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 1.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2.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类型。3.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1)基因突变是____________上某一位点上________的改变,是微小区段的变异,是

____________的变异;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________或________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突变导致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结构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看不见的是____________。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概念:由____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变异。如________________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而果蝇的棒状眼是由于染色体中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变异。

(2)种类: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________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__________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

3.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整套________________。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1)二倍体: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成,体细胞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包括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2)多倍体

①概念: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成,体细胞含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_,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

____________。

②分布: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③优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________________,叶片、________和种子都比较大,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④缺点:发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倍体

①概念:由________直接发育而来,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________,即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

②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________,且一般____________。

4.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在细胞内任选一条染色体,细胞内与该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共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甲有四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乙有四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韭菜细胞共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可推出每种形态有4条,进而推出韭菜细胞内应含4个染色体组,而且染色体形态数就代表着每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条数。

课时训练

1.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

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使生物性状发生变化

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变化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现代遗传技术直接检验

2.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

A.染色体缺失片段

B.染色体增加片段

C.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

D.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

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

D.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4.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5.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期分别是( )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间期

6.含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应该叫( ) A.二倍体B.配子体 C.多倍体D.单倍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就叫做二倍体

B.单倍体就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多倍体在植物界中比较常见,几乎全部的动物都是二倍体

D.在育种过程中单倍体肯定可育,其优点是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8.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9.用X射线处理蚕,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动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性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基因互换

10.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

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均表现为性别差异

C.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Ⅱ、Ⅲ、Ⅳ、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

遗传信息

11.右图是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是________性果蝇。

(2)图中共有______个染色体组,是______倍体。

(3)图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_____

对等位基因。1和3是________染色体,B和b是________基因,W和B

是________基因。在产生配子时,含VBw的配子占________。

(4)图中不能表示果蝇哪一类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 A.受精卵B.精原细胞

C.体细胞D.卵原细胞

12.育种工作者在大田中发现了几株阔叶且产量高的变异小麦,关于这些变异小麦:(1)若已确定它们的变异是可遗传的,那么这种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来鉴定。

第一步:分别取阔叶、窄叶茎部的________细胞制成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细胞中的染色体。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确定阔叶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这种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①方法:选取多株阔叶小麦,__________。

②结果及结论:

a.若子代均表现为阔叶性状,则为隐性突变。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上述突变是显性突变,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突变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1)染色体基因分子水平结构数目新基因的产生未形成新的基因

(2)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2.(1)染色体结构猫叫综合征增加某一片段 (2)缺失重复易位倒位(3)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性状不利

二、1.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

2.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遗传信息

3.(1)受精卵两(2)①受精卵三个或三个以上三倍体四倍体③茎秆粗壮果实糖类蛋白质④迟缓结实率低(3)①配子一半配子染色体数目②弱小

高度不育

课时训练

1.C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于某些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相应的改变。倒位是某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会使其中的基因位置发生改变,也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变化。]

2.A [四个选项中所述情况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造成的一种遗传病。]

3.A [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内部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这种变化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并且都是不定向的。] 4.B [一个染色体组应无同源染色体,但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只有二倍体的配子中含有的是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个体的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而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可以是一个染色体组也可以是多个染色体组。]

5.A [秋水仙素既可以诱导基因突变又可以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前者作用于间期DNA复制时,后者作用于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时。]

6.D [配子未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7.C [A项中的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个体。单倍体细胞中也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所以不正确。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生物个体,所以B项不正确。单倍体育种的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是单倍体需要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才可育,所以D项不正确。]

8.C [染色体变异是引起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而碱基对的变化为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用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

9.C [2号染色体的基因转移到W 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染色体间的移动,应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10.D [选项A ,染色体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而X 与Y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选项B ,X 染色体与Y 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此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无性别差异;选项C ,果蝇体内的细胞有的处于有丝分裂状态,此过程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选项D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发育成果蝇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

11.(1)雌 (2)2 二 (3)4 3 3 非同源 等位 非等位 1/8 (4)B

12.(1)分生组织 中期

①若二者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相同,则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

②若二者的染色体不同,则是由染色体变异导致

(2)①分别让其自交

②b .若后代有阔叶和窄叶两种性状,则为显性突变

(3)取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选择阔叶类型

解析 (1)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变异,而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2)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的方法,是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3)快速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1.了解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2.理解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原理。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一、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1.多倍体育种

(1)方法: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2)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加倍。

(3)过程:萌发的___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发育__________植株。

2.单倍体育种

(1)过程:花药――→离体培养____________植株――→人工诱导正常纯合子――→选择新品种。

(2)优点:明显缩短____________,后代都是____________。

3.两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1)关于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是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2)为何不以二倍体西瓜为母本?

如果以二倍体西瓜作为母本,四倍体西瓜作为父本,也能得到三倍体种子,但这种三倍体种子结的西瓜,因珠被发育成厚硬的种皮,达不到“无子”的目的。

(3)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因为萌发的种子、幼苗具有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

(4)秋水仙素处理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如根部)细胞染色体数仍为二倍体。

(5)四倍体植株上结的西瓜,种皮和瓜瓤为四倍体,里面的种子为三倍体。

(6)三倍体西瓜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二、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____________细胞,能够抑制____________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2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各试剂的作用

(1)卡诺氏液:________________;

(2)95%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

(4)清水:洗去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便于染色;

(5)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________________着色,便于观察染色体(质)的形态、数目、行为。

3.步骤:根尖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4.与秋水仙素相比,____________容易创造和控制,成本低、对人体________、易于________。但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只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增加的具体数目不容易确定。

5.拓展

(1)实验时为什么先培养出根尖后再低温诱导?能否直接诱导洋葱鳞片叶?

因为未长出根尖前施予低温不利于其生出不定根。不可直接诱导洋葱鳞片叶,因为这种叶的细胞已分化,不会再进行有丝分裂。

(2)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①若低温诱导植物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则整个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②若低温诱导植物正在生长发育的某一器官的部分细胞,则由这一器官的部分细胞发育而成的结构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课时训练

1.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 ) A.单倍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单倍体高度不育,不发生性状分离

D.单倍体育种免去了费时的杂交程序

2.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 A.N/4 B.N/8 C.N/16 D.0

3.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4.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单倍体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⑦一定是纯合子⑧是二倍体

A.④⑤⑦⑧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⑥D.①④⑤⑦

5.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D.可能是男性

能力提升

6.下列关于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基因组是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全部碱基序列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惟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7.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易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8.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9.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基因型为AaBb。请根据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A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的花粉粒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由花粉粒发育成的单倍体有哪几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处是指用秋水仙素处理,则个体①的体细胞中含染色体____条,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______________。

(4)若该植物进行自花传粉,在形成的以个体②组成的群体中可能有几种基因型?

__________。

(5)若A表示水稻的高秆,a表示水稻的矮秆;B表示水稻的抗病基因,b表示水稻的不抗病基因,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那么该水稻自花传粉的后代中,矮秆抗病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若要获得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水稻,应让矮秆抗病的水稻进行自交,在自交的后代中B显性纯种的矮秆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6)若要尽快获得纯种的矮秆抗病水稻,则应采用上图中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进行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10.下图为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二倍体的山羊草杂交产生甲。甲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由于甲的体细胞中无________,所以甲不育。

(2)自然界中不育的甲成为可育的丙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1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理论上从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开始到产生普通小麦的幼苗至少需______年时间。

(4)从图示过程看,自然界形成普通小麦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1)秋水仙素萌发的种子幼苗(2)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数目(3)种子或幼苗多倍体

2.(1)单倍体(2)育种年限纯合子

二、1.分生组织纺锤体

2.(1)固定细胞形态(2)冲洗附着在根尖表面的卡诺氏液(3)相互分离开来(4)解离液解离过度 (5)染色体(质)

3.取材制作装片

4.低温条件无害操作

课时训练

1.B [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该过程得到的生物个体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2.D [本题重在审题,二倍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全为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不会出现aabbcc这样的二倍体。若要获得aabbcc这样的个体,需用秋水仙素处理由abc花粉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幼苗。]

3.C [马和驴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结构有一定区别,但马和驴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不育的原因是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4.B [二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属于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含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由于不知二倍体玉米是否为纯合子,因此形成的新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5.C [缺少一个基因可能是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也可能是染色体的缺失,还有一种可能是该细胞中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基因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类型而不能改变基因的数目。]

6.D [水稻是雌雄同体的生物,不存在性染色体,所以每一对染色体都是相同的,在测定基因组时只测定12条染色体即可;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花药离体培养后,所得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是不是纯合子,主要看此单倍体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若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处理后是纯合子,若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组,则加倍处理后不一定是纯合子;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以用低温处理,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

7.C [题中图示单倍体育种的过程,①表示两个亲本杂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从而使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表示的是F1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过程表示由花药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此过程中不但有细胞的分裂还有细胞的分化,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细胞的全能性;④过程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一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8.C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导致植物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故染色体组数只能为偶数。多倍体细胞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

细胞的分裂,所以细胞周期是不完整的。整个过程中不存在减数分裂,故不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

9.(1)减数分裂(2)4 AB、Ab、aB、ab (3)24 纯合子(4)9种(5)3/16 1/2 (6)ABC 单倍体育种

解析植物产生花粉或卵细胞也要经过减数分裂,由于基因型为AaBb,所以能产生4种花粉,将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也应该有4种基因型:AB、Ab、aB、ab。花粉中染色体是母体细胞的一半,即12条,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纯合子染色体应该为24条。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应该有9种基因型。矮秆抗病的个体基因型有两种:aaBB 和aaBb,在后代中所占比例是1/16(aaBB)+2/16(aaBb)=3/16。当矮秆抗病的水稻进行自交,纯合子(aaBB)是1/3,而杂合子(aaBb)是2/3,自交的后代中B显性纯合子比例为2/3×1/4=1/6,所以矮秆抗病的水稻进行自交,后代中矮秆抗病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1/6=1/2。

10.(1)2 同源染色体(2)低温等自然恶劣条件的影响,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3)4 (4)染色体变异

解析自然界形成二倍体普通小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原因是自然状况下,低温等恶劣环境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学案和习题1

商丘市一高2010-2011学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 选修1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编制:秦伟 审定: 备课组长: 使用时间: 总第 期 1 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 A .噬菌体、细菌 B .变形虫、草履虫 C .蓝藻、酵母菌 D .放线菌、圆褐固氮菌 2.酒厂用酵母菌酿酒时,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降低温度 B .隔绝空气 C .加缓冲液 D .加新鲜培养基 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 A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 .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 C .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 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 ) 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变形虫 5.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等位基因分离 6.(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 ( ) A .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 .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 C .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 .发酵液灭菌不彻底 7.(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 A .发酵装置的消毒 B .接种菌种 C .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 D .发酵过程高温加热 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 .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9.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_,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 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酵母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真菌. (1)从细胞核的结构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2)酵母菌常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在基因工程中,也常用酵母菌作为转入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______倍 体.在自然环境中,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 ___成分. (4)酵母菌体内遗传物质主要在 上,而醋酸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________上. 11.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产生的______,在醋酸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1.1答案 1—8 DBACB ABCD ABC B 9、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能量 将混合菌置于缺氧,酸性环境下,利用酵母菌兼性厌氧的特点,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 10、真菌 出芽 酵母菌繁殖快 遗传物质相对少 单 分解者 细胞核 拟核 11、(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泵入空气(氧) (4)酵母菌 CO 2 ( 含氧量少的)空气、CO 2 (5)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 C 6H 12O 6+2O 2―→2CH 3COOH +2CO 2+2H 2O , 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 (6)不能。因为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7)18 ~25 ℃ 30 ~35 ℃ 作 业 班级: 学号 : 姓名: 高三生物 酶

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__第6章学案1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②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 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 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 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 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高三生物一轮学案(43)

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四十三)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 一、考点解读 1、知道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方法、条件、原理 2、知道核移植及克隆动物的原理 3、知道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4、知道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原理及特点 二、课前导学 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核移植、单克隆抗体制备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一)动物细胞培养 1、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将组织块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许多悬浮细胞,然后将悬浮细胞放入培养瓶内置于适宜环境中中培养。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贴壁生长。以后,细胞进行分裂,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人们通常将初次装瓶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原代培养在10代以内。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一般在10—50代。有极少数细胞可能在培养过程中发生癌变,而不停地分裂下去。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分裂。 2、一般幼年的组织和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细胞、肿瘤组织或细胞比较容易培养。 3、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消毒处理,对培养装置、培养液进行灭菌处理,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抑制细菌,定期更换培养液等。(2)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合成培养基(成分明确、便于控制实验条件)中添加动物血清。(3)适宜的温度和pH,培养细胞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最适pH范围是7.2—7.4。(4)气体条件,空气95%,CO25%。其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O2的作用是提供给细胞代谢。 3、动物细胞培养可应用于疫苗生产、药物研制、肿瘤预防等领域。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核移植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除细胞核的成熟卵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内的技术。 2、用核移植法培育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主要

(2020年编辑)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完整word版)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word导学案

专题5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基础知识 (一)凝胶色谱法 1、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构成的,如葡聚糖或琼脂糖。 3、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2、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 3、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为了 ,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 (三)电泳 1、电泳是指。 2、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凝胶中加入SDS,电泳速率完全取决于 ,因此,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二、实验操作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一)样品处理 1、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分离红细胞,分离时采用离心(500r/min),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 倒入烧杯,再加入(质量分数为),缓慢搅拌 min,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2000r/min)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 ,第4层是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 (二)粗分离:透析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概念: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RNA ,再从 RNA 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DNA 的复制过程,叫做“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实际是对 DNA 的两个基本功能的概括。后来,某些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以及 RNA 的自我复制的发现,又补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 2.图解 3.含义: 4.不同种类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是() A.两者都只有②③ B.两者都有① C.两者都有①②③ D.前者有①②③,后者有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相关的知识。造血干细胞能够不停分裂的细胞,因 此具有①②③,唾液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因此具有②③。 答案:D 知识拓展不同生物大分子类型 (1)中心法则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知识,涉及DNA复制,RNA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等相关知识,与最新遗传学发展结合较多,如RNA干扰,基因沉默等等。 (2)中心法则中几个生理过程如何能准确地进行?每一过程能准确进行,主要

取决于两个方面: ①前者为后者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模板;②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后者是以前者提供的模板为依据形成的。 由此可见,准确的模板和严格有序的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保证了遗传信息的正常传递和表达,进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变式训练1 (2010连云港调研)随着对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现在有些科学家正在使用一种生物化学技术使人体的某些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该项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 A .ATP 的合成过程 B.某些信使RNA 的合成 C .许多DNA 的复制过程 D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脱水缩合反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理解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是本题的解题突破口。由题意可知,化学干扰技术使致病基因“沉默下来”有可能是干扰了基因的表达,即可能干扰了细胞内某信使RNA 的合成过程。 答案:B 重难点二 基因、性状和蛋白质间的关系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3.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1)直接途径:基因型???→控制结构蛋白质???→控制细胞结构???→控制 生物性状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间接途径:基因???→控制酶或激素???→控制 细胞代谢 ???→控制 生物性状 例如: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豌豆的粒型。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学案

必修一复习学案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的回顾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 3、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 、H 、O 、N 、P 、S 、K 、Ca 、Mg ②微量无素:Fe 、Mn 、B 、Zn 、Mo 、Cu ③主要元素:C 、H 、O 、N 、P 、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 ,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4、鉴定实验 (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 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 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 液) R 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 —COOH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H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 —CO —)叫肽键。 7、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失去的水个数 ×18 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围成环状蛋白质时,产生水=肽键数= N 个 8、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9、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0、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1、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 染色剂 甲基绿 吡罗红 链数 双链 单链 碱基 ATCG AUCG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8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 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预习案】 任务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原因:)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 任务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任务三、实验设计 流程图 葡萄发酵发酵 任务四、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______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__,然后再除去_______。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_______,并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_________,用体积分数________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的空间。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d左 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_。 任务五、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在________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 _______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 【探究案】 探究点一 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探究点二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探究点三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_________ 细胞结构,只有依赖___________ 才能生活,_________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T\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群落是指系统是指 记忆节节清: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变形虫 B 、酵母菌 C 、衣藻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三个种群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 A 、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 、青蛙的表皮细胞 C 、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 、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 是山羊,这块 草原上的 8 群羊是(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两个种群 D 、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 A 、 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 、健康人的一滴血 C 、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 、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 是生命系统的( ) A 、 个体水平 B 、种群水平 C 、群落水平 D 、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海洋中的全部鱼 B 、 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 、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 、一个池塘的藻 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10.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 B 、细胞 — 组织 — 系统 — 植物体 C 、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一植物 D 、烟草花叶病毒 ) D 、一个生态系统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走近细胞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走近细胞(人教版) [考纲要求]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 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 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推一推(2010·上海卷,23)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和水绵的细胞个数哪个多?为什么? 提示颤藻中多,因为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小,故相同长度中数目多。 3.细胞学说 (1)建立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高中生物选修1选修1教学案及专题测试和知识点汇总

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一、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3.菌种来源:???。:。: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 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 是 。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果酒 果醋 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充气口作用 ; 排 气口作用 ; 出料口作用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 是 。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 ;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 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 现象为 二、果醋的制作: 1.原理:菌种: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 _____________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充气 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 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 第三章学案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必修一

高考总复习·生物(苏)必修一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 走近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a) 知识点一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①________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②________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③_______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系统、个体、种群、⑦________、⑧________和生物圈 (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⑨________ 议一议: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 知识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多 种 多 样 的 细 胞 ????? 使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参见右栏“图说考点”) 观察 结果??? ?? (1)不同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10 、? 、 ? 结论:细胞既具有? ,又具有? 想一想:如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拟核内没有?________,细胞质内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知识点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 19世纪30年代由?______和?______建立 2.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及答案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简述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3)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4)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主要作用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3结合水的概念4无机盐的作用(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观察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 (1)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__________,归根结底是________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_______。 (3)细胞和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具有_________。 2.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干重的百分比) (1)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 (2)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__________这4种含量最多,在干重中碳的含量达48.4%,这表明 _____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3.组成细胞的元素分类 大量元素: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 多种 微量元素: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根据___________可以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__ ,有机化合物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_____,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 (三)无机化合物之一——水 1.水的含量:(1)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 ______ 。 (2)生物体种类不同,含水量不同;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含水量也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含水量也不同。 2.水的存在形式:(1)水在细胞中以______ 和 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 (2)结合水是与细胞内的其它物质相结合,占______ ;自由水大多数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 ____ 。 3.水的作用:(1)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结合水。(2)自由水是细胞的___________ 。 (3)细胞中的许多___________ 都需要水的参与。 (4)水在生物体内流动,可以把 _______ 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可以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___________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体外。——运输作用 总结: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四)无机化合物之二——无机盐 1.无机盐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____ ,大多以_______ 形式存在,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学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 [导学诱思] 1.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实际上是一些由构成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2.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例如:血浆的pH是,要在实验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基本一致。 3.电泳 电泳是指。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以及等因素。 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5.样品处理 血液由和组成,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具有 的特点。红细胞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其作用是 ,血红蛋白有个肽链组成,包括,其中每条肽

链环绕一个,磁基团可携带。血红蛋白因含有呈现红色。 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倒入烧杯,再加入,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 透析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 6.凝胶色谱操作 第一步要制作,第二步要,因为,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存在。因为气泡会,降低分离效果。第三步是。 [疑难点拨] 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流经时,各分子在色谱柱内进行两种不同的运动,即垂直向下的运动和无规则的扩散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又叫分子筛现象。此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