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岳麓版(新)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共15张PPT)

岳麓版(新)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共15张PPT)

课堂检测
1、“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 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 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 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 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 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 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 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鲁迅
胡适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胡适 鲁迅 陈 独 秀 李 大 钊
蔡 元 培 辜鸿铭
“对于学说,信世界各大 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 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 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 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 展。” ——蔡元培
宗旨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实质: 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 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
材 料 二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袁世凯到孔庙举 材 料 行祭孔大典,要求 三 各地学校恢复尊孔 读经。
材 料 四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1、政治: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42张ppt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42张ppt

这四个诉求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表现。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一股新潮流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可以算 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上面,东也是研究马 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克主义,这里 是阐明社会主义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 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 中国,仿佛有雄鸡一唱天下晓的情景”。
1914年12月,袁世凯 率领百官,在孔庙演 出一场“祭孔”丑剧。
交 锋 前 的 中 国 社 会
政治 经济
帝国主义加 紧侵略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西方启蒙思想进 一步传入中国
资产阶级要求 进一步的实行 民主政治
思想
尊孔复古逆流
导火索
认识: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
陈独秀在《旧思想 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 出:“要帝制不再发生, 民主共和可以安稳……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 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 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
思考2:为什么“孔教与共和,有其一必废其一呢”
新旧女性之比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 统治地位,促进了人的觉醒。
徐志摩爱上了才貌俱佳的林 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近代第一 桩西式离婚。 林 徽 因
离婚后张幼仪和徐志摩仍旧 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张幼仪 在海外不断学习进修,事业很 成功。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1)
“包好,包好! 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 头,什么痨病都包 好!” ——鲁《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共30页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共30页ppt)
1、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积极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民众尤其是青年知识 分子的觉醒;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 动的发生;
③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④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பைடு நூலகம்治地位
四、评价新文化运动
(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下列材料分析)
现象四:《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 《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现象五: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
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 五四运动的发生。
到它目的又是什么?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3、思想状况:②西方的启蒙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它们在中国又是怎样传播的?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孙中山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1、政治 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2、经济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进行思想革命
之一。
含义: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 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 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陈独秀
胡适
• 课标要求
鲁迅
李大钊
•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背景
新旧冲突
新文化运动
2、主要内容
破旧立新
3、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共24张PPT)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吴虞(1872—1949),四川新繁(今 新都)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前后,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吃人与礼教》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等文章, 大力抨击旧礼教与封建文化。1921年起,他 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 大学,1933年,因遭尊孔复古派打击,被迫 去职;著有《吴虞文录》及《秋水录》诗集。
吴虞 吴虞看了《狂人日记》后,称赞说:“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与仁义道德的 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却被他把黑幕揭破了。”
返 回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胡适与白话文
胡适在写作
《胡适文存》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 使吾人不张目以观世界社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日夜埋头故纸 堆中,所目注心营者,不越帝王、权贵、鬼怪、神仙与夫个人之穷通利 达,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是缚手足而敌孟贲也。 …… …… 吾国文学界豪杰之士……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 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原载1917年2月1日 《新青年》2卷6号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新潮》
《少年中国》
《晨报副刊》
宣传新文化的刊物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和《湘江评论》 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 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 非今日俗学所可比 。 ——毛泽东《湘江评论》
返 回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 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 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21【教学课件】《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21【教学课件】《新文化运动》

岳麓书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
四、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革命的锋芒必然 同时指向作为旧文化“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2)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 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开始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 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岳麓书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
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
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
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当时的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
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
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钱玄同、刘
谢谢观看!
半农(创造了“她”字)、李大钊等也积极提倡写白话文。
岳麓书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
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不仅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认为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
思想内容,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
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
民主和科学的内涵:
①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 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
②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
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和盲从等
岳麓书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二年级|必修三
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 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4张PPT)

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
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局限性2:对东西方文化—全—盘陈独肯秀定或否定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
— 钱玄同
背景: 政治、思想、经济
新 文 化 运 动
概况
兴起标志、思想阵地、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指导思想
局⑤ ⑥限没不:能有用与辨工证农观群点众看的待斗东争西相方结文合化
文艺复兴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①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资产阶级未登上 ②资产阶级已登上历史
历史舞台
舞台③民族危机深重
借助古希腊、古 罗马文化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 文化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①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②推动了科学、文学等的发展。
乃震无相

敢震陵知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对文策学三胡:适提与倡陈新独文秀学有反什么对建旧议文?学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胡适内容文学改良刍议和形文陈式独学秀,革文命文 学 革 命 论化平民鲁 化迅 )
狂 人 日 记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课堂巩固
1.“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B( )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伴随着新文化运动而出现的新现象有( D)
①进化论观点开始传播 ②平民教育思潮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9张PPT)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9张PPT)

探究: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1、指导思想新:民主、科学 (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
2、内容新:
3、形式新:思想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4、历史作用新: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 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 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 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来 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 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22021/8/22021/8/28/2/2021 8:31:34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22021/8/22021/8/2Aug-212-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22021/8/22021/8/2M onday, August 02,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22021/8/22021/8/22021/8/28/2/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2日星期 一2021/8/22021/8/22021/8/2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22021/8/22021/8/28/2/2021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胡 适:《文学改良刍议》 (1)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2)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前期时间 兴起标志
1915年-1919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主阵地 活动基地
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北京大学
前期: 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
主要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五四北京学界发出宣言: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青年学生的行为表明,中国社会出现怎样的新气象?
材料三:1919年下半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的报刊。 从1921年开始,在中小学里面逐步采用白话文课本。
促进了文化的平民化,有利于文化普及和繁荣
材料四:1920年,蔡元培招收9名女学生,率先实现北大 男女同校。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男 女同校。 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性思想的解放。 材料五: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 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5月,李大钊 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上述材料表明,此时的中国还有哪些新变化? 为马克思主识和科学精神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等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宪政等思想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民主与科学已从政治经济层面深入到思想层面从而成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根据你的判断,思考旧道德与新道德的内涵是什么? 依据这组场景思考,你同意该读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报道一: 辛亥革命后,清朝遗老遗少组建“十老会” “尊 孔崇道会”,主张尊孔读经。 1914年袁世凯举行祭孔、祭天大典,第二年复辟。 1917年张勋复辟。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极品)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极品)

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具体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 ③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
④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
2、“打倒孔家店” 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打倒孔家店”?
新道德、旧道 德是指什么? 封建纲常伦理
自由、平等、独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打倒孔 家店”的口号。 1、“打倒孔家店”是要打倒孔子吗?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为了打倒孔子 2、“打倒孔家店”的实际上是反对什么? 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 3、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 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a.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 神支柱;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 孔复古。
天为命上 上 地竭无邪 邪 合,绝我 乃冬衰欲 敢雷。与 与震山君 君震无相 绝夏陵知 雨江, 雪水长 ,
3.“白话文”与文学革命
胡 适 与 白 话 文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干不了,谢谢!”
“干不了”就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之意; “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拒绝之意。
想一想:文学革命是从哪两个方面 来进行的?
灯闪着,
风吹着,
蟋蟀叫着,
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
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 的一首新诗,他应该是第 一个写新诗的皇帝,且还 是“口语诗”。
风熄了,
我应在院中唱歌。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 断绝。除非是山没 有了丘陵,长江、 黄河都干枯了,冬 天雷声隆隆,夏天 下起了大雪,天与 地合到一起,我才 敢同您断绝!
二、兴 起
1、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岳麓版必修3)

配岳麓版
历史
必修Ⅲ
2.“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 儒家学说 为 代 表 、 维 护 (1) 含 义 : 对 以 孔 子 和 __________ 专制制度 的旧礼教旧道德发起了攻击。 __________ (2)表现 ① 陈 独 秀发 表 《___________ 宪法与孔教 》 、 《 孔 子之 道 与 现代 生 活》等文章。
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
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政治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配岳麓版
历史
必修Ⅲ
【答案】C
【解析】陈独秀认为,国民对维新、复古、共和、帝制等 事件都像隔岸观火,毫不关心,因此,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动 政治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配岳麓版
历史
必修Ⅲ
如何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1)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 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愚昧和迷信,用
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配岳麓版
历史
必修Ⅲ
(2) 新道德是民主和科学的前提。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
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上的。所以
配岳麓版
想一想1:阅读材料:
历史
必修Ⅲ
材料
孔子与宪法,互不相涉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
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现。„„怪 诞之事实者何在?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 修身之大本”之事是也。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共2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共26张PPT)

消极: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 定的片面性。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
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
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经典段落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 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 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 人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 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 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德先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链接高考
训练 ●巩固
(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3题)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
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
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C.共和革命
B.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
D
自主 ●合作
导课 ●明标
一个主题 两个阶级
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 播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新文化运动在文化界的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
1、代表人物、著作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文化平民化的表现
文学内容上反映现实生活,形式上体现时代特色 诗体解放,注重内容和形式的革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德先生”与“赛先生”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一、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考纲分析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

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缺陷,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既有进步意义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到先进的知识、革命思想对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资料、讲故事等方式,展示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供资料,通过多镜头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几个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探索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

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2、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3、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质疑、释疑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历史(必修3)》(岳麓版)的第5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的第二课。

从近代文明史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与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历史必修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课件

历史必修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课件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对中 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重要人物和事件
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文学家之一,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他批判封建礼教, 倡导科学民主,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文学支持。
《狂人日记》
01
背景起因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积极向国人介绍马
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02 03
传播过程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多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他还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致力于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意义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和不足
缺乏实践经验
新文化运动主要集中在思想领域,缺乏实践经验,未能有效指导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未能实现改革目标
尽管新文化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但未能实现其改革目标, 未能解决民族危机和社会问题。
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态度不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 展,应该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封建文化进行了深刻的 批判。
《呐喊》和《彷徨》
这是鲁迅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狂人日记》在内的多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 矛盾,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和反思
对新文化运动的肯定评价
历史必修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岳 麓版课件
目 录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和反思 •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语”。
—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
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带有绝对性和片面性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进步性:1、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 2、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3、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二、运动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鲁迅、胡适等 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那些人和事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比赛内容 抢答出代表人物的观点
比赛规则
归纳出观点后,第一时间举手,再说出答案! 若第一位同学归纳错了,第二位同学举手继续! 没举手不能说出答案!
人’”提倡 新道德 反—对—鲁迅旧道德 ;
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 吟”,“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细节6
东西文化之争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 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
西洋民族性,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性, 恶斗死,宁忍辱。民族而巨如斯卑劣无耻之 根性,尚有何等颜面,高谈礼教文明而不羞 愧!——陈独秀
课题: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细节1
(导入新课)胡适曾笑言:北大三只兔子领 导了新文化运动。“三只兔子”是指北大校 长蔡元培、北大新派教授陈独秀和胡适。蔡 元培生于1867年,陈独秀生于1879年,胡适 生于1891年,按十二生肖说,都是属兔的。

高中历史岳麓版 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共31张PPT)

高中历史岳麓版 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共31张PPT)

鲁迅与《狂人日记》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鲁迅与《我之节烈观》
揭露“忠、孝、节”伦理道德的危 害
拿什么来拯救? 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其一。
——陈独秀
【讨◎论】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猛烈抨击旧文化,而现 在我们却大力弘扬传统 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 吗?为什么?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十七大报告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阵地)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代表)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中心)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 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 《新青年》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刘半农 钱玄同 李大钊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一 [新旧冲突]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民 国 万 岁 税
天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下 一段近代中国最黑暗的时期…… 太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平 贫 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
[新旧冲突]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 2、经济
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得发展(根本)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3、思想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新旧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 ②要求发展实业,以
强国强民 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 ④倡导文
学革命,改用白话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拓展: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有了 新的发展 思考:可能是什么新的发展?
辜鸿铭
定时空:中国 近代
抓关键:“新”与 “旧”并坐讨论等 体现了兼容并包。
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
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
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 老师说:“这怎么能是多余的话呢?这是 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
• 于是学生回去写作文:“我家有两个表姐 ,一个是女的,另一个也是女的”。
• 老师的评语是:“废话!”
应当根据时代背景去分析写作内容。文章 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今天读起来感到很 幼稚,但在当时却是振聋发聩的。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前期内容
揭露“忠、孝、 《我之节烈观》 节”伦理道德的
危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理解含义:
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 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
2、政治动因: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 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3、实质: 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新文化运动的一代新女性终于挺起胸膛自由做人了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打倒孔家店”(儒) 提倡新道德
鲁迅与《狂人日记民化”
反对旧文学
“四提倡,四反对”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2、实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2015·北京海淀区模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近代文明之特征……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 论……近时之社会,民主的社会也,人人於法律之 前一切平等……公平等固已成立矣。自英之达尔文, 持生物进化之说。谓人类非由神造……生存竞争优 胜劣败之格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 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答案] D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文学革命的原因 (2)文学革命的内容
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胡适《文 学改良刍议》
②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
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陈独秀《文 学革命论》
③文化平民化:平民教育思潮、文学内容平民化
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
• 一学生看了一篇文章:“我家的屋旁有两 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于是去找老师问:“这句话是否多余?”
3、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
包括:
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打倒孔家店”
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 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余之抨击孔子, 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 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主要思想阵地
《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人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 迅 钱玄同 刘半农
1918年初的统计,全校教授90名,从其中76 名的年龄来看,35岁以下者43名,占56.6%; 50岁以上者仅6名,占7.9%。最年轻的教授 徐宝璜只有21岁,胡适、刘半农也只有27岁。 陈独秀也才38岁。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
国外: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阶级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4、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掀
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 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提示: 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
为中国引来天火的“南陈北李”。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
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 离”,“人头畜鸣” 。
---陈独秀
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
1、民主和科学——核心内容
提倡_民__主_, 反对_专__制__
提倡_科__学__, 反对_迷__信__
概念把握
2、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B.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C.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李大钊
材料二: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 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 缘。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的是什么?
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 对旧礼教攻击最为猛烈的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4.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 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 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 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兼容并包”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蔡元培



“兼容并包” 、独
“思想自由” 办学方针的实

质是什么?
鼓励新文化 的倡导者去 占领封建文 化的阵地
鲁 李迅 蔡大 元钊 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