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继尧《美学十五讲》课后思考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1.中西方对宇宙美的欣赏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观照宇宙的方法和西方大不相同。由此形成了中西审美意识和艺术意识的重要区别。西方人向宇宙作无限地追求,而中国人要从无穷世界返回到万物,返回到自我,返回到自己的“宇”。西洋人站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而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是遥望着一个目标而绸缪往复。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同是观照宇宙的美,中国人和西方人竟有那样的不同,根本原因是由于宇宙意识的差异。

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事物自身的美是自在之美,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是自为之美。自为之美总是包含着效用的因素,而自在之美就没有这些因素,自在之美是绝对的,自为之美是相对的,因为同一个事物可能符合这一种效用,而不符合那一种效用。

3.怎样理解柏拉图的“美是理式”?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和其他事物有所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的本质特征,而这一系列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理式。

柏拉图的理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发现,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式的作用,导致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分离,他试图寻找一种普遍因素,由于这种普遍因素的存在,各种美的现象才成为美的。

美的理式的四个特征。第一,永恒性。第二,绝对性。第三,单一性(一类中只有一个)。第四,具体事物分有美的理式。

4.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什么特点?

亚里士多德否定理式的孤立存在,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在事物本身中寻找美的根源。

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第二,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徘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然而在美学上,他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客观现实和事物自然属性上寻求美的方向。

5.分析“美是价值”的命题。

美作为价值,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第二个层次是事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由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

“花是红的”和“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判断。“花是红的”是认识判断,花的“红”不取决于人而存在,“花是美的”是价值判断,离开人花就无所谓美丑。

第二讲

1.比较比德和畅神的自然审美观。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对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的功利相脱离,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畅神”和“比德”不同,它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与“比德”相比,“畅神”又前进了一步。

2.怎样理解“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

“澄怀观道”就是以澄清、空明的胸怀,在自然山水中见出宇宙的生命。

“澄怀味象”既要欣赏山水的形象,又要体味他们的灵趣。

“澄怀味象”和“澄味观道”是一个意思。“澄怀”是对审美主体的要求,“味象”和“观道”是对审美客体的欣赏,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象”是“道”的具体体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中隐含着宇宙生命。

3.分析“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

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己而美,而是因为人的发现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自然美的欣赏只有客体是不够的,必须有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比如兰亭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到来,那么此处的山水历经千载而不为人知。而他写了《兰亭集序》后,人们纵然不亲到兰亭,也能感受到那里的清雅宜人。

4怎样欣赏自然美?

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香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xin)合”,如“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三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

亲近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是欣赏自然美的前提。

人在自然中见出美,是由于人和自然默契忻合,一种自然现象越是和人默契忻合,它就越显得美,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对自然美的契合有两种,第一种是人和宇宙生命的契合,第二种是自然现象和人的情调的契合。

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可以概括为想象、敏感和知识。

第三讲

1.什么是晋人的人物品藻

人物品藻就是对人的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在魏晋以前,思想上定于一尊,受儒教统治。魏晋时代对旧有的传统标准和价值规范表示怀疑和否定,人重新追求自己的生命和命运,人自身的才情、品格取代外在的功业、节操受到尊敬。

魏晋之前对人的美的评价是伦理道德评价的一部分,从属于伦理道德评价。魏晋时代对人的美的欣赏成为普遍的、自觉的社会风尚,这在中国审美意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魏晋的人物品藻特别重视人的神韵,人物品藻在玄谈中进行浸润着晋人空灵的精神、幽深的哲学意味和宇宙的深情。魏晋人物品藻对外发现了自然美,对内发现了人情美,并且常常用自然美来形容人情美。

2.怎样看待人体美学问题?

在从猿到人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体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越来越符合目的性,即适用于某些功能;二是越来越美。美学史表明,人们早就发现人体和宇宙一样,是按照美的规律构成的。

文艺复兴时代对人体美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对人体比例的研究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人体比例,一方面,他们受到希腊罗马美学的深刻影响,主张比例是美的一种因素。另一方面,他们中很多人同时是科学家,把人体美摆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主张对人体美的认识要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人体美虽然有一些共同的标注,然而它也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追求身体美、展示身体美的途径大大拓宽了。除了美术院校画人体模特儿外,时装模特儿、健美比赛、选美活动等都是展示人体美的一种方式。人们利用医疗、运动、舞蹈等方式塑造人体美,其热情大大超过美学工作者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