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利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利弊
摘要:本文将从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群体领袖
非正式群体,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以感情、喜好等为基础的共同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群体领袖”,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正式群体是以解决人们的生产和生存的需求而建立的,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存以外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人们只能通过非正式群体这个途径来满足这些需求。共同的时间空间条件,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的相容性,相同或类似的经历和背景等,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条件。
一、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
1.有利于组织成员的信息沟通。相对于正式途径信息传递方式的单调性和强制性,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2.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因素的需要,“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比那些由规章制度所形成的、带强制力的影响力更大。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会大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3.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组。非正式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有利于正确的舆论导向。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关心、交流情感,能够取得思想和情绪的一致,群体对其成员及成员之间都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协助组织宣传鼓动、制造舆论环境、实现组织目标上能起积极作用。
二、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
1.容易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当这种趋势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将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
2.不利于营造创新的氛围。非正式群体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因此成员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心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3.可能会破坏正式组织的整体效能。在一个组织内,往往不止存
在一个非正式群体,如果这些非正式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会大大降低组织成员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性,甚至会有恶意竞争和相互拆台行为。这样的结果不但会恶化组织的内部工作氛围,而且可能会严重地瓦解组织的凝聚力。
4.不利于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在组织的绩效评估中,常常会用到人员互评或是360度评估方法。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都倾向于给本群体中的成员较高的评价,而给本群体以外的同事较低的评价,严重影响了绩效评估的公正性。
三、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1.理解和接受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是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管理者在思想上要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在行动上要讲究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对于积极作用要充分鼓励和支持,对于消极影响要密切关注,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
2.谋求与非正式群体领袖的合作。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时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那些正式组织任命的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应对非正式组织中领袖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的有效沟通和理性合作。
3.工作团队小型化。在组织设计时,可以考虑将3至10人组成一个团队,同时兼顾自愿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顾及成员的爱好、能力、个性特点等因素,可以使员工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将他们的社
会需要与工作需要合二为一,有利于形成相互协助的工作团队。
4.加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沟通。管理者可以考虑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如举办各种舞会、联欢会、恳谈会等,使员工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管理者要主动与员工接触,以消除员工对管理者的顾虑和防备,从而使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沟通,从而建立起更庞大、更复杂的非正式沟通网络,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更迅速、更快捷的信息沟通,最终使组织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时群亓朝晖:《非正式群体管理浅谈》,载《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3月第13卷第1期.
[2]钟丽萍,卢进:《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引导》,载《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6月第19卷第3期.
[3]徐建平:《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1日.