疏粝亦足饱我饥⑼。

夜深静卧百虫绝⑽,清月出岭光入扉⑾。

天明独去无道路⑿,出入高下穷烟霏⒀。

山红涧碧纷烂漫⒁,时见松枥皆十围⒂。

当流赤足踏涧石⒃,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⒄,岂必局束为人靰⒅?嗟哉吾党二三子⒆,安得至老不更归⒇。

【注释】⑴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二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⑵荦确(luòquè):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行径:行下次的路径。

微:狭窄。

⑶蝙蝠:哺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

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⑷升堂:进入寺中厅堂。

阶:厅堂前的台阶。

新雨:刚下过的雨。

⑸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

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⑹佛画:画的佛画像。

⑺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

一作“稀少”解。

所见稀:即少见的好画。

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⑻置:供。

羹(gēng):菜汤。

这里是泛指菜蔬。

⑼疏粝(lì):糙米饭。

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

饱我饥:给我充饥。

⑽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⑾清月:清朗的月光。

出岭:指清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

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

扉(fēi):门。

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⑿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步行的意思。

⒀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的意思。

霏:氛雾。

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⒁山红涧碧:即山花红艳、涧水清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翻译赏析
《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

古诗全文如下: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前言】
《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惠林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愿为世俗羁绊的心情。

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

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
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靰”是全诗主旨。

全诗颇显韩愈“以文为诗”的特色,其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

【注释】
⑴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二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⑵荦确(uòquè):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行径:行下次的路径。

微:狭窄。

⑶蝙蝠:哺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

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⑷升堂:进入寺中厅堂。

阶:厅堂前的台阶。

新雨:刚下过的雨。

⑸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

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⑹佛画:画的佛画像。

⑺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

一作“稀少”解。

所见稀:即少见的好画。

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⑻置:供。

羹(gēng):菜汤。

这里是泛指菜蔬。

⑼疏粝(ì):糙米饭。

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

饱我饥:给我充饥。

⑽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⑾清月:清朗的月光。

出岭:指清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

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

扉(fēi):门。

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⑿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步行的意思。

⒀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的意思。

霏:氛雾。

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⒁山红涧碧:即山花红艳、涧水清碧。

纷:繁盛。

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

⒂枥(ì):同“栎”,落叶乔木。

木围:形容树干非常粗大。

两手合抱一周称一围。

⒃当流:对着流水。

赤足踏涧石:是说对着流水就打起赤脚,踏着涧中石头淌水而过。

⒄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说的山中赏心乐事。

⒅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

靰(ī):马缰绳。

这里作动词用,比喻受人牵制、束缚。

⒆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

⒇安得:怎能。

不更归:不再回去了,表示对官场的厌弃。

【翻译】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
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

【赏析】
题目“山石”不是本要专门抒发的内容,而是取首句的头两个字而已。

这是一首记游诗,按时间地点依次写来,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芭蕉叶大栀子肥”,写黄昏到寺所见景色。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杂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次句写古寺的荒凉陈旧,到黄昏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纷攘攘。

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突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

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景物: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爽快。

第二部分从“僧言古壁佛画好”至“清月出岭光入扉”,写入寺后一夜的情景。

这里一部分先写僧人的热情招待,先是主动地向客人介绍古壁佛画,兴致勃勃地擎着蜡烛引着客人前去观看。

“稀”字既道出壁画的珍贵,也生动地显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接着写僧人的殷勤铺床置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一见僧人生活的简朴,二见诗人对
僧家招待的满意之情。

后两句写夜深入睡,“百虫绝”从反面衬托出
深山古庙虫鸣之盛,直到夜深之后才鸣声渐息。

“清月出岭光入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诗句的意境,使人有无限静寂之感。

第三部分从“天明独去无道路”至“水声激激风吹衣”,写晨去
的路上所见所感。

雨后的深山,晨雾缭绕,曲径萦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难行。

一个“穷”字,写出诗人奔出雾区的喜悦。

接下去描绘脱离雾区,在一片晴朗中所见到的秀丽山景:峭崖上红花一片,山涧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壮的松、枥树时时跃入眼帘。

“时见”
二字看似平常,实有精确的含意,它表明这些松、枥树不是长在一处的,而是诗人在行进中时时见到的。

如此便把景色拉开,使读者的意念像跟着诗人行走似的一路领略山中风情。

下两句写新雨后的山涧,水流横溢,激溅奔泻,致使诗人脱去鞋子,提起裤管,小心翼翼地在溪流中移进。

山风阵阵,牵衣动裳,使人有赏不尽的山、水、风、石的乐趣。

这里景色丰富,境地清幽。

所以诗写到此,很自然地引出最后一段。

第四部分从“人生如此自可乐”到最后,是抒写情怀。

韩愈在长期的官场生活中,陟黜升沉,身不由己,满腔的愤懑不平,郁积难抒。

故对眼前这种自由自在,不受人挟制的山水生活感到十分快乐和满足。

从而希望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能一起来过这种清心适意的生活。

这种痛恨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首诗看似平凡,实际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突出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赋体中“铺采摛文”的手法。

所谓赋体的“铺采摛文”,就不
是一般地叙事状物,而是在记叙的过程中兴会淋漓地、铺扬蹈厉地状写事物,绘景抒情,使之物相尽形,达到辗转生发的艺术效果。

《山石》诗便是如此。

无论是开头部分的黄昏到寺,还是其后的歇寺、离寺,先后按时间推移,把在这一段时间中的所做所为、所见所闻、交待得清清楚楚。

而这些事都是日常的平凡之事(像入寺、坐阶、看画、铺床、睡觉、晨起登程等);客观之景(像大石、蝙蝠、芭蕉、栀子、月光、晨雾、山花、涧水、松枥等)就像一篇记事的日记一般,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诗人却在这些无甚奇特的事物中,洋溢着真挚之情,状写出美妙之景,从而生发出无限的诗意。

如“黄昏到寺蝙蝠飞”,
虽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也无雕饰的词语,但却十分有力地烘托出深山古寺在黄昏中的气氛,使人如见古寺之荒凉,环境之沉寂。

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种美妙的诗意。

再如“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又是一幅多么优美的图画。

水声激激,风扯衣衫,一位赤足的人在溪流中上下小心踏石过流,其神其态,其情其趣,使人对这幅充满诗意的“山涧行”的图画,产生无限生趣。

这就是诗人“铺采摛文”笔法所升华出的功力。

这首诗为传统的纪游诗开拓了新领域,它汲取了山水游记的特点,按照行程的顺序逐层叙写游踪。

然而却不像记流水账那样呆板乏味,其表现手法是巧妙的。

此诗虽说是逐层叙写,仍经过严格的选择和经心的提炼。

如从“黄昏到寺”到就寝之前,实际上的所经所见所闻所感当然很多,但摄入镜头的,却只有“蝙蝠飞”、“芭蕉叶大栀子肥”、寺僧陪看壁画和“铺床拂席置羹饭”等殷勤款待的情景,因为这体现
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为人靰”的幕僚生活相对照,使诗人萌发了归耕或归隐的念头,是结尾“主题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据。

关于夜宿和早行,所摄者也只是最能体现山野的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那些镜头,同样是结尾的主题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据。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