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

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

既然分级诊疗能起到控 费的作用 ,又能优化就
医流程 , 是解决 “ 看病难 、 看病 贵” 的一剂 “ 良药 ” , 为
员, 其实患者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 , 既高兴又
何 至今没有 以此 “ 良药” 为主的“ 处方” 呢?可见 , “ 良 药” 必“ 苦” !笔者认为 , 建立分级诊疗存在三大难题 。
关键词 : 基层 医改 ; 家庭 医生; 分级诊疗; 路径 中图分类号 : R 1 9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7 7 8 ( 2 0 1 4 ) 0 1 — 0 0 1 8 — 0 4
随着医疗总费用 的不断增长 ,医改再次面临巨
要诉求 ,有助于提高对政策实施 的难度 和曲折性的
以浙江省为例 , 新一轮医改以来 , 医疗 总费用是 增长了, 但是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 、 提高医疗服务价
格等政策后 , 医疗费用结构 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 特别 是“ 药 占比” 有 了明显下 降( 从改革前 5 6 %下 降到 目
前的4 9 %) 。药品费用从利润之源蜕变为成本之核 , 正深入人心。短期看 , 此政策预期的获益者及获益程
根本动力 , 医院终于可以 回归本职不再做“ 药 贩子” 了。 如此 , 岂不正是走上医改之大道么 ! 长期看 , 根除
伴而生的分级诊疗 ,由于过度控制 了人们就 医的选 择 自由 , 缺乏竞争 , 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低下 , 受 到人 们 的诟病 , 也在被改之列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
卫生经济研 究 2 0 1 4 年1 期总第 3 2 1 期
! 垦 堡 塑j
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
方少华
( 浙江省发改委 , 浙江 杭 州 3 1 0 0 2 5 )

医保政策对分级诊疗的推动

医保政策对分级诊疗的推动

医保政策对分级诊疗的推动在当今社会,医疗保障政策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医保政策在推动分级诊疗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分级诊疗,简单来说,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

这一模式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医保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首先,在报销比例上进行差异化设置。

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而在高级别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医院的报销比例则相对较低。

这样一来,对于一些常见的小病、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销额度,减轻了经济负担,从而引导患者首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比如,患有感冒、咳嗽等常见小病的患者,如果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医保可能报销 80%甚至更高;而如果直接去大型三甲医院,报销比例可能只有 50%左右。

这种明显的报销比例差距,让患者在做就医选择时会更多地考虑基层医疗机构。

其次,医保政策对医疗机构的医保支付方式也进行了改革。

采用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方式,促使医疗机构主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收治患者。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医疗服务。

再者,医保政策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考核。

对于不符合分级诊疗规范的医疗机构,可能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减少医保支付额度等。

这就促使医疗机构严格遵守分级诊疗的要求,合理引导患者就医。

另外,医保政策还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其医疗设备水平、医疗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患者更愿意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然而,在医保政策推动分级诊疗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部分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存在疑虑,担心在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分级诊疗政策是指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缓急等不同情况,将医院、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分为不同层级,使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就诊。

这种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分流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分级诊疗政策的背景分级诊疗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此外,大城市医院人满为患,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愈发突出,矛盾逐渐暴露,急需改革医疗保健模式。

因此,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分级诊疗政策,并逐步推广。

二、分级诊疗政策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要以科学的医疗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合理分流医疗资源,保证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2.公平公正原则分级诊疗政策应当保证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3.知情权原则分级诊疗政策要求医生在为患者就诊前,应当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严重性,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当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治疗。

4.就近原则分级诊疗政策要尽量让患者就近就医,减少患者的奔波就医时间和花销,提高医疗效率。

三、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1.确立分级诊疗政策的目标分级诊疗政策实施的目标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为了实现分级诊疗政策的目标,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提高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完善医保政策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必然需要配套的医保政策支持,以保障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这就需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

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

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措施,其中之一便是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是一种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分级分层实现医疗服务的管理模式,旨在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而与此同时,我国还在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改革,将其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医疗保险和分级诊疗改革的联动推进,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改革。

具体来说,天津市在不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在医疗服务中的落实和完善。

天津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成为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医保覆盖。

二是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降低医疗费用,推动医疗服务实现普惠化。

三是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机制,规范住院医疗费用,实行DRG付费方式,促进医疗服务的有效管理和协调。

在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推进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群众的就医体验。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分级诊疗预约挂号、推广转诊制度等举措,实现了资源优化和医疗服务的分流,也增强了公众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和支持。

天津市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的深入推进,将为完善我国医改政策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医疗服务普惠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做出积极贡献。

今后,各级医疗机构和医改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实现医保与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机结合,并在政策、制度、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及实践程度分析

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及实践程度分析

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及实践程度分析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分级诊疗成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

本文将对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以及实践程度进行分析。

一、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为了推进医疗服务分级诊疗,我国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1.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国家相继颁布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目标和路线图。

2. 建设分级诊疗网络。

国家对分级诊疗网络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包括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形成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设施齐备、能力逐级递进的医疗服务网络。

3. 完善医保支付政策。

国家逐步对医保支付政策进行改革,推动医疗费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级进行支付,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分级就医。

4. 强化医疗服务统筹管理。

加强对医疗服务的规划和管理,防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医疗服务水平和价格适宜的医疗机构。

二、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实践程度分析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实践程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诊疗分级意识普及有待加强。

在推进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患者和医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诊疗分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部分患者过度倾向于就医于三甲医院,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

2.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设施设备还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造成部分患者选择就医于高级医疗机构。

3. 医保支付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医保支付政策仍以按项目付费为主,对按疾病诊断、按病种分级支付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将限制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推进。

4. 分级诊疗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虽然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分级诊疗网络,但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能力仍存在差异,有的地区分级诊疗网络还不完善,无法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我国医疗资源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分级诊疗制度。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分级诊疗制度。

一、现状分析1. 分级诊疗制度的初步实施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于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

该制度旨在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

截至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渐铺开。

2. 人民群众就医观念的改变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促使人民群众就医观念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

这一变化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加重,但同时也为大医院减轻了压力。

3. 分级诊疗制度面临的问题然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一些复杂疾病的诊治需求。

其次,患者挂号和就诊的流程繁琐,需要耐心等候。

再次,在某些地区,大医院的就诊需求仍然很高,导致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对策分析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为了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专科人才,提高设备和药品的配备水平等方式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

2. 改善挂号和就诊流程针对患者挂号和就诊流程繁琐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挂号和预约就诊的方式。

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挂号平台,患者可以方便地选择医院和医生进行预约,减少排队时间和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3. 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解决某些地区大医院就诊需求过高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就近就诊、推动医生分级诊治、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等方式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完善医保政策和医疗补偿机制针对患者因就医费用过高而选择大医院就诊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医保政策和医疗补偿机制。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精选)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精选)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精选)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现行医疗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医疗体系主要以大医院为核心,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和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于2015年开始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本文将分析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1.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进展自2015年我国开始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已经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开始积极响应,探索改革实践。

2.分级诊疗制度的成效与问题(1)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促使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2)缓解大医院压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大医院的诊疗压力有所缓解,医生的工作负担减轻,能够更加专注于疑难疾病的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存在安全隐患:分级诊疗制度推行不久,一些地方和医疗机构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技术和人员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复杂疾病的诊疗需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对策分析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医疗资源。

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其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医保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同时,加强对医疗信息的安全保护,确保患者的隐私不受侵犯。

3.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估。

加大对医生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诊疗技能。

分级诊疗 调研报告

分级诊疗   调研报告

分级诊疗调研报告分级诊疗是一种基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疗资源分配的医疗模式,旨在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和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该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患者分级、医疗资源评估、医疗服务分配和患者流转管理。

本次调研主要就分级诊疗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目前,分级诊疗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NHS)采用了分级诊疗模式,将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紧急、急诊和非急诊等级,并根据不同级别安排医疗资源。

此外,中国大陆也正逐步推行分级诊疗,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实施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然而,分级诊疗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资源不均衡是一个普遍的难题。

一些地区缺乏高级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生,导致患者就医不便。

其次,患者对分级诊疗模式的接受度不高。

一些患者认为该模式会增加就医难度和费用,不愿意接受。

此外,相关政策和制度的配套还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制约了分级诊疗的全面推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级诊疗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首先,应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其次,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同时,可以逐步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和预约制度,方便患者就医。

最后,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监督和执行力度,确保分级诊疗能够落地生根。

总结起来,分级诊疗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和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然而,当前分级诊疗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投入和配套措施,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的进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的实施策略和措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在全面深化医改的背景下,出台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本文将探讨这些核心制度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一、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是指通过医疗机构间的科学合理安排和分担,将医疗服务从上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下移的一种制度。

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可以缓解大医院的压力,降低患者就医的成本,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包括: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其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实力;2.完善分诊制度,通过合理的分诊安排,将简单、常见病症引导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3.建立和完善医疗协作机制,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沟通,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旨在建立合理、公正、透明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保证医疗机构的合理利润和患者的负担能力。

具体的策略和措施包括:1.制定并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确保医疗服务价格合理、透明;2.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督和管理;3.推广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基于病种、按照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付费的机制,鼓励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医改投入机制改革医改投入机制改革旨在建立健全的医改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医学研究、医疗设备采购、药品供应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包括:1.加大医学研究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2.优化医疗设备采购机制,推动医疗设备的更新和提升;3.改革药品供应制度,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和控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权益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理机制,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2.推广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水平;3.完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医疗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作,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目前,我国分级诊疗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缓解大医院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将医疗服务分级分类,让患者能够就近就医、就近就药,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然而,分级诊疗的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分级诊疗政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实施现状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7.8万家乡/村卫生室、15.6万家乡/村卫生院和13.6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分级诊疗制度。

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推动医联体建设,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意义和作用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医疗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通过引导患者分级就医,减少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了患者就诊效率,降低了患者的就诊成本。

2.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促使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技术、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将患者就诊需求合理引导到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无法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2.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不高。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加之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导致患者倾向于选择大医院就诊。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一、引言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旨在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配置,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减轻三级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二、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分级诊疗体系,患者通过居民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医生团队、互联网医疗等多种途径就医,医疗机构之间也开始了转诊制度的实施。

分级诊疗在减少患者就医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然而,目前分级诊疗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转诊链条不畅通等。

三、分级诊疗制度的优化路径1.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诊疗能力。

同时,还需要合理调整医疗机构的设置和规模,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首先,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专家资源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其次,要通过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解决三级医院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减轻三级医院的压力。

3.改善转诊链条建立起畅通的转诊链条是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转诊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转诊患者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4.加强支持和监管最后,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和监管。

要完善相关,制定相应的医保和领导购买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结论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减轻三级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分级诊疗调查报告

分级诊疗调查报告

分级诊疗调查报告分级诊疗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分级诊疗模式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

为了解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分级诊疗模式已经在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得到了落实。

其中,一级医疗机构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承担了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二级医疗机构则提供了更为复杂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承担了对一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三级医疗机构则作为高水平医疗资源的集聚地,负责疑难病、重大手术和高风险疾病的诊治。

此外,我们还发现,分级诊疗模式在城乡之间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城市地区,分级诊疗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转诊工作相对顺畅;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分级诊疗的推行面临较大的困难,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分级诊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分级诊疗模式的实施对医疗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合理分流患者,分级诊疗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其次,分级诊疗模式鼓励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与共享,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例如,一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与二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将一些复杂病例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诊治,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的医疗机构在实施分级诊疗时,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例如,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过度开展了一些高风险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一些医疗机构在转诊时存在不合理的选择,导致患者的就医路径过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三、分级诊疗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分级诊疗模式对患者的就医体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合理分流患者,患者可以更快地得到相应的诊疗服务,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8医保局长谈医保China Health Insurance,Nov 2020, No.11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从最高层面绘就了新时代医保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医保改革的定盘星、发展的指南针。

其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健全全科和专科医疗服务合作分工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全科医疗服务。

加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合理规划各类医疗资源布局,促进资源共享利用”。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的重要抓手,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一致、目标契合。

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医保部门应坚持政策引导,统筹城镇乡村,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有效减轻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实现医疗、医保、患者三方共赢。

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医保部门应放眼全局主动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利于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突出,城市大医院一枝独秀,床位越设越多,医疗行业出现了强者恒强的现象,并对市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产生了很强的虹吸效应;另一方面,县级以下医疗机构高水平医务人员缺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医保作为医疗服务领域最大的战略购买者,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配合,创新运用政策工具,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流动,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中实现有效利用。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利于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群众生病就往大医院跑的现象突出,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加之大医院医疗服务收费高于基层医疗机构,两个因素叠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成为群众的痛点。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分级诊疗政策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病情和需求,将诊疗服务按照不同的层级和类型进行分类和规范,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提高患者就诊体验的一种医疗制度。

目前,分级诊疗政策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本篇文章将对分级诊疗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从政策背景、政策内容、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分级诊疗政策的背景分级诊疗政策的提出是基于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面临的多种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服务效率低下、患者就诊体验差等诸多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通过引入分级诊疗政策,以期望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患者的就诊体验。

首先,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突出。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一线城市医院人满为患,排队就诊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却闲置。

分级诊疗政策的出台可以促使医疗资源更合理地进行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同时也可以降低一线城市医院的负担。

其次,医患矛盾日益突出。

患者反映,前往一些大医院就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排队,有时还会错过看病的时机。

此外,一些医患矛盾也源于大医院医生过度看病和过度治疗,部分医疗行为存在风险。

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可以缓解大医院的看病压力,促使患者在更合适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也可以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

最后,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一些大医院的看病费用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一些轻微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相对较高,大量的国家医保基金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可以降低社会医保基金的支出,通过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患者在较低的费用下实现更好的医疗服务,减轻医保负担。

综上所述,分级诊疗政策的出台是医疗改革的需要,能够从根本上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破解难题,提供可行性路径。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通用版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通用版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通用版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疾病结构的变化,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在2015年推出了分级诊疗制度,旨在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高级医院的压力,并实现看病就近、看病看得好的目标。

然而,目前分级诊疗制度在落地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1. 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始于2015年,各地纷纷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政府投入、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等方式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实施。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了双向转诊、跨层级报销、医保支付方式等机制。

2. 基层医疗资源的薄弱尽管分级诊疗制度在理论上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基层医疗资源的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医院设施设备、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薄弱;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较低,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医院就医,造成高级医院的压力不减反增。

3. 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均衡由于各地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不同,导致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较好,技术水平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则存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足的问题。

这种不均衡状况不仅存在地区间的差异,也存在城乡间的差异。

4. 患者就医观念和习惯的改变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对患者就医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些患者习惯于直接前往高级医院看病,对于基层医院的就医意愿较低,这种“看病贵才好”的观念有待转变。

此外,一些患者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二、对策分析1.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需要适度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分级诊疗是指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者分门别类地引向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使医院分工明确,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我国自2015年开始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旨在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一、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1.政策推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和分级诊疗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城市试点一些大中城市率先开展了分级诊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如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的对接机制,推动患者就近就医。

3.乡村试点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进展较为缓慢,但也有一些地方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加快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二、分级诊疗制度面临的问题1.医疗资源不均衡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设备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分级诊疗制度在一些地区的推行效果不明显。

2.患者就医选择困难由于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较低,许多患者仍然倾向于到大医院就医,导致大医院资源过度消耗,基层医疗机构得不到有效利用。

3.利益驱动一些医疗机构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存在着不愿意将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现象,导致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受到阻碍。

三、分级诊疗制度的思考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其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设备水平,使其能够承担更多的患者就医需求。

2.完善医保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支持力度,降低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鼓励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3.强化监管和激励机制对于不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其进行约束和惩罚;而对于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鼓励其继续努力。

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研究综述

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研究综述

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研究综述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而三级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本文旨在对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概念三级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医疗机构按照其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划分为不同级别,提供不同水平的医疗服务。

一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二级医疗机构提供综合医疗服务,三级医疗机构则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和高难度疾病的诊疗服务。

通过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自2015年开始,我国陆续在各地开展了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工作。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通过对各地实施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情况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实施三级分级诊疗制度的过程中,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和设备更新,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使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诊疗,减轻了大医院的就医压力,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就医便利度的提高实施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后,患者就医便利度得到明显提高。

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对症就医,缓解了大医院门诊的拥堵现象。

通过实行预约挂号、分诊制度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排队就医的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

3. 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实施三级分级诊疗制度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通过对医疗机构的分类和定位,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布于各级医疗机构,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均衡性。

医疗保险如何促进分级诊疗

医疗保险如何促进分级诊疗

医疗保险如何促进分级诊疗在当今的医疗体系中,分级诊疗被视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策略。

而医疗保险,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分级诊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分级诊疗。

简单来说,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

一般来说,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慢性病的管理;二级医院承担一般性疾病的治疗;三级医院则侧重于疑难重症的诊治和科研教学。

那么,医疗保险是如何促进分级诊疗的呢?其一,通过差异化的报销政策。

医疗保险对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设置不同的报销比例。

通常,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较高,而在高级别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

这样一来,患者为了降低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会更倾向于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比如,一位患有普通感冒的患者,如果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可能医保能报销 80%,自己只需支付 20%;但如果直接去三级医院,报销比例可能只有 60%,自己需要承担 40%。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会促使患者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优先考虑基层医疗机构。

其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过去,医保支付主要是按项目付费,容易导致医疗机构过度医疗,增加医疗费用。

现在,逐步推行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分级诊疗中,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可以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分流患者。

例如,对于某些慢性病患者,医保可以按人头付费给基层医疗机构,让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患者的日常管理和治疗,这样既有利于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又能降低医疗成本。

其三,医保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保障。

医疗保险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这有助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条件和技术水平,增强其吸引患者的能力。

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

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

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中完善。

作为中国人民最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医疗保险的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国家议题。

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医疗保障改革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天津市也在不断地改革与探索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建立医保与分级诊疗的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层次分明、转诊顺畅、专科医疗资源充分利用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和整体医疗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为遂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公共医疗服务保障。

天津市医保与分级诊疗改革的意义在于,推进分级诊疗机制的落地,改变“大小医院硬磕、大医院不堵难”的矛盾,通过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分级诊疗,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并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医疗服务链条,最终达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和社会医疗保障的目的。

为了使分级诊疗与医疗保险制度之间有更加明确的联系,天津市医保基金委员会创新出“一体化管理”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实现医保基金的整合。

据了解,这一方案将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和部分大病保险的基金划拨到同一账户,实现全口径结算。

这方面,天津市医保中心主任王宝庆表示,这种“一体化管理”方案可以避免多级复杂的流程,应该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2、建立专家签字转诊的联盟机制在实施分级诊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建立优质的常见病、多发疾病诊治能力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外,对于一些复杂疾病或特殊疾病,需要将患者转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这时要建立专家签字转诊的联盟机制,避免通过背景、人脉办理转诊。

根据方案,天津市将会培育一批三级医院特色诊疗科室和五级医疗机构的特色医疗服务团队,并通过制定转诊联盟建立由住院患者和家庭医生互相认证,实现专家签字转诊。

同时,天津市还将通过制定转诊组织管理办法、建立异地就医保障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联盟机制建设。

3、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家庭医生签约是分级诊疗机制的重要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
摘要:在我国医改的路上,最受关注的一个就是分级诊疗,而分级诊疗的实行,离不开医保的支撑。

现阶段,全民医保背景为分级诊疗的实行支起了坚强的后盾。

分级诊疗对于缓解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民医保背景
下实现分级诊疗遇到的新挑战以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全民医保分级诊疗路径
分级诊疗是医改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其目的是使医院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在全民医保背景下,分级诊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级诊疗,就是按照病人所得疾病的轻重以及其治疗的难易程度来分级进行治疗,
这样分级式的诊疗方式大大缓解了大医院看病等待时间长,挂号难,床位紧缺的
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院从全科诊疗到专业化诊疗的过程。

一、分级诊疗的含义
分级诊疗的目的主要是将急病与慢病分开,鼓励一些常见的病在基层医院进
行治疗,例如感冒之类的常见病,可以在社区门诊进行治疗,不需要到大医院进
行排号等待,大病急病再到大医院治疗的模式,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

二、全民医保背景下分级诊疗现状研究
人们对于疾病的态度,说明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待疾病的诊疗,人们往往追求北上广这样的大医院,这是因为大医院中医生水平较高,就医条件
要比基层医院要好,再加上大医院医疗设备资源先进。

虽然大医院挂号难、医药
费贵,可是人们有病后还是喜欢上大医院的原因即在于此。

随着我国全民医保的
全面深入,分级诊疗也在逐步开展当中,人们的看病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
于一些常见的小病会就近选择社区门诊或者基层医院就诊,但是,在实际看病过
程中,人们得了重病后仍然会选择大医院就诊,然而,大医院看病挂号问题仍然
存在,尤其是一些专家号,挂号难的问题仍旧突出,这与我国医疗资源的优质分
配合理度有关,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优质医疗资源稀少。

三、全民医保背景下分级诊疗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全民医保背景下,分级诊疗遇到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社区诊所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矛盾
根据我国政策规定,社区门诊除了要担负医疗治疗之外,还要负责基层的公
共卫生服务。

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所包含的内容既多且繁,比如居民健康档案的
管理、健康教育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问题,都属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给社区诊所的分级诊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导致社区医生用于医疗的时间越来越少,医疗水平越来越低。

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医疗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社区门
诊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3.2.社区诊所优秀医生流失严重
由于基层社区医生所得到的待遇要比大医院待遇低得多,所以,大部分年轻
医生毕业后都选择进入大医院工作,导致基层社区医生医院匮乏。

虽然随着分级
诊疗制度的深入,部分社区诊所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对社区医生进行了专项培训
工作,但是,在培训完成后,仍然有一部分医生会选择离开社区诊所往更好的方
向发展,造成了社区诊所优秀医生的流失。

3.3.基层医院与大医院报销比例差距不大
虽然我国实施了全民医保政策,但是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在报销比例上差别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病之后依然会选择让人放心的大医院就诊。

基层医院
与大医院报销价格上来看,少了一份优势。

因此,大医院的看病人数依然得不到
有效的缓解。

3.4.人们对疾病的心理驱使去大医院就诊
在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看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更好,设备更先进,对于一些
自己不能确定的疾病,心理上认为基层医院就诊比不上大医院。

医患或者医患家
属怕延误病情,往往越过基层医院,直接去大医院就诊,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

四、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
针对全民医保背景下我国分级诊疗遇到的挑战,要认真研究解决策略,解决
实际问题。

4.1.建立良性的利益激励体制
针对社区门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医疗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起良性的
利益激励体制,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将医保、医生、药品机械、医患等的利益
全部连接在一起,以此来保证分级诊疗的实施。

4.2.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社区诊所想要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原有的待遇方法,实行绩效考
核制度,将医生的工资与社区诊所的收入挂钩。

这样一来,通过对医生的培训,
提高了医生的医疗技术,而社区诊所医生医疗技术的提升,对于一些常见病治疗
效果更佳,吸引了更多的患者来看病,从而增加了社区诊所的收入,社区诊所收
入的增加又会增加社区医生的工资,如此循环,不仅社区诊所收入增加,医生工
资待遇更高,还增加了社区诊所常见病的看病人数比例,使得分级诊疗实施效果
更佳。

4.3.拉大医保报销比例
在全民医保背景下,应当加大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看病报销比例,例如,可以
增加常见病在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来激起人们去基层医院看病的欲望,以此来控
制人们盲目的往大医院看病的行为。

4.4.利用信息共享技术进行就医
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发达,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在这
种情况下,医院运用信息共享技术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例如基层医院可以利
用信息技术开展预约挂号、远程医疗咨询等服务,通过互联网了解医院动向,更
可以利用预约挂号来预约上级医院专家就诊,既能享受大医院待遇,又节省了外
出时间。

另外,通过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病人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向医生提出咨询,医生针对病人病情进行解答,对于一些常见病症,通过医生的解答可以就近在基
层医院就诊。

五、总结
总之,在我国全民医保背景下,分级诊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分级诊
疗遇到的新挑战,首要的是改变人们的观念,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医疗
制度,拉大医保报销比例,建立良好的利益激励体制,并利用绩效考核制度来提
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从而确保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行。

参考文献:
[1]刘利娜.基于全民医保背景下分级诊疗路径的实现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4:4-6.
[2]姚洁.深化基层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02:158-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