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1绪论
《动物生理学》第1章 绪论
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肾)动脉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平滑 肌收缩→动脉的口径↓→动脉的灌注量不致增大。
动脉
牵拉
p 刺激
血管 平滑
P
肌时
生理功能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 迅速、精确而短暂 体液调节-缓慢、持久而弥散 自身调节-范围小、局限 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生理学 (Human Physiology)是研究人体功能活 动规律(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内分泌、生 殖、运动、思维等)的科学。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细胞和分子 器官和系统
整体
第二节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实验:指在人(病人或健康人)
身上进行的以取得实验者所需资料的实验。
(二)动物实验:小鼠、大鼠、豚鼠、狗、
第四节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即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一、机体的内环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细胞外液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兔、猴等。
急性实验 慢性实验
在体实验 离体实验
家兔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离体蛙心灌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衰老
7
➢ 刺激(stimulus):作用于机体的内外环境变化 ➢ 反应(response):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变化 ➢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某种特定生理反应的组织 ➢ 兴奋(excitation):机体或可兴奋组织、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时,由
动物生理学-1-绪论
绪论
优点:操作比较简单,实验条
从动物体取出某种器
件易掌握,对器官、组织系统
官、组织或细胞,在
可进行较细致的研究;
模拟机体生理条件下
缺性在点,体:不内是物一的有以作定正一失为能常定去研反活的知究映动片觉对器情面的象官况性动、。和组局织限离体进实行验的实(验in vitro)
1、急性实验
在体实验(in vivo)
动物生理学
Animal Physiology
绪 论(Preface)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动物生理学的概念, 生命的基本特征,内环境稳态 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熟悉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形式及反馈机制在生理功能 自动调节中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 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 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信息通过
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活动向其原来 相反的方向变化。
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通过影
(4)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 变的。
(5)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 (6)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小;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
绪论
2、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
特殊化学物质)体内产生的活性物质,通过体液到
达较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影响其生理功能的
五、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绪论》课件
1. 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反应
兴奋:活动变强 抑制:活动变弱
◆兴奋性是反应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反应是机体具有兴奋性的表现
2. 衡量兴奋性的标准 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刺激强度﹥阈值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阈值
定义: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指令,受控部分按指 令产生活动或停止活动,受控部分不能反过来影响控制部 分的活动。
(二)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
由效应器(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作用称 为反馈。
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正 反 馈 信 息+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负 反 馈 信 息-
生命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合成自身 分解自身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异化作用
(合成代谢)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分解代谢)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一旦停止,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就终止。
二、兴奋性
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 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3.自身调节
定义:在神经、体液调节之外,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做出 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调节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如:血压↑ → 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
管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
动物生理学1序论
---------------------------------------------------------------最新资料推荐------------------------------------------------------动物生理学1序论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主讲内容(51 学时):第一章绪论(2 学时)第二章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6 学时)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6 学时)第四章血液生理(4 学时)第五章血液循环(5 学时)第六章呼吸与鳔(5 学时)第八章消化与吸收(5 学时)第七章感觉生理(4 学时)第九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5 学时)第十章内分泌(5 学时)其它:4 学时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掌握生理学理论课程内容与研究层次。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课程内容。
新陈代谢与兴奋性;内环境与稳态、生理机能调节方式。
了解生理学发展简史。
生理机能调节模式。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概述生理学概念发展史课程内容与研究层次研究方法与实验课程内容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第三节动物生理功能调节内环境与稳态调节方式调节模式第四节课程要求如何学习生理学教学参考文献要求掌握知识1 / 20点本章内容第一节生理学概述一、生理学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 ):研究机体功能(function )与机制((mechanism) ,是生物学的分支(现象与规律)。
生理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研究对象: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
动。
物生理学:家畜生理学,鱼类生理学等,属于比较生理学范畴。
特殊条件:高山生理学、潜水生理学、航空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等;环境生理学、生殖生理学等成为新兴学科。
研究层次:系统生理学,细胞生理学(普通生理学)等。
相关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普通动物学。
第一节生理学概述二、生理学发展简史生理学发展动力:人类实践活动(医学、畜牧、渔业等)。
医学的突出贡献: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理论科学。
动物生理学之绪论
第一章 绪论
5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 动物生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动物生理学是畜牧/兽医等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实践,反过 来又为指导实践服务.它既是兽医临床工作者正确认识畜禽疾病,分析致病原 因,指出合理治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的理论根椐,也是畜牧业实践中科学饲 养,迅速繁殖家畜和获取优质高产的肉\奶\蛋\皮\毛等禽畜产品的理论基础. 三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动物实验是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基本方法。 分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急性实验又分活体解剖实验和离体器官实验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2 正反馈 如果反馈信息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初始 控制信息,则称之为正反馈. 如 排尿反射\分娩过程\血液固化等都属于正反馈. (二)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是指干拢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 还可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
第一章 绪论
20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动物生理学之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第二节 体液与内循环 3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
第一章 绪论
2
掌握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2.动物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3.反馈调节机制与意义 熟悉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水平 了解 1.非自动控制系统及其生理意义 2.前馈控制系统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 绪论
6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三 动物生理学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通过实验获得。
离体实验(ivni t r o )
急性实验
研究方法
在体实验(ivni v o )
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二、内环境与稳态
• 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约占体 重的60%,大部分位于细胞内,称为细胞 内液,约占体重的40%,还有一部分存在 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约有1/4的细胞外液是血浆,其余 3/4分布于全身的组织间隙,称为组织液。 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 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之中。因此, 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 将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保持相对稳 定的生理学现象称之为稳态。
• 二、体液调节 •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某些细胞能生成并分 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 全身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 的受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体内有许多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几十种激 素,专一性地分别对不同组织器官的活动 产生各自特殊的调节性影响。 • 特点:缓慢、持久、作用范围广泛、准确 性较差。
• (三)适应性 • 动物体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包括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 中的各种因素,如空气、水、食物、光线、 温度等,社会环境包括人与动物以及动物 的群体等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都能引 起动物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在一定的范 围内,动物机体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 不断调整各种生理功能,达到与环境的相 对平衡。动物机体的这种适应环境变化而 生存的特性,称为适应性。
第三节 动物机体功能的调节
• 一、神经调节 • 机体在刺激的作用下,通过神经系统的反 射活动,调节各器官活动的机能。神经调 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 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以下五个基本部分 组成,它们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 特点:迅速、准确、作用范围局限、持续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 兴奋性和适应性。 • (一)新陈代谢 • 新陈代谢是指动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 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及体内的物质转 化和能量转化过程。
动物生理学1绪论、细胞、组织
正反响:从受控局部的反响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局 部的活动。正反响的生理意义在于促使某一生理 活动过程很快到达高潮发挥最大效应。
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中枢〔控制局 部〕发动排尿后,由于尿液刺激了后尿道〔受控 局部〕的感受器,受控局部不断发出反响信息进 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 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生理学上把能够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兴奋反
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刺激强度等于阈
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
反比关系,即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故阈值大小可以反映兴奋性的上下。
2〕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现象是指生物细胞在生命活动
过程中所伴随的电现象。它与细胞兴奋的
产生和传导有着密切关系。细胞的生物电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化学传递过程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神经末梢处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 到肌细胞膜上称作终板的膜凹陷中,轴突末梢中含大量乙酰胆 碱囊泡,终板膜存有较多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当神经末梢处 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动作电位造成的局部膜去极化,引起电压 门控式Ca2+通道开放,细胞间隙液中的Ca2+进入轴突末梢, 触发了囊泡移动及排放,囊泡与轴突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Na+〔为主〕、 K+ 的通透性增加,引起Na+内流、 K+ 外流,结果终板膜静息 电位减小而去极化,肌细胞兴奋,引起收缩。
动作电位的特点:
1.动作电位传导时,不会因距离增大而幅度 减小,为不衰减性传导。
2.动作电位一旦发生,不随刺激的强度增大 而增大幅度,呈“全或无〞现象。
3.如果刺激神经纤维中段,产生的动作电位 可沿膜向两端传导,呈双向性传导。
《动物生理学》第1章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一)、损伤电位的变化 (二)、静息电位(膜电位)
1、极化状态
(三)、动作电位
二、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理
(一)静息电位的产生与钾平衡电位 1、细胞膜内外存在离子浓度差 2、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
负前馈:
作用:抑制受控部分的活动
反馈与前馈的区别:
作用通路不同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物质 代谢必定伴有能量代谢,其中气体交换是必要 条件。
二、兴奋性:EXCITABILITY (1)刺激与反应的概念
能够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条件的变化。 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活动。
(2)兴奋性的概念 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兴奋性(或
应激性)
二、兴奋性 (3)兴奋与抑制:
神经调节:以反射的形式调节:包 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反射,反射性调节,条件和非条件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准确、高度规律、
高度自动化
神经调节的局限:作用范围小、时间短
神经调节
第四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体液调节: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内分泌 腺和具有具有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能力 的细胞和组织
1、内分泌调节 2、旁分泌调节 3、代谢产物
外在表现:静止--活动;活动弱--强 内在表现:细胞膜去极化-兴奋
细胞膜超极化-抑制 两者关系:相对的
二、兴奋性 (4)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A: 刺激性质与反应的关系:适宜刺激
不适宜刺激 B: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閾刺激
閾上刺激
閾下刺激
二、兴奋性 (4)刺激作用时间与反应的关系 (5)强度时间曲线
《动物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对动物体内各器官和组织活动的 调节,包括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等。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等体液循环对器 官和组织活动的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关系
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下的调节方式,如心 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神经和激素在调节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
内环境稳态与自适应调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实验法
详细描述:实验法是动物生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法,可以对动物体的各种生理指 标进行测量和记录,探究不同因素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实验法包括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两种类型 ,离体实验是将动物器官或组织取出后进行实验,在体实验则是在动物整体上进行实验。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消化过程
食物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中经过物理和化学消化,最终 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 酸,供身体细胞吸收利用。
吸收机制
营养物质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系 统转运至身体各个组织器官。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是动物体内负责气体 交换的重要器官系统,为身体
提供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总结词
学科重要性
详细描述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它为其他生物医学 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通过研究动物生理学, 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生命活动规 律,为动物养殖、宠物护理、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动物生理学也为人类医学提供了大量借鉴和参考,对于 人类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生理学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1绪论(动物生理学)
第三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一、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neural regulation)
通过各类反射进行;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两类,反射的通路是反射弧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体内的信息分子经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调节 细胞的代谢活动称为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急性在体实验
(活体解剖实验)
急性离体实验
(离体器官实验)
•
慢性实验是
以清醒、完整和
健康的动物作为
研究对象,一般
需在无菌、麻醉
条件下手术,待
动物清醒和恢复
健康后再进行实
验。
瘘管
第二节 机体功能与环境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改变能够做出反应(新陈代谢发生改
变)特性叫兴奋性;引起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的内外因素叫刺激;反 应包括:兴奋和抑制
例如:体内有一种反射叫做迷走吸气抑制反射 (vagus inhibitionspiratory reflex), •也叫做肺牵张反射。这种反射是由 于肺的扩 张牵拉了细支气管平滑肌中的机械感受器, 神经冲 动由迷走神经传入延脑--桥脑网状结构, 抑制长 吸中枢和吸 气中枢的活动, 引起呼气, 使肺由原来被牵张变为收缩。吸气 所产生的结果 (肺牵张) 通过反射使原来的活动减弱或停止, 这种反馈不需要外感受器的参与, 故称为内反馈。
是比较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提供人类医学研究中的模型动物)与人类医 学相辅相成。
三、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是来自 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通过实验获 得。其基本实验方法是动物实验方法, 归纳起来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动物生理学(课件)
论
生 理 功 能 的 调 节
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概念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对机体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对机体 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这与神经传导速度快, 这与神经传导速度快,传出纤维与效应器呈 对应性联系有关. 对应性联系有关.
Human Organ Systems
第 一 章 绪 论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nal system Reproductive system Musculo-skeletal system Nervous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Immune system
Human Organ Systems
第 一 章 绪 论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nal system Reproductive system Musculo-skeletal system Nervous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Immune system
Heart, Lungs, Kidneys, Liver, Brain, Pancreas etc...
6×1013 cells
200 cell types
Human Organ Systems
第 一 章 绪 论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nal system Reproductive system Musculo-skeletal system Nervous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Immune system
动物生理学1序论
第一节 生理学概述
姓名 1、I.P. 巴甫洛夫(俄国人) 2、C.戈尔季(意大利人)和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发明和发现 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3、S.A.S.克劳(丹麦人) 4、A.V.希尔(英国人))和迈尔霍夫(德国人) 5、F.G.班廷(加拿大)和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5. W.爱因托文(荷兰人) 7、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8、C.S.谢林顿(英国人)和E.D.艾德里安(英国人) 9、H.H.戴尔(英国人)和O.勒韦(美籍德国人) 10、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11、C.海曼斯(比利时人) 12、W.R.赫斯(瑞士人) 13、E.C.肯德尔、P.S.亨奇(美国人)和 T.赖希施泰 因(瑞士人) 14、E.W.萨瑟兰(美国人) 15、R.C.L.吉尔曼和A.V.沙里(美国人) 16、A.G.吉尔曼和 M.罗德贝尔(美国人) 17、A.卡尔森(瑞典)、P.格林加德(美国)和E.坎德尔 (美国) 18、R.阿克塞尔(美国)和L.巴克(美国)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主讲内容(51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6学时)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 (6学时) 第四章 血液生理(4学时) 第五章 血液循环(5学时) 第六章 呼吸与鳔(5学时) 第八章 消化与吸收(5学时) 第七章 感觉生理(4学时) 第九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5学时) 第十章 内分泌(5学时) 其它:4学时
➢ 法国笛卡尔(Decartes):提出机体的反射理论; ➢ 英国谢灵顿(Sherringtou):阐明神经系统活动规律。 ➢ 俄罗斯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用慢性动物实验,深
入探讨了分泌腺和脑的功能,创建了高级神经活动系统,对医学、 心理学、生理学以及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水平:1)细胞和分子学水平的研究:研究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2.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法:实验后动物死亡①离体器官实验法②活体解剖实验法2)慢性实验:以完整、正常的实验动物为对象,在正常、科学的环境下做各种实验。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自我更新以及机体内部所实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转移过程。
2)兴奋性:动物有机体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的新陈代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的特性。
3)适应性:动物机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
4)生殖:动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生殖或自我复制。
4.内环境:内环境是指机体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5.7.机体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特点:快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8.反馈控制系统——动物生理学中主要的控制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兴奋性①兴奋性定义: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具有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或特性。
②阈值:在一定时间内,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
时间阈值:达到刺激产生的最短时间。
③组织兴奋性的变化1)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刺激均不产生反应;2)相对不应期:对阈上刺激产生反应;3)超常期:对阈下刺激产生反应;4)低常期:对阈上刺激产生反应。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外正内负)。
①内外离子分布特点:外正内负,高钾低钠。
②选择透过性:细胞内的钾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差作用下携带正电荷外流。
2)动作电位:可兴奋的组织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原有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两侧发生一系列的电位变化。
术语:①极化: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状态②去极化:生物膜受到刺激或损害,膜内外电位差减至0③反极化:膜内外电位变正,膜外电位变负的现象。
动物生理学_第一章__绪论PPT课件
第三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 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 1.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 2.反射(reflex)——
在CNS参与下,机 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有规 律的适应性反应。 ➢ 3.反射弧
反射弧模式图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急性在体实验
(活体解剖实验)
急性离体实验
(离体器官实验)
慢性实验是
以清醒、完整和
健康的动物作为
研究对象,一般
需在无菌、麻醉
条件下手术,待
动物清醒和恢复
健康后再进行实
验。
瘘管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改变能够做出反应 (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特性叫兴奋性;引起新 陈代谢发生改变的内外因素叫刺激;反应包括: 兴奋和抑制 3.适应性 动物通过调整自身生理功能而适应环 境变化的特性叫适应性。
(可提供人类医学研究中的模型动物)
与人类医学相辅相成。
三、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是来自对生命现象 的客观观察和通过实验获得。其基本实验 方法是动物实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急
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急性实验是以失去知觉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又可分为在体(in vivo)和离体(in vitro)两类 实验。
反
馈
信
息
监视装置
(感受器)
反应
1. 负反馈控制系统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刺激
感受器
中枢 控制系统
CNS
效应器 受控系统
Heart/Vascula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网站:教务处-网络教学-动物生理学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 生理学概述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动物生理功能调节第四节 课程要求摄食生殖哺乳排泄生命活动呼吸生理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人体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生理学家禽生理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昆虫生理学比较生理学对象生理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特殊条件下的生理学:航空生理学、高山生理学、潜水生理学、运动生理学。
☞行为生理学、生态生理学等新兴学科。
相关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学。
1、古代生理(17世纪以前)我国的《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脏腑、七情六淫。
1、古代生理(17世纪以前)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以整体观点看有机体机能 。
古罗马盖伦(Galen):提出解剖推论功能假说,进行动物活体解剖,著述颇多。
他的影响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但错误较多。
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Galen1、古代生理(17世纪以前)比利时学者维萨里(Vesalius):文艺复兴时期,首开人体解剖先河。
他发表《人体结构》,冲击了神学观念和的陈腐之见,受到保守势力的围攻迫害,不得不辞职放弃研究。
17世纪以前,存在生理现象描述,未形成系统的生理学科。
近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2、近代生理学17世纪到19世纪末,生理学真正地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
英国医生威廉· 哈维(Harvey,William):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证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
2、近代生理学17世纪到19世纪末,生理学真正地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
1661年意大利组织学家马尔皮基应用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全部路径才搞清楚,并确立了循环生理的基本规律。
2、近代生理学17世纪到19世纪末,生理学真正地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
法国笛卡尔(Decartes):提出机体的反射理论;19世纪初期脊髓背根司感觉和腹根司运动的发现,获得结构与功能依据。
2、近代生理学17世纪到19世纪末,生理学真正地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8世纪,发现氧气和燃烧原理,指出呼吸过程同燃烧一样,都要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近代生理学17世纪到19世纪末,生理学真正地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伐尼:发现动物肌肉收缩时能够产生电流,于是开始了生物电学这一新的生理研究领域。
3、现代生理学: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19世纪末提出特别重要的内环境概念,他指出血浆和其他细胞外液乃是动物机体的内环境,是全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现代生理学:德国路德维希:发明了记纹鼓(记纹器),可把血压及心肌等肌肉收缩曲线完整地记录在贴于转动的记纹鼓上的烟熏纸上。
长期以来成为生理学实验室的必备仪器;他对血液循环的神经调节作出重要贡献,对肾脏的泌尿生理提出有价值的设想。
3、现代生理学:德国海登海因:首次运用了慢性的小胃制备法研究胃液分泌的机制,被称为海氏小胃;这小胃制备法后来经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改良成为巴氏小胃,证明胃液分泌调节既有体液机制又有神经机制,他们都对消化生理作出不朽的贡献。
3、现代生理学:俄罗斯巴甫洛夫:从消化液分泌机制的研究转到以唾液分泌为指标对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详尽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建了高级神经活动系统。
1904年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奖。
3、现代生理学: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亥姆霍兹:研究了眼的光学结构,建立了扬格—亥姆霍兹理论;对肌肉活动的研究也做出较大贡献。
3、现代生理学:英国谢灵顿:1903年出版《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对于脊髓反射的规律进行了长期而精密的研究,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1932年获得第二个诺贝尔生理学奖。
3、现代生理学:美国的坎农:于1929年提出著名的稳态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贝尔纳的内环境恒定的理论,认为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激素的经常性调节。
获奖者姓名发明和发现时间 1. I.P . 巴甫洛夫(俄国人)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方面的研究 19042. C.戈尔季(意大利人)和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19063. S.A.S.克劳(丹麦人)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04. A.V.希尔(英国人))和迈尔霍夫(德国人) 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19225. F.G.班廷(加拿大)和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36.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47.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19308. C.S.谢林顿(英国人)和E.D.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29. H.H.戴尔(英国人)和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610.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193711.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812. W.R.赫斯(瑞士人)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4913. E.C.肯德尔、P .S.亨奇(美国人)和 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014. E.W.萨瑟兰(美国人)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115. R.C.L.吉尔曼和A.V.沙里(美国人) 发现下丘脑激素197716. A.G.吉尔曼和 M.罗德贝尔(美国人)发现G 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199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姓名发明和发现时间 17. A.卡尔森(瑞典)、P .格林加德(美国)和E.坎德尔(美国)发现了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递 200018. R.阿克塞尔(美国)和L.巴克(美国) 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 200419. 安德鲁·法尔(美国)和克雷格·梅洛(美国)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200620.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
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 200721. 美国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200922.美国斯坦曼树突状细胞和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201123.英国约翰·格登爵士、日本山中伸弥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2012◆生理学是医学发展的基础(70%是生理学获奖)◆生理学学科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分子学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神经科学、免疫生理、内分泌生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信号转导等热点方向。
林可胜:中国生理学奠基人之一,系统研究了脂肪在小肠中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机制,发现了肠抑胃素,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个激素,是消化生理学中的经典性工作。
神经-肌肉:“机体各部位的肌肉在猴大脑运动皮层的定位研究”被公认是经典工作,提出了肌肉神经传入纤维的经典分类法,至今仍被普遍采用。
触突方面:提出树突具有电兴奋性,能传导冲动,并提出存在胞体上和树突上两种不同的突触兴奋概念,是“世界上第一个阐述了树突上突触连接的重要性的人”。
1992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我国动物生理学发展鱼类生理学发展鱼类生理学发展主编《鱼类生理学》和《鱼类生理学实验方法》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脊髓反射-反射弧实验蛙心灌流实验瘘管生理学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与蛙类骨骼肌收缩的关系蛙类反射弧分析和脊髓反射特征蛙类心脏起博点与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人体心脏听诊、指脉图和动脉血压测定红细胞脆性、血液凝固过程观察和血型测定红细胞纤维蛋白动作电位引导、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离体蛙类心脏灌流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呼吸运动调节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作用。
物质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发生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时进行。
一切功能都建立在新陈代谢基础上,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随之终结,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二、兴奋性除了最基本的生命特征之外,生物体还必须具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由此生物体不断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兴奋(excitation)与兴奋性(excitability)兴奋性、反应、兴奋和抑制、可兴奋组织和细胞。
刺激(stimulus)与条件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刺激强度:基强度、阈强度。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是闭环系统(closed-loop system):反射调节是机体重要的调节机制,神经系统功能不健全时,调节将发生混乱。
特点:产生效应迅速、调节作用准确、作用时间较短。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3.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2、反馈控制系统由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加以纠正和调整的过程称为反馈性调节。
根据反馈信息的作用效果,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不断增强的过程,不能维持系统的稳态;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3、前馈(feed-forward)控制系统:方式:双通路特点:更快的对活动进行控制,是活动更加准确;有些条件反射属于此类(快速、预见、适应强、易失误)。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指令快捷通路前馈信息第四节 课程要求第四节 课程要求于红博士周慧慧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室(Laboratory of Shellfish Genetics andBreeding)Web:/Lsgb/实验课教师周慧慧动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标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