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的相关法律问题
税务系统谁执法谁普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税务系统谁执法谁普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自古以来,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税务系统作为税收的主要收入渠道,其执法和普法工作的效率和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国家税收的征收情况及全民纳税的积极性。
然而在税务系统的执法和普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谁执法谁普法”的问题。
就“谁执法谁普法”问题来看,税务系统在执法和普法过程中存在者权责不清、职责不分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税务执法人员往往将自己的执法工作与普法教育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了工作的混乱和效率的下降。
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往往过于严格和苛刻,而在普法工作中又显得宽容和仁义,这种不一致的工作态度导致了纳税人对税务系统的不信任和不满。
税务系统在执法和普法中存在者情绪化执法和随意普法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税务执法人员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过于严格和苛刻地执法,导致对纳税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而在普法教育中,由于缺乏规范和标准,导致了普法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税务系统在执法和普法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税务系统和纳税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一些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和规定的不了解和误解,给税务执法和普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纳税人的耐心和理解,导致了执法工作的不顺利和效果的下降。
税务系统在执法和普法工作中存在者“谁执法谁普法”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权责不清、职责不分、情绪化执法、随意普法、信息不对称和制度性问题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税务系统应当加强执法和普法的分工与协作,明确税务执法人员的权责和职责,规范执法和普法工作流程,加强对纳税人的沟通和宣传,完善税收政策和规定,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税务系统的执法和普法工作公平、透明、高效。
浅议推进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心整理浅议推进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务院自1988年提出“以法治税”到1998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依法治税严格税收管理权限的通知》以来, 我国依法治税工作走过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 通税收执深蒂固还存在官意志”办事, 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少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权力滥用等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治税虽然有一定的认识, 但面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税收计划任务的左右,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干扰, 显得望而却步、裹足不前、不敢作为。
从税收执法者来看总是以管理者自处, “官本位”、“税老大”意识作祟, 习惯于居高临下, 缺乏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 从而严重地侵蚀了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税务行政法律制度。
严重束缚着依法治税进程。
(二)岗责不分要求不明导致执法过错无法追究有些地方由于没有建立完整完善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或执行不力而造成岗责不, 端,,益或因财政包干税收收入量入为出与本位主义观念作崇等原因, 便出现诸如个别税务干部法制意识弱, 执法水平低而不顾税收政策规定为纳税人擅自乱开减、免税口子, 有的因税为私、以权谋利执法犯法现象;也有因税务执法不严、税务审核把关不牢被投机纳税人钻了空子。
如假外资、假下岗再就业优惠等;有的因税收执法不严而被纳税人假停歇业、假销户现象, 给纳税人钻了疏于管理的漏洞。
同时, 地方政府在当地财源有缺口而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财税任务时, 又不得不变着法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买税卖税、垫税, 收过头税或有税缓收或不收, 有的为了地方财力税款入库时擅自改变入库预算级次;有的以招商引资为名大搞地方保护主义, 有的甚至出台与上级税收政策法规相违背的地方规范性文件、有的未严格履行执法程,短缺、权,角度看都有很大的欠缺, 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税收刚性发挥。
同时, 考虑地税部门双重领导的特殊情形, 地税工作的开展还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作, 在法制意识还不很健全的情况下, 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很好地支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 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党委政府领导干预税收等“权大于法”现象。
税收法律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税收法律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关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税收法律法规执行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税收法律法规执行中的问题1.监管不力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但是目前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
一方面,税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及时、准确的纳税信息,难以有效发现和防范税收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监管机构之间协作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畅,导致不同部门间的纳税数据无法实时对接,造成信息断层,难以有效监管。
2.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税收执行中的一个问题。
税收领域的经济活动形式繁多,税收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些涉税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导致执行中存在漏洞和争议,给纳税人和税务部门带来困扰。
3.税务部门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税务部门的执法水平参差不齐也是税收执行中的一大问题。
一些税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对税收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执法意识不强,因此难以对复杂的涉税案件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置。
此外,有些执法人员存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问题,导致税收征管失去公信力。
二、税收法律法规执行的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为了提高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税务部门应加大对纳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并加强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协作,形成合力打击税收违法行为。
同时,应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执法水平和职业素养。
2.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为解决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及时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
税收法律法规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及时对新的经济活动形式进行法律规制。
在制定税收法律法规时,应充分征求专业意见,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提升执法水平为了提高税务部门的执法水平,在招聘和培训人员时,应注重专业素质和执法意识的培养,同时加强对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和解读。
税收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税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政策工具。
税收执法作为确保税收制度有效实施的手段,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税收执法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管效果和纳税人合规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来改进现行税收执法。
一、存在的问题1. 法律条文不完善当前我国涉及税务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系统化或整体性文件,导致局部环节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散漫立法”的状态使得宏观调控困难重重,同时也给办案机关带来了困惑和摸索。
2. 执法权责不明晰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和部门之间出现了联防联控机制不够顺畅、职责不清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权责逐级甩锅、互相推诿等现象,并且容易造成少打击违规者、多罚纳税人等问题。
3. 执法资源有限且分散税收执法机关在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征管需求。
同时由于职责明确不清晰等原因,一些执法手段与现实工作间缺乏紧密衔接,使得税收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4. 行政审批事项过多当前我国仍存留着较多行政审批环节,这些环节意味着更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
这就为纳税人增加了繁琐的办理程序,并给纳税人心理带来压力与困惑。
二、建议改进1. 完善税收立法体系应加快完善相关税务管理法规,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法律框架和监管体系。
一方面可以加强上位条款制定中对权责明晰化要求的锲约;另一方面要注重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与相互制约。
2. 优化社会治理机制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执法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强联防联控,减少权责逐级甩锅的现象。
同时,通过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来激励税收执法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
3. 调整资源配置要注重完善与现实需求相贴近的税收执法手段,合理配置执法资源,确保其高效利用。
鉴于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税务管理中应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纳税人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分析。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篇一一、引言税务行政强制执法是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过程中,为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税收秩序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
近年来,随着税务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加强,税务行政强制执法已成为税务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风险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税务行政强制执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分析(一)法律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税务行政强制执法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如对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执法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引发滥用职权等问题。
(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税务行政强制执法的实施主体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然而,由于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等问题,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给税务行政强制执法带来风险。
(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税务行政强制执法涉及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包括企业逃税、避税、抗税等行为,以及社会舆论、媒体报道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都会对税务行政强制执法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三、应对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的对策建议(一)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规范税务行政强制执法行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明确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执法责任等方面的规定,减少自由裁量权,防止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法律宣传和普及,提高公民的税收法律意识和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税务机关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
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机制,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等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三)优化社会环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击企业逃税、避税、抗税等行为。
税务执法法律知识点总结
税务执法法律知识点总结税务执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职能,是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的关键环节。
在税务执法活动中,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税务执法法律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税务执法的相关规定和原则。
一、税务执法的基本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税务执法活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不可任意扩大执法权力,不得违背法律原则和程序。
2.公正公平原则税务执法要维护税收公正和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保障纳税人的权益。
3.程序正当原则税务执法必须遵循正当程序,确保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效能原则税务执法应高效有力,提高执法效果,确保税收的有效征管。
二、税务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力税务主体包括税务局和税务人员,他们的法律地位和权力在税务执法中非常重要。
1.税务局的法律地位税务局是税收管理机关,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力。
2.税务人员的法律地位税务人员是税收管理的执行者,依法具有一定的执法权限和责任。
三、税务执法的程序税务执法的程序主要包括税务检查、税务调查和税务处罚。
1.税务检查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凭证、账簿、凭证等进行检查的行为。
税务检查应当依法告知纳税人,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税务调查税务调查是指税务机关对涉嫌违法行为的纳税人进行调查取证,依法收集相关证据的行为。
税务调查必须依法进行,确保依法取证,防止非法侵害。
3.税务处罚税务处罚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对违法行为的纳税人作出的行政处罚或经济制裁。
税务处罚必须依法进行,充分保障纳税人的权益,确保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税务执法违法行为和责任税务执法活动中出现违法行为,必须追究责任。
1.税务执法违法行为税务执法违法行为包括滥用职权、违法执法、泄露税务商业秘密等行为。
2.税务执法责任对于税务执法违法行为,对应的责任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刑事责任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税务执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税务执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现代社会中,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稳定经济发展、保障公共服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税务执法作为实施税收管理和维护税收秩序的重要手段,对于确保税收公平、提高纳税人合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税务执法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并寻找改进的路径。
一、执法部门力量不足导致监管缺位首先,目前我国的基层税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纳税人增多、业务量增大等原因,个别纳税人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服务,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滋生。
此外,在一些地方性企事业单位以及特定行业领域也可能存在涉及灰色地带甚至偷逃漏报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由于资源分配上的缺失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解决。
二、部分执法措施与规范操作存在差距其次,在税务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执法措施与规范操作之间的差距。
例如,部分税务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时缺乏程序性的约束和制度性的约束,导致了执法实践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问题。
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税务案件处理过程不公平、违反了诉讼权益保护原则等情况。
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纳税人信息互通渠道有限另外一个问题是纳税人信息互通渠道有限。
目前,在我国税收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并不够顺畅,这导致了在税务执法过程中无法获取到其他机构或者企业单位对纳税人违法行为的记录和处罚结果。
这种信息孤岛局面下,极大地增加了取证难度,并且可能给一些恶意逃税者提供漏洞。
四、粗放型管理模式对合规监管形成制约最后,由于长期以来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我国税务执法在监管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税务执法部门在工作中更多地注重了纳税申报的结果而不够注重过程的监控,这导致了纳税人合规意识和自觉遵守法律的减弱。
同时,也存在着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足、绩效考评方式不完善等弊端。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首先,在基层税务部门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并提供专业培训,以保证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当前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大开发、国企改革、发展高科技等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优化税收执法环境,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就当前税收执法中存在的总是及对策做粗浅的探讨。
一、主要问题(一)地消的收费项目仍继续收费。
据有关资料统计,东北某省物价局、监察室组织人员进行行政收费大检查,涉及全省14个市221个单位,共查出违法收费1.7亿元,有的权力部门甚至采取垄断手段搞创收。
由于收费项目过多过滥,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积累能力大大下降,加上费税交叉征收,费搭税车,模糊了纳税人的认识,致使一些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执法也不能理解,不配合,甚至反感。
(三)税收计划的“硬性”弱化了税收执法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税收计划的制定不是以当地经济基础和税源状况为依据,而是从地方财政的需要出发,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编制预算。
国税只要求保“基数”略增长就行,而对地税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各级税务机关和地方政府普遍对税收计划都采取行政手段,如年初与上级部门签定责任书,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税收任务“一票否决”,经费挂钩等,在一些经济落后,税源贫乏的地方,有的政府领导把完成税收任务与乡镇领导“帽子”挂钩,为了保住官帽,一些乡镇领导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导致了征收过头税、寅吃卯粮、摊派税、引税、买卖税、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生。
(四)税务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税收执法税务执法要求执法者必须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极强的法治意识,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
但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数中小企业纷纷改制,大量企业转为私人所有,偷税将直接转化为个人财富。
不惜重金聘请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做假帐,进行所谓的“合理避税”是企业普遍采取的手段。
当前税收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税收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最近几年来,基层国税机关围绕中心工作,大力推动税收法制建设,踊跃构建教育、防控与惩处相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税收执法管理进一步规范,税收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但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国税部门面临的执法风险防范任务会随之加大。
因此,持续提升基层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完善落实加倍有效管用的风险防范办法,不断提高国税机关的执法管理水平,将是咱们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税收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执法不严现象仍然存在。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个别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处理涉税事宜,客观上给一些不法分子的涉税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机会。
如个别人员在办理资格认定时不到纳税人经营场所实地查看,对一些申请资料核对调查不仔细,对一些不符合认定条件把关不严格;有的日常巡查走形式,调查走访不深入,工作蜻蜓点水,甚至敷衍应付,给纳税人偷逃骗税留下机会;个别人员发现税收违法行为,以简易程序代替一般程序,打击力度不足,对纳税人未形成应有的约束力;在优惠政策上,有的纳税人以假合同、假协议弄虚作假,虚开虚抵,钻政策的空子,达到少缴税款或让相关联企业多抵税款的目的;核定双定户税额,不按照核定程序进行,靠以往经验核定,甚至无核定税款通知书;税收监控不严格,税收政策宣传不及时,日常纳税辅导不细致,造成纳税人少缴税款,也给不法分子偷逃骗税留下可乘之机。
(二)执法管理水平仍需提高。
部分税收执法人员仍存在业务水平不足、职业道德观念淡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执法能力不足的情形。
态度不认真,执法欠规范,律己不严,疏于防范,监督不全面,导致执法过错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少数人员思想觉悟不高,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工作态度不认真;有的适应能力差,学习浮漂,不愿钻研,对新税收政策一知半解,跟不上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经不住威逼利诱,为不法分子遮风挡雨开绿灯,甚至参与违法活动;有的业务能力差,对纳税人的涉税违法活动不会监管;有的责任意识差,逃避税收执法监控和考核,对不好控管的纳税人不纳入正常管理,对该处罚的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在造成税款流失的同时埋下了风险隐患。
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
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税务部门作为执法机构,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税务部门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税收征管的效果,甚至损害企业和纳税人的权益。
因此,本文将探讨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税收执法监管力度不足1. 缺乏全面高效的征管系统当前的税务征管系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无法及时掌握企业纳税情况,容易造成偷漏税行为。
对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征管系统信息化建设。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实现对纳税人数据的快速分析和监控,提高征管效率。
2.稽查力度不够强劲目前税务部门稽查人员数量相对不足, 出现了多数企业没有受到详细审计检查或者未进行全面核查。
对策:增加稽查人员数量,并加强其培训与管理。
建立长期稽查机制以及各种审查工具,持续加强对企业的监察力度,改善现有稽查不足的问题。
三、税收政策制定与执行不及时1.法律法规更新滞后税收领域法律法规经常需要根据实践的需求进行修订和完善,但现有的修订过程缓慢,并导致很多条款已经落后于现实需要。
对策:建立更加高效灵活的税收政策制定机制,加强与各层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重视广泛听取纳税人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并在修订过程中及时地将其反映出来。
2.执行缺乏统一标准相同税务政策在不同地区执行可能存在差异,这给纳税人带来了困扰,也容易引发投诉和争议。
对策:加强税务部门内部交流与学习,建立统一执行标准。
增加督查和考核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执行情况。
四、办税环境繁琐且时间成本高1.审批手续繁杂目前企业进行纳税申报需要填写大量表格、提供大量材料,审批流程长、繁琐。
对策:推行“一窗受理”服务,整合相关材料和表格,并引入电子审批系统实现自动化处理,简化纳税申报手续。
2.办税时间成本高企业在办税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信息查询、数据填写等繁琐工作。
对策:推广智能办税APP等工具,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服务。
浅析当前税收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税收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从我国的税收实践来看,税收执法还不尽人意,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税收法规的贯彻实施和依法治税的进程。
依法治税要求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按照税收法律、法规严格进行征收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在对国家履行职责义务的同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但在现实税收执法中,依法治税原则的贯彻落实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
主要表现为: 税收计划管理与推进“依法治税”之间的矛盾;“地方政策”代替税收法律的问题严重;税务机关执法存在的问题;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普遍等方面。
通过对税务执法问题成因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税务执法依据不完备;尚待建立健全的税务司法保障体系,难以为税务执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征收管理力度不够;税收环境不够理想都是影响税收公正执法的羁绊。
清除依法治税的障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其放在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税收立法,健全税收法律体系;二是提高全民纳税意识和护税观念;三是改进征管,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四是完善机制,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关键词:依法治税税收执法税收环境税收立法征收管理从我国的税收实践来看,税收执法还不尽人意,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税收法规的贯彻实施和依法治税的进程。
一、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税收计划管理与推进“依法治税”之间的矛盾目前制定税收计划任务的主要依据是上年税收完成数和计划年度预计的经济增长速度。
税收计划指标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与客观经济发展和税源变化很难保持协调和一致。
税收计划的指令性使各级税务机关把完成收入任务作为至高无上的奋斗目标。
出现任务“紧张”时,政策服从于任务;任务“宽松”时。
藏富于地方;任务“适中”时,区别对待。
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税源不充足的地区,大量存在“收过头税”、“寅吃卯粮”、“税收附征”、变相包税的现象。
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概述税收执法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维护税收秩序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税收执法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一方面,纳税人往往对相关税法、规定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产生误解与疑虑;另一方面,有些纳税人可能故意隐瞒或掩盖了部分真实情况以逃避缴纳应缴纳的税款。
这导致了执法机关难以正确认识企业实际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纳税人的税务意识和知识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 加大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核查力度,使企业无处可藏。
3. 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执法资源不足问题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执法人员和物质资源,导致执法工作的难度增大。
这给纳税人逃避缴税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同时,也让那些有意逃避税收的企业有机会得以幸存并继续违规行为。
解决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与专业能力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
2. 合理调配执法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优化资源配置模式。
3. 制定更加严格的检查标准和流程,确保重点领域得到充分关注。
四、执法文化差异问题在进行跨地区或者跨国家税收执法时,常常会面临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问题。
这种差异体现在对税收义务认同度、执行方法以及监管模式上。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带来执法结果不一致等问题。
解决该问题需要:1. 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在信息共享与早期预警方面加强合作。
2. 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税收执法策略。
3. 通过加强法律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促进不同地区、国家间税收规则的协调性。
五、司法保护力度不足问题在部分地区,由于司法保护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者难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使得一些企业敢于冒着风险进行逃税行为,给税收执法工作带来了严重困扰。
税务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税务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日趋复杂化和税收管理的迫切需要,税务执法监督成为各国政府重要的工作之一。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税务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I. 不公平对待和主观审定在税务执法监督中,不公平对待和主观审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由于税务相关法规有时存在诸多不明确之处,造成了广泛而繁琐的解释标准。
这给了官员过大的灵活性,使得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裁量和判别。
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完善税收法规,并尽可能清晰明确相关条款。
同时,在这些条款还未修正前,要建立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对涉及类似情况进行解释和指导,以保证执法过程更加公平合理。
II. 信息共享与合作缺乏在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交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背景下,税务执法监督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尚显不足。
国内外税务机关缺乏充分互动、协作和信息交流,这导致了对跨国企业偷漏税等问题的监管困难,并有可能使一些企业逃避应缴税款。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沟通,推进税务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
同时,在国内需要打造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系统,使得各级政府间、企事业单位间可以及时分享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效合作以打击逃税行为。
III. 缺乏有效的行政处罚手段在当前税务执法监督中,由于涉案金额巨大或违规企业实力雄厚,往往存在对行政处罚手段力度不够、执行成本过高的问题。
这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他们仍然能利用种种漏洞来逃避惩罚。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提高对逃避纳税责任者和违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以及司法起诉的门槛和力度,并公开曝光相关案例以形成威慑性。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机制,实现行政、司法和警察执法等多领域联动:共同打击大规模的企业逃税行为。
IV. 人力资源短缺和缺乏专业技能税务执法监督是一项复杂而且需要高度专业知识的工作。
然而,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存在人口结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执法人员数量不足,并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税务工作问题及对策总结
税务工作问题及对策总结税务工作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社会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税务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税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税收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税收法律法规体系庞大且复杂,不断的修订和更新导致税务工作人员和纳税人在理解和适用上存在困难。
一些条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给税务执法和纳税遵从带来了风险。
2、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尽管税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和共享。
同时,税收征管软件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税收业务需求。
3、纳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部分税务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纳税人的咨询和需求响应不及时、不主动。
纳税服务渠道不够多样化,线上服务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4、税务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税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具备丰富的税收知识、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目前税务部门在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人才短缺和流失。
5、税收风险管理存在漏洞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对重点税源和高风险领域的监控不够精准。
同时,风险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待提高。
6、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辅导不到位一些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广泛,导致纳税人对政策的了解不全面、不准确。
在政策辅导方面,缺乏个性化和深度的服务,无法满足不同纳税人的需求。
二、解决税务工作问题的对策1、优化税收法律法规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明确性。
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确保法律法规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加大对税收征管信息化的投入,整合和优化现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推动税收征管软件的升级和完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规范税务行政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规范税务行政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规范税务行政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是依法治税的具体要求,新征管法颁布实施以后,税务行政执法质量有了显着提高,但在税务执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2005年我局执法检查种发现,个别执法人员文书制作不规范,文书送达时间拖延,《处理决定书》中处理决定表述不准确,《证据复制单》中提供单位未填写日期,案件文书制作中有错别字等。
笔者认为,要规范税务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治税,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规范税收执法文书税务文书是税务机关为规范征纳双方税务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专用凭证和书面证明。
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税务机关在税务行政执法中会大量地、频繁地使用,同时也最容易忽视细节,须从文书的设计、选用、制作、送达等诸环节加以规范。
(一)文书设计要统一规范。
文书设计要适应两种需要:一是从法治、规范、效率的原则出发,设计制定统一、规范的税收征管执法文书,以适应新的征管模式的需要,并及时加以补充修订。
二是文书主要内容的设计,应充分应用税务代码,文书种类、使用概念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应适应信息化管理和不同行政处罚适用程序的需要。
(二)文书选用要准确无误。
税务文书的种类很多,选择使用文书必须准确、无误。
文书选择必须与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事实相符。
《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税务文书主要有9种,加上《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规定和税务行政许可等适用的文书有30多种。
这些文书都有具体的法定适用对象、适用环节和适用情形,必须根据具体执法事实、情形,选择相应的、准确的税务文书,保持执法行为、程序、事实和税务文书的一致性。
(三)文书制作要仔细严谨。
文书制作直接反映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
一是文字要严谨。
制作填写式税务文书应首先熟悉、了解全部栏目以及各栏目中该填写的内容,不能漏填错填,摘要填写简明扼要、完整准确。
制作叙述式税务文书,文字要规范、严谨,援引法律依据要正确、具体,做出的结论或意见要准确、明了,既要叙述事情的过程,又要分析判断,讲明道理。
税务执法法律知识点
税务执法法律知识点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税务执法则是确保税收征管秩序的重要手段。
纳税人在面对复杂的税务环境时,有必要了解税务执法方面的法律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防范税务风险。
本文将从税务执法的程序、主体和违法行为等方面,简要介绍一些关键的法律知识点。
一、税务执法程序税务执法程序主要包括税务检查、税务调查和税务处罚三个环节。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记录和相关财务账簿等进行检查的活动。
税务调查则是在初步认定存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全部财产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
最后,税务处罚是对纳税人在纳税期限、征收办法、税款计算等方面违法的行为给予的相应处罚。
在这三个环节中,税务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遵循程序正当性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相应的工作。
纳税人也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税务执法的主体税务执法主体一般是指国家税务机关,其依法行使税收管理职权。
主体的权力应当遵循合法性、公正性、公开性和效率性的原则,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税务机关,税务咨询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也具有一定的执法职能。
税务咨询师是指依法取得资格,并受雇于纳税人的个人或团队,在税务事务上向纳税人提供咨询、代理服务的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依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的会计师执业单位。
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咨询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合规咨询、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等服务,以减少风险并规避税务纠纷。
三、税务执法的违法行为税务执法中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行政违法和犯罪两类。
行政违法是指纳税人在税收管理活动中违反税收法律和法规的行为,例如虚报、误报、漏报税额等。
纳税人在遇到税务行政处罚时,有权依法进行申辩、申诉和起诉。
犯罪行为则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刑事法律和法规,涉及刑事责任的行为。
如故意逃税、骗取税收补贴等,这些犯罪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
纳税人在接受税务机关的调查时,应当积极配合,不得干扰正常的执法活动。
当前税收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税收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立足实际,强化措施,开展税收执法监督,使国家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及时的落实和执行,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税进程,树立了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税收执法监督常常被忽视或者弱化,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税收执法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被动应付。
不少同志甚至包括一些基层分局的负责人认为,经过这几年的规范执法及执法检查工作,执法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提高,现在执法基本规范,运转比较正常,一些问题的存在不足为怪;还有部分同志认为执法监督是上头的事,且难度大,思想上存有依赖和畏难情绪等;有的单位行动迟缓,推一推、动一动,做一些表面文章,执法监督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
2、缺乏计划性,执法监督工作陷于盲目。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基层分局只是惯例性地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至于如何才能把执法监督工作搞的有声有色,缺乏统筹安排,计划性差,执法监督工作不能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时间上得不到保证,今天打鱼、明天晒网,执法监督工作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3、业务人才匮乏,监督工作处在较浅层次上。
目前,基层分局中熟悉税收业务的专业型及复合型人才较少,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税收执法工作,对税收执法文书、执法程序不熟悉,对税收政策不掌握,绝大多数分局都缺少税收执法把关人员。
税收执法业务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税收执法监督的质量,人浮于事,执法监督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4、职责不清、考核不严,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基层分局的税收执法监督工作中还存在着分工不明确、岗责不清晰的情况,导致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执法考核工作无从着手,奖惩无法兑现,执法监督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产生当前税收执法监督困境的主要原因1、认识不到位。
开展税收执法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税干部,发展国税事业。
但是,有些单位和个人对此认识不到位,片面强调组织收入这个中心,轻视乃至忽视税收执法监督。
浅论当前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执法不严格也是征收管理不规范的表现之一。一些地方税收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力,对逃税行为漠视不理,导致了逃税现象的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让一些违法行为者得以逍遥法外。
征收管理不规范是当前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另一大问题。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存在征收管理程序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导致税收征管效率低下,征收标准不统一,征收政策执行不到位。
当前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存在逃税现象普遍和征收管理不规范两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才能实现地方税收征收管理的改善和提升。部分至此结束。
【关键词】
地方税收、征收管理、问题、对策、监管、逃税现象、管理效率、改进方向、展望。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地方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税收征收管理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税收征收不够规范,管理效率不高。为了改善地方税收征收管理的现状,提高税收征收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将重点讨论当前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征管体系和提升税收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部分对当前地方税收征收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展示,接下来将着重分析逃税现象普遍和征收管理不规范两大问题,并提出加强税收监管和提高征收管理效率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遏制逃税现象的蔓延,提升地方税收征收管理的整体效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存在哪些问题税收规范稽查执法是维护国家税收秩序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对于保障国家财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在立法方面存在问题。
税收规范稽查执法的基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配套政策的出台。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制度调整的需求,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存在需要修订和调整的问题。
特别是在涉及跨境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信用税收等领域,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适应性不足导致了税收规范稽查执法的实施难度加大。
第二,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在执行方面存在问题。
税收规范稽查执法的执行主体是税务机关,但现实中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公正,存在不当执法、滥用执法权力等情况。
其次,税务机关的执法力量有限,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支持,导致执法效率低下和执法结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税务机关与其他执法部门合作不够紧密,缺乏协同配合,影响了税收规范稽查执法的整体效果。
第三,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中存在一些制度性问题。
首先,税收规范稽查执法的惩罚力度相对较低,一些违法行为往往只能受到行政处罚,不能形成足够的震慑效果。
其次,税收规范稽查执法的程序设计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证据收集、听证辩护等环节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和不公正之处。
此外,税务机关对于一些新型违法行为和手段的应对不够及时和有效,导致了稽查执法的盲区和漏洞。
第四,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工作在监督与反馈机制上存在问题。
税收规范稽查执法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以保障执法行为的公正和合法性。
然而,现实中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对于稽查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不够及时、有效,并且监督力度相对较弱。
此外,很多纳税人对于自身权益的保护、投诉渠道的畅通等方面存在困扰,导致监督与反馈机制的缺失。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税收稽查相关法律问题及涉税案件分析
4、关于纳税担保问题: 必须是法律设定的。 担保程序及注意问题。
5、强制措施的权限及程序 6、适用强制措施注意的问题
7、违法采取税收强制措施的法 律后果:
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8、适用税收强制措施难点的解决: A、利用公安机关的刑事权力 B、利用《刑法》有关规定
三、税款、滞纳金及罚款追 缴的延续:税收代位权与税收 撤消权的行使
税收稽查相关法律问题及 涉税案件分析
一、税收稽查中的法律适用
1、适用法律的范围 (1)国际税收条约和税收双边
协定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规章 (5)税收规范性文件
2、适用法律的原则即法律冲突 时的适用
(1)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原则 ----不同级别的法律冲突
(2)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同级别的法律冲突
9、生效法院判决书的证据效力 10、协查函的证据效力 11、税务稽查执法人员应当出 庭作证的规定
五、偷税的定性与处理
1、偷税与偷税罪 偷税的特征:以《征管法》63 条为定性依据,性质为税收违法 行为 偷税罪的特征:以《刑法》201 条及司法解释为依据,性质为税 收犯罪
2、关于偷税的主观故意:
(3)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新旧法律规范冲突
3、适用法律的时效。 (1)法律的生效。 (2)法律的溯及力。法律一般不 溯及既往。 (3)法律适用的从轻原则。《立 法法》《刑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4)实体法和程序法法律适用的 不同。
4、法律救济----行政诉讼中的法律 适用:适用法律、行政法规,参照规 章。
B、对定性和处理要分别援引 相关法律条款。
C、根据法律级别由高向低援 引法律条款。
二、税收稽查的强制措施
1、种类:税收保全与税收强制执行。 含义、目的、作用。 二者的关系、相同与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税收规范性文件 (1)概念
▪ 是指县以上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程序制定并公布的, 涉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 在本辖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反复适用的文件 。
▪ a具有规范性
▪ b具有执行性不具有创设性
▪ (2)制定
▪ a.制定主体: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
▪ b.制定原则:公开、统一、效能原则
▪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 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 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 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税收优先权 A、指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时,纳税人的财产不足以同 时缴纳税款和其他债务时,应当优先征收税款的原则。即税 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 留置权,优先于罚款,优先于没收违法所得。 B、税收是权利,是债权,是国家债权,是公权利。 国家债权优于一般民事债权。 法律另有规定,是指其他法律明确设定的可以先于税收 的情形,如《破产法》。 C、税收优先权的实现。与司法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实现 程序。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5]869号复函具体明确:税 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人民法院实际控制纳税 人因强制执行活动而被拍卖、变卖财产的收入,人民法院应 当协助税务机关优先从该收入中征收税款。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例:a、泛美卫星案法院对总局《通知》和《批复》效力的认定。 b、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法院对国税发134号文件、187号
文件效力的认定。 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
纪要》(2004年5月18日法[2004]96号通知印发)对规范性文件效力认 定的规定
和国政府同外国政府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与本法 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
美国泛美公司案中对中美税收协定的适用。
2.税收法律
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 现行税收法律:《税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
3.税收行政法规 A、国务院根据宪法和税收法律,制定的税收行 政规范。 B、范围及形式:
一、法的适用
▪ (一)法的适用的概念和原则 ▪ 1.概念 ▪ 各种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律规定运用国
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人或者组织,用来 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 ▪ 2.法的适用原则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事实求是,有错必究原则
▪ (二)法的适用模式 ▪ 1.调查、分析事实 ▪ 2.选择适用的法律规范 ▪ 3.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规范的选择作出明确解释 ▪ 4.作出法律决定 ▪ 5.将适用的法律文书送达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 6.执行法律文书 ▪ 7.检查监督
▪ 《征管法》88条第一款和第二款适用对象的不同:纳税争议 与处罚、强制措施; 什么是纳税争议?对《征管法实施细则》100条的理解。 “税收征管法”第88条规定的纳税争议,是指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主体、征税对 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 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 政行为有异议而发生的争议。 “等”的含义:属于不完全列举的例示性规定。为明文 列举的事项以外的事项,所概括的情形应与列举事项类似事 项。 《征管法》88条第一款之规定是对税收征管事项提起复 议作出的特别规定,《行政复议法》19条是对行政复议事项 作出的一般规定,根据特殊法优于一般法规则,应适用《征 管法 》。
a、为执行税收法律的规定而制定的税收行政事 项。
即税收法律的实施细则,如:《征管法实施细 则》
b、依法制定的税收行政管理事项。 即税收单行法规,如《增值税暂行条例》、 《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 税法实施条例 》
4.税收规章 包括部门税收规章和地方政府税收规章。 A、部门税收规章,指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收法
一般需请示
▪ 李慧娟种子案
▪ “《种子法》实施后,玉米种子的价格已由市场调 节,《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为法律阶位 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种子法》相冲突的条(原 文如此,应为条款)自然无效……”
▪ 3.一般法与特别法的适用规则
▪ 一般法是对一般人、一般事或更大范围内有效的法 律规范;
▪ 特别法是对人或事或时间更为特定化的法律规范。
律和行政法规及国务院的决定、命令制定的税收规 范。如《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税务稽查工作规 程》。
法定程序: (1)由总局局务会决定; (2)总局局长签署命令; (3)国务院公报或部门公报和全国性报纸刊登。 B、地方政府税收规章,指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较大的市的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 法规,制定的地方税收规范。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如何解决
A、指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 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B、一般规定: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法律规 定。如《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提起的规 定。
特别规定:法律对于特殊事项作出的专 门的规定。如《征管法》88条对纳税争议提 起税务行政复议的规定。
A、在程序上适用这一规则,维护税务机关合法权益。
(二)适用税收法律的原则,即法律冲突的适用规 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2.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3.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不同级别的法律冲突 A、下位法的规定不符合上位法的,原则上适用 上位法。 B、现实:许多税收具体行政行为是依据下位法 作出,应优先适用上位法。
2.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同级别的法律冲 突
▪ 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 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 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 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 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 提起行政诉讼。
B、在征税实体上的应用
3.税收优先权与其他民商法律规范中优先 权的关系
税收优先权与其他民事债权优先权的基础 不同,前者是基于国家债权与一般民事债权 设定,后者是基于同等民事债权设定。因此, 前者应先于后者实现。
《海商法》关于船舶优先权的规定,与税 收优先权的关系。
(四)法律适用的具体化:具体行政行为援引 法律问题
1.要明确条、款、项、目。 2.对定性和处理要分别援引相关法律条款。 3.根据法律级别由高向低援引法律条款。
(一)法律适用的范围
1.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国际税收条约和税收双边协 定
2.税收法律 3.税收行政法规 4.税收规章 5.税收规范性文件
1.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国际税收条约和税收双边协定 A、《征管法》第九十一条:税收条约、协定与
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办理; B、《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八条:中文件的管理 ▪ A备案审查 ▪ B文件清理 ▪ C后评估 ▪ D异议处理
A、主要指国家税务总局为指导税法执行或实施税收行政措施而作出 的具体应用解释和制定的规章以下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B、不是法律渊源(《立法法》没有设定); 对人民法院不具有法律规范意义上的约束力。
▪ (三)法的适用的具体规则 ▪ 1.新法与旧法的适用规则 ▪ (1)法的生效 ▪ 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 明文规定生效时间 ▪ 生效条件成就后成效 ▪ (2)法的终止:明示和默示 ▪ (3)法的溯及力
▪ 2.上位法与下位法的适用原则 ▪ (1)矛盾比较明确、显性,按照“上位法优
于下位法” ▪ (2)矛盾属于隐性的,不明显的,税务机关
需合法、有效并合理、适当,应承认其效力。 合法、有效,指有上位法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 合理、适当的裁判。 例:法院对总局187号文件、192号文件效力的审查。
6.适用法律的关系
A、国际税收条约、税收协定效力高于国内法 B、税收法律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税 收法规、税收规章 C、税收规范性文件效力低于上述法律规范的效 力。
1.税法优先的体现 A、《征管法》第四十五条税收优先于无 担保债权;
B、《征管法》第五十条税收代位权、 撤消权的设定;
C、《实施细则》第三条的规定; D、《破产法》债务偿还顺序的设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破产财产 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 清偿:
▪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 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 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即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C、除外情形: a、法律、法规或规章另有规定的; b、适用新法对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为
有利的; c、按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应当适用新法的实体
规定的。
(三)税收执法适用法律中的税法优先,即税 收优先原则
1.税法优先的体现 2.税收优先权 3.税收优先权与民商法律规范中优先权的关系
▪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 其应纳税额:
▪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
置的;
▪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
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
▪ 如果对同一事项的处理,特别法的规定与一般法的 规定不同,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规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