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探索规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的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并利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循环小数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识别和操作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规律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小数运算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利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的规律。

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循环小数的识别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计算器。

2.教学PPT。

3.循环小数的相关案例。

4.小组讨论的模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知识,如小数的定义、性质等。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循环小数,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循环小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验证循环小数的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循环小数的计算,并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观察循环小数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开关机、清屏、存储、提取等功能。

2. 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 探索数学规律:如平方、立方、因数分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

3. 计算器基本操作教学: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

4. 四则运算练习:教师布置四则运算题目,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5. 数学规律探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平方、立方、因数分解等运算,观察并总结规律。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到的数学规律,共同总结规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器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计算器操作熟练度、探索数学规律的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进行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探索的测试,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探索平方数的规律2. 探索立方数的规律3. 探索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计算器探索平方数、立方数和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

2. 探索平方数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方数的特点,如1的平方是1,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等。

(2)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前几个平方数,并观察计算结果。

(3)学生讨论并总结平方数的规律,如平方数是逐渐增大的,每个平方数都是一个自然数的平方等。

3. 探索立方数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立方数的特点,如1的立方是1,2的立方是8,3的立方是27等。

(2)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前几个立方数,并观察计算结果。

(3)学生讨论并总结立方数的规律,如立方数是逐渐增大的,每个立方数都是一个自然数的立方等。

4. 探索乘法口诀表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的特点,如1乘以1等于1,1乘以2等于2,2乘以2等于4等。

(2)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乘法口诀表中的部分题目,并观察计算结果。

(3)学生讨论并总结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如乘法口诀表中的数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字都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

5. 总结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探索的平方数、立方数和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6.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3 小数除法 第8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3 小数除法 第8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能力·闯关岛
四、我会根据规律写出结果。
1.9×7=63 9.9×7.7=76.23 9.99×77.7=776.223 9.999×777.7=7776.2223 9.9999×7777.7=( 77776.22223 ) 9.99999×77777.7=( 777776.222223 ) 2.9×9-1=80 98×9-2=880 987×9-3=8880 9876×9-4=88880 98765×9-5=( 888880 ) 987654×9-6=( 8888880 )
拓展·训练营
六、我会做。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
1÷37= 0.027
··
2÷37= 0.054
··
3÷37= 0.081
··
4÷37= 0.108
发现:商的整数部分都是0;商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由三个数字 组成;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27倍
基础·开心园
三、用计算器计算前3个算式,先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5个算式 的得数。
基础·开心园
1.08÷0.9=( 1.2 ) 11.07÷0.9=( 12.3 ) 111.06÷0.9=( 123.4 ) 1111.05÷0.9=( 1234.5 ) 11111.04÷0.9=( 12345.6 ) ( 111111.03 )÷0.9=123456.7 1111111.02÷0.9=( 1234567.8 ) ( 11111111.01 )÷0.9=( 12345678.9 )
第8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基础·开心园
一、我会填。(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
·
·
·
1÷7= 0.142857 2÷7= 0.28571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探索规律的例子,如探索平方数、立方数、等差数列等。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来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器的一些高级功能,如求平方根、立方根等,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并利用计算器来进行数学探索。

此外,学生在探索规律时,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平方、立方等运算,并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所发现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计算器探索出数学规律,以及如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计算器、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索规律:教师给出几个探索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解释运算结果。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数学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并解释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器。

2. 教师准备一些数学题目,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是什么吗?你们会使用计算器吗?”二、探索规律(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学题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并记录下计算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寻找规律。

三、总结规律(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发现的规律。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应用规律(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新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记录下计算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其他数学规律,如数字的倍数、因数等。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如随机数的生成、概率的计算等。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情况和数学规律的发现能力。

2.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情况,评价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情况和数学规律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并观察和思考运算结果。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奖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奖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数学规律的探索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字变化的规律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

2.教学难点:数字变化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设计教学课件,包括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字变化规律的示例等。

3.准备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数字变化规律的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探索其他数字变化规律,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与发现算式背后的规律。

教材例题3,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题,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填出后面四道算式的得数。

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得数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比较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5-8题。

(第四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算式计算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同类算式或同类算式的得数,能用计算器验证一些算式计算得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一些特算式计算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为课堂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作准备。

2. 游戏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用计算器玩“猜数字”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不能说出。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初步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如开/关机、加/减/乘/除等。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并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探究数列的规律。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方法•数列的规律探究2.2. 教学难点•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不熟悉•数列规律的探究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和分析3. 教学过程设计3.1. 教学准备•准备好使用的计算器;•提前准备好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相关性;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首先,老师为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使用,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开根号等。

然后,老师问学生,他们是否知道如何用计算器来探究数列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尝试自己提出答案。

最后,老师用简单的实例来展示计算器探索数列规律的操作过程。

第二步:分组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列,然后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发现数列之间的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总结探究规律的方法。

第三步:分组交流每个小组就探究到的规律,进行小组内讨论,再就探究到的规律,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最后进行全班讨论和总结。

3.3. 教学总结最后,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每个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4. 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规律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

同时,课后老师还可以通过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中,教师采取了分组讨论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灵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除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除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课件

整数部分五位, 小数部你分发四现位了,什每么 规位律数?字相同。
1234.5679×36 = 44444.4444
1234.5679×45 = 55555.5555
1234.5679×54 = 66666.6666
13. 不计算,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 两题的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6×0.7 = 4.2 6.6×6.7 = 44.22 6.66×66.7 = 444.222 6.666×666.7 = 4444.2222
1÷11 = 0.0909… 2÷11 = 0.1818… 3÷11 = 0.2727… 4÷11 = 0.3636… 5÷11 = 0.4545…
二 强化巩固 (教科书第36~38页练习八)
1. 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8÷2.3 ≈ 20.9 1.55÷3.8 ≈ 0.4 7.09÷0.52 ≈ 13.6
3.3333×3333.4 = 11111.22222
149÷9 = 16.555…
3.33333×33333.4 = 111111.222222 159÷9 = 17.666…
3 . 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4,1.2,0.36,0.108,( 0.0324) , ( 0.00972 )。 (2)1.6,4,10,( 25 ),( 62.5 ),156.25。 (3)1.5,0.75,0.375,( 0.1875),( 0.09375)。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81÷7 ≈ 0.54 246.4÷13 ≈ 18.95 5.63÷6.1 ≈ 0.92
2. 一支铺路队正在铺一段公路。上午工作 3.5 小 时,铺了 164.9 m;下午工作 4.5 小时,铺了206.7 m。 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路的速度快? 164.9÷3.5 ≈ 47.1(米/时) 206.7÷4.5 ≈ 45.9(米/时) 47.1 > 45.9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材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的教学内容,制定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87页的例1和第88页的“做一做”。

例1通过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并观察乘积的末尾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

而“做一做”则是对例1的拓展和深化,让学生在更多的例子中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法运算,观察和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能尝试解释其原因。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尝试解释这一规律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他山石计算器、PPT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只鸟儿飞过天空,留下七个数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 讲解:我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并观察乘积的末尾数字。

然后,我引导学生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其原因。

3. 练习:我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运用计算器探索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 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2. 观察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3. 尝试解释规律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用计算器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并观察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

答案:略2. 尝试解释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的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兴趣高涨。

在课后,我反思到,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3×0.7
= 2.1
3.3×6.7
= 22.11
3.33×66.7 = 222.111
3.333×666.7 = 2222.1111
3.3333×6666.7 = 22222.11111
3.33333×66666.7 = 222222.111111
不计算,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6÷11 = 0.5454… 7÷11 = 0.6363… 8÷11 = 0.7272… 9÷11 = 0.8181…
想一想 如果我们继续往下探索,这样的规律还适用 吗?请试一试下面各题。(可以借助计算器)
10÷11= 0.9090… 11÷11= 1
两题的得数。
8.7×9= 78.3
每一个算式的积的整数部分都 是78,小数的位数和第一个因
8.76×9= 78.84
数位数相同,小数部分末位和
8.765×9= 78.885
第一个因数末尾数字的和是10, 其他数位上的数全是8。
8.7654×9= 78.8886
8.76543×9= 78.88887
变式训练
3.333.33×××066.76.7.7共共 共两三四位位位===小小小2数数数2222.1.21.1111
小提示 用计算器同样可 以探究乘法的一
3.333×666.7 = 2222.1111 些计算规律。
我发现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有几个1,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
选自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后一个数是前一 个数除以2得到的。
思维训练
仔细观察找出规律:
(0.8,0.2)=5 (3,5)=1.6 (0.9,1.5)=1.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及教案(共4课时)一、教学目标在本单元总复习教学中,学生应该能够:1.复习数学上册前各个单元所学的知识点;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2.学生:课本、练习册;3.教具:数字卡片、数轴、计算器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三位数加减法•填写账单•数线图2. 实际问题练习•根据购物清单计算总价格•根据数轴测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课时1. 复习知识点•数量的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和计算2. 实际问题练习•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简单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三课时1. 复习知识点•时针和分针的表示•时间单位的转换2. 实际问题练习•利用时钟练习读时、写时•根据情景问题计算时间间隔第四课时1. 复习知识点•分数的认识和运算•余数的计算2. 实际问题练习•分数的比较和运算练习•计算除法的余数四、教学反思本次总复习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也发现在一些实际问题练习中,部分学生忽略了题目中的细节,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下一次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细节把握,同时加强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题策略。

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计划和教案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以上是本次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的教学计划及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P35例9。

【教学目标】1.能利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来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

2.提高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3.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发现商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师:前面我们学习过用计算器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P35例9。

1.探索规律。

(1)独立计算。

师:用计算器计算出各题的答案。

(2)交流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预设1:商是循环小数。

预设2: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应用规律。

师: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一说是如何写出来的。

3.思维拓展。

师:如果我们继续往下探索,这样的规律还适用吗?算出下面各题的商。

(可以借助计算器)10÷11=11÷11=【学情预设】学生能发现第一个适用规律,第二个不适用。

4.跟踪训练。

完成教材P35“做一做”。

(1)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探索规律。

(2)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面两题的结果。

三、巩固运用1.教材“练习八”第12题。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探索规律。

(2)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面三题的结果。

2.教材“练习八”第13题。

(1)交流规律,根据规律写得数。

(2)然后用计算器验算。

3.教材“练习八”第14题。

(1)用计算器计算。

(2)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先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计算,然后主动探索规律,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第【1】篇〗小数除法第八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能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

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2÷11=3÷11=4÷11= 5÷1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这座宏大的宫殿中,有许多神奇的数和算式都存在规律。

今天,就让我们利用数学工具计算器去领略数学的魅力,探究神奇的规律所在。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 2÷11=0.1818…3÷11=0.2727… 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 7÷11= 8÷11= 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有一章节是让学生探索数的规律。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拥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探索思维。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的规律,本次教学将使用计算器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二、教学目标1.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能够发现简单数列的规律。

2.能够举一反三,将数列规律应用到其他类似数列中。

3.培养探索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通过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2.数的规律与运算法则的联系3.应用数的规律求解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教师拿出计算器,询问学生是否都知道如何使用它,有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探究1.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列规律。

2.学生自行操作计算器,探索以下数列中数字的规律:1 3 5 7 91 4 7 10 132 4 6 8 105 10 15 20 253.学生将探究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向全班展示自己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的规律。

3. 拓展应用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并将规律应用到其他类似数列中。

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组内的探究结果和应用成果。

4.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一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检查学生对规律的掌握情况。

2.学生总结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仍然不熟悉的地方,以便老师进行课后辅导。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教师观察课堂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能力表现等方面。

2.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3.发放小测验,评估学生的学科水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规则,避免学生产生偏差。

2.授课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8课时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8课时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8课时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08课时,主要内容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不齐,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2.提高学生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发现和总结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器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

例如,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和。

学生通过计算器得到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例1以及第108页的练习。

通过使用计算器,学生将探索数字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1:1、2、3、4、5、6、7、8、9、10。

提问: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计算器找出数字的规律。

3. 分享交流: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检验他们对规律的理解。

练习1:1、3、5、7、9的规律是什么?练习2:2、4、6、8、10的规律是什么?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强调数字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数字规律探索七、作业设计题目:2、4、6、8、10的规律是什么?答案:这组数字是偶数,两两之间相差2。

题目:1、3、5、7、9的规律是什么?答案:这组数字是奇数,两两之间相差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数字1到10作为学生的探索对象。

这是因为这些数字是基础的,同时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通过观察这些数字,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产生好奇心。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好奇心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自主探究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计算器找出数字的规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 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3.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观察、分析、归纳数学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1)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2)演示计算器的开关机、清屏、数值输入、运算符输入等基本操作。

(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3. 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上的数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2)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总结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更多数学规律。

4.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历和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熟练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运用计算器探索更多数学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计算器操作熟练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发现并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2×2+4 人,3张桌 2×3+4 人,n张桌子可坐 2n+4 人。 子可坐 (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 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 张大桌子,共可坐 112 人; (3)在(2)中,若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 子,则共可坐 100 人。
练习:某种药品的数量与总价关系如下表: 数量(克)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价(元)
2.1 =2+0.1 4.1 =4+0.1 6.1 =6+0.1 =8+0.1
4
……
8.1
……
写出药品数量x(克)与总价y(元)之间的关系。 y=2x+0.1
细胞分裂问题
在第二章第10节中我们曾经接触过 “细胞分裂”问题:细胞每次都由一个 分裂成两个 . : 填表
分裂次数 细胞个数 1
1× 22
2
3
4
… …
42 2×
2× ×2 2 × 2 8 16 ×2×2 2
想一想
(1)探索分裂次数n与细胞个数y之间的关 y=2n 系. 解:当n=10时,y=210 (2)分裂10次后,细胞有多少个?
我们在探索规律时,要认真观察数据,先把数 据中不变的量分离出来,再把变化中的共同规 律归纳出来,列成式子,然后进行验证,从而 得出正确的能反应数量关系的规律。
课本117页B组第1、2题,第118页C组第3题。
谢谢各位, 再见!

/ 袜子厂家 袜子贴牌
mqx48jop
这,这是啥啊?”耿英尽量小声儿地说:“这还是俺想的法子呢!俺们大老远的带东西回来,路途难免不安全啊!还有,当时还不知道 爹还在呢!唉,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等俺以后慢慢跟你说哇!”耿正第二个跑了出来,非常抱歉地轻轻抱住这个被吓傻了的好兄弟, 连声说:“对不起了大壮!对不起,对不起,吓着你了!”耿老爹、耿直和尚武也出来了。看到这般光景,耿老爹和尚武都不由地一愣! 耿直却笑了。见哥哥正抱着大壮在道歉呢,就说:“哥,你快拽拽大壮哥的耳朵哇,给他出出惊儿!”大壮拿下耿正拽他耳朵的手,不 放心地问:“真没有事儿吗?”耿正肯定地说:“真没有!”看到耿英弯腰提起自己的两个鞋跟以后,又转身拾起了滚落在当院儿的那 个大礼帽,耿老爹赶快说:“英子,你先别收拾!”说着话,他就稳稳地走到近前来。此时,被吓呆了的尚武也已经缓过来了,紧紧跟 在耿老爹的身后过来看个究竟。耿老爹先认真地看看寿棺头上的彩绘、题词和挽联;再转着圈儿看看贴在寿棺外面那些三角形状的金纸 和银纸;最后拿起了那个穿了一套寿衣闭目沉睡并且脏兮兮的模特儿,又从耿英手里拿过来大礼帽给它戴上,左看右看,忍不住哈哈大 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好哇,好哇,实在是好哇!岂之是好,实在是太妙了呀!”直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可把他的几个娃儿们 给吓坏了!耿正瞪大眼睛问:“爹,你没事儿哇?”耿英说:“爹,都是俺出了这个馊主意,你可莫要怪俺哥啊!”耿直也说:“爹, 你莫要生气!这不就好像人们做梦一样,正好反过来了嘛!咱们这就叫‘冲-喜’!”尚武也亲切地挽起耿老爹的胳膊说:“爹,二哥 说得很对,这就叫‘冲喜’!咱们现在合家大团圆了,正是这个闭目沉睡的寿星老儿和它睡回来的这个大‘寿喜’,给咱们家冲来了天 大的喜事啊!”耿老爹把脏兮兮的模特儿轻轻地放在杂乱的衣物上,又擦掉笑出来的眼泪,朗声说:“放心,娃儿们,爹没有事儿,高 兴着呢,也清楚得很!”他说着,抬手轻轻拍一拍这个虽然板材很薄,但处置得相当完备的寿棺说:“这个‘寿喜’爹太喜欢了!虽然 嘛,这挽联有些个受不起,但也不必修改了,原封不动地保存着哇,爹将来就用它了!”耿英说:“那咱把这个模特儿什么的处理掉 哇„„”耿老爹又摇头又摆手,连声说:“不不不,全部保留,爹都要了!”耿正、耿英、耿直和尚武一起说:“模特儿也要?”耿老 爹:“先让它给俺住着这个‘寿喜’哇!至于以后怎么安置这老兄,咱以后再说!”耿老爹吩咐完了以后,转身拍拍一直愣在一旁的大 壮的肩膀,笑着说:“壮子,这都是他们三个鼓捣的,俺和武儿也是第一次看得这么仔细呢!既然是他们鼓捣的,就让他们自己收拾哇! 走,咱们进屋里坐!”耿正也
可坐人数
4+4 4+4 14 +4+4 18 +4+2 +2
4+4 4+4+4 22 26 +4+4 +4+4+4 +4+2 +2
……
(3)探索餐桌张数n与可坐人数w之间的关系。 W=4n+2 (4) 15张餐桌这样排,可坐多少人? 解:当n= 15时,w=4×15+2=62
若按下图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课件
武进牛塘中学
高爱武
引题:
• 如图:工地上有一堆圆 形钢管,第一层有2根, 第二层3根,第三层4 根,…… 你能说出从第一层到第八 层共有多少根吗?到第n 层共有多少根呢? 解:当 n=8时,共有8×(8+3) ÷2=44根
n(n+3) 2
……
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0 (1)1张餐桌可坐6人,2张餐桌可4+4+2 人。 (2)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排列餐桌,完成下表: 3 4 5 6 …… 桌子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