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2012年上海城管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真题2012年上海城管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2上海城管考试基层执法人员单项招聘考试真题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25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50字。

【答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综合类的概括题,没有明确指定作答依据材料,所以要兼顾到所有材料。概括主要内容,包括成绩、问题、措施三个方面。成绩涉及到材料1、2、5、6;问题涉及到材料3、4、6;措施在材料7中。字数要求250字,所以要注意语言的精练概括。

【参考答案】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民警、交警和城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成绩:转变理念,推行柔性管理;开展活动,全面服务民众;创新管理,注重服务和谐;完善法制,加强管理处罚。

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手段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出现暴力抗拒执法、侵害警察权益等行为;执法范围不清,事项多,缺乏执法条件和技术手段,难以达到处罚目的。

措施: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流程,强化规范化执法意识。同时健全制度保障。

二、阅读“给定资料7”中,试分析北京交管局将“说好每句话,敬好每个礼”作为规范执法的首项要求的原因。(25分)

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答题思路】

这道题要求分析北京交管局将“说好每句话,敬好每个礼”作为规范执法的首项要求的原因,这句话出自材料7,考生答题也主要依据材料7,但是具体的答题信息在材料中并不是很明显,考生需要结合实际,仔细思考,给出答案。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首项要求”,因此考生要回答出为什么是“首项”,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是语言动作的重要性,一是

语言动作是执法人员工作的基本要素,考生可以从这两面展开来答题。

【参考答案】

一、语言动作是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群众交流最直接的桥梁,冰冷、粗暴的语言和动作会让群众产生厌恶抵触。规范、文明的语言动作能让执法对象感受善意与尊重,拉近距离,增强其在执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积极配合。

二、语言动作是执法人员工作的最基本要素,也经常被忽略。将之作为首项要求,循序渐进,体现执法规范的精细化、体系化,可以使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树立规范化执法意识,减少执法的随意性。

三、“给定材料”中,列举了执法过程中,执法对象逃避甚至对抗执法的种种行为,请就如何克服这方面的执法难点,提出你的观点和看法。(20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不超过250字。

【答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简单概括执法难点;其次重点谈克服难点的办法,这方面,首要的就是要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另外,要提高执法者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作答本题的材料依据是3和6。

【参考答案】

难点:部分群众借口警察野蛮执法而抗拒执法;恶意扰乱及时取证,逃避相应处罚。

克服办法:

一、制度方面。

1、确立统一有强制力的执法规范,使警察执法有法有据;

2、立法明确侮辱殴打执法者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保护执法队员安全;

3、加大对恶意扰乱取证工作等妨碍公务行为的处罚力度。

4、建立健全针对国家机关执法方式的监督评价机制。

二、执法者方面。

1、转变执法态度和观念,注重听取民意,以解决民忧为导向;

2、加强学习法律知识,注重执法步骤和策略,学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四、以“转变执法方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总字数800-1000字。

【答题思路】

文章要求以“转变执法方式”为主题,实际观点是要结合材料就“人”与“法”的关系怎样看待写一篇议论文。首先,应从两个大角度把握材料。从执法层面看,材料中提到执法理念的转变、执法规范问题、法律制度问题等;从公众角度看,材料中提到暴力抗法、知法犯法、恶意违法、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等。其次,文章写作谈“转变执法方式”,要理念转变,要制度完善,要法律健全;然后以谈论“人”与“法”的关系为主线进行贯穿。再次,要层次清晰,文章分析要求层次性,先有理念,紧靠理念还不够,要有制度保障,但是理念、制度具有可变性,还要用法律确保长久持续性。最后,注意文章结构完整性和条理性。

【参考范文】

人与法并行而相胜

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曾说道:“城市,因人类寻求美好生活而诞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攻坚时期,在蜕变的道路上,我国城市管理出现了各种“城市病”:执法难、管理难、过度迁就、暴力抗拒等现象普遍发生。城管单位为转变执法方式,深入贯彻人性化监管执法理念,探索出柔性管理、柔性执法等科学方式。

城市管理的执法方式由单一、粗暴到过度迁就、过度忍让是执法的两个极端,都不是长久的方式。执法方式的转变应该更加注重人性化,但也要以法律为准绳,把握好“度”。

转变执法理念是实现执法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人性化的执法理念是执法人与公众沟通的润滑剂,也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女交警的红色罚单是一种强力执法的有效替代,随后赠送小礼物则提现了执法人员服务意识、真心为民的集中体现,折射出执法理念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委屈奖”、“鲜花访问制”、“民警的13次访问”以更加人性、柔性的方式转变了执法人在公众心目的形象,让警民关系更加融洽。

要使人性化的理念常驻公众心中,还需要长久、有效的制度作保障。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已经长久存在于人们的价值理念中,要想使之替代,需要行动去证明,更需要制度去制约。责任制、执法制、巡查制的严密制定能够使得执法人员按照科学的策略和步骤去落实;

也制约被执法人在制度的框架下约束自己的行为,降低社会运行的人力成本。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制度强力而有效,但其往往呈现可变性,因此,转变执法方式必须有法律规范。《史记》中有语:“人胜法,则法为虚位;法胜人,则人无常备;人与法并行而相胜,则天下安”。可见,法律是确保人性化理念、制度长久有效的必要条件。

对于执法人而言,要弱化“社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能一味强调行政相对人的服从,更不能对不服从乱扣“阻碍执法”的帽子;对于公众而言,更要懂法、守法,不恶意触犯法律,在我国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更不能心怀侥幸钻法律的空子。

坚持以人性化执法理念为指导,以持久有效的机制作支撑,以严密科学的法律为准绳,是执法人员创新社会管理的生动实践,也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选择,更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环境的有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