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线条与中国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线条与中国画

王爽

(河南南阳南阳理工学院 473000)

内容摘要:线条是中国绘画的脊梁,线条紧跟时代的步伐和人们审美观的发展着变化着,它包容着旧与新、继承与发展的转变。线条是画家内在精神表现的轨迹, 是生命情感的物化,是深层心理显现的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中国画;线条;情感抒发

中国画的线条具有抽象性, 充分的、完全的体现着创造性。国画家用线条表达物象,通过物象传达思想、抒发情感。中国绘画艺术中表现出的一切线条的变化,都是客观物体经过画家大脑提炼、概括之后,在绘画作品中的物化形态。

一、线条的起源与发展

线条是体现人类精神的“工具”,从已发现的不管是原始岩画、壁画,还是漆器、陶绘来看,它们大都是以线条作为表现形式,都是对物形的感受和线条的运用。我国绘画是先有刀画,而后有笔画。书画同源,绘画的发展史大体与汉字相同。几千年来,一代代艺术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大胆实践,不断认识线条,认识线条与造型的关系,从而使线条的种类变得多样而丰实。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伴随着物质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于此相适应的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国画家不满足于传统绘画对线条的审美认同,线条语言创新和运用在吸收传统精化的基础上,赋予线条以新的生命,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有民族性且有个性的线条之美。面对西方艺术和工业快速发展,以及摩天大楼、高速公路和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六法”“九皴”与“十八描”无力担负国画发展的重载。中国艺术家解脱束缚,解放思想,用新眼光新视角审视国画艺术,借鉴西方优秀艺术观念与手段,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近现代国画家黄宾虹,对国画总结出“五笔七墨”之说,他以干湿浓淡、轻重流畅以及沉着痛快的书写形式,表现物象中线条的刚柔与泼辣。近代国画家齐白石把隶书所表现的朴雅拙趣、石鼓文所表现的浑厚运用于绘画之中,追求线条的凝练深沉和博大古朴。近代杰出艺术家吴昌硕,用石鼓文的篆法和琅邪台石刻书法的功力入画,使得他的“大写意”画表现形式影响了近代画坛。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已经变化为抽象的色块,层次丰富的抽象色块,把山川、草木等物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有韵律的墨块和具有灵性的墨点组合而成了水墨的交响乐。画家田黎明教授运用生活中物象之间存在的不同明暗度,大胆运用色块与色块碰撞产生的痕迹作为画面轮廓线,观其线条自由淳朴,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画家武艺早期的作品,画面线条呈现传统线条所排斥的质感,然而线条的苍茫之美毫无造作之感,使观者耳目一新。另外,还

有许多画家使用网状线条和方形线及其它一些用没有名称的线纹创

作的作品,这些线条也都呈现出展新的生命力和审美特征。

线条是中国绘画的脊梁,它包容一切,又独立存在。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人们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线条紧跟时代的步伐和人们的审美观发展着变化着,它包容着旧与新、继承与发展的转变,不变的是——线条是国画家心灵的轨迹。

二、线条在中国画中的意义

线条不但具有描绘中国画形体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传递画家思想情感的功能。画家通过对线条的形式创造,用以抒写心源、感悟自然,表征画家心灵感觉的律动与精神意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历来是中国画强调的主旋律,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画通过线条表现物象的神韵,实现笔墨形式和物象神情的高度统一。画家根据自己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以线条长短、粗细、强弱与轻重,以及曲直、顿挫、虚与实等变化多样的特性,体现物象形态和构成力度,运用性质异样的线条来表现不同质感、神态和气度的物象,并把画家对物象的认知与情感恰当地融于其中,以表达形神兼备的造型目的。追溯历史,不少国画家给后人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南北朝北齐少数民族画家曹仲达,擅长泥塑、画佛像,用稠密的细线,来表现衣服褶纹贴身,人称曹衣出水;唐代吴道子所画人物,其衣褶飘举,具有天衣飞扬的效果,人称吴带当风;明代徐渭的画作用笔狂放,不拘形似,用线条表达其自傲和奇崛之情。只因他对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以及疏密相间的,既

对立却又统一协调的线条力度与速度的准确把握,更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画线条的抽象性、抒情性与装饰性,从而使中国画线条才具特有的审美价值。所以中国画的线条则成了画家坦露情感,倾诉心灵和表达才气与修养的独特形式。

由此可见,没有线条就没有中国画,没有线条则没有中国画家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中国画线条的作用,似乎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对线条的要求,它成为作者表达理念、思想和感情的形式与手段。所以说,中国画线条与它所表述的形体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依附关系,作者拥有很大自由,可以单独去追求线条表现的品格,通过运笔的抑扬顿挫与轻重缓急,干湿浓淡与方圆粗刚,去实现线条所表征的韵律和节奏,性格和意趣,动态和气势。诗书画印的结合,让中国画的线条语言显示出高度概括的品质,凝炼着阿娜中寓刚健,包含着妩媚中行遒劲,它雄而不野,谨而不拘,给观者犷而不乱、拙而不刻的视角印象,画面灵动中显浑厚,严密中有轻松。线条蕴含着极强的独立表现力,它既可以表现形体、质感和光色,又可以表现情感和意境,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国画线条笔墨的组合能够构成不同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形成多种风格和个性意识,实现画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三、书法线条与中国画

书画同源,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我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具有相通之处。中国绘画在发展过程中,强调诗、书、印和画的有机结合,

更注重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书和隶书以及楷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中国书法注重用笔的疾缓和力度,中国书法的分行布白与中国绘画的章法结构有相近之处。古人说,“善画者必善书,言画法者,先明书法”。从古至今,有成就的国画家从中国书法线条中激发灵感吸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中国画线条的外在形象及其内在品质,借鉴中国书法的运笔走势,加强书法线条的变化幅度,是画家们提升自我水平,丰富绘画形式,提高绘画质量的有效手段。书画同源揭示了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

追溯汉字和中国画用线发展变化的历史, 不难发现它们相互

影响,互取其长,共同促进,携手发展的互为关系。约公元前17至1 1世纪,当汉字还处在幼稚期的甲骨文阶段, 用来表现甲骨文字体的线条显得那么笨拙而粗糙。同样,绘画线条也显得凝滞且僵硬, 都是那样既简单稚嫩又拙朴率真,这些字体和画面,可以从出土的远古陶器图纹和发现的岩石壁画得到佐证。随着社会的前进,汉字向篆籀书体的逐步演变,绘画线条不断吸取篆籀运笔优势,而变得圆润挺秀且粗细匀称,彰显多圆转而少方折的线条,这可以从战国至魏晋的现存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而隶真行草各书体的产生和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些书体的形状丰富多变,且因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阅历各异,书家各自风格不同,更使绘画线条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中国绘画运用的线条,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有效地从书法中吸取营养,尤其是书法中的波磔撇捺等形态各异的线条入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