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工程中的应用(详细版)要点

合集下载

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摘要: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并且推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管理工程项目的水平,在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灵活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保证工程在后期的正常使用。

本文就PDCA循环法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建筑工程各阶段的管理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PDCA;工程管理;应用建设工程管理一般包括项目进度、成本控制、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多项管理内容,且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较为复杂的工作种类,施工工艺、施工装置以及材料等方面也相对较多。

如果未及时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容易降低工程整体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有质量上的事故发生,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社会效益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

一、管理概述PDCA建筑物管理模型是动态管理模型,也称为PDCA建筑周期管理方法。

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了这个概念,后来由美国建筑师EdwardDem in的专家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模块,因此“戴明环”这种说法就出现在了建筑行业中。

PDCA建筑周期管理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仅只应用在建筑管理过程中,还应用在其他行业管理过程中(比如医学方面) 。

PDCA项目管理法的主要优点就是一个周期性的管理过程,即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建筑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四个阶段,PDCA建筑管理主要是对日常管理方面人手,逐步对工程建设管理过程进行完善,从而形成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这也是工程管理过程中常见的管理模式。

PDCA建筑管理模型中四个阶段是循环发展的,经过一个周期的建设后,问题并没有被完全解决,而会进入到下一个建设周期继续改进在建设PDCA建筑管理模式下,规划阶段将对整个管理模式中涉及的实际施工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粗略的建筑实施方案。

PDCA 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PPT

PDCA 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PPT
◆业主单位确认进度计划
该项目工程进度计划通过监理的评审后业主项目管理岗人员需再次对其进行讨论, 并以其 为基础利用Project等工具编制了自己的进度控制计划;业主以该计划为依据, 日后对项目进 度进行动态的跟踪控制,以便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当项目转入实施阶段后,承包商即开始按既定的计划、工序进行施工。 在此阶段,由于受外部条件的变化、设计变更、施工单位资源投入情 况、材料供应情况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施工进度、施工 工序难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如何在实施中应对这些因素对工程 进度的影响, 加强对进度的控制,就需要项目业主、监理单位积极地 发现问题, 预防可能发生的变化, 对已发生的影响进度的事件积极处 理。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 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
★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 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 标准、形成制度。
(5)此外, 项目管理人员还应建立物资计划等台账,同时对变更项目、可能导致索赔事件进行 跟踪记录,以便在应对各种不确定事件时及时提出完整可靠的支持资料。
通过在某营地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引入PDCA 循环管理理论, 探讨了其在项目进度 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事务, PDCA 循环管理理论的使 用,使项目进度处于一种动态管理中,通过每一次循环不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高了管 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如出现上述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工期变化时, 项目管理人员应及 时采取果断的处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表现出更高的要求。

换而言之,一个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对建筑工程的高质量管理。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科学性远强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属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因此,研究首先分析了PDCA循环管理的优势,并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方式,最后通过建筑工程的实例分析,再次分析了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工程管理;PDCA循环管理;建筑工程;一、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重要性分析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的是,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不单一,其具备独特的立体性与多元性。

当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时,该模式的应用能够不断优化、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在一个接一个的循环中,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从而达到相应问题的彻底解决。

换句话说,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引入,能够大幅度增强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工程修建完毕后的维护成本。

另外,由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循环性特点,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各阶段问题的原因进行整合和总结,降低该问题对后续环节的持续影响,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同时,PDCA管理模式的引入,令建筑工程管理得到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阶段方面的控制,在最大化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

二、、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1、计划阶段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时,应首先安排专业人士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大致特点、建造要求进行分析调查,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工程管理计划的科学制定,以此确保该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会用到各种各样建筑材料,且对建筑物资量的要求很大,因此制定管理计划时,应当将建筑相关物资的合理配置纳入考虑范围,避免资源的非必须消耗。

PDCA循环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PDCA循环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plan阶段、do阶段、check阶段、action阶段四个方面入手,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PDCA循环进行解析,并以PDCA循环具备的主要特征为依据,对PDCA循环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PDCA循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应用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顺利应用的重要条件,更是当前工程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随着工程企业的发展日益稳定,施工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将会给工程企业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在原始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当前工程的施工管理需求,所以,工程企业开始将PDCA循环运用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以此来提升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PDCA循环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PDCA循环的基本概述PDCA循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直至1950年,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再度研发出来,并且将其运用在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

PDCA循环也叫作为质量环,是管理学科中一种较为常用的管理模式。

PDCA循环是依照规划、落实、监管、处理等流程进行管理的,换句话说,在开展任何工作时,都要经历这四项环节,并且周而复始的运转。

PDCA是由四个词汇的首个字母构成,P就是(plan)计划,其主要是对工作标准和规划进行明确;D就是(do)开展,主要指落实规划中的工作内容;C就是(check)检查,对工程的施工结果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弊端;A就是(action)行动,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评判和分析,同时结合检查结果对施工情况进行考虑,确保正确的施工方式,改正措施的施工方式,进而提升工作质量[1]。

PDCA循环构成见图1:图1 PDCA循环构成示意图二、PDCA循环具备的主要特征(一)周而复始PDCA循环主要涉及了四个阶段,但是其并不是运行一次就得已结束,而是需要周而复始的开展。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摘要: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结合工程实际,阐述pdca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pdca;工程;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要使施工项目的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就要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进行分解,实行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

在这一方面,pdca循环法有着明显的优越之处,望本文的阐述能对行业同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一阶段一p一计划阶段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要使施工项目的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就要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进行分解,实行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

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所以,在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上要从工序到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入手。

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图1)图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图2)。

图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因此,为确保某一建设施工项目质量就要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细致的和完善的验收标准。

在项目施工前,除推行项目经理制外,更重要的是按照承包商和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在监理单位的监理管理下,制定明确而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并把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施工准备阶段)、事中控制(施工过程中)和事后控制(竣工阶段)三个阶段,并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现状,严格地按照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逐条逐项地对照标准、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妥善地处理好企业、监理和承包商(施工企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图3),又称三元管理方式。

图3:三元管理方式第二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第一步中找出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问题后,首先就要找出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才可对症下药解决这些问题。

分析问题,除采用“诸葛亮”会的形式、集思广益外,日前经常采用的是因果分析法。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摘要: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之一,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阶段进行螺旋上升的循环,每循环一次,从而下一次循环就有了更新的内容和目标。

本文将运用PDCA循环对实际工程中质量管理和控制,以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PDCA循环;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

工程施工是由诸多工序组成,是一个动态过程,事后检验是一个静态过程。

用一个静态的手段来控制动态过程当然不能有效地控制。

所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该将事后检验转移到事前、过程、事后控制和检验,做到防患于未然。

科学的工作程序法(PDCA循环法)的工作程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方法,应用到市政工程施工,能很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一、PDCA循环法的原理PDCA分别代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完成一项工程,首先要安排计划,明确要达到的目的,然后一步一步去做,在做的过程中看看做得如何,如有不妥之处,立即进行适当调整,然后总结经验。

计划(P)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分析施工环境和建设单位(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然后制订相应的质量目标计划和为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执行(D)阶段:按照制订的质量目标计划和具体施工措施、方法去付诸实施。

检查(C)阶段:对照计划去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以便及时发现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处理(A)阶段:又叫总结阶段,就是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措施以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以利下一个工程或下一个工序进行。

二、PDCA法的实施步骤1、认真分析、研究合同文件,调查施工环境,制定具体施工方案,找出关键工序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

2、分析关键工序的关键所在和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4、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具体施工计划、切实可行的详细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5、按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实施。

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建筑视角
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张艳 陕西地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 在建筑项目施工作业中,加强进度控制,保证项目施工时也能够按照合同要求来完工,引入PDCA循环,
制定出合理工程进度计划,并加强进度计划的执行,对进度执行工作进行跟踪检查评价。文章重点研究了业主单位
强沟通联系,避免由于沟通不畅的原因,而对工程项目带来不 良的影响。
6.5 建立物资计划 项目施工人员在一线的施工作业场地要编制物资进度计划 台账,对于出现设计变更项目,会导致向索赔,做好及时信息 记录,以便应对那些在施工场地出现的一些不确定性状况,及 时提出可靠的资料信息支持。
6 处理 进入项目施工期间,如果出现不确定要素,就会导致下工
是如何增强对项目进度的控制,来规避施工作业的风险,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保证工程项目高品质的完工。
关键词 PDCA循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业主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Engineering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Zhang Yan Shaanxi Dijia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Xi’an 710000, Sha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projects, strengthening the schedule control and ensuring that the project can be comple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act require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PDCA cycle, formulate a reasonable project schedule,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dule, and carry out follow-up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chedule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he owner unit strengthens th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schedule to avoid the risks of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and proposes reasonabl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high-quality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PDCA cycle engineering;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owner

工程项目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1PDCA循环法的概述PDCA循环法是一种应用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时的方法。

PDCA循环法又称作“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于1954年提出的管理原理。

PDCA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PDCA循环法是将这四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系。

PDCA循环可以使思想方法和工作更加系统和科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形成小环,大环套小环,推动整体循环。

PDCA循环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上,也适应于企业或企业中的科室、班组甚至个人上。

每个部门都可以根据企业的方针进行PDCA循环,形成层层循环、大环套小环,小环套更小环的局面。

各级部门构成的小环围绕企业的总目标向一个方向转动。

通过循环,企业上下和各个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协同合作,稳步前进。

2)不断前进和提高。

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站的越高自然能看到更远。

每一次的循环结束,生产质量就能提高一些,如此再制定下一次的循环,进一步提高质量。

不断运转、不断提高。

3)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进行的循环。

它每循环一次,就会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相应的成果,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当然要在进行一次循环时有总结,提出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第二次的循环,使品质节节攀升。

2如何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由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等部分组成。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行PDCA循环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程、产品的质量,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PDCA循环法将工程管理的过程分为相互连接的四个环节,分别为P 阶段(计划阶段),D阶段(执行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A 阶段(处理阶段)。

1)计划阶段(P)。

a.了解现状,发现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在实施工程项目前,项目负责人首先应该对项目有一个整体把握,清楚项目的发展方向和进度,第一时间明确存在的问题,并着手解决。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摘要: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基于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者常常需要面对复杂的工期安排、资源调配和质量控制等挑战。

而PDCA循环管理通过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和纠正步骤,帮助项目团队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并有效控制风险与问题。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引言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循环执行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的过程,实现工程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达到项目目标。

1PDCA循环管理的基本原理1.1计划计划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的起点,团队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策略。

在计划阶段,团队应该了解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和风险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制定相应的任务分配和资源调度计划。

此外,团队还需要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通过充分的计划,可以为后续的执行提供清晰的指导和保证。

1.2执行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的核心,团队按照计划进行实施,执行控制措施,完成工作任务。

在这个阶段,团队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调度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团队成员要按照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工作计划,确保项目按时、按质进行。

与此同时,团队也需要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沟通,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执行过程中,团队还需处理突发情况,如人员调整、材料供应问题等,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3检查检查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团队需要采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并与计划进行比较。

在检查阶段,团队应该发现质量问题、进度延误、资源浪费等方面的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

建筑工程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中 PDCA 循环管理的应用摘要:PDCA循环管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高效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它将项目分为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既独立存在又紧密相连,每一个阶段都要在上一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展。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程管理,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的推广。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PDCA循环管理;措施1PDCA循环管理模式原理、特点、研究背景的基本概述1.1PDCA循环管理原理情况PDCA循环管理为美国生产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也可以叫作戴明循环管理模式,PDCA中的P、D、C、A分别表示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

2.2PDCA 循环管理的主要特点其一,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有循环特点,即为计划——处理循环的过程,循环结束后可处理加护阶段的问题,剩余没有处理的问题/性问题可设定新的管理目标,再次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

其二,PDCA循环管理模式存在环环相扣特点,各大环不同阶段通过较多小环构成,不同的小环有由多个小环构成,管理系统有层次。

其三,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转能提高处理问题水平、系统管理水平。

如此一来,各个循环能很好的处理部分问题,在接下来的循环管理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设置新的管理目标处理问题,不断完善各项工作。

1.2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研究背景及实施目的建筑工程的作业环境较差,一般为露天或是交叉作业,并且工序交接频繁,容易受到四周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因素所影响,对于设计、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均较高。

当前,建筑设计更加多元化,使得建筑工程高空作业、露天作业数量增加,这时施工项目更加复杂,如果工作人员素质较差、未接受安全培训缺乏安全防护意识、企业管理人员不能重视安全施工作业、缺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等,则无法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问题。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筑工程管理一般包括项目进度、施工质量、投资控制等多项管理内容,这是当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从最开始实施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30多年,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效也不断提升,具有着非常明显的效益。

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下,工程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PDCA循环管理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质量,而且能够渗透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1.1PDCA循环法的基本概述PDCA循环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它主要是由美国戴明这位统计学家提出的,因此通常也被人们称作“戴明循环”。

戴明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或者工作都有需要有4个阶段,并且周而复始的不停进行循环运转,所以将PDCA循环分成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以及Action(处理)等四个部分。

PDCA循环作为一种工作程序,可以让任何一种活动都能顺利、有效进行,并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将其应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PDCA循环管理的主要特点首先,周而复始。

运用pdca循环法并不是将它的四个部分运行一遍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当第一个PDCA循环工作完成,顺利解决相关问题之后,还需要针对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或者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等,再进行一次PDCA循环,反反复复进行,直到工程结束所有的问题都得以解决才可以停止。

其次,大环套小环。

在PDCA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的整体工作看作是大的PDCA循环,而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工作则是一个小的PDCA循环。

因此,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工作与各个部门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大环套小环的组合体。

最后,阶梯式上升。

应用PDCA 循环进行管理不是一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因为通过不断的循环,各种问题的不断解决,管理水平也会得到不断的上升和提高。

工程安全管理之PDCA循环模版(三篇)

工程安全管理之PDCA循环模版(三篇)

工程安全管理之PDCA循环模版PDCA循环模板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工程安全管理是在工程项目中为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活动的总称。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PDCA循环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由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检查)和Act(改进)四个步骤组成。

它强调不断地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的循环往复,以达到持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工程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模式被广泛应用,成为实施和优化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计划阶段,工程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全面的预期和规划。

首先,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其次,需要评估工程项目的风险,包括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另外,还需要确定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明确各个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通过PDCA循环模板的应用,可以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减少事故隐患,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在执行阶段,工程安全管理需要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措施。

这包括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安全操作的培训和指导、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穿戴防护用品,进行精细化作业,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和错误。

PDCA循环模板的运用可以使执行阶段的工作更加有条理和规范,从而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在检查阶段,工程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工作结果的评估和检查。

这包括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行为进行抽查和核查,对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审核和检验。

通过检查阶段的工作,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修正。

PDCA循环模板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安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对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大部分建筑企业普遍采取事后管理模式,在施工建设中面临的各个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使得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

而把PDCA模式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活动中,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事故出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以下就结合PDCA循环基本概述,重点探讨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应用,具体如下。

关键词:PDCA模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应用;前言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制度建立的时间较晚,而国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已经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展开研究,其研究结论表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包含很多因素,从各环节体现出来。

所以,需应用PDCA模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现场管理将会给建筑工程发展带来直接影响,更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能够直接展现出企业项目管理水平。

从建筑工程自身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危险性高、突发性强的工作,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出现。

因为长时间来,施工现场管理主要以事后管理为主,无法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各项危险因素及时识别和防控,给各种安全隐患出现提供了可能。

PDCA模式能够从事前、事中、事后多方面入手,减少施工安全问题出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一、PDCA循环基本概述PDCA循环也被称之为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首次提出,PDCA是由4个英文字母组成,也就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

PDCA作为一个全过程管理系统,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整个过程进行管理。

不管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计划设定,还是组织建设,都要严格按照PDCA 要求进行。

PDCA作为—个简单的英语词汇,需要按照P、D、C、A四个流程进行管理,及时找出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在完成施工计划制定工作后,对施工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PDCA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DCA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PDCA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坚行业,其产品作为人们经济生活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建筑业的危险性比较高,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对于该行业的质量安全要求十分严格,也是国家安全整治的重点行业。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在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也导致建筑行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能壮大。

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是系统连续的,本文阐述了在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中运用pdca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对建筑业进行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过程,以降低工程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从而提高建筑业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全面质量管理,pdc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 backbone industries, its products as peo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life material foundation, in the life of people occupie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risk is higher, prone to accidents, so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industry is very strict, also is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renovation of key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afety factor, affected the who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t is also leading to building industry high-quality talentteam can’t grow. construc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continuou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use of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dca mode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for the method and the process to reduce project safety accident r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keywords: building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dca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 deming)博士首先提出的,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

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建设工程管理;应用建设工程管理一般包括项目进度、成本控制、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多项管理内容,且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较为复杂的工作种类,施工工艺、施工装置以及材料等方面也相较繁多的。

如果未及时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容易降低工程整体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有质量上的事故发生,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社会效益带来的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

1质量控制理论基础1.1工程项目质量概述据统计,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1SO8402:1994)中把质量归纳为“反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特性的总和。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中把质量定义为:一套内在的性质符合要求标准。

1.1.1工程项目质量的定义。

工程项目质量,是指遵守业主方所提出的条件,达到业主得到需求,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规定、科技水平、设计方案、及相关协议规定的合计。

1.1.2项目质量特点及影响因素。

(1)项目质量的特点,工程项目特点总结为5个方面分为:干扰因子范围广、质量变动起伏不定、质量掩盖性强、质量最终检测受约束性大、质量评估措施独特。

(2)项目的影响要素主要归结为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技术方法、周围环境状况5个因素。

1.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是指为满足工程质量的标准,目的在于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合约、设计方案、施工文件、规定标准相符合的条件下选择采纳方法。

工程质量控制对质量管理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为了达到产品或项目施工过程内在特征标准,经过采用一连串的工作技能和职能来实施各个阶段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应当渗透在制品通过发展变化同系统结构进展变化的全部操作过程。

以每一个阶段为中心,对质量的影响因素开展控制管理。

把质量活动的成果成效进行阶段检验核对,及时发现并采取问题,纠正措施加以解决,堤防不合乎标准工程的出现。

1.3PDCA循环法1.3.1PDCA循环法定义。

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1.什么是PDCA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其中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处理,处理检查结果,肯定成功经验,实现标准化。

总结失败教训,引起足够重视。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提交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加以解决。

PDCA循环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质量,并且贯穿于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能够实现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2. PDCA循环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适应性PDCA循环法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质量检查和管理过程,进行不断分析和不断总结,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对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实施事前控制、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

管理计划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是否起到作用,目标计划是否具有动态性和针对性,确保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和效果,其都需要通过进行质量管理以此实现。

同时,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可以将过程进行划分,以此实现最终目标。

主要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

计划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在认真审视整个项目管理目标和合同后,据此制定的目标管理计划。

在管理计划制定过程中,工程质量目标和管理目标必须保持一致性,其主要包括质量、费用、进度和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计划执行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二环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管理制定管理计划,具体制定管理过程的实施以及管理过程的目标控制。

检查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三环节,检查过程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过程,需要切实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抽检、检验和调查分析,具体分析监理企业、施工企业和建设企业在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计划和方案的具体执行情况、效果进行检查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1. 简介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是一种持续改进管理方法,也被称为Deming循环,应用于各种管理体系中,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2. Plan阶段Plan阶段是PDCA循环中的首个阶段,也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起点。

在Plan 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在Plan阶段,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包括目标、策略、方法和资源等方面的规划。

质量管理计划需要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确定质量管理的相关流程和程序,明确各个参与方的职责和义务。

2.2 确定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控制点是项目工程中的关键节点,需要特别关注和控制质量的环节。

在Plan 阶段,需要明确定义质量控制点,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测量指标,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

2.3 制定质量风险管理方案质量风险是建设工程项目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可能对项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在Plan阶段,需要制定质量风险管理方案,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和控制,以减少质量风险对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

2.4 制定质量培训计划在Plan阶段,需要制定质量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管理团队和项目参与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

质量培训计划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形式和时间表,以提高项目组成员的质量管理水平。

3. Do阶段Do阶段是PDCA循环中的实施阶段,也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阶段。

在Do 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关键步骤:3.1 执行质量管理计划在Do阶段,项目管理团队需要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执行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这包括组织实施各项工程活动,监督执行情况,确保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

3.2 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在Do阶段,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包括对施工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把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刘惠平(广州打捞局洲头咀隧道项目部广东广州 510260)摘要: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的科学性循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如此类推,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本文通过结合广州洲头咀隧道工程实际情况,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加以分析和讨论,以研究PDCA循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提出相应建议,并引出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PDCA循环、安全管理、计划、执行、检查一、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目的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成熟有效的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国家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

因此,有效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正确实施,对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目前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现场对安全管理现状综合分析,应用PDCA循环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模式,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使组织在实施安全管理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

对安全生产形成预防预控、持续改进、逐步上升的良好形势。

二、PDCA的简介及特性1、PDCA循环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DCA由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改进四个英文字母组成。

PDCA循环则是进行周而复始的科学性循环,最后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如此类推,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也就是说,每一次新的循环都是在上次循环的基础上进行,使管理水平按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断提高。

PDCA循环图2、PDCA的四个阶段及八个步骤⑴、四个阶段①计划阶段(Plan):调查、收集研究有关资料,按照上级对工作的方针指示及要求制定工作计划。

②执行阶段(Do):把制定工作计划组织相关力量落实执行,保证计划的实施。

③检查阶段(Check):根据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并总结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明确问题。

④改进阶段(Act):总结成功经验,并以标准化,或纳入制度、规定。

遗留问题加入下一循环。

⑵、八个步骤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③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如下图:3、PDCA的特性⑴、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 循环,依此类推。

周而复始循环持续改图⑵、大环带小环大循环套中循环,中循环套小循环,环环带动,环环紧扣。

PDCA是一个大循环系统;企业单位是一个大循环系统;内部各部门处室是一个中循环系统;基层项目部到个人是一个小循环系统。

如此类推,不断发展。

就这样,逐级分层,把整个P.D.C.A有机地联系来。

大环套小环⑶、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而是式螺旋式上升发展,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每循环一次,通过经验累积,在巩固成绩的水平上创新改进,从而保证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阶梯式上升示意图⑷、运用统计工具PDCA循环应用科学的的运作程序及统计方法,常见的有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相关图、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等。

三、PDCA循环管理模式案例分析1、施工项目概述广州市洲头咀隧道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结构为沉管式管节对接过江隧道。

位于广州市西南部三江交界处,东连海珠区内环路洪德立交,西接芳村区花蕾路,下穿越芳村大道、珠江。

本工程隧道设计总长度为1934米。

其中穿越珠江水面沉管段长340米,位于洲头咀客运码头和下芳村三码头之间。

芳村区岸上段长664.95米,海珠区岸上段长929.18米。

2、PDCA循环的主要四个阶段应用⑴、计划(Plan)①、现场安全分析我局承包的内容分别有基槽开挖及炸礁清理、海珠临时围堰吹填、两侧护岸拆除及修复、管段沉放对接施工。

施工内容中涉及施工种类较多,结构类别各有不同,且地处环境为市中心航道,条件复杂。

经过进场部署初步估算,项目开展施工人数及设备机械数量如下表:洲头咀施工分项人机数量分析表:②、安全管理目标按照局对施工现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项目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项目经理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分项项目进行划分,并针对现场施工特点,分析安全形势,收集研究法律法规,按照局、处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以下工作计划:③、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完善主要领导抓安全的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副经理、各部室部长、施工班组负责人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状,并按照上级要求,将安全生产指标分解到施工队以及每一位职工;实施安全责任监控,重心下移,实现安全生产从面上指导到项目跟踪的转变,深入生产加工现场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问题、治理隐患、解决难题;各部室应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最后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险肇事故、未遂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班组和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总结原因、吸取教训、做好安全生产。

④、施工项目危险源风险管理I、项目危险源风险分析项目开工后,针对现场项目划分种类及作业类别进行危险源风险分析,包括作业种类划分、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分析、事故的种类及防范措施内容。

如下表:危险源与风险分析6II、针对条件变化对《危险源风险分析》更新◇法律、法规有变化涉及时;◇施工方案及工艺更改时;◇安全检查中发现新问题时;◇自然灾害无法预计或影响面扩大时;◇业主及相关方合理要求时。

⑤、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结合分析数据后,针对危险较大的施工分部分项进行安全专项方案编制。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指示,制定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⑥、法律法规的组织收集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适用本项目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收集。

I、范围: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国务院有关安全规定;交通运输部、建设部、救捞总局、广州打捞局颁布的有关安全规定及标准、制度;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条例、规定。

II、方式:上级领导部门来文通知、出版机构出版的标准/规范、专业书报刊的信息刊登。

III、途径:网络、文书信函、传真及电话等。

⑦、安全工作资料的组织收集工作计划等步骤完成后,针对工程实施的进度安排,对每一人、物、事件的的状况建立安全工作记录集管理台账。

⑵、实施(DO)按照制定的策划内容,组织实际行动并严格保证计划的完整性。

项目部把目标计划贯彻到分包、施工班组及施工相关人员。

层层落实,逐级落实。

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进行实施操作。

①、安全教育培训从分析历来安全事故数据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事故比例88%,物的不安全状态占10%;环境的影响占2%。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及施工交底相结合,是项目部保障现场安全生产的首要因素。

I、教育培训的形式◇岗前三级教育—所有参与建设施工人员在进场前即召集项目部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即为公司(处)教育、工程项目部教育、班组教育三层次安全教育;◇月度安全学习—项目每月不少于一次针对施工项目内容组织全员安全学习;◇季度安全学习—总结分析季节变化、施工现场环境变化、政策法规等的变化,组织知识补充、更新;◇四新教育—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的安全技能知识教育培训,包括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措施等;◇危险作业人员教育培训—针对从事危险性因素较大的环境下作业的非特殊工种人员,分析危险源因素,增强安全应变能力;◇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安排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人员进行有关部门考核复审;◇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凡改变工种或调换岗位的工人必须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

◇三类人员培训—项目部组织需要参加培训学习人员名单资料,经处一级批准参加城建委举办的三类人员教育培训考核,跟踪成绩及证书审核情况;◇事故案例教育—列举项目涉及施工作业类别,分析案例各项安全因素,帮助施工参建人员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其他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根据上级单位或业主、监理、安监部门等的要求,组织开展其他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②、安全教育及交底内容I、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思想认识和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广大职工懂得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II、安全知识教育项目施工流程中各工种所涉及的安全技术知识,包括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用电管理、环境因素、毒害物质、消防基本知识等。

III、安全技能教育。

结合工种技能特点,帮助作业人员对生产技能的安全技术水平巩固,学习中提升技能安全操作技术。

IV、法制教育组织传达学习,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规的法制教育,尤其新出台及补充更新的法律法规为重点教育学习。

V、安全教育时间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执行建设部《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项目经理每年不少于30学时;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40学时;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20学时;特殊工种每年不少于20学时;其他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转换岗位一次不少于20学时;三级教育依次为15、15、20学时。

③、分项施工前的风险评估结合计划中的危险源风险分析,施工过程的分项项目开工前,安全部及工程部专项工程师依据局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会同专业分包方进行该项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估。

评估方法有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矩阵法、现场作业分析法(JSA)。

洲头咀项目应用现场作业分析法(JSA)进行风险评估。

I、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