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如海洋温度、盐度、氧气含量、浮游生物数量等,我们可以获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其次,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海洋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

通过对海洋资源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海域的资源分布情况、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以及不同利用方式对资源的影响。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合理规划海洋开发活动,避免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行为。

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和预测海洋环境变化。

通过对海洋环境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如海啸、台风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监测海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事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另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对大量的海洋科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科学规律和趋势,推动海洋科学的发展。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

然而,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数据的获取和整合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海洋数据的收集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机构,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海洋数据的统一标准和共享机制,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其次,大数据分析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这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

简述我国海洋发展现状

简述我国海洋发展现状

简述我国海洋发展现状我国海洋发展现状的简述海洋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发展利益空间,也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要素和战略资源。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增速保持在10%以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国海洋产业正在由传统渔业、海洋交通和海洋旅游向高新技术产业、海洋能源和海洋环保等方向转变。

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制造、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海洋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其次,我国海洋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中国的海洋科研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科研人员队伍庞大,并且不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我国海洋科研设备先进,能够进行深海勘探、海洋资源开发等前沿研究。

我国在海洋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深海探测、海洋生物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

再次,我国海洋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中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法》等。

我国还参与了国际海洋法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法律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海洋事务合作。

此外,我国海洋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加强了对海洋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加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

通过建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设立海洋环境综合治理试点等举措,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然而,我国海洋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我国海洋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仍依赖进口。

另一方面,海洋环境污染、过渔过捕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和环境治理力度。

总而言之,我国海洋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海洋科研力量的不断增强为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保障。

在未来,我国还需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健全海洋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1. 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海洋中的资源分布、数量以及质量。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海洋数据,科学家们可以预测出海洋中潜在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指导勘探和开发工作。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优化勘探和开发方案,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的状况,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海洋生态数据,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污染状况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科学家们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保护中的挑战1. 数据获取与处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大量的海洋数据作为基础,但是目前海洋数据的获取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数据采集设备和手段的不完善使得数据的获取变得困难。

此外,大数据的处理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海洋数据也是一个挑战。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如海洋地质、生态环境等数据。

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数据采集与共享为了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加强海洋数据的采集与共享。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合作,共同建立海洋数据采集和共享平台,提高数据的获取和利用效率。

2. 发展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分析和处理数据,但是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和行动指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论海洋强国梦

论海洋强国梦

论海洋强国梦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走向海洋是所有强国共同的战略选择,是人类未来的出路。

我国在实现海洋强国梦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阻挠,如何捍卫海权,如何发展海洋强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共同的问题。

关键字:中国梦海洋强国梦海权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把海洋强国战略列为政府重要工作任务。

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建设海洋强国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海洋强国梦,才会进一步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建设“海洋强国”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梦,正是我们中国梦的一部分.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实现海洋强国梦实现海洋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首先必须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

我国应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积极调整并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强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建设现代渔业经济区。

培植特色优势品种,加强水产养殖的规范管理,加快水产良种产业化,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强力防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出现于海洋经济发展过程。

实现海洋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海洋环保.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的原则,在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同时,切实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使沿海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资源承载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环境生态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加快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必不可少的是科技的创新发展。

海洋资源的开采需要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公约》虽然规定国际海底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实行“平行开发”的原则,但由于各国综合国力相当悬殊,事实上难以平等。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挖掘、模型预测等方法,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一、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环境数据汇集和存储传统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工收集和处理数据,过程繁琐耗时,存在一定误差。

而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海洋环境数据的自动汇集和存储,大大提高了数据收集和处理效率,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海洋环境数据分析和挖掘海洋环境数据是非常庞大的,而海洋环境变化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海洋环境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有效发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性,并进行模型预测。

3. 海洋环境模拟和预测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模型可以通过海洋环境模拟和预测,为海洋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模拟和预测,可以尽可能地还原实际环境,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海洋环境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二、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协助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还能在管理和决策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撑。

例如:1. 海洋生态系统监管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变化,预测不良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

利用大数据技术中的机器学习,还可以开发预测模型,为海洋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时空分布分析,发掘海洋环境污染的规律和原因,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通过模型预测,可以进行污染事故的场景模拟,提前设想最佳应对方案。

3. 海洋环境审批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结合海洋环境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海洋环境审批。

三、展望当前,海洋环境的污染、变化和损害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如何保护好海洋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使命。

我国海洋数据平台综述研究

我国海洋数据平台综述研究

0引言我国拥有300多万km 2的管辖海域和1.8万km大陆岸线,海洋资源丰富,构建协同性海洋数字平台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临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根据计划,排海时间至少持续30年[1]。

这对全球公海环境及我国临海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大压力,也对海洋水环境监测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环境监控预警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实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明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加强水环境监控预警国际交流合作[2]。

2021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总体方案(2021—2025年),方案包括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海洋生态分类分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监测能力建设等[3]。

我国海洋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智慧海洋信息技术和平台建设总体上能力不强,不能满足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总体需求[4]。

针对水污染预警及海洋生态多样性保护,建立综合性、预警性海洋大数据平台有深远意义。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以综述方式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海洋数据平台的研究现状,并对海洋数据平台建设提出具体意见,以期为高融合、协同性海洋数据提供信息支撑。

1数据平台及海洋数据平台研究现状1.1可视化及聚类分析1.1.1以“数据平台”为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为更加直观地分析海洋数据平台的发展状况,本文利用中国知网学术平台,以“数据平台”为主题词,设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29日,得到1387篇期刊论文,利用Vosviewer 软件制作关键词聚类表(见表1)。

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快速定位数据平台中的热点探究领域。

聚类区1区突出了数据平台的概念性特征,如信息化、全产业链及大数据平台等;聚类2区重点突出数据平台的技术,如区块链技术,同时可以看到,数字平台在医疗和政府政务服务中普及度较高;聚类3区聚焦于医疗临床科研、智慧校园及数据平台的安全性等领域。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其研究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海洋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1. 海洋地质学研究进展海洋地质学研究是对海洋底部和沉积物特性的探索,通过对地球历史演变的了解,揭示了地球内部和外部过程的深度和速度。

近年来,海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地震活动、海底地形、岩石成因以及古地磁等方面。

其中,海底地形的研究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海洋生物学研究进展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类生物群落和个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和海洋环境对生物影响的评估等方面。

例如,鱼类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而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研究则有助于保护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

3. 海洋物理学研究进展海洋物理学是研究海洋中运动、力学和能量转换等现象的学科。

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海洋循环、海洋气候变化和海洋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等方面。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先进的数值模型,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海洋的温度、海洋流动和海洋风暴等现象,为海洋工程和海洋交通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4. 海洋化学研究进展海洋化学研究涉及水体中的溶解物质、营养盐、有机物和微量元素等方面。

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海洋酸化、营养盐循环和有机物质的来源与去向等方面。

例如,海洋酸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气二氧化碳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对营养盐循环的研究则有助于评估海洋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结论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迅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们揭示了海洋的奥秘。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建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推动海洋科学的发展。

只有深入了解海洋,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个珍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hnson B. Advances in marine geology research. Earth Sciences Review, 2010, 35(2): 189-201.[2] Chen C, Li M. Recent progress in marine bi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2, 45(3): 245-259.[3] Wang L, Zhang Q. Advances in marine physics research.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2015, 52(5): 326-334.[4] Liu H, Zhang 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arine chemistry research. Marine Chemistry Review, 2018, 65(4): 421-435.。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引入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海洋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也开始逐渐运用大数据技术。

本文将就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海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海洋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极为看重的事业。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海洋开发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数据处理难度大、数据来源不稳定、数据处理时间长等问题。

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海洋开发的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海洋开发研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诸如数据处理难度大、数据来源不稳定等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大数据技术的高效、准确、迅速的处理能力,可以为海洋开发提供强大的支持。

下面将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大数据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决定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针对海洋环境的数据采集手段中,一般包括各种实时感应设备、卫星遥感系统等,以及与海底、海面相连的软硬件系统,涉及通信技术、数值计算、控制策略等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将大量分散于海洋环境之中的数据采集到一起,形成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源。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大数据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针对海洋开发而言,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加速处理,从而形成可供后续分析使用的结构化数据。

同时,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地清洗无效、瑕疵、低价值的数据,从而提高利用价值。

3、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模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提取出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

在海洋开发中,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模块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海洋环境的动态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海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践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涵盖了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个领域。

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海洋科学领域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探讨其潜在的价值和实际落地情况。

一、海洋数据的挑战海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其涵盖了广阔的海洋面积和深度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海洋数据可分为遥感数据和采集数据两大类,其中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卫星和地球观测站等,采集数据包括了海洋浮标、潜水器、声纳测量等多种形式。

然而,海洋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并非易事,这其中存在着一些挑战:1. 多源异构性:海洋数据来自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机构,形式和格式差异很大,需要进行整合和标准化。

2. 数据密度低:由于海洋的广阔性和多样性,其数据密度比较低,难以得出准确结论和预测结果。

3. 质量不一:海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些可能存在误差和漏洞,对分析和模型预测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数据存储难度:海洋数据体积巨大,传输和存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海洋数据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难以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来准确处理和解读这些数据。

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二、海洋科学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气候研究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候调节器之一,对地球气候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海洋科学家们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海气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影响。

例如,大气海洋模式可以将海洋气候数据与大气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建立海洋环境与气候的动态变化模拟,并预测海洋温度、盐度和海洋生态等变化趋势。

2. 海洋生态研究海洋生态是研究海洋生物群落和其生态系统的学科,其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持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生态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发现生态灾害和污染物的来源和流向等。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行政管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一、引言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

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海洋保护方面的论文和书本等资料。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关于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主要参考的是杨守晶的《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 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王斌的《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及其它相关资料,而最重要的是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8、2009、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在这些资料里,作者们分别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其中《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主要侧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随之而来的以追求经济利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使海洋的环境现状令人堪忧, 提出有效保护和防治海洋环境的法律对策,其侧重的是海洋保护法律方面的相关问题。

而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则侧重论述我国海洋污染严重的相关实例,讨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海洋污染方面的措施建议。

而2008、2009、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等资料是最全面的讲述我国近几年来海洋环境现状,当年我国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探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也愈发深入。

而在这一领域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究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带来的新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海洋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1. 海洋环境监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多,海洋环境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大数据技术可以无缝地整合和分析大量海洋环境数据,为科学研究、污染监测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并将数据传输和处理工作全部或部分交由大数据技术完成。

2. 海洋资源勘探利用海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等,而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协助寻找新的海洋资源,而且可以辅助管理和利用现有的海洋资源。

例如借助数据挖掘算法来分析海底地形、某一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以确定适宜的勘探和开发方案。

3. 海洋运输与贸易海洋运输与贸易方向日新月异,所涉及的海事管理、船舶航线规划等事项的决策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涉及航线、天气、海洋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制定高效、精确的货运方案。

二、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1. 海洋数据处理由于海洋环境极其变幻莫测,涉及的数据类型多样,规模巨大,数据间普遍存在着关系紧密、高度维度、异构性、流式等特点,因此数据处理也成为了海洋大数据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流式计算技术,如Storm、Spark Streaming 等,快速地满足数据的处理需求。

2. 数据质量监控海洋环境下采集的大数据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感器精准度、环境变化和数据自身错误等。

因此需要有数据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错误,保证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与海洋相关的大数据处理中,快速的识别错误并进行更正。

3. 海洋大数据的存储与共享海洋环境的大数据存储和管理需要具备高效、安全、可扩展等特点,并且要求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更加便捷和顺畅。

大数据背景下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与应用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与应用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与应用研究摘要:地球上海洋占领面积约达71%,从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就从未停止,技术匮乏时期,对于多变的海洋无法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海洋环境的监测愈加深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带来集成化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大数据时代简要概述;其次,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发展优势综合概述;最后针对其数据集成发展与优化应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与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的海域进行过度开发,已经严重影响海洋的水质健康,同时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今对于海洋的探索不仅是为了研究海洋的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探究如何预防海洋灾害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逐渐进入各行各业,对于海洋环境的检测发展也具有建设性意义,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与应用进行综合的论述。

1.大数据时代概述1.1大数据时代含义现如今社会发展愈加快速,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及信息生产的速度都远大于曾经的时代,信息数据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为数据的传播与整理提供了新的思考形式。

大数据时代最初的提出是指数据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数据”将成为继“人才”之后的另一个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

对于数据的探究与应用成为新的发展形势,最初是在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开始发展,随着时代的转变,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时代目前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为,所涉及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应用工具,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收集、处理、管理并最终整理成为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信息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创新[1]。

1.2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创新发展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发展出来的新概念也是此起彼伏,首先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电子信息技术浪潮,物联网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体验升级,物联网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监控,通过感知层与传输层来进行管理与监控,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信息和数据;其次是云计算,将互联网的多种服务方式进行交互相连,提供虚拟化的资源,为数据提供高效计算能力,是云计算最主要的功能,减小信息源的扩大、信息数量的增多对数据计算带来的限制,对大数据时代下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精密的计算与归纳提供更加便捷式的服务。

大数据时代下海洋科学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海洋科学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海洋科学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在Big Data时代下,海洋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数据,包括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地质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海洋科学数据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和海洋环境、预测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分析海洋科学数据成为海洋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海洋科学数据的管理是指对海洋科学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和维护,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和长期保存。

在Big Data时代,海洋科学数据的规模庞大,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来源多样化,包括传感器观测、卫星遥感、海洋探测仪器、模型模拟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科学数据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海洋科学数据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收集和标准化规范,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

其次,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以便海洋科学家能够方便地访问和共享数据。

此外,还需要制定数据共享的政策和规定,鼓励海洋科研机构和研究者之间的数据分享和合作。

另外,海洋科学数据的分析在Big Data时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海洋科学数据的分析旨在提取其中蕴含的有价值信息,并将其应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

在面对庞大的海洋科学数据时,如何高效地提取信息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海洋科学数据分析的挑战,我们可以运用一系列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

首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并进行预测和分类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海洋生物的分布规律进行建模,以便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另外,数据可视化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海洋科学数据,通过图表和地图等形式展示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

此外,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数据融合也是海洋科学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向。

将海洋科学数据与气象、气候、地质等多个学科的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海洋与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的海洋数据资源管理策略

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的海洋数据资源管理策略
——_ Marine data is an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Managing marine data resources with big data
thinking has become a main trend in the new era of big data.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om 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 arine data resource m anagem ent,as well as the dem ands of m ar ine data resources m anagem ent, shar ing,and application.It then puts forw ard the m arine data resources m anagem ent st rategies,including unif ied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ar ine resource management,establishing multi—source tridimensional mar in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onstructing classif ication and gradation marine data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strengthening m ar ine big data analysis,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and promoting the sharing of m arine data resou r ces that ser v es the multi—user.It iS of g r eat sig n if icance to innovating m ar ine inform ation resourcesm anagem ent,prom oting dat a integration in the sea-related f ields,and efectively im proving the mar ine dat 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 under the backgr ound ofbig data in the new era.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海洋强国研究历史回顾及海洋强国内涵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海洋强国研究历史回顾及海洋强国内涵研究

国战略以来 ,我国各界对海洋强 国的研究异常热
烈 ,各 行各 业 人士 从 不 同角度 阐述 了对 海洋 强 国
内涵 的理解 和海洋 强 国建 设 的观 点 。我 国对 海洋
收录高质量期刊方面做得最好… 。同时 ,结合 多
年对 上 述 文献数 据 库 的使 用 经验 ,本 次 分析 中选 用 的是 中 国知 网 ( C N K I )数据 库 。
科 技 图 书文 献 中心 ( N S T L ) 。根 据研 究 ,中 国知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7 — 0 9
( 3 )检索方法
国知 网 ( C N K I ) 的数 据库 分类 为 :文献 、期
刊 、硕博士 、会议 、报纸等。为防止出现概念的
基金 项 目:中央级 公益 性科研 院所基 本科研 业务 费专 项资 金 ( 2 0 1 1 T O 3 )
理科 学等 1 0种 类别 。 ( 2 ) 检索词 : “ 海 洋强 国”
在 国 内常用 的 中文 文献 数 据库 资 源 主要 有 中
国知网 ( C N K I ) 、维普资讯 ( V I P ) 、万方数据知 识服务平 台数据库 ( WA N G F A N G D A T A ) 、国家
为6 0 6 2篇 、8 5 9篇 、1 4 2 4篇 、5 1 1 篇。
括基 础科 学 、工 程科 技 I 辑 、工程 科 技 I I 辑 、农
1 文 献 检 索及 分 析方 法
1 . 1 数据 库的选 择
业科 技 、医药卫 生科 技 、哲 学 与人 文科 学 、社 会
科学 I 辑、社会科学 I I 辑 、信息科技 、经济与管
6 0 6 2 篇 。按检索到的数量排序依次为期刊 ( 3 1 3 0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2篇)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2篇)

第1篇一、引言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

我国作为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海洋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为充分发挥我国海洋资源的优势,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海洋发展战略》。

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全球海洋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各国纷纷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投入,争夺海洋资源。

(2)我国海洋资源丰富。

我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3)我国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我国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和挑战。

2. 意义(1)保障国家海洋安全。

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

(2)推动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促进社会和谐。

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

三、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设海洋强国。

通过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使我国成为世界海洋强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2)保障海洋权益。

维护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国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3)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原则(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将海洋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统筹考虑海洋安全与陆地安全。

(2)坚持绿色发展。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3)坚持合作共赢。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创新驱动。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海洋科技发展,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力。

四、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1. 加强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1)开展全国海洋资源调查,掌握海洋资源家底。

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涉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十二五”

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涉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十二五”

第38卷第6期 2017年11月技术与创新管理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Vol.38 No.6Nov.2017DOI;10. 14090/ki.jscx.2017. 0605【科研管理】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涉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计量考察冯妮(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上海200240)摘要:以“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涉海研究项目为样本,对项目年代、类别、学科、机构等方面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体概括了近年来我国涉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为我国科研管理机构更好地引导学术研究、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强国;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G 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312(2017)06 -0588 -05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 Ocean Study Situationin the Background of Maritime Power Building ProjectFENG Ni{China Strategy Institute of Ocean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Q0244, China)Abstract :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cean study research projects supported by National Soci 12th Five-Y^ear Pla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ocean study in recent years and thus prov for China’s scientific research m anagement institute to guide academic research and contributes to maritime power buildingproject better.Key words:maritime power building project;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12th five plan;statistical analysis〇引言浩瀚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以上,蕴藏着大 量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至关紧要的资源,在国际 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领域均拥有举足轻重的战 略位置。

大数据技术应用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大数据技术应用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大数据技术应用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一、前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完善与成熟,海洋领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海洋产业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之前,传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很多问题:1.信息闭塞问题。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获取海洋数据十分困难。

传统的海洋数据采集方式不够高效,很难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

2.精度不高问题。

传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存在误差,导致数据精度不高,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3.科技推动不足问题。

传统海洋产业对科技推动的需求不强,缺乏足够的人才、经济支持以及科研投入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与精度,大大限制了海洋产业的发展。

三、大数据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在大数据时代,海洋数据采集的方式与效率发生了巨大改变。

通过物联网技术,各种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能够采集海洋的各种数据,如海域水温、盐度、水质、流速等各种变量,大大提高了海洋数据的效率与准确性。

此外,在采集海洋数据的同时,各种信息源的数据也被收录到了数据库中。

例如海洋交通、气象、海上采矿等各种领域的数据都能被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到,使得数据的广度与深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从而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处理在采集到了大量数据之后,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采用人工分析的方式,会存在较大的误差率,反应速度慢。

而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处理上的突破,使得数据分析变得高效、准确。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地对数据进行识别、分类与分析。

结合传感器设备从各个角度不断地采集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算法进行对海洋数据的深入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精度。

3. 数据展示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海洋数据不光能够被高精度地分析出来,同时更为精细地展示出现对于用户也有很大的作用。

铸就“海之盾”助力“海洋强国梦”

铸就“海之盾”助力“海洋强国梦”

铸就“海之盾”助力“海洋强国梦”
朱杰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13(000)021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勾勒了一幅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

建设海洋强国,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权、海防,更需要一颗“海洋之心”。

这颗“海洋之心”,则需有深厚的“海洋文化”来孕育。

只有“海洋文化”繁荣昌盛,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注入精神动力。

【总页数】2页(P19-19,20)
【作者】朱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略海洋筑梦海洋——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成就
2.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推动海洋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张惠荣在全国"海盾2006"专项执法行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实现海洋强国梦——2013·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庆祝大会简讯
4.海洋强国梦的海测担当--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深入推进“三化”建设
5.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道路——第七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简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文献综述摘要:中国海洋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海洋梦,才能托起中国梦。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世界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在 21 世纪的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海洋强国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学者们就海洋强国梦的意义、内涵、战略创新及实现海洋强国梦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形成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成果。

本文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以中国海洋强国梦的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探讨,对近年来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从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战略意义和内涵、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中国海洋强国梦中国梦文献综述一、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进而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海洋是富饶的资源宝库。

在陆地资源逐渐枯竭、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海洋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运输越来越频繁,海上航运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运转方式。

海洋是沿海国家的国防前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海洋还在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气候调节、生态系统的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总之,海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世界文明演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历史表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盛,已经与海洋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国外海洋强国战略历史脉络2500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

2公元前 4 世纪,古代欧洲集运就有了海权思想的萌芽,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就提出雅典的根本战略就是发展海军,在一切可能控制的海域确立支配地位。

3 1890 年,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提出了海权思想。

马汉认为,“成为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是控制海权”,他深入研究了 1660-1783 年间的海洋历史及这一时期的欧洲列强之间的海上战争和冲突,提出“一个国家的海上势力取决于六个因素,即地理位置、海岸特征、海岸线长度和防御的可能性、人口规模、国家对海上贸易的态度和政府政策”,从地理环境和政治现象来为国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4 英国学派海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朱利安·S·科贝特,于 1912 年创作出版了《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他指出,“那种认为一方失去制海权等于另一方马上得到制海权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海洋的正常状态不是出于哪一方控制之下,而是不受任何一方控制。

在海战中,最通常的情况是交战各方都不具有制海权”。

本书是科贝特对英国百年海洋霸权历史的理论总结,也是最早、最系统最严谨的海上战略理论著作之一。

52.马志荣.海洋强国---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3.殷克东.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综合实力测评[J].研究海洋技术,2007,(3).4.(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M]. 安常容,成忠勤.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5.(英)朱利安·S·科贝特.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M]. 仇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的谢·格·戈尔什科夫在其著作《国家海上威力》中提出了“国家海上威力理论”,“把国家的海上威力看作一个体系,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海军、运输舰队、捕鱼船队、科学考察船队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一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海洋战略。

6克拉克·雷诺兹的《制海:海权帝国的历史和战略》、赫伯特·罗辛斯基的《海权思想的发展:赫伯特·罗辛斯基论文集》、拉贾·梅农的《海上战略与大陆战争》、科林·格雷和罗杰·巴尼特的《海权与战略》分别从陆权和海权二元关系的角度研究海洋战略。

7克拉克·雷诺兹“通过对各个海权帝国的发展史做了至为宏观而深邃的评论,对帝国、海军和战略之间的关系有精辟的描述,他还对海权国与陆权国运用海权的模式做了清晰准确的概括”;8赫伯特·罗辛斯基“对于制海权、德国海权理论和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权与陆权的动态均衡过程有独到见解”;9拉贾·梅农论述了“大陆性国家在发展海权方面应该与海洋性国家保持区别”的原因。

10应当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国家在海洋强国方面的实践就日益丰富。

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西方国家在全球建立了世界市场,而海洋已经成为它们最熟悉不过的地理概念。

所以,国外对海洋强国方面6.左凤荣.俄罗斯海洋战略初探[J].外交评论,2012 ,(5).7.Clark G. Reynolds, Command of the Sea: The History and Strategy of Maritime Empires, Malabar, Florida: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48.B. Mitchell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Essays by Herbert Rosinski, Newport, Rhode: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1977.9.Raja Menon, Maritime Strategy and Continental Wars, London: Portland, OR: Cass, 1998.10.Colin S. Grey and Rager W. Baenett, ed., Seapower and Strateg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的研究,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深度上来讲,都处于领先地位,也因此诞生了大批理论和成果。

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了地缘政治理论大发展,配合着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让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理论。

(二)中国海洋强国梦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很重视海洋问题。

毛泽东就批示:“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核潜艇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就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以后他一手设计和推动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沿海起家的。

进入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历史性战略问题”。

中共十六宏观经济大报告里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

十七大指出:“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天航空、海洋等产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1996年我国出台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及行动计划。

2002年制定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9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是海洋大国,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是一个聚宝盆”。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编制了《中国2050年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图》。

刘新华认为开发利用海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

西方沿海发达国家的海洋强国崛起借助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突破发展,而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却错失了难得的良机。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实践与工业革命推动崛起的机遇,被丧失殆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内外经验教训昭示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性。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当今经济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清这些特点成为中国海洋强国梦所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11郑贵斌提到,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为时代主题; 11刘新华.现代海权与国家海洋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4,(8).另一方面,作为海洋世纪,科技日新月异,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权益争夺异常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成为国家安全的重点方向,对维系全球化和合作发展构成严重挑战"在和平与发展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强化,包括海洋在内的战略变革调整日趋深刻复杂,格局演变、关系重组与规制重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1 世纪作为海洋世纪。

海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国际社会对海洋日益重视,海洋开发与利用日趋深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辟了和平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海洋争端。

世界沿海国家普遍以新的目光关注、开发海洋。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韩国都在提出21世纪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后,又有新的筹划和部署。

美国确定了太平洋战略并重返亚太,加速向亚洲扩张。

俄罗斯在太平洋和北极也采取了战略举措。

日本积极实施“海洋立国”规划,提出海洋高新技术战略以提高国际竞争地位,并不断实施海洋扩张。

今年 4 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作为日本今后 5年海洋政策方针的《海洋基本计划》。

12该计划包括总论、未来 5 年海洋事业的基本方针、政府所承担的责任!综合推进发展海洋事业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

根据这一基本计划,日本将把振兴海洋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官民并举推动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培育新的海洋技术和海洋经济领域。

日本还将根据这一计划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并加强日本周边海域的警戒监视体制。

韩国在 2005 年制定《海洋宪章》后,加快科技和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海洋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

印度政府积极推行海洋综合管理以后也有新的动作,许多发达国家有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动向。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愈来愈依赖维护海权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无强大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则无法有效享有海权,无海权难以建设真正的世界强国。

随着国际海洋战略环境的变化,特别重视海洋,加快制定战略指导海洋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是世界范围的海洋开发和权12.伊民.日本政府通过未来5年海洋基本规划 [J].中国海洋报, 2013.6.2,(6).益竞争的基本走向,是享有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大势所趋。

我国依据世界发展大势和各国国际海洋战略进行深刻调整,制定实施海洋战略,指导海洋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